2011INS输液护理实践指南

合集下载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6.1.3 易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高危病区宜选用一次 性安全型注射和输液装置。
解读:肝病区、艾滋病病区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6.1.4 静脉注射、静脉输液、静脉输血及静脉导管穿刺 和维护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6.1.5 操作前后应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规定,建议 静脉治疗操作时应戴手套,但不应以戴手套取代手卫 生。
解读:薄膜手套有4%-63%、橡胶手套有3%-52%的不可见渗透;使 用者可能在摘手套时无意中污染了手部;戴手套不能完全屏 障病原微生物,因此不能充分保护工作人员,不能充分防止 交叉感染。
6.1.6 置入PVC时宜使用清洁手套,置入PICC时宜遵守最 大无菌屏障原则。
解读:在无菌操作原则方面紧跟括:穿刺人员手卫 生、置管操作(CVC、PICC、PORT)应穿戴一次性帽子、一次 性口罩、无菌手术衣、无菌手套并采用覆盖整个身体的无菌 巾。
四、缩略语
CRBSI: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 )
CVC: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6.1.7 PICC穿刺以及PICC、CVC、PORT维护时,宜使用专
用护理包。 6.1.8 穿刺及维护时应选择合格的皮肤消毒剂,宜选用
2%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溶液(年龄<2个月的婴儿慎 用)、有效碘浓度不低于0.5%的碘伏或2%碘酊溶液和 75%酒精。
6.1.9 消毒时应以穿刺点为中心擦拭,至少消毒二遍或 遵循消毒剂使用说明书,待自然干燥后方可穿刺。

2011INS-静脉输液实践标准指南解读

2011INS-静脉输液实践标准指南解读

导管的选择-导管材质
• 在美国出售留置导管不再使用乙烯和聚氯乙烯。这些材料具有不 规则的表面,有利于某些类型的病原体黏附。
• 使用这些材料制成的导管特别容易造成细菌的定植和继发感染。 • 某些材料的导管更易于血栓形成, 这个特性也可促进导管上细菌的
定植和导管相关性感染 。
★导管材质是静脉炎是否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 对于术后患者需要使用肝素盐水封管液应谨慎,倘若 使用,建议从术后第4天到第14天或者一直到停用肝素 盐水为止,每2-3天监测一次血小板计数,监测肝素导 致的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
冲封管实践标准(52)
• A-C-L是冲封管的金标准
–评估——判断导管功能是否健全; –冲洗——避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保持导管功能健 全; –封管——正确的封管手法+适当的封管溶液+最后的 正压、有效、安全的封管
敷料的更换(55)
• 无菌敷料应用于所有的血管通路装置。 • 如果敷料的完整性受损或者变得潮湿、有渗出液或血液、 存在穿刺部位感染的症状和体征时,应立即对穿刺部位 进行护理和更换敷料。 • 对于外周导管,透明的半透膜敷料(TSM)应随导管更换 而更换。对于中心静脉导管,透明的半透膜敷料(TSM) 应该每 5-7天更换1次。 • 纱布敷料应该每2天更换1次。 • 透明敷料之下放置纱布敷料应被视为是纱布敷料,应每 2天更换一次 • 应透过完整的敷料每天仔细观察或者触摸导管与皮肤连 接处有无触痛
从导管里抽取血液培养样本之前, 无针接头中有血液或者残留物; 无针输液接头被污染的时候; 更换血管通路装置时。
无针输液接头(28)
• 职业安全与医疗安全的理念; • 2011年CDC关于CRBSI指南更改和INS指南更 改的共同焦点;

静脉输液治疗质量管理

静脉输液治疗质量管理

三、美国INS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2011版)
护理实践篇
能力和资格认证
标准
护士应胜任其实践范围内的输液治疗的安全给药。
护士应负责获得并保护其实践范围内的输液治疗的能力。
资格认证应始于最初,并持续进行
依照医疗机构的政策、程序和/实践指导意见的要求,应
记录资格验证。
三、美国INS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2011版) 实施细则
三、美国INS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2011版)
四、《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 2008年由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专业委员会着手组织编写。2009年10月出版发行。 我国首部按照循证护理原则制定的《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 为护理人员在输液治疗领域提供专业标准。
四、《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
四、《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
四、《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 执行输液治疗护理人员的资质标准和权限 资质标准 依据《护士条例》获得护士资格的注册护士可从事基本输液 治疗护理工作 执行PICC穿刺者,应为在临床工作5年以上的主管护师,同应经过PICC相关知识的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专业静脉治疗护士应拥有输液治疗护理中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美国INS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2011版)
异常实践和预警事件的报告 标准 根据组织政策、程序、和/或实践指南要求,护士应该报告和记录在实践中因输液治疗而导致的异常情形或预警事件。 在组织政策、程序,和/或实践指南中规定异常情形或预警事件的报告。 实施细则 和相应的组织和部门,如风险管理(RM)、护理管理以及质量改进(QI)小组共享异常情形或预警事件报告。 创造一个鼓励报告的环境,引入事件报告程序并显示出安全性或“公平公开”的文化氛围。鼓励护士发现并实施相应的措施来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注重系统(而不是个人)职责,确定原因,事件报告过程被认为是一个学习机会。

(INS)输液护理操作指南

(INS)输液护理操作指南

二、渗液与外漏标准1 渗透与外渗的诊断和治疗应遵循机构政策、程序和/或实践指南。

2 护士需评估发生渗液与外漏的血管穿刺部位;决定是否需要干预治疗及治疗类型;对患者和/或陪护者进行渗液与外漏、干预治疗措施及随访相关知识的普及;评估患者对于治疗的反应情况。

3 护士应在患者的永久病例中按规定标准记录渗液与外漏的症状和体征、治疗过程以及对治疗的反映。

操作标准A 据报道,渗液与外漏的发生于所有外周和中心血管装置(CVAD)及骨内装之有关。

护士应根据患者人群、治疗类型、所有治疗装置类型及风险因素定期评估所有血管穿此处渗液与外漏的症状体征。

B 护士应确定引起渗液与外漏的可能原因,包括机械性、药物、阻塞性及炎症因素。

C 当患者诉说有任何穿刺处或周围部位、导管头或整个静脉血管通路的疼痛感、烧灼感或针刺感时护士应立即停止所有输液、因为这在常规输液中是不应该出现的。

需要对上述症状进一步评估以决定合适的干预治疗措施、D 护士应按标准对所有类型血管通路设备(VAD)引起的渗液/外漏进行评估和记录。

该措施应坚持进行至患者症状消失,具体停止时间取决于患者个体情况与年龄,输入液体类型及局部解剖位置。

从单纯性发展至复杂性的渗漏,其症状体征与临床表现易与静脉炎或刺激性及潮红反应混淆。

早期发现渗液/外漏,是限制进入皮下组织的输液液体量的关键,从而减少可能引发的组织损伤。

E 发生渗液/外漏后对该部位的检查频率应取决于所涉及的药物,及患者的个体需求。

任何变化都应及时向具体独立职业资质的医务人员(LIP)汇报。

F 护士不应依赖电子输液泵的警报装置来发现渗液/外漏。

因为警报装置的设计并不是用于发现这些并发症是否存在。

电子输液泵不引起渗液/外漏,但在输液停止前可能使问题加剧。

G 一旦发生渗液/外漏征象,所有经外周导管或CVAD的输液都应停止。

断开给药装置,并用小注射器(如3ml)将所有液体从导管中抽出。

抽液后应移除外周导管或植入式输液港针管。

静脉输液新标准

静脉输液新标准

查对 解读
标准 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两种以上的身份
识别,询问过敏史
1、两种确认患者身份的方法,如:姓名、病案号、身份证 号等,不准单独使用患者房间号、床号或特定区域代码来 识别患者
2、护士执行操作时,应以“核对腕带信息”及让“患者说 出姓名”的形式进行患者的确认
3、操作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药物、消毒剂、导管材料等过 敏史
教育。
厚德 精w医ww.p严pt5谨u.co博m 学
操作程序
1基本原则: 2操作前评估 3穿刺 4应用 5静脉导管的维护 6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使用 7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更换 8导管的拔除
厚德 精ww医w.pp严t5u谨.com博学
操作程序——基本原则
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两种以上的身份识别,询问过敏史。 静脉导管穿刺和维护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操作前后应执行WS/T 313规定,不应以戴手套取代手卫生。 置入PVC时宜使用清洁手套,置入PICC时宜遵守最大无菌屏障原则。 PICC穿刺以及PICC、CVC、PORT维护时,宜使用专用护理包。 穿刺及维护时应选择合格的皮肤消毒剂, 宜选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溶
厚德 精w医ww.p严pt5谨博学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VC: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PICC: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N:肠外营养(parenteal nutrition) PORT: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 PVC:外周静脉导管(peripheral venons catheter)

2011 INS静脉输液实践标准

2011 INS静脉输液实践标准

导管的选择----导管材质
• 在美国出售留置导管不再使用乙烯和聚氯 乙烯。这些材料具有不规则的表面,有利 于某些类型的病原体黏附 • 使用这些材料制成的导管特别容易造成细 菌的定植和继发感染 • 某些材料的导管更易于血栓形成,这个特 性也可促进导管上细菌的定植和导管相关 性感染 导管材质是静脉炎是否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无针输液接头
无针接头每72h更换一次。为了降低感染率,更换频率不应 小于72h一次 在以下情况下,护士应该无条件更换无针接头 -无针接头由于任何原因从原输液装置上移除 接头松脱 移除接头推注 …… -从导管里抽取血培养样本之前 -无针接头中有血液或者残留物 -无针接头被污染时 -更换血管通路装置时
无针输液接头
• 职业安全与医疗安全的理念 • 2011年CDC关于CRBSI指南更改和INS指 南更改的共同焦点 • 指南更推荐结构简单的无针输液接头
无针输液接头
• 护士应知道:无针输液接头按设计(简单和复杂)和功能 来区分 -简单的无针接头:无机械装置的分隔膜设计,通畅的液 体通路,即可和钝针连接也可螺口连接 -复杂无针街头:多种内在机械装置设计,液体通路和螺 口连接 • 护士应了解:无针接头是一个已知的出现与导管相关血液 感染(CRBSI)的来源,并且被认为是产生微生物污染的 部位(II) -在CDC2011年指南中特别指出使用无针连接系统时,分 隔膜式输液接头要优于机械阀输液接头,因为机械阀接头 可增加感染风险
证据体的强度
证据体的强度 IV 证据的描述 设计良好的准试验设计的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群组研究、相关研究,时间序列研究、描述性和 定性研究的系统性文献回顾和心理计量特质研究; 包括一个设计良好的实验室研究 临床文章、临床/专业书、共识报告、病理报告, 以共识性和描述研究为基础的指南、设计良好的 质量改善实践,理论基础,评审机构和专业组织 的建议,或者产品或服务厂商的建立。包括普遍 接受的实践标准(如,患者的标识) 法规和一些有某些机构可强制执行的规则(如 state Boards of Nursing, OSHA, AABB)

美国INS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解读

美国INS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解读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冲封管实践标准
注射器选择标准
❖ 注射器的大小应该遵照厂家要求; ❖ 冲洗注射器应选择对导管产生较小压强的型号; ❖ 标准的3ml注射器产生的压强=55p.s.l(标准压强); ❖ 标准的10ml注射器产生的压强=19.75p.s.l(标准压强); ❖ 建议使用10ml管径的注射器用于冲封管。
❖ 透析导管:1000u/ml肝素盐水
❖ 当药物与生理盐水不相容时,应该先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冲管,然后再用生理盐水 /肝素盐水封管。
❖ 由于葡萄糖可为生物的被膜生长提供营养,所以应该将其冲洗出管腔。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冲封管实践标准
❖ 护士在给予药物和溶液之前,作为评估导管功能的一个组 成部分,护士应该抽回血(见标准61,肠外药物和溶液 给药)
❖ Ⅰ—Meta分析,系统文献回顾,标准是在随机对照试验且至少3个 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的基础上建立的;
❖ ⅠA/P—截止到目前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的现实证据; ❖ Ⅱ—2个RCTs,2个或者更多的多中心、非随机或荟萃分析; ❖ Ⅲ—居于至少一个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多个不随机的临床试验
或多个对照试验;包括2个或者更多的设计良好的实验室研究; ❖ Ⅳ—设计良好的准试验设计的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群组研究,相关
❖ 复杂无针接头组包括多种内在机械装置设计,液体通路和 螺口连接。
❖ 护士应该了解:导管座是一个已知的出现于导管相关的血 流感染(CRBSI)的来源,并且无针接头被认为是产生 微生物污染的部位。
❖ 在CDC2011年指南中特别之处机械阀无针接头会引发 CRBSI的爆发,推荐使用结构简单的无针连接。
无针输液装置的置换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011INS-静脉输液实践标准指南解读介绍

2011INS-静脉输液实践标准指南解读介绍

个步骤,应该冲洗血管通路装置。
₪ 在每一次输液后,应该冲洗血管通路装置。
₪ 在输液结束冲管之后,应该封管以减少装置
阻塞发生的危险。
冲管和封管(52)
• 定期使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冲洗血管通路 • 何时冲管:
• 每一次输液之前,作为评估导管功能的一个步骤,应该冲洗 导管;
• 每一次输液后,应该冲洗导管,以便将输入的药物从导管腔 内清除,防止不相容药物之间的接触
简单
复杂
– 简单的无针接头组包括内部无机械装置的分隔膜设计,一个通畅的液体通路,既可 以和钝针直接连接也可以进行螺口连接;
– 复杂无针接头组包括多种内在机械装置设计,液体通路和螺口连接。
• 护士应该了解:导管座是一个已知的出现与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 (CRBSI)的来源,并且无针接头被认为是产生微生物污染的部位。
• 在给予药物和溶液之前,如果遇到阻力和/或者不能抽 出回血,不能暴力冲洗导管。(见标准56,导管清洁)
• 对于术后患者需要使用肝素盐水封管液应谨慎,倘若 使用,建议从术后第4天到第14天或者一直到停用肝素 盐水为止,每2-3天监测一次血小板计数,监测肝素导 致的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
冲封管实践标准(52)
敷料的更换(55)
• 无菌敷料应用于所有的血管通路装置。 • 如果敷料的完整性受损或者变得潮湿、有渗出液或血液、
存在穿刺部位感染的症状和体征时,应立即对穿刺部位 进行护理和更换敷料。 • 对于外周导管,透明的半透膜敷料(TSM)应随导管更换 而更换。对于中心静脉导管,透明的半透膜敷料(TSM) 应该每 5-7天更换1次。 • 纱布敷料应该每2天更换1次。 • 透明敷料之下放置纱布敷料应被视为是纱布敷料,应每 2天更换一次 • 应透过完整的敷料每天仔细观察或者触摸导管与皮肤连 接处有无触痛

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关于渗出和外渗具体实施细则

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关于渗出和外渗具体实施细则

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关于渗出和外渗具体实施细则1、选择最适当的血管通路装置(VAD)和置入部位,以降低渗出/外渗的风险。

切勿用一次性输液钢针来输液,因为它们的渗出风险较高。

2、在间歇性输液前评估所有血管通路装置的通畅性,在连续输液期间,定期评估血管通路装置的通畅性。

评估内容包括观察、触诊、冲管以检查阻力、回抽液体以保证血液回流并倾听患者的疼痛主诉。

血管通路装置部位的评估频率因特定患者人群和输液治疗的特征而异。

3、识别与渗出和外渗有关的风险因素,包括:(1)与前臂相比,手部、肘窝和上臂置入部位风险更高。

(2)经外周静脉导管输入抗生素或皮质类固醇。

(3)现患感染。

(4)第二次穿刺同一静脉而留置的外周静脉导管。

(5)无法或难以解释的疼痛、紧张感或其他不适症状。

(6)精神状态或认知能力改变(诸如兴奋、混乱、镇静)。

(7)使血管产生变化或血液循环系统受损的疾病(如糖尿病、淋巴水肿、系统性红斑狼疮、雷诺综合征、周围神经病、周围血管病)。

(8)外周静脉导管的留置时间超过24h。

4、识别渗出/外渗的原因,因为可能需要增加监测频率或拔除或置入新血管通路装置,这些原因包括但不限于:(1)通常与渗出/外渗有关的外周部位是手部和腕部、足部和踝关节以及肘窝。

(2)药理学或生物化学因素:药物浓度或深入组织的体积;高渗性和非生理性ph;和/或导致血管扩张的能力。

(3)阻塞性组织限制血液流动,导致穿刺部位的输注液溢出。

5、通过早期识别渗出/外渗的症状和体征,限制渗入组织的溶液总量。

症状和体征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发展,临床表现容易与静脉炎或刺激性和短暂性反应相混淆。

6、当患者主诉在穿刺部位及周围、导管尖端或整个静脉通路有任何类型的疼痛、灼热感、刺痛的时候,应停止输液。

因为任何正常的输液都不应该出现上述情形。

这些症状需要进一步地进行评估,以确定采取适合的干预措施。

7、不应该依赖电子输液泵的报警来确定是否产生渗出和外渗;因为设计这些报警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这些并发症。

输液治疗最新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解读

输液治疗最新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解读



成年人下肢静脉不应作为选择穿刺血管的常规部位
选择穿刺部位应避开接受乳腺手术清扫腋窝淋巴结的、接受放 射治疗的,或淋巴水肿的上肢末端,或脑血管意外后的患肢
外周静脉留置针
成人应用上肢的背侧和桡侧进行置管,避免使用下肢血
管和桡静脉腕关节部位。如临时使用,应及早拔除下肢
导管,换用上肢静脉。中长导管常规使用肘部置管(A)
管建立静脉通路(C)
所有导管为一次性物品,禁止重复使用,即使穿刺不 成功也不得再次送入血管(A)
3.中心静脉导管(CVC)
置管人员
中心静脉置管及置管后护理应由经专门培训,具有资质 的医务人员进行(A)
置管方式
选择中心静脉置管方式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血管条件、
治疗类型、既往使用静脉导管情况、操作者的资质与技术 熟练程度等慎重进行(C)
其它禁忌症,在他们的上肢放置导管前要咨询医师,并依据医嘱执
行(C) 每天对置管部位进行评估(B) 因透明敷料便于直接观察, 应选择透明 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如穿刺部位有渗血 或渗液时,用纱布敷料覆盖穿刺部位(B)
外周静脉留置针
如发生静脉炎、感染或导管故障应立即拔除导管(B)
外周导管不用作常规采血。可为采血单独用外周短导
解读输液治疗
《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
2011 INS输液治疗护理 实践标准
《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 与实施细则》
一、输液治疗实践指南——贯穿4条主线 背景:概念、相关研究与临床实践发展历史 证据:描述与评价参考文献 推荐意见:推荐意见是经过大量的文献检索, 收集了很多循证医学支持证据,并经护理学 会静脉治疗专业委员会专家多次讨论制定的, 确保了指导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2011美国INS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解读

2011美国INS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解读

液护士
协会
2001
输液护 士协会
INS简介
INS设有专业网站:
INS简介
专业学术会议
INS简介
专业学术会议 专业学术会议
2011年 INS实践标准
2011《输液治疗护理实践
标准》提供一个指导临床
实践的框架。
不仅修订和更新了标准,
上肢末端,或脑血管意外后的患肢。
六、导管的拔除—外周导管
当任何一个患者主诉有与外周静脉短导管相关的不适或者 疼痛时,应该拔除该导管; 如果怀疑存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应在拔除导管之后考
虑对导管进行培养;
如果发泡剂药物已经渗出,在导管拔除之前,应明确治疗
措施,同时护士应该从导管中抽出残留的药物;
二、冲管和封管
注射器选择标准 对导管产生较小压强的型号
建议使用10ml管径的注射器用于冲封管
二、冲管和封管
封管液

对于新生儿患者,其冲洗液和/或封管液均不应含有防腐
剂(苯甲醇)。

成人和儿童患者每次使用外周静脉短导管之后,都应使用 不含防腐剂的0.9%氯化钠溶液(美国药典)封管。 外周导管:生理盐水 PICC,CVC:0-10u/ml肝素盐水
对于成年患者,可用于考虑放置外周导管的血管主要分布在
上肢的背侧和内侧面;要避开距离手部大约 4-5英寸(1012.5cm)的侧表面,避免产生疼痛和对桡神经的损害 。 对于儿童患者,首先考虑的血管位于手部、前臂、 肘前,腋 以下的上臂;对于幼儿和学步期小儿若无可用静脉,可以考
虑头皮、足部的血管。
从导管腔内清除,防止不相容药物之
间的接触
何时封管:
在输液结束冲管之后,应该对血管通路装置进行封管,

2011INS指南解读(更新版)

2011INS指南解读(更新版)

• 在置入中央血管通路装置时,护士应该使用一个核查 清单,来确保符合无菌的技术和操作流程
来源:2011版INS指南 S14
感染预防和安全依从性
• 个人防护:在所有可能使护士暴露于血液和体液之下 的输液程序中,应该使用标准的防护措施,并穿戴相 应的个人防护设备。 • 感染监管:护士应该参与机构中预防输液相关感染的 项目和CLABSI 的监管。目标是零的感染率。
• 止血带
–止血带应该是单个患者使用 –评估患者是否对止血带的材料--乳胶过敏
来源:2011版INS指南 S30、31、32
血管通路装置的选择和置入
• 血管通路装置的选择
• 穿刺部位的选择 • 穿刺部位的准备和导管置入
• 导管的固定
血管通路装置的选择
• 护士应该根据治疗方案、治疗的时间、留置时 间、血管的完整性、患者的意愿以及护理装置 的现有资源,选择适宜患者血管通路需要的导 管类型
• 手卫生处理:
– 当护士的手被血液或体液污染,或者当手曾暴露在产芽孢的 病原体之后,应用液体皂和流动水洗手法进行手卫生。 – 如果没有明显的手部污染时,首选用含乙醇的手消毒溶液对 手部摩擦进行手卫生处理。
来源:2011版INS指南 S24
感染预防和安全依从性– 锐器物处置
• 应该将所有血液污染的锐器物抛弃在一个不渗透、 耐穿刺性、防干扰的生物危害容器中。 • 为了避免废弃物相关的伤害,在尖锐处理的容器 已经装满之前,应予以更换。 • 护士应该倡导使用主动的安全启动机械装置,以 预防针刺伤害。
• 质量改善:应该分析与输液相关的感染监督数据,作 为质量改善方案措施的一个组成部分。 • 规范操作:护士应该减少对整个输液系统所有组成部 件的操作(比如:给药装置的连接处,导管接口处)

2011INS静脉输液实践标准

2011INS静脉输液实践标准

导管的选择
• 护士应该根据治疗方案、治疗时间、留置 时间、血管完整性、患者意愿以及护理装 置的现有资源,选择适宜患者血管通路需 要的导管类型(外周或中心)(V)
• 在满足治疗方案的前提下,选择管径最细 长度最小的导管,应该是所需的创伤性最 小的导管,应该是所需的创伤性最小的装 置
• 钢针仅限于短期或单剂量给药(V)
连接,以保证安全连接 • 使用酒精、洗必泰/含酒精洗必泰或碘酊彻底消毒,但没
有确定最佳消毒技术或消毒时间显示(Ⅲ)
无针输液接头
• 职业安全与医疗安全的理念 • 2011年CDC关于CRBSI指南更改和INS指
南更改的共同焦点 • 指南更推荐结构简单的无针输液接头
无针输液接头
• 护士应知道:无针输液接头按设计(简单和复杂)和功能 来区分 -简单的无针接头:无机械装置的分隔膜设计,通畅的液 体通路,即可和钝针连接也可螺口连接 -复杂无针街头:多种内在机械装置设计,液体通路和螺 口连接
• 如果怀疑存在与导管相关的并发症,应在对患者 进行评估和健康护理团队协作处理不成功后,拔 除导管(V)
• 当任何一个患者主诉有与导管相关的不适或者疼 痛时,应该对患者和导管进行评估,并实施恰当 的护理干预如果干预措施不成功,应拔除导管 (V)
导管的拔除 – 中心静脉导管
• 当移位的导导管(V)
目录
• 2011INS会议概况 • 2011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的变化 • 2011INS会议的新亮点
2011INS会议概况
• 2011INS在肯塔基州路易维尔市-棒球闻名 的城市
• 2011INS国际参会国多达13个国家地区-中 国式除美国本土以为参会人员最多的国家
• 2011INS隆重推出了新的操作标准

ins静脉输液实践标准

ins静脉输液实践标准

无针输液接头
护士应该了解:导管座是一个已知的出现与导管相关的 血流感染(CRBSI)的来源,并且无针接头被认为是产生微生 物污染的部位。
在CDC 2011指南中特别指出,机械阀无针接头会引发 CRBSI的爆发,推荐使用结构简单的无针连接。
精选PPTINS静脉输液实践标准2011
无针输液接头
在以下情况下,护士应该无条件更换无针接头: 1、无针接头由于任何原因从原输液装置上移除:接
药装置一同更换。
精选PPTINS静脉输液实践标准2011
目录
1
INS简介
2
感染预防
3
输液装置的使用
4
给药装置的更换
5
冲管与封管
6
敷料的更换
精选PPTINS静脉输液实践标准2011
给药装置的更换
1. 连续输注(脂质、血液或者血制品除外)的基本和次要 输液装置需要96个小时更换一次。(连续输注:不间断, 输注装置不断开。)
精选PPTINS静脉输液实践标准2011
敷料的更换
1. 透明的半透膜敷料应该每5-7天更换1次;纱布 敷料应该每2天更换一次;
2. 透明敷料之下放置纱布敷料应被视为是纱布敷料, 应每2天更换一次;
3. 应通过完整的敷料每天仔细观察或者接触导管与 皮肤连接处有无触痛。
精选PPTINS静脉输液实践标准2011
哈尔滨医大一院
脑外绿色通道
小胖
2013-1-8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目录
1
INS简介
2
感染预防
3
输液装置的使用
4
给药装置的更换
5
冲管与封管
6

ins静脉输液实践标准

ins静脉输液实践标准
哈尔滨医大一院
脑外绿色通道
2011 INS静脉输液实践标准
讲解:小胖
目录
1
INS简介
2
感染预防
3
输液装置的使用
4
给药装置的更换
5
冲管与封管
6
敷料的更换
精选PPTINS静脉输液实践标准2011
一、INS简介
INS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fusion Nurses Society)是美 国权威的静脉输液治疗专业组织,组织成员包括静疗护士、 药剂师和医师。INS通过制定及完善输液标准、推广标准的实 行、提供专业教育、倡导输液新技术并研究护理效果,来促 进输液护理水平的提高。
2003
2006
2011
精选PPTINS静脉输液实践标准2011
目录
1
INS简介
2
感染预防
3
输液装置的使用
4
给药装置的更换
5
冲管与封管
6
敷料的更换
精选PPTINS静脉输液实践标准2011
二、感染预防
❖ 感染预防标准: 1. 在所有可能使护士暴露于血液和体液之 下的输液程序中,应该使用标准的预防措施, 并穿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设备。 2. 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的置入和更换、 修复,均要求最大无菌屏障预防措施。 3. 使用正确的方法保持手卫生。
精选PPTINS静脉输液实践标准2011
一、INS简介
INS有诸多出版物,其中大约每4年更新1次的《静脉输液治疗护理 实践标准》是指导临床达到输液最佳实践的重要指南。
2011年,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出版了最新版的《输液治疗护理实 践标准》,新版标准为了确保制订的每一实践标准的可靠性,采用了循 证医学方法对相关证据进行了分析,希望标准适用于所有医疗护理机构。

INS输液治疗指南护理课件

INS输液治疗指南护理课件

通过本次学习,学员可以掌握 ins输液治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 教学方法,如讲解、演示、案例 分析等,使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
握所学内容。
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ins输液治疗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其技术也将不断 完善和提高。
我们将继续关注ins输液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不断更新和完善课件内容,以适应临 床实践的需求。
ins输液治疗指南护 理课件
目录
• 引言 • INS输液治疗概述 • INS输液治疗操作流程 • INS输液治疗注意事项与并发症处
理 • INS输液治疗的临床应用与案例分
析 • 总结与展望
引言
01
课程背景
01
静脉内治疗(ins)是医疗护理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广泛 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急救。
02
选择正确的给药途径,如静脉注射、皮下注 射等,确保药物能够顺利进入体内。
02
01
患者的监测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 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04
03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感染
如果发现感染症状,应 立即停止治疗,并进行 抗感染治疗。
过敏反应
如果患者出现过敏反应, 应立即停止治疗,并进 行抗过敏治疗。
B
C
药物治疗
通过INS输液治疗,可以将药物直接输送到 患者体内,提高药物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急救与复苏
在紧急情况下,如心肺复苏、休克等,INS 输液治疗可以快速补充血容量,维持生命体 征。
D
INS输液治疗案例分享
癌症疼痛管理
心肺复苏急救
一位晚期癌症患者在使用INS输液治 疗后,疼痛得到显著缓解,生活质量 得到提高。

INS输液治疗标准之实践

INS输液治疗标准之实践

Vascular Visualization (血管可视化:冷光源、B超)
CVAD Tip location (中心静脉通路装置的尖端位置:上 腔静脉 与右心房的上壁交界连接点)
Nerve Injuries (损伤神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均
存在, 异常疼痛、呼吸困难)
12
Company name
--评估有可能影响外周脉管系统的患者病史,并评估使用 辅助定 位血管设备的需要
--“考虑使用近红外线来定位外周静脉位置及辅助护理人员 进行 更明智合理的静脉穿刺选择(例:分叉静脉、弯曲静 脉、可触摸 到但不可见的静脉)”
--对极度难穿刺的患者使用超声检查
16
Company name
2016 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主要变化
28
Company name
标准41 血管通路装置VAD 的评估 护理和更换敷料
血管通路装置与皮肤连接部位V – 肉眼观察 • 发红 • 压痛 • 肿胀 • 渗出 – 触诊及患者主诉 • 疼痛 • 感觉异常 • 麻木 • 麻刺感
29
Company name
标准41 血管通路装置VAD
的评估 护理和更换敷料
PowerPoint Design Template
add your subheading
主要内容
1
2016INS新标准概述
2
2016INS新标准临床实践
3小

2
Company name
主要内容
1
2016INS新标准概述
3
Company name
INS 美国输液护理学会 简介
INS 成立于1973年 INS 是输液治疗领域的全球权威机构;致 力于建立超出 公众期望的最高输液护理标 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INS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解读
《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经过7次修订:1980年初步完成;
1983年修订;1990年再次修订;1998年第三次修订;
2000年第四次修订;2006年第四次修订;2011年INS隆
重推出了最新版,现就其更新及强调的内容做一解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一、增加了循证学等级
1. 整合的标准;
2. 血管通路穿刺点的准备和血管通路装置的置换;44
3. 血管通路穿刺点的护理和敷料的更换;63
4. 渗出和外渗66
二、输液相关并发症-新标准中增加了以下内容
1. 气体栓塞;
2. 导管栓塞;
3.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
4. 中心血管通路易位。

三、循证分级与证据
1. 实践标准的证据;
2. 标准本身没有分级之分,只是支持的偱证证据的多少。

3. 期望实践标准适用于所有医疗护理机构。

四、主要更新和强调的内容
1. 无针输液接头。

2. 冲封管。

3. 血管通路的建立与维护(导管选择、穿刺部位选择、导管拔出、输液装置与敷料更换等)。

4. 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

①.无针输液接头
职业安全与医疗安全的理念;
2011年CDC关于CRBSI指南更改和INS指南更改的共同焦点;
指南更推荐结构简单的无针输液接头;
26.3所有的附加装置应该使用螺口连接,以保证安全连接;
27.2连接在导管座或者通路装置上的无针输液接头应该使用螺口连接,以保证安全连接。

在以下情况下,护士应该更换无针接头
无针接头由于任何原因从原输液装置上移除时;
接头松脱;
移除接头推注;
从导管里抽取血液培养样本之前;
无针接头中有血液或者残留物;
无针输液接头被污染的时候;
更换血管通路装置时。

②.冲封管实践标准
何时冲管:
每一次输液之前,作为评估导管功能的一个步骤,应该冲洗导管;
每一次输液后,应该冲洗导管,以便将输入的药物从导管腔内清除,防止不相容药物之间的接触。

首选单次使用的小剂量装&预冲式注射器
最小剂量要求:管腔内容积的2倍;
PICC(4Pr)+延长装置容积*2=2.66ml;
外周留置针容积(20G)*2=2.20ml.
对于采血或者输液而言,可能需要更大的容量的冲洗液。

注射器选择标准
建议使用10ml管径的注射器用于冲封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