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情感教育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视情感教育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知识和智力“完全可以为邪恶的目的服务”,一个人“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是高科技和高情感的人才。现代教育已明确地认识到,真正的良好的教育,必须既要重视学生未来工作、生活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又要重视学生高尚的情操、稳定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
因此,情感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情感教育,它是一个与认知教育相对应的概念,是把情意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的力量,使人的情感得以发展和升华,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蔡元培先生在上世纪20年代就指出过,“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是由于感情推动的薄弱,要转弱而强、转薄为厚,有待于陶养”。但在我们长期的传统教育中,由于偏重认知、忽略情感,造成了对学生教育过程中的知情分离,对学生情意领域的发展注意很少,是一种唯理智教育,其根本缺陷在于撇开情感和意志讲认知的发展,情感教育长期处于被忽视和冷落的地位,极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
情感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因素,是个体发展的必备过程,是人格健全的重要保障。人格缺陷、人格障碍往往与个体的消极情感相关,而不良情感的存在,是人格缺陷、人格障碍的重要诱因和表现。肖川教授说得好,“一个受过情感教育的人,一定会是一个温顺、谦和、善于沟通且能唤起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柔情的人,而不会是一个专横、霸道、粗野、暴戾之人。”
值得欣喜的是,近年来,在我国随着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新的目标维度已经被明确地纳入了基础教育课程目标中,这标志着情感教育从教育的边缘正式进入教育的舞台和主场,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许多人对基础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投入了很多可贵可敬的关心和关注,发现了许多问题,提出了许多看法、意见、建议,产生了许多新的思路、观念、办法,用心深切、用意长远。情感教育研究专家朱小蔓提出:“教育应把人的发展、提升看作重要的教育目标,而关注人的情感发展是教育中的一个本源性、根基性的问题。只有情感才是真正属于个体的,它是内在、独特的,是人类真实意义的表达。”而语文课程的固有内容和本身特点,使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比拟和代替的独有
优势和价值。
语文是一门综合学科,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长期的传统教育中,尤其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中出现并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一是人文教育的伪圣化。语文教学中的“满堂灌”和“标准化”,对多样性、丰富性的忽视和限制,把语文课中的人文精神教育等同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抽象的道德品质教育,导致语文教学远离生活脱离人性,失去了生动性和生命力。二是语文教学技术化。语文的工具性被曲解了,语文教学变成了脱离生命精神的纯技术化训练,顾此失彼,舍本求末,人的思想
情感的培养事实上被消解了。情感教育许多时候许多地方遭遇冷落,对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极为不利,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情知共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传统教育的程式化、单一化、封闭性的教学模式,强调理智教育,注重认知,忽视情意,一篇篇生动的、具体的、充满感情力量而又有丰富思想内涵的作品被这种模式机械地宰割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度滑坡,甚至出现了有些学生的汉语水平比不上外语水平,母语教育的状况让许多人忧虑不已。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必然伴侣,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意义重大。如今,情感教育虽然已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而且引起了许多人的深入思考和深切关注,但在现实教育中,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相比,情感教育更多的还只是一种装饰性的标签,还没有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行为,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包括语文教学中还没有真正地得到重视和落实。
对此,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必须打破,语文教学的重心不能停留在系统知识的传授和理智能力的训练上,要注重学生情感经验的积累和情感能力的培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要给学生以开放、民主、自由的课堂,要从人的建设的高度关照语文教学,实现语文课程的整体功能,积极弘扬人文精神,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努力实施情感教育。语文教学应是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炉的立体化多功能网络式教学。童庆炳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认识力,情感力,想象力,理解力和高水平运用母语的能力。在关于
培养情感力中,他这样说:“现在的学生缺乏表情达意的能力,甚至会有这样的情形,该哭时哭不起来,该笑时笑不起来,幽默、反讽等就更不会了。语文课的名篇佳作恰好是充满了各种感情的生动表达,这是作家自由感情活跃的结果,我们为什么不通过名篇佳作培养学生的感情力呢?”
语文课程是实现良好情感教育的有效载体,特别是阅读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人格培养、情感熏陶更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和作用。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比,有其共性的一面,更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具体体现在三个维度上:全息兼容的广延性(广度)、伴随人生的终身性(长度)、化育人格的修身性(深度)。语文学习,与人生成长形影相依,与人格心灵水乳交融。对于阅读,教育专家说过:“文学教育除了具有接触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意义外——有学者指出,正是通过文学——诗歌、故事、戏剧——使人们的知识世代相传,还被看作是培养人类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丰富自身的主要手段和途径。一些国家对本民族文学教育的阐述,其意义更深一层:民族文学教育可以产生一种民族的凝聚力。”情感教育是语文学习的关键点,是进行个性化教育的切入点,是高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充分认识语文学习中情感教育的意义,发挥语文学习的情感教育功能,让学生在“知、情、意、行”诸方面和谐发展,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切实关照。
当然,情感教育绝不是对人的思想宣教、感情约束、道德灌输,它是在尊重人的个性、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下的开发、激发、
生成、培养的过程,是春风化雨,是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