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学设计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课时1)教案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课时1)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28071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a4.png)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学设计课题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单元金属学科化学年级九年级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学习金属物理性质的相关知识。
2、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物理性质导致不同的用途,明白一些道理,养成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2、扩宽学生课外知识面。
3、让学生具备通过课堂学习,进行分析,并且领悟书本上隐含的更深层次的含义。
知识目标1、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
2、学习不同金属物理性质的差别。
3、金属因为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用途也不同。
4、了解金属之最。
重点1、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
2、学习不同金属物理性质的差别。
3、金属因为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用途也不同。
难点1、学习金属在导电性、密度、熔点、硬度方面的区别。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知(教师)你知道这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里,有哪些是金属制品吗?(展示出ppt几幅图片)抽几名学生回答问题,并通过设计的勾勾叉叉公布答案。
(展示ppt)环顾四周,金属制品比比皆是:文具盒里的小剪刀、自来水的水龙头、房门的锁和把手、玻璃窗的框,还有各种车辆、轮船、飞机、桥梁、铁轨和起重机,哪一样都少不了金属。
关于金属,你了解多少呢?(展示ppt)提出本次课的教学任务。
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下或者老师的提醒下回答问题。
学生快速浏览了解本次课的学习内容。
以生活中的实例来使学生充满兴趣。
使学生对本次课1、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
2、学习不同金属物理性质的差别。
3、金属因为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用途也不同。
4、了解金属之最。
要学习的内容有基本把握。
新知讲解(教师)请大家列举:哪些金属可用来打造首饰?哪些金属可用来制造电线?哪些金属可用来制造炊具?哪些金属可拉成细丝或压成薄片?(展示ppt)给出几幅图片。
让大家小组讨论1~2分钟,再请同学回答。
(展示ppt)分类介绍:1、金属具有金属光泽金、铂可用来打造首饰的一个原因是由于它们有永恒而美丽的光泽,实际上,金属都有光泽,只是色泽和强度有所差异而已。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学设计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f8f6b8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7.png)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一、教学目标:1.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2.掌握金属材料的导电、导热、延展性、韧性和磁性等物理特性的基本知识;3.能够应用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金属材料的导电性;2.金属材料的导热性;3.金属材料的延展性和韧性;4.金属材料的磁性。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金属材料的导电性1.导入:通过展示一款手机和各种电子产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设备能够工作,并引导学生思考金属材料的作用和其物理特性。
2.导入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观察和讨论金属材料的导电性,并在班级展示。
3.探究活动:分发电线和灯泡,让学生搭建电路。
鼓励学生掌握搭建电路的方法,并观察灯泡能否亮起。
4.深化学习:讲解金属材料的导电性原理,并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说明。
5.小结:总结金属材料的导电性,并布置相关的作业。
第二课时:金属材料的导热性1.导入:通过展示不同金属材料的热传导速度实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并与导电性进行比较。
2.导入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观察和讨论金属材料的导热性,并在班级展示。
3.探究活动:分发不同金属的导热性实验装置,让学生进行导热性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4.深化学习:讲解金属材料的导热性原理,并结合实验结果进行说明。
5.小结:总结金属材料的导热性,并布置相关的作业。
第三课时:金属材料的延展性和韧性1.导入:通过展示金属材料的各种造型和工艺品,引导学生思考金属材料的延展性和韧性。
2.导入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观察和讨论金属材料的延展性和韧性,并在班级展示。
3.探究活动:分发一块金属材料,让学生用锤子敲击金属材料,并观察变化并记录。
4.深化学习:讲解金属材料的延展性和韧性原理,并结合实验结果进行说明。
5.小结:总结金属材料的延展性和韧性,并布置相关的作业。
第四课时:金属材料的磁性1.导入:通过展示各种磁性材料的特性,引导学生思考金属材料的磁性。
《金属材料》教案设计:学习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及其测量方法
![《金属材料》教案设计:学习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及其测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1efbc60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4.png)
《金属材料》教案设计:学习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及其测量方法:一、教学目的1.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及其表征方法;2.掌握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3.掌握金属材料的热物性能测试方法;4.能够针对不同金属材料的特性,制定出符合要求的物理实验与测量。
二、教学内容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及其表征1.1.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1.2.金属材料的晶体缺陷1.3.金属材料的状态1.4.金属材料的密度、比热与导热性1.5.金属材料的电性能2.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2.1.拉伸试验及其参数计算2.2.冲击试验及其参数计算2.3.压缩试验及其参数计算2.4.弯曲试验及其参数计算2.5.疲劳试验及其参数计算3.金属材料的热物性能测试方法3.1.热膨胀测量及其参数计算3.2.热传导测量及其参数计算3.3.比热测量及其参数计算3.4.热导率测量及其参数计算4.实验与测量根据不同金属材料的特性,制定出符合要求的物理实验与测量。
例如:拉伸试验、热膨胀试验、比热测量等。
三、教学方法本教学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在理论课程中,教师将侧重讲解关于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及其表征、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热物性能测试方法等的知识点。
在实验中,学生将亲自进行拉伸试验、热膨胀试验、比热测量等相关实验操作及数据实时采集。
四、教学过程1.教师简要介绍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及其表征;2.教师详细讲解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晶体缺陷、状态及电学性质等有关知识点;3.教师从拉伸、冲击、压缩、弯曲、疲劳等角度讲解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4.教师从热膨胀测量、热传导测量、比热测量、热导率测量等方面讲解金属材料的热物性能测试方法;5.教师针对不同金属材料的特性,制定出符合要求的物理实验与测量,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及数据采集;6.教师总结课程要点,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五、教学评价1.每次上课后,教师将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包括通过课堂讨论、提问答辩等方式进行;2.针对实验课程,教师将对学生的实验记录、数据采集、分析、报告等进行综合评价;3.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习热情、完成情况、实验操作规范与安全等方面也将被教师纳入评价范围。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6e8fc67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2.png)
本案例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直观地感受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通过实践性实验,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金属物理特性的理解,还能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3.问题导向教学,培养批判性思维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在案例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寻找金属材料物理特性的答案。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包括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硬度等基本概念,并了解这些特性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如金属材料的导电性对家用电器的影响,导热性在烹饪中的应用等。
3.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2.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金属材料在航天、建筑、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创设实际问题,如金属材料的导电性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对生活的影响。
(二)问题导向
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具体措施如下:
1.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金属材料的导电性、导热性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的?
3.强调重点:突出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4.布置作业: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五)作业小结
1.课后作业:设计一些与金属材料物理特性相关的习题,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粤教九年级下册化学《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精品教案
![粤教九年级下册化学《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219f74a0116c175e0e48f1.png)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开展的密切关系.(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特点.(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2)学习运用比拟、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2)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3)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教学重点1.金属的物理性质.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展示]金属制品和图片以上这些实物或图片中的物质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倾听、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本章节知识的兴趣[新课引入]大家对金属材料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 而且也对它们很感兴趣, 当然也有很多疑问. 本单元我们就来学习金属.思考, 倾听引入课题[板书]第六章金属6、1奇妙的金属性质一、金属的物理性质[阅读与讨论]1、金属的性质如何决定各自的用途?2、金属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3、不同的金属哪些物理性质差异较大?4、趣味活动------抢答“金属之最〞?思考, 答复. 共同点:金属光泽、固体、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不同点:硬度、密度、熔沸点等培养学生思考、阅读、分析的能力[教师总结并板书]常温下为固态〔除汞外〕, 有颜色和光泽, 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熔点较高, 密度、硬度因金属的不同而不同. 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讲叙]化学是从通性来研究每类物质, 从特性来研究每种物质的. 由于金属的奇妙性, 人们利用金属为生活和社会效劳. 但是各种纯金属的品种和性能受到一定限制. 纯金属的品种和性能是否可以改造呢?下面大家来学习合金.倾听认真倾听[思考]1、你知道18KQ金是什么意思?商店里出售的为什么多数是18K金而非纯金?2、你觉得合金的性质与组成它们的金属相同吗?举例说明.[设疑]我们应该怎样定义合金?[讲解并板书]1、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它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的学生分组讨论, 并交流答复1.合金不是纯的金属2、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融合在一起的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有金属特性的物质.[过渡]下面, 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究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性质差异.[实验6-2][板书]2、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性质差异(1)合金的硬度大于组成它们的金属(2)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它们的金属(3)合金的抗腐能力强于组成它们的金属观察, 思考. 通过实验, 大家发表自己的意见, 总结出相关的性质差异培养, 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阅读]课本P175的表, 认识几种合金的组分、特性和用途.[板书]3.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认真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过渡]合金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日益开展的今天, 新的金属和合金一直在被不断的发现和应用. 例如, 钛和钛合金就是近30年来引起人们普遍重视和关注的一种新型金属材料.[板书]4.钛和钛合金新型金属材料[指导阅读]知识视窗[展开想象的翅膀]学完本节课, 想到了什么?请你谈谈. 阅读、思考、分析、展开思维想象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小结] 通过本节课我们知道, 金属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颜色、光泽、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金属的物理性质可决定金属的一些用途, 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还学习了合金与纯金属性质的差异, 并认识了几种新型合金, 知道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 其性能会发生改变. 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组分金属更高, 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 因此, 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途.[作业] 习题6、1 1、2、9 顶尖练习认真倾听, 一起归纳小结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板书设计】第六章金属6、1奇妙的金属性质一、金属的物理性质常温下为固态(除汞外), 有颜色和光泽, 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熔点较高, 密度、硬度因金属的不同而不同.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 还需考虑价格, 资源, 是否美观, 使用是否便利, 废料是否容易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等.二、合金1.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的有金属特性的物质.2.合金与组成它们的金属性质的差异(1)合金的硬度大于组成它们的金属(2)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它们的金属3.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4.钛和钛合金新型金属材料【随堂检测】:1.国际因特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20万人患有缺铁性贫血.〞我国政府将启动“酱油补铁工程〞.这里的铁是指〔 〕A .铁元素B .铁单质C .四氧化三铁D .三氧化二铁2.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 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 当玻璃被击碎时, 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 “防盗玻璃〞能报警, 这利用了金属的〔 〕A.延展性B.导电性C.弹性D.导热性 3.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合金是一种纯洁物B.合金中只含有金属元素C.合金的强度、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 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D.铁锈是一种合金4.以下各组物质中, 都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 .碳、氧化铁B .硅钢、汞C .铜、氯化铜D .青铜、玉石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 SiO 2B. NO 2C. Al 2O 3D.Fe 2O 3 【教学反思】节课的主要知识是金属与酸和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响的化学性质以及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和应用. 抓住了金属的两大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性强弱两条主线, 学生能够从中获得知识并加以应用.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 60授课教师王利勇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2005.10.19初三4班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教学目的要求[来源:学,科,网] 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金刚石、石墨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知道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差别的原因是由于它们的原子排列不同。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学指导设计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学指导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d05c80d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0b.png)
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2.认识同类物质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3.认识合金及其特性;知道几种常见的重要合金..4.感受金属材料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密切关系..教学重点金属及合金的物理性质..教学难点学情分析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望盛;敢于探究试验现象及生活中的化学原理..学生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观点;也敢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学法分析探究学习法和归纳总结法..教材分析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是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具体内容主要包括金属在通常状态下特有的若干物理性质;比如密度、熔点、硬度等各方面特性和合金的特性..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获得提高..教学用具纯铁片、纯铝片、纯铜片、钢片、硬铝片、黄铜片..教学过程提问同学们;看看我们周围;你能列举出有什么金属制品回答:略引入新课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金属的用途为什么那样广泛它们有什么特性板书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幻灯1图片金属元素的存在幻灯2图片常见的金属幻灯3、4板书一.富有特色的物理性质阅读讨论阅读164—165页;讨论:幻灯61.金属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2.不同的金属哪些物理性质差异较大3.趣味活动——抢答“金属之最”..4.金属的性质如何决定各自的用途幻灯7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通性:常温下都是固体汞是液体;都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幻灯8不同金属物理性质差异:幻灯9金属之最..讲述化学是从通性来研究每类物质;从特性来研究每种物质的..金属是一大类物质;它们有共同的性质;而每一种金属又有各自的特性..由于金属的奇妙性质;人们利用金属为生活和社会服务..但是各种纯金属的品种和性能受到一定限制..纯金属的品种和性能是否可以改造呢下面我们来学习合金..板书二.神奇的合金特性阅读讨论幻灯11阅读课本166—168页;讨论并回答:1.什么是合金2.合金的性质与其组分金属有何不同3.合金的应用范围怎样4.我们常用的合金有哪些板书1.合金定义幻灯12强调合金是混合物;组份中一定有金属;可能含有非金属.观察活动实验6-1取几种金属片比较其硬度..完成课本P167页观察活动..阅读P167“长话短说”;板书2.合金的物理性质幻灯16通性: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密度、硬度、熔沸点..特性:硬度比组成金属的都大;熔点都降低..有的合金还有强度大、耐腐蚀;强磁性..阅读幻灯19P168几种合金的组分、特性和用途..小结幻灯24各种金属都有共同的物理性质:常温下都是固体汞是液体;都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不同的金属在密度、熔点、硬度、色泽、导电导热性等方面又有很大差异;各具特性;由此决定了各自的用途..然而;物质的用途还有考虑物质的化学性质、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方便;以及废料能否回收和对环境影响等各种因素..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都不是纯金属;而是合金..在金属中加热熔合一定的其他金属或非金属而制成各种合金..目前发现的纯金属仅90余种;但已制成的合金达几千种;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合金的强度、硬度、抗腐蚀性等方面都比纯金属好;因而有更广泛的用途..课堂练习幻灯22、23课后作业P168习题6.11、2、3、4、5题..板书设计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一.金属的物理性质通性:常温下都是固体汞是液体;都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差异:密度、硬度、熔沸点..二.合金1、合金2、物理性质通性: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密度、硬度、熔沸点特性:硬度比组成金属的都大;熔点都降低..有的合金还有强度大、耐腐蚀;强磁性..。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名师教案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名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8feed7aaea998fcd220e4d.png)
课题1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本课题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粤版)九年级》第六章,本课题包括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合金特性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从生活中的金属材料切入,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配合实物照片介绍了金属常见的重要物理性质,同时提供了一些常见金属物理性质的数据,为学生的下一步讨论形成“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相对应”的化学观念提供了依据,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合金与纯金属的性质差异,并结合查阅资料、数据分析进行讨论归纳得出“合金性能优异”的结论。
最后教材以列表概括了合金的广泛用途,文字介绍了新型金属材料——钛和钛合金,体现了21世纪金属材料的发展趋势,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同时又再次感受到了金属材料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本课题的编排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物理课的相关学习中,学生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已熟悉,对金属、金属材料的认识也有一定的生活基础。
此前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能够顺利完成实验,对获得的事实证据或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并能利用网络查阅信息资料,故本课题的学习难度不大。
2、教学思路与设计本节课内容比较零散,在认知领域的教学属于知道和了解水平。
由于教材自身的特点编写以叙述性为主,在教学中若处理不当容易造成空洞枯燥的印象,使学生一节课下来感到索然无味。
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⑴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
如:由电影视频引入课题;展示金属材料制品的精美图片、实物,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⑵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探究活动。
如:学生分组实验探究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设计一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问题的讨论环环相扣、层层推进,逐步建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的性质”化学观念,并学会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能综合多方面因素,从而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综合考虑问题的意识;实验探究、数据分析认识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性质差异。
九年级化学下册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案(新版)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案(新版)粤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03bb79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1.png)
3. 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1)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2)视频:播放金属材料生产、应用等方面的视频,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总体上是积极的,大多数学生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但在课堂讨论环节,仍有部分学生发言不积极,需要进一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展示出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成果的展示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8. 金属的疲劳性:金属在反复应力作用下,会出现裂纹并最终断裂的现象称为疲劳。金属的疲劳性与应力水平、循环次数、温度等因素有关。
9. 金属的腐蚀性:金属在与外界环境接触时,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而遭受腐蚀。金属的腐蚀性与金属的种类、环境因素(如湿度、氧气、盐分等)有关。
10. 金属的熔点:金属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称为熔点。金属的熔点与金属的种类、纯度等因素有关。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金属材料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5. 金属的磁性:有些金属具有磁性,可以被磁铁吸引或排斥。金属的磁性与金属的种类、晶体结构等因素有关。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下册教学设计: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下册教学设计: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fc34588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12.png)
设想:设计数据记录表格,引导学生按照科学方法进行数据记录,然后通过图表绘制、计算平均值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金属材料实例,激发学生对金属物理性质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金属世界的奥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活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进行系统性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注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通过学习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引导学生关注金属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培养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引发学生对金属物理性质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练习题包括:
1.选择题:测试学生对金属物理性质概念的理解。
2.填空题:检验学生对金属物理性质特点及影响因素的掌握。
3.应用题:培养学生运用金属物理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完成练习题的过程中,我会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并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采用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金属物理性质的好奇心。首先,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如硬币、电线、铝箔等,并提问:“为什么这些金属材料会有不同的用途?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让学生思考金属的物理性质与其用途之间的关系。接着,我会简要介绍金属物理性质的基本概念,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 教学设计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bf4523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de.png)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常见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密度、硬度等。
(2)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比较不同金属材料物理特性的差异。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金属材料物理特性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2)让学生认识到金属材料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对科学与生活联系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常见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及其应用。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
2、教学难点(1)理解金属材料物理特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2)运用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铜丝、铁丝、铝丝、钢尺、铁锤、酒精灯、火柴、电池、灯泡、导线、砂纸等。
2、多媒体课件:包含常见金属材料的图片、视频以及相关数据图表。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如铁锅、电线、易拉罐等,提问学生这些金属制品为什么要用金属材料制作,引导学生思考金属材料的特点,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
(二)新课讲授1、金属的导电性(1)实验演示:将电池、灯泡、导线和铜丝连接成一个简单的电路,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2)学生操作:让学生分组用铁丝和铝丝代替铜丝进行实验,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
(3)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铜、铁、铝等金属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其中铜的导电性最好。
2、金属的导热性(1)实验演示: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根铜丝的一端,用手触摸另一端,感受温度的变化。
(2)学生操作:让学生分组用铁丝和铝丝进行同样的实验。
(3)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铜、铁、铝等金属都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3、金属的延展性(1)实验演示:将铜片和铝片分别放在铁锤下敲打,观察金属片的形状变化。
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b40a0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15.png)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金属材料的主要物理特性,如熔点、密度、导电性、热传导性等。
2.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与金属材料的应用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科学实验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三、教学重难点1.掌握金属材料的主要物理特性。
2.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与金属材料的应用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科学实验3.讨论交流五、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教师出示一张塞满了金属制品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并为此做铺垫。
2.然后提问学生,金属材料有哪些独特的物理特性以及它们与金属材料的应用之间的关系。
观察实验及分析1.实验一:探究金属热传导性教师将三个相同的铜球,分别放入冰水中、温水中、热水中,同时在球与球之间打火机的火苗处,调换烧焦颜色后,观察铜球颜色变化的程度,说明铜球的热传导性好,属于较好的导热材料。
2.实验二:探究金属的导电性教师将电线剥去一些皮,分别与锌、铁、金属球连接起来,然后连接到电池上,借助铁钉接触金属球部分,发现除铁球外,锌、金球都会被点亮,说明铁的导电性较差。
拓展实验及思考1.实验三:铝的特性教师将一个小片的铝锅切下来,放在火上加热,学生观察到铝在明火中会熔化,然后教师提问:为什么铝熔点这么低?学生可以回答铝的原子结构比较特殊,它有三个电子层,它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而正是这一个电子决定了铝的性质。
归纳总结1.教师综合以上实验和思考,向学生进行总结并归纳出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和与物理特性相关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通过以上实验的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身体验了金属材料的特性,明白了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与其应用之间的关系,这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化学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思维能力,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打下了基础。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的教学设计.doc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的教学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1156579327284b73f3425068.png)
6. 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能力培养: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学品质: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方法: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美育渗透:从生活中的金属制品,感受其丰富多彩的形状、颜色美。
重点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难点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一实验一观察一分析一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式讨论教学。
仪器、药品铁丝、铁钉、铜片、铝箔、黄铜、铝丝(每种都贴上标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激情导入引导学生观察组内的药品,提问是哪些药品?思考、回答介绍每一种药品的名称?属于哪类物质过度这节课我们学习金属的物理性质,下面我们一起探究。
思考、回答播放课件板书 6. 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实验,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分别取出铁丝、铁钉、铜片、铝箔、黄铜、铝丝。
①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②用力试试是否可以弯曲、折断;③铝可以加工成铝丝和铝箔说明铝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提问铝加工成铝锅和电线分别反映了什么性质?思考、回答播放课件归纳总结并板书通过让学生讨论,总结出金属的物理性质。
让每组的学生代表说出实验和讨论的结果,其他同学补充。
指导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和部分重要金属的特性。
阅读课文第165页。
做笔记、播放课件实践应用利用课件给出讨论题: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2、银的导电性比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代表陈述讨论、交流结果,其他同学作补充。
物理特性教案模板范文初二
![物理特性教案模板范文初二](https://img.taocdn.com/s3/m/83c0e27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5.png)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包括密度、硬度、导电性、导热性等。
2. 能够识别常见的金属材料及其应用。
3. 学会通过实验探究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2.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归纳总结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敢于质疑、勇于探索。
教学重点:1.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
2. 实验探究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
教学难点:1. 实验过程中对数据的准确测量和记录。
2. 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
教学准备:1. 教师: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金属块、密度计、硬度计、导线、电源、开关等)。
2. 学生:实验报告本、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如铁、铝、铜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金属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2. 提问:这些金属材料有哪些共同的物理特性?二、新课讲授1. 介绍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包括密度、硬度、导电性、导热性等。
2.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实验,如密度实验、硬度实验、导电性实验、导热性实验等。
三、实验探究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
2.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实验过程安全、准确。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填写实验记录表。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
2. 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六、作业布置1. 完成实验报告,总结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
2. 收集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了解其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实验安全,确保实验过程安全、准确。
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案
![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d36938a58da0116d1749da.png)
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学目标:1.知道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认识同类物质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3.感受金属材料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密切关系。
1、共性: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2、特性:(1)大多数金属是银白色的,但金呈黄色,铜呈紫红色。
(2)常温下,大多数金属是固态,但汞是液态。
(3)此外,不同的金属密度、熔点、硬度、导电能力等也各不相同。
导电性的强弱次序:银(Ag)>铜(Cu)>铝(Al)3、金属物理性质与用途的关系:⑴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
日常生活中,用于保护钢铁制品所使用的“银粉”实际上是金属铝的粉末。
⑵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⑶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⑷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
银,闪耀着月亮般明亮的光辉。
它不仅可以用作装饰,还用于工业领域,银的化学性质极为稳定,在空气中不易生锈,即便加热也不和氧发生反应,它的导电能力在普通金属中名列第一,超过汞和铜。
因此一些精密仪表常用银丝作导线,电子管的插脚,电器表面都镀上了银,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美观而是使它具有最强的导电能力。
家用热水瓶内壁上的金属是银。
⑸硬度最高的金属——铬⑹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白炽灯、碘钨灯、真空管中的灯丝,都是用钨制成的。
⑺熔点最低的金属——汞:熔点-39.3℃,常温呈液态,可填充在温度计中。
⑻密度最大的金属——锇:我们平时常用的铱金笔,笔尖上有着不到1毫米的银白色的小圆粒,这个小圆粒用的就是金属锇的合金。
⑼密度最小的、最轻的金属——锂⑽展性最强的金属——金⑾延性最好的金属——铂⑿制造新型高速飞机的重要金属—钛。
⒀海水中储量最大的放射性元素——铀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
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容易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等。
二、合金:1、合金:是指由一种金属与其它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2、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性质差异一、合金的硬度大于组成它们的金属二、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它们的金属有的合金还有高强度、强磁性等物理特性;有的合金的则有耐腐蚀等化学特性。
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
![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2997919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4.png)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下:
1. 金属材料的定义和分类:介绍金属材料的定义,区分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并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如纯金属和合金。
2. 金属的物理性质:复习金属的一些基本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磁性等,并引入新的物理性质,如硬度、韧性、延展性等。
3.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不同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并学习如何运用这些特性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八年级时已经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和一些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等。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如硬度、韧性、延展性等,并了解这些性质对金属材料的应用和处理的影响。同时,学生也将学习如何运用这些物理性质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与改进
每节课后,我都会进行教学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在本次教学中,我注意到学生在实验操作和观察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参与度,实验过程中他们积极动手操作,观察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这体现了学生在科学探究方面的能力,也说明实验教学法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方面是有效的。
化学九年级科粤版《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学设计
![化学九年级科粤版《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850a27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4.png)
3.教学内容:
a)判断题:金属材料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韧性等物理特性。
b)选择题: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c)计算题:根据金属的物理特性,计算实际应用问题。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知识结构。
化学九年级科粤版《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包括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韧性等,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学会运用实验方法,对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了解不同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及提炼方法,提高对金属资源利用的认识。
二、学情析
九年级的学生在化学学科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对金属材料的认识已有初步的了解,但在物理特性的理解上可能仍存在一定的困难。此时,他们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年龄阶段,对实验和实践活动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应充分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在金属材料方面的已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合理设置教学难度,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对物理特性的理解。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展示一系列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铝制易拉罐、铜制电线、铁制家具等,并提问:“这些金属材料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为什么能够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
2.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知金属材料的广泛应用,激发他们对金属材料物理特性的探究兴趣。
3.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金属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4.能够运用金属材料的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如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金属的回收与利用等。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学设计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bea8ebd561252d380eb6edf.png)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的物理共性和特性,以及用途。
2.认识常见合金及其成分、性能和用途。
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实际与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
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生活中的金属制品,感受其丰富多彩的形状、颜色美,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及合金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酒精灯、铜片、镊子、蜡烛、火柴、黄铜片、纯铝片、硬铝片、纯铁片、钢片等、新型合金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
一、物理性质
1.共性: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特性:
二、合金
1.概念:
2.合金的特性:硬度增大、熔点降低
3.常见合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教学
设计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
【教学目标】
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认识同类物质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3.认识合金及其特性,知道几种常见的重要合金。
4.感受金属材料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金属及合金的物理性质。
【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望盛,敢于探究试验现象及生活中的化学原理。
学生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观点,也敢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学法分析】
探究学习法和归纳总结法。
【教材分析】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是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具体内容主要包括金属在通常状态下特有的若干物理性质,比如密度、熔点、硬度等各方面特性和合金的特性。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获得提高。
【教学用具】
纯铁片、纯铝片、纯铜片、钢片、硬铝片、黄铜片。
【教学过程】
[提问]同学们,看看我们周围,你能列举出有什么金属制品?
[回答]:略
[引入新课]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金属的用途为什么那样广泛它们有什么特性
[板书]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幻灯1)
[图片]金属元素的存在(幻灯2)
[图片]常见的金属(幻灯3、4)
[板书]一.富有特色的物理性质
[阅读讨论]阅读164—165页,讨论:(幻灯6)
1.金属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
2.不同的金属哪些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3.趣味活动——抢答“金属之最”。
4.金属的性质如何决定各自的用途?
(幻灯7)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
通性:常温下都是固体(汞是液体),都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幻灯8)不同金属物理性质差异:
(幻灯9)金属之最。
[讲述]化学是从通性来研究每类物质,从特性来研究每种物质的。
金属是一大类物质,它们有共同的性质,而每一种金属又有各自的特性。
由于金属的奇妙性质,人们利用金属为生活和社会服务。
但是各种纯金属的品种和性能受到一定限制。
纯金属的品种和性能是否可以改造呢?下面我们来学习合金。
[板书]二.神奇的合金特性
[阅读讨论](幻灯11)阅读课本166—168页,讨论并回答:
1.什么是合金?
2.合金的性质与其组分金属有何不同?
3.合金的应用范围怎样?
4.我们常用的合金有哪些?
[板书]1.合金定义(幻灯12)(强调合金是混合物,组份中一定有金属,可能含有非金属.)
[观察活动]
【实验6-1】取几种金属片比较其硬度。
完成课本P167页观察活动。
[阅读]P167“长话短说”;
[板书]2.合金的物理性质(幻灯16)
通性: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密度、硬度、熔沸点。
特性:硬度比组成金属的都大,熔点都降低。
有的合金还有强度大、耐腐蚀,强磁性。
[阅读](幻灯19)
P168几种合金的组分、特性和用途。
[小结](幻灯24)
各种金属都有共同的物理性质:常温下都是固体(汞是液体),都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不同的金属在密度、熔点、硬度、色泽、导电导热性等方面又有很大差异,各具特性,由此决定了各自的用途。
然而,物质的用途还有考虑物质的化学性质、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方便,以及废料能否回收和对环境影响等各种因素。
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都不是纯金属,而是合金。
在金属中加热熔合一定的其他金属或非金属而制成各种合金。
目前发现的纯金属仅90余种,但已制成的合金达几千种,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
合金的强度、硬度、抗腐蚀性等方面都比纯金属好,因而有更广泛的用途。
【课堂练习】(幻灯22、23)
【课后作业】P168习题6.11、2、3、4、5题。
【板书设计】
6.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通性:常温下都是固体(汞是液体),都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差异:密度、硬度、熔沸点。
二.合金
1、合金
2、物理性质
通性: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密度、硬度、熔沸点
特性:硬度比组成金属的都大,熔点都降低。
有的合金还有强度大、耐腐蚀,强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