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防意识的萌发

合集下载

重视海防必先确立海权意识

重视海防必先确立海权意识

重视海防必先确立海权意识小时候看日本电影《啊,海军》,看得心潮澎湃。

后来晓得,那个片子是个日本军国主义宣传片。

但是,日本近代以来的崛起,的确就是海军崛起的历史。

反观晚清之国防,敌人从海上来,是晚清面临的全新的危机,晚清的失败,也是长期漠视海权的价值观的失败。

海防是传统中国面临的全新课题。

农耕文明数千年,明清禁海数百年,已经使国人习惯了面对黄土,背朝大海。

赵丹版《林则徐》中林则徐为加强海防而和民兵一起推千钧大炮的情景是小时候的另一个记忆。

后来晓得,原来我们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根本就没有击沉一艘英国军舰!林则徐在初期的对外接触中,囿于传统观念,尚且断定英国侵略军为武装押运鸦片的毒品走私船,可见鸦片和岸炮防御同时毒害了一个民族。

重视海防,必先确立海权意识,即海上力量(而不仅仅是岸防)的相对优势地位的意识和海洋“非常重要”的总体意识。

自魏源始,有识之士开始注意到这个严峻的问题。

但是,其表现在《筹海篇》中的海防思想如同石沉大海。

及至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甚至是太平天国战争后,清政府才注意到海防力量的重要性。

近代海防总体建设始自1866年左宗棠建立的福建马尾船政局和水师部队。

但是造成朝野真正震动的,是1874年日本从海上侵略台湾。

长期被视为“蕞尔小邦”的日本,竟然公开叫板大清帝国,此事为千年所罕见。

由是,规模庞大、影响深远的“海防”和“塞防”之争在清朝上下轰轰烈烈地展开。

这是中国高层集体意识到海防问题重要性的开始。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则上呈万言书——《筹议海防折》,其论振聋发聩:“历代备边,多在西北……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数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

李鸿章甚至断言“日本……诚为中国永远大患”。

中法战争的海军惨败,导致光绪皇帝颁布了大举扩建海军的谕令。

洋务运动中海防思想发展的意义

洋务运动中海防思想发展的意义

洋务运动中海防思想的发展的意义近代化运动是不可抗拒的。

从英国资产阶级初登历史舞台到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大陆确立,已经昭示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向。

当欧美列强提枪携炮呼啸全球之时,近代化运动已成为人类的必由之路。

在迈向近代化的进程中,由于历史传统、民族习惯、发展机遇、地理位置诸多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各民族通往近代化旅途的难与易。

一般说来,历史相对短暂,传统积淀相对浅薄,且具有开放传统的海洋岛国,更容易吸纳时代的新风,更便于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日本即是此类国家的典型。

与此相反,历史悠久、传统积淀丰硕的民族在国家制度转型期,就湿得特别笨拙和迟缓。

中国便属于此类。

五千年自成一体,创造出辉煌的农耕文明,赢得了“万邦来朝”,这确实属于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观。

在资本主义幼年时期,东来的西洋诸国,面对中国这个发展完备,农耕文明高度发达的东方帝国,表现得更多的是惊叹与无奈。

辉煌的历史与文明,确值得后人骄傲与自豪。

然而,过分迷恋往昔而不返,关起门来成一统,长此以往,等待该民族的必然是落伍。

发展、演进,由低级到高级,是人类社会运行的法则。

当然,个人禀性的差异与生活经历的不同,在近代中国这个特殊的时代,曾涌现出一批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盗火者”。

他们不为传统说教所束缚,只被现实所震惊,勇敢地甩掉“用夏变夷”的破旗,高扬“穷则变,变则通”的发展理性,以其所授职权,将“以夷变夏”部分地变成了现实。

尽管这部分人在近代中国只是凤毛麟角,且饱尝辱骂与孤独之苦,但他们的思想与行动,合乎世界近代演化大潮,代表了中周社会发展趋势。

在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这便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壮大的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洋务派。

为拯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䜣、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

特殊的国度,决定了中国近代化运动发展的艰难。

精炼海军加强海防

精炼海军加强海防

精炼海军加强海防在第一次“海防议”中,左宗棠的“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的观点为清政府所采纳,从而在国防战略上确立了海洋与大陆同等重要的原则,也使海防在国防指导方针中取得了应有的地位。

从此以后,清廷决定由李鸿章、沈葆桢分别主持北洋与南洋防务,开始成规模地筹建近代海军。

同治十三年至光绪十年(1874—1884),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海军规模初具。

“海防议”后的10年,晚清海军虽有了初步发展,但与西方列强相比,仍然差距悬殊,这一点在中法战争(1883—1884)中暴露无遗。

当时,法国舰队横行东南海域,福建水师被封锁在马尾港内,全军覆没;南洋、北洋海军也一无可恃,甚至连台湾海峡都难于涉渡。

中法战后,清廷痛定思痛,急谋有所改善。

光绪十一年(1885)6月发布谕旨说,“当此事定之时,惩前毖后,自以大治水师为主”,并命各沿海督抚各抒所见,这就是第二次“海防议”。

第二次海防建设大讨论,得出了“目前自以精炼海军为第一要务”的结论。

其具体措施是决定成立“总理海军事务衙门”,以统一海军指挥,加强海防的整体建设。

同时,决定集中使用并不宽裕的海防经费,“与其长驾远驽,难于成功,不如先练一支,以为之倡”。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光绪十四年(1888)9月奏定了《北洋海军章程》,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共有舰艇25艘,总排水量约4万吨,再加上南洋、福建、广东三支海军,至甲午战前,中国海军共拥有大小舰艇78艘,总吨位8万余吨,成为一支相当可观的海上力量。

不思进取终食恶果中国海军力量的加强,自然引起国际上的关注。

光绪十五年(1889),美国海军部长本杰明·富兰克林·特雷西在一份年度报告中说:中国的海军实力列世界第9位,排在英、法、俄、德、荷兰、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之后,而排在美国和日本之前。

岂料这一海军建设的成就不但没有成为继续加强海防建设的动力,反而成了清政府不思进取的借口。

从光绪十四年后,北洋海军没有再添置新的战舰。

明清海防意识觉醒及海防政策变迁

明清海防意识觉醒及海防政策变迁

明清海防意识觉醒及海防政策变迁作者:陈贤波来源:《人民论坛》2024年第02期【关键词】海防意识海防政策明清社会变迁【中图分类号】E291;K24 【文献标识码】A中国东南临海,海岸线曲折漫长,沿海岛屿星罗棋布,见诸文献记载的海盗活动间有发生,沿海设防自古有之。

然而,由于历代边患多来自北方,以游牧民族的袭扰为主,鲜有真正造成剥肤之痛、危及国家统治的海疆危机,朝野之间海防意识的生成、自上而下海防体系的构建乃至对整个海疆的战略谋划等,遂长期处于萌芽状态。

这一局面一直延续到明代才出现深刻转变,直接的推动因素正是当时倭寇对东南沿海的持续入侵,适如乾隆《南澳志》所言:“古有边防而无海防,海之有防自明始也。

”①毫无疑问,海防政策的目标在于消弭来自海上的威胁,维护海疆安全。

那么,古时所谓“海上的威胁”究竟为何出现,又从何而来?从明清国家视角来看,制造海患的海上人群来源相当多元。

他们既可以被笼统地称为“海盗”“海贼”“海寇”“洋盗”“洋匪”,也有特指其地域或族类身份的“倭寇”“疍贼”“漳潮海盗”,还有专门指称其非法活动的“珠盗”(盗采珍珠者)、“盐徒”(私贩海盐者),不一而足。

问题在于,界定上述林林总总的海盗身份殊非易事。

由于沿海州县部分胥吏、海防官兵、势家商贾乃至布衣小民从事海上活动获利甚丰,他们或铤而走险下海为盗,或窝藏,或接济,职是之故,海患并非完全来自海洋,往往更多暴露的是陆地社会的治理问题。

这种情况在明代中后期的东南沿海地区尤为突出。

嘉靖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1545—1547)出任潮州知府的郭春震主持编纂《潮州府志》,曾概括闽粤地区海患不绝的原因有三:一是窝藏,即“沿海势要之家,为其渊薮,事觉则多方蔽护,以计脱免”;二是接济,即“黠民窥其乡道,载鱼米互相贸易,以瞻彼日用”;三是通番,“闽粤滨海诸郡人驾双桅,挟私货,百十为群,往来东西洋,携诸番奇货,因而不靖肆抢掠”。

②当时有名的士绅林大春甚至断言“沿海之乡”“州郡监司之左右胥役”“沿海之舟楫商旅”“沿海贫民”,“无一而非海寇之人”。

中国近代海疆观念形成的诱因、过程及影响

中国近代海疆观念形成的诱因、过程及影响

中国近代海疆观念形成的诱因、过程及影响中国是一个兼具陆海、生态环境多样性的大国。

海洋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环境。

在古代漫长的历史发展岁月中,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地向海洋进军,积淀了丰厚的海洋文化,逐渐形成了以“大一统”“重农轻商”“重陆轻海”“和柔四夷”等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海疆观念。

鸦片战争以降,西方殖民势力东侵,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由原来的封建社会演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急促转型的影响,特别是西方强势主导的海洋秩序的强烈冲击,中国近代海疆观念开始缓慢地形成,并对中国近代社会思想观念的嬗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往一些学者大多从海疆危机与近代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海疆危机与近代中国的国家构建、海权观的萌发与滞后等视阈来对中国传统海疆观念进行解读,而对中国近代海疆观念的形成则研究较少,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诠释,以期引起学界的关注和思考。

一、中国近代海疆观念形成的诱因中国传统海疆观念在演进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特质。

如果没有 15-16 世纪之交的“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西方殖民势力的东侵,中国传统海疆观念依然会按照自身的历史惯性和逻辑运行着,不可能向近代转型。

中国近代海疆观念的形成萌发于鸦片战争以降,真正形成于 19 世纪 70 年代,发展与延续至清末,形成极其艰难和痛苦。

( 一) 西方殖民势力的东侵,诱发了中国近代海疆观念的形成从 15-16 世纪之交起,由于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殖民国家纷纷浮海东来,频频叩关,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海疆危机,中国传统海疆观念受到了严重挑战。

西方殖民者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大力向海洋发展,以海洋发展拉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拉动军事发展,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明末清初的统治者原本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改变自己的海疆观念,及时调整海疆政策,却反而逐渐从海洋上退缩,宋元以来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在这一时期却停滞不前。

官方虽从事一些海洋贸易活动,但大多是“朝贡贸易”,以政治原则优先,宣扬国威,缺乏经济利益的互动。

基于清廷近代海军建设对晚清海防意识影响的探究

基于清廷近代海军建设对晚清海防意识影响的探究

为清后期的沿海防务埋下了隐患[1]。
三、晚清海防建设意识的重要转变
1.北洋海军在“硬件”建设上的重要成果。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和
军队建设的突出成果和后期的国际形势,尤其日本以及美国等
丧权辱国条约的惨痛教训后,清政府痛定思痛,大力发展海军建设, 国家的不断强大,促使了晚晴在军队建设思想上,产生了重大的转变。
名将丰臣秀吉,彻底改变了朝鲜、日本以及中国的沿海防务。中国的 军队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改革,但是,却代表了当时军事改革的最新 海防有很悠久的历史。唐朝在公元 7 世纪分别在山东的莱州、登州 成就和最高成果。同时,把战略战术写入规章制度,以制度和灵活机 设立东莱守捉、平海军,以防止海外势力对沿海地区的侵扰和影响。 动的战略指挥的部署只带战争,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首要创举。对
阴谋,煽动各国与中国之间的军事摩擦,一旦产生军事摩擦,实际上
2.北洋海军的“软件”建设成果。创办福建船政学堂、威海水师 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情况。通过电报,可以把最近的军事信息在
学堂、旅顺口鱼雷学堂、天津海军西医学堂等一系列新式军事学堂, 最短的时间里传送到千里之外。当时的国外军事条件已经非常成
派遣优秀留学生,培养人才,大胆起用人才,改革军队的训练内容和 熟,拥有杀伤力极强的武器,即“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
防,对中国海防的起源,一直是历史争论的焦点。我国的海防建设有 起。对中国旧兵制适当进行一些变通性改革,1888 年颁行了《北洋
着很长远的历史,因为中国的海防与战争紧密相连。中国最早的海 海军章程》,从制度上对北洋海军的各项事务或者晋升、管理等作了
防主要是为了防止海盗的侵扰,万历二十六年,中国海军大败日本 详细的规定,使军队管理走上制度化的道路。虽然由于历史原因,对
阔,高度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道光帝在位期间,国家日益衰落,政府 拔优秀的学员,在进行一系列正规的考核后进行任用,达到了公正、

中国近现代史单元检测(练)(解析版)

中国近现代史单元检测(练)(解析版)

中国近现代史单元检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1.19世纪末,严复指出:“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这一观点旨在()A.反对中体西用B.推崇中国传统文化C.抵制西学东渐D.倡导政治制度变革【答案】D【解析】题干内容所述及的时间点是19世纪末,历史人物是严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史实出现在戊戌变法期间,结合题干内容中“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可知严复反对洋务派所主张的“中体西用”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选D项;严复通过批判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其根本目的在于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在题干内容中并没有述及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排除B项;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其主张向西方学习,而不是反对“西学东渐”,排除C项。

2.19世纪60年代以后,以蒙古、新疆、西藏为屏藩保障腹地安全和以琉球、越南等藩属国为“藩篱”屏卫中国的传统疆土观念逐渐向“海防”与“塞防”并重的治疆理念转变,清政府先后于1884年在新疆建省、1885年在台湾建省。

这表明()A.清朝的边疆危机得以消除B.新疆和台湾正式属于中国领土C.晚清国防逐渐向近代转型D.中国传统的宗藩关系完全解体【答案】C【解析】题干内容所述及的时间是19世纪60年代,即鸦片战争之后,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该时间之后,中国传统的疆土观念发生了变化,萌发了“‘海防’与‘塞防’并重”的“治疆”理念,从“疆土观念”转变为“治疆理念”,体现的是清政府领土主权意识的增强,反映出晚清政府的国防观念逐渐向近代化转型,故选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晚清政府的“治疆理念”并没有阻止西方列强的侵略,边疆危机也没有消除,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元朝时,中央政府设置澎湖巡检司,最早将台湾纳入行政管辖的范围,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中国传统的宗藩关系完全解体,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D项。

李鸿章怎样唤醒清王朝海防警觉

李鸿章怎样唤醒清王朝海防警觉

李鸿章怎样唤醒清王朝海防警觉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革命之后,清政府已完全失去了抵御外国侵略者的信心和能力。

1874年5月,日本又借口台民杀害琉球船民,出兵侵略台湾;沙俄也拒不交还伊犁。

在这种形势下,清政府感到不加强防卫力量,将无以自存,于是由总理衙门拟订了练兵制器等六条措施,征求各地督抚意见。

当时,李鸿章、左宗棠、郭嵩焘分别提出三种不同意见,也就是清朝历史上所说的海防与塞防之争。

中国拥有18400公里漫长的海岸线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专属海域,拥有众多的天然良港和沿海岛屿,中国毫无疑问是一个海洋国家。

但是几千年来以农为本的经济结构,却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大陆民族。

尤其是满清入关以来,游牧民族由马背得天下,更醉心于以马蹄去辟疆拓土。

满清统治者历来把国防战略的重心放在西北,康、雍、乾三代,更是西北用兵不断。

而在十九世纪同时代,世界上其他一个个古老的帝国却由陆地走向海洋,先是俄国,再是普鲁士,最后是日本。

历史显示,近代新兴的强国几乎全是海洋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比利时、英国、法国、美国等等,而衰弱的则多是内陆国家和那些在海上没有活力的民族。

铁的事实告诉世界:海权维系着一个国家的命脉,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对此重大现实,清朝统治者却还在梦中酣睡。

对此,李鸿章于1874年在《筹议海防折》中根据当时形势,呼吁清政府关注海防建设,希望清廷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在海防建设上投入经费。

李鸿章在奏折中首先分析了当时的国防形势。

他疾呼:中国现处于“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他认为,我国历代边防重点都是在西北地区,而那里中外之间界限分明,强弱之势、主与客的地位都不相上下。

然而,现在东南海疆有万余里,外患极难防御。

一是敌情复杂,往来之各国之人,表面上通商、传教,打着友好的招牌,实际上心怀侵吞中国之野心。

一国滋事生非,其他各国借机发难。

二是敌强我弱,“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

张之洞海防思想和实践研究

张之洞海防思想和实践研究

张之洞海防思想和实践研究张之洞海防思想和实践的核心是学习西学以抵御列强来自海上的侵略,其内容大部分可以从科技传播的角度加以解读,其过程和效果很好地体现了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本文试图借助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梳理张之洞海防思想的起源、各个不同时期海防思想和实践的内容及特点,分析其效果并评价其成败。

同时将对张之洞海防思想和实践的研究作为中国近代科技传播史中科技与社会研究的一个案例,展现将传播学的研究视角系统引进该学科的意义。

文章首先用传播起源的视角分析了张之洞海防思想的起源,认为张之洞早年经历和中国近代海军建设思潮兴起是其海防思想起源的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而改订俄约、日本吞并琉球、法国侵略越南等三个历史事件是他开始海防思想传播的契机。

然后,用传播者与受众、传播内容的选择、传播渠道的选择为视角,分别梳理和分析了张之洞在中法战争前后、甲午战争前后、维新变法前后等不同历史时期海防思想和实践的内容及特点。

认为在中法战争中法国侵略者的刺激下,他初步形成了其系统的海防思想,并开展了相关实践;在甲午战争的影响下,认识到其不足,他进一步扩大了其海防思想和实践;在维新变法前后,由于列强瓜分中国沿海致使中国海军发展受阻,及变法运动的兴起,他开始了从“海防思想和实践”向“变法思想和实践”的转变,在传播路径上也开始了“师西”向“师日”的转变。

最后,用短期传播效果和长期传播效果的研究视角,分析了张之洞海防对清末和民国政治、军事、经济发展及社会变革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并通过梳理这些变革与后来历史进程的一些联系,认为张之洞在晚清中国海防建设上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本文在张之洞海防思想和实践的内容、特点、效果和历史地位的分析和结论上,都与前人研究有很大的不同。

它探索了将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引入中国近代科技史研究的可能性,展现了藉此视角在宏大叙事的框架下进行历史学案例分析的便利与优越性。

同时本文也以张之洞的海防思想与实践为案例,很好地解释了近代中国知识传播与技术引进过程中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制约和促进的互动关系。

国防教育海防论述

国防教育海防论述

我国海权意识的演进研究作者姓名:。

(南京理工大学。

会计2 班。

)指导教师:。

1. 引言我国的海洋格局具有易守难攻的战略性和资源丰富的多样性。

我国海洋邻国众多,海防形势不容乐观。

我国由北而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海相连,有着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多达7个。

我国也具有众多进入大洋的通道,其中在黄海和东海有对马海峡和朝鲜海峡进入日本海,吐葛喇海峡、冲绳海峡等,南海具有东北部的巴士海峡、和巴林塘海峡,东部有民都洛海峡和巴拉巴吉海峡可进入太平洋,南部的卡里玛塔海峡和加斯帕海峡沟通爪哇海。

1.1 秦汉南北朝时期海权意识萌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了“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的伟大功绩。

秦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完成,这表明秦时期中国不但控制了大片广袤富庶的土地,还拥有了一条漫长的海岸线。

秦帝国建立不久即发动了平定岭南的战争,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使尉佗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

”在此役中秦帝国正是依靠强大的楼船水军,才最终平定了中国岭南地区。

秦始皇在位期间还大肆鼓励民间开展对海洋的探索,并鼓励沿海广大居民出海渔猎,并多次派遣使臣出海从事探险活动,显示他对海洋探索的重视。

秦始皇自己也曾亲自巡视了山东、辽宁、江苏、浙江等地的沿海地区,并在会稽(约今江苏苏州)立有“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的石碑,这也是中国政府最早关注沿海一带安宁的开始。

西汉建立后,继续加强对海洋的探索。

西汉一朝曾多次派人巡海,其中以汉武帝时期最为突出。

汉武帝在位的54年间,曾七次巡海,并将中国的活动海域扩展到了今天的南洋一带。

西汉时期的船舶制造业也发展很快,据《史记·平淮书八》所载“楼舡,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

”具有很强的作战能力。

其中珠崖郡就在今天的海南岛,其余各郡之交通也多取道于海上。

汉武帝时期还出现了中国“海权意识”的萌芽,具体表现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上。

中国海防知识资料

中国海防知识资料

中国海防知识资料
中国海防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的海上防御和打击力量,是中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中国海防的一些知识资料:
1. 中国海防的历史:中国海防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中国就开始建立海上防御力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国海防力量也在不断发展。

2. 中国海防的现状:目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军队伍之一,包括驱逐舰、护卫舰、潜艇、海军航空兵等。

中国海防力量主要用于维护海上安全、护航、搜救、打击海盗等。

3. 中国海防的任务:中国海防的任务是保卫国家海上边界,维护海洋权益,保障海上经济活动的安全。

同时,中国海防也承担抢险救灾、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

4. 中国海防的建设:为了提升中国海防的实力,中国政府一直在加强海防建设。

其中包括发展新型舰艇、潜艇、航空装备等,提高信息化水平和联合作战能力。

5. 中国海防的文化:中国海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海防中,弘扬“忠诚、使命、荣誉”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团结协作、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中国海防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中国海防是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强海防建设,提高海上安全能力,
维护海洋权益和世界和平。

论魏源海防思想的产生

论魏源海防思想的产生

论魏源海防思想的产生一、引言魏源(1794~1857年),字默深,湖南邵阳人,是清末进步的思想家,留心时务,主张通经致用,很重视军事,所著《海国图志》影响深远。

可以说,鸦片战争是魏源思想重要的转折点。

在此之前,魏源的关注重点在于国内的社会经济变革和传统帝国的边防问题等。

但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列强的侵略使魏源意识到近代海防的重要性,先后写出了《海国图志》《道光洋艘征抚记》等关于海防建设的著作。

在《海国图志》中,他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加强海防建设。

这对后来洋务派的军事工业发展及中国海军近代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即拟从清末的国内形势、林则徐的思想影响等方面,分析魏源海防思想产生的原因。

二、清末国内形势1.清政府腐败的政治统治与凋敝经济魏源出生于乾隆末年,当时清廷吏治日益腐败,官僚贪污成风,财政支绌,军备废弛,国内土地兼并现象极为严重,如乾隆时,怀柔地主郝氏占田“膏腴万顷”,权臣和珅占田5.3亿平方米。

《清仁宗实录》中记载,嘉庆年间,广东巡抚百龄到任不足一年占地达3.3亿平方米。

一般地主则以高利贷为手段在各地霸占田地,“举放利债,借此准折地亩。

”湖南苗族地区,高利贷名目繁多,十分猖獗,苗民“往往收获毕盖无余粒,此债未清,又欠彼债。

”苗民起义时提出的口号“逐客民,复故地”以及北方天理教征收的“种福钱”,皆反映了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

乾隆晚年,耗尽了康、雍两朝所积攒下来的国力,使得清朝国运由盛转衰。

嘉庆、道光年间,国家积弱的局面开始形成。

与此同时,清王朝自上而下却奢侈成风。

乾隆每次南巡都大肆铺张浪费,耗财劳民。

满洲贵族与一般的地主官商也十分豪奢,如昭梿《啸亭续录》中记载,京师祝氏“富逾王侯,屋宇至千余间,园亭瑰丽,游十日未竟其居”。

同时官吏贪污尤为突出,嘉庆时查抄的巨贪和珅,其家产估价竟合白银达8亿两,是乾隆年间所有军费的八倍,其侵占百姓的土地达5.3亿多平方米,就连其家人刘、马二家,也占地4亿多平方米。

晚清海防思想研究

晚清海防思想研究

2、形成阶段
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晚清海防思想逐渐形成。这一阶段,清朝开始积极 借鉴西方的海防经验和技术,大力发展海军,提高舰船质量,加强海岸防御工 事。同时,清朝还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试图通过引进西方技术、发展 工业等方式,提升国家的整体实力。
3、发展阶段
进入19世纪中后期,晚清海防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阶段,清朝开始 深入反思传统的海权观念,认识到海洋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为了应对日益严重 的海上危机,清朝不仅加强了沿海地区的防御工事,还提出了“育才兴学,发 展海军”的方针,大力培养海军人才,提高海军的作战能力。同时,清朝还试 图通过外交手段,晚清海防思想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它未能全面认识西方列强侵 略的本质,对于国家的整体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也缺乏更加深入的思考。此外, 晚清海防思想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如财政拮据、政治腐败 以及技术与装备落后等问题。
未来对于晚清海防思想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挖掘其历史价值与意义,从更多 的角度审视和反思这一时期海防建设的成就与不足。
核心思想
晚清海防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船坚炮利。这一思想源于西方军事观念,主张建造先进的战舰和武器,提 高军队的作战能力。晚清时期,清朝开始大力引进西方军事技术,发展现代海 军,实现“船坚炮利”的目标。
2、海权意识。晚清海防思想认识到海洋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海洋 统治和维护海洋权益的主张。这标志着中国开始从传统的陆权观念向现代的海 权观念转变。
2、军队。军队在海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晚清时期,清朝开始大力发展海 军,提高舰船质量和作战能力。军队对于海防思想的实践和传播起到了关键作 用。因此,军队也是晚清海防思想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3、百姓。百姓对于海防思想的理解和支持对于国家安全至关重要。晚清时期, 清朝通过宣传和教育等手段,加强百姓对于海防思想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他们 的爱国热情。因此,百姓也是晚清海防思想的研究对象之一。

中国近代海防思想的萌芽与发展

中国近代海防思想的萌芽与发展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中国近代海防思想的萌芽与发展兰岚【关键词】中国近代海防思想“师夷长技”【摘要】中国近代海防思想产生于边疆危机当中,是对当时国家安全威胁的一种反应和反思,它源于中国近代特殊的历史背景尤其是当时的国防形势,也与中国源远流长的人文思想有关。

它的发展不仅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国防重心的转移,而且也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开启。

文史哲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防形势面临着“千古未有之变局”的开端。

与中国古代史上的所谓“夷狄”之患相比,西方殖民主义势力选择的进攻方向在于东南海疆,以“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且以更高的科技实力和更加现代化的社会制度为后盾,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形成了更大的威胁。

这使海防成为当时有识之士着重考虑的严峻问题,由此产生了海防思想。

中国近代海防思想的萌芽中国现代海防思想的早期代表人物是林则徐和魏源。

林则徐从战争中认识到,“洋面水战,系英夷长技”,必须“另制坚厚战船,以资制胜”,并主张建立一支“船炮水军”,“以为海疆久远之谋”。

林则徐创建“船炮水军”的计划虽在生前未能实现,却使他成为晚清倡议建立近代海军之第一人。

魏源继承了林则徐的海防思想,而又有所发展。

他提出以守为战要与走精兵之路相结合;主张实行内守与外攻相结合的海防战略,“内守既固,乃御外攻”;并建议设厂造船,先在广东训练新式水师。

在他们的倡议下,“师夷长技”说逐渐得到广泛的认同,成为晚清海防思想得以重兴的思想基础和前提。

近代海防论的中心问题是制造轮船。

这样,创建海军的问题也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丁日昌是晚清创设海军的最早设计者。

他于1867年草拟了《创建轮船水师条款》,建议制造轮船30艘,分为北洋、中洋、南洋三路,派提督一员统之。

翌年,又在《条款》的基础上重拟了《海洋水师章程》六条。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创设外洋水师的具体方案。

其主要内容包括:购置兵轮,特别是大兵轮,以创设外洋海军;在中国沿海择要改筑西式炮台;创立三洋海军,分区设防;精设机器局,不但制造轮船、枪炮,还要发展民用工业。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一、单选题1.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和平问题是()①地区冲突此起彼伏①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①世界经济发展动力不足①恐怖主义时有发生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①①2.2000年,海尔公司实现全球营业额406亿元,出口创汇2.8亿元,海尔的品牌价值达到330亿元。

近期美国政府以威胁国家安全为借口,采取禁止供应芯片等手段,对华为强力打压。

这些现象表明,经济全球化A.既是机遇也是挑战B.本质上是国力竞争C.就是科技的国际化D.导致华为举步维艰3.美国总统尼克松在1971年的一段讲话中提到:“从经济状况和潜力看,当今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

在即将到来的世界中,美国将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

”由此可知A.美、苏关系将走向缓和B.世界多极力量正在不断成长C.美国放弃独霸世界野心D.世界银行促进全球经济发展4.二战后改善全球治理成为时代的主题之一,但近年来英国脱欧、美国“退群”等全球化逆动现象,已引发国际社会高度警觉。

与此相反,中国则鲜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大国担当。

材料反映了A.欧美国家积极反对经济全球化B.国际新秩序建立的必要性C.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主导力量D.贸易保护主义已得到控制5.以下素材可以成为21世纪以来民族复兴表现的是A.抗美援朝雷锋精神中美建交B.“九二共识”澳门回归加入WTO C.亚丁湾护航港珠澳大桥通车“一带一路”的提出D.南方谈话科学发展观“五位一体”总体布局6.2019年5月3日最新数据显示,墨西哥85%的产品出口美国,首次超过中国和加拿大,成为美国目前最大的贸易伙伴,这表明()A.墨西哥产品贸易得到发展B.墨西哥劳动力竞争优势大C.对等的关税税率促进美墨贸易增长D.金融领域是美国对墨投资重点领域7.1950年5月,法国外长罗伯特·舒曼提出建立欧洲煤钢联营。

关于国防萌芽的词汇

关于国防萌芽的词汇

关于国防萌芽的词汇1. “国防意识的种子”- 就像在花园里播下的种子一样,国防意识的种子也需要被种下。

小时候,爷爷给我讲战争故事,那时候,我心里就种下了国防意识的种子。

我开始好奇那些保卫国家的英雄们,这颗种子就在我心里慢慢发芽。

2. “护家卫国的小火苗”- 你有没有过那种感觉,就像心里有一团护家卫国的小火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看阅兵式,看到那些整齐的方队,精良的装备,我心里那团护家卫国的小火苗就“噌”地一下冒起来了。

我想,我也要为国家做点什么,哪怕是小小的贡献呢。

3. “国防初印象”- 国防的初印象对我来说就像第一次看到巍峨的长城。

记得学校组织去参观军事博物馆,那里面的武器、军装,让我对国防有了最初的印象。

就像长城给人的感觉是雄伟、坚固,国防在我心里也是那么强大,不可侵犯。

4. “萌芽中的爱国戍边心”- 很多边疆战士,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就有了萌芽中的爱国戍边心。

我有个远方表哥,他从小就向往去边疆守卫祖国。

他说,那片土地就像他心中最神圣的地方。

他的这种爱国戍边心就像一颗正在萌芽的树,不断生长,最后让他真的成为了一名边疆战士。

5. “国防的幼芽”- 国防的幼芽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呵护。

就像小树苗需要浇水施肥一样。

社区组织国防教育活动的时候,我看到那些孩子们充满好奇的眼神,我就知道,国防的幼芽在他们心中开始生长了。

6. “护国防的小念头”- 有时候,一个护国防的小念头就能改变很多。

我在电视上看到国外有些地方遭受战争苦难,那时候我就有了一个护国防的小念头:我们一定要让自己的国家强大,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发生在我们身边。

这个小念头就像一颗石子,在我心里激起了涟漪。

7. “国防觉醒的微光”- 当你看到国家面临挑战时,有没有感受到国防觉醒的微光?就像这次疫情,虽然不是战争,但那些保卫国家、守护人民的军人、医护人员等就像一束束国防觉醒的微光。

我邻居是个医生,他说他也要像军人保卫国家一样,守护好人民的健康,这就是他心中国防觉醒的微光。

【最新推荐】中国海权意识不断增强的地缘因素-word范文模板 (4页)

【最新推荐】中国海权意识不断增强的地缘因素-word范文模板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中国海权意识不断增强的地缘因素海权,简言之就是对海洋的控制和利用权,是国家主权的自然延伸.中国海权意识在不同历史阶段,由不同地缘因素主导,历经从缺失到觉醒再到勃兴的历史进程.1陆权国家的稳定与海权意识的缺失晚清之前,中国始终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陆权强国之一良好的气候环境与大河的滋养形成了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而持续富足的农耕文明反过来又维持了社会的稳定与中央大一统政权的延续.综观历朝历代,除沿海地区有少量渔猎经济存在之外,整个国家大体处于农耕状态下,几乎不依赖海洋提供生活资料.繁荣的农耕经济使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长期领先于世界各国,并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富饶、强盛的国家之一强盛的国力有力地保障了中国的国家安全与国际地位.在航海技术还十分落后的古代,海洋为中国提供了绝佳的天然保护屏障,使之与当时世界各大海上强国隔绝,避免了威胁与碰撞.明代倭患是中国古代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源自外国的海上骚扰,但中央政权很快便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予以消除.因此可以说,古代中国几乎不曾受到任何来自海洋的实质威肋、.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掌握着当时领先于世界的先进航海技术,可以完全自由地遣使与外国交好及进行海上商品输出.中华文明通过海洋远波海外诸国,邻近的朝鲜半岛、日本及东南亚各国皆被纳入中华文明圈之中.在吸纳中华文明的营养之时,它们根本无力对抗强盛的中国.海上的绝对安全使中央政府无心将警惕的目光聚焦在海洋,而是放在了陆地.对于历代统治者来说,陆地事务是王朝的生命线,最现实的威肋、莫过于游离在中央政权边缘地带游牧民族的劫掠,因此将它们纳入中央政权管辖是历代统治者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此外,农耕经济的繁荣是国家富强的基石.基于此,中央政权也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其发展.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使古代中国处于安全稳定的地缘环境之中.长期以来一国独大的局面从未被打破,在这种状态下,统治者根本无需顾虑海外,竭尽全力固守陆地、建立并维持大一统的政权便成为他们延续王朝统治的唯一决定性因素.农耕经济更是将人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使陆地成为国人心中最根深蒂固的情结.相对于中国掌握的先进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而言,中国人对海洋的认知却又是十分落后的.稳定安全的地缘环境助长了中国人重陆轻海的思维定势,而这一思维定势又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海权意识的缺失.2海陆皆困的格局与海权意识的觉醒殖民侵略彻底打碎了古代中国的和平稳定.在近代先进的航海技术和铁甲战舰面前,海洋从天然屏障变成了侵略走廊,中国不得不与远在另一个半球的侵略者正面遭遇,海上门户的洞开造成陆地领土的失陷,中国从此由繁荣富强的天朝上国迅速沦落为积贫积弱的衰朽之国.除远在大洋彼岸的各海上强国对中国虎视眈眈之外,值得注意的是,之前对中国毫无威胁的沙俄和日本此时也加入了侵略者的阵营.这使整个中国从南到北陷入海陆皆困的格局,这一格局从晚清一直延续至民国.海上的烽火激起了晚清社会的强烈震动,筹建海防成为当务之急.鉴于英舰的船坚炮利,林则徐认为盖夷船所恃专在外洋空旷之外,其船尚可转掉自如,若使竟进口内,直是游鱼釜底,立可就擒.基于此,其在鸦片战争中提出了以守为战的海防策略.该策略大体为放弃海洋,固守海岸,歼敌于陆上,其本质是放弃制海权的被动防御.在防御接连失利的情势下,后起的洋务派希冀通过筹建近代化海防将侵略势力消解于海上,在轰轰烈烈的造舰船、育人才、建海军运动中,中国近代化海防开始起步.然而甲午一役,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却使这一历史进程几近停滞.甲午战后,时局更加凶险,列强在华强租军港,霸占海湾,中国海军生存发展的根据地大量丧失,使重建中的中国海军竟难以找到立足之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防意识的萌发
鸦片战争(1840-1842)后期,林则徐、魏源相继提出了较为长远的海防大计。

林则徐强调“船炮水军断非可已之事”,“有船有炮,水军主之,往来海中,追奔逐北,彼能往者,我亦能往”;魏源则明确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要学习西方先进的船炮,建立一支新式海军,“集于天津,以创中国千年水师未有之盛”。

“自强新政”兴起后,刚刚萌发的近代海防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李鸿章呼吁:“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同治五年(1866),左宗棠更上疏清廷,阐明加强海防的重要性。

他说:“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星驰飙举,无足当之,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

”左宗棠认为当西方列强争雄海上、争夺海权之际,中国不能自甘落后、无动于衷,他形象地比喻说:“彼此同以大海为利,彼有所挟,我独无之。

譬犹渡河,人操舟而我结筏;譬犹使马,人跨骏而我骑驴,可乎?”他已经认识到建设一支近代海军不仅是加强海防、抵御外侮的需要,也是“防海之害而收其利”的需要,这无疑是近代中国人逐步树立海洋意识的一个新突破。

虽然左宗棠当时对“海洋之利”的内涵认识还比较肤浅,但应该说已经有了初步的海权意识。

同治七年(1868),江苏巡抚丁日昌草拟了一份《海洋水师章程》(直到6年后才经代奏转达朝廷),提出要建立北洋、东洋、南洋三支新式海军,“每洋各设大兵轮船六号,根钵轮船(炮艇)十号”,并各设提督统辖,彼此呼应,联成一气。

三洋各设三座制造厂,“水师与制造相互表里”。

丁日昌的条陈,首次规划了建立中国近代海军海防的方案。

进入19世纪70年代,欧美有关海防建设的理论传入中国。

同治十三年(1874),德国人希里哈的《防海新论》(1868年在伦敦出版)由江南制造局译成中文出版。

这是一部从军事上总结美国南北战争成败得失的理论著作,该书的主导思想在于必须以积极的海上防御措施取代传统的海防手段。

这部书的翻译出版立即在中国政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成为中国海防建设的主要理论来源。

其时,正值日本入侵台湾,一个刚刚起步开始学习西方的东洋岛国也敢打上门来,不能不使清政府极为震悚。

总理衙门认为必须积极筹措海防,并提出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等六条应变措施。

清廷遂命沿海、沿江督抚、将军筹议,这就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海防大讨论。

在讨论中,有五位督抚大员直接引用了《防海新论》的基本观点,特别是北洋通商大臣兼直隶总督李鸿章本来就强调近海防御,因此,对希里哈有关近海重点防御的论述极为欣赏。

他在《筹议海防折》中,就吸收了希里哈的不少见解,认为希里哈关于“聚集精锐,以保护紧要数处,即可固守”的论述“极为精切”。

李鸿章倡导重点设防的守势战略,就是直接接受《防海新论》的影响。

精炼海军加强海防
在第一次“海防议”中,左宗棠的“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的观点为清政府所采纳,从而在国防战略上确立了海洋与大陆同等重要的原则,也使海防在国防指导方针中取得了应有的地位。

从此以后,清廷决定由李鸿章、沈葆桢分别主持北洋与南洋防务,
开始成规模地筹建近代海军。

同治十三年至光绪十年(1874—1884),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海军规模初具。

“海防议”后的10年,晚清海军虽有了初步发展,但与西方列强相比,仍然差距悬殊,这一点在中法战争(1883—1884)中暴露无遗。

当时,法国舰队横行东南海域,福建水师被封锁在马尾港内,全军覆没;南洋、北洋海军也一无可恃,甚至连台湾海峡都难于涉渡。

中法战后,清廷痛定思痛,急谋有所改善。

光绪十一年(1885)6月发布谕旨说,“当此事定之时,惩前毖后,自以大治水师为主”,并命各沿海督抚各抒所见,这就是第二次“海防议”。

第二次海防建设大讨论,得出了“目前自以精炼海军为第一要务”的结论。

其具体措施是决定成立“总理海军事务衙门”,以统一海军指挥,加强海防的整体建设。

同时,决定集中使用并不宽裕的海防经费,“与其长驾远驽,难于成功,不如先练一支,以为之倡”。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光绪十四年(1888)9月奏定了《北洋海军章程》,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共有舰艇25艘,总排水量约4万吨,再加上南洋、福建、广东三支海军,至甲午战前,中国海军共拥有大小舰艇78艘,总吨位8万余吨,成为一支相当可观的海上力量。

不思进取终食恶果
中国海军力量的加强,自然引起国际上的关注。

光绪十五年(1889),美国海军部长本杰明·富兰克林·特雷西在一份年度报告中说:中国的海军实力列世界第9位,排在英、法、俄、德、荷兰、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之后,而排在美国和日本之前。

岂料这一海军建设的成就不但没有成为继续加强海防建设的动力,反而成了清政府不思进取的借口。

从光绪十四年后,北洋海军没有再添置新的战舰。

十七年(1891),户部又决定两年之内暂停购买北洋武器,海防建设处于停滞状态,北洋海军在远东的优势地位逐渐被迅速崛起的日本海军所抵消。

经过20多年的苦心经营,到甲午战前,日本海军已拥有中等以上战舰32艘,总排水量达5.9万多吨,而且在作战的机动性和海上进攻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其实力已超过了中国北洋舰队,清政府对海防建设的短视与盲目终于自食苦果。

19世纪70年代中期,晚清国防战略由“专防内地”向“海口防御”转变。

这种海口重点设防思想虽有一定实用价值,但从海权控制来看却是消极保守的。

直至甲午战争爆发,李鸿章的海军战略仍是“保船制敌”“避战保船”,这自然限制了晚清海军建设的规模和发展方向。

在西方,从18世纪以后,随着海军由中世纪向近代过渡,重视制海权的军事战略已经问世。

到19世纪末,美国海洋理论学家马汉提出了“制海权决定一个国家国运兴衰”的思想,从而直接促成了德、日、美诸国海军的崛起。

光绪十六年(1890),马汉出版了他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明确表述了要确保商业航运的利益,就必须获得海上航行的自由,因此必须掌握制海权。

马汉关于制海权问题的论述,引起了正积极向外扩张的日本的密切关注。

日本将该书等列为军事学校、海军学校的教科书,海军军官人手一册。

相反,在中国,马汉的海权理
论却受到冷落,直至清朝覆亡后17年(1928),比较全面介绍海权思想的论著《海上权力论》(林子贞著)才面世,此时离甲午战争已过去了30多年。

对于海权观念,晚清时代的中国人迟迟未能觉醒,对海洋国土、海洋资源、海上交通线、海上贸易的竞争完全处于懵懂状态,几乎一无所求。

淡薄的海洋观念以及对海洋权益的漠视把清廷国防战略的制定引向了歧途,而且对我国维护海洋权力和利益的事业造成了长期的、消极的影响。

这是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