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重点新产品——重大新产品项目类
新技术、新项目申请(备案)表

新技术、新项目申请(备案)表项目负责人签名:年月日医管中心制表附件1医疗技术分类及目录一、医疗技术分类(一)禁止类技术1.临床应用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2.存在重大伦理问题;3.该技术已经被临床淘汰;4.未经临床研究论证的医疗新技术。
医疗机构严禁开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禁止类技术目录内的医疗技术。
(二)限制类技术1.技术难度大、风险高,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人员水平有较高专业要求,需要设置限定条件的;2.需要消耗稀缺资源的;3.涉及重大伦理风险的;4.存在不合理临床应用,需要重点管理的。
(三)重点质控技术医疗技术未达到限制类技术四点情形的,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易造成医院感染暴发、严重安全事件的。
(四)其他医疗技术未纳入禁止类技术、限制类技术目录和重点质控技术目录。
二、限制类、重点质控技术分类目录(一)12项国家级限制类医疗技术目录(2022年版)G0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G02 同种胰岛移植技术G03 同种异体运动系统结构性组织移植技术G04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技术G05 性别重置技术G06 质子和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技术G07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G08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G09 心室辅助技术G10 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G11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G12 自体器官移植技术(二)省级限制类技术目录(2019版)S1.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S2. 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S3. 骨性面部轮廓整形技术S4. 人工关节置换技术S5.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三)重点质控技术目录(2019版)Z1. 血液透析技术Z2. 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附件2:新技术、新项目分类1.禁止类技术:临床应用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存在重大伦理问题;该技术已经被临床淘汰;未经临床研究论证的医疗新技术。
2.限制类技术: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或不确定,技术难度大、风险高,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人员水平有较高专业要求,需要设置限定条件的,涉及重大伦理风险的,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按《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要求,必须报省、市卫健委备案批准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一般进行会议审查。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22年度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后补助的通知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22年度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后补助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四川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22.08.10•【字号】•【施行日期】2022.08.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经费与财务正文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22年度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后补助的通知各市(州)、扩权县(市)科技、财政行政主管部门,省级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持续增加创新投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按照《四川省企业基础研究投入认定和后补助管理暂行办法》(川科高〔2021〕29 号),现就开展2022年度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后补助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成立两年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
二、申报条件(一)企业研发领域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和四川省重点产业领域。
(二)企业自主创新活跃,科研项目管理规范,设有科研财务助理,财务核算健全,按规定范围列支、归集研发费用,设立研发会计科目或支出辅助账,可反映企业基础研究开展情况。
企业向统计部门报送了2021年度研发活动数据。
(三)企业近两年来运行正常,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突发环境事件和科技违规事件,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未被评为警示或不良企业。
(四)企业2021年度基础研究投入额度不低于100万元(含)。
三、支持范围企业基础研究是指为获得应用原理性新知识、新发现、新发明进行的独创性研究活动(不包括社会科学、艺术或人文学)。
主要包括:(一)围绕量子科学、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空间科学、深海科学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的基础性、原创性科学研究。
(二)瞄准国际科技前沿重要方向,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改善民生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开展的前瞻性、引领性重大自然科学问题研究。
(三)以进口替代、自主可控为目标,为获取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开展的基础性研究活动。
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一、背景介绍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是由国家有关部门主导,旨在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计划。
该计划旨在培育和支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产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并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计划目标1.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通过资助和支持创新项目,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
2. 培育新兴产业:重点支持和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产品,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 扩大市场份额:推动新产品通过市场竞争具有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拓展国内外市场份额。
三、计划内容1. 计划申报阶段:(1)计划征集公告发布:国家有关部门发布计划征集公告,向社会广泛征集符合计划要求的新产品项目。
(2)项目申报:符合条件的企业或科研团队可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项目申报书,详细介绍新产品的技术创新、市场前景等内容。
(3)初步评估与筛选:国家有关部门对申报项目进行初步评估和筛选,选择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项目进入下一阶段。
2. 计划资助阶段:(1)项目评估:通过专家评审和评估,进一步筛选优秀的创新项目,并对其进行资助。
(2)资金支持:国家有关部门将为入选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用于创新研发、生产建设、市场推广等环节。
(3)技术支持:国家有关部门将提供技术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服务,项目顺利进行。
四、计划实施和管理1. 实施机构:国家有关部门将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计划的实施和管理,确保计划的顺利进行。
2. 监督和评估:国家有关部门将定期对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计划的内容和方向。
五、附件:本所涉及附件如下:1. 项目申报书范本2. 计划征集公告样稿3. 评估指标和评审标准说明六、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科技创新:指通过研究和创新活动,开展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应用的活动。
2. 商业化:指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商品或服务,并投入市场经济活动的过程。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预申报工作的通知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预申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08.20•【字号】•【施行日期】2012.08.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正文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预申报工作的通知各市州发改委,有关省属、央属企业: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的通知》(川办发〔2012〕22号)要求,为做好2012年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项目预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项目范围符合《四川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川办发〔2011〕74号)、《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品“十二五”培育发展规划》(川办发〔2011〕2号)和《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发展指导目录》所确定的重点方向、重点产品和重点技术的三类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项目:(一)产品规模化项目。
具备规模化生产条件,短期能扩大生产规模、迅速占领市场的发展项目;具有技术领先优势能够迅速做大做强的发展项目;可为重大引进产业项目直接配套并有利于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产品项目。
(二)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产业化项目。
项目单位已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产品的研发试制,取得核心和关键技术突破,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可快速投产实现产业化,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项目。
(三)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项目。
以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为载体,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核心和关键技术研发,建立相关配套的研发设计支撑体系,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研发项目。
所支持的产品和项目,当年要有做大做强快速发展的资金投资规模。
二、申报条件(一)项目单位在我省登记注册、纳税(当年新引进的招商引资企业已在我省办理税务登记证),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四川省体育局、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四川省体育局、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体育局,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日期】2023.09.06•【字号】•【施行日期】2023.09.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体育正文四川省体育局、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市(州)体育、经济和信息化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体育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我省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党的二十大对体育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的工作部署,贯彻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化体育用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方向,抓创新、提质量、塑品牌、增效益,全力推进体育实体经济做大做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突出市场化。
调动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抢抓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重大机遇,瞄准消费升级和市场需求,以应用促发展,积极拓展竞赛表演、全民健身、家庭及个人体育消费市场,丰富产品种类和应用场景,加强市场拓展,强化业务培训,扩大市场占有率。
突出绿色化。
强化体育产业绿色发展理念,引入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新路径,转变体育发展方式,实施绿色增长管理,推动体育企业绿色化生产。
强化资源集约利用和科技支撑,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供给方式创新。
突出融合化。
推动体育与农业、商业、文旅、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产业互融互通、相互赋能发展。
引导支持各地依托可利用的水域、空域、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登山、骑行、水上运动、航空运动、露营、汽车越野等特色户外运动产业,让“体育+”成为产业融合新引擎,为体旅农商等产业经济赋能。
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认定管理办法

川经信重装〔2016〕320号各市(州)、扩权试点县(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局: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鼓励和引导企业在我省重点产业领域积极开展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研制,推动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产品尽快进入市场,促进我省重点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特制定《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认定管理办法》。
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四川省财政厅2016年11月29日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认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鼓励和引导企业在我省重点产业领域积极开展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研制,推动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产品尽快进入市场,促进我省重点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重点产业领域包括: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首台套是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产品的简称,首批次是四川省重点新材料首批次产品的简称,首版次是四川省工业集成应用或控制软件首版次产品的简称.第四条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是指在我省重点产业领域,经过创新,其品种、规格、架构或技术参数等有重大突破,具有知识产权但尚未取得市场业绩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重大技术创新产品,包括重大技术装备成套设备和单台设备、首批次重点新材料产品、首版次软件产品.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分为国内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和省内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两种类型。
第五条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按各自职能负责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认定工作。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负责认定的具体组织工作。
第二章认定第六条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认定工作每年开展一次,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会同财政厅编制《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认定年度申报指南》,企业根据申报指南自愿申请认定。
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管理办法

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3-07-10 点击次数:2310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中心(以下简称技术中心)在区域创新体系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的引导与示范作用,进一步规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和评价工作,依据《四川省企业技术创新条例》,并参照《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技术中心是企业设立的具有较高层次和水平的研究开发机构,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
其主要职能:1、开展支撑企业中长期发展需要的战略技术、产业发展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工作;2、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与在本企业的推广应用工作;3、行业相关技术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判断工作,本企业技术改造、科研与关键生产设备购置、重大产品构思等重要生产经营活动的技术咨询、分析工作;4、负责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的技术合作,负责骨干科技人才的引进、使用、工作支持与培训等;5、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管理、专利申报、维护等工作;6、企业科技活动管理与科技资源整合、利用等工作。
第三条为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对我省国民经济主要产业中经济实力较强、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创新业绩显著、具有重要示范和导向作用的企业技术中心,予以认定,并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
第四条四川省经济委员会、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地方税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都海关负责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工作。
四川省经委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进行宏观指导,并牵头负责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的具体组织工作和评价工作。
第二章认定第五条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每年组织一次,企业自愿申请认定。
受理认定申请的截止日期为每年4月30日。
第六条申请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企业年销售额在1.5亿元以上。
2、有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在省内国民经济各主要行业中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
四川省畜科公司研发的新产品——中华富锌康被确定为省重点科技新产品推广计划

能力 , 展 优 质 、 效 、 态 、 全 发 高 生 安
的畜 牧业 。 二是 最大 限度地 发挥 政
策 的作 用 , 点 是 要把 今 年 7月 1 重
日起 实 施 的 《 牧 法 》 定 的具 体 畜 规
内容 细 化 , 严格 种 畜 禽 管 理 , 保 确 畜 禽 遗 传 资 源保 护 经 费 列 入 财 政 预算。 要加 快推进 畜牧业 生 产方式 的转 变 . 推进 规模 化养 殖 和畜 牧 小 区建 设 . 实 解 决 畜 牧 用 地 、 切 环境 保护 等方 面 的突 出 问题 , 确保 畜 牧 业 持续 协调发 展 。 是加 强畜 牧科 三 技创 新 , 积极 推 广先 进 适用 的畜 牧
好 , 消 化 道 无 刺 激 作 用 ; 物 利 对 生
用 率 高 、 学 结 构 稳 定 性 好 : 产 化 生
过程 无“ 三废” 放 。乳 酸锌具 有 与 排 氨 基 酸 锌 等 有 机 锌 类 似 的 功 能 和
特 点 , 而 生 产 成 本 更 低 , 料 来 然 原 源 广 泛 , 成熟 的产 品质 量 控 制 方 有
维普资讯
信 息 动 态
有 氨基酸 锌和 蛋 白 的快速 发 展 带动 了饲料 工 业 、 产 化锌 为主 , 机锌 、 畜
畜 牧 业 渐成 大产 业 : 产 值 逾 13万 亿 元 .
1亿 多 人 从业
目前 我 国畜 牧 业 产值 已 超 过 13万亿 元 , . 占农业 总 产值 的 3 % ; 5 农 民人 均 来 自畜 牧 业 的收 入 超 过
剂 有 机锌 的空 白。 酸锌可 广泛 应 乳 用 于 养 殖 生 产 作 为 动 物 饲料 中必
不 断 提 高 畜 产 品 的 国 际 国 内市 场
重大科技研发专项关键技术类项目榜单

重大科技研发专项关键技术类项目榜单一、榜单设置重点围绕我省优势产业及其十四条重点产业链中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组织实施航空制造、稀土新材料、新能源、半导体导电材料、工业智能化装备、现代种业、碳达峰碳中和、创新药物等重大科技创新项目。
二、资助方式及支持强度项目主要采取前资助的方式,原则上支持强度每项500-1000万元,具体额度根据揭榜方的申请以及项目研究的实际需要和专家论证意见确定。
资助经费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分年度拨付,当年拨付30%,中期评估通过后拨付30%,验收通过后再拨付40%。
项目实施成效好且需持续研究的可以按照进度要求分年度支持;效果不好的,终止实施并按规定追回相关财政资金。
揭榜单位需明确一名首席科学家作为项目负责人,对揭榜任务的技术路线、人员选配、经费使用等方面全权主导。
项目实施从合同签订之日起开始,执行期不超过3年,签订任务书时揭榜方须提交“军令状”,明确中期目标和综合绩效评估的时间节点和考核指标,并按照要求及时组织评估。
附:榜单选题1.航空制造榜单选题:大型低成本固定翼氢能动力物流无人机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内容:针对国内尚无自主知识产权的支线固定翼物流无人机服役且大型民用运输机(客改货)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主要开展全机层流气动布局设计、氢能飞机动力总成与存储、低成本物流无人机总体综合设计等技术研究,开发大型低成本固定翼氢能动力物流无人机,并研制缩比样机开展试飞验证。
考核指标:飞机最大起飞重量≥5000kg,载货能力≥2000kg,最大飞行速度≥600km∕h,巡航速度300km/h-500km∕h,巡航升阻比多0,航时N8h;缩比样机最大起飞重量≥200kg,载重量≥80kg,最大飞行速度≥600km∕h,巡航速度300km∕h∙500km∕h,巡航升阻比≥10,航时≥6h;申请专利N5项,发表科技论文N3篇。
2.工业智能化装备榜单选题:海洋油气开采平台高压高可靠大容量光电滑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内容:为解决海洋油气开采浮式储油轮与钻井平台光电介质传输的核心装备受制于人,并因此给国家水文资源信息及能源安全造成重大隐患的问题,开展高压高可靠大容量光电滑环系统总体技术研究,满足复杂海洋环境、多自由度复杂扰动条件下高压电旋转传输和单模大容量光信号旋转传输需求;开展高压、大电流、强扰动复合条件下电旋转传输等电位防电弧结构技术研究,满足海洋油气开采平台高可靠电旋转传输要求;开展多路光纤密集阵旋转传输条件下自准直集成及高精度行星齿轮消隙技术研究,满足光信号高可靠、大容量、低误码率旋转传输要求;开展滑环电接触材料改性与匹配技术研究,降低电接触材料磨损率,满足电滑环系统长期稳定工作要求;开展高压高可靠大容量光电滑环系统制造工艺与试验验证技术研究,满足产业化要求。
重点研发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重点研发专项项目申报指南重点研发专项聚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创新需求,针对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力争形成一批新技术,研发一批新产品,转化一批新成果。
重点研发专项分为技术研发类和成果转化类。
一、重点支持领域(一)高新技术领域1.未来产业(I)人工智能。
类脑智能、脑机交互与混合智能、新型感知与智能芯片、机器视觉检测、量子计算、区块链系统平台、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新型显示与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VR/AR创新应用等关键技术。
(2)未来网络。
毫米波与太赫兹通信、天地大尺度可靠信息传输、北斗与新一代通信技术融合、多模态智慧网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内生安全、网络空间安全智慧治理、新一代通信网络、大数据、物联网等关键技术。
(3)前沿新材料。
先进金属材料、尼龙新材料、陶瓷材料、高端超硬材料、先进电子材料、纳米材料、生物基材料、新型石墨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煤化工材料、新型耐高温材料等关键共性技术。
(4)氢能与储能。
高效低成本制氢、高密度可逆储氢、长距离大规模运氢、快速安全加氢装备和稳态长寿命动态高功率燃料电池,以及金属燃料电池储能、大规模锂(钠)电池储能等关键技术。
(5)自动驾驶与智能交通。
人车路云协同感知、车联网自动驾驶、交通系统智能化指挥控制等关键技术。
2.战略性新兴产业(1)微纳电子与光电子。
光网络关键器件、微纳光学器件、高性能激光器、微型连接器、光电探测器、高可靠功率器件、新型射频和基带芯片等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
(2)新型电子材料。
电器装备、电子及通信设备、激光器、集成电路等关键技术。
(3)智能制造。
高精度高可靠性数控机床、工业互联网、行业软件、柔性制造机器人、危险恶劣环境作业机器人、精准可控3D/4D仿生打印、数字李生与智能工厂等关键技术。
(4)高端装备。
仪器仪表、空分设备、运输设备、锚具、预应力等关键技术。
(5)核心基础件。
高端装备用高性能轴承、齿轮及减速器、液压气动元件、高性能传感器、超高速永磁电机、伺服电机及伺服驱动器等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
四川省2014年新开工重点项目名单

①
黄许镇货场扩建工程
德阳市
2014-2015
②
皂角铺货场扩建工程
绵阳市
2014-2015
③
高兴货场扩建工程
广安市
2014-2015
Ⅱ
高速公路(8项)
4
1
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
甘孜州 雅安市
20142018
5
2
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
阿坝州
20142018
6
3
巴中至万源高速公路
巴中市 达州市
20142018 2014-2017
南充AP空分(一期)工程
2014-2016 2014-2016 2014-2015 2014-2017 2014-2015 2014-2015 2014-20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罗江联盛再生纸生产项目 嘉陵汽车汽配产业园项目 航天泸州民品生产项目 路翔锂盐、金属锂、锂合金生产项目 四川烟草易地技术改造工程 恒合·工业云制造基地项目 工业和建筑铝型材生产项目 江淮汽车西南基地项目 四海产业集团扩能搬迁技术改造及研发 检测中心项目 旺旺集团西南生产基地 宜宾恒旭机械制造产业园 四川广汉三星铝业高端铝型材新建项目 泸州长江机械有限公司整体搬迁建设项 目 王老吉雅安生产基地项目 彭州科创固体制剂及液体制剂异地技改 项目
达川区 达州市 大竹县 广安市 华蓥市 广安市 岳池县 自贡市 大安区 自贡市 富顺县 遂宁市 射洪县
2014-2017 2014-2018 2014-2017 2014-2017 2014-2017 2014-2017 2014-2017
德阳市 广汉市 南充市 顺庆区 资阳市 简阳市 南充市 嘉陵区 德阳市 绵竹市 攀枝花市 西区 成都市 双流县 成都市 双流县 自贡市 荣县 德阳市 罗江县 德阳市 什邡市 绵阳市 经开区 绵阳市 涪城区 广安市 广安区 南充市 嘉陵区 南充市
四川企业技术中心认定评价工作指南

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评价工作指南(试行)为规范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评价工作,指导企业技术中心编制申请和评价材料,根据《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川经信技创〔2017〕130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要求,制订本指南。
申请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需根据《管理办法》和当年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通知要求,参照本指南编制申请材料。
申请材料内容应包括:《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见附件1)、评价表及必要的证明材料(见附件2)。
已认定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需参加两年一次的企业技术中心运行评价,参照本指南编制评价材料。
评价材料内容应包括:《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见附件3)、评价表及必要的证明材料(见附件2)。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将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机构,依据评价指标体系(见附件4)对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材料和评价材料进行评价。
附件1《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编写提纲一、企业的地位和作用1.企业基本情况。
包括所有制性质、主要下属企业,职工人数、企业总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销售收入、利润、主导产品及市场占有率等。
2.企业的行业地位和竞争力。
结合行业集中度和企业在行业中的综合排序,分析企业在本行业的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与同行业企业相比所具有的规模和技术优势。
3.企业对本行业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
包括企业对行业技术进步、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发展以及节能减排、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和成绩1.企业技术中心基本情况。
包括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历程、组织架构;创新体系建设和运行机制,包括组织管理体系建设、规章制度建立、研发项目组织管理机制、研发经费管理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内外部合作机制等。
2.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资源整合情况。
包括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带头人及创新团队建设情况、研发经费投入情况、研究开发和试验基础条件建设情况、信息化建设情况等。
3.企业技术中心研究开发工作开展情况。
四川新基建方案

1.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2.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构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3.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创业载体,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支持。
4.国际科技合作:深化与国际科技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五)数字化转型
四川新基建方案
第1篇
四川新基建方案
一、前言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正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四川省作为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和交通枢纽,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抢抓新基建历史机遇,加快四川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本方案针对四川省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新基建方案。
4.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实现道路、桥梁、隧道等设施的实时监测和智能维护。
(三)能源基础设施
1.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提高电力输送能力,降低输电损耗。
2.发展新能源发电,推广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3.建设储能系统,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保障能源安全。
4.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1.工业互联网:推动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2.智慧城市建设: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3.数字农业发展: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质量。
4.数字人才培养:加强数字人才培养,提高全民信息素养,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四、实施策略
1.组织领导:成立新基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3.加强政策支持,完善新基建政策体系,为新基建提供有力保障。
4.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新基建项目落地效率。
成都市六大科技创新工程

成都市六大科技创新工程实施创新环境优化工程综合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市场决定作用,大力营造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环境,促进全球创新资源在我市聚集配置,努力培植成都的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构建科技孵化培育体系;构筑覆盖全域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基地”的科技孵化体系,推进各类孵化载体投资多元化、机制多样化、体系网络化、服务专业化发展,鼓励发展“专业技术平台+早期投资”模式的新型孵化器;支持我市科技孵化载体融入国家、省创新创业体系,提升创业辅导、科技投融资、商业策划、公共服务等功能,为科技企业提供针对性专业化服务;——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深化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结合,促进科技金融主体和要素聚集,完善科技创业投资链;建立创新投入风险分担机制、贷款和担保风险补偿机制,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资本支持科技型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积极搭建风险资本与创新创业对接平台;支持科技成果出资入股并确认股权;深化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试点;——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健全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协调高效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和执法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建立职务发明应用转化奖励和报酬制度,完善职务发明维权援助机制,鼓励知识产权运用与实施;完善重大产业项目的知识产权协作审查机制;推进国家专利审查协作中心建设营运;——健全科技惠民服务体系;实施科技惠民计划,完善科技惠民促进机制,重点在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城乡发展等领域开展技术集成应用和创新试点示范;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和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大力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推动传统文化优化升级; 深化科普基地建设,推动科普资源开放共享;——优化科技开放合作环境;依托成都高新区天府生命科技园、新川科技创新园、天府软件园等重点园区,建立“项目—人才—基地”一体化国际科技产业发展平台,聚集国际高端创新资源;建立国际合作项目库,重点资助并实施一批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深化成都经济区科技合作,组建区域产业技术合作联盟,推动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共建、标准共制、基金共设,推进经济区科技产业一体化;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大区域的科技合作,促进创新资源跨区域对接互动;创新环境优化工程配套措施一、创新创业载体资助一支持对象各类成都市创新创业载体的运营主体,要求为成都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二支持内容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源头企业、培养创业领军人才为宗旨的科技创业苗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科技专业楼宇、科技产业化基地的运营给予补贴;三支持条件1.科技创业苗圃:具有可供科技创业团队使用的场地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能够提供、网络接入、办公桌椅等基本的办公设施和会议室、展示室等公共服务场地;入驻的科技创业团队不少于10个,且为新入驻的科技创业团队提供物理空间和创业服务的免费时间在6个月以上;2.科技企业孵化器:可自主支配的孵化场地面积达10000平方米以上近郊区县达8000平方米以上,远郊市县达5000平方米以上;专业孵化器可自主支配的孵化场地使用面积达8000平方米以上近郊区县达5000平方米以上,远郊市县达3000平方米以上;可自主支配场地内的在孵企业应达50家以上近郊区县达30家以上,远郊市县达20家以上;专业孵化器可自主支配场地内的在孵企业应达30家以上近郊区县、远郊市县达20家以上;形成了创业导师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能够提供创业咨询、培训、辅导服务以及政策、法律、财务、投融资、知识产权、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市场推广、信息咨询等服务;3.科技企业加速器:可自主支配场地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为入驻的高成长企业提供研发创新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供与科研机构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服务;入驻的高成长企业不少于20家,且能够为入驻的企业提供共性技术开发、检测中试、管理咨询、融资担保、人力资源、认定认证、税务等服务;4.科技专业楼宇:所在区市县政府明确了楼宇的产业定位,并制订了促进楼宇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可自主提供给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租用的商务面积达10000平方米以上近郊区县8000平方米以上,远郊市县5000平方米以上;入驻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数量达50家以上近郊区县30家以上,远郊市县20家以上;入驻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主营业务应属于研发设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生物技术服务等领域;5.成都市科技产业化基地:基地所在的区市县政府与在蓉高校形成了合作共建的机制,制定了促进基地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和统计指标体系,形成了政府引导下的基地产业链协同机制,设立了基地运营及管理机构;可供企业入驻的场地面积达8万平方米以上,入驻的骨干企业不少于8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不少于60家,基地科技投入达到销售收入3%以上;四支持金额1.科技创业苗圃:30万元;2.科技企业孵化器:50万元;3.科技企业加速器:100万元;4.科技专业楼宇:50万元;5.科技产业化基地:不超过500万元;6.已建载体补贴:不超过20万元;二、科技金融资助一天使投资创业补助1.支持对象注册地在成都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2.支持内容对获得天使投资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给予的一次性经费支持;3.支持条件在我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成立时间在8年以内的企业;净资产不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或年销售收入不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技术创新及商业模式创新特色明显,技术较为成熟,且知识产权关系明晰无纠纷;自获得天使投资后一年内提出补助申请;4.支持金额按企业所获投资额的10%、最高100万元;二天使投资者个人所得税补贴1.支持对象天使投资人或风险投资基金管理人;2.支持内容对天使投资人或风险投资基金管理人对种子期、初创期企业投资额相对应的个人收入所产生的个人所得税额给予补贴;3.支持条件所投资的企业是在我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成立时间在8年以内的企业;净资产不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或年销售收入不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技术创新及商业模式创新特色明显,技术较为成熟,且知识产权关系明晰无纠纷;实施投资后一年内进行申报;4.支持金额按其个人投资额相对应的个人收入所产生的个人所得税的市级地方留存部分金额;三信用评级补助1.支持对象注册地在成都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2.支持内容支持成都市科技企业增强企业信用意识,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对其参与信用评级给予的经费支持;3.支持金额按企业实际发生信用评级费用的50%给予补助、每户每年补助总额最高5万元;四担保费补助1.支持对象注册地在成都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2.支持内容支持我市科技企业通过社会融资性担保机构获得信用融资、股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对其发生的担保费用给予的经费支持;3.支持金额按企业实际发生担保费用50%给予补助、每户每年补助总额最高20万元;五贷款利息补助1.支持对象注册地在成都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2.支持内容支持我市科技企业采取信用融资、股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方式获得银行贷款,对其发生的贷款利息给予的经费支持;3.支持金额按企业以同期人民银行贷款基准利率计算实际发生的利息额的30%给予补助、每户每年补助总额最高50万元;六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补贴新三板1.支持对象注册地在成都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2.支持内容支持我市科技企业申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上市,对其发生的股份制改造和上市给予的经费支持;3.支持金额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完成工商变更后,资助20万元;正式挂牌上市后资助30万元;七科技保险资助1.支持对象成都市级及以上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知识产权试点或示范企业,拥有成都市级及以上自主创新产品和国家重点新产品的法人企业,以及市委、市政府科技创新政策和市科技局规范性文件确立运用科技与专利保险工具支持的企业;2.支持内容为有效分散和化解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等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创业风险,引导和增强企业参与科技创新、专利管理与保护等相关活动,对企业支付科技与专利保险费用给予补贴;3.支持条件1成都市级及以上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知识产权试点或示范企业,拥有成都市级及以上自主创新产品和国家重点新产品的法人企业,以及市委、市政府科技创新政策和市科技局规范性文件确立运用科技与专利保险工具支持的企业;2科技与专利保险实行一年一投,按年补贴,对采用一次趸交数年或分期付款方式的保险不予以补贴;同一保单不得重复申请补贴;3科技与专利保险补贴对同一企业连续支持不超过3年;4.支持金额险种类别资助比例资助金额重点引导类险种实际保费的60% 每年每户不超过20万元一般类险种首年以后年度实际保费的40% 实际保费的20%八科技企业债权融资担保1.支持对象注册地在成都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2.支持内容以科技企业债权融资风险资金池对金融机构为科技企业提供的股权质押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信用贷款承担融资担保;3.支持金额每户企业年担保额在1000万元以内,贷款期限1年;三、科技惠民项目资助一支持对象注册地在成都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二支持内容在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城乡发展等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的科技攻关和应用示范项目;三支持条件1.在相关专业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技术提供方应当长期从事本领域业务或研究工作,具有与项目相关的研究经历和成果积累;2.联合承担单位构成合理,能够充分发挥产学研用联合的优势,突出用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作用;3.具有良好的项目实施条件,项目示范区明确,具有完成项目必备的人才条件和技术装备,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4.具有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能够调动相关资源开展工作,并具有行之有效的技术成果展示和推广条件;四支持金额1.科技攻关类项目:不超过20万元;2.科技应用示范类项目:20万元以上其中:重大项目在100万元以上;四、知识产权试点示范资助一支持对象根据国家、省、市知识产权局关于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相关管理办法和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方案,获批开展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的成都市有关单位;二支持金额1.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0万元;2. 四川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0万元;3. 成都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0万元首次复核合格;4. 成都市知识产权试点企业优秀:10万元验收评定优秀;5. 成都市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合格:5万元验收评定合格;6. 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区市县:按国家到位资金给予1:1的配套资助;7. 省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园区:按省级到位资金给予1:1的配套资助;10—15万元;五、国际科技合作资助一支持对象1.外资研发机构:①世界500强外资企业在我市注册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发机构以下简称“独立外资研发机构”;②国境外知名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在蓉设立的非独立法人的研发分支机构、研发部门以下简称“非独立外资研发机构”;2.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在蓉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3.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配套资助:注册地在成都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在蓉高校、科研院所;二支持内容1.外资研发机构:①世界500强外资企业在我市注册成立的“独立外资研发机构;②国境外知名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在蓉设立的非独立外资研发机构;2.国际科技合作项目:①在蓉的高校、科研院所与国外知名企业在我市合作开展的科技合作项目;②在蓉企业与国外企业、知名大学、研发机构在我市合作开展的科技合作项目;3.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配套资助:①新获批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②参与国际大科学和大工程研究计划,承担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三支持条件1.外资研发机构:1申请独立外资研发机构资助的主体应具备以下条件:研发项目应符合国家、省、市的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投资额不低于100万美元,研发经费具有保障;研发机构总人数在20名以上其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机构总人数的50%以上,从事研究开发活动人员占机构总人数的70%以上;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组织机构,具有先进的实验设备等研发条件;2申请非独立外资研发机构运行资助的主体应为在我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登记的外资独立法人机构,且具备以下条件:在蓉设立了非独立法人的研发分支机构、研发部门,研发项目符合国家、省、市的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研发机构总人数10名以上,具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组织机构,具有必要的实验设备等科研条件;与在蓉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工作,建立了联合实验室、联合研发中心等机构,合作研发成果确定在我市实施转化的将予以优先支持;2.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合作项目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或优先主题;2我方参与单位具有固定的场所和组织机构,具有开展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基础条件、科研实力和人才团队;3国外参与单位应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在所在行业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4合作双方应签署合作协议,合作协议应具有明确的规划目标、稳定的合作机制、清晰的知识产权归属和健全的管理制度;5合作双方科研设备和信息共享,研发经费联合投入,开展人才培养和互访交流;6合作项目在我市实现产业化,产品或服务已有市场销售,且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或潜力的,将予以优先支持;四支持金额1.外资研发机构:①对在蓉注册成立的独立外资研发机构并符合资助条件的,一次性给予200万元的研发经费资助;②对符合资助条件的非独立外资研发机构,一次性给予20万元的研发经费资助;2.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万元;3.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配套资助:20万元;六、科学技术奖励一支持对象1.科技杰出贡献奖:个人;2.成果转化推进奖:在成都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3.科技进步奖:在成都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及个人;4.专利奖:在成都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及个人;二支持内容对推动本市科学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本市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及通过科学技术对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给予资助;三支持条件1.科技杰出贡献奖:候选人是长期从事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工作,活跃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科技工作者;2.成果转化推进奖:候选单位是在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中发挥其组织协调作用,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专业服务机构以及在蓉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成果转化工作的相关机构;3.科技进步奖:1候选人是该研究成果的部分或全部创造性技术内容的独立完成人;2候选单位应当是在项目研制、开发、投产、应用及推广过程中提供技术、设备及人员等条件,对项目完成起到组织、管理及协调作用的主要完成单位;4.专利奖:1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实用新型的有效专利不含国防专利和保密专利;2专利权属稳定,不存在专利权属纠纷、被控侵权纠纷、发明人或设计人纠纷、撤销专利权的请求及宣告专利权无效请求的专利;3专利权人应是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的单位及有本市行政区域内正式户口的个人包括持有本市居住证的非本市居民;4申报时应以一项专利为申报内容,不能将某一系统、某一设备组合起来申报;四支持金额1.科技杰出贡献奖:50万元;2.成果转化推进奖:20万元;3.科技进步奖: 特等奖16万元,一等奖8万元,二等奖4万元,三等奖2万元;4.专利奖:金奖8万元,银奖4万元,优秀奖2万元;实施科技人才发展工程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紧紧围绕我市重点产业人才和技术需求,到2017年,重点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500名,专业技术人才达到170万人,初步建成一支规模匹配、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西部创新创业首选地和科技人才高地;——引进聚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聚焦我市优势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发领域,依托国家和省重大人才计划、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创新型企业、高校院所重点实验室等,吸引集聚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团队;鼓励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四川省“百人计划”和“成都人才计划”长期项目的高层次人才在蓉创新创业,对其创办独立纳税企业、实施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给予研发资助;实施“成都人才计划”顶尖创新创业团队项目、青年项目和海外短期项目,聚集和壮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培育创新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依托职业技术学院、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等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达到170万人;实施市校企联合培养在职博硕士计划,支持企业培育一批急需在职博硕士;认定建设市科技人才培训基地,编制发布科技人才需求目录,引导各类人才培训机构有针对性地培训科技人才,推进人才“供需衔接”;——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在高新区、天府新区规划建设人才聚集、机制灵活、创新活跃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实行人才特殊政策;创新和完善人才工作、学习、生活与国际接轨的配套服务政策,完善人才社会服务链,建立类海外学术环境,吸引国际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建立项目评审、人才测评相结合的评价机制,探索建立创新人才年薪制、薪酬待遇市场化机制、人才投入多元化机制,构建西部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科技人才发展工程配套措施一、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资助一支持对象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来蓉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二支持条件1.高层次创新人才;一般应取得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55周岁,引进后每年在蓉工作时间不少于9个月,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在国内外着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教授、研究员、首席科学家或相当职务的专家学者;掌握关键技术、急需紧缺的可适当放宽为担任副教授或相当职务;2在国际知名企业、金融机构、国际组织中担任中高级职务,熟悉相关产业发展和国际规则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3在海外承担过与国家科技重大项目相关的重要任务,具有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和产业化潜力的领军人才;4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操作性难题,或自主创新产品具有国际水平的企业领军人才;2.高层次创业人才;一般应取得海外学位或国内硕士以上学位,年龄不超过55周岁,引进后每年在蓉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且其技术成果国际先进,能够填补国内空白、具有市场潜力并处于中试或产业化阶段;2有自主创业经验,曾在国际知名企业担任中高管或国内知名企业担任高管职位3年以上,熟悉相关领域和国际规则的经营管理人才;3自有资金含技术入股或跟进的风险投资占创业投资的50%以上;4主要创办人股权一般不低于30%带项目、资金、技术来蓉创业,其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每人100万元;二、“成都人才计划”顶尖创新创业团队项目资助一支持对象以领军型人才为核心,分工协作、团队配合为基础,一流创新成果为支撑,有明确的主攻方向和研发转化目标,能持续创新创业的高端人才聚合体;二支持条件1.团队创新创业的产业领域属于我市特色优势产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2.团队带头人应是国家“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或“成都人才计划”引进人才,核心成员一般3人以上,其中至少3人达到“成都人才计划”入选条件和水平,并全职在蓉企业工作;3.团队研发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核心技术,并已进入中试或产业化阶段,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突破性发展或引领带动形成新的产业;4.团队所在企业须在蓉注册,且注册资本不少于500万元;三支持金额500万元;三、“成都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和海外短期项目资助一支持对象在我市注册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企业是指在我市依法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纳税关系在我市,不包括外资独资企业、外资控股企业及市内企业驻国外分支机构;。
2024—2024年新基建重大项目建设行动方案

2024—2024年新基建重大项目建设行动方案早上起来,一杯咖啡,坐在电脑前,思绪开始活跃起来。
新基建,这个词眼儿最近可是火得不行,今天就要来完成这个“2024—2024年新基建重大项目建设行动方案”的任务。
好,那就开始吧。
一、项目背景与目标得把项目背景和目标说清楚。
新基建,也就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特高压等领域。
咱们这个项目,就是要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推动我国新基建项目建设,提升国家竞争力。
1.项目背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转型升级压力加大。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国家提出了新基建战略,旨在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项目目标二、项目内容与重点咱们得聊聊项目内容和重点。
新基建项目那么多,咱们得抓住关键领域,有针对性地进行布局。
1.项目内容(1)加快5G网络建设:覆盖全国100%的城市,实现乡村地区80%的覆盖率。
(2)产业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推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3)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打造10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的广泛应用。
(4)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全国的大型物联网,实现物联网设备连接数达到100亿。
(5)特高压输电网络建设:实现全国范围内特高压输电网络互联互通。
2.项目重点(1)政策支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新基建项目提供有力保障。
(2)技术创新:加强新基建领域的技术研发,推动技术进步。
(3)产业链完善: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
三、项目实施与推进1.实施步骤(1)项目规划:明确新基建项目的总体布局和重点任务。
(2)项目申报:各级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申报新基建项目。
(3)项目评审: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确保项目质量。
(4)项目实施:根据评审结果,启动新基建项目实施。
(5)项目监管: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程监管,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
2.推进策略(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新基建项目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
四川省财政厅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专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2019年第17期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川财规〔2019〕10号各市(州)、扩权县财政、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省级有关部门(单位):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省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号)、《四川省深化省级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川府发〔2017〕5号)、《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川财预〔2017〕41号)等规定,结合我省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实际,财政厅、科技厅制定了《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科学技术厅2019年8月28日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附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省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号)、《四川省深化省级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川府发〔2017〕5号)、《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川财预〔2017〕41号)等规定,结合我省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由省级财政预算安排,财政厅、科技厅共同管理,用于支持我省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开展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发展、科技能力建设、科技示范推广、科技服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学技术普及、科研机构改革和发展等科技活动的专项资金。
专项资金根据国家和我省制定的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科技创新规划、年度科技重点工作部署和绩效评价及监督检查结果安排。
第三条专项资金支持对象是在四川省境内注册或位于四川省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9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2019年第17期格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医疗卫生机构和其他具备科研开发、科技服务和决策咨询研究能力的单位,以及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科技事项承担或合作的省内外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
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备选项目申报

中 新 术 产 ∞ 年 月I 1■ 国 技 新 品2 8 5 4
维普资讯
圈 政法 中技产威平 策翅打国术品发台 造新新权布
质 、工艺等方面 对原有产 品有根 本性 改进 ,显著提 高了
4 .关于重复 申报
原则上一个企业 当年度只能 申报一项 国家重点新产 品 计划项 目;同一项 目不得从地方和部 门同时 申报新产 品计
4 0 8 国家级星火 计划 重点项 目应从2 0 年度 各 计 划 网下载项 目申报书 和可行 性报 告格 式 ;同时 ,按重 .2 0 年 07 地 申报但未被立项支持 的重点 项 目和2 0 年度星 火计划 一 点 项 目申报要 求填 报预 算 申请 ( 决算 情况 )书 。各省 08 或 般项 目中产生 ;如为2 0 年申报但 未被立项支持的重点项 07 ( 区、市 )科技厅 ( 委、局)和有关部 门相关司局对 申请
目,不需再次报送 申报材料 ,只需在项 目汇总表 中注 明即 单位报送的项 目进行 审核论证 后,通过科技部 申报系统报 可 ;如为2 0 年新推荐项 目,需按规定 报送相关材料 。部 送相应的 电子数据 ( 08 纸质文件不需 报送 )。一般项 目只需 分工作只限相 关省 ( 区、市 )申报 。各地 申报重 点项 目数 填 写项 目申报 书。 量不 能超过分配名额 ( 可从 申报系统下载 )。 3 .各省 ( 区、市 )科技 厅 ( 、局 )和有 关部 门相 委
3 .重点支持 资源 环境 、人 口健康 、食 品安全 、交通
安全 、生产安全 、城镇化与城市 发展 等社会 公益领域 新产
主知识产权 的 自主创 新产 品。为切 实做好2 0 年国家重点 品 开 发 。 08 新产品计划项 目的申报组 织工作 ,现提 出2 0 年度国家重 08 点新产 品计划项 目申报要求: 4 .重点支 持有利于 现代 农业发 展和新农村建 设,有 利 于农村产 业结构重大调整和 升级 的新产 品开发 。
重点新产品项目申报指南

重点新产品项目申报指南四川省重点新产品计划是一项鼓励企业自主开发新产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政策引导类计划。
培育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成长潜力大、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自主创新产品,旨在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
一、四川省重点新产品申报需符合以下共性标准(一)所属领域。
围绕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和七大优势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行业技术进步具有重大影响,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市场竞争优势的重大创新产品。
原则上不支持以下产品:食品、保健品、饮料、烟、酒类产品;化妆品、日用化工、一般纺织品、服装、家具、家电、家装建材等日用产品;用进口零部件(包括散件)组装的产品;网络游戏产品;传统手工艺品;单纯改变花色、外观与包装的产品;高能耗、污染环境的产品。
(二)产品创新。
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的创新性产品。
(三)技术水平。
在国内外同类产品中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或可以替代进口。
(四)自主知识产权。
拥有国内外授权专利、商业秘密(专有技术)、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国家地理标志证书、植物与畜禽新品种审定证书、新药证书。
(五)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以及国外先进标准,并且通过国家法定检测检验机构合格。
属于国家有特殊行业管理要求的产品,须具有国家或省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批准颁发的产品生产许可证或认证标识;属于国家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须通过强制性产品认证。
(六)市场前景。
有明确的市场潜力、前景广阔。
(七)产业带动。
对产业有带动和示范作用,或可形成产业链或产业集群。
二、四川省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类型四川省重点新产品计划分为重大新产品项目和重点新产品项目。
(一)重大新产品项目。
重大新产品项目是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战略价值、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具有显著作用、对行业技术进步具有重大影响,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市场竞争优势的重大创新产品。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意见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3.04.17•【字号】川府发[2003]10号•【施行日期】2003.04.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意见(川府发[2003]10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级各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精神,加快我省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培育壮大我省机械冶金、电子信息支柱产业,推进我省经济发展新跨越具有重大意义。
省政府原则同意省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组织编制的《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八大重点产品链和德阳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实施规划纲要》(以下简称“1+8”工程纲要)。
现就加快我省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发挥我省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优势,大力推进我省经济发展新跨越处于工业中心地位的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发动机和动力源,是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法宝。
我省通过“一五”、“二五”、大规模三线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体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其中,装备制造业具有较好的基础和较强的实力。
代表我省装备制造工业水平的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生产,主要集中在机械、电子、冶金、化工、军工等行业,辐射面宽、关联度高、带动性强,是推进我省经济发展新跨越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外对重大技术装备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竞争也更加激烈。
既为我省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我省装备制造业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注重依靠技术进步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发制造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新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水平,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推进我省经济发展新跨越提供更多、更好的资本类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重点新产品——重大新产品项目类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是国家科技计划体系中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战略性意义。
而对于申请的企业来说,则会有一笔不菲的资金扶持。
那么怎么才能申请成功呢?请看下文:
一、申报条件
1、符合当前四川省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等重点支持方向。
2、产品整体技术或核心关键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在本行业或领域中能代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标志性产品;拥有核心发明专利,权益清晰明确;环保性能先进;拥有符合国际规范的质量保障体系,质量可靠。
3、产品进入市场销售不超过三年,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产业化前景和预期经济效益良好;承担单位拥有该产品注册商标的所有权产品品牌核心价值高。
4、企业具有较强实力的研发机构和稳定的新产品研发团队,在创新投入、商业模式、经营管理、市场推广等方面具备良好基础和較强优势。
5、近3年累计销售收入不低于3亿。
二、申报时限及渠道
每年组织一次,受理认定申请的截止日期大约为每年8月。
项目采取网上系统申报和纸质材料受理。
三、优惠措施
拟择优支持重大新产品项目10个左右,每项补助100万元。
四、相关业务
1、成都市重点新产品
2、成都市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培育计划
3、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
4、四川省“成长型小巨人”培育工程
5、四川省专精特新项目
6、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想要提高申报成功率,不妨来专业的代理机构汇桔网。
汇桔网在申报前、中、后全程保驾护航。
申请认定前提供专业诊断保障,由专家一对一服务为客户科学诊断项目、构建方案、尽可能达到一次通过申请;申请认定中则由专业优秀的服务团队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加上系统的资料整理流程和模块,有效保证高成功率;申请认定后还会跟中服务,协助企业构建科技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