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校本化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足学生终身发展与核心素养培养,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是新课标的内在要求,也是学校整体改革的必然选择。我校在生命中心教育理念统领下,以服务学生“立德、立学、立心”全面成长的课程建构中,将《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入校本改革建构布局中,通过课程整合、跨学科综合课程、课堂生态再造、实施成长发展式评价等,形成一套一般性策略模式。

一、正确认识学科基础地位

新课标中将《道德与法治》性质定义为: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是一个真正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生命成长课程,它的课堂应该是取材于生活实际、生动有趣、丰富多彩,通过这一课程首先实现、发展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品德优良的生命个体,因而它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基础和保障。

从小学一年级教材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开始,课程便以学生为主体,用他们的眼界、体验、感受,与他们一同相伴相长。这为学校德育课程提供了最直接的范本与教材,更为学校特色德育课程开发建设提供了依托。此外,以学生心理发展为主线的课标要求和教材特色,体现了健康完善的儿童心理发展是优秀品德、良好行为的基础,这与我校生命中心教育倡导“立德”“立学”“立心”三线同行科学教育观异曲同工。

二、开展课程体系整合优化

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基本精神,深入解读、梳理课标要求、把握课标知识体系的前提下,根据学校育人理念、育人目标定位和学生成长实际需要、客观教育教学条件,进行课程内容体系重构,是校本课程建设的首要一步。

我校最早以《弟子规》、国学经典等为德育教材,随后根据“三三工程”课题建构开设了心理线活动课程,同时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开足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此外,学校还在德育管理中引入“正面管教”理念及主题班会模式,进而形成了围绕“立德”“立心”多项交叉、内容交织的课程布局,这也造成了课时不足的情况。基于以上现状,以学生心理发展为根本,以心理线(立心)特色建构为出发,以《道德与法治》课标为蓝本,融合学校德育课程、正面导教方法等,建设校本化、生命化《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可同步整合优化课时使用量,形成特色鲜明、载体丰富、取材生活的校本课程。

三、融入跨学科主题式课程

我校校长李东平曾提出:“生命是不可割裂的,教育也是一样。”通过综合主题课程、研学课程或项目探究课程,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连接实际的知识情景、资源情景,这样的教育效果是综合、多元的,更是跨学科的整合,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解题能力,更发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精神等综合素养。主题课程本身就包括对学生情感与价值观、品德与心理等多方面的培养,因此,在课程设计中有意识地融合《道德与法治》单元主题目标,将进一步丰富综合课程内容,体现教育的完整性与一体性。比如,在小学低年段社

会实践课程中融入《道德与法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两条主线内容,根据主题加入安全、自然探索等主题教育;在航天海洋主题课程中加入环保主题探究等。

总之,通过跨学科主题课程、研学课程中融入《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容设计,既可找到丰富的知识情景、资源情景,更贴近生活、走进儿童世界,是课程生命化、生活化的最佳途径之一。

四、营建学科特色课堂生态

在通用生命课堂模式基础上,我们探索具有学科特色的课堂生态,结合学校实际条件与学情特点,《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拓展和挖掘。

1. 拓展课堂空间环境。课堂教育的主体是生命个体,每个生命体通过教育最终将成长为

社会群体中的一员。依据道法活动型综合课程特点,其课堂空间不应局限在课室内,而应从普通课堂空间拓展到整个校园、家庭社区以及可利用的其他生活空间。

2. 创设平等对话形式。道法学科与其他自然或社会学科的特点不尽相同,它的主要任务

是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运用主流的思想观点评判某种行为或社会现象。在我校现有的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模式基础上,进一步解放课堂形式,开展以全班围坐、平等对视对话的开放空间形式,不仅可以创设足够的活动体验空间,更让学生感受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平等民主的氛围,有利于情感的表达和建立。

3. 巧用智慧教育平台。借助智慧教育系统和大数据平台,对课堂各环节动态记录与分析,精准化掌握学生对问题分析的价值取向与实践处理能力等。同时,教师精准掌握个体动态学情和教学内容可视化实践应用,并依据学习过程开展动态智慧评价,这将提高课堂容量与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开展了信息化时代学习思维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应为智慧课堂而频繁使用技术设备,而应依托课堂生态建构、生命激发与引领等,有选择地运用信息化技术。

五、动态成长评价模式

依据马斯洛和罗杰斯的心理学理论,学生有着“自我实现”的发展动机,同时根据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論思想,在学生教育评价理念与方式上突出生命成长的动态发展,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视角的多维、评价的动态变迁。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充分借助评价调动课堂积极性,以评价促进团队合作与探究,以评价引导学生多维思考、客观理解发现外在世界与个体的多元性。

比如在课堂上利用信息化平台大数据累计功能,学生个体评价与小组评价挂钩、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挂钩,以量化评价积累构成学期形成性评价。特别是将课程学习过程评价与德育评价融合,以我校德育评价平台“我的成长树”为依托,将个体在课堂和活动展现出的“群、体、情、事、智、美、素”七个维度,进行可视化、即时性的评价,即在学生个人“成长树”上添加绿叶或黄叶,设计含生动细节的鼓励性评价语言,激发学生内省能力、

提供改进空间。此外,添加黄叶、毛毛虫的评价预警机制,也为家校合力、多方参与教育提供量化数据和诊断方向。

“生命中心教育”强调教育过程应该“将学生放在意义的中心”,从促进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成长与完善出发,尊重学生天性与个性的差异,顺应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通过这种动态成长式的评价为每一个生命成长创造了空间与维度。

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进程中,特别是道法学科课程的校本化、特色化建设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很多学校该学科授课教师多由班主任或语文教师兼任,教师任务繁重、缺乏专业的引领与教研备课组等,教师对学生个体身心道德品质发展缺乏深入了解,对国家课程标准缺乏深入的钻研解读,这都需要学校在校本化特色改革中通盘布局、加强专业队伍培养、开展师资培训与科研等,确保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服务学校特色文化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