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面点教案
中式面点制作教案(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第一章概述第二章中西点设备和用具第三章常用原料第四章食品添加剂第五章配方平衡第六章乳化及烘焙技术第七章蛋糕制作工艺托特伦蛋糕系列配方(装饰蛋糕坯料)24个配方西式油脂类蛋糕系列配方 9个配方第八章面包制作工艺面包基本配方普通面包配方 9个配方高成份面包配方 9个配方花式面包 6个配方多纳面包、法式面包、起酥面包(2个配方)、保健面包(2个配方)、张氏面包配方(9个配方)第九章西点制作工艺饼干类 9个配方甜酥点心(塔、派) 1个配方发泡类(发酵)点心 10个配方第十章中点制作工艺酥类品种及配方 21个配方常见月饼配方麻花类 4个配方包酥类 9个配方其它类 11个配方第十一章中点小吃制作工艺 12个配方第十二章西点馅料、装饰料一、常用馅料(一)果酱与水果馅料(二)青红丝(三)果仁糖馅料(四)蛋奶糊与冻类馅料 4个配方二、常用装饰料(一)糖霜类装饰料 9个配方二)膏类装饰料 17个配方(三)结淋类(夹馅) 11个配方(四)果冻类 4个配方(五)沙司类 3个配方===============================================目录结束===========================面点制作教案第一章概述面点分为中点和西点,从广义上讲,泛指用各类粮食、豆类、果品、鱼虾、及根茎菜类为坯皮原料,配以各种馅心(有的不配馅心)的各种主食及小吃和点心。
从狭义上讲,特指利用面粉、米粉及其它杂粮粉料调成面团制成的面食小吃、各式点心。
我国的面点制作技术历史悠久,周朝便出现了“周代八珍”,“楚宫名食”的汉代面点制作技术便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饼、粽、包(烙、蒸、煮)等名吃。
中式面点在制法、口味选料上,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浓厚的地方特色,通常分为“南味”“北味”两大风格,具体又分为“苏式”、“广式”、“京式”。
初级中式面点教学教案模板

课程性质:烹饪技能课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对象:烹饪专业学生或对中式面点感兴趣的学习者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式面点的基本概念、分类、制作工艺及常用原料。
2. 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初级中式面点的制作方法,包括面团调制、成形、成熟等环节。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 面团调制技巧2. 成形方法及注意事项3. 烹饪过程中的安全操作教学难点:1. 面团起发时间的掌握2. 成形过程中的手法和技巧3. 烹饪过程中的火候控制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原料:面粉、酵母、糖、盐、水等3. 工具:面粉筛、揉面盆、擀面杖、蒸笼等4. 教学示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中式面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重要性。
2. 展示不同类型的中式面点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理论讲解1. 中式面点的定义、分类、制作工艺及常用原料。
2. 面团调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实践操作1. 教师示范面团调制过程,包括酵母的添加、揉面技巧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成形方法及注意事项1. 教师讲解并示范不同面点的成形方法,如馒头、包子、饺子等。
2. 学生分组进行成形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复习面团调制、成形方法及注意事项。
2. 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二、成熟操作1. 教师讲解并示范蒸制面点的操作方法,包括火候控制、时间掌握等。
2. 学生分组进行蒸制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成品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
2. 学生相互评价,总结经验教训。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教学反思:1. 课后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备注:1. 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中式面点制作教案

中式面点制作教案.doc一、前言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式面点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培养学生对中式面点的兴趣和热爱。
让学生掌握中式面点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
2. 教学内容:中式面点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中式面点的分类和特点。
中式面点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准备1. 教具:PPT课件面粉、水、馅料等中式面点制作材料烹饪工具(如刀、砧板、擀面杖等)2. 环境:教室环境整洁,通风良好。
烹饪区域安全,消防设施齐全。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PPT课件介绍中式面点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中式面点的分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各种面点的风味和制作方法。
3. 演示:演示中式面点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如和面、揉面、擀面等。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按照教师演示的方法制作中式面点。
5. 互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向教师请教问题,教师及时解答。
6. 总结: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总结中式面点的制作要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质量:外观:形状、色泽、大小是否均匀。
口感:软硬程度、口感是否丰富。
2. 学生参与度:是否积极参与实践环节。
是否主动请教问题。
3. 学生安全意识:是否遵守烹饪区域的规章制度。
是否正确使用烹饪工具。
五、教学延伸1. 开展中式面点品尝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制作的面点。
2. 邀请专业厨师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式面点制作技巧。
3. 组织学生参观面粉厂或面点店,了解中式面点的生产和销售过程。
4. 开展中式面点创意比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新面点品种。
六、教学内容1. 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式面点品种,如包子、饺子、馒头、月饼等。
2. 详细讲解各种面点的制作工艺和步骤。
3. 强调面点制作中的注意事项,如面团的揉制、馅料的选择等。
七、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面点的制作过程。
2.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提高操作技能。
3. 采用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中式面点制作教案

中式面点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式面点的分类及特点;(2)掌握中式面点的制作方法和技巧;(3)能够独立完成常见中式面点的制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2)学会使用厨房工具和设备,提高学生的安全操作意识;(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美食的兴趣和热爱;(2)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3)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中式面点的分类及特点(1)包子、馒头类;(2)饺子、馄饨类;(3)面条、面片类;(4)糕点类。
2. 制作工具与设备(1)案板、刀具、擀面杖;(2)蒸锅、炉灶、烤箱;(3)计量工具、保鲜膜、烤盘等。
3. 面点制作基本技巧(1)和面、揉面、发酵;(2)擀面、切割、造型;(3)调馅、包馅、蒸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中式面点的分类及特点;(2)学会使用厨房工具和设备;(3)熟练掌握常见中式面点的制作方法。
2. 教学难点:(1)面点的造型和装饰;(2)面点馅料的调配;(3)面点的发酵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展示各种中式面点,引导学生关注和兴趣;(2)简要介绍中式面点的起源和发展。
2. 讲解:(1)讲解中式面点的分类及特点;(2)介绍制作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方法;(3)讲解面点制作的基本技巧。
3. 实践:(1)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2)学生独立完成一个中式面点的制作;(3)教师点评并进行总结。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1)评价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2)反思自己在制作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同伴评价:(1)评价同伴的制作过程和成果;(2)给予建议和鼓励。
3. 教师评价:(1)评价学生的制作技巧和创意;(2)针对学生的不足给予指导和改进建议。
4. 评价标准:(1)制作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2)面点的造型、口感和美观度;(3)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2024年度-面点教案(优秀)

01
02
03
选用合适面粉
根据面点品种选择高筋、 中筋或低筋面粉,注意面 粉的质量和新鲜度。
控制水温
根据季节和面粉性质,控 制和面的水温,使面团达 到合适的软硬度。
揉面方法
采用推、拉、搓、揉等手 法,使面团充分混合均匀 ,达到“三光”标准(手 光、面光、盆光)。
12
擀皮与包馅方法
擀皮技巧
掌握擀面杖的使用方法, 擀出厚薄均匀、形状规整 的皮料。
捏合封口成包子生坯。
醒发蒸制
将包子生坯放入蒸锅中醒发 20分钟,然后开大火蒸15分
钟即可。
17
饺子制作
01
材料准备
中筋面粉、温水、馅 料(如猪肉白菜馅、 三鲜馅等)
02
和面擀皮
将面粉和温水和成面 团,盖上湿布醒发片 刻,然后擀成饺子皮 。
03
包饺子
将适量馅料放在饺子 皮上,对折后捏合封 口成饺子生坯。
6
02
面点基础知识
Chapter
7
面点的分类和特点
分类
中式面点包括馒头、包子、饺子 、面条等;西式面点包括面包、 蛋糕、饼干、披萨等。
特点
中式面点以发酵、蒸、煮、炸等 工艺为主,口感丰富,营养健康 ;西式面点以烘焙为主,口感香 甜,造型美观。
8
面点原料的选择与准备
原料选择
选用优质面粉、新鲜蔬果、优质油脂、新鲜肉类等原料。
5
教学目标与要求
培养学生掌握各种面点的制作方 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和创新能力。
要求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勤于实践,按时完成作业和考核 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情感目标 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面点的历史、文化、 种类和基本制作方法。
中式面点制作教案汇总

中式面点制作教案汇总.doc一、前言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通过教授中式面点制作的基本技巧和经典食谱,使学生能够掌握中式面点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传承和弘扬中华美食文化。
2. 教学目标(1)了解中式面点的起源、发展及分类。
(2)掌握中式面点的基本制作技巧和工艺。
(3)学会制作经典中式面点品种。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中式面点概述(1)中式面点的起源与发展。
(2)中式面点的分类及特点。
2. 第二章:中式面点制作基本技巧(1)面团制作技巧。
(2)馅料制作技巧。
(3)成型与修饰技巧。
(4)烹调技巧。
3. 第三章:经典中式面点制作(1)包子类。
(2)饺子类。
(3)馒头类。
(4)饼类。
4. 第四章:中式面点创新与实践(1)传统面点的创新制作。
(2)融合面点的制作。
(3)特色面点的制作。
5. 第五章:中式面点制作与饮食文化(1)中式面点与节庆习俗。
(2)中式面点与地域特色。
(3)中式面点与养生理念。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式面点的起源、发展、分类及制作技巧。
2. 演示法:现场演示经典中式面点的制作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制作中式面点。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制作心得和创新想法。
5. 评价法: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制作水平。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中式面点制作教程。
2. 教具:面粉、馅料、模具、烹饪设备等。
3. 课件:图片、视频、动画等。
4. 网络资源:查询相关的中式面点制作资料。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操作技巧、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2.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包括造型、口感、创意等方面。
3.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课程中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4.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促进交流与学习。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第一章:2课时第二章:3课时第三章:4课时第四章:3课时第五章:3课时第六章:2课时第七章:2课时第八章:2课时第九章:2课时第十章:2课时3. 实践环节:每章安排1课时进行动手实践。
面点制作教学法教案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中式面点制作2. 授课班级:(填写班级)3. 授课时间:(填写具体时间)4. 授课教师:(填写教师姓名)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面点制作的基本原料、工具及操作技巧。
- 能力目标:能够独立完成面点的制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式面点制作的兴趣,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理论部分:- 面点制作的基本原料:面粉、米粉、糖、盐、油、水等。
- 面点制作的基本工具:面板、擀面杖、剪刀、刀、模具等。
- 面点制作的基本技巧:揉面、擀面、折叠、包馅、造型等。
2. 实践部分:- 项目一:制作葱油花卷- 操作步骤:和面、醒面、擀面、包馅、折叠、蒸制。
- 注意事项:掌握面团的起发时间,确保葱油花卷松软可口。
- 项目二:制作豆沙包- 操作步骤:和面、醒面、擀面、包馅、造型、蒸制。
- 注意事项:豆沙馅不宜过甜,以免影响面点的口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教师简要介绍面点制作的历史、文化及在饮食中的地位。
- 引导学生讨论面点制作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 教师详细讲解面点制作的基本原料、工具及操作技巧。
-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理论笔记,巩固知识点。
3. 实践操作- 项目一:葱油花卷- 教师示范葱油花卷的制作过程,包括和面、醒面、擀面、包馅、折叠、蒸制等步骤。
-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 项目二:豆沙包- 教师示范豆沙包的制作过程,包括和面、醒面、擀面、包馅、造型、蒸制等步骤。
-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4. 成果展示-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 组织学生进行品尝活动,分享制作心得。
5. 总结-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面点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制作水平。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反思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中式面点制作全套教案

中式面点制作全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式面点的种类和制作方法。
2.掌握中式面点的基本制作步骤和技巧。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中式面点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学生自主创新面点的制作。
三、教学准备:
1.面粉、盐、水、食用油等材料。
2.制作中式面点所需的厨具和器具。
3.绘图纸、工艺纸、彩纸等。
四、教学过程:
Step1:导入(10分钟)
介绍中式面点的种类和制作方法,引起学生兴趣,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Step2:理论讲解(15分钟)
1.了解中式面点的制作材料和工具:面粉、盐、水、食用油、刀、杯子等。
2.讲解中式面点的基本制作步骤和技巧。
Step3:示范操作(15分钟)
老师进行现场示范,展示中式面点的制作过程和技巧,注意提示学生
需要掌握的关键点。
Step4:学生操作(30分钟)
学生根据示范进行操作,制作中式面点,如馒头、饺子、包子等。
Step5:展示和分享(20分钟)
学生互相交流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展示自己的成果。
Step6:评价和总结(10分钟)
老师对学生的制作成果进行评价,并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收获。
五、巩固和拓展:
1.学生可以尝试制作更多中式面点,如油条、小笼包等。
2.学生可以根据食材的不同进行创新,制作不同口味的中式面点。
3.学生可以编写制作中式面点的详细步骤和技巧,形成教学手册。
六、教学延伸:。
中式面点制作教案汇总

中式面点制作教案汇总.doc教案章节一:中式面点的概述1.1 介绍中式面点的定义和特点1.2 讲解中式面点的历史和发展1.3 分析中式面点的分类和制作方法教案章节二:中式面点的制作工具与原料2.1 介绍中式面点制作所需的工具和设备2.2 讲解中式面点制作所需的原料及其作用2.3 分析中式面点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案章节三:面团制作技巧3.1 讲解面团制作的基本原理3.2 介绍常用的面团制作方法3.3 分析面团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案章节四:中式面点的成型与修饰4.1 讲解中式面点成型的基本手法4.2 介绍中式面点常见的修饰技巧4.3 分析中式面点成型与修饰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案章节五:中式面点的熟制方法5.1 介绍中式面点熟制的常用方法5.2 讲解不同熟制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5.3 分析熟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教案章节六:包子与馒头的制作6.1 介绍包子与馒头的制作材料和工具6.2 讲解包子与馒头的制作步骤6.3 分析包子与馒头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案章节七:饺子与馄饨的制作7.1 介绍饺子与馄饨的制作材料和工具7.2 讲解饺子与馄饨的制作步骤7.3 分析饺子与馄饨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案章节八:面条与面片的制作8.1 介绍面条与面片的制作材料和工具8.2 讲解面条与面片的制作步骤8.3 分析面条与面片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案章节九:糕点的制作9.1 介绍糕点的制作材料和工具9.2 讲解糕点的制作步骤9.3 分析糕点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案章节十:中式面点的创新与改良10.1 讲解中式面点创新的意义和方向10.2 介绍中式面点改良的方法和技巧10.3 分析中式面点创新与改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案章节十一:中式面点的保存与保鲜11.1 介绍中式面点的保存方法11.2 讲解中式面点的保鲜技巧11.3 分析中式面点保存与保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案章节十二:中式面点的包装与销售12.1 介绍中式面点的包装材料和工具12.2 讲解中式面点的包装设计要点12.3 分析中式面点包装与销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案章节十三:中式面点的营养与健康13.1 分析中式面点的营养成分13.2 讲解中式面点与健康的关联13.3 提出中式面点的健康食用建议教案章节十四:中式面点的品鉴与评价14.1 介绍中式面点的品鉴方法14.2 讲解中式面点的评价标准14.3 分析中式面点品鉴与评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案章节十五:中式面点制作的安全与卫生15.1 讲解中式面点制作的安全知识15.2 介绍中式面点制作过程中的卫生要求15.3 分析中式面点制作安全与卫生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中式面点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制作方法。
中式面点师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式面点的起源、发展和分类。
2. 掌握中式面点的基本原料、制作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增强学生对中式面点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中式面点概述2. 面点原料及加工3. 面点制作技巧4. 面点成型与装饰5. 烹饪工艺与火候掌握6. 面点品鉴与卫生安全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式面点概述1. 导入新课介绍中式面点的起源、发展和分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内容(1)中式面点的起源与发展(2)中式面点的分类3. 课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列举几种常见的中式面点。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面点原料及加工1. 导入新课介绍面点原料的种类、性质及加工方法。
2. 讲解内容(1)面点原料的种类(2)面点原料的加工方法3. 课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面点原料的加工实践,如和面、揉面、擀面等。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课时:面点制作技巧1. 导入新课讲解面点制作的基本技巧,如揉、搓、捏、擀等。
2. 讲解内容(1)面点制作的基本技巧(2)不同面点制作技巧的应用3. 课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面点制作实践,如制作馒头、包子、饺子等。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四课时:面点成型与装饰1. 导入新课讲解面点成型与装饰的方法,如捏花、捏鸟、捏动物等。
2. 讲解内容(1)面点成型与装饰的方法(2)不同面点成型与装饰的应用3. 课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面点成型与装饰实践,如制作花卷、鸟笼包、动物形状的面点等。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五课时:烹饪工艺与火候掌握1. 导入新课讲解面点烹饪工艺和火候掌握的重要性。
2. 讲解内容(1)面点烹饪工艺(2)火候掌握的方法3. 课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面点烹饪实践,如蒸、煮、炸等。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中式面点职业技能培训初级教案

中式面点师工种 班培训教案培训班名称 中式面点师培训级别 初级 课 题 第一章 水调面品种制作学习目标 专业理论知识1. 熟悉面粉常识2. 掌握面点基本工具机器种类及使用方法3. 面坯成型基本方法4. 熟悉煮,烙,炸制设备及煮,烙,炸制工具实际操作技能1.掌握冷水,温水面调制方法2.掌握揉面,搓条,下剂,制皮方法3.制作面点皮胚,饺子,混沌皮,烧麦皮,春卷皮,手擀面条制作方法4.掌握煮,烙,炸制作方法教学对 象分析 培训对象是来自社会各级层次的劳动力,他们对中式面点的认识、基础知识了解都不同,需从最基本知识进行展开教学。
教学设备 和面机,轧面机,称,擀面杖,量杯教学方法 讲、练、演相结合教学回顾审阅签名:年月日教 学 内容第一节 面坯调制学习单元1原料,设备与工具一、小麦与面粉1小麦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是单子叶植物,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质燃料。
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
2面粉面粉是一种由小麦磨成的粉状物。
按面粉中蛋白质含量的多少,可以分为高筋面粉、中筋面粉、低筋面粉及无筋面粉。
面粉分类:1)强筋小麦粉。
主要用于各类面包的原料或其他原料2)中筋小麦粉。
主要用于各类水饺,面条,馒头,油炸类面食品,包子类面食品3)弱筋小面粉。
主要作为蛋糕,饼干的原料二、设备与工具和面机和面机和面机属于面食机械的一种,其主要就是将面粉和水进行均匀的混合。
有真空式和面机和非真空式和面机。
分为卧式、立式、单轴、双轴、半轴等。
使用方法:1)把面粉倒入和面缸内2)将盖盖严3)打开“安全”按钮4)按“开始”按钮,机器开始工作5)添加辅料6)面坯和好后,按“倒转”按钮,使面坯稍向上旋转,易于取出轧面机轧面机是指能够将松散的面坯轧成紧密的,具有一定厚度的成型面片,并在轧制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面筋网络的成型,使面坯最终形成具有一定筋力和韧性且具有光滑面片的机械。
大学试讲中式面点工艺教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中式面点的起源、发展、分类及制作工艺。
2. 技能目标:掌握中式面点的基本制作方法,能够独立制作几种常见的中式面点。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式面点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 中式面点的分类及特点。
2. 中式面点的基本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1. 面团调制技巧。
2. 面点成型与熟制工艺。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中式面点制作工具及原料。
3. 实习室场地。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中式面点图片,激发学生对中式面点的兴趣。
2. 介绍中式面点的起源、发展、分类及特点。
二、讲解1. 中式面点的基本制作方法:面团调制、成型、熟制。
2. 面团调制技巧:水调面团、油酥面团、发酵面团等。
3. 面点成型技巧:擀、切、卷、包、捏等。
4. 熟制工艺:蒸、煮、炸、烤等。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中式面点进行制作。
2. 教师现场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制作技巧。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中式面点基本制作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中式面点,互相评价。
二、讲解1. 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式面点制作方法,如:包子、馒头、饺子、春卷等。
2. 详细讲解每种面点的制作步骤、技巧及注意事项。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常见的中式面点进行制作。
2. 教师现场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制作技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式面点的基本制作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独立制作中式面点的成功率。
3. 学生对中式面点的热爱程度及创新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尝试制作各种创意面点。
《中式面点制作(第二版)》全套教案(高教版)

探讨中式面点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创新,如 与西餐、日餐等融合,以及与艺术、文化 等领域的跨界合作。
营养健康和个性化定制
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
分析消费者对于营养健康和个性化定制的 需求,预测中式面点制作未来在营养配方 和个性化定制方面的发展趋势。
展望中式面点制作在智能化和数字化方面的 发展前景,如智能化生产设备、数字化管理 等方面的应用。
法。
化学膨松法
使用化学膨松剂如小苏打、泡打 粉等,在加热过程中分解产生气 体,使面团膨松。需要掌握适当 的化学膨松剂用量和混合方法。
物理膨松法
通过高速搅拌或机械作用使空气 混入面团中,形成气泡并使面团 膨松。需要掌握适当的搅拌速度 和时间,以及面团的含水量和粘
度等因素。
油酥面团调制技巧
干油酥调制
将面粉与熟猪油或黄油等油脂搓擦成干油酥面团,用于制作酥皮类点心。需要 掌握适当的油脂用量和搓擦方法,使油酥分布均匀、细腻。
学生自主创新中式面点品种展示与评价
学生作品展示
组织学生进行中式面点制作比赛或展示活动,展示学生的创新成 果。
作品评价
制定评价标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口感、造型、创意等多方面的 评价。
经验分享
鼓励学生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促进彼此间的交流和学习。
07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Chapter
关键知识点回顾与总结
有劲的面团。
温水面团的调制
使用温水与面粉搅拌,通过控制水 温、搅拌速度和时间等因素,形成 柔软、有韧性、可塑性强、成品不 易走形的面团。
热水面团的调制
使用热水与面粉搅拌,利用热水使 面粉中的蛋白质变性,形成软糯、 细腻、口感好的面团。
膨松面团调制技巧
生物膨松法
中职中式面点实训-教案:四喜,冠顶

一、制作原理和技法
(一)制作原理
温水面团的调制方法和冷水面团基本上相同,只是用水温度高些(但不超过60℃),在调制时、可分为两种调制方法:一是只用温水调制的面团,二星用一半水烫面、一半水和面,然后再和在一块成的面
(二)制作技法
1、原料的准备。
2、掌握温水面团调制的方法。
3、四喜饺,冠顶饺成型的操作方法。
重点
掌握包捏手法
难点
掌握包捏手法
教法
演示法
教学
设备
教学一体机 教参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
个案补充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内
容
【课前准备】
1.衣着干净整洁,穿好厨师服、戴好厨师帽、系好领巾。
2.操作前将手洗干净,不留指甲。
【材料(设备2.准备 擀面杖、面粉、水
【引入】 花式饺的成型工艺在面点制作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具有艺术性、技术性较强,造型美观大方的特点。它是以温水面团为面皮通过包、钳、剪等成型手法,可以制作出10-20种造型。
【小结】(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小结)
【作业】
据实面面团中温水面团的花色蒸饺四喜饺、冠顶饺制作过程,写出实训技术分析报告。
【整理现场及设备保养】
1.将使用的工具进行洗涤、消毒,放于指定位置。
2.将抹布洗净晾干。
3.将所用的设备清理到位。
要求无油渍、无污迹、无杂物。
教后札记
4.冠顶饺的制作
皮子分成三等份折起呈三角,翻身来,放上馅心,将三条边各自对折捏起,捏紧后用拇指和食指推出双花边,然后将反面原折起的边翻出,顶端留一孔洞放上红色蜜饯点缀,即形成冠顶饺。
中式面点制作教案

中式面点制作教案.doc一、前言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式面点的分类及特点;(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掌握中式面点的基本制作技巧;(3)引导学生了解中式面点制作的历史文化背景,增强对传统美食的认知。
2. 教学内容:(1)中式面点的分类及特点;(2)中式面点的基本制作技巧;(3)中式面点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式面点的分类、特点及制作技巧;2. 演示法:演示中式面点的制作过程;3.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制作中式面点;4.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制作心得。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中式面点制作教程;2. 道具:面粉、馅料、擀面杖、刀具、模具等;3. 设备:烹饪锅具、烤箱等;4. 场地:教室、操作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中式面点的定义及分类,激发学生兴趣;2. 讲解:讲解中式面点的特点及制作技巧;3. 演示:演示中式面点的制作过程;4.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制作中式面点;5. 点评:教师点评学生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制作的中式面点外观、口感、创意等方面;2. 学生对中式面点制作技巧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中式面点历史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
六、中式面点制作工具与设备介绍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式面点制作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介绍中式面点制作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2)演示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的方法。
七、中式面点制作原料的选择与处理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式面点制作所需的原料;(2)培养学生正确选择和处理原料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介绍中式面点制作所需的原料;(2)演示正确选择和处理原料的方法。
八、中式面点制作技巧深化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更深层次的中式面点制作技巧;(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2. 教学内容:(1)深入讲解中式面点制作技巧;(2)鼓励学生创新,尝试制作具有个人特色的中式面点。
中式面点基础课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中式面点基础授课对象:[年级、专业]课时:[课时数]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中式面点的定义、分类、历史起源和发展。
- 掌握面点原料的基本性质、用途和选购方法。
- 熟悉中式面点的基本制作工艺和操作步骤。
2. 技能目标:- 能够熟练调制面团,掌握面点的成形、熟制等基本技能。
- 能够制作简单的中式面点,如馒头、包子、饺子等。
- 能够分析面点制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解决。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式面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一、基础知识1. 中式面点概述- 定义、分类、历史起源和发展- 代表性面点介绍2. 面点原料- 粮食类:面粉、米粉、糯米粉等- 蔬菜类:白菜、韭菜、胡萝卜等- 肉类:猪肉、牛肉、羊肉等- 馅料:豆沙、肉馅、糖馅等二、基本操作技能1. 面团调制- 面团种类:面团、油面团、水油面团等- 调制方法:揉、搓、拌等2. 面点成形- 馒头:揉面、擀面、包馅、成形等- 包子:揉面、擀面、包馅、成形等- 饺子:揉面、擀面、包馅、成形等3. 熟制方法- 蒸制:蒸锅、火候、时间等- 煎炸:油温、时间、火候等- 烤制:烤箱、温度、时间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欣赏中式面点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二、讲解与示范1. 讲解中式面点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2. 示范面点的制作过程,包括面团调制、成形、熟制等环节。
三、学生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面点制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制作经验。
四、总结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
2.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资源:1. 教材:《中式面点制作》2. 教学课件3. 面点原料:面粉、米粉、糯米粉、蔬菜、肉类、馅料等4. 制作工具:面板、擀面杖、蒸锅、煎锅、烤箱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参与实践等。
《中式面点制作》全套教案

《中式面点制作》全套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式面点的历史和传统制作方法。
2.掌握中式面点的制作工艺和技巧。
3.提高学生对中式面点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中式面点概述中式面点是指中国传统的面食制作技艺,包括包子、饺子、馒头、韭菜盒子等。
这些面点种类繁多,制作方法细致,风味各异,是中国人民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中式面点的历史中式面点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商代。
当时的面点主要以饼为主,制作方法简单粗糙。
随着时间的推移,面点制作技艺逐渐改进,形成了如今丰富多样的中式面点。
3.中式面点的制作工艺和技巧中式面点的制作工艺和技巧主要包括面粉的选择和加工、面团的调制、馅料的制作和包馅、蒸、煮、炸等工艺步骤。
其中,面团的调制是制作中式面点的关键步骤,需要掌握水量、面粉质地和面团的揉捏方法。
4.中式面点的制作步骤a.面粉的选择和加工:选用高筋面粉,并进行筛粉。
b.面团的调制:根据具体食谱的要求,控制水量,适量添加盐和碱水,并将面粉和水搅拌均匀。
c.馅料的制作和包馅:根据食谱的要求,制作馅料,并将馅料包入面团中。
d.蒸、煮、炸等工艺步骤:根据具体食谱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进行制作。
教学方法:1.听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中式面点的历史、制作工艺和技巧,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中式面点的制作步骤,让学生观摩和模仿。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为小组,根据教师给出的食谱,分工合作制作中式面点。
4.展示评价法:学生将自己制作的中式面点进行展示,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教学过程:1.导入:讲解中式面点的概述和历史,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讲解:详细讲解中式面点的制作工艺和技巧,解答学生的疑惑。
3.示范:教师现场示范中式面点的制作步骤,同时让学生观摩和模仿。
4.小组合作:学生分为小组,根据教师给出的食谱,分工合作制作中式面点。
5.展示评价:学生将自己制作的中式面点进行展示,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中式面点师教案模板范文(3篇)

第1篇一、课程名称:中式面点制作技艺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式面点的起源、分类、制作工艺及食材搭配。
2. 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中式面点的制作方法,能够独立制作出多种中式面点。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式面点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第一周:中式面点概述、食材识别与保存2. 第二周:中式面点分类及制作工艺3. 第三周:面点制作基本手法及工具使用4. 第四周:面点制作实践(面团制作、馅料制作、成型、熟制)四、教学安排:1. 每周2课时,共8周课程。
2. 每周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部分。
五、教学过程:第一周:中式面点概述、食材识别与保存一、理论教学1. 中式面点的起源与发展2. 中式面点的分类3. 中式面点的制作工艺二、实践操作1. 食材识别与保存方法2. 食材挑选与处理第二周:中式面点分类及制作工艺一、理论教学1. 中式面点分类(如:馒头、包子、饺子、汤圆等)2. 各类面点的制作工艺二、实践操作1. 面团制作(如:发酵面团、烫面面团等)2. 馅料制作(如:肉馅、素馅等)第三周:面点制作基本手法及工具使用一、理论教学1. 面点制作基本手法(如:揉、搓、擀、包、捏等)2. 面点制作工具使用二、实践操作1. 面团制作实践(如:发酵面团、烫面面团等)2. 馅料制作实践(如:肉馅、素馅等)第四周:面点制作实践(面团制作、馅料制作、成型、熟制)一、理论教学1. 面点成型方法2. 面点熟制方法二、实践操作1. 面团制作实践(如:发酵面团、烫面面团等)2. 馅料制作实践(如:肉馅、素馅等)3. 面点成型实践(如:馒头、包子、饺子、汤圆等)4. 面点熟制实践(如:蒸、煮、炸、烤等)六、考核方式:1. 理论考核:平时成绩(30%)+期末笔试(70%)2. 实践操作考核:平时成绩(30%)+期末实践考核(70%)七、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式面点教案
面点分为中点和西点,从广义上讲,泛指用各类粮食、豆类、果品、鱼虾、及根茎菜类为坯皮原料,配以各种馅心(有的不配馅心)的各种主食及小吃和点心。
从狭义上讲,特指利用面粉、米粉及其它杂粮粉料调成面团制成的面食小吃、各式点心。
我国的面点制作技术历史悠久,周朝便出现了“周代八珍”,“楚宫名食”的汉代面点制作技术便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饼、粽、包(烙、蒸、煮)等名吃。
中式面点在制法、口味选料上,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浓厚的地方特色,通常分为“南味”“北味”两大风格,具体又分为“苏式”、“广式”、“京式”。
苏式是指长江流域下游地区“苏浙”一带,以江苏为代表,苏式为分“宁沪”、“苏州”、“镇扬”、“淮扬”等流派。
广式系指珠江流域及南部沿海地区制作的面点,以广州为代表。
京式泛指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包括山东、华北、东北)以北京为代表。
我国面点分为主食、小吃、和糕点三部分。
西式糕点简称西点,是指来源于西方国家,传统西点主要包括面包、蛋糕和点心三大类。
广义上讲,某些冷点(冰淇淋)也属于西点的范围。
从西点的发展来看,面包历史最为悠久,是西方人的主食,也是销量最大的食品之一,除主食面包外,各种风味的花式小面包也相继问世。
蛋糕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西点之一,海绵蛋糕和油脂蛋糕是两种基本类型。
变化而来的还有水果蛋糕、果仁蛋糕、巧克力蛋糕、装饰大蛋糕和花色小蛋糕。
西点品种较多,甜酥点心(塔、排)和起酥点心是两类主要的西式点心,此外还有巧克斯(哈斗)、饼干、布丁。
化学发酵类和蛋白类也属于西点的一种。
西点在英文中意思是烘焙食品,所以西点又称之为西式烘焙食品。
西方人将糖果点心统称甜点,多数西点是甜点,咸味较少,带咸味的主要有咸面包、三明治、汉堡包、咸酥馅饼。
西式糕点区别中点最突出的特征是它使用的油脂主要是奶油、乳品、巧克力。
西点用料十分考究,不同品种往往要求使用不同的面粉和油脂,以使产品更具特色。
西点注重装饰,有多种馅料、装饰料,装饰手段极为丰富,品种变化层出不穷。
第二章中西点设备和用具
(一)设备
1.烘焙炉
烘焙炉的热源有气、微波、电能、煤等,目前大多数采用电热式烘烤炉,因此结构简单中、产品卫生、温度调节方便、自动控温而倍受青睐。
最新出现的分层式烤箱优于早期大开门烤箱,这种烤箱性能稳定,温度均匀,可调节底火和面火,各层制品互不干扰。
2.搅拌机(又称打蛋器)
西点的常用投备,其用途广泛,既可用于蛋糕浆料的搅拌混合,又可用于点心及面包(小批量)面团调制,还可打发奶油膏和蛋白膏以及混合各种馅料。
搅拌机一般带有圆底搅拌桶和三种不同形状的搅拌头(桨),网状用于低粘度物
料如蛋液与糖的搅打,桨状(扁平花叶片)用于中粘度如油脂和糖的打发,以及点心面团的调制,勾状用于高粘度如面包面团的搅拌,搅拌速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控。
此外台式小型搅拌器可用于搅打鲜奶油,馅料的混合及教学演习,既方便效果又好,更适合家庭使用。
英国健伍、美国的厨宝是台式搅拌器世界名牌。
3.和面机
即面包面团搅拌机,专门用于调制面包面团,有立式和卧式两种,生产高质量的面包应使用高速搅拌机(转速在每分钟500转以上),使面筋充分扩展,缩短面团的调制时间,如果有普通的和面机,则需要配一台压面机,将和好的面团通过压面机反复再加工,以帮助面筋扩展。
4.饧发箱
是面包最后饧发的设备,能调节和控制温度、湿度,如无条件购置,也可自建简易饧发室,采用电炉烧水的方法来产生蒸汽和升温。
5.油炸锅
目前多采用远红外电炸锅,能自动控制温度,有效的保障了制品的质量,如没有条件也可用普通的平底锅代替。
(二)用具
1.烤盘
用于摆放烘烤制品,多为铁制,清洗后需擦干以防生锈,铝制品容易清洗,但存在热通折射缺点。
现已有表面作防粘处理的铁弗龙烤盘。
2.焙烤听
它是蛋糕、面包(土司)成型的模具,由铝、铁、不锈钢或镀锡等材料制成,有各种尺寸形状,可根据需要选择。
3.刀具
菜刀:用于制馅或切割面剂,锯齿刀:蛋糕或面包切片,抹刀:(裱花刀)用于裱奶油或抹馅心用,花边刀:其两端分别为花边夹和花边滚刀,前者可将面皮的边缘夹成花边状,后者由圆形刀片滚动将面皮切成花边。
还有一些专用制品的刀具。
4.印模
它是一种能将点心面团(皮)经按、切成一定形状。
模具的形状有圆、椭圆、三角等,切边有平口和花边两种,如月饼模、桃酥模、饼干模等。
5.挤注袋、裱花嘴
挤注袋又称裱花袋,与不同形状的裱花嘴配合使用,用于点心的挤注成形,馅料灌注和裱花装饰,挤注袋面料可用尼龙、帆布、塑料制成,裱花嘴有铜、不锈钢、塑料等品种,有平口、牙口、齿口等几十种不同形状。
6.转台
可转动的圆形台面,主要用于装饰裱制大蛋糕。
7.筛子
用于干性原料的过滤,有尼龙丝、铁丝、铜丝等。
8.锅
可分两种,一种为加热用的平底锅,用于馅料炒制,糖浆熬制和巧克力的水浴溶化(炒制果酱必须用铜锅,切忌用铁锅,因为铁制品遇到果酸易氧化变色),别一类为圆底锅(或盆),用于物料的搅打混合。
9.走槌
用于擀制面团,原料有木制、塑料和金属等三种,形状平、花齿及用于特殊制品的圆锥体(烧麦)。
10.铲
有木、竹、塑料、铁、不锈钢等制品,用于混合、搅拌或翻炒原料。
11. 漏勺
在油炸制品时,往往和灌浆料同时操作,最少配备两把以上,以便于操作。
12. 长竹筷
用于油炸制品时的翻滚操作。
13. 汤勺
有塑料、不锈钢、铜等品种,用于挖舀浆料如乳沫类蛋糕浇模用。
14. 羊毛刷
用于生产制品时油、蛋液、水、亮光剂的刷制。
15. 打蛋钎
用于蛋液、奶油等原料的手工搅拌混合。
16. 衡、量具
称、量杯、量勺等。
面点制作一定要有量的概念,尤其是西点,不能凭手或眼来估计原料的多少,必须按配方用衡器来称量各种原料,注明体积的液体原料可用量杯来量取。
17. 金属架
摆放烘烤后的制品,便于透气冷却或便于表面浇巧克力等物料。
18. 操作台
大批量制作可采用不锈钢、大理石或拼木面的操作台,小批量生产如家庭可在面板或塑料板上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