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之我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之我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QQ、人人网、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相继问世并迅速风靡网络世界。社交媒体依托互联网络,用户可以免费参与其中,而且可以实现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传播;更重要的是社交媒体突破了传统社交模式的时空局限。用户可以在网络上进行相对平等的对话、讨论,不需要去考虑性别、年龄、地位的差别,成为年轻的大学生发扬个性、结交朋友的重要平台。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通过“朋友圈”“订阅号”等形式共享信息。社交媒体强大的优势已完全可以满足用户,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对社交信息的需求。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提出的6度分割理论认为人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五个,社交媒体就是充分利用了这种通过朋友来结交朋友的原理进行运作。此外,大部分社交媒体都具有强大的连通性,通过链接,实现平台与个体之间的交互连接,形成一个联通的社交网络。大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平台、QQ好友、手机联系人建立社交圈子,同时摇一摇和漂流瓶功能,将微信社交圈由熟人推向陌生人,突破现实的局限,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大学生的社交范围。
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社交媒体在以其丰富的社交信息和强大的社交功能赢得用户喜爱的同时,也因其信息内容良莠
不齐,用户隐私存在被侵犯的隐患等弊端而饱受诟病。
因大学生群体心智尚未成熟,自制力不强,很容被网络吸引而沉迷其中。手机智能终端的发展便利了社交网络媒体的使用,给许多原本就处于精神空虚和人际关系冷漠状态中的大学生提供了堕落的温床。使得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沉迷于社交网络,关心网络事件胜于关心现实。而结果便是大量的时间都把自己封闭在网络世界,错失了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机会。调查显示,大部分使用QQ、微信、微博等的大学生不管是在上课还是休息的时候都会惦记着这“手机三宝”,总会不断掏出手机,查看信息更新。更有甚者,联系亲友、获取信息,吃饭(微信订餐)都要通过微信,成了真人版的“容器人”。
社交网络的自由和开放使得任何可以使用网络的人都能借助这个平台发布信息,加之网络管理的不规范,使得许多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群体由于社会阅历少,判断能力差,很容易把低俗、虚假的信息误认为真实、可靠的信息,容易上当受骗,甚至危害到人身、财产安全。就以微信为例,大学生长期使用微信,养成了对微信的信任和依赖。据调查,在使用微信过程中,95%的大学生会在微信中完全填写或者部分填写真实的信息,这样就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利用微信侵害大学生的机会。
社会学理论认为人的社会化就是一个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家庭”、“学校”、“组织”和“同侪群体”是人完成社会化过程的主要场所。大学生的社交活动也是其社会化过程
的一部分,发挥好社会化过程中每个场所的作用,促进大学生更好的使用社交媒体进行社交活动至关重要。
在我看来,大多数大学生都已经是成年人,应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能对社交媒体产生依赖心理,更不能沉迷其中;其次,对网络上的信息要有一定的辨别能力,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诱惑和侵害;再次,大学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能把自己封闭或孤立于群体之外,要有积极的目标,避免给自己提供沉湎网络的机会。
另外,事实上,一度被视为洪水猛兽的社交媒体如果善加利用可以在教学中起到积极作用。北京某知名高校新闻学院的一位教授在接受本文作者采访时表示,社交媒体可以广泛应用于学生的学习、实践和研究中,她发现近年来学生的毕业论文涉及大量社交媒体的课题。在教学中,课堂上老师无法教授的扩展内容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转发给学生,以学生不反感的方式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从而促进他们对知识的吸收。
就比如,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在课堂之外,打造了一个通过微信课堂、科研助理、坐诊式答疑、讲座辅导、专业提升工作坊等学术形式,帮助全校本科生提升经济学专业素质、栽培经济学英才的造梦基地。微信课堂上,授课教师一边用手机发送语音,一边用电脑的网页版微信补充图文。而此时,学生们无论在自习、在宿舍,还是在路上,只要能用微信,都可以在线听课。2小时的课堂穿插着几个互动环节,学生可以向老师提问交流,
虚拟的课堂热闹而有序。(《中国教育报》,2015-01-03)另外,社交媒体为师生交流搭建了平台,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受访教授表示,她为课上的学生建立了微信讨论群,师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远程讨论,比如在各大媒体实习的学生可以时时在群里发问,每位成员都可以贡献他们的想法,而教授则可以适时答疑解惑,让沟通拥有无限可能。同时,社交媒体作为较随意的聊天渠道,更便于学生与教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