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导学案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导学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共3篇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导学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共3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导学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导学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综观历史长河,祖国的命运品牌人民的赤子之情,也是国家一代代人奋斗的结果。
作为九年级时必须要学习的课文之一,《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为一首民族精神的歌曲,不仅展现了祖国的美好,更传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厚爱。
我们的祖国是这样的美好,值得我们深刻地理解和传承。
一、导前——先了解1、听歌识曲——《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2、词语理解——背出正文中的生僻词语并学会使用,如:雄奇、沐浴、神州、辽阔、蔚蓝、葱郁。
3、国家地理——懂得祖国的地理位置、辽阔面积、各民族分布、山川河流等。
4、人文历史——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如:黄河、长城、万里长江、丝绸之路、革命斗争、改革开放等。
二、导中——感悟精神1、赏析歌曲——大声朗读和模仿标准发音,不断感受其中的情感渲染。
让学生意识到一首歌曲可以通过感人肺腑的歌词和旋律,传达深厚的民族精神和人文情感。
2、铭记历史——言简意赅地教授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提升学生的国家历史素养。
3、突显重要性——使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国的地理、风土人情等,以加深学生对祖国的认识。
4、其它学科——结合文化传承,学习民俗、诗词歌赋、书画艺术等一系列语言和文化的形式。
三、导后——涵养自我1、爱国主题——在学习本课文的过程中,不断强化爱国主题,让学生自觉涵养爱国情感。
2、创意表现——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创意性表现,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歌曲朗诵、仿写歌词、制作地图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
3、社会实践——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参观历史文化名胜、纪念馆等场所,看到祖国的美好,感受祖国的民俗风情,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思和文化自信。
4、行动计划——制定个人和组织行动计划,学生提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表达爱国、推动发展的想法以及有什么可以付诸实践的行动计划。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渔家傲秋思导学案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渔家傲秋思导学案推荐(3)篇2024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渔家傲秋思导学案第【1】篇〗一、预习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3.领悟诗词中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重点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培养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三)预习导学1.资料链接★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笺注》。
[★背景透视《渔家傲》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
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春,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
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文体词,是宋代的文学主流。
唐及五代时,已出现词这一形式,但词的成熟与发展在宋代。
词的最初特点是以诗文配上曲调,可以演唱。
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牌”,依调填词为“倚声”。
宋词又有曲、杂曲、曲子词、乐府、琴趣、乐章、长短句等称谓。
因曲调节拍的不同,又区分为令、引、近、慢等。
令或称小令,慢词也作长调。
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极少有不分段或分两阕(片)以上的。
宋代许多学者文人喜好填词作曲,对推动词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字词:学诗màn()有惊人句 péng()舟殷勤()嗟日暮()2.朗读课文、划分节奏。
北师大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圆导学案
3.1圆1、从圆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得出:定义1:平面内,线段OA 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 旋转一周, 另一个端点所形成的_____叫做圆.定义2:平面上到______的距离等于______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定点叫做_____,______叫做半径.以点O 为圆心的圆,记作“_____”,读作“______”.外延:①的线段叫做弦;②的弦叫做直径;③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叫做优弧, 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弧.④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能够重合的两个圆叫做______;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叫做______.2、确定圆有两个要素:①_______(确定圆的______);②_________(确定圆的______).二、小组学习:1.以O 为圆心的圆可以画_________个圆,这些圆叫_______________.以2cm 为半径的圆可以画________个圆,这些圆是________________.2.平面内,设⊙O 的半径为r ,点P 到圆心的距离为d ,则有d >r ⇔点P 在⊙O ______;d =r ⇔点P 在⊙O ______;d <r ⇔点P 在⊙O ______.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直径是弦②弦是直径③半径是弦④半圆是弧,但弧不一定是半圆⑤半径相等的两个半圆是等弧⑥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⑦等弧的长度相等4.如图,圆中有条直径,条弦,以A 为一个端点的劣弧有条.5.在矩形ABCD 中,AB =6cm ,AD =8cm ,(1)若以A 为圆心,6cm 长为半径作⊙A ,则点B 在⊙A ______,点C 在⊙A _______,点D 在⊙A ________,AC 与BD 的交点O 在⊙A _________;D3.2圆的对称性1.如图所示的⊙O 中,将圆心角∠AOB 绕圆心O 旋转到∠A′OB′的位置,你能发现哪些等量关系?结论1:在同一个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____相等,所对的相等.2.在⊙O 和⊙O′中, 分别作相等的圆心角∠AOB 和∠A′O′B′得到如图2,滚动一个圆,使O 与O′重合,固定圆心,将其中的一个圆旋转一个角度,使得OA 与O′A′重合.在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是否也有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吗?结论2: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样,还可以得到: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弧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____, 所对的弦也.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弦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____, 所对的弧也.3.如右图,在⊙O 中,AB、CD 是两条弦,OE⊥AB,OF⊥CD,垂足分别为EF.(1)如果CD AB =,则有,.(2)如果,则有,.(3)如果COD AOB ∠=∠,则有,.(4)如果∠AOB=∠COD,那么OE 与OF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5)如果OE=OF,那么弧AB 与弧CD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AB 与CD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AOB 与∠COD 呢? 为什么?(6)如果CD AB =,则OE 与OF 相等吗?为什么?B 'B ''A*3.3垂径定理【结构梳理】1.圆是_________图形,其对称轴是__________________的直线.2.垂径定理是由被称为"几何之父"的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Ευκλειδης)提出的.它是圆的重要性质之一,是证明圆内线段相等,角相等,垂直关系的重要依据,也为圆中的计算,证明和作图提供了依据,思路和方法.垂径定理本身的内涵也非常丰富.对于以上①②③④⑤,已知任意两条,可推出其余三条,称为知二推三.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以上定理的证明过程.(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并且平分.)已知:如图,AB是⊙O的一条弦,作直径EF,使EF⊥AB,垂足为D.求证:AD=BD,EF平分AFB,EF平分AEB(垂径定理的一个推论: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已知:如图,AB是⊙O的一条弦(不是直径),直径EF平分AB,交AB于点D.求证:EF⊥AB,EF平分AFB,EF平分AEB①垂直于弦:EF⊥AB于点D②过圆心:EF过圆心O③平分弦:AD=BD④平分弦所对的优弧:EF平分AFB⑤平分弦所对的劣弧:EF平分AEB 垂径定理一、预习导学1.叫圆心角.2.在同圆或等圆中,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度数.二、自主学习1.如图,点B、D、E在⊙O上,∠B、∠D、∠E有什么共同的特征?①顶点在_______,②并且两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角叫做圆周角.2.度量∠B、∠D、∠E的大小,它们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3.如图,AB为⊙O的直径,∠BOC、∠BAC分别是BC所对的圆心角、圆周角,①∠BA1C=__,∠BA2C=__,∠BA3C=__;②通过计算发现:∠BAC=__∠BOC.4、从一般情况来看,如图,BC所对的圆心角有多少个?BC所对的圆周角有多少个(位置有什么不同)?请在图中画出BC所对的圆心角和圆周角,并与同学们交流.思考与讨论①观察上图,在画出的无数个圆周角,这些圆周角与圆心O有几种位置关系?②设BC所对的圆周角为∠BAC,除了圆心O在∠BAC的一边上外,圆心O与∠BAC还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对于这几种位置关系,结论∠BAC=12∠BOC还成立吗?试证明之.通过上述讨论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B【结构梳理】2.如图,在△ABC 中,OA=OB=OC,则∠ACB=°.请证明:二、自主学习1.如图,BC 是⊙O 的直径,它所对的圆周角是锐角、钝角,还是直角?为什么?2.如图,在⊙O 中,圆周角∠BAC=90°,弦BC 经过圆心吗?为什么?3.归纳自己总结的结论:(1)(2)注意:(1)这里所对的角、90°的角必须是圆周角;(2)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在圆的有关问题中经常遇到,也是圆中常见辅助线.4.小明在分析几何问题时发现,如果题目中给出条件却没有给出相应的图形,那么就会出现因为图形的位置不确定而需要考虑多种情况的可能.请你与小明通过作图解决以下问题.在直径为4的⊙O 中,弦AB =,点C 是圆上不同于A ,B 的点,求∠ACB 的度数.第1题OCBA第2题番外篇圆内接四边形学习目标:1.识记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概念 2.掌握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一、预习导学1.如图1,△ABC叫⊙O的_________三角形,⊙O叫△ABC的_________圆.2.如图1,若的度数为1000,则∠BOC=,∠A=______3.如图2四边形ABCD中,∠B与∠1互补,AD的延长线与DC所夹∠2=600,则∠1=_________,∠B=_________.4.判断:圆上任意两点之间分圆周为两条弧,这两条弧的度数和为3600()二、自主学习1.如图3,四边形ABCD的各顶点都在⊙O上,所以四边形ABCD是⊙O的_________四边形,⊙O叫四边形ABCD的_________圆.2.你能解决下列问题吗?如上图:(1)∵所对圆心角为∠1,所对圆心角为∠2,∴∠1+∠2=的度数+的度数=______度.∵∠BAD=2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D=21∠1(同上)∴∠BAD+∠BCD=21∠2+21∠1=_______(2)为什么∠DCE=∠A?3.如图4,5,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都在⊙O上.⑴如图4,当圆心O在四边形内部时,猜想四边形ABCD的对角的关系,并说明理由.⑵如图5,当圆心O在四边形外部时,⑴中的结论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归纳:圆内接四边形性质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任意一个外角都等于.三、达标练习1.如图6四边形ABCD内接于⊙O,则∠A+∠C=____,∠B+∠ADC=_____;若∠B=800,则∠ADC=______∠CDE=______2.圆内接平行四边形必为()A.菱形B.矩形C.正方形D.等腰梯形3.如图7在⊙O中,∠CBD=30°,∠BDC=20°,求∠A的度数.EDCBA21AB CODC EBAo21图2图3图1图6EDBAC80图73.5确定圆的条件探究1:经过不同的点作圆(请你在下面空白处作图探究)(1)作经过已知点A 的圆,这样的圆你能作出多少个?(2)做经过已知点A ,B 的圆,这样的圆有多少个?它们的圆心分布有什么特点?(3)作经过A ,B ,C ,三点的圆,这样的圆有多少个?如何确定它的圆心?由以上作圆可知过已知点作圆实质是确定和,因此(1)过一点的圆有个;(2)过两点的圆有个,圆心在上;(3)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作个圆,圆心是.探究2:三角形的外接圆:过三角形ABC 三顶点作一个圆,这个圆叫做三角形的_________,这个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这个三角形叫做圆的.锐角三角形的外心在;直角三角形的外心在;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二、合作学习1.如图,直角坐标系中一条圆弧经过网格点A ,B ,C ,其中B 点坐标为(4,4),则该圆弧所在圆的圆心坐标为.2.学校花园里有一块矩形的空地,空地上有三棵树A ,B ,C ,学校想修建一个圆形花坛,使三棵树都在花坛的边上.(1)请你把花坛的位置画出来(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若△ABC 中,BC =4米,AC =3米,∠C =90°,试求圆形花坛的面积.3.6.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相离相切相交图形公共点个数及名称d 与R 的大小关系直线名称探究1:切线的性质定理1.圆的切线的半径.如图:已知直线l 是⊙O 的切线,切点为A ,连接0A,用符号语言来表示定理:∵∴2.常用的辅助线:连接与.探究2:切线的性质定理的推论若一条直线满足:①过圆心,②过切点,③垂直于切线,这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个,就必然满足第个,即:①②O A3.6.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切线的判定与三角形内切圆【结构梳理】1.探究:如图,点A 在⊙O 上,请过点A 画一条直线l ,使得 l OA ,判断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由此得切线的判定定理(文字语言):的直线是圆的切线.符号语言:2.分别作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切圆,并说明与它们内心的位置情况?二、合作学习判断(1)过半径的外端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与半径垂直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3)过半径的端点与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这说明我们要牢记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必须满足1:2三、总结提升1.判定切线的方法有哪些?2.常用的添辅助线方法?⑴直线与圆的公共点已知时,则⑵直线与圆的公共点不确定时,则*3.7切线长定理如图,点P 在⊙O 外,过点P 作⊙O 的切线,能作出条,它们的数量关系是.证明:二、合作学习问题提出:如图1,一艘轮船在沿直线返回港口的途中,接到气象台的台风预报:台风中心位于轮船正西120km 处(即点O 的位置),受影响的范围是半径长为40km 的圆形区域.已知港口位于台风中心正北50km 处,如果这艘轮船不改变航线,那么它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探究思路:为了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先将其转化成数学问题,如图2,⊙O 表示台风影响的范围,O 是台风中心,圆的半径长为40km ,AB 表示这艘轮船的航线.请结合以下解题思路,尝试解决本题.(1)本题主要研究哪些图形之间的关系?(2)应比较哪些量之间的关系?(3)最终你是如何判断轮船受不受影响?图13.8圆内接正多边形正多边形边数内角中心角边长边心距周长面积3456n lr 21小明同学在学习了课本P 98提供的利用尺规作正五边形的方法之后,想借助这个图形得到一个正三角形,以下是他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如图,正五边形ABCDE 内接于⊙O ,第1步.作直径AF .第2步.以F 为圆心,FO 为半径作圆弧,与⊙O 交于点M ,N .第3步.连接AM ,MN ,NA .(1)请根据小明设计的作法补全图形(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2)请你帮小明求出∠ABC 的度数.(3)小明想说明△AMN 是正三角形,他的部分推理过程如下,请你帮他补全推理过程.理由:连接ON ,NF ,…3.9弧长及扇形的面积【结构梳理】一、温故知新:圆的周长公式是,圆的面积公式是.二、自主探究:1.圆的周长可以看作______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弧.1°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_______.2°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_______.4°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_______.……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_______.2.什么叫扇形?.3.圆的面积可以看作度圆心角所对的扇形的面积,设圆的半径为R,=_______.1°的圆心角所对的扇形面积S扇形2°的圆心角所对的扇形面积S=_______.扇形=_______.5°的圆心角所对的扇形面积S扇形……n°的圆心角所对的扇形面积S=_______.扇形4.比较扇形面积公式和弧长公式,如何用弧长表示扇形的面积?(写出推导过程)。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出师表》导学案(教师版)
第23课《出师表》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表”的文学常识,疏通文意,积累重点词语与句式。
2.感受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体会诸葛亮的耿耿忠心。
3.结合本单元其他篇目的学习和对补充材料的理解,品析古人高超的劝谏艺术,分析他们不同的劝谏风格,掌握劝谏技巧。
【重点难点】1.感受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体会诸葛亮的耿耿忠心。
2.结合本单元其他篇目的学习和对补充材料的理解,品析古人高超的劝谏艺术,分析他们不同的劝谏风格,掌握劝谏技巧。
【学习过程】背景介绍223年,刘备病死于白帝城,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此时蜀汉伐吴惨败,元气大伤。
诸葛亮施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同时与孙吴通好,平息南方叛乱,稳定了蜀汉的政治局势。
适逢曹魏兵败祁山、孙吴兵挫石亭,于是227年,诸葛亮决定抓住时机北上伐魏,临行之前感到后主刘禅暗弱,不懂得治理政事,深怀内顾之忧,所以上此表文,给后主以告诫和劝勉,希望后主认识到必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第一课时任务一:知作者,明背景1.作者介绍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2.文体知识:表表,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也是封建社会臣子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
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
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文心雕龙》)《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
这种表,或表明精忠报国之心,或献攻略之策。
任务二:积累字词,诵读课文1.字词学习崩殂cú疲弊bì不懈xiè恢弘hónɡ妄自菲fěi薄塞sè陟zhì罚臧否zānɡpǐ郭攸yōu之费祎yī遗wèi陛下行hánɡ阵和睦桓huán、灵长zhǎnɡ史猥wěi自枉屈二十有yòu一年矣夙sù夜忧叹五月渡泸lú庶shù竭驽nú钝斟酌zhēnzhuó2.划分节奏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学科数学课题26.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班级授课者时间审核者课型学习目标1.通过画反比例函数图象,训练作图能力 2.通过从图象中获取信息.训练识图能力.3.通过对图象性质的研究,训练探索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重点会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难点会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探究新知(一)小组合作学习自学主题一:自学教材P4页.做—做观察反比例函数y=x2,y=x4,y=x6的图象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总结它们的共同特征.(1)函数图象分别位于哪几个象限?(2)在每一个象限内,随着x值的增大.y的值是怎样变化的?能说明这是为什么吗?(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可能与x轴相交吗?可能与y轴相交吗?为什么?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互相交流得出结论.对于问题 (3),可能会有学生认为图象在逐渐接近x轴,y轴,所以当自变量取很小或很大的数时,图象能与x轴y轴相交.可以从函数式的定义域、函数与方程等角度进行解释。
总结:当k>0时,函数图象分别位于第象限内,并且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 的增大而 .主题二:议一议用类推的方法来研究y=-x2,y=-x4,y=-x6的图象有哪些共同特征?结论:反比例函数y =xk的图象,当k>0时,在每一象限内,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 ;当k<0时,在每一象限内,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 . 对 学对子间检查自学内容并相互讨论 群 学 1、组长带领组员进行讨论上述的相关问题,并检查本组成员的完成情况。
2、组长组织好本组要展示的内容和展示人员的安排。
(二)展示展示一:主题一: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展示二:主题一: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课堂练习1.已知反比例函数xky -=3,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字母k 的取值范围:(1)函数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2)在第二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2.函数y =-ax +a 与xay -=(a ≠0)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过反比例函数xky =(k >0)的图象上的一点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段,与x 轴、y 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是6,则函数分析式为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疑惑?课后练习1.若函数x m y )12(-=与xmy -=3的图象交于第一、三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 2.反比例函数xy 2-=,当x =-2时,y = ;当x <-2时;y 的取值范围是 ; 当x >-2时;y 的取值范围是学科数学课题27.1图形的相似班级授课者时间审核者课型学习目标1.通过对生活中的事物或图形的观察,从而加以识别相似的图形.2.通过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能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中考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出师表》(导学案)同步备课(部编版)解析版
23《出师表》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奏表特点,梳理文章脉络,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分析诸葛亮的形象,学习议论、记叙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了解诸葛亮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的进步主张,理解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重难点】1.梳理文章脉络,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分析诸葛亮的形象,学习议论、记叙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课前预习】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翻译课文。
【译文】2.解释下列文言词语的意思。
【通假字】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一词多义】遗:以光先帝遗德()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每与臣论此事()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进尽忠言()效: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有: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所以: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于: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欲报之于陛下也()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明: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伤先帝之明()以:以光先帝遗德()以塞忠谏之路也()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先帝不以臣卑鄙()道:中道崩殂()咨诹善道()行:性行淑均()必能使行阵和睦()【古今异义】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义:今义:)开张:诚宜开张圣听(古义:今义:)义:引喻失义(古义:今义:)异同:不宜异同(古义:今义:)愚:愚以为宫中之事(古义:今义:)晓畅:晓畅军事(古义:今义:)所以: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古义:今义:)痛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今义:)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今义:)感激:由是感激(古义:今义:)涕零:临表涕零(古义:今义:)【词类活用】广:有所广益()亲、远:亲贤臣,远小人()恢弘:恢弘志士之气()苟全:苟全性命于乱世()奸、忠善: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良实:此皆良实()优劣:优劣得所()奸凶:攘除奸凶()毛: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北:北定中原()死: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特殊句式】判断句:此皆良实。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01课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导学案)(学生版)
第0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导学案【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节奏,感知祖国形象。
2.品读诗歌,探究意象,感受主人公情感历程。
3.悟读诗歌,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报国之志。
【重点难点】1.品读诗歌,探究意象,感受主人公情感历程。
2.悟读诗歌,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报国之志。
【学习过程】预习案1.背景介绍舒婷是在中国正遭受十年浩劫的动乱中成长的。
她初中毕业后即下乡插队,后又当过工人。
在国家蒙难、人民遭殃的混乱岁月,备尝艰辛的舒婷,内心的迷惘、痛苦可想而知;“四人帮”粉碎了,她又是何等的满怀喜悦!1978年12月,中国迎来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1979年4月,诗人面对祖国摆脱苦难、正欲奋飞的情景,以自己独有的抒情方式写下了此诗。
2.作者简介舒婷,原名龚佩瑜,她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等,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
3.利用工具书,完成字词积累。
(1)给划线字注音疲惫()熏黑()隧洞()蜗行()干瘪()淤滩()驳船()纤绳()簇新()胚芽()笑涡()喷薄()伤痕累累()迷惘()(2)解释词语意思【胚芽】【簇新】【干瘪】【疲惫】【迷惘】【绯红】【喷薄】【伤痕累累】4.朦胧诗是指成长于“文革”时期,备受生活的冷落与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
他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和意象化,蕴含若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
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
学习案第一课时【活动一:听读感知诗歌内容】1.明节奏知语调、语速和情感第一节:(语速___________感情:______________)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第二节:(语速_____________感情:______________)我/是贫穷,我/是悲哀。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 词四首(导学案)(教师版)
第12课《词四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词形式上和抒情上的特点,诵读体会词在节奏、韵律上的美感。
2.在把握大意、熟读成通的基础上,体会不同时期词人的家国情怀。
3.比较同一流派不同词人在创作风格上的差异,理解豪放词的风格。
【重难点】1.熟读成诵,读出词在节奏、韵律上的美感。
2.通过抓住词眼、知人论世,进一步体会词人的家国情怀。
3.从词的音韵、题材、情感等方面把握豪放词的特点。
【课时安排】3课时。
【学习过程】预习案1.了解文体知识——词词,始于南梁代,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
从长度分小令(59字以下)、中调(59-90)和长调(91以上)。
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声调上都有规定。
按其风格,大体将词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
2.了解作者、写作背景【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今属江苏苏州)。
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
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集》。
宋康定元年(1040年)宋与西夏交兵。
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担起西北边疆防卫重任。
据史传记载,在镇守西北边疆期间,他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卒,招诸羌并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赞他道:“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
《渔家傲·秋思》就是他身处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在写诗方面,他和黄庭坚并称苏黄;在写词方面,他和辛弃疾并称苏辛;在散文方面,他和欧阳修并称欧苏,同时,他们还都名列唐宋八大家。
在书画方面,他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含答案)《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2.理解本诗运用反复手法在创意境及抒情上的作用3.理解诗人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真挚情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学习难点】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学习方法】诵读感悟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深沉情感【知识链接】作者简介: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
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舒婷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之一。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
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的热情化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初读诗歌】1. 初读诗歌,读准加点字音﹙A级﹚干瘪( ) 驳船( ) 蜗行( ) 胚芽( ) 迷惘( ) 隧洞( )绯红( ) 淤滩( ) 纤绳( )2.词语解释﹙A级﹚疲惫:簇新:绯红:喷薄:迷惘:整体感知,思考以下问题:﹙B级﹚1.第一诗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2.第二诗节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单一的吗?3.第三诗节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4. 第四诗节中,诗人抒发的感情与第三节有何异同?仔细赏读,理解品味作品:1.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 ﹙B级﹚.2. 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C级﹚3.舒婷的诗往往在曲折委婉的抒情中表达真挚的心声这首诗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 ﹙C级﹚【学习反思】﹙B级﹚如何诵读这首诗?五【作业布置】﹙C级﹚赏析舒婷的《思念》,完成题目思念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颗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1.诗的第一节选用、、和四个意象,分别抒写出、、和等情思2.第二节中,诗人运用比喻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缠绵、真切,请分析下面比喻句各比喻什么①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②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3.鉴赏第三节在全诗中的作用【拓展阅读】《双桅杆》舒婷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岸啊,心爱的岸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又在这里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双桅船》赏析:《双桅船》是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征、意象来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人性的佳作全诗表现了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在执着追求理想的进程中,时而与岸相遇,又时而与岸别离,相和谐又相矛盾同时,在理想追求进程中,诗人时而感到前行的艰难与沉重,又时而感到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而不让自己停息“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诗中所表现的情绪与心态,既是诗人自我的、个性的东西,同时,又是那个特定时代的青年们所普遍感受到而难以言表的东西诗人以她细腻的心,运用象征的技巧,把它完美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本诗的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是象征在朦胧诗中,象征多是用某种具体的事物和人们能直感的形象来替代人的某种主观情绪和某种社会态度简言之,就是用具象来表达抽象诗题“双桅船”,就是一种象征全诗的目的不在于描写一只客观的双桅船,而是借用双桅船这一具体形象来表现诗人自己,表现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或者说,诗人觉得,我就像一只双桅船双桅船中的“双桅”又暗示着某种深层的含义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另外,诗中的“岸”、“风”、“风暴”、“灯”等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性“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风”意味着时代紧迫感给诗人的动力,“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风云,“灯”则与光明信念边在一起意象的运用,是本诗的另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所谓意象,就是借用外在的景致来表现诗人的主观心态它与传统诗歌中的“意境”不同意境一般是触景生情并借景抒情,从而达到景中含情的艺术目的而在朦胧诗中,诗人多以主观情绪和人的各种心态为表现对象,从主观情绪出发,想象并构造成某种具体的画面与景致,从而使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以达到艺术表达的效果诗人在《双桅船》中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心态,一种情绪,一种感情历程而落在语言上,却是“船”、“岸”、“风暴”、“灯”等具体形象,并把这些具体形象加以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有动态过程的画面而在画面之下,隐含并跳动着作者的心,作者的真情实感全诗意象清新,组合自然,使诗人内在, 强烈的情绪得以自如的表达另外,本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诗中所蕴含的情凝重而又细腻,既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开阔的时代情怀诗的最后四名:“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被人们当作警句加以广泛流传和引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参考答案一、1.注音:干瘪(biě) 驳船(bó) 蜗行(wō) 胚芽(pēi) 迷惘(wāng) 隧洞(suì)绯红(fēi) 淤滩(yū) 纤绳(qiàn)2.词语解释:疲惫:非常疲乏簇新:极新(多指服装)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绯红:鲜红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二、1.诗人创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2. 答:第二诗节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又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3. 第三诗节中的感情色彩由悲哀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诗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象征着祖国的希望4.笿:第四诗节中抒发的感情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强,感情达到了高潮诗人将抑制不住的强烈感情化作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愿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取得她的“富饶”“荣光”和“自”,去实现她的伟大理想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为之升华四、仔细赏读,理解品味作品:1. 答: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与祖国一起经受苦难,并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诗人通过一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情感,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而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2. 答:四句“祖国啊”所抒发的情感并不一样第一句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第三句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第四句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可见,诗人的感情由低沉叹息逐渐转向亢奋热烈这种变化是历史发展在诗人心灵中折射的必然“文革”浩劫之苦造就了舒婷这一代人富有时代特征的迷惘、困惑、怀疑、失落的情绪,也使他们通过心灵的折光抒发严峻的思考、深刻的反省和顽强的追求舒婷的诗把个人的悲喜同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把对现实的感知同理想的追求结合起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3. 答:诗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写祖国的过去诗人写的虽是贫穷和苦难,情感中却始终流动着对祖国的挚爱、依恋和赞颂例如:“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老水车”这个形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惫”,却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存力同样,下文的“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都是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的形象“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几行,写的是中国人民屡受挫折却从不泯灭希望以上种种,都是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赞扬六、参考答案:1.挂图代数琴桨橹茫然苦恼惆怅焦灼2.①时间缓慢②距离遥远3.第三节是全诗的诗眼,点出所有的痛苦、惆怅、焦灼和期待全部发自内心.是源自心灵深处的“思念”文章《梅岭三章》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够感受诗歌韵律,理解诗歌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全册)学案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全册)学案导学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学案导学案一、研究目标本学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二、教学重点- 理解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 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三、教学内容本学案涵盖了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的全部内容,包括以下单元:1. 第一单元:殖民地的兴衰2. 第二单元:现代工业的诞生与发展3. 第三单元:现代民主的产生与发展4. 第四单元:二战与世界格局的重塑5. 第五单元:冷战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6. 第六单元: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研究方法- 阅读历史教材,注重理解教材中的概念和事件- 运用归纳法和比较法整理历史知识,形成系统的研究笔记-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与同学们共同探讨历史问题- 多使用互联网资源,了解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更多信息五、教学评价本学案的教学评价主要采用以下方式:- 课堂小测验:帮助学生检验对每个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作业考察:通过写作、口头报告等方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 研究笔记:鼓励学生整理研究笔记,评价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归纳和总结能力六、教学资源1.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2. 互联网资源:包括历史资料、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源通过本学案的教学,相信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历史知识,提高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为他们未来的研究与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为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学案导学案的内容。
请按照此学案进行教学,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祝顺利!。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案(汇总48页)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一金属材料第一课时导学知识目标点: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通性和个性)2、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课时:1课时导学方法:创设情境—联系实际—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由金属材料制成家里的日常生活用品:2、金属材料包括和。
3、Al、Fe、Cu发现朝代有早到晚排列顺序是:、、。
二、课堂导学:1、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①仪器和药品(在家中寻找一些废弃的金属用品,如:易拉罐、废电池皮、回形针、铜导线、罐头瓶盖等。
)②步骤a把它们打磨后,观察颜色状态,并试试能否被弯曲折断。
b用小刀在表面刻划,比较它们的硬度的大小。
c在火焰上方烧烤,试试它们能不能传热。
d用铁锤锤击,看能否拉长压扁。
e用电池、导线和小灯泡试试它们能不能导电。
③交流讨论金属的物理性质:①;②;③;④。
个性:。
2、讨论:课本P33、金属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
还需考虑的因素:价格、资;、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物是否易于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金属之最:⑴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⑵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⑶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⑷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⑸硬度最高的金属—铬⑹熔点最高的金属—钨⑺熔点最低的金属—汞⑻密度最大的金属—锇⑼密度最小的、最轻的金属—锂课堂练习:1、大多数金属都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一般有金属光泽,______ 和_ 较大,较高,具有良好和、性能。
在室温下除外,金属都是,但不同的金属还具有各自的一些特性,而且各种金属的颜色、硬度、密度、熔点、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物理性质差别也较大。
2、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自;水管,你认为选用下面哪一种既经济又耐用()A.普通钢管B.铜管C.不锈钢管D.塑料管3、下列金属中导电性能最好的是()A.铜B.铝C.铁D.银课外练习:1、用金属的化学式填空:①白铁皮表面镀上的一层金属是。
②镀在保温瓶胆夹层的银白色的金属是_____。
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导学案
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掌握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
2. 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3. 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道德与法治的原理。
学习内容:
一、道德与法治的概念
1. 什么是道德?
2. 什么是法治?
3. 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二、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1. 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需要。
2. 个人品德和人格完善的需要。
3.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三、道德与法治的实际应用
1. 在家庭生活中的运用。
2. 在学校生活中的运用。
3. 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
学习方法:
1. 预习课文,了解本课的基本内容。
2. 结合实际案例,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原理。
3. 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实际应用经验。
4.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学习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道德与法治的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系统讲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关系及其重要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巩固练习: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道德与法治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学习建议:
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了解道德与法治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3. 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与同学、老师交流心得体会,共同提高道德与法治素养。
数学九年级下册全套导学案(pdf版含答案)(1)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全套导学案26.1.1反比例函数§26.1 反比例函数1.认识反比例函数是描述具有反比例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2.经历由实际问题抽象反比例函数的过程,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3.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试一试反比例函数的概念1.回答下列问题(1)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463km ,某次列车的平均速度v(单位:km/ h )随此次列车的全程运行时间t (单位:h )的变化而变化.问题中有两个变量与,当一个量变化时,另一个量随着它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对于的每一个确定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因此变量间具有函数关系,它的解析式为 .(2)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块面积为1000m2 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长y (单位:m )随宽x(单位:m )的变化而变化. 问题中有两个变量与,当一个量变化时,另一个量随着它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对于的每一个确定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因此变量间具有,它的解析式为.(3)已知北京市的总面积为1.68 104 km2 ,人均占有面积S (单位:km2 / 人)随全市总人口n (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 问题中有两个变量与,当一个量变化时,另一个量随着它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对于的每一个确定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 因此变量间具有,它的解析式为.答案:1.(1)t,v,t,v,t,v,v1463;(2)x,y,x,y,x,y,函数关系,y t=1000;x1.68 ⨯104 k(3)n,S,n,S,n,S,函数关系,Sk = ;小结:(1) y = ,非零常数; n x(2)x ,y ,x ,不等于 0 的一切实数;(3)分母,无意义;(4)自变量,函数.根据已知条件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1.已知 y 是 x 的反比例函数,并且当 x = 2 时, y = 6 .(1)写出 y 关于 x 的函数解析式;(2)当 x = 4 时,求 y 的值.解:(1)因为 y 是 x 的 ,所以设 .又因为 x = 2 时, y = 6 ,所以有,解得, 因此 y = .(2)把 x = 4 代入,得 y = . 2. 近视眼镜的度数 y (单位:度)与镜片焦距 x (单位:m )成反比例.已知 200 度近视眼镜的镜片焦距为0.5m ,则 y 与 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是. 答案:1.(1)反比例函数,y= ,6 = x试一试k 12,k=12,2 x;(2)y12,3;2.xy 100.x 题组一1.用函数解析式表示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1)某厂现有 300 吨煤,这些煤能烧的天数y(单位:天)随平均每天烧的吨数x(吨/天)的变化而变化.那么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2)一个物体重100N,物体对地面的压强p (单位:Pa)随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单位:m2 )的变化而变化.那么p 与S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2.下列函数:① y做一做2x1;②y4=-;③yx⑤ xy =15;⑥y=2,其中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的是(填序号). x 23.在xy + 2 = 0 中,y 是x 的()A.一次函数B.反比例函数C. 正比例函数D.既不是正比例函数也不是反比例函数答案:1.(1)y300;(2)p x=300;2. ②④⑤;3. B. S题组二1.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一次又一次地对气缸顶部的活塞加压,测出每一次加压后缸内气体的体积和气体对气缸壁所产生的压强,如下表:体积 x (mL)100 80 60 40 20压强 y(kPa) 60 75 100 150 300则可以反映y 与x 之间的关系的式子是()3000 6000A. y =3000x做一做B. y 6000xC.y =D. y =x x2.已知y 与x2 成反比例,并且当x = 3 时,y = 4 .(1)写出y 关于x2 的函数解析式;(2)当x = 1.5 时,求y 的值;(3)当y = 4 时,求x 的值.答案:1.D;2.(1)因为y 与x2 成反比例,所以设y =k k. 又因为 x = 3 时, y = 4 ,所以x 2 有4 = ,解得k = 36 ,因此 y =3236;(2)将x=1.5代入y = x36得y 16;(3)将x2 y = 6代入 y = 36得 x = ± 6 .x 1. 若 y = (a +1)xa -2 是反比例函数,则 a 的取值为 .2. 已知函数 y = 能力拓展m + 3 x1-m2-3m是反比例函数,则m2 2m = .3.反比例函数y=k在x = 2 处自变量增加 1,函数值相应地减少了2 x 3小结:(1)反比例函数y = 中 k≠0,自变量 x 的指数为;k x (2) y 与 x 成正比例, x 与 z 成反比例,则 y 与 z 成. 6 ,则 k= .4.若 y 与 x 成正比例, x 与 z 成反比例,且当 z = 2 时, y = -3,则 y 与 z 的函数解析式是 .答案:1. 1;2. 0;3. 4;4. y = -6 ;小结:(1)-1;(2)反比例. x 26.1.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 会根据解析式画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归纳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特征和性质.2. 灵活运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解决问题.3. 感悟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与图像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形结合及转化的思想方法.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1. 通过描点法画出下列反比例函数的图像.(1) y = (2) y = 12 x x解:列表表示几组 x 与 y 的对应值(填空):x … -12 -6 -4 -3 -2 -1 1 2 3 4 6 12 … y = 6xy = 12 x图26.1-12. 通过描点法画出下列反比例函数的图像.(1) y = - 6x试一试(2)y =-12 x答案:1. 略;小结(2)一、三,一、三,减小;(3)减小;2. 略;小结:(3)二、四,二、四,上升,增大;(4)二、四,增大.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运用1.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A(2,6) .(1)这个函数的图像位于哪些象限?y 随x 的增大如何变化?(2)点B(3,4) ,C(-2试一试1, 4 2k k 14) , D (2,5) 是否在这个函数图像上? 5解:(1)因为点 A (2,6) 在 象限,所以这个函数的图像位于 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 y 随 x 的增大而.(2)设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y = ,因为点 A (2,6) 在其图像上,所以点 A 的坐x标满足 y = ,即 ,解得 k=.所以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x因为点满足该解析式,点 不满足该解析式,所以点在这个函数图像上,点 不在这个函数图像上. 2. 下列反比例函数:① y = - 2x②y =③ 7 y =-103x x④ y3 100x(1)图像位于第一、三象限的是 ; (2)图像位于第二、四象限的是 .小结:1. 如果任意一点的坐标满足函数解析式,那么这个点就在其图像上,否则,就不在其图像上.2. 反比例函数图像的位置以及 y 如何随 x 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只与有关.函数 图像位置 图像变化趋势y = kxk > 0 第一、三象限 在每个象限内,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k < 0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3. 如图 26.1-2,它是反比例函数 y =m - 5 图像的一支.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x(1)图像的另一支位于哪个象限?常数 m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2)在这个函数图像的某一支上任取点 A (x 1,y 1) 和点 B (x 2,y 2 ) ,如果 x 1 > x 2 ,那么y 1和 y 2 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图 26.1-2解:(1)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只有两种可能:位于象限,或者位于象限.因为这个函数的图像的一支位于第 象限,所以另一支必位于第象限. 因为这个函数位于象限,所以 m-5,解得.(2)因为 m-5 ,所以在这个函数图像的任一支上,y 都随 x 的增大而,因此当 x 1 > x 2 时,.4. A (-1, y ) , B (1, y ) , C (3, y ) 是反比例函数 y = - 1图像上的三点,请你正确排出123xy 1,y 2,y 3 的大小顺序.k 12 答案:1.(1)第一,第一、三,减小;(2) 6 =,12, y =,B 、C ,D ,B 、C ,D ;2.2x(1)②④;(2)①③;小结:2. k 的正负;3,(1)第一、三,第二、四,一,三,一、三, >0,m >5;(2)>0,减小, y 1 < y 2 ;4. y 2 < y 3 < y 1 ;小结:(2)原点.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k1. 如图 26.1-3 所示,反比例函数 y =试一试(k ≠ 0) 的图像上任取一点P(x, y) ,过这一点分别x作x 轴、y 轴的垂线PM ,PN ,垂足分别为点M 、N ,所得的矩形PMON 的面积为多少?图 26.1-3k解:矩形PMON 的面积S = ,因为y =,所以xy =k ,所以S= ,即过x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x 轴、y 轴的垂线,所得的矩形面积为.k2.如图 26.1-3 所示,反比例函数y =k (k ≠ 0) 的图像上任取一点 E (x , y ) ,过 E 作 xEF ⊥ y 轴于点 F ,连接OE ,所得三角形 EOF 的面积为多少? 解:三角形 EOF 的面积 S= ,因为 y = ,所以 xy = k ,所以 S=, x即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坐标轴的垂线,并将该点与原点相连,所得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答案:1. PM ⋅ PN =y ⋅x =xyk k, , ,k ,k ;2. 1 EF ⋅ OF =1x ⋅ y = 1xy1 1.22 22 2题组一1. 下列图像中是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是( )(A )(B )2. 填空学习迁移做一做k (C )(D ) 5(1)反比例函数 y =的图像在第象限.x(2)反比例函数 y = 的图像如图 26.1-4 所示,则k0;在图像的每一支上,y 随 xx的增大而.图 26.1-43. 对于反比例函数 y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A.图像经过点(-1,3)a 2B. 图像位于第二、第四象限C. x > 0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D. x < 0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4.当a ≠ 0 时,函数 y = ax +1与函数 y =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x答案:1.C ;2.(1)一、三;(2)>,减少;3.D ;4.C.题组二k1. 若点 P 1(-1,m ) P 2 (-2, n ) 在反比例函数 y = x(k > 0) 的图像上,则m n (填“>”“<”或“=”) 2. 已知点 A (x 1, y 1) , B (x 2 , y 2 ) , C (x 3, y 3 ) 是函数 y = - xx 1 < 0 < x 2 < x 3 ,则 y 1, y 2 , y 3 的大小关系是3 + 2m图 像 上 的 三 点 , 且3. 已知 A (-1, y 1) , B (2, y 2 ) 两点在双曲线 y = ( )做一做,且y1 >y2 ,则m 的取值范围是xA.m >0B.m 0C.m >-3 2D.m <-3 2答案:1.<;2. y2 <y3 <y1 ;3.D.题组三k1.如图26.1-5 所示,M 为反比例函数y =的图像上的一点,MA⊥y轴,垂足为A,△MAOx的面积为2,则k 的值为.2.如图26.1-6,点A 在函数y =做一做4 4 ( x > 0) 的图象上,且OA = 4 ,过点 A 作 AB ⊥ x 轴于x点 B ,则△ ABO 的周长为.图26.1-5 图26.1-6 3. 如图 26.1-7 所示,A 、B 两点在双曲线 y = ,分别经过 A 、B 两点向坐标轴作垂线段,x已知 S 阴影 = 1,则 S 1+ S 2 等于( ) A. 3B. 4C. 5D.6图 26.1-7图 26.1-84 4. 如图 26.1-8 所示,函数 y = -x 与函数 y = -x6 的图像相交于 A ,B 两点,过 A ,B 两点 分别作 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 C ,D ,则四边形 ACBD 的面积为( ) A. 2 B. 4 C. 6 D. 8 答案:1.4;2. 2 + 4 ;3.D ;4.D. 1. 如图 26.1-9,P 是双曲线 y =4( x > 0) 的一个分支上的一点,以点P 为圆心,1 个点位x长度为半径作⊙P,当⊙P与直线y = 3相切时,点P 的坐标为. 图26.1-9 图26.1-102.如图26.1-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y =k( x> 0) 的图像上有一点A(m,4),x过点 A 作AB⊥x轴于点 B,将点 B 向右平移 2 个单位长度得到点 C,过点 C 作y 轴的平行线4交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于点D,CD =.3(1)点D 的横坐标为(用含m 的式子表示);(2)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3.如图 26.1-11,四边形ABCO 是平行四边形,OA = 2 ,AB = 6 ,点C 在x 轴的负半轴上,将□ABCO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得到□ADEF,AD 经过点O ,点F 恰好落在x 轴的正半轴k上,若点 D 在反比例函数y =( x< 0) 的图像上,则k 的值为.x图 26.1-11答案:1.(1,4)或(2,2);2.(1)m+2;(2) CD =4,∴点 D 的坐标为(m + 2, 34) . 3点 A (m ,4) ,点 D (m + 2, 4 ) 在函数 y = k 的图像上,∴4m = 4(m + 2) ,解得 m=1,3 x 3∴k = 4m = 4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y = 4;3. 4 x§26.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1.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像、性质解决实际问题.2.经历“实际问题——建立模型——拓展应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几何问题与反比例函数1.已知矩形面积为36cm 2,相邻的两条边长分别为 x cm 和 y cm ,则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图像大致是( )A BC D2.市煤气公司要在地下修建一个容积为104 m 3的圆柱形煤气储存室.(1)储存室的底面积 S (单位: m 2)与其深度d (单位: m )有怎样的函数关系?(2)公司决定把储存室的底面积 S 定为500m 2,施工队施工时应该向地下掘进多深? (3)当施工队按(2)中的计划掘进到地下15m 时,公司临时改变计划,把储存室的深度改为15m .相应地,储存室的底面积应改为多少?(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解:(1)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得,所以 S 关于d 的函数解析式为 ,其中是常量,是变量, S 是d 的函数.(2)由题意,把储存室的底面积 S 定为500m 2,也即 S = 500 ,将其代入 S 关于d 的函数解析式得,解得d =.因此,如果把储存室的底面积 S 定为500m 2,施工时应向地掘进深.(3)由题意,把储存室的深度改为15m ,也即d = 15 ,将其代入 S 关于d 的函数解析式得,解得 S ≈ .因此,如果把储存室的深度改为15m ,储存室的底面积应改为.4104104 答案:1.A ;2.(1) Sd = 10 , S =,容积, S 、d ,反比例;(2) 500 =,dd3知识建构试一试。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8课《孟子》导学案及答案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8课《孟子》导学案及答案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孟子》的文学背景及孟子其人。
1.2理解《孟子》中的主要思想及哲理。
1.3掌握课文中重点词汇、句式及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深入解读文本。
2.2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孟子的思想光辉,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2提高审美情趣,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孟子》的文学背景及孟子其人。
1.2《孟子》中的主要思想及哲理。
1.3课文中重点词汇、句式及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
2.教学难点:2.1对《孟子》中深奥哲理的理解。
2.2对课文中复杂句式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简要介绍《孟子》的文学背景及孟子其人。
1.2学生分享对孟子的了解及对《孟子》的初步认识。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本内容。
2.2学生查找并记录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及修辞手法。
3.合作讨论3.1学生分组,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讨论。
4.精讲点拨4.1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难点进行讲解。
4.2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5.实践运用5.1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2教师给出实例,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6.2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孟子》的文学背景及孟子其人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
3.在精讲点拨环节,学生对课文中的难点有了深入的理解。
4.实践运用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要求。
2.教学内容丰富,涵盖《孟子》的文学背景、孟子其人、课文内容等多个方面。
3.教学过程设计合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九年级语文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导学案)(教师版)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导学案——《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学习目标】1.诵读词作,赏析词作语言。
2.了解意象的内涵,品味意境。
3.结合词人背景,把握词作情感。
【重难点】赏析词作语言,把握意象,品味意境,体悟情感。
【学习过程】预习案1.回顾《词四首》的学习,小结阅读古诗词方法与步骤(1)读题目:时间、地点、内容、目的等。
(2)读作者:知人论世(3)读词作:把握词作内容与情感。
①读注释,帮助理解难词的意思、典故、背景等。
②找意象,明意境、想画面,,把握词作内容。
③抓“词眼”,领悟词作主旨及作者情感。
2.了解作者、写作背景【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
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诗学杜甫,同时也工于填词。
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靖康之难后,宋室南渡,词人陈与义也因之开始了流亡生涯,他避乱襄汉,转湖湘,饱受流离之苦。
这首词大概是在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或六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时年四十六或四十七岁。
他回想起青年时在洛阳与友人诗酒交游的情景,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原名纳兰成德(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代初年词人。
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
其词题材主要集中在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尤以逼真传神的写景著称,风格清丽婉约、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学习案第一课时杏花疏影里——赏读《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一小结读词方法导入1.在前面第12课《词四首》的学习中,我们了解豪放词,诵读了六首经典词作。
九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布局谋篇》(导学案)(教师版)
《写作:布局谋篇》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根据表达中心的要求对组材料的组织结构的安排做出整体的谋划。
2.列写作提纲,并根据实际需要修改提纲。
3.养成写作中布局谋篇的意识和习惯。
【重难点】列写作提纲。
【学习过程】预习案我们每天都在路上。
生活路上有欢笑,学习路上有艰辛,交友路上有甘甜,追求路上有付出。
在路上,我们有坚实的脚步,有丰富的体验,有无尽的期盼与思考。
请以《在路上》为题,自定文体,列写提纲。
学习案一、激趣导入古人作战讲究兵法,将领的排兵布阵直接影战局。
我们写作就像古人作战,“排兵布阵”很重要,不重视“排兵布阵”,就有可能跑题、偏题,最后“阵亡”。
写作中的“排兵布阵”是指什么呢?二、活动一:了解布局谋篇阅读九下课本62页,勾画相关语句,提炼要点,了解布局谋篇。
1.什么是布局谋篇?布局谋篇是在审题立意、选材之后,对材料的组织、结构的安排等做整体谋划。
简而言之就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么过渡等。
2.体会布局谋篇的妙处。
揣摩《送东阳马生序》的结构图,说说作者是如何布局谋篇的?作者采用夹叙夹议手法,以现身说法的方式将“劝学”主旨娓娓道来。
文章从叙述自己年轻时求学经历写起,所选材料“致书难、求教难、外出求学难”都是跟主旨紧密相关之事,详写。
作者先写自己,再写太学生,后写马君则;写自己引出了写太学生,写太学生又引出了写作为太学生之一的马君则。
对比说理,写自己的艰苦经历是正面教育,写富家子弟求学的情形则是提供反面的教训,这一切都围绕勉励马生主旨而展开。
全文前后勾联,关合紧锁,结构非常紧密,可见作者布局谋篇之精妙。
3.怎么布局谋篇?阅读课本62页内容提炼出要点。
(1)围绕中心,梳理材料,拟出全文的框架。
(2)在拟定框架后列出写作提纲。
用简要的文字明确文章的全貌,包括文章的开头、结尾、中间部分的展开、承接过渡等。
小结:列提纲有什么作用呢?完善的提纲,有助于理清思路,把握全局,避免写作时偏离题意或信马由缰,有助于作者一气呵成地写完全文。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及导学案
九年级(一)班语文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进度安排靖边五中九年级语文组教学设计蹲组领导签字:后附自学导读《孔乙己》导学案【基础知识自主学习】一、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阔绰( ) 咸亨酒店( ) 笔墨纸砚( )附和( ) 不屑置辩( ) 颓唐( )二、本文中省略号的作用一般有:A.表示思维的跃进。
B.表因人抢白话未说完。
C.表心情矛盾。
D.表思索在进行。
试指出下列各句中省略号的作用,只填字母。
1.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2.“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3.“读过书,……我便考你一回。
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 )4.“这……下回还清罢。
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
”(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短衣帮站着喝酒,穿长衫的慢慢坐喝,这种穷富等级社会地位的差别正是孔乙己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小说中描写的社会背景( )2.“窃书不能算偷”,把“偷”说成“窃”,一是为了遮丑,二是炫耀才学,这正好暴露了孔乙己虚荣心被损伤后的内心痛苦。
( )3.“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这句话反映了孔乙己被封建教育毒害至深遭人唾弃的情景。
( )4.“孔乙己自己摇着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其中“多乎哉?不多也。
”引自《论语》,在这里表现了孔乙己书呆子气十足。
( )四、揣摩“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
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A.孔乙己免不了做些偷窃的事,从小说看主要是偷哪类东西?B.孔乙己既“免不了做些偷窃的事”,为何又说“品行比别人都好”,这岂非前后矛盾?正是这种表现,正好体现出孔乙己身上怎样的双重性格?1.2.【基本能力达标学习】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第18课 天下第一楼(导学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学与练(统编版)
第18课 天下第一楼(学案)2022年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在阅读过程中能把握主要内容,并通过朗读、概括、讲述等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能理清行文思路,用多种形式介绍所读作品的基本脉络;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
能分类整理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精彩段落和经典诗文名句,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作用;能从作品中找出值得借鉴的地方,对照他人的语言表达反思自己的语言实践;能通过对阅读过程的梳理、反思,总结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阅读经验和方法;能与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借鉴他人的经验调整自己的表达。
1.梳理节选部分的剧情,把握主要的戏剧冲突。
2.品味人物台词,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命运。
3.把握剧本主旨,对剧本所反映的时代风貌和社会文化生活状况有自己的思考。
活动一:正音正字(1)单音字幌子(huǎng )侦缉(jī)怯懦(qiè)忌讳(huì)拾掇(duo )捣蛋(dǎo )凄惨(qī)纳闷(nà)积蓄(xù)煞白(shà)打镲(chǎ)打怵(chù)遛遛(liù)咬牙跺脚(duò)喜幛(zhàng )子五子行(háng) 落子(lào zi )骂骂咧咧(mà ma liē liē)行头(xíng tou )赫赫扬扬(hè)2.字形懦 怯懦雏 雏鸟蜷 蜷缩势 手势孺 孺童雉 雉鸡倦 疲倦挚 真挚活动二:词义梳理搭济:帮人脱离困难。
场面:指戏曲演出时伴奏的人员和乐器。
拿糖:装腔作势,摆架子。
拾掇:整理,收拾。
雕梁画栋: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赫赫扬扬:显赫的样子。
咬牙跺脚:一般是用来形容人生气的样子或是表情比较无可奈何。
第22课《陈涉世家》(导学案)九年级语文下册
22《陈涉世家》导学案【学习目标】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经过。
2.熟读课文,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特点,学习本文注重选材取舍的写法。
3.了解陈胜、吴广在反对秦王朝暴政中的作用,体会司马迁对人物的评价。
【重难点】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经过。
2.熟读课文,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特点,学习本文注重选材取舍的写法。
【课前预习】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
字,夏阳人。
司马迁自幼受父亲熏陶,10岁就到长安学习,20岁起曾多次到南北各地游历,观察各地的风俗人情,采集传闻异说。
38岁时继任太史令,更有机会博览皇家藏书,掌握了丰富的史料。
后由于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解而触怒圣上,获罪下狱,被处宫刑。
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历时10多年,终于写成历史巨著《》。
2.作品简介《史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通史。
叙述了从到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共130篇,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五部分。
被鲁迅誉为“”。
《史记》中的“本纪”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
3.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翻译课文。
【译文】4.解释下列文言词语的意思。
【一词多义】(1)少:陈涉少时()吾闻二世少子也()(2)然:吴广以为然()然足下卜之鬼乎()(3)等:公等遇雨()等死()(4)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5)数:扶苏以数谏故()卒数万人()(6)书: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得鱼腹中书()【通假字】(1)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2)为天下唱.()(3)固以.怪之矣()(4)将军身被.坚执锐()【词类活用】(1)陈胜王.()(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3)狐.鸣呼曰()(4)忿恚..尉()(5)将军身披坚.执锐.()()【古今异义】(1)尝.与人佣耕(古义:;今义:)(2)苟.富贵,无相忘(古义:;今义:)(3)楚人怜.之(古义:;今义:)(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古义:;今义:)(5)固.以怪之矣(古义:;今义:)(6)卒中往往..语(古义:;今义:)(7)吴广素.爱人(古义:;今义:)(8)并.杀两尉(古义:;今义:)(9)借第.令毋斩(古义:;今义:)(10)与皆来会计..事(古义:;今义:)【重要虚词】(1)之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②陈胜佐之()③然足下卜之鬼乎()④辍耕之垄上()(2)于①祭以尉首()②以激怒其众()③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④扶苏以数谏故()⑤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⑥固以怪之矣()⑦或以为死,或以为亡()(3)为①若为佣耕/项燕为楚将/吴广以为然()②为屯长/自立为将军/功宜为王/乃立为王()③为坛而盟()④号为张楚()⑤为天下唱()⑥士卒多为用者()【特殊句式】(1)省略句①守丞死,乃入据陈()②广以为然()③上使外将兵()④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2)判断句①陈胜者,阳城人也()②吾闻二世少子也()③当立者乃公子扶苏()(3)被动句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下导学案年级:九年级下册科目:语文主备:审核:课题:《陈毅市长》课型:新授课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了解剧情梗概、戏剧的特点。
2、把握戏剧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
3、在激烈的矛盾冲突过程中通过个性化的话剧语言塑造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的光辉形象。
学习重点、难点一、了解戏剧的特点二、简介陈毅,让学生更深透了解人物性格特征。
三、剧情梗概。
学法指导:先独立训练,再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习过程:导入由《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导入。
一、自主学习疏理、分析故事情节。
二、合作探究1、研读第一部分。
(1)开头设置齐仰之接电话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2)一个执意夜访,一个拒之门外,于是冲突产生。
陈毅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2、研读第二部分。
(1)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
进门后,齐仰之语气生硬,限时三分钟,思考:陈毅陈毅如何打破这一僵局?(2)尽管齐仰之有了让步,请陈毅坐下了,但“三分钟”仍不让步,那么,陈毅怎样打破这一限制,使访谈得以深人下去呢?3、研读第三部分。
四人小组讨论以下四个问题:(1)陈毅所讲的“共产党人的化学”指什么?(2)陈毅为什么要采用“革命化学”的说法?(3)陈毅怎样针对齐仰之“这种化学,与我何干”的思想进行宣传?(4)齐仰之的思想为什么会起“化学变化”?三、质疑、展示1、研读第四部分。
思考:这场戏的结尾有何特色?作用是什么?2、学会分析人物文中两位主要人各具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中的相关内容分析。
陈毅:齐仰之:四、训练巩固1、注音:斋()羹()偌()、撷()、驽()、羹()揿钮()2、理解词语:深居简出恕不接待闭门羹才疏学浅伊始礼贤下士秉烛夜谈。
3.了解文中表示第一人称“我”的词:4、语段中“化学”比喻____ _;“碱性”比喻__ ___;“中和”比喻__ ___。
五、拓展延伸:1、了解“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在剧情发展中的作用。
2、把握人物语言中的潜台词,根据上下文和特定的对话场合挖掘和体会言外之意。
潜台词是藏在字面之下的没有说出来的台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言外之意,这个“意”反映了特定的情景之下人物说话的真实意图和内心世界。
①齐仰之:这……可以延长片刻。
②陈毅:我身上倒有不少碱性,你我碰到一起,不就中和了?六、总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九年级下导学案年级:九年级下册科目:语文主备:审核:课题:《江村小景》课型:新授课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了解独幕剧容量小、场景集中的特点。
2.体会本文精练通俗、内涵丰富的语言。
3.理解独幕剧情节紧凑、结构谨严的特点。
4.了解兵祸战乱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灾难。
学习重点、难点:目标2、3课前学习一、知人明事,走近作者。
1.作者:田汉是奠基人,、,。
2.背景: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梳理思路。
请大家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浏览全文。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2.思考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二、合作交流赏析情节,精研细读。
请大家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研读课文。
第一部分:1.第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什么?2. 说说女儿的性格如何?从哪里看出来的?3.母亲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4.联系全文,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的戏剧气氛。
第二部分:1.揣摩长子的性格,并思考:长子的性格是天生如此吗?如果不是,又是如何形成的?2.请几名学生分角色表演这一情节。
第三部分:1.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2.兄弟俩矛盾的导火线是什么?3.引导学生思考:长子如果没有这种种陋习,那么兄弟俩也不会相互残杀。
那么母亲的哭诉又说明了什么?4.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内容。
三、质疑探究总结归纳,概括特色。
1.母亲的理想是什么?其理想的破灭说明了什么?2. 本文的主题是什么?3.本文的主要特点:四、训练巩固根据注音写出汉字1.(jiǎo)匪(2)(jiǎo)械(3)(chù)生(4)针(zhǐ)2. 课后习题第一题。
五、拓展提升长子我想逃,没逃脱,被他们抓回去,又打。
……后来又帮张作霖打吴佩孚。
母孩子,你怎么这样没有主张呢?总该帮一个好的打那坏的呀。
长子我那时什么也不懂,又不识字,能有什么主张?……这是第二次奉直战打掉的。
母哎呀,孩子,你干吗要替人家瞎卖命呢?长子不卖命没有饭吃啊,娘。
1.长子的第一段话,主要说了什么内容?2.从长子的这三段话,可以看出造成这个人物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3.这个独幕剧的主题是揭露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在这段对白中哪些句子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六、总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九年级下导学案年级:九年级下册科目:语文主备:审核:课题:《威尼斯商人》课型:新授课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了解剧本知识,培养学生了解各种文艺表现形式的兴趣。
2..鉴赏波澜起伏的戏剧情节,把握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
(难点)3.认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夏洛克、鲍西娅的性格特征。
(重点)4.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个性化和丰富生动的特点,了解夸张、对比等戏剧技巧。
(难点)5.了解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学习安东尼奥友情至上、鲍西娅见义勇为的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目标3、4、5课前学习一、了解戏剧基础知识:1.戏剧的时间要高度集中。
2.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剧本中的矛盾冲突大体分为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
3.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4.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圈点勾画生词和精妙好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生简述剧情。
二、合作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
三、训练巩固1、为下列划线的字词注音。
恻( ) 豁( ) 癖( ) 凛( ) 腌赞( ) 稽( )庖( ) 霖( ) 契( ) 铭( ) 砥( ) 爵( )怜悯( ) 磅( ) 袒( ) 诉讼( ) 刽子手( )2、解释下列词语。
钧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恶不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遍稽群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折衷是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流砥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戏剧要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这里的矛盾冲突是什么?4、鲍西娅是怎样智斗夏洛克取胜的?5、从鲍西娅的语言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四、拓展提升1、请谈谈你对夏洛克、鲍西娅、安东尼奥形象的认识。
夏洛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鲍西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东尼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戏剧艺术特色,体会剧本所用的戏剧技巧,学习欣赏戏剧。
教师提示:该剧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展开情节,刻画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语言优美生动,诙谐又不失严肃,轻松中暗藏杀机。
作为著名的喜剧,我们该怎样认识这场戏的喜剧性?3、全班分为六个大组,自行选定导演、演员,自分角色排演戏剧。
五、总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九年级下导学案年级:九年级下册科目:语文主备:审核:课题:《一厘米》课型:新授课姓名:班级:学习目标:⒈理解陶影这一人物形象。
⒉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心理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⒊学会宽容,努力做一个正直、诚实、有责任感的人,学会体谅父母,爱父母。
学习重点、难点:学习目标2、3学法指导:先独立训练,再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课前学习:一、了解作者。
二、掌握字词惩(chãng)罚皲(jūn)裂吝(lìn)惜捺(nà)塑(sù)料挑剔(tì)允(yǔn)诺逻辑(jí)矜(jīn)持吮(shǔn)磕(kē)头骄横(hâng)顷(qǐng)刻哄(hōng)笑脱臼(jiù)兀(wù)自狡黠(xiá)内疚(jiù)反驳(bï)无措(cuî)三、掌握词汇温文尔雅、锲而不舍、释然、秉公、狡黠、彬彬有礼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理清课文情节与结构二、合作探究分析课文1.小说主要刻画的人物是陶影还是小也?为什么?2.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3.陶影自己在做事上并不完善,为什么在儿子面前表现得截然相反?4. 课文第一部分还有哪些情节表现了陶影为此做的艰辛努力?作为一个普通女工,一个普通母亲,她为什么要这样做?5. 如果小说不加入买冰棍的老太太称量小也身高的情节,会对文章内容有何影响?6.小说最后,对于两毛钱都很看中的陶影,为什么拒绝赔偿?为什么说“只请两位爷爷把那天的事情同孩子讲清楚,告诉他,妈妈没有错儿………”?三、成果展示四、训练巩固1.“就是没有她,车也要一站站开,也不能因此没有司机和售票员,也不会少烧汽油。
”2. “她很普通,对谁都不重要,可有可无,唯独对这个男孩,她要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
”如何理解?3. “她很看重两毛钱的,它等于一根黄瓜两个西红柿如果赶上处理就是三捆小红萝卜或者干脆就是一堆够吃三天的菠菜。
”4.“其实地应该把票根保存起来。
这样以后哪次集体活动或开食品卫生会,她骑车去,回来后可以用这张票报销,夫妇都是蓝领工人,能省就省一点。
”5.“油漆皲裂的车门上,有一道白线,像一只苍白的手指,标定一·一○米。
”6. “为自己再塑一个金身”是什么意思?7.“现有的家境要培育出具有大家风度的孩子,需要全力以赴的正面教育。
这很难,就像用小米加步枪打败飞机大炮一样,但并不是做不到。
”8.“陶影突然有些伤心。
不就是一座庙吗?怎么连妈妈都不等了,旋即又释然,带儿子出来,不就是要让他快乐嘛!”9. “陶影用目光包裹着儿子,随着小也的步伐,这目光像柔硬的蚕丝从茧中袖了出来。
”怎样理解?10.“陶影的手像折断的翅膀僵在半空。
”11.“日子像雪白的面粉,毫无变化地流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