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错控制方式有:检错重发ARQ、前向纠错FEC、混合纠错检错HEC、信息反馈四种IRQ。

数据信号的数字传输有哪些优点为什么数字数据传输的质量高

数字数据传输的优点:1.传输质量高 2.信道传输效率高

由于数据信号本身就是数字信号直接或经过复用即可在数字信道上传输无需经过调制和解调的变换另外用数字传输的方法可以通过再生中继传输无噪声积累这都使数据传输质量得到大大提高

已知线性分组码的8个码组为 000000,001110,010101,011011,100011,101101, 110110,111000 求该码组的最小码距d min = 3

某系统采用水平垂直奇监督码,设信息码元如题表3-2所示,试填写出监督码元,并写出发送的数据序列(按行发送)。

发送数据序列:11001110 01001100 110110001111 0110001101 11101 00

3-11 已知信息码为0110(1101),求所对应的(7,4)汉明码。

解:由监督方程求监督码

此(7,4)汉明码为0110011

3-12 接收端收到某(7,4)汉明码为0111011(1001010),此(7,4)汉明码是否有错?错码位置为何?

解:计算较正子

.

3-13 已知(7,3)循环码的一个许用码组,试将所有其余的许用码组填入题表3-3。

利用交换网实现数据通信主要有哪几种情况

1.利用公用电话交换网

2.利用公用数据交换网

利用公用数据网进行数据交换其交换方式有哪几种

电路交换方式:空分、时分

存储-转发交换方式:报文交换方式、分组交换方式、帧中继

分组交换最基本的思想是什么及其优缺点

分组交换是指以分组为单位存储-转发同一终端送出的不同分组可以在网内独立传输,进行流量控制、路由选择。

分组长度的选取与哪些因素有关

分组长度的选取与交换过程中的延迟时间、交换机费用、信道传输质量以及正确传输数据信息的信道利用率等因素有关。

帧中继的特点:高效性经济性可靠性灵活性长远性

开放系统:所谓开放系统是指能遵循OSI参考模型实现互连通信的计算机系统。

实体:OSI参考模型的每一层都是若干功能的集合,可以看成它由许多功能块组成,每一个功能块执行协议规定的一部分功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称之为实体。

服务访问点SAP: OSI-RM中将第N层与第N+1层这样上下相邻两层实体信息交换的地方称为服务访问点SAP(Service Access Point) 表示为(N)SAP。

服务:OSI中的服务是指某一层及其以下各层通过接口提供给上层的一种能力。

OSI参考模型

第7层应用层: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同时应用层还要负责用户信息的语义表示,斌在两个通信用户之间进行语义匹配。

第6层表示层:主要功能有代码转换、数据格式转换、数据加密与解调、数据压缩与恢复等。第5层会话层:提供诸如会话建立时会话双方资格的验证和核实,有哪一方支付通信费用,以及对话方向的交替管理、故障点定位和恢复等各种服务。

第4层运输层:端到端的顺序控制、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及监督服务质量。

第3层网络层:负责将高层传送下来的信息分组,再进行必要的路由选择、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处理,是通信系统中的发送端的运输层传下来的数据能够准确无误地找到接收端,并交付给其运输层。网络层的协议是X.25分组级协议。

第2层数据链路层:负责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持和拆除,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常用的协议有基本型传输控制规程和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

第1层物理层:提供有关同步和全双工比特流在物理媒体上的传输手段。

OSI模型…………TCP/IP模型……对应PDU

应用层……………应用层……………数据

表示层……………应用层……………数据

会话层……………应用层……………数据

传输层……………传输层……………报文

网络层……………互联网层…………分组

数据链路层………网络接口层………帧

物理层……………网络接口层………比特

HDLC如何保证透明传输:HDLC规程采用“0”插入和删除技术保证透明传输。

HDLC 3种类型的帧

信息帧(I帧):控制字段的第1个比特为0表示信息帧信息帧用来实现数据信息的传输

监控帧(S帧):控制字段的第1、2比特为10表示监控帧监控帧用来实现对数据链路的监控无编号帧(U帧):控制字段的第1、2比特为11表示无编号帧无编号帧用来提供链路的建立和拆除等多种附加的数据链路控制功能和无编号信息的传输功能

X.25分层结构

分组层:采用X.25建议分组级协议

数据链路层:采用LAPB(平衡型链路访问规程)

物理层:采用X.21、X.21 bis和V系列协议

IP地址为10001011010101100000011001000010 将其用点分十进制表示并说明是哪一类IP地址

10001011B=128+8+2+1=139 ********B=64+16+4+2=86 00000110B=4+2=6 01000010B=64+2=66 IP地址为139.86.6.66 为B类IP地址

A类IP地址: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

B类IP地址: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

C类IP地址: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

D类IP地址: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10”

E类IP地址: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11”

某网络IP地址为181.26.0.0 子网掩码为255.255.240.0 求

(1)子网地址主机地址各为多少位

(2)此网络最多能容纳的主机总数(设子网和主机地址全0 全1均不用)

(1)255.255.240.0=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

子网地址为4位主机地址为12位

(2)此网络最多能容纳(24-2)×(212-2)=57316台主机

某主机的IP地址为90.28.19.8 子网掩码为255.248.0.0 求此主机所在子网地址

90.28.19.8 = 01011010.00011100.00010011.00001000

255.248.0.0 = 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

根据与运算结果 01011010.00011000.00000000.00000000 = 90.24.0.0即为子网地址

一个IP数据报数据区为1600B 报头长20B 现要在MTU为626B的物理网络中传输如何分片画出各片结构示意图

解:(1600-20)B=1400B 片头+片数据≤MTU 片数据≤MTU-片头=(626-20)B=606B 因为分片必须发生在8字节的整数倍,所以每片数据取600B

报头数据1(600B)数据2(600B)数据3(380B)

片1头数据1

偏移量 0 MF=1

片2头数据2

偏移量 600 MF=1

片3头数据3

偏移量 1200 MF=0

简述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的区别

拥塞控制:网络能够承受现有的网络负荷,正常进行数据传输,是一个全局性的过程,包括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流量控制所要做的就是抑制发送端发送数据的速率,以便使接收端来得及接收。

是指点对点通信量的控制,是端到端的问题。

没有拥塞问题不等于没有流量控制问题。

X.75建议适用于什么场合它与X.25建议有哪些区别

适用场合:不同的公用分组交换网之间互连以及部分交换机之间的互连协议

区别:1.X.25是分组型DTE和DCE之间的接口规程而X.75建议是一个网络的信号终端设备 (STE)和另一个网络的信号终端设备之间的接口规程

2.在呼叫建立和释放过程中 X.75与X.25建议格式上的主要差别是X.75比X.25建议

多一个网间业务字段用于传送网间有关计费及路由信息等

3.X.25建议是DTE与DCE之间的接口两者是不对称的而X.75建议是DCE和DCE之

间的接口是通过DCE内的信号终端设备来实施的两者是对称的

Q.922核心层的功能

1.帧的定界、同步和透明性

2.使用地址字段进行帧的复用/分路

3.帧传输差错检测(不纠错)

4.检测传输帧“0”比特插入之前和删除之后是否由整数个8比特组组成

5.检测帧长是否正确

6.拥塞控制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