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名师专题讲座1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三物理总复习第一轮PPT课件

高三物理总复习第一轮PPT课件

电源的内电阻,即 K=
U r I

(3)电动势与路端电压的比较
例1、关于电动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势是表征电源把其他形式能转变为电能本领的物
理量 B、电动势数值上等于外电路断开时两极间的电压,
也等于电路中通过1C电量时电源提供的能量 C、外电路
接通时,电源电动势大小等于内外电路电压之和,但本质
(2)产生条件:自由电荷、导体两端有电压
(3)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
(4)大小: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
表达式:
I=q / t = U/R=nqsv
说明: (1)电流为有向标量(2)闭合电路中:外电路 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内电路中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3)等效电流:
例1、如图所示长度相同,横截
D.3.7V 700mA
4、电功、电热、电功率 (1)电功、电热、电功率 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任何电路原则上都存在电阻,一定要有一部分电能转 化为内能;一般的电路中电功还要为电路提供除内能之外的 其它能量.所以电路中的能量关系为:W电=Q+E其它,只有 在纯电阻电路中W = Q.
(3)注意额定电压与实际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区别
4、电动势: (1) ε= W非/q=I(R+r)
(2)路端电压U随外电阻R的变化 :
I E Rr
① U=E-Ir

当外电路断路时, 当外电路短路时,
R
R
0
I
I
0U
E U 0
E
r
路端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图线(U-I图线)如图所示。
由U=E-Ir可知,图线纵轴截距等于电源电动势E,若坐标原点
为(0,0),则横轴截距为短路电流,图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

第十二章第1讲机械振动-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PPT课件

第十二章第1讲机械振动-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PPT课件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2.图像 (1)从_平__衡__位__置__处开始计时,函数表达式为 x=Asin ωt,图像如图甲所示. (2)从_最__大__位__移__处开始计时,函数表达式为 x=Acos ωt,图像如图乙所示.
第10页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四、受迫振动和共振
固有频率 固有频率
最大
第11页
动条件
(2)无摩擦等阻力. (3)在弹簧弹性限度内
(1)摆线为不可伸缩的轻细 线. (2)无空气等阻力. (3)最大偏角小于 5°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8页
模型 回复力 平衡位置 周期
能量转化
弹簧振子 弹簧的___弹__力____提供
弹簧处于___原__长____处 与振幅无关
弹性势能与动能的相互 转化,机械能守恒
答案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25页
解析:由题分析可得振子振动图像的一种可能情况如图所示,振子在 t=0 时位于最大位 移处,速度为零,t=10 s 时,振子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故 A 错误;在 t=4 s 时,振子位 于最大位移处,加速度最大,t=14 s 时,振子处于平衡位置处,此时振子的加速度为零,故 B 错误;在 t=6 s 和 t=14 s 时,振子均处于平衡位置,此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故 C 正确; 由振子的振动周期 T=2π mk 可知,振动周期与振子的振幅无关,故只改变振子的振幅,振 子的周期不变,只增加振子质量,振子的周期增大,故 D 正确.
12A=Asin φa, 23A=Asin φb,解得 φa=-π6或 φa=-56π(由题图中运动方向舍去),φb=π3或 φb =23π,当第二次经过 B 点时 φb=23π,则23π-2π-π6T=t,解得 T=152t,此时位移关系为 23A +12A=L,解得 A= 32+L 1,C 正确,D 错误.故选 BC.

高中物理总复习专题讲座课件

高中物理总复习专题讲座课件

热学
1 热传导
阐明热能传递的方式与机制,解答热传导方程。
2 热容和比热容
区分物体的热容和比热容,探究不同物体的热特性。
3 热力学定律
介绍热力学的基本定律,解析热力学过程的特性。
光学
1
反射和折射
揭示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反射与折射规律,探索光的传播路径。
2
凸透镜和凹透镜
研究透镜成像的特点和方法,展示透镜调节对成像的影响。
3
光的波粒二象性
展示光有波动和粒子特性,探讨光的奇妙性质。
电学
电荷和电场
研究电荷与电场的相互作用,揭 示电场的基本规律。
欧姆关 系,使用欧姆定律解决电路问题。
了解并应用串联和并联连接的电 路规律,简化复杂电路计算。
核物理
原子结构
探究原子的组成和结构,理 解原子核物质的属性。
放射性同位素
解释放射性同位素的原理与 应用,讲述半衰期和辐射风 险。
核反应与核能来源
了解核反应的过程与应用, 探索核能的重要性与潜力。
拓展内容
太阳能和风能
研究可再生能源的原理和应用,探讨解决能源危 机的方案。
物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展示物理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增强学 生对物理的实践认知。
高中物理总复习专题讲座 课件
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全面总结物理知识。力学、热学、光学、电学、核 物理以及拓展内容,一一探究。
力学
牛顿运动定律
明白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揭示物体的运动规律。
动量定理
认识质量和速度对物体运动 的影响,讲述动量守恒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解析引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研究行星运动等。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02
热学部分复习
分子动理论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 容
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 动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 成的
分子动理论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分子的热运动
热运动的特点及影响其运动快慢的因素
分子动理论
01
02
03
04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及其影响
内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内能的概念及其单位
内能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温度的 关系
03
介绍了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如引力场的几何描述和
黑洞理论。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研究光在传播过程中振动的方向与 传播方向垂直的现象,包括偏振条 件、偏振效应和偏振应用。
光子与光电子学
光子学基础
光子与光电子学应用
介绍光子的概念、性质和能量,以及 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介绍光子与光电子学在通信、信息处 理、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光电子学基础
介绍光电子的概念、性质和应用,包 括光电效应、光电子发射和光电子探 测等。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汇报人: 202X-12-21
目录
• 力学部分复习 • 热学部分复习 • 电磁学部分复习 • 光学部分复习 • 近代物理部分复习
01
力学部分复习
牛顿运动定律
01
02
03
牛顿第一定律
描述物体静止和匀速直线 运动的规律,是经典力学 的基础。
牛顿第二定律
描述物体加速度与合外力 之间的关系,是解决动力 学问题的关键。
05
近代物理部分复习
量子力学基础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描述了微观粒子(如电子、光子)的波粒二象性,以及不确定性 原理和互补性原理。

《高考物理复习讲座》课件

《高考物理复习讲座》课件

3 透镜及光的成像
学习透镜的特性和成像 原理,了解透镜的焦距 和放大倍数。
4 干涉和衍射
5 红外光和紫外光
研究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如双缝干涉、 单缝衍射和光的干涉条纹。
探索光谱的不同区域,包括红外光和紫外 光的特性和应用。
五、热学
热的基本概念和温度计
学习热的基本概念,如温度、 热量和热容,以及不同类型的 温度计。
4
能量和能量守恒定律
讨论能量的不同形式,如动能、势能和机械能,并了解能量守恒定律。
5
静力学及弹性
研究物体静止的原因和条件,以及物体的弹性形变和弹力。
三、电学
1. 电荷和电场
探索电荷的性质和 电场的作用机制, 了解电场力和电势 能的概念。
2. 电路及欧 姆定律
学习电路的基本元 件和欧姆定律,掌 握电流、电阻和电 压之间的关系。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 定律
探索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热传导和热辐射
研究热能在物体内部传导的过 程,以及热能通过辐射传输的 现象。
六、原子物理和核物理
1. 原子核的 结构和性质
了解原子核的组成 和稳定性,以及放 射性衰变和半衰期。
2. 放射性和 核能
探索不同类型的放 射性衰变,以及核 能的产生和应用。
3. 反应堆和 核燃料
了解核反应堆的原 理和运行,以及核 燃料在核反应中的 作用。
4. 电子、质 子和中子的 性质和相互 作用
研究基本粒子的性
质,以及它们之间
的相互作用和反应。
《高考物理复习讲座》 PPT课件
本讲座将带您系统地复习高中物理知识,涵盖物理学基本概念及物质结构、 力学、电学、光学、热学和原子物理与核物理等内容。

第十五章第1讲波粒二象性-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PPT课件

第十五章第1讲波粒二象性-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PPT课件

A.钠的逸出功为 hνc B.钠的截止频率为 8.5×1014 Hz C.图中直线的斜率为普朗克常量 h D.遏止电压 Uc 与入射光频率 ν 成正比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25页
解析:根据遏止电压与最大初动能的关系有 eUc=Ekmax,根据光电效应方程有 Ekmax=hν -W0,结合图像可知,当 Uc 为 0 时,解得 W0=hνc,A 正确;钠的截止频率为 νc,根据图像 可知,截止频率小于 8.5×1014Hz,B 错误;结合遏止电压与光电效应方程可解得 Uc=heν-We0, 即图中直线的斜率表示he,C 错误;根据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关系式可知,遏止电压 Uc 与入射光频率 ν 成线性关系,不是成正比,D 错误.故选 A.
解析:A 对:光子的能量 E=hν,入射光子的能量不同,故入射光子的频率不同.B 错:由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 hν=W0+Ek,可求出两组实验的逸出功 W0 均为 3.1 eV, 故两组实验所用的金属板材质相同.C 对:由 hν=W0+Ek,W0=3.1 eV;当 hν=5.0 eV 时,Ek=1.9 eV.D 对:光强越强,单位时间内射出的光电子数越多,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 电子数越多,形成的光电流越大.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故选 B.
第23页
由图线直接(间接)得到的物理量 (1)截止频率 νc:图线与横轴的交点. (2)遏止电压 Uc: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 增大. (3)普朗克常量 h:等于图线的斜率与电 子电量的乘积,即 h=ke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24页
典例 2 (2022·河北卷)如图所示是密立根于 1916 年发表的钠金属光电效应的遏止电 压 Uc 与入射光频率 ν 的实验曲线,该实验直接证明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并且第一 次利用光电效应实验测定了普朗克常量 h.由图像可知( )

第十章第1讲电磁感应现象和楞次定律-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PPT课件

第十章第1讲电磁感应现象和楞次定律-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PPT课件

解析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25页
1.[“三则一律”的应用](多选)如图所示,金属导轨上的导体棒 ab 在匀强磁场中沿 导轨做下列哪种运动时,铜制线圈 c 中将有感应电流产生且被螺线管吸引( )
A.向右做匀速运动 B.向左做减速运动 C.向右做减速运动 D.向右做加速运动
答案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26页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9页
2.如图所示,两个单匝线圈 a、b 的半径分别为 r 和 2r.圆形匀强磁场 B 的边缘恰好 与 a 线圈重合,则穿过 a、b 两线圈的磁通量之比为 ( )
A.1∶1 C.1∶4
B.1∶2 D.4∶1
答案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3.如图所示的各图所描述的物理情境中,没有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第22页
2.“三则一律”的应用技巧 (1)应用楞次定律,一般要用到安培定则. (2)研究感应电流受到的安培力时,一般先用右手定则确定电流方向,再用左手定则确 定安培力的方向,有时也可以直接用楞次定律的推广应用确定.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23页
典例 2 (2024·山西太原模拟)(多选)如图所示装置中,ab、cd 杆垂直放置在导轨上,与 导轨接触良好,杆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力不计.原来 ab、cd 杆均静止,当 ab 杆做如下哪些运 动时,cd 杆将向左移动( )
解析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12页
重难考点 全线突破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考点 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
1.楞次定律中“阻碍”的含义
第13页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2.应用楞次定律的思路
第14页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15页
典例 1 如图所示,两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1 和 B2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金属圆环 的直径与两磁场的边界重合.下列变化会在环中产生顺时针方向感应电流的是( )

名师课堂辅导讲座—谈谈 高考物理复习.ppt

名师课堂辅导讲座—谈谈 高考物理复习.ppt

m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a

由以上五式解得
F= mg+ m(√2gh2+√2gh1)/△t ⑥ 代入数值得
F=1500N

解法二:从动能定理角度解该题
从h1高处下落刚接触网时速度大小为v1 v1=√2gh1 弹跳后到达高度为h2,刚离网时速度大小为v2 v2=√2gh2 运动员从接触网到离开网的过程中,重心发生位移为△s 则由动能定理得,(F - mg)△s=mv22/2 - mv12/2 由运动学公式得
3、物理方法蕴含在用物理概念,规 律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
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 在复习中领会等效的方法、定性分析 方法、图像分析的方法、逆向思维的 方法、极值法等
如图质量为M 的三角形木块放在不光
滑的水平地面上,现将一个质量为m的木
块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当物快下
滑时,三角形木块M对水平面的压力为
12、在原子物理中通过光电效应的 方程来体现逸出功EK=hν-W。
1、恒力的功的计算:直接应用公式
2、变力功的计算一般有如下的方法 A、化变力为恒力 B、应用动能定理 C、应用功能原理 D、应用图像 E、应用W=P*t F、应用力的平均值
2、应用中加深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
一只船静止在湖面上,绳的一端固定在船上,人
有很多课后习题中介绍了相关的内容是 教材中正文没有的涉及到的知识在复习中不能 忽视。例如:运动学中照相问题中成像比例模 糊问题、民航客机逃生问题(气囊下滑速度时 间)、地铁车站的修建、跳高中的能量转化问 题、传感器的原理、太阳能电池、磁流体发电 机、系绳卫星、电磁驱动,电磁阻尼、电磁波 测量距离、超声波应用、响尾蛇的遥感功能、 牛顿环、红外线照相、核能发电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5. 做好定期复习 6. 立足基础,着眼能力 7. 突出主干抓好重点。
一、质点、参考系
1. 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__质__量__的点。 (2)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注1]
[注 1] 不以“大小”论质点 ①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②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
1到开始遮住光电门2的时间为Δt=3.0 s,则滑块的加速度约为( A )
A. 0.067 m/s2 B. 0.67 m/s2 C. 6.7 m/s2 D. 不能计算出
研清微点2 速度、速度变化量与加速度的关系
3. 如图所示,在平直机场跑道上,客机和汽车并排沿正方向运动,
a机=5 m/s2,a车=-5 m/s2,对客机和汽车的运动,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 ( )
A. 客机的加速度大于汽车的加速度
答案:B
B. 客机做加速直线运动,汽车做减速直线运动
C. 客机的速度比汽车的速度变化快
D. 客机、汽车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
研清微点3 物体速度变化规律分析
4. (多选)一个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变)大小从某一值逐渐
D.0.5 m、2.1 m
解析:位移的大小等于始、末位置的距离,可知位移的大小等于AC的
距离,即为1.5 m-1 m=0.5 m。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可知s=1
m+1.5 m-2×0.2 m=2.1 m,故D正确。
答案:D
补充1. 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
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一、全面复习基础知识
打好基础不是死记硬背概念和公式,而是要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去 记忆。对物理概念应该从定义式、变形式、物理意义、单位、矢量性等 方面进行讨论;对定理、定律的理解应从其实验基础、基本内容、公式 形式、适用条件等做全面的分析。清楚高中物理力、热、电、光、原五 大部分所涉及到的力、运动、能量的相关问题是在不同知识背景下的同 一个内容,是一个整体。

《高三物理复习讲座》PPT课件

《高三物理复习讲座》PPT课件

主要的综合载体
◆牛顿定律(牛顿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曲线
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等)。
◆机械能(功率、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曲线运动、变速运动等)。
◆电场中的带电粒子(电场、力学知识)。 ◆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磁场、力学知识等)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电路、力学)
2.根据学生中的普遍性问题确定专题
学生中的有些问题根深蒂固,很难纠正,需 要以它为专题,进行重点突破。
4.指导方法,调整心态
第二轮复习,时间短,学生要面对高 中全部物理知识,还要对付大量的 试卷,在学习方法和心理上都会产 生不适应,进行复习方法的指导和 心理调适,也是教师的任务。
5.训练应试,提高得分
考试成绩既与对知识、方法的掌握情况和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关,也与应试技 能有关。有些学生知识、方法掌握得较 好,平时练习做得也较好,但总是考不 出应有的成绩,这是他们应试技能不好 所致。所以在第二轮复习中,还要重视 训练学生的应试技能。
v1 h
(二)形成结构,把握整体
第一轮复习涉及了知识的各个角落及应用 的各种类型,第二轮复习应该把多而杂 的知识变得少而精。
这要求教师对知识从最基本的层次上作概 括,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及其应用形成整 体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
例1 力学知识结构
力的知识 运动学 基础知识
机械能知识
(力对空间累积)
牛顿运动定律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后
■教学任务 ■教学策略
余杭高级中学 林辉庆
■教学任务
1.查漏补缺,巩固提高
虽然几乎所有知识、方法在第一轮中都复习 过了,但学生中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 疑难问题,这些问题是更隐蔽、更顽固从 而也是更难解决的。在这短短的1.5个月时 间内,如何找出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 施,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水 平更上一层楼,是教师的重要任务。

新课标2023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动量动量守恒定律第1讲动量定理课件

新课标2023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动量动量守恒定律第1讲动量定理课件

压公仔的头部,使之缓慢下降至某一位置,之后迅速放手。公仔的
头部经过时间t,沿竖直方向上升到另一位置时速度为零。此过程弹簧始终处于
弹性限度内,不计空气阻力及弹簧质量。在公仔头部上升的过程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A.公仔头部的机械能守恒
B.公仔头部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弹簧弹力冲量的大小为mgt
D.弹簧弹力对头部所做的功为零
情境创设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μ。
微点判断 (1)动量越大的物体,其速度越大。 (2)物体的动量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3)物体所受合力不变,则动量也不改变。 (4)物体沿水平面运动时,重力不做功,其冲量为零。 (5)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的方向与物体末动量的方向相同。 (6)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的方向与物体动量变化量的方向是一致的。
[要点自悟明]
1.动能、动量和动量变化量的比较
物理量
动能
动量
动量变化量
定义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 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 物体末动量与初动量的
有的能量
乘积
矢量差
定义式 标矢性
Ek=12mv2 标量
p=mv 矢量
Δp=p′-p 矢量
特点
状态量
状态量
过程量
关联方程
Ek=2pm2 ,Ek=12pv,p= 2mEk,p=2vEk
2.应用动量定理解题的三点说明 (1)动量定理反映了力的冲量与动量变化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外力的冲量是原因,
物体的动量变化量是结果。 (2)动量定理中的冲量是合力的冲量,而不是某一个力的冲量,它可以是合力的冲
量,可以是各力冲量的矢量和,也可以是外力在不同阶段冲量的矢量和。 (3)动量定理表达式是矢量式,等号包含了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两方面的含义。

新课标2023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五章机械能第1讲功和功率课件

新课标2023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五章机械能第1讲功和功率课件

一点一过 瞬时功率的计算方法
(1)利用公式 P=Fvcos α,其中 v 为 t 时刻的瞬时速度。 (2)利用公式 P=FvF,其中 vF 为物体的速度v 在力 F 方向上的分速度。 (3)利用公式 P=Fvv,其中 Fv 为物体受到的外力 F 在速度 v 方向上的分力。
研清微点3 平均功率的分析与计算
研清微点1 对功率的理解
1.(选自鲁科版新教材)关于某力做功的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力越大,其功率就越大
B.该力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越多,其功率就越大
C.功率越大,说明该力做的功越多
D.功率越小,说明该力做功的时间越少
解析:由功率公式 P=Fvcos α 可知,功率的大小由 F、v 及它们间的夹角共同 决定,F 越大,功率 P 不一定越大,A 错误;由 P=Wt 可知,单位时间内力做 的功越多,其功率就越大,但功率越大,该力做功不一定越多,功率越小,该 力的作用时间不一定越少,故 B 正确,C、D 均错误。
一点一过 平均功率的计算方法
(1)利用 P=Wt 求解。 (2)利用 P=Fvcos α 求解,其中 v 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三) 求变力做功的五种方法(培优点) 方法1 利用微元法求变力做功
将物体的位移分割成许多小段,因每一小段很小,每一小段上作用在物体上 的力可以视为恒力,这样就将变力做功转化为在无数多个位移上的恒力所做功的 代数和。此法常用于求解大小不变、方向改变的变力做功问题。
2.恒力做功的计算方法
3.总功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先求合力F合,再用W总=F合lcos α求功,此法要求F合为恒力。 方 法 二 : 先 求 各 个 力 做 的 功 W1 、 W2 、 W3 、 … , 再 应 用 W 总 = W1 + W2 + W3 +…求总功,注意代入“+”“-”再求和。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教学课件(人教版):专题1 运动学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共29张PPT)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教学课件(人教版):专题1 运动学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共29张PPT)

考点三 追及与相遇问题
1.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 (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且后者速度一定不 小于前者速度。 (2)若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速度与前者速度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近。
2.分析技巧:可概括为“一个临界条件”、“两个关系”。
考点三 追及与相遇问题
3.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 物体B追赶物体A: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若vA=vB时, xA+x0<xB,则能追上;若vA=vB时,xA+x0=xB,则恰好不 相撞;若vA=vB时,xA+x0>xB,则不能追上。
解析:利用 v -t 图象求解,先作 A、B 两车的 v -t 图象,如图所示,
设经过 t 时间两车刚好不相撞,则对 A 车有 vA=v′=v0-2at, 对 B 车有 vB=v′=at,以上两式联立解得 t=3va0。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专题一 运动学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考点一 运动图象的理解及“识图”能力的考查 考点二 对“用图”能力的考查 考点三 追及与相遇问题
考点一 运动图象的理解及“识图”能力的考查
1.x-t图象 (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位移 随 时间 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 速度的大小 。 ②切线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 速度的方向 。 (3)两种特殊的x t图象 ①匀速直线运动的x t图象是 一条倾斜的直线 。 ②若x 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处于 静止 状态。
(1)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间距离最大,
最大距离是多少?
(2)到达终点时甲车能否超过乙车?

x甲






L1
x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沿 A→C→D 路径先到达最低点
3.会换 方法介绍:同一物理过程在不同的物理图象中的表现形 式是不同的,不同物理图象之间存在联系,所以描述同一物 理过程的不同图象之间可以进行转换. 解题关键:明确物体的运动过程和运动性质,将同一物 理过程的 x-t 图象(v-t 图象)换用 v-t 图象(x-t 图象)来表 示.
[尝试解答] 滑块以初速度 v0 沿粗糙斜面下滑直至停 止,可知滑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对滑块受力分析易得 a= μgcosθ-g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上,C、D 选项错误;位移 x =v0t-12at2,B 选项正确;滑块的下降高度 h=xsinθ=(v0t- 12at2)·sinθ,由于 sinθ 为常数(θ 为斜面倾角),故 h-t 图象的 形状与 x-t 图象形状相同,A 选项错误.
名师专题讲座
一、解决图象问题必须掌握的四种技能 1.会看 方法介绍:能够看出图象所表达的物理意义,能由坐标 系的纵轴和横轴所代表的物理量,结合图象,认识图象所表 达的物理意义. 解题关键:区分问题中的几何图形、质点的运动轨迹与 图象中的函数图线
甲、乙、丙三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 们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请比较在时间 t0 内它们的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
[尝试解答] 分析这道题时,切不可将三条图线看成是 物体的运动轨迹.从图中可见,乙、丙均做单向直线运动(两 者的区别在于乙做匀速直线运动,丙做变速直线运动),它们 的路程是相同的,数值等于 x0,故乙、丙的平均速率相等.甲 做的是往返直线运动,它先沿直线运动到距离原点位移为 xm(xm>x0)处,然后又返回至乙、丙运动的终点.可见,甲运 动的路程大于乙、丙所通过的路程(三者的位移是相同的), 甲通过的路程为 x0+2(xm-x0),故 v 甲>v 乙=v 丙.
[尝试解答] 物体由 A→B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 运动,到 B 点时速度大小为 vt;
物体由 A→C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比 AB 段的加速度大.由 C→D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 大小等于 AC 段的末速度大小,加速度比 AB 段的加速度小, 由机械能守恒到 D 点时的速度大小也为 vt.根据上述运动过 程,画出物体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我们获得一个新 的信息,根据通过的路径长度相等知道两条图线与横轴所围 “面积”相等,所以沿 A→C→D 路径滑下用的时间较短,故 先到达最低点.
[解析] 由 x-t 图线可知,A、B 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 一方向运动,且 B 比 A 晚出发 2 s,图中直线的斜率大小表 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由 x-t 图线可知,B 物体的 运动速度大小比 A 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要大一些,图中两直 线的交点的物理意义表示 A、B 两物体相遇,交点的坐标表 示相遇的时间和相遇的位置,故 A、B 两物体在 A 物体出发 后 4 s 相遇,相遇位置距原点 20 m 处,综上所述,B、D 选 项正确.
3.(多选)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 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间隔为 2 s,他们运动的 v- t 图像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则( )
A.t=2 s 时,两球的高度差一定为 40 m B.t=4 s 时,两球相对于各自抛出点的位移相等 C.两球从抛出至落地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 D.甲球从抛出至达到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的相等 [解析] 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 示质点的位移,知 t=2 s 时,甲球通过的位移为 x 甲=12×(30 +10)×2 m=40 m,乙的位移为零,两球位移之差等于 40 m,
[答案] BD
2.(多选)四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分别如 图所示,在 2 s 末能回到出发点的是( )
[解析] 根据速度—时间图象所围的“面积”表示位 移,时间轴以上的“面积”表示正向位移,时间轴以下的“面 积”表示负向位移,总位移为两位移的代数和,可知 A、D 正确,B、C 错误.
[答案] AD
如下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x-t 图象,则 此物体运动的 v-t 图象为下图中的( )
[尝试解答] 从 x-t 图象可知:在 0~1 s 内,物体以速 度 v1=41ms =4 m/s 做匀速直线运动;在 1~3 s 内,物体位移 没有发生变化,故物体在该时间段内静止;在 3~4 s 内,物 体以速度 v2=8 m/s 做反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在 4~5 s 内, 物体以速度 v3=4 m/s 沿初速度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只有 D 正确.
[答案] D
4.会画 方法介绍:根据题目的条件正确画出物理图象,能够将 物理过程的变化规律用不同的图象反映出来,再根据画出的 图象来综合分析有关问题. 解题关键:根据题中所给条件,明确物体的运动特点及 物理量之间存在的数学函数关系,画出物体运动的 x-t 图象 或 v-t 图象.
(2014·福建卷)如图,滑块以初速度 v0 沿表面粗 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 该运动过程,若用 h、x、v、a 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 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 表示时间,则下列图象最能正确 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
[答案] v 甲>v 乙=v 丙
2.会用 方法介绍:能够运用已知的物理图象抓住物理量的变化 关系,对照与题目有关的物理规律,阐述有关的物理问题. 解题关键:根据物理原理(公式),推导出两个物理量之 间的函数关系,结合图象明确图象斜率、截距、“面积”的 意义示,物体从高度相同、路径不同的光滑斜 面上静止滑下,物体通过两条路径的长度相等,通过 C 点前 后速度大小不变.问:物体沿哪一路径先到达最低点?
[答案] B
[跟踪训练] 1.(多选)(2015·绵阳质检)如图所示,A、B 两物体从同 一点开始运动,由 A、B 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线可知,下 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 两物体同时从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 B.A、B 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 比 A 晚 出发 2 s C.A、B 两物体速度大小均为 10 m/s D.A、B 两物体在 A 出发后 4 s、距原点 20 m 处相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