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药理学课件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03
CATALOGUE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机制
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分类
直接作用于传出神经递质的药物
这类药物通过直接与神经递质结合,从而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例如,某些药物 可以抑制或刺激神经递质的合成、储存或释放,从而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
影响传出神经信号转导的药物
这类药物通过影响神经信号转导过程中的酶、离子通道或受体等,从而影响神经 信号的传递。例如,某些药物可以抑制或刺激受体或离子通道的功能,从而影响 神经信号的传递。
04
CATALOGUE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及应用
拟胆碱药
总结词
拟胆碱药是一类与乙酰胆碱相似的药物,能够激动胆碱受体 ,产生与乙酰胆碱类似的作用。
详细描述
拟胆碱药主要用于治疗青光眼、虹膜炎等眼科疾病,以及促 进胃肠蠕动、缓解痉挛等症状。常见的拟胆碱药有毛果芸香 碱、新斯的明等。
抗胆碱药
总结词
抗胆碱药是一类能够拮抗胆碱受体的 药物,能够抑制乙酰胆碱的作用,从 而缓解痉挛、疼痛等症状。
抗胆碱药是指能够拮抗胆碱受体的药物,主要通过抑制乙酰胆碱与胆碱受体的结合 来发挥作用。
抗胆碱药的药理作用包括抑制M型胆碱受体和N型胆碱受体,导致平滑肌松弛、心 率加快、腺体分泌减少等。
临床应用方面,抗胆碱药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疾病,以 及缓解胃肠痉挛、止泻等症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肾上腺素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抗肾上腺素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抗肾上腺素药是指能够拮抗肾上 腺素受体的药物,主要通过抑制 肾上腺素与受体的结合来发挥作
用。
抗肾上腺素药的药理作用包括抑 制α型肾上腺素受体和β型肾上腺 素受体,导致血管舒张、心脏抑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能合成NA ,兴奋 时末梢释放NA的
神经纤维
骨骼肌血管
传 出 神 经 系 统 植自 物主 神 经
①②全运动部神交经感绝、大副数交交感感神经神节经前的纤节维后纤维
③全部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④极少数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支配汗腺、骨骼肌血管) ⑤支配肾上腺髓质的神经纤维
第2节 ENS的受体及效应
1.受体 根据能与之选择性 结合的递质来命名 命名
Ach和NE不同的消除方 式
2.ENS按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分类
能合成Ach , 兴奋时末梢释 放Ach的神经纤
维
胆碱能神经
①全部交感、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②运动神经 ③全部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④极少数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支配 汗腺、骨骼肌血管)
⑤支配肾上腺髓质的神经纤维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绝大数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D2受体主要分布于突触前膜和平滑肌细胞
4.受体兴奋的特点:
体内许多器官受自主神经支配,即受交感、副交 感(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双重支配 。 效应对立统一(两类神经兴奋所生产的效应是相反的、 相互拮抗的)。机体应激时,交感占优势;整休时, 副交感占优势。但在CNS的调节下,功能统一 当这2类N都被激动时,在某一器官上哪种N分布占 优势,就表现哪种作用。
③β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多酚丁胺等)。
阻断药: 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等) 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等)
sSuummmmarayry
Transmitter Receptor Function Drug
Previe- 扩瞳
胃肠、膀胱的括约肌收缩
腺体α 分泌-手脚心汗腺↑
α2 :突触前膜,负反馈调节。
肾上腺素-R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课件

植物神经末梢与次一级神经元的连接处称为突触 。
植物神经末梢与效应器的连接处称为 接点,一般也 称为突触。
运动神经末梢与骨骼肌纤维连接处称为运动终板 。
突触(synaptic)的超微结构图
突触、膨体、接点、运动终板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
2.化学传递学说发展
神经冲动的传导是如何越过突触间隙的?
血管平滑肌
突触前膜 心脏 支气管 舒血管平滑肌 冠状动脉
N2 M1
M2
M3 平滑肌、腺体
2
突触前膜受体的作用
3)受体即Ach与受体(M、N)作用,主要有:
① 腺体:分泌增加(汗腺、唾液、胃酸)
② 眼:瞳孔缩小(瞳孔括约肌收缩)
③ 胃肠道平滑肌:收缩增强(括约肌舒张)
代谢
AChE水解
传出神经系统分类模式图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
4.传出神经系统按释放递质分类:
运动神经;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极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汗腺的分泌神 经和骨骼肌的血管舒张神经、竖毛肌神经); 支配肾上腺髓质的内脏大神经。
胆碱能神经(cholinergic nerve)
副交感神经
运动神经系统(somatic motor nervous system) 支配骨骼肌
突触(synaptic)的超微结构图
突触、膨体、接点、运动终板
第1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与受体
1. 神经冲动的传递 1)神经冲动:神经系统中传递讯息的单位。 2)突触:一个神经细胞与另一个神经细胞或效应器密 切接触,传递神经冲动的地方。
3. 关于递质的几个基本概念
——递质的合成、储存、释放、 消除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PPT课件

较少
• 释放 • 消除
促进 抑制AchE
(二)分类
• 药物
– 激动药(拟似药) – 阻滞药(拮抗药)
• 神经递质
– 胆碱受体 – 肾上腺素受体
(一)Ach受体
(二)肾上腺素受体
传出神经系统受体功能及分子机制
• M胆碱受体 • N胆碱受体 • 肾上腺素受体
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器官 循环
呼吸
交感
心率↑心收缩力↑冠状血流↑ 内脏、皮肤血管收缩, 骨骼肌血管舒张
支气管舒张
副交感 心率↓心收缩力↓ 冠状血管血流↓
支气管收缩,粘膜分泌↑
消化 泌尿
胃肠运动↑,胆囊收缩↓ 膀胱逼尿肌舒张
唾液、胰腺分泌↑胃肠运动↑括 约肌及胆囊收缩↑
膀胱逼尿肌收缩
眼
瞳孔开大肌收缩
瞳孔括约肌收缩
代谢
糖原分解↑肾上腺素分泌↑
胰岛素分泌↑
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器官 循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呼吸
交感
心率↑心收缩力↑冠状血流↑ 内脏、皮肤血管收缩, 骨骼肌血管舒张
支气管舒张
副交感 心率↓心收缩力↓ 冠状血管血流↓
内脏神经) 副交感神经
非自主神经:运动神经
• 节前纤维
– 胆碱能
• 节后纤维
– 交感神经去甲 肾上腺素能
– 副交感神经胆 碱能
– 交感神经胆碱 能
• 汗腺,骨骼肌 血管舒张神经
第二节 传出神经系统 的递质和受体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
100多年前 突触冲动传递 争论 电传递?化学物质? 1921年 离体双蛙心灌流实验 1936年诺贝尔奖 Loewi 1926年 证实乙酰胆碱 1971年诺贝尔奖 Dale 1946年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NA 确定传出神经系统的化学递质学说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传出神经系统包括植物神经系统和运动神经系统。
植物神经系统(vegetative nervous system)也称⾃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主要⽀配⼼肌、平滑肌和腺体等效应器;运动神经系统则⽀配⾻骼肌。
⾃主神经系统排除传出神经外,尚包括内脏传⼊感觉神经,然对后者的⽣理和药理研究不多。
国外⽂献沿⽤⾃主神经药理⼀词,实际上主要指传出⽽不包括传⼊神经药理。
此外,⾃主神经系统不应包括运动神经,但运动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与植物神经系统同属⼀个体系,⽽传出神经系统药理⼀词⾃可将这两类都概括进来。
因此,我国沿⽤传出神经系统药理⼀词较为合理。
植物神经⾃中枢神经系统发出后,都要经过神经节中的突触,更换神经元,然后才达到效应器(effector)。
因此,植物神经有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之分。
运动神经⾃中枢发出后,中途不更换神经元,直接达到⾻骼肌,因此⽆节前和节后纤维之分。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及受体当神经冲动达到神经末梢时,在突触部位从末梢释放出化学传递物,称为递质(transmitter)。
通过递质作⽤于次⼀级神经元或效应器的受体(receptor),发⽣效应,从⽽完成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
作⽤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主要是在突触部位影响递质或受体⽽发挥作⽤。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1.递质学说的发展 1921年Loewi通过动物实验证明递质的存在。
实验是⽤两个离体蛙⼼进⾏,当刺激甲蛙⼼的迷⾛交感神经⼲以引起迷⾛神经兴奋时,甲蛙⼼受到抑制,这时将甲蛙⼼的灌注液注⼊⼄蛙⼼,则⼄蛙⼼也表现出抑制。
这就说明甲蛙⼼迷⾛神经兴奋时,必定释出⼀种抑制性物质,才能使⼄蛙⼼也受到抑制。
后来证明这种物质就是⼄酰胆碱。
此后相继发现神经节中的节前纤维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兴奋时,都能释放⼄酰胆碱。
本世纪四⼗年代,通过von Euler的⼯作证明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神经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
药理学-传出神经概论课件

瞳孔:
散大
唾液:
稠
汗腺:
手心脚心分泌
骨骼肌:
收缩(2受体)
药理学-传出神经概论
抑制 扩张 收缩 收缩 收缩 缩小 稀 全身分泌 收缩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 及分类
• (一)基本作用 • 1.直接作用于受体:药物直接与胆碱受体或肾上
腺素受体结合,产生的效应与神经末梢释放递质 的效应相似,称为激动药。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不 产生或较少产生拟似递质的作用,并妨碍递质与 受体结合,从而 产生递质相反的作用,称为阻 断药或拮抗药。
• 冠状血管收缩。 • 胃肠平滑肌松弛。
药理学-传出神经概论
•
突触前膜:激动时负反馈抑制NA的释放。
•
•
• 2受体 •
•
•
突触后膜(20%):皮肤、粘膜血管收缩,
•
胃、肠平滑肌松弛,脂肪分解。
•
• 药理学-传出神经概论
去氧肾上腺素 α 1-R
哌唑嗪
激
可乐定
动 剂
α 2-R
育亨宾 阻 断 剂
药理学-传出神经概论
传出神经概论
药理学-传出神经概论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
•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 拟胆碱药 • 抗胆碱药 • 拟肾上腺素药 • 抗肾上腺素药
药理学-传出神经概论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 概论
药理学-传出神经概论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抑制药:镇静催眠药等 中枢神经
中枢兴奋药:咖啡因等
传入神经:局麻药
周围神经 传出神经:传出神经系统药
药理学-传出神经概论
B. 毒蕈碱型胆碱受体 (Muscarinic Receptors,M受体) stimulated by muscarine 存在于节后胆碱能神经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 可分为五种亚型: M1 胃壁细胞、神经节及中枢神经细胞 M2 心脏等 M3 外分泌腺、平滑肌、血管内皮等 M受体属G蛋白偶联型受体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生 物 效 应
第二节、传出神经系统效应的信号转导
受体-反应耦联 1、 受体-反应耦联定义或称级联反应 神经递质或激动药与受体结合后触发一系列生化过程生物信息通过逐级放大产生生物效应这个过程称为受体-反应耦联、或称级联反应
介导自主神经系统冲动传导的化学递质主要有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
一、传出神经递质
酪氨酸
酪氨酸
TH
多巴
DD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物合成与释放
去甲肾上腺素
TH: 酪氨酸羟化酶
DD:多巴胺脱羧酶
DH: 多巴胺- β羟化酶
β受体
α1受体
α2 受体
DH
贮存:与ATP和嗜铬颗粒蛋白结合存于囊泡 释放:胞裂外排 消除: a 主要方式:再摄取-摄取1 神经系统 75-95% 摄取2 非神经系统 进入血液循环 b 次要方式: 酶灭活 末梢胞浆内线粒体膜MAO 其他组织内MAO、COMT
α受体
β受体
α2: 主要分布于突触前膜
β2: 主要分布于骨骼肌血管、冠状动脉—、支气管、胃肠道—、糖及脂肪代谢+
α1: 主要分布于皮肤粘膜及内脏血管+
β1:主要分布于心脏+
腺体-- 瞳孔开大肌
β3主要分布脂肪组织
第一信使激动剂、激素、神经递质、Ca2+ 等
G蛋白活化或离子通道
效应器Ca2+K + 离子通道、AC、GC、PLC
2 、常见的离子通道耦联、受体-反应耦联 1受体操纵的Ca2+通道 2受体与G蛋白偶联 两种方式
A:耦联腺苷酸环化酶:
递质刺激受体激动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第20页
二 传出神经系统受体
M受体 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效应器细膜上受体, 对以毒蕈碱(Muscarine)为代表拟胆碱药较为敏感, 命名为毒蕈碱型受体(Muscarinic receptor), 简称M受体。
第46页
激动药( agonist)--针对受体阻断药(blocker)--针对受体或药品或递质拮抗药(antagonist)-针对递质或药品
第16页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第17页
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释放
1) 胞裂外排,大量量子释放
2) 静息时少许量子释放
3) 一些药品可促进NA释放 麻黄碱,间羟胺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第18页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第19页
3.去甲肾上腺素作用消失
α 2 B 肝、肾
α 2 C 皮质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第30页
三 传出神经系统受体功效及其分子机制
鸟核苷酸(Guanylylic acid )调整蛋白联结受体( 简称G蛋白偶联受体)
依据信号转导机制,传出神经受体分为两类即:G蛋白偶联受体和离子通道型受体。
钾通道激活
抑制腺苷酸环化酶(AC)
抑制L-型钙通道
心肌动作电位时程缩短
心肌收缩减弱、房室结传导减慢
cAMP水平下降
心脏起搏电流减弱, 自律性下降
M2 胆碱受体激动效应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第33页
1受体激动效应信号转导过程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药理学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PPT资料(正式版)

胆碱能神经 3 运动神经 2受体阻断药(育亨宾)
平滑肌收缩、血管扩张、缩瞳 支气管、胃肠等内脏平滑肌血管、肝脏、骨骼肌、突触前膜
2受体激动药 (沙丁胺醇) 2受体激动药 (沙丁胺醇)
4 极少数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特点:中枢发出→神经节处交换神经元→效应器
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分类 图6-1 传出神经系统模式图
药理学传出神经系统药理 概论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 概论
❖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
指能够直接或间接影 响传出神经的化学传递过 程,改变效应器功能活动 的药物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自主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
1、 2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第三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及效应
神经元→直达骨胳肌
Continued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图6-1 传出神经系统模式图
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分类
传出神经的递质:
乙酰胆碱 (acetylcholine,Ach) 胆碱能神经
去甲肾上腺素 (noradrenaline,NA)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
乙酰胆碱:▲ 胆碱能神经:
多巴胺受体分类:
1.
DⅠ
受体
两种 亚型
D1受体 D5受体
2. DⅡ 受体
三种 亚型
D2受体 D3受体 D4受体
表 6-1
第三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及效应
表 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多巴胺受体类型及分布
受体类型
分布
效应
DⅠ受体 肾、肠系膜血管 扩张内脏小血管,利 尿,血流量增加,滤
药理学第9版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课件PPT模板下载

传出神经分类模式图
ACh:乙酰胆碱
传出神经系统分类
肠神经系统 (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
由胃肠道壁内神经元组成,具有调节 控制胃肠道功能的独立整合系统。它在 结构和功能上不同于交感和副交感神经 系统,而与中枢神经系统相类似,但仍 属于自主神经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肠神经系统(ENS)环路简化图
自主神经系统分布示意图
红色:胆碱能神经;
实线:节前纤维;
蓝色: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 虚线:节后纤维
传出神经系统分类
➢ 胆碱能神经
1. 全部自主神经的节前纤维。 2. 运动神经。 3. 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4. 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汗腺和骨骼肌 血管舒张神经) 。
➢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
几乎全部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外科学(第9版)十三五教材配套 人民卫生出 版社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授课人:xxx
目录
CONTENTS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 第三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第四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基本作用及其分类
2
重点难点
掌握 熟悉 了解
传出神经系统递质和受体分类及其生理功能,药物 的基本作用原理与药物分类。
CNS
CNS
筒箭毒碱
神经肌肉接头
曲美芬
某些伴有部分亚 型选择性药物
自主神经节 肾上腺髓质
脑与脊髓
效应
分子机制
去极化(延迟EPSP) 胃分泌
减慢自发性除极;超极化 缩短动作电位时程;降低收缩强度 减慢传导速度 轻度降低收缩力 收缩 血管舒张 增加分泌
运动增强
-
增加细胞内Ca2+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PPT课件

— 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小,心率减慢及血压 短暂下降。
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5. 毒蕈碱 — M受体激动剂 (Muscarine)
研究工具药 药理作用:激活M胆碱受体。
心血管系统:心动过缓,血压下降。 胃肠道:恶心,呕吐,腹部绞痛,腹泻。 腺体:流涎,流泪。 支气管:支气管痉挛。 中枢:头痛,视觉障碍。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 药理概论
内容提要
1. 传出神经递质分类及生理功能 2. 受体的分类 3.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原理
大脑
脑
中枢
间脑 脑干 小脑
脊髓
神
经
系 统
躯干传入 传入(感觉) 内脏传入
交感
外周
传出 自主神经
运动神经
副交感
解剖学对神经系统的分类
第一节 概述
传出神经:传播来自中枢神经的冲动以 支配效应器活动的神经
瞳孔辐射肌收缩 瞳孔扩大
瞳孔括约肌收缩 瞳孔缩小
皮肤 代谢
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
糖原分解 肾上腺素分泌
胰岛素分泌
眼:瞳孔 散大
冲动,注 意力集中
支气管 扩张
糖原分解
葡萄糖游离
蠕动 血供
唾液:少而粘稠
心脏: 心率 收缩力 血压
甘油三酯分解
脂肪酸游离
逼尿肌收缩
交感神 经活动 加强时 的效果
血供 糖原分解
【药理作用】
眼:与毛果芸香碱相似,可但较强而持久,可 兴奋瞳孔括约肌的M胆碱受体,表现为瞳孔缩 小,眼内压下降,调节痉挛。
全身作用:平滑肌兴奋作用;心血管系统作用 复杂,血压及心率呈先降后升状态;肌束颤动。
【临床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α2受体
MAO 摄取1
突触间隙
COMT/MAO
代谢物
摄取2 β受体 α1受体
突触后膜
二. 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
(一)受体的命名
1.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s) 2.肾上腺素受体(adrenoceptors)
18
(二)受体分型
1.胆碱受体 M胆碱受体 N胆碱受体 2.肾上腺素受体 α受体 β受体
效应
• N胆碱受体
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型受体
二个α亚基和β、γ、δ 亚基组成五聚体
N胆碱受体分布及基本效应
N1 组织 分布 自主神经节 肾上腺髓质 神经节兴奋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N2 骨骼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效应
收缩
• 肾上腺素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
α受体亚型与 不同的G蛋白偶 联
H2N
extracellular
41
34
传出神经系统作用部位及其功能
第 四 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 基本作用及其分类
37
一、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基本作用
(一) 直接作用于受体
(二) 影响递质的生物合成、代 谢转化、转运和贮存、释放。
38
二、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分类
拟似药(激动药) 拮抗药
39
拟似药:
胆碱受体激动药: 1.M,N受体激动药 (氨甲酰胆碱) 2.M受体激动药 (毛果云香碱) 3.N受体激动药 (烟碱) 抗胆碱酯酶药: (新斯的明)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1.受体激动药 (去甲肾上腺素) 2. 、 受体激动药 (肾上腺素、多巴胺、 麻黄碱) 3.受体激动药 (异丙肾上腺素)
各有一个ACh结合位点,当ACh
与亚基结合后,促使门控离子 通道开放,胞外Na+、Ca2+进入 胞内,产生动作电位,导致肌肉收缩。
第三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33
传出神经系统功能 的对立统一关系 机体的多数器官、组织均接受去 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的 双重支配,两类神经兴奋所生产的 效应是相反的、相互拮抗的,这有 利于调节机体的功能。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1
目的要求:
1.掌握传出神经系统递质和受体的分
类。
2.熟悉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3.了解递质合成、贮存、释放和代谢 过程。
2
重点: 1.传出神经系统递质和受体的分类 难点: 1.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3
第一节
概 述
1. 传出神经系统概念
4
2. 传出神经分类: 支配心脏、平
M1受体
突触间隙
+ 胆 碱
AChE
突触后膜
M受体
N受体
2)NA的合成、贮存、释放和作用消失
• 【NA的分子结构】
肾上腺素(adrenaline,AD)
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物合成、释放与消除
DD 多巴
TH
多巴胺
DH
突 触
代谢物
75%~95%
酪氨酸
去甲肾上腺素 TH: 酪氨酸羟化酶 DD:多巴胺脱羧酶 DH: 多巴胺- β羟化酶 MAO:单胺氧化酶 COMT:儿茶酚氧位甲 基转移酶
囊泡:1000个囊泡/膨体;
直径:20-50nm.
10
离体双蛙心灌流实验
德国 Loewi
1936获诺贝尔奖
英国 Dale
11
3. 传出神经系统的主要递质:
去甲肾上腺素 (noradrenaline, NA; norepinephrine,NE)
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
12
7
胆碱能神经:
①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②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③运动神经。 ④极少数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
绝大多数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8
第二节
传出神经系统 的递质和受体
9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
1.化学传递学说发展:
2.传出神经突触的超微结构:
突触 :前膜、间隙(15-1000nm)、后膜
1)ACh的合成、贮存、释放和作用消失
• 【ACh的分子结构】
ACh的合成、释放与消除
AcCoA + 草酰乙酸
线粒体
ACh AcCoA:乙酰辅酶A ChAc:胆碱乙酰化酶 AchE:乙酰胆碱酯酶
枸橼酸
突 触
每一分子的 AChE 1min内 可水解105分 子Ach
乙酸
辅酶A,ATP
AcCoA +胆碱 ChAc +辅酶A
40
拮抗药:
胆碱受体阻断药: 1.M受体阻断药 (阿托品、哌仑西 平) 2.N受体阻断药 (美加明、筒箭毒 碱) 胆碱酯酶复活药: (碘解磷定)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 受体阻断药 (酚妥拉明、酚苄明、 哌唑嗪) 2. 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吲哚洛 尔) 3. 、 受体阻断药 (拉贝洛尔)
(1)解剖学分类:
传 出 神 经 系 统 滑肌和腺体等 效应器 交感神经 植物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
节前纤维 节后纤维
副交感神经
运动神经系统 支配骨骼肌
5
人体传出神经系统分布示意图
骨骼肌
6
(2)按释放的递质分类: ①胆碱能神经(cholinergic nerve) ②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
(noradrenergic nerve) 也称为肾上腺素能神经 (adrenergic nerve)
intracellular
β受体亚型与 同一种G蛋白偶 联
COOH
α受体分布及基本效应
α
1
α
2
组织 平滑肌 分布 腺体 效应 平滑肌收缩
突触前膜
递质释放 手心脚心汗腺分 减少 泌
•
β受体受体分布及基本效应
β1 心脏、窦房结、房 平滑肌 组织分布 室传导 突触前膜 肾小球旁器 效应 收缩力加强、 心率 平滑肌舒张 加快、传导加快 递质释放增加 肾素分泌
19
• M胆碱受体 460-590个氨基酸 残基 肽链跨膜七次,膜 内三袢,膜外三袢。 G蛋白偶联的超级 家族受体
M胆碱受体分布及基本效应
M1
组织 分布 效应 胃壁细胞、 突触前膜 胃酸分泌、 减少递质释放
M2
心脏 抑制心脏
M胆碱受体分布及基本效应
M3 组织 分布 M4 M5 外分泌腺, 外 分 泌 平滑肌,血 腺,平滑 CNS 管内皮, 肌,CNS 分泌增加, 平滑肌收缩 — 血管舒张 —
β2
三、传出神经系统受体功能及其分子 机制
信息传递过程一般为:
第一信使
神经递质 激素 细胞因子
受体
第二信使
cAMP、IP3、 Ca2+、DG
效应蛋白质
生物效应
28
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
31
• (二)受体与离子通道的偶联
•
•
☞ N2受体
N2受体的5个亚基均贯穿细
胞膜,围绕成圆筒状,中间形 成离子通道,在两个亚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