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城市内涝问题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关于内涝调研报告

关于内涝调研报告

关于内涝调研报告内涝调研报告一、引言内涝是指因降雨量过大、排水系统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城市或乡村地区出现严重积涝的现象。

内涝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城市建设带来巨大影响,因此对于内涝的调研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内涝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成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内涝的成因1. 天气因素:强降雨是导致内涝的主要原因之一。

夏季雷雨频繁,降雨强度大,超过排水系统的承受能力,就会导致内涝的发生。

2. 土地利用和城市建设问题: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不合理是导致内涝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过度的土地开发和泥土沥青化会破坏自然的水文循环,加剧城市的内涝问题。

3. 排水系统问题:城市排水系统的老化和不完善是导致内涝的另一重要原因。

旧的排水系统容量有限,难以应对大量降雨,导致积涝。

三、内涝问题的影响1. 经济损失:内涝会对城市的交通、水电设施等基础设施造成损害,给城市经济带来直接损失。

2. 社会影响:内涝会造成道路交通拥堵、居民生活困难,甚至危及居民的生命安全,给社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3. 环境问题:内涝导致土壤侵蚀、水质污染等环境问题,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四、解决内涝问题的对策1. 提升排水能力:改造现有的排水系统,加大排水设施的投资力度。

增加排水沟、地下排水管网等设施的建设,提升排水能力。

2. 合理规划与土地利用:优化城市规划,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减少硬化面积,增加绿地和污水渗透面积,提高自然环境的水文调节能力。

3. 水文管理:加强水文管理,通过合理的水资源调度,实现水的有效利用。

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利用雨水资源,减少降雨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冲击。

4.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内涝知识普及,提醒居民注意内涝预防和应急措施。

同时,加强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估,将内涝问题纳入城市规划的重要指标。

五、结论内涝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气象、城市规划、排水系统等方面。

要解决内涝问题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内涝点调研报告

内涝点调研报告

内涝点调研报告内涝点调研报告引言:内涝是指在暴雨或连续降雨过程中,由于城市排水系统的不完善,地势低洼或污泥淤塞等原因,导致降水无法迅速排出,从而造成积水现象。

为了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进行内涝点调研以寻找解决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收集内涝点的详细信息,包括内涝原因、受灾范围、受灾程度等,为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

调研方法:1. 实地调查:选择几个典型的内涝点进行实地考察,记录所见到的现象和问题。

2. 数据收集:收集统计局和气象局的相关数据,包括雨量和排水系统的运行状况等。

3. 调查问卷: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对内涝问题的感受和理解。

调研结果:根据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关于内涝点的调研结果。

1. 内涝原因:内涝点的主要原因是城市排水系统的不完善。

在很多内涝点,我们发现排水管道狭窄、老化损坏,无法承载大量的降水。

另外,污泥淤塞也导致排水系统的阻塞。

2. 受灾范围:内涝点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低洼地带,这些地区由于地势低下,降水无法迅速排出。

受灾范围通常包括道路、人行道和居民区等,严重影响市民的正常出行和生活。

3. 受灾程度:内涝点的受灾程度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些内涝点仅在暴雨过后出现短暂的积水,对市民生活造成较小的影响;而其他内涝点则在轻微降雨时就出现积水,严重影响市民的出行。

4. 解决措施:针对内涝点,我们提出了以下几个解决措施:- 更新改造城市排水系统,提高排水能力。

- 定期清理污泥,保证排水系统畅通。

- 加强城市规划,避免建设在低洼地带。

- 增加绿化率,提高土壤的吸水能力。

-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市民增强内涝防范意识。

结论:内涝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和城市的正常运行。

通过对内涝点的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内涝问题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措施。

我们建议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内涝防范意识,从而减少内涝给城市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无。

关于城市内涝调查实践报告

关于城市内涝调查实践报告

关于城市内涝调查实践报告一、引言城市内涝是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城市运行。

为了深入了解城市内涝发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案,本次实践报告对某城市进行了内涝调查实践。

二、背景城市内涝是指在降雨过程中,由于城市地表改造、排水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导致降雨过多时城市区域内积水严重的现象。

城市内涝不仅会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更会对交通、供水、电力等城市基础设施造成严重影响。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实践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勘察相结合的方式,旨在全面了解城市内涝的原因和影响。

1. 问卷调查在选取的调查区域内,我们针对不同居民群体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居民对内涝问题的了解程度、内涝对生活的影响以及对城市管理部门的建议等方面。

2. 实地勘察我们选择了市区的两个典型地点进行实地勘察。

通过观察发现,雨水下降后,雨水流入下水道的速度很慢,加之道路设计不合理,雨水容易积聚在道路低洼处,导致内涝现象严重。

四、调查结果根据问卷调查和实地勘察的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内涝原因内涝问题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 排水设施不完善:市区排水设施衰老、堵塞等问题导致排水能力不足。

- 道路设计不合理:部分道路设计缺乏合理的排水系统,无法及时排除积水。

- 城市建设规划不科学:城市规划未充分考虑雨水排除问题,导致雨季内涝严重。

- 垃圾堆积:城市内涝还与垃圾堆积有关,垃圾阻塞排水系统,加剧了内涝问题。

2. 内涝影响城市内涝给居民生活和城市经济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居民生活不便:内涝导致街道积水,给行人和交通带来困难,居民出行不便。

- 基础设施受损:内涝对城市基础设施造成严重影响,如停电、供水中断等。

- 经济损失:内涝引发了交通拥堵、商业区积水等问题,对商业运营、市场销售等造成了重大损失。

五、解决方案针对城市内涝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更新排水设施:加大对市区排水设施的更新力度,提高排水能力,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除。

城市内涝的调研报告

城市内涝的调研报告

城市内涝的调研报告城市内涝的调研报告一、研究目的城市内涝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城市内涝的成因、影响及解决办法,为城市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方法,通过对城市内涝的基础数据收集,了解城市内涝问题的现状和趋势。

三、背景介绍城市内涝是指在城市区域内,由于降雨过大或城市排水系统设计不当等原因导致雨水无法顺利排泄的现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内涝问题逐渐凸显。

长时间的内涝不仅会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还会阻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城市内涝的成因1. 自然因素:城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降雨量大都会对城市内涝产生直接影响。

2. 城市建设原因: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不合理、密集建设、道路排水系统不完善等因素都会导致城市内涝的发生。

3. 管理不善:城市排水系统的维护不到位、河道和污水管道的清理不及时等管理问题也是城市内涝的原因之一。

五、城市内涝的影响1. 城市交通瘫痪:城市内涝会导致道路积水,使交通出现瘫痪,给人民的出行带来不便。

2. 经济损失:城市内涝会影响商业、工业等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经济损失。

3. 卫生健康问题:城市内涝会造成污水倒灌、环境污染等问题,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

4. 灾害风险增加:城市内涝会加大洪水、滑坡等灾害的发生概率,给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六、城市内涝的解决办法1. 加强城市规划:合理规划城市建设,科学选择用地并合理分布,减少城市地表径流。

2. 完善排水系统: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增加排水管道的数量和容量,提高排水效率。

3. 做好城市维护管理:加强城市的维护管理工作,进行定期的道路清洁和污水排放管道检修,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

4. 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加强对降雨情况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七、结论与建议城市内涝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防洪排涝调查报告

防洪排涝调查报告

防洪排涝调查报告防洪排涝调查报告一、引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带来了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洪涝成为了世界各地普遍面临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洪涝灾害,我们进行了一次防洪排涝调查。

本报告将介绍我们的调查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背景洪涝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各地都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防洪排涝工作。

然而,我们发现在某些地区,防洪排涝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三、调查结果1. 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我们调查了多个城市的排水系统,发现在一些老旧城区,排水系统建设滞后,无法有效应对暴雨等极端天气。

这导致了城市内涝和道路积水的问题。

2. 河道治理不到位在一些河流流域,我们发现河道的治理工作不到位。

河道淤积严重,流量受阻,一旦遇到大雨,就容易发生洪水。

同时,河道两岸的违法建筑物也增加了洪水的危险性。

3. 水资源管理不科学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地区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一方面,一些地区缺乏有效的水资源调度和储备机制,导致干旱季节水资源短缺;另一方面,一些地区的水资源过度开发,导致水位下降,增加了洪涝灾害的风险。

四、建议1. 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对老旧城区进行改造。

建设先进的雨水收集系统和地下排水管网,提高城市排水能力,减少内涝和道路积水的发生。

2. 加强河道治理政府应加强对河道的维护和治理工作,定期进行疏浚和清理,确保河道畅通。

同时,对河道两岸的违法建筑物进行整治,减少洪水的危险性。

3. 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政府应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调度,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机制。

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利用,确保干旱季节有足够的水源供应,同时避免水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的洪涝灾害风险。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防洪排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只有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加强河道治理、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应对洪涝灾害,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于城市内涝调查实践报告

关于城市内涝调查实践报告

关于城市内涝调查实践报告一、引言城市内涝是指由于降雨过程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不恰当规划、设计、建设等因素导致城市排水体系无法有效排水而造成的积水现象。

近年来,城市内涝问题愈发突出,给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困扰。

因此,本报告旨在通过实地调查和实践探索,深入了解城市内涝问题的原因与解决办法,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为了全面了解城市内涝问题,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手段,包括:1. 实地考察:选择了城市中心和不同类型的城市建设区域进行实地考察,记录观察点的地形、排水设施以及降雨后的排水情况;2. 数据收集:搜集历年来的降雨数据、城市规划和建设相关文件以及市民对城市内涝问题的反映等资料;3. 专家访谈:邀请城市规划专家、排水技术专家等进行访谈,听取他们对城市内涝问题的见解和建议。

三、城市内涝问题分析1. 城市规划不合理:部分城市规划缺乏对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科学考虑,导致排水设施不足以应对短时强降雨;2. 城市建设不当:城市扩张过程中,过度铺装和建设导致地表自然渗透能力下降,增加了降雨径流量;3. 排水设施老化:部分城市排水设施老化严重,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排水需求;4. 污水管网混接:部分地区雨水管网与污水管网混接,导致雨水无法得到妥善处理。

四、城市内涝治理建议1.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科学合理规划城市,充分考虑降雨情况,制定相应的排水设施建设标准,确保排水设施能够应对大雨天气;2. 优化城市建设设计: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合理选择地面铺装材料,增加绿地和雨水花园的建设,提高地表自然渗透能力;3. 提升排水设施:加大对老化排水设施的更新换代力度,增加排水管径,提高排水能力;4. 分流雨水与污水:严格区分雨水管网与污水管网,对雨水进行分类处理,降低排水压力;同时,加大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力度。

五、实践探索基于以上调查分析和治理建议,我们在某一城市片区展开内涝治理实践。

具体措施包括:1. 重建排水设施:对该片区的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检修和改造,确保排水管道无堵塞、漏水现象;2. 建设绿地与雨水花园:在片区增加绿地,利用雨水花园进行雨水的自然渗透和储存;3. 安装监测设备:在片区安装并联网雨水监测设备,实时监控降雨情况和排水效果,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4. 教育宣传:通过开展内涝防治宣传活动,提高市民对内涝问题的认识和参与度,共同维护城市排水环境的良好状态。

城市内涝的调研报告

城市内涝的调研报告

城市内涝的调研报告引言城市内涝是指城市中大量降雨无法快速排除,导致地表积水过多,街道、低洼地区等处形成深水区,造成交通瘫痪、居民生活困难甚至财产损失的现象。

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城市内涝问题逐渐突出,对于城市运行和居民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调研城市内涝的原因和解决方案,以期为城市建设和规划提出相关建议。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勘察、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

我们选取了数个不同规模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勘察观察城市内涝状况,并与当地相关部门进行交流。

此外,我们还设计了问卷调查,收集了居民对城市内涝问题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最后,我们还研究了相关的书籍、期刊和国内外的研究报告,以了解国内外在城市内涝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解决方案。

城市内涝原因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城市内涝的原因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雨量过大降雨量过大是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地表被水泥、沥青等材料覆盖,城市热岛效应显著,导致了降雨集中和排水困难。

而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相对滞后,无法有效应对降雨带来的挑战。

地下排水系统不完善城市地下排水系统不完善是造成城市内涝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地下排水系统包括雨水管网、下水道等设施,起着将降雨快速引导到运河、河流等水体的作用。

然而,由于建设过程中存在规划不足、维护不到位等问题,地下排水系统容量不足、堵塞等情况频繁出现,导致内涝问题愈发严重。

土地利用不合理土地利用不合理也是城市内涝的重要因素。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包括城市用地规划不合理、过度开发建设、乱占乱用水域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了城市水体减少、湿地消失、城市绿地减少,进而加剧了城市内涝问题。

城市内涝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个解决方案:提升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加大对城市排水设施的投入力度,提升排水设施建设水平。

包括完善城市雨水管网系统、增加处理能力、加强运维管理等。

同时,应加强技术研发,推广应用新排水技术,以提高排水能力和效率。

关于城市内涝调查实践报告

关于城市内涝调查实践报告

关于城市内涝调查实践报告1. 引言城市内涝是指在强降雨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由于城市建设不合理或排水系统不完备,导致道路、低洼区域和建筑物内积水严重的现象。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实践。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调查背景、目的、方法和结果,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2. 调查背景城市内涝是世界各地都面临的普遍问题,不仅对人民的生活造成困扰,还会给城市交通、环境和基础设施带来巨大影响。

本次调查选择了我们所在城市的中心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以分析该区域的内涝情况和原因,为相应的城市规划和改造提供参考。

3.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如下:(1) 了解城市中心区域的降雨情况及历史内涝发生情况。

(2) 调查分析中心区域的城市排水系统,并评估其是否满足当前的需要。

(3) 确定内涝问题的主要原因,如城市规划失误、排水系统老化等。

(4) 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以减少城市内涝发生的可能性。

4. 调查方法(1) 数据收集:搜集相关的气象数据和历史内涝事件的资料,包括降雨量、内涝深度等。

(2) 实地勘察:对中心区域的道路、下水道、排水设施等进行实地调查,记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 采访调查:与市政部门、环保部门、城市规划部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城市内涝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方案。

(4)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内涝问题的主要原因和变化趋势。

5. 调查结果(1) 降雨情况:根据历史气象数据分析,中心区域的降雨量逐年呈上升趋势,但排水系统并未相应升级,导致内涝问题逐渐加剧。

(2) 排水设施:对道路、下水道和雨水管网进行调查,发现部分排水设施老化严重,无法有效排除降雨积水。

(3) 城市规划:调查发现,城市规划中缺乏对内涝问题的合理考虑,例如建设了大量的高层建筑,但未相应增加排水系统的容量,导致排水不畅。

(4) 民众意识:部分居民和商户对内涝问题缺乏认识,将垃圾倾倒到排水设施中,进一步堵塞了排水系统。

关于城市内涝调查实践报告

关于城市内涝调查实践报告

关于城市内涝调查实践报告一、引言城市内涝是指在城市地区由于雨水过多,流动受阻或排水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引起的洪涝现象。

根据最近的气候数据,我市今年夏季雨量相比往年增加了30%,城市内涝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城市内涝调查实践。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我市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及其对城市居民生活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为城市防洪排涝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调查方法1. 调研问卷:我们编制了一份调研问卷,针对市民和相关部门进行了调查。

问卷包括城市内涝频率、对市民生活的影响、排涝设施完善程度等方面的问题。

2. 实地考察:我们选择了城市主要低洼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排涝设施的状况、排水情况以及洪水过程中的情况。

四、调查结果1. 城市内涝频率上升: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市城市内涝频率明显上升。

超过70%的被调查市民表示每年至少有3次因雨水过多而出现内涝的情况。

2. 城市居民生活受影响:内涝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90%的被调查市民表示,内涝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出行,还导致道路不通、车辆受损、居家生活困难等问题。

3. 排涝设施不完善:实地考察显示,城市主要低洼地区的排涝设施不完善,如蓄水池容量不足、排水管道堵塞等问题较为突出。

五、改善措施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建议增加城市排涝设施的建设力度,特别是在低洼地区增设一些蓄水池、增大排水管道的容量,以应对雨水过多的情况。

2. 宣传普及知识:定期开展排涝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市民的防洪排涝意识,引导他们合理利用城市设施,减少对排水系统的负荷。

3. 建立监测预警系统: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建立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能够提前预警内涝风险,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内涝带来的损失。

六、结论城市内涝是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本次实践调查,我们深刻认识到城市内涝对市民生活的严重影响,同时也找到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我市应加大对城市排涝设施的投入,提高低洼地区的排涝能力。

城乡内涝情况调查报告

城乡内涝情况调查报告

城乡内涝情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内容:一、背景介绍:城乡内涝是指在城市和农村地区,由于降雨量超过地表排水系统的处理能力,造成地面积水无法正常排除并导致灾害的现象。

城乡内涝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乡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解城乡内涝情况,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就调查结果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

二、调查对象和范围:我们选取了某市作为调查对象,包括市区和周边乡村地区。

通过走访居民、调查当地政府和专家、收集相关数据等方式进行调查。

三、调查方法:1.定量调查:通过分析历年来的降雨数据、地形地势、排水体系等,了解城乡内涝的频率和程度。

2.定性调查:针对具体的洪涝灾害事件,通过走访受灾群众、政府和专家的观点,了解内涝灾害给他们带来的影响。

四、调查结果:1.城乡内涝频率:根据统计数据和调查结果,某市城乡地区内涝频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2.内涝程度:城市地区由于城市化建设导致原本自然排水的地表被覆盖,排水系统疏导能力不足,导致城市内涝较严重。

乡村地区由于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农田排水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内涝问题也较为突出。

3.内涝灾害影响:城乡内涝导致道路积水、居民无法正常生活、农田被淹以及交通运输中断等问题,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困扰。

五、原因分析: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排水系统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农村地区农田排水设施不完善。

2.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扩大,导致原本透水性较强的土地被水泥、沥青等覆盖,降雨无法迅速渗透进地下。

3.土地利用不合理:农村地区存在水土流失、山洪多发等问题,导致土地排水能力下降。

六、建议:1.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和规划,提高排水能力。

2.加强农田排水设施建设,改善农田排水条件。

3.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智能化排水系统。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

5.统筹城乡发展,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减少内涝风险。

七、结论:城乡内涝问题对城乡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严重困扰。

通过良好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宣传教育,可以减少内涝灾害的发生,并提高社会抗灾能力。

关于城市内涝调查实践报告

关于城市内涝调查实践报告

关于城市内涝调查实践报告近年来,城市内涝频发,给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为了更好地了解城市内涝的原因和解决方案,我们在城市某个区域进行了内涝调查实践,得出了以下结论和建议。

一、内涝原因分析通过实地观察和市政部门调查资料,我们总结出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原因。

降雨量大、降雨强度大、雨水集中,地势低洼、河道狭窄等,都是城市内涝的自然原因。

2. 人为原因。

城市建设规划不当、排水系统不完善、违规建设等,都是城市内涝的人为原因。

3.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导致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增加,这也是导致城市内涝加剧的原因之一。

二、内涝危害分析城市内涝不仅会给市民日常出行带来困扰,还会对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带来危害。

1. 建筑物受损。

因为排水系统不良或者排水系统存在漏洞,雨水会渗透进建筑物或者流入到地下室,导致房屋受损。

2. 交通拥堵。

城市道路积水,不仅会给市民日常出行带来困扰,还会导致交通拥堵,阻碍了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行。

3. 环境污染。

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雨水排放不良会污染城市环境,对市民健康造成威胁。

三、内涝解决方案城市内涝问题需要多方面参与,包括政府、市民和建筑业等。

以下是几个可以采取的解决方案。

1. 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政府需要加大力度,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尤其是在低洼地区和雨水收集渠道,确保雨水畅通无阻地排出。

2. 市民参与排水管理。

市民也需要尽自己的努力,不随意乱倒垃圾、废水等,让排水系统保持畅通。

3. 合理规划城市建设。

政府和建筑业需要规划合理的城市建设,避免房屋建设在低洼地区,尽可能的缩小城市内涝的范围。

四、内涝预防措施除了解决方案外,预防城市内涝也是很关键的。

以下是几个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

1. 植树造林。

政府可以增加植树造林的力度,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让土壤可以更好的吸收雨水。

2. 建设雨水花园。

建筑业可以多建设雨水花园,让雨水自然滞留在花园内,不仅可以美化城市,同时也可以减轻排水系统的压力。

关于中国城市内涝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国城市内涝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国城市内涝问题的调查报告关于中国城市内涝问题的调查报告【摘要】5月以来,中国南方地区持续遭遇暴雨侵袭,广东、广西、江西、湖南等11省区市受灾严重。

每次暴雨来袭,大城市屡成泽国,内涝问题成为近期困扰中国城市的燃眉之急。

虽然极端气候是造成此次涝灾的直接原因,但也暴露出城市水泥“硬壳”下排涝系统的“软肋”,让城市治水能力潜在的诸多问题“浮出水面”。

防涝成了每年夏季城市应急的“必修课”。

如何治水,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安全的新命题。

【关键词】城市内涝、排水工程、发展建设【调查背景】入夏以来,我国频频遭遇城市内涝的窘境。

强降雨过后,街道成河、住宅进水、汽车没顶……城市瞬间变成“水城”。

不少网友戏谑:如今可以“去武汉看海”、“到杭州观水漫金山”、“坐北京地铁赏水帘洞景”……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一个月,至少已有14个城市出现内涝。

问题是,内涝集中来袭,中国大都市一一失守,病因何在?有无良方?【基本情况与分析】雨季的到来,让我国不少城市陷入“水城”的窘境。

新晋“水城”是内陆城市长沙。

6月28日,长沙6个小时降雨54毫米,造成部分地区积水,一些路段积水甚至没过大腿。

6月28日,长沙市芙蓉路一段路面积水严重新华社发但从全国来看,长沙的内涝似乎不值得大惊小怪。

6月23日下午4时30分左右,北京突降暴雨,截至当晚7时,城区平均降水57毫米,个别地区最大降水量达182毫米。

这场暴雨带来的不仅是闷热的暂时离开,还让北京城狼狈不堪。

城区多处积水,多处道路瘫痪,形成了众多网友眼中的北京新八景,比如“二环观海”、“水上机场”、“地铁瀑布”等等。

6月23日,北京遭遇强降雨,海淀区沙窝桥附近拥堵不堪新华社发让人痛心的是,两名青年因下车推雨中熄火的汽车掉入污水井中,瞬间被水卷走。

6月24日,两人的尸体在距离事发地3公里处的管井中被发现。

暴雨中的北京再次登上了众多境外媒体的重要位置。

BBC、《华尔街日报》等多家媒体均推出“水漫京城”的图集;路透社推出题为“大水将北京变为池沼”的报道;德国新闻电视台更是使用了“大水吞噬北京”的标题。

关于城市内涝调查实践报告

关于城市内涝调查实践报告

关于城市内涝调查实践报告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内涝问题日益凸显,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城市的正常运转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城市内涝的现状、原因和解决措施,我们进行了一次城市内涝调查实践。

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城市内涝的情况,包括内涝发生的频率、程度、影响范围,分析内涝产生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建议,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以减少内涝对城市的危害,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查范围和方法(一)调查范围我们选择了本市的几个主要区域,包括老城区、新城区、工业园区和商业区等,这些区域具有不同的地形地貌、排水设施和建设规划,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城市内涝的情况。

(二)调查方法1、文献研究收集了相关的政策文件、规划资料、学术研究报告等,了解城市的排水系统规划、建设和管理情况。

2、实地考察对选定的区域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观察内涝发生的地点、积水深度、水流方向等情况,并拍摄了照片和视频。

3、问卷调查设计了问卷,向当地居民和商户发放,了解他们对内涝的感受、影响和应对措施。

4、访谈与城市规划部门、市政管理部门、水利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获取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查结果(一)内涝发生的频率和程度通过调查发现,本市在雨季内涝发生较为频繁,尤其是在强降雨期间。

一些地势低洼的区域,如老城区的部分街道和工业园区的部分路段,积水深度可达 30 厘米以上,严重影响了交通和居民的出行。

(二)内涝的影响范围内涝不仅影响了道路的通行,还导致了部分居民小区的地下车库进水,一些商铺和工厂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此外,内涝还对城市的环境卫生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三)内涝产生的原因1、排水系统老化部分老城区的排水管道建设年代久远,管径较小,排水能力不足,且存在破损和堵塞的情况。

2、城市建设不合理城市的快速扩张导致了大量的硬化地面增加,如混凝土路面、建筑物等,雨水无法自然渗透,只能依靠排水系统排放,增加了排水系统的压力。

紧急情况报告

紧急情况报告

一、报告标题关于XX市突发暴雨导致城市内涝的紧急情况报告二、报告时间2023年X月X日三、报告单位XX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四、紧急情况概述2023年X月X日,XX市遭遇强降雨天气,局部地区出现暴雨,导致城市内涝。

此次内涝涉及XX区、XX区、XX区等区域,共计约20个社区、小区受影响,受困群众约500人。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五、紧急情况详细情况1. 受灾情况(1)XX区:XX街道、XX街道、XX街道等区域发生严重内涝,部分道路、地下车库被淹,受灾群众约200人。

(2)XX区:XX街道、XX街道、XX街道等区域发生严重内涝,部分道路、地下车库被淹,受灾群众约200人。

(3)XX区:XX街道、XX街道、XX街道等区域发生严重内涝,部分道路、地下车库被淹,受灾群众约100人。

2. 人员伤亡情况截至目前,已确认3人受伤,均无生命危险。

其他人员正在紧急救援中。

3. 财产损失情况据初步统计,此次内涝导致直接经济损失约XX万元。

六、应对措施1. 紧急救援(1)启动应急响应,成立现场指挥部,全面指挥救援工作。

(2)组织消防、公安、卫生、交通等部门力量,开展搜救、转移受灾群众、保障交通安全等工作。

(3)紧急调配救援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2. 灾后重建(1)组织受灾群众进行临时安置,保障基本生活。

(2)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尽快修复受损道路、地下车库等设施。

(3)加强对受灾地区的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疫情传播。

七、下一步工作计划1. 继续做好受灾群众的救援、安置和救助工作。

2. 深入调查分析灾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城市防洪排涝设施。

3. 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强化防汛抗旱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八、报告单位联系方式联系人:XX联系电话:XXXXXXXXXXX特此报告!。

关于城市内涝调查实践报告

关于城市内涝调查实践报告

关于城市内涝调查实践报告一、引言城市内涝是指在强降雨或其他特定气象条件下,由于地表排水系统的不足或不畅,导致城市地区积水现象严重的问题。

它给城市的交通、环境和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损失。

为了深入了解城市内涝的发生原因,我们进行了调查实践。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实践的目的是为了:1. 分析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和影响;2. 探讨城市内涝的预防和治理对策;3. 提出建议和措施,改善城市内涝问题。

三、调查方法1. 调查对象:选择了我市两个常发生内涝的地区,分别是XX区和XX区;2.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了地理环境、降雨情况、排水系统、内涝程度等方面;3. 调查方式:采用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四、调查结果1. 地理环境分析:我市地势平坦,水系众多,地下排水能力有限,是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之一;2. 降雨情况分析:通过统计数据和历史气象资料分析,我市年降水量逐年增加,强降雨频率也有所增加,这对城市内涝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3. 排水系统分析:调查发现,我市部分排水设施老化严重,排水管网连接不畅,导致雨水无法迅速排除,加剧了内涝的程度;4. 内涝程度分析:通过实地考察和居民问卷调查,发现部分地区在强降雨时内涝现象严重,给居民出行和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五、调查分析1. 主要原因分析: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是地势低洼、排水设施老化和降雨量增加等因素共同作用;2. 影响因素分析:城市内涝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输的畅通、居民生活的正常进行,同时还对城市的环境卫生和基础设施造成破坏;3. 当地居民反馈分析:通过居民问卷调查,发现有关居民对内涝问题的投诉和不满较多,急需采取措施解决。

六、预防和治理对策1. 完善排水设施:优化排水管网布局,加大对排水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力度,提升排水能力;2. 加强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充分考虑地势特点,避免建设在低洼区域,减少内涝风险;3. 加强监测预警:建立完善的城市内涝监测系统,及时掌握降雨情况和排水设施运行情况,提前预警并采取措施;4. 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居民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内涝防治调研报告

内涝防治调研报告

内涝防治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城市内涝问题日益突出。

内涝不仅给居民生活造成了巨大不便,还对城市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内涝问题,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内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

共发放了100份问卷,其中涵盖了不同年龄和职业的居民。

此外,还与城市规划部门和水利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实地考察了多个内涝点位。

三、调研结果1. 内涝原因分析根据调研结果,内涝主要原因包括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地质条件不利、雨量异常等。

城市排水设施的老化和不完善导致排水能力不足,地质条件恶劣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降雨异常导致雨水无法及时排除。

2. 内涝程度评估调研结果显示,内涝程度主要取决于区域排水设施的状况、建筑密度和地形条件。

调查发现,人口密集区、低洼地和建筑密集区更容易遭受内涝影响。

3. 内涝防治措施经专家和调查结果综合分析,提出以下内涝防治措施:3.1 提升城市排水系统能力改造和完善城市排水设施,增加排水能力,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排除。

3.2 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合理规划城市建设,避免过度密集和低洼地的建设,减少内涝风险。

3.3 宣传和教育居民加强内涝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市民的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

四、结论与建议内涝是城市面临的重要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解决。

为此,建议政府加大对城市排水系统和建设管理的投入,提升内涝防治的能力。

同时,也需要提高居民的防灾意识,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的应急能力。

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防治内涝问题,确保城市的安全和发展。

关于城市内涝调查实践报告

关于城市内涝调查实践报告

关于城市内涝调查实践报告引言:城市内涝是指在城市地区发生的由于降水过多、排水系统不畅或排水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的洪涝灾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城市内涝问题日益突出,给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和困扰。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

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城市内涝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为城市内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我们选择了某市中心区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

三、调查结果:1. 内涝原因:通过调查发现,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包括降雨量过大、排水系统老化、城市地面硬化、建设规划不合理等。

其中,降雨量过大是导致城市内涝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暴雨天气下,排水系统往往难以承受巨大的降雨压力。

2. 内涝影响:城市内涝对城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受阻:道路积水严重影响交通流畅,给市民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2)建筑受损:城市内涝导致建筑物受潮、渗水,给建筑结构和设备带来损坏风险。

(3)环境污染:积水中的垃圾、污水等污染物会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威胁市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4)经济损失:内涝导致商业区、工业园区等经济活动受阻,给城市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3. 应对措施:为了应对城市内涝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排水系统建设:应加大对排水系统的投资,提高排水能力,确保城市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2)改善城市规划:合理规划城市建设,避免过度硬化地面,增加绿地和湿地的建设,提高城市的自然保水能力。

(3)加强监测预警:建立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及时掌握降雨情况和排水系统的运行状况,做好内涝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4)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内涝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市民的内涝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四、结论:城市内涝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问题,需要政府、专家和市民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加强排水系统建设、改善城市规划、加强监测预警和加强宣传教育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

关于城市内涝调查实践报告

关于城市内涝调查实践报告

关于城市内涝调查实践报告引言城市内涝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城市居民的生活、交通和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我们小组在最近进行的一次调查实践中,深入了解了城市内涝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此份报告将对我们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一、内涝的原因我们首先考察了内涝形成的主要原因。

通过分析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和维护状况,我们发现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雨水排水系统的不完善。

在一些老旧小区,管网老化、堵塞严重,无法有效将雨水排除。

此外,一些新建住宅区的规划缺乏对雨水排放的合理考虑,给城市带来了更多的内涝隐患。

二、内涝的影响城市内涝的影响凸显在多个方面。

首先,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

暴雨天气时,街道积水严重,人们很难通行,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人来说,更加困难。

其次,内涝会导致房屋及基础设施的损坏。

水浸能够侵蚀建筑物的地基,导致地面下沉或建筑物倾斜,极大地威胁了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

最后,内涝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将垃圾漂浮到街面,造成二次污染。

三、解决方法为了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雨水排水系统的建设要得到重视。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投入,对老旧小区的雨水排水系统进行改造和维护,确保顺利排除积水。

其次,完善城市规划,考虑到雨水的排放问题。

在规划新的住宅区时,要将雨水排放作为必要条件,并在建设过程中做好相应布局。

此外,市民也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随意乱扔垃圾,防止排水管道堵塞。

四、案例分析除了理论上的讨论,我们小组还选择了某市的一个典型案例进行调查,以达到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选择了一条历史街区,发现在强降雨过程中,该区域的排水系统运行不稳定,导致街道积水,给市民造成困扰。

我们通过与当地政府及居民进行交流,了解到他们对此问题的关注和期望。

政府部门承诺将加大资金投入,改善该街区的排水系统,并增加监测设备,及时获得内涝情况。

结论城市内涝是城市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同时也是我们调查实践的重要课题。

内涝整治 调研报告

内涝整治  调研报告

内涝整治调研报告内涝整治调研报告一、背景和目的内涝是指由于降雨过大、排水系统不完善或块状物堵塞等原因,导致城市地表积水严重的现象。

内涝会给城市的正常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内涝整治。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内涝整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100份问卷,回收了90份有效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受访者对内涝问题的了解情况、对内涝整治工作的评价以及对未来的期望等。

三、调研结果分析1. 受访者对内涝问题的了解程度:根据调查数据显示,80%的受访者表示对内涝问题有一定的了解,10%的受访者表示对内涝问题非常了解,剩余的10%受访者对内涝问题不了解。

2. 受访者对内涝整治的评价:根据调查数据显示,60%的受访者认为目前的内涝整治工作还不够到位,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30%的受访者认为内涝整治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待改进;剩余的10%受访者认为内涝整治工作已经非常好,没有什么可改进的地方。

3. 受访者对未来内涝整治的期望:根据调查数据显示,70%的受访者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内涝整治的投入,改善城市的排水系统;20%的受访者希望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内涝问题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剩余的10%受访者希望加强对企业和居民的内涝防范教育。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根据调研结果分析,我们认为内涝整治还存在以下问题:1. 投入不足:目前的内涝整治工作在资金和人力方面的投入还不足,导致整治进展缓慢。

2. 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地区的排水系统设施老旧、损坏严重,需要进行改造和修复。

3. 宣传不足:公众对内涝问题认识不足,应加强对内涝问题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应对能力。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政府要加大对内涝整治的投入,提升内涝整治的资金和人力保障,加快整治进度。

2. 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对老旧和损坏的设施进行改造和修复,提高排水能力,减少内涝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城市内涝问题的调查报告【摘要】5月以来,中国南方地区持续遭遇暴雨侵袭,广东、广西、江西、湖南等11省区市受灾严重。

每次暴雨来袭,大城市屡成泽国,内涝问题成为近期困扰中国城市的燃眉之急。

虽然极端气候是造成此次涝灾的直接原因,但也暴露出城市水泥“硬壳”下排涝系统的“软肋”,让城市治水能力潜在的诸多问题“浮出水面”。

防涝成了每年夏季城市应急的“必修课”。

如何治水,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安全的新命题。

【关键词】城市内涝、排水工程、发展建设【调查背景】入夏以来,我国频频遭遇城市内涝的窘境。

强降雨过后,街道成河、住宅进水、汽车没顶……城市瞬间变成“水城”。

不少网友戏谑:如今可以“去武汉看海”、“到杭州观水漫金山”、“坐北京地铁赏水帘洞景”……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一个月,至少已有14个城市出现内涝。

问题是,内涝集中来袭,中国大都市一一失守,病因何在有无良方【基本情况与分析】雨季的到来,让我国不少城市陷入“水城”的窘境。

新晋“水城”是内陆城市长沙。

6月28日,长沙6个小时降雨54毫米,造成部分地区积水,一些路段积水甚至没过大腿。

6月28日,长沙市芙蓉路一段路面积水严重新华社发但从全国来看,长沙的内涝似乎不值得大惊小怪。

6月23日下午4时30分左右,北京突降暴雨,截至当晚7时,城区平均降水57毫米,个别地区最大降水量达182毫米。

这场暴雨带来的不仅是闷热的暂时离开,还让北京城狼狈不堪。

城区多处积水,多处道路瘫痪,形成了众多网友眼中的北京新八景,比如“二环观海”、“水上机场”、“地铁瀑布”等等。

6月23日,北京遭遇强降雨,海淀区沙窝桥附近拥堵不堪新华社发让人痛心的是,两名青年因下车推雨中熄火的汽车掉入污水井中,瞬间被水卷走。

6月24日,两人的尸体在距离事发地3公里处的管井中被发现。

暴雨中的北京再次登上了众多境外媒体的重要位置。

BBC、《华尔街日报》等多家媒体均推出“水漫京城”的图集;路透社推出题为“大水将北京变为池沼”的报道;德国新闻电视台更是使用了“大水吞噬北京”的标题。

仅仅一周前,也因为一场暴雨,让“到武汉来看海”成为网络流行语。

进入雨季以来,广州、深圳、重庆、杭州、南京、南昌等城市,轮番上演暴雨淹城的景象,“东方威尼斯”的称号在中国多地开花。

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一个月,至少已有14个城市出现内涝:(按降水量从高到低排序)1江阴(7月13日)江阴暴雨,24小时降水量达毫米,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日降水量的极值。

部分路段积水深度达2米。

2 成都(7月2日)成都市区4小时雨量最大达到毫米,接近历史极值。

成都2名市民在水中行走时被电击身亡,8人失去联系。

3 咸宁(6月13日)湖北咸宁雨量接近200毫米,部分地方水深达到4米。

4 万源(7月6日)万源市遭特大暴雨袭击,最大雨量已达毫米。

5 扬州(7月5日)凌晨4时开始,扬州突降暴雨,5小时内降水达101毫米,是该市今年最大一场急暴雨。

6 南京(6月17日)国家气象基准站测得雨量为毫米,部分地区超过120毫米。

7 日照(7月2日)平均降水量毫米,其中五莲县降水量最大,达到毫米,暴雨引发内涝。

8 武汉(6月14日)降水量达毫米,最大的地方为毫米,一天降水量相当于今年1月到5月降水量的40%。

9 北京(6月23日)城区平均降水63毫米,最大降水量达到毫米,是建站以来的最大值,16时到17时的雨量达毫米/小时。

10 青岛(7月2日)全市平均降水量毫米。

雨量最大时,达到了40分钟降水66毫米。

11 长沙(6月28日)从8时至14时,6小时内降雨达54毫米。

暴雨导致长沙金盛布业市场内280多家门面仓库被淹没。

12 重庆(6月17日)多数站点雨量超过50毫米,最大累计雨量为毫米。

13 合肥(7月11日)合肥突降暴雨,6小时内淮河以南部分地区降水量达50毫米以上,局部地区超过100毫米。

14 济南(7月2日)市区降水量达毫米。

市区南辛中街、营口路路面水流湍急,水深处接近膝部。

仅仅一场强降雨,街道成河、住宅进水、汽车没顶……今年以来,这样的极端气候灾害场景,屡屡在我国各大城市上演。

城市内涝,从未像今天这般引起公众强烈关注。

是雨太大,还是我们的城市防涝工程积弱已久下一个,会是谁【调查结果及分析】一、反思:为何屡灾屡淹暴雨让一座座现代化的城市变得脆弱而无奈,频繁的内涝使大家不得不把视线转向一个个城市的地下,这片被成为“城市良心”的区域,究竟存在着怎样的问题呢为何屡屡经不起考验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排水不畅(一)极端天气造成暴雨频发广东、重庆等地连续发生极端气候事件,这种状况与厄尔尼诺现象密切相关。

赤道太平洋地区厄尔尼诺状态,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明显影响。

(二)城市范围扩大导致雨岛效应城市范围急剧扩大,所在的小流域下垫面不透水面积不断增加,透水面积减少,而城市的主干排水设施没有相应增加,排水不畅导致内涝成灾。

(三)暴雨暴露出城市应急体系的不完善。

气象部门仅提前一小时预警,而涉及城市公共管理的部门如市政、交通、公安等也没有及时联动起来应对。

(四)忽视了城市内部、“小江小河”的排水排涝设施建设,城市排水泄洪能力不足,以致疲于应付涝灾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却总是难以标本兼治。

(五)城市内涝可能跟建筑垃圾非法排放有关。

由于工程建设项目过多,很多水浸的发生就是因为淤泥等建筑垃圾非法排放,堵塞了排水管道。

(六)高楼大厦数量急速膨胀,导致城市原来的草地、水塘都被柏油马路所替代。

而原本一场雨可以直接渗透到地下,如今却被柏油、水泥阻挡。

(七)国家对城市主干道要求的排水能力标准是一年一遇,但这个标准是很久以前制定的,与如今城市发展的规模已经不相适应。

(八)随着城市硬质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大量绿地、湿地、水塘消失了,雨水难以自行排除,90%的雨水要靠排水管网排走。

二、国际经验:如何排水今年南方大范围强降水天气过程,给南方许多城市造成极大的“城市内涝”压力,广州城区遭受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内涝灾害。

全市共发生内涝点118个,其中89处为新增内涝点,44处严重水浸。

而广州市水务局刚刚于3月30口宣布,为期1年、总投资达9亿元的广州市水浸街整治工程已提前完成全部228个改造点中的176个,并称备受关注的岗顶排水管网改造和排涝泵站建设已基本完成。

在继2009年3月28口遭遇特大暴雨之后,广州市斥巨资打造的所谓“全面升级”的城区防水浸系统并没有在此次强降雨过程中发挥作用,仅5月7口的强降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超过亿元。

5月19口新加坡《联合早报》以《“重地上、轻地下”,城市规划弊端暴露》为题对中国南方暴雨造成严重的城市内涝现象进行了专题评论。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和人口聚集程度提高,我国城市地区对洪涝的敏感性不断增强,而我国城市的排水基础设施经不起洪涝灾害的考验,进一步提升城市排水能力和应对极端天气事件能力的工作迫在眉睫。

而放眼世界,国际上有关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建设经验有很多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一)日本日本于1963年开始兴建滞洪和储蓄雨水的蓄洪池,并于1992年颁布了“第二代城市下水总体规划”,正式将雨水渗沟、渗塘及透水地面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要求新建和改建的大型公共建筑群必须设置雨水就地下渗设施。

日本政府规定:在城市中新开发土地,每公顷土地应附设_500m3的雨洪调蓄池。

在城市中广泛利用公共场所,甚至住宅院落、地下室、地下隧洞等一切可利用的空间调蓄雨洪,止城市内涝灾害。

具体措施包括:降低操场、绿地、公园、花坛、楼间空地的地面高程,一般使其较地面低},在遭遇较大降雨时可蓄滞雨洪;在停车场、广场铺设透水路面或碎石路面,并建设渗水井,加速雨水渗流;在运动场下修建大型地下水库,并利用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作为水库调蓄雨洪;在东京、大阪等特大城市建设地下河,直径10余米,长度数十公里,将低洼地区雨水导入地下河,排入海中;为防止上游雨洪涌入市区,在城市上游侧修建分洪水路,将水直接导至下游,在城市河道狭窄处修筑旁通水道;在低洼处建设大型泵站排水,排水量可达200-300m3/s。

日本东京拥有全世界最知名的排水系统。

东京下水道系统以合流制管道系统(污水和雨水采用同一管道排放)为主,包括管渠、抽水泵站和污水处理场。

其污水管,雨水管和合流管的总长度超过1.5万公里,用于管道清扫和维护管理的检查井超过47万个,平均每33米就有一个。

(二)德国为提高城市排涝能力,近年来,德国开始推广新型雨水处理系统一一“洼地一渗渠系统”。

该系统包括各个就地设置的洼地、渗渠等组成的设施,这些设施与带有孔洞的排水管道连接,形成一个分散的雨水处理系统。

通过雨水在低洼草地中短期储存和在渗渠中的长期储存,保证尽可能多的雨水得以下渗。

该系统代表了“径流零增长”的排水系统设计新理念,其目标是使城市范围内的水量平衡尽量接近城市化之前的降雨径流状况。

系统的优点在于不仅大大减少了因城市化而增加的雨洪暴雨径流,延缓了雨洪汇流时间,对防灾减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及时补充了地下水,可以防止地面沉降,从而使城市水文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从降雨径流传输与贮存技术来看,德国传输径流主要有地下管道和地表明沟两种形式,其中地下雨水管线不仅要考虑雨水传输,同时还要考虑储存雨水和减缓洪峰的功能;地表明沟则既考虑了雨水传输的功能,也考虑了对构造城市景观的作用,通常是将其模拟为蜿蜒曲折的天然河道。

降雨径流的贮存形式,家庭中一般采用预制混凝土或塑料蓄水池;居民区一般采用人工湖或构造水景观,或者通过绿地、花园或人工湿地增加雨水入渗。

总之,德国将雨水的传输储存与城市景观建设和环境改善融为一体,既有效地利用了雨水资源、减轻了水处理厂对雨水处理的压力,又有效地改善了城市景观。

德国汉堡建有有容量很大的地下调蓄库,洪水期可以发挥很强的调度水量作用,大规模蓄水,既保证汛期排水通畅,又实现了雨水的合理利用。

在柏林,由于广泛推行城市集雨措施,不仅提高了城市的防涝能力,而且实现了对雨水的最大收集利用。

此外,德国还通过不断提高城市绿化率来减少雨水径流。

在立法保障方面,德国立法规定在新建小区之前,无论是工业、商用还是居民区,均要设计雨洪利用设施,否则政府将征收雨洪排放设施费和雨洪排放费。

(三)法国由于因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而导致的严重水污染和城区内涝的历史教训,法国历来十分重视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规划,并且以历史悠久而着称。

法国巴黎的下水道系统历经数百年的传承和完善,目前总长达2347公里,远远超出了其地铁系统规模。

除规模瞩目外,其设计和管理也极为周到。

城区下水道均建于地面以下_50米,纵横交错,密如蛛网;管道设计采用多功能设计理念,中间是宽约3米的排水道,两旁是宽约1米、供检修人员通行的便道。

如此宽大的排水系统,不仅有利于快速排水,而且有利于电力、通讯设施线路的布局。

具体到细节,基于对地面雨水流量的充分估计,巴黎城区主干道的井盖孔密且直径大;住宅区内的下水道入口设计成簸箕状,进水口也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