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对文学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亭亭处幽绝。坐石长看非我羁,手中欲揽待君说。
贞白先生那得知,只向空山自怡悦。”
一反
陶弘景“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的诗句而
翻案出新,似乎还高陶弘景一筹,其“白云遇物无
Fra Baidu bibliotek
偏颇,自是人心见同异”又充满禅趣,别有意味。
《华阳陶隐居集》中有一首比较独特的杂言体
诗《寒夜愁》:
夜云生,夜鸿惊,凄切嘹唳伤夜情。空山霜满
高烟平,铅华沉照帐孤明。寒月微,寒风紧,愁心
绝,愁泪尽。人情不胜怨,思来谁能忍?
全诗三言、七言、五言错落参差,这种句式
可视为词体的起源之一,在文体上有重要意义。明
人杨慎在《词品》中明确地指出:“诗词同工而异
曲,共源而分派。在六朝看陶弘景《寒夜怨》、梁
武帝之《江南弄》、陆琼之《饮酒乐》、隋炀帝之
《望江南》,填词之体已具矣。填词必溯六朝,亦昔
常时同砚席,寄砚感离群。清越敲寒玉,参差 叠碧云。烟岚馀斐亹,水墨两氛氲。好与陶贞白, 松窗写紫文。
通过对叠石砚的描绘而想到陶弘景用它来书 写道教经文,借前贤以自比,表现了一种高雅脱俗 的生活情趣。韦应物在经历爱妻病逝和官场险恶的 人生悲哀之后,开始向老庄与佛禅学说中寻求精神 解脱,他在诗中说:“道心淡泊对流水,生事萧疏 空掩门。”(《寓居沣上精舍寄于张二舍人》) 在 《天长寺上方别子西有道》 明确以陶弘景为知音: “唯持贞白志,以慰心所亲。” 晚唐诗人皮日休 胸怀大志,但一生极不得意,他在应博学宏词科下 第后自谓:“分明仙籍列清虚,自是还丹九转疏。” (《宏词下第感恩献兵部侍郎》) 以道教中人自 居。他的《夏景冲澹偶然作二首》(其二)写道“一
第 卷第 期 年月
燕山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陶弘景对文学的影响
张厚知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摘 要 陶弘景是南朝著名道士、学者和文学家,他的学识、品行、风度等对文学的影响 丰富而深刻:陶弘景作为道教宗师,通过与当时文人的交往进而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及文学创 作;他所流传的著作特别是搜集整理的道教经典 《真诰》 在后代文人中广泛流传,成为他们 创作取材的重要源泉;由他所开创的道教上清派茅山宗对后世文人生活与创作有着明显的影响。
所,后来被梁武帝派人找回,沈约又作有《奉华阳
王外兵诗》,对陶弘景的这种传奇式出走表示欣赏,
可见对陶弘景的每一次举动,沈约都是以一种钦慕
的眼光予以关注的。
沈约还曾赠诗、写信给陶弘景表达学道求仙的
愿望,如《还园宅奉酬华阳先生诗》说自己本想了
却儿女婚嫁之事后便寻山隐居,但是自己欣逢圣主
盛世,身居高位,未能尽忠报主而不能遂愿,不过
陶弘景的另一俗家弟子任昉,与沈约齐名, 史有“任笔沈诗”之说 。他历仕齐梁,颇有 政声,亦常常吟诵 “绝物甘离群,长怀思去国” (《泛长溪》) 、“不学梁父吟,惟识沧浪咏”(《落 日泛舟东溪》) ,希望摆脱世俗牵累,追求精 神自由,自然成为陶弘景逍遥适意生活的同调。
陶弘景的学识才华、生活情趣和精神气质,也 为后代文人所钦慕而吟咏不绝。如刘禹锡的《谢柳 子厚寄叠石砚》:
二、陶弘景著作对文学的影响
陶弘景一生著述极丰,可惜大多散佚。其文学
作品仅有《华阳陶隐居集》及他所整理的《真诰》
和《周氏冥通记》得以保留下来。虽然为数不多,
却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为人们所喜爱,并且部分作
品还对后代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诗僧皎然有一首
《白云歌寄陆中丞使君长源》,诗以“一见西山云,
使人情意远”起笔,借白云以寄情:“谁怜西山云,
人穷探黄河源之意也。” 就是看到其对后代有着
深远的影响。
唐代是道教发展的全盛时期,而上清派茅山宗
又是唐代道教的主流道派,《真诰》作为上清派的
重要经典,其神仙思想是以心性养炼为主,兼综服
饵、金丹、导引等传统仙术和符箓斋醮等法术;同
时又把成仙修炼与世俗道德联系起来,强调积德行
善、讲究忠孝是成仙的关键,这就使得《真诰》易
平生之志是不会忘怀的。《内传》亦说沈约曾在病
中写信给陶弘景,表示要挂冠进山当道士,“(沈
约)尝因疾遂有挂冠志,疾愈,复流连簪绂,先生
封前书以激其志。约启云:上不许陈乞。先生叹
曰:此公乃尔蹇薄。” 亦是因为世俗之念太重,
退隐之志不坚而作罢。
沈约还有不少诗歌表达了对神仙生活的向往,
在《早发定山》中,面对山间美景,想到的是“眷
言采三秀,徘徊望九仙” 的仙趣;游览道观时
抒发的是“锐意三山上,托慕九霄中”(《游沈道士
馆》) 的慕仙情怀;在《酬华阳陶先生诗》中
写道:“所愿回光景,拯难拔危魂。若蒙九丹赠,
岂惧六龙奔。” 想到生命的短暂易逝,便希望
陶弘景能赐他仙丹以获长生。而神仙赤松子的传说
更激发了他“愿受金液方,片言生羽翼。渴就华池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张厚知(
-),男,湖北松滋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燕山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方当名书绛简,身游玄阙,凭星夕卧,望日朝餐。
而至理深微,暧焉难睹。惟欲下风问道,未知阙
路。若夫栖迟闲远,咀咽琼芝,出入清都,师友灵
圣,循崖反迹,无缺惟心。” 语气十分敬重,
表达了对陶弘景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和逍遥自在
饮,饥向朝霞食”(《赤松涧诗》)
的希冀。
江淹也是南朝文坛名宿,作诗以善于拟古闻
名,更写有《恨赋》、《别赋》等千古传诵的辞赋名
篇。江淹有着坚定的道教信仰,他在《与交友论隐
书》中写道:“既信神农服食之言, 守清静,炼
神丹,心甚爱之。 登峨眉,度流沙,餐金石,
读仙经。” 他在《丹砂可学赋》中反复驳斥仙
不可学的观点,并且身体力行,在空山里研读道 经:“挟兹心兮赴绝国,怀此书兮坐空山。”(《访道 经》) 在幽涧边烧炼仙丹:“炼药瞩虚幌,汛 瑟卧遥帷。”(《王征君养疾》) 采食仙草以求驻 年:“冀采石上草,得以驻余颜。”(《采石上菖蒲 诗》) 他不但自己虔诚地养生求道,而且还热 心地指导朋友:“方验《参同契》,金灶烁神丹。 顿舍心知爱,永却平生欢。”(《赠炼丹法和殷长 史》) 指出要按照《参同契》所说的方法炼制 仙丹,并告诫朋友还必须割舍世俗之情,做到清心 寡欲,分明是一个得道真人形象。
一、陶弘景与当时文人的交往及影响
陶弘景作为道教的一代宗师,在南朝享有极高 的声誉。当他于齐武帝永明年间挂冠归隐之际,引 来朝野送别的盛况:“公卿祖之于征虏亭,供帐甚 盛,车马填咽,咸云宋、齐以来,未有斯事。” 梁武帝萧衍即位后对他更是“恩礼愈笃,书问不 绝,冠盖相望” ,时人甚至称他为“山中宰相”。 湘东王萧绎曾说:“余于诸僧重昭提琰法师,隐士 重华阳陶贞白,士大夫重汝南周弘正。” 可见 陶弘景当时的社会声望之高。他以自己的学识才
李白受道教的影响极大,早年即受司马承祯的 器重,他在 《大鹏赋序》 中回忆与司马承祯的交 往:“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 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稀有鸟赋》 以自广。” 则司马承祯对李白的道教信仰的形成 是有一定影响的。他与另一上清派道士吴筠交往深 厚,两人早年同隐于剡中,后又于同一时期应召入 京,故而他对《真诰》颇为熟悉。有《江上送女道 士褚三清游南岳》一诗:
于为持有不同神仙观念的人们所接受,并在文人中
间得到广泛传播。白居易说:“七篇《真诰》论仙
事,一卷《坛经》说佛心。”(《味道》) 李建勋 也说:“不遇至真传道要,曾看《真诰》亦何为。” (《题魏坛二首》其一) 可见在当时人们眼中, 《真诰》所阐述的是道教神仙观念真谛。《真诰》虽 然是道教典籍,但它本身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记 载有大量的道教仙歌和神话传说,“从表述到语 汇,体现了丰富的文学性质,也为后人的文学创 作提供了众多的‘人物’、故事、典故、语言和表 现方法。” 《真诰》对后世文人的思想和创作都 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创造了大量的 人物、典故为后世文人所借鉴和运用。
华、精神风范、人格魅力赢得了许多王侯公卿、达 官显贵的极大尊崇,并且很多人还曾拜在他的门 下。据《内传》说:“齐梁间侯王公卿从先生授业 者数百人,一皆拒绝,唯徐勉、江佑、丘迟、范 云、江淹、任昉、萧子云、沈约、谢瀹、谢览、谢 举等在世日,早申拥彗之礼,绝迹之后,提引不 已。” 其中范云、江淹、任昉、沈约等都是诗 文名家,陶弘景与他们之间常常以诗文酬唱往来, 谈论道教义理,商榷仙术丹法,这自然会影响到他 们的思想信仰、生活情趣,并为他们的文学创作增 添几分仙风道韵。
在上述诸人中,沈约与陶弘景的关系最为密 切,两人是多年的朋友。他们第一次接触,是陶弘 景任宜都王萧铿的侍读时,在桂阳王萧铄的双霞台 之会上作《水仙赋》,沈约、任昉读后大为赞赏: “如清秋观海,第见澶漫,宁测其深。” 沈约生 于宋文帝元嘉十八年( ),长陶弘景十五岁,其 时身居高位,又是永明声律论的倡导者之一,为文 坛领袖、一代词宗,而陶弘景则沉沦下僚,这次接 触只不过是沈约平素喜好奖掖青年才俊的一个例 子而已①。但是在沈陶二人以后的频繁交往中,沈 约对陶弘景都非常推崇。如他的《与陶弘景书》: “先生糠秕俗流,超然独远,烈霓羽带,总辔云霞。
的神仙生活的仰慕。
永元初年,陶弘景预见齐祚将尽,于是在茅山
华阳馆侧筑三层楼,“弘景处其上,弟子居其中,
宾客至其下,与物遂绝,唯一家僮得侍其旁。”
断绝与外界的往来,对此沈约作《华阳先生登楼不
复下呈赠诗》赞叹陶弘景此时诗意的神仙生活;梁
天监七年( ),陶弘景为梁武帝几次炼丹失败,
他更名王整,号外兵,偷偷外出寻找幽静的炼丹场
吴江女道士,头戴莲花巾。霓衣不湿雨,特异 阳台云。足下远游履,凌波生素尘。寻仙向南岳, 应见魏夫人。
诗的前六句写女道士的衣着容止,最后两句借 用《真诰》典故,说女道士仙分已具,此次南岳之 行定能见到女仙魏夫人。
韦应物对《真诰》非常熟悉,也非常倾心,曾 在《休暇东斋》中说:“怀仙阅《真诰》,贻友题幽 素。” 他所作《学仙二首》即是取材于《真诰》, 如其一是说中山人刘伟道在嶓冢山学道,仙人以一 白发悬十万斤巨石,伟道卧其下,积十二年而心安 体悦,屡试皆能悟之,故获赐神丹成仙。韦应物读 后有诗赞曰:
关键词 陶弘景;交往;《真诰》;茅山;影响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陶弘景是南朝著名道士、学者和文学家,他聪 颖好学、勤于著述、学识渊博、品行高洁,江总在 《陶贞白先生集序》中说:“若夫德行博敏,孔室四科, 经术深长,郑门六艺,丹阳陶先生备斯矣。” 邵 陵王萧纶在为陶弘景作的 《解真碑铭》 中赞扬他 是:“张华之博物,马均之巧思,刘向之知微,葛 洪之养性,兼此数贤,一人而已。” 他的精神、 才华、风度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景仰:“道士慕其养 生成仙,术士慕其讖言留验,隐士慕其淡泊自然, 名士慕其潇洒脱俗,文人慕其文采书法,读书人慕 其勤学多知,官场人慕其圆通练达。” 他对文学 的影响也是非常丰富而深刻的。
燕山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毒杀乳妇。玄州以先罪未灭,故令谪降于臭浊,以 偿其过。” 韦应物根据这一故事写下《萼绿华 歌》:
有一人兮升紫霞,书名玉牒兮萼绿华。仙容矫 矫兮杂瑶珮,轻衣重重兮蒙绛纱。云雨愁思兮望淮 海,鼓吹萧条兮驾龙车。世淫浊兮不可降,胡不来 兮玉斧家。
第期
张厚知 陶弘景对文学的影响
室无喧事事幽,还如贞白在高楼。” 借陶弘景 于永元初年在茅山华阳馆侧筑三层楼的故事,抒写 一种栖心世外、笑傲红尘的高远恬淡胸怀。与皮日 休交好的陆龟蒙,曾长期隐居松江甫里,亦有强烈 的忧国忧民之心,写有“松斋一夜怀贞白,霜外空 闻五粒风”(《和袭美寒夜文宴润卿有期不至》) 的诗句,表达对陶弘景的敬仰,这些都可以见出陶 弘景对后代的影响。
与沈约同列于 “竟陵八友” 的范云,史称他 “好节尚奇,专趋人之急” ,入梁任吏部尚书, 颇有作为,在文坛上也是名高望重。他师事陶弘 景,写有《答句曲陶先生诗》:“终朝吐祥雾,薄晚 孕奇烟。迥涧生芝草,重崖出醴泉。中有怀真士, 被褐守冲玄。石户棲十秘,金坛谒九仙。乘鵷方履 汉,辔鹤上腾天。” 表达了对陶弘景栖身世外、 被褐守真、逍遥恬淡的生活境界的仰慕。
昔有道士学求仙,灵真下试心确然。千钧巨石 一发悬,卧之石下十三年。存道忘身一试过,名奏 玉皇乃升天。云气冉冉渐不见,留语弟子但精坚。 (《学仙》其一)
韦应物还有一首 《萼绿华诗》 亦是取自 《真 诰》,《真诰》第一卷开篇就是愕绿华赠与羊权的诗 和对她的生平介绍及与羊权的交往:说她是年龄二 十上下的美丽女子,于升平三年十一月十日降到羊 权处,赠诗、火浣布手巾、金玉条脱及尸解药,并 自述:“九嶷山中得道女罗郁也。宿命时曾为师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