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铜铜矿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标志
铜矿床、铁矿床、金矿床工业类型
![铜矿床、铁矿床、金矿床工业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f54fa0e0a45177232f60a2eb.png)
矿床学铁、铜、金矿床主要工业类型系别:地科专业:地质1201姓名:张闻翔学号:032120108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4年11月23日铜矿床主要工业类型1:斑岩铜矿含义及特征斑岩铜矿床通常是指与具有斑状结构的花岗岩类侵入体共生的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和细脉状铜和钼—铜组分的富集体。
И.Г.帕夫洛娃提出了可以与其它内生矿床相区别的斑岩铜矿床10大特征:(1)具网状细脉浸染成矿特征;(2)主要金属矿物(黄铁矿、磁铁矿、黄铜矿、辉铜矿,在有些矿床中为斑铜矿、硫砷铜矿和挥铜矿)和与其伴生的非金属矿物(石英、绢云母、钾长石、黑云母、高岭石类矿物等)的成分稳定;(3)铜的平均含量在原生矿石中比较低(0.3—0.8%),而在氧化矿石中明显较高(达1—1.5%),而钼在原生氧化矿石中的分布都比较均匀(0.005—0.05%),在这种情况下,矿石中铜与钼的比值变化很大,形成一系列重要的铜、铜—金和铜—钼矿床;(4)矿化与以中性成分为主的斑岩侵入体(花岗闪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以及少数偏酸性(花岗斑岩、和偏基性的侵入体(闪长斑岩)有空间联系;(5)矿化或直接发生在斑岩侵入体中,或发生在紧靠侵入体的外接触带围岩——火山岩、侵入岩和变质岩中;(6)矿体发育在广泛出现热液蚀变岩的地带,蚀变岩石为绢云母—石英质、黑云母—钾长石质、泥质以及青磐岩型交代岩;(7)根据金属元素出现最大值①和主要共生的非金属矿物②,可用如下顺序写出矿体和热液岩中稳定分带性;① Fe3+一Mo(Cu)一Cu(Mo)一Cu(Ag)一Fe2+(Au)一Pb一Zn一(Au、Ag);②黑云母—钾长石,绢云母、石英,蒙脱石,高岭土,青磐岩;(8)矿床储量巨大,可保障矿石的大规模采挖,成本低廉并有露天采矿的可能性;(9)与氧化作用有关的富矿的出现,形成了覆盖较贫原生矿的次生硫化物富集带;(10)斑岩铜矿床形成于地槽褶皱区的不同发育阶段.既可随着地槽的岩浆作用在褶皱主期之前(在岛弧阶段)形成,又可在其后与造山阶段和活化阶段的斑岩侵入体和火山岩有关。
云南香格里拉市红山铜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云南香格里拉市红山铜矿特征及找矿标志](https://img.taocdn.com/s3/m/229ccaf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4.png)
云南香格里拉市红山铜矿特征及找矿标志摘要:云南香格里拉市红山铜矿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被发现以来,经过大量的地质勘测控制,铜矿储存量已经达到大型规模以上,可以充分满足我国对铜矿资源的需求。
通过对云南香格里拉是红山铜矿特征以及找矿标志进行深度研究分析,对寻找类似矿型的地质勘测工作有着极大的帮助。
本文主要围绕云南香格里拉市红山铜矿特征以及找矿标志展开相关阐述。
关键词:云南香格里拉市;红山铜矿;特征;找矿标志前言:云南香格里拉市红山铜矿是我国铜矿资源的主要汇聚地,红山铜矿矿体呈现层状,矿体产状与岩层产状大致相同,呈现顺层产出,该铜矿的形成与印支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
通过对云南香格里拉市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原因,找矿标志进行深度分析研究探讨以此来推动我国地质勘测工作的发展。
本文主要针对云南香格里拉是红山铜矿特征以及找矿标志展开相关的研究与讨论。
1云南香格里拉市地质特征1.1矿区地层香格里拉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锌等25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种,铜、钨、钼、铍探明储量为全省第一,其中已探明大型矿床1个、中型矿床5个、小型矿床15个。
而就云南香格里拉市地质特征来说,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三江纵谷区东部,沙鲁里山脉由四川甘孜入县境,分两支将县境东西两侧包围,金沙江从土照壁进入县境,南流至金江乡撒苏碧与丽江石鼓之间,突转向东北,至洛吉吉函流入四川坪子了境,将县境南部包围。
由于独特的地形特点以及气候因素,使得云南香格里拉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其中红山铜矿十分突出,是非常典型的大型矿床。
云南香格里拉市红山铜矿矿区地层主要露出上三叠统图姆沟组,曲嘎寺组以及第四系,针对上三叠统图姆沟组来说可划分三个岩性段,本矿区主要露出第二阶段,岩性主要分为灰、深灰以及灰黄色的薄一中层状砂岩夹板岩,或者中山性火山岩等等,而针对第四系来说,主要为冰水堆积的砾石层和倒石堆并主要分布在地形的低洼处。
1.2矿区构造针对云南香格里拉市红山铜矿矿区构造来说,主要分为三个类型:第一,断层,区域内断裂较发育,多数以北,北西向为主,次为南北走向,红山铜矿东部矿区边缘为浪泥塘正断层,西部矿区边缘为红山正断层,且规模较大。
云南省马关县铜厂坡铜多金属矿区域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云南省马关县铜厂坡铜多金属矿区域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https://img.taocdn.com/s3/m/59bc57dfa1c7aa00b52acbd6.png)
云南省马关县铜厂坡铜多金属矿区域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摘要:云南省马关县铜厂坡铜多金属矿位于马关县城45°方向,平距14.3km 处,属马关县马白镇铜厂坡村管辖。
采矿权区块的地质情况复杂、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条件优越,具备较好的地质勘查前提。
文章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以云南省马关县铜厂坡铜多金属矿勘查成果资料为依据,对矿区地层、构造、矿化特征、矿石特征等进行了论述,分析了矿床成因成矿规律,总结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
关键词:铜厂坡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找矿标志1区域地质背景1.1地层按1:50000马关幅区调报告地层划分(根据受变形变质改造及强度特征的不同),矿区及周边出露地层为构造岩层、构造地层及岩石地层,属南温河变质核杂岩的组成部分。
构造岩层为上元古界猛洞岩群新寨岩组(Pt3x),历经多期变形变质作用改造,具层状无序岩层组合特征。
构造地层为下古生界中寒武统田蓬组(∈2t),原始叠覆律已遭到破坏,具总体有序局部无序特点。
岩石地层为下古生界中寒武统龙哈组(∈2l)和第四系。
1.2 区域构造2 —1 区域构造地质简图2.2.1北北东向构造(1)褶皱夏打厂—新寨背斜、马尾冲—苍蒲塘向斜、拔梅背斜、大丫口—小矿区处于属老君山锡钨(铋)锌多金属成矿区的西北端的南捞片麻岩(Ngn)西侧,为马关—都龙断裂、老君山断裂所夹持,所在区域构造复杂,构造控矿因素较为显著。
地层、变质岩构成近南北向延伸,具北东向南东弯曲缓倾斜的单斜构造层。
区内断裂、次级褶皱发育,主要以北东向断裂和北西向的次级断裂为主。
田蓬组上段(∈2t2)地层与南捞片麻岩(Ngn)呈陡角度剥离断层(北北东向)接触。
区域主要为文山—麻栗坡大断裂、马关文华—赋科街断裂、马关—都龙断裂、老君山断裂,控制了区域成矿带的分布。
有较多文献细述,此处不再赘述。
1.3 岩浆岩及变质岩区域上为燕山期酸性侵入岩,尤以侏罗纪酸性岩浆的侵入活动规模较大。
其岩体为都龙老君山复式花岗岩基,侵入于变质穹隆核部的西北侧,其中心距矿区约15km。
铜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铜矿特征及找矿标志](https://img.taocdn.com/s3/m/aa3aac0e90c69ec3d5bb7597.png)
铜矿特征及找矿标志一、铜矿地质概述铜系典型的亲硫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形成硫化物,只有在强氧化条件下形成氧化物,在还原条件下可形成自然铜。
目前,在地壳上已发现铜矿物和含铜矿物约计250多种,主要是硫化物及其类似的化合物和铜的氧化物、自然铜以及铜的硫酸盐、碳酸盐、硅酸盐类等矿物。
其中,能够适合目前选冶条件可作为工业矿物原料的有16种:自然元素:自然铜(含铜近100%),一般见于硫化矿床的氧化带。
在陆相玄武岩的气孔或裂隙中常见到自然铜的产出,但能构成工业规模的自然铜矿床却极其罕见。
不过,美国元古代变质的玄武质火山岩系中,却产有以自然铜为主的基韦诺超大型铜矿,成为了铜矿床的特例。
在我国,湖南麻阳铜矿也是一个以自然铜为主的铜矿床,只是其类型为砂岩型,规模为中型。
铜的硫化物:黄铜矿(含铜34.6%,括号指铜含量,下同)、斑铜矿(63.3%)、辉铜矿(79.9%)、铜蓝(66.5%)、方黄铜矿(23.4%)、黝铜矿(46.7%)、砷黝铜矿(52.7%)、硫砷铜矿(48.4%)。
但辉铜矿和斑铜矿可以是原生成矿作用的产物,亦可为氧化次生富集的产物。
若为次生氧化作用的产物,则辉铜矿可为烟灰状,且多与孔雀石等矿物共生。
铜的氧化物:赤铜矿(88.8%)、黑铜矿(79.9%);铜的硫酸盐、碳酸盐和硅酸盐矿物:孔雀石(57.5%)、蓝铜矿(55.3%)、硅孔雀石(36.2%)、水胆矾(56.2%)、氯铜矿(59.5%)。
它们均为原生铜矿物或含铜高的岩石经氧化作用形成的。
目前选冶铜矿物的原料主要是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孔雀石等。
按选冶技术条件,将铜矿石以氧化铜和硫化铜的比例划出三个自然类型。
即硫化矿石,含氧化铜小于10%;氧化矿石,含氧化铜大于30%;混合矿石,含氧化铜10%--30%。
铜矿床的类型主要有:斑岩型铜矿、铜镍硫化物型铜矿、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层状铜矿(火山岩型铜矿、砂、页、砾岩型铜矿、碳酸盐型铜矿)、矽卡岩型铜矿和热液脉型铜矿。
华铜铜矿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标志
![华铜铜矿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标志](https://img.taocdn.com/s3/m/cde80d7f01f69e31433294fb.png)
华铜铜矿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标志【摘要】华铜矿是一座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出在距接触带一定范围内,受接触带构造控制明显,接触带凹部是矿体产出的主要部位,特别是水平凹部与垂直凹部交汇部位矿体厚度大,品位富,成矿规律明显,找矿标志清晰,对该区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矽卡岩地质特征矿体蚀变成矿规律找矿标志华铜铜矿位于辽宁省瓦房店境内,濒临渤海,是一座开采历史悠久的老矿山。
据史料记载,早在1900年当地居民开采沙金,以后发现金矿脉。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后,先后对华铜北大山大黑脉金矿、南山地表磁铁矿及北山接触带铜矿进行掠夺性开采。
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政府积极恢复生产,矿山获得新生并进行地质勘探工作。
矿体赋存于花岗岩与围岩接触带构造处,受接触带构造控制,是一座以铜为主的多金属矽卡岩型中型矿床,钙镁矽卡岩分布广泛,矽卡岩矿物多达30余种,金属矿物组合具多样化,成矿呈多期性多阶段性,具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特征。
1 矿床地质华铜矿位于华北地台东侧营口-宽甸古隆起西端,东西向构造带的复州向斜北翼与营口背斜衔接部位。
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早元古界大石桥组白云质大理岩,盖县组片岩和震旦系永宁组碎屑岩,其中,大石桥组白云质大理岩与矿化关系最为密切,是成矿的有利赋矿围岩。
区内构造发育,有早期的东西向构造体系,稍晚期的北西向构造体系及晚期的北东向构造体系。
东西向构造体系控制了辽河群地层的分布,北西向构造仅使作为盖层的盖县组片岩产生明显褶皱,北东向构造体系最为发育,控制了矿区东侧大型岩浆岩体的侵入,同时也控制了铜、铅锌、金等金属矿化活动。
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主要为燕山晚期的花岗岩,斑状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其中斑状花岗岩与成矿关系密切[1-3],在岩体与辽河群白云质大理岩接触部形成矽卡岩型铜矿(图1)。
2 矿体地质特征华铜矽卡岩型铜矿赋存在斑状花岗岩及斑状花岗岩与辽河群大石桥组白云质大理岩的正接触带上,接触面凹部是控矿的主要构造,赋存在接触面凹部的储量占总储量95%以上,尤以水平凹部与垂直凹部交汇处是最有利的成矿部位(图2、图3)。
矿产勘查地质条件及找矿标志
![矿产勘查地质条件及找矿标志](https://img.taocdn.com/s3/m/f567804ef78a6529647d53e7.png)
矿产勘查地质条件及找矿标志4.3.1矿产勘查地质条件矿产勘查的工作对象是矿床和矿体。
找矿是矿产勘查的简称。
一个矿床的形成往往是各种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矿床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是受到一定地质因素所控制。
因此,在矿产勘查工作中,把这些控制矿床形成和分布的各种地质因素称为矿产勘查地质条件。
矿产勘查地质条件主要有:岩浆岩、地质构造、地层、岩相古地理、岩性,变质作用、地球化学、风化、地貌条件等。
(1)岩浆岩条件:矿床的物质来源(特别是内生矿床)的重要方面是由岩浆活动所提供的。
一定类型矿床的形成及分布与一定类型的岩浆活动有关。
因此,在矿产勘查中,某些岩浆岩体的存在,可以作为预测与其有关的矿床的地质条件。
a.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矿床:与其有关的金属矿产主要有铬、镍、钴、铂、钛、铜、铁等;非金属矿产有金刚石、石棉、滑石、冰洲石等;与碱性超基性岩有关的矿产有铌、钽、铈族稀土、磷灰石、金云母等。
b.与中酸性、酸性岩有关的矿床:与中酸性、酸性岩有关的矿产种类很多,如钨、锡、钼、铜、铅、锌、金、银、铁、铀等矽卡岩矿床或热液矿床。
c.与碱性岩有关的矿床:岩石化学成分Na2O+K2O﹥Al2O3的岩浆岩即称为碱性岩。
碱性岩体岩性复杂,通常产于深断裂带中。
与碱性岩有关的矿产有铌、钽、锆、铪、铀、钍、铝:和稀土等,且多为岩浆矿床。
d.与火山岩有关的矿床:火山岩为岩浆岩条件的一个特殊条件。
火山岩型铁矿仅次于沉积变质和风化壳型而位于第三。
与火山有关的矿产有铁、铜、铅、锌、金、银、汞、铀、稀土、金刚石、沸石、明矾石、叶腊石等。
(2)岩浆岩的空间分布条件:1)岩体的规模及形态:对基性、超基性和碱性岩体来说,通常岩体规模越大,矿床可能越大。
中酸性侵入岩体的规模往往是中小型的与成矿关系密切。
2)岩体形成深度:中酸性、酸性的侵入岩体不同的冷凝深度,有不同的矿化情况。
深成相以伟晶岩矿床为主,浅成相则以矽卡岩型矿床及热液矿床形成为主。
3)岩体剥蚀深度:为数众多的热液矿床和矽卡岩型矿床,产于中酸性侵入岩体的顶部及其附近的围岩中,当剥蚀程度浅,未及岩体顶部时,是找铅、锌、汞、锑等低温矿床有希望地区。
铜矿地质勘查规范
![铜矿地质勘查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f6c13f590c69ec3d4bb75c7.png)
铜矿地质勘查规范铜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一九八一年五月绪言铜是建设现代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重要有色金属原料,需要量很大。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加速铜矿资源的地质普查勘探工作。
铜矿地质勘探是矿山建设的先行工作,必须按照国民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和地质条件的可能,合理地选择勘探矿区和部署地质勘探工作。
根据铜矿床常有多种组份伴(共)生的特点,在勘探工作中要切实执行综合勘探和综合评价的方针,为充分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创造条件;积极推广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尽量缩短勘探周期;加强地质工作的管理,认真取全取准各项资料,加强综合研究,不断提高对地质规律的认识,按时提交地质勘探报告,以适应矿山建设设计的需要。
我国于一九六三年颁发的《矿产储量分类暂行规范第三辑铜》,对铜矿地质勘探工作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本规范是由地质部和冶金工业部共同组成的铜矿规范编写组,根据我国生产实践的经验和原国家地质总局一九七七年颁发试行的《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的基本原则,广泛征求地质、矿山设计和生产部门的意见,以及收集我国主要铜矿区采、探对比资料,在原铜矿规范的基础上修编而成,作为审查验收铜矿详细地质勘探报告的技术要求。
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各地区的地质、地理等情况不尽相同,因此,在执行本规范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既要坚持规范的原则要求,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具体地运用。
同时,希望在试行中注意总结经验,对本规范提出修改意见,以便今后进一步研究和修订。
第一章铜矿的工业要求为了适应铜矿矿山建设的需要,合理地安排铜矿地质勘探工作,必须了解工业对铜矿资源的要求。
并根据这些要求去研究所要勘探的铜矿床,在当前采、选、冶等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否被充分与合理利用,以及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
为此,在本章中除介绍铜的特性及其主要含铜矿物外,还提出了工业加工技术对铜矿石的质量要求和确定铜矿床工业指标的一般原则。
内蒙古扎赉特旗伊力特北矿区基本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内蒙古扎赉特旗伊力特北矿区基本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https://img.taocdn.com/s3/m/43f89e1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e.png)
预查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表现为北西向 断层:F断裂为哈尔朝楚屯一东三宝山断裂的一 段,于本区出露长度约为42 0 m°断层走向272°,倾 向南西,倾角65k断层性质为正断层°断层沿山谷 展布,两侧断层三角面发育,断层所经山鞍之处可见 构造角砾岩,具褐铁矿化,并充填有闪长玢岩细脉° 该断层形成于中晚二叠世,在晚侏罗世活化并控制 岩浆上侵° F2断裂为巴尔嘎斯台断层的一段,在区 内出露长度约1 265m,断层走向为305°,性质不明° 该断层沿沟谷及山鞍展布,北东盘上升,南西盘下 降°错断大石寨组,控制晚侏罗世细粒花岗岩、碱长 花岗岩及早白垩世黑云母花岗岩的产出边界'断层
预查区中南部发育一向斜构造,构造轴线为北 东向,南西向侧伏;其北西翼向南东倾斜,倾向为 135°倾角为45°;南东翼向北西倾斜,倾向为288° 倾角约38°°其核部为侏罗系上统玛尼吐组下段, 两翼为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上段'
另外,预查区其他部位地层产状变化不大,表现 为一侧单斜构造'
2. 4 围岩蚀变和矿化特征 预查区的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碳酸岩化、绢云
本区岩浆活动强烈,侵入岩分布广泛,二叠纪、 侏罗纪及白垩纪侵入岩均有出露°岩性以中酸性为 主,展布方向以北东向、北北东向、北西向为主,近东 西向、近南北向次之,多呈岩基、岩株产出°区内火 山岩极为发育,主要为中二叠世和晚侏罗世陆相火 山活动的产物°区内脉岩发育,种类从基性、中性、 酸一碱性均有出露,其中以酸性脉岩为主,均成群出 现#永岩多沿北东、北西及南北向断裂贯入°
收稿日期!021$02$08
作者简介:苗俊红(1985$),男,工程师,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长期从事地质勘查工作°
・81・
总第476期
第2-3章 找矿标志
![第2-3章 找矿标志](https://img.taocdn.com/s3/m/8b74e91eeff9aef8941e065e.png)
第一节 找矿标志 一、概念
所谓找矿标志:是指那些直接或间接指示矿产 找矿标志据成因:地质标志、地球物理标志 存在或可能存在的现象和线索 生物标志、人工标志
直 接 标 志
矿体露头 铁帽 重砂
开采遗址
间 接 标 志
围岩蚀变 地形 植物 地名 地球物理 地化异常
第二章 成矿规律与找矿信息
围岩颜色的变化,是间接的找矿标志。由于找 矿技术的提高(包括宇宙和航空方法的运用), 可以直观而快速地发现有价值的围岩颜色变化 的地区,从而提供详细找矿的靶区。
二、地质标志
1、矿体露头 2、铁帽 3、近矿围岩蚀变
5、矿物学-地球化学标志
矿物学标志:重砂法、人工重砂法
地球化学标志:分散晕、原生晕、次生晕、 气晕、水晕
二、地质标志
6、特殊的地形
由于围岩与矿体的矿物组成和物理化学性 质的差别,抗风化能力不同,在矿体和围 岩间可以山现局部性的地形特殊变化。
三、生物标志
特殊的植物、植物变种、铜草等
铜草
初冬矿体露头上的铜草
寒冬矿体露头上枯萎而死的铜草
羽扁豆
四、人工标志
地名、老矿坑、老硐、炼渣等,某些矿产 之间据地名找到矿体,如:湖北铁山铁矿, 安徽铜官山铜矿,玉门的石油河,锡矿山 的锑矿
4300
海 拔 高 度
(m)
174 15 35 41.5
16
17 174 35 41.5
41
D3
41
D1 D4
D2
40
40
39.7 35 174 16
16
39.7 35 17 174
0
150
300
450
600 m
皖北杨桥孜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皖北杨桥孜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https://img.taocdn.com/s3/m/bd0dad3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31.png)
世界有色金属 2023年 6月下66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皖北杨桥孜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杨光源(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三一二地质队,安徽 蚌埠 233000)摘 要:杨桥孜铜金矿床位于宿北深大断裂带与徐宿弧形构造(青龙山背斜)的交汇部位,区内燕山早期中性石英二长闪长玢岩与中寒武系碳酸盐岩类地层接触形成的矽卡岩带是主要的赋矿层位,控制着铜金、铜、钼以及铁铜金矿体的空间分布。
矿体多呈似层状、透镜状分布,矿体倾向北东,倾角较大。
矿石类型以矽卡岩型铜金矿为主,品位变化较稳定,且Cu、Au矿化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区域内的接触带构造是良好的间接找矿标志,尤其是燕山早期中酸性岩浆岩与中寒武系碳酸盐岩的接触带。
关键词:铜金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2-0066-3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marks of Yangqiaozi copper-gold deposit in northern AnhuiYANG Guang-yuan(312 Geological Team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Bureau in Anhui Province,Bengbu 233000,China)Abstract: Yangqiaozi copper-gold deposit is located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SubeiShenda fault zone and the Xusu arc structure (Qinglongshan anticline), and the skarn belt formed by the contact between early neutral quartz diorite and Mecambrian carbonate strata in the area is the main ore-enrichment strata, controll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opper-gold, copper, molybdenum and iron-copper-gold ore bodies. The ore body is mostly layered and lent-like, and the ore body tends to be north-east, and the inclination angle is large. The ore type is mainly skarn-type copper-gold ore, the grade change is relatively stable, and Cu and Au mineralization have obvious positive correlations.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posit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contact zone structure in the area is a good sign of indirect prospecting, especially the contact zone between the early Mesoacidic magmatic rocks of Yanshan and the Mesocambrian carbonate rocks.Keywords: copper-gold ore; geological features; prospecting signs收稿日期:2023-03通讯作者简介:杨光源,男,生于1990年,汉族,安徽淮北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调查。
遥感找矿方法.ppt
![遥感找矿方法.ppt](https://img.taocdn.com/s3/m/ae1377d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07.png)
第一节 找矿标志 第二节 实例验证
前言
遥感技术用于矿产资源勘查,作为一种新的找矿手段,其应 用概括为以下几点:
➢ 1.在某些研究程度较低地区,直接发现矿化现象和找矿 标志,进而找到矿床。
➢ 2.根据遥感图像解译资料,综合应用常规地质、物化探 等资料,查明控矿地质条件,分析、研究成矿规律,进 而确定找矿远景区。
➢ (1)因岩石物理机械性质发生变化,微地貌异常。 ➢ (2)岩石颜色发生变化。 ➢ (3)原岩结构构造发生变化。
湖南 郴州市 柿竹园 钨多金属矿区 围岩蚀变
四、植被标志
在长期找矿实践中,人们发现一些多金属矿区 的地表植被常发生变异(某些植物生长特别茂 盛,分布特别集中,或植被发生病变),形成“植 被异常(毒化)”。研究发现这种异常都是因为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根系吸收了过量的重 金属导致的生物地球化学效应。
广西大新下雷锰矿床
(二)矿体氧化露头及铁帽
金属矿体氧化露头,特别是硫化物矿体氧化露头, 通常显示各种鲜艳的色彩。
金属矿体 露头颜色 铁 黄、褐、枣红 锰黑 铅 黄、黄绿 铜 绿、蓝 钴 黑、鲜粉红 镍绿 银 油绿 钼 鲜黄
主要氧化矿物 针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硫酸铁 软锰矿、硬锰矿等,锰土 复硫酸盐、磷酸盐 硫酸盐、硅酸盐、碳酸盐、氧化物 氧化物(钴化) 镍华、硅酸镍矿 氧化物、自然银 彩钼铅矿、钼华
铁帽是硫化物矿床的氧化露头,本身也是有 价值的铁矿资源。不同类型硫化矿床所形成 的铁帽颜色不同。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所形成 的铁帽多呈暗红色、栗色或棕色;以黄铁矿 为主要成分的硫化物矿床,其铁帽多呈鲜艳 砖红色或鲜红色。
各类矿床铁帽铁帽的共同特点是颜色较深, 多表现为深色调、表面粗糙的正地形。
安徽铜陵铜官山铜矿铁帽现象
卡拉盖雷金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卡拉盖雷金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https://img.taocdn.com/s3/m/444ee427cfc789eb172dc859.png)
Ma y . 2 01 3
现
代
矿
业
总 第5 2 9期 2 0 1 3 年 5月 第 5期
M 0RDEN MI NI NG
卡 拉盖 雷金 铜 矿 矿床 地 质 特征 及 找矿 标 志
党伟 民 刘 文杰 刘 文 强
(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 )
岩, 浅 变质 岩 以及 第 四 系 ( Q ) 残坡积物 , 岩 性 主 要 有 玄武 岩 、 玄 武质 凝灰 质 、 安 山岩 、 晶屑凝灰 岩 、 火 山
角砾岩、 火 山砾 岩 , 其 次 为英 安 岩 、 沉凝 灰 岩 等 。整 体 上偏基 性 岩石 主要 分 布 于 测 区南 部 , 偏 酸 性 岩 石 主要分 布于测 区北 部 。区 内浅变 质岩 岩性 主要有 蚀 变岩、 千 枚岩 、 糜棱 岩 和凝 灰 质片 岩 。大哈拉 军 山组
裂构 造主 要 有 北 西 西 向 、 北 东 向和 近 南 北 向 3组 。 片理 和劈 理构造 主 要 发 育 在凝 灰 岩 和 浅 变质 岩 中 ,
其 分 布范 围呈 近东 西 向带状 分 布 , 形 成 片 理 或劈 理 化带 , 该 带 贯穿 矿权 区 , 为 区域 构 造 的一 部 分 , 走 向 以大致 平行 地层走 向的北 西一南 东 向为 主 。
摘
要
结 合近 几年 来在地 质找 矿 方面取 得 的一 些 新成 果 和 新认 识 , 分 别从 卡 拉 盖 雷金 铜矿
矿 区地 质特征 、 物 化探 异 常、 矿物 组成 、 矿化 富集规律 方 面进行 分析 , 初 步判 定该铜 金矿 的矿 床 类型
为与岩 浆有 关的 气成 高温 热液铜金 硫 化物矿 床 , 同时提 出了该 类 型矿床 的找矿 标 志 。
铜、金、钼、铅、锌矿床主要类型以及找矿标志
![铜、金、钼、铅、锌矿床主要类型以及找矿标志](https://img.taocdn.com/s3/m/59f9771202d276a201292e58.png)
铜、金、钼、铅、锌矿床主要类型以及找矿标志。
(附铜、铅、锌、钼、金主要金属矿物特征及鉴定方法)目录一、铜矿床主要类型及找矿标志(一)斑岩铜矿床(二)矽卡岩型铜矿床(三)火山岩黄铁矿型铜矿床(四)脉状铜矿床(五)沉积型铜矿床二、金矿床类型及找矿标志(一)砂金矿床(二)含金石英脉矿床(三)火山岩、次火山岩金矿床(四)含金砾岩型金矿床(五)铁帽型金矿床(六)卡林型金矿床三、钼矿床类型及找矿标志(一)斑岩型钼矿床(二)矽卡岩型钼矿床(三)石英脉型钼矿床四、铅锌矿床类型及找矿标志(一)矽卡岩型铅锌矿床(二)碳酸盐岩层控制铅锌矿床(三)热液脉状铅锌矿床(四)黄铁矿型铅锌矿床一、铜矿床主要类型及找矿标识铜的主要矿物:自然界中含铜矿物的有170种,但最常见的有:自然铜、黄铜矿、斑铜矿、铜蓝、辉铜矿、赤铜矿、孔雀石、蓝铜矿、黑铜矿、胆矾等等。
还有黝铜矿、砷黝铜矿、硫砷铜矿。
(一)斑岩铜矿是目前世界铜矿中最重要的矿床类型。
其特点是:规模大、埋藏浅、品位低一硫化矿石为主,易采易选,金属回收率高。
因而成为备受重视的重要的铜矿资源。
在我国斑岩铜矿储量居第一。
与斑岩铜矿成矿作用有关的主要是陆相火山作用和侵入作用。
有关的侵入岩主要是属钙碱性系列的中—酸性浅成和超浅成相岩石。
如石英二长斑岩。
石英闪长斑岩等。
围岩蚀变具分带性。
由外向内为青盘岩化带、泥化带、绢英岩化带(有人称千枚岩化带),中心为钾长石化带。
铜矿化主要是在绢英岩化带和钾长石化带。
矿体主要产于侵入体的内外接触带中。
矿体常受侵入体的形态和产状以及环带状裂隙等所控制。
铜矿化以细脉侵染状矿石为特征。
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辉钼矿等。
矿石品位较低,一般为0.4—0.8%,高者达1%以上,但次生富集带可达1—2%。
伴生元素有金和钼等。
斑岩铜矿模式有:石英—二长石模式、闪长岩模式、正长岩模式。
找矿标志:1.寻找母岩和围岩:花岗闪长斑岩、钠长斑岩、二长斑岩是重要的成矿母岩。
常见矿物的经典找矿标志
![常见矿物的经典找矿标志](https://img.taocdn.com/s3/m/330a10f20975f46527d3e1bb.png)
常见矿物的经典找矿标志,不要错过属于自己的机会!地大华睿矿山预灾地大华睿矿山预灾微信号whddhr功能介绍专业服务物探行业二十年,为集物探仪器的研发、制造、销售、工程服务、售后保养、国内外专业代理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
昨天一、锰矿菱锰矿地质标志:1、沉积型锰矿常呈层状产出,层数不等,受一定层控制,产于不同时代的含锰地层中。
含锰地层一般为海相硅质—碳酸盐岩中,组成锰矿层的矿石以碳酸锰矿石(菱锰矿)为主,氧化锰矿石和硅酸锰矿石次之。
2、残积型锰矿(锰帽矿床)位于沉积锰矿层或含锰层的氧化带内,与原生锰矿带的层位完全相同,只是矿石类型不同而已。
3、淋积型锰矿是各时期的含锰岩系风化后,锰质被淋滤出来,经过次生富集而成,淋积锰矿的层位不大稳定。
4、堆积型锰矿是残积型锰矿或淋滤型锰矿继续在风化作用下,矿体被破坏,矿石在原地或异地,堆积起来形成新的矿体。
一般赋存于第四纪红土层或褐土层中,呈似层状产出。
上述各类风化锰矿的分布受一定含锰层位的控制。
5、锰矿主要是沉积成因的,但锰的来源可以是深源的,即锰矿为内源外生产物,可能与天然气的渗透有关。
直接找矿标志:1、锰矿层露头是直接找矿标志。
通常在地表发现的是层状次生氧化锰露头,矿石主要由硬锰矿、软锰矿、偏锰酸矿组成,具明显的次生组织结构,常混杂有硅质、泥质物,质地疏松,矿层顶底板界线比较清楚,矿石的排列尚保持断续的层理,层位稳定。
根据这些特征可以确定这是残积型锰矿露头。
这类锰矿沿走向延伸可达数公里至数十公里,沿倾向可延伸到地下水面附近,可达数十米深。
残积型锰矿不但具有良好的工业价值,而且可作为寻找沉积型锰矿的主要标志。
在残积型锰矿的深部,即位于地下水面以下部分,多为原生沉积锰矿层或沉积变质锰矿层,或目前尚无工业利用价值的含锰层,如含锰灰岩,含锰硅质灰岩、含锰硅质岩等。
沉积锰矿层一般是由菱锰矿、锰方解石、水锰矿等碳酸盐矿石组成。
沉积锰矿的规模较大,一般都是大中型,但贫矿多富矿少,贫矿经焙烧选矿可用。
华铜矿区金矿体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方向
![华铜矿区金矿体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481042e5b8f67c1cfbd6b80c.png)
铜矿山, 其 实还 产有 金矿 、 磁铁 矿 、 钼矿 , 是一 座名 副 其 实 的 以铜 为 主 的多 金属 矿 山。早 在 1 9 0 0年 当地 居 民开采 沙金 , 以后 发 现金 矿 脉 。 日本 帝 国主 义侵 略我 国东北 后 , 先后 对华 铜北 大 山大黑 脉金矿 、 南 山
破碎 带 , 与接触 面 相关 的次一 级倾伏 褶皱 中( 图 2 ) 。 2 . 2 矿 体 规 模 形 态
控 制 了矿 区东侧 大 型 岩浆 岩 体 的 侵 入 , 同时 也控 制 பைடு நூலகம்
了铜 、 铅锌 、 金 等 多 金 属 矿 化 活 动 。 区 内岩 浆 活 动 强
矿体 形态 复杂 , 主要 以似层 状和 透镜状 为 主 、 还
华 铜 矿 区金 矿 体 地 质 特 征 及 其 找 矿 方 向
刿 富 强
( 辽 宁 省 有 色 地 质 局 一 。四 队 , 辽 宁. 营口 1 1 5 0 0 7 )
摘 要 : 华 铜矿 是 一 座 以 铜为 主的 铜 金 多金 属 矿 山 , 过 去 开采 的矽 卡 岩 型铜 矿 体 内普 遍 含 金 , 金 品位 平均 为 o . 8 g / t , 在 矿 山 开采 后 期 , 在 不 含 铜 的 矽 卡 岩 和 贫 铜 磁 铁 镁 矽 卡 岩 内 以及 外 接 触 带
闪石 、 橄榄 石 、 方 解石 。 伴生 有益元 素 : 金、 银、 钼, 共生 矿产 为金 。 控矿 构造 : 有接触带型、 断裂 岩 枝 型 、 层 问 型 三 种类 型 , 接触 带构 造为矿 区 的主要 控矿 构造 。 成 矿时 代 : 中生代燕 山期 , 与成矿有 关 的花 岗岩
赞比亚莫坎博(Mokambo)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赞比亚莫坎博(Mokambo)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https://img.taocdn.com/s3/m/4b8168f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d.png)
市东北部 15km 处,紧靠赞比亚和刚果(金)边境线。本文通过对 组和下孔德龙古(Kundelungu)组。下罗安组地层是一套沉积碎
2012 年以来野外调查和矿产勘探成果进行综合研究,对莫坎博 铜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1]。
屑岩,区域变质作用致局部具变质特征,地表见露头,沿走向形 成串珠状低矮山丘,走向 NW-SE,倾向 SW,倾角 58° ~72°,
综上,莫坎博铜矿床是多期成矿的结果。早期成岩成矿阶 段,碎屑颗粒间圈闭的成矿流体在成岩作用的影响下,随 pH 值、 Eh 值、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在碎屑颗粒间沉淀形成黄铜矿和斑 铜矿等原生硫化铜矿物。此后受卢弗里安构造运动的影响,铜带 省发生广泛的区域变质作用,地层中变质热液交代早期形成的 金属铜矿物,形成辉铜矿等次生硫化铜矿物。最后地表附近的矿 体受氧化、淋滤等作用的影响,形成孔雀石、蓝辉铜矿和蓝铜矿 等铜的氧化物。氧化、淋滤形成的流体与氧化带下的硫化物发生 作用,形成厚大的硫化物富集带。
矿物、绢云母和铁氧物质等。矿区内岩浆作用和热液作用较弱, 围岩蚀变类型较少,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绢云母
25
M 矿产资源 ineral es
化和黄铁矿化等。其中硅化和碳酸盐化是最主要的蚀变类型,与 铜矿化关系密切。
3 矿床地质特征 莫坎博铜矿全部赋存于地表以下,发育Ⅰ号和Ⅱ号上、下两
非铜矿带按照空间位置分为赞比亚铜矿带和刚果(金)铜矿带,其 化。姆瓦夏组主要为泥岩和页岩组成,下孔德龙古组主要为冰碛
中赞比亚铜矿带长约 150km,宽约 50km,位于卢弗里安弧型构造 岩、白云岩和页岩组成。第四系广泛发育于平坦低洼区,几乎覆
带的东南端,主要分布在赞比亚铜带省和西北省。卡富埃(Kafue) 盖全区,自上而下依次为砂土及红土,局部发育腐殖土、粘土和
常见地质找矿标志
![常见地质找矿标志](https://img.taocdn.com/s3/m/b343a212844769eae009edaa.png)
“铁 帽” 金属硫化物矿体的常见氧化露头。
概念:铁帽是指各种金属硫化物矿床经受较为彻 底的氧化、风化作用改造后,在地表形成的以Fe 、Mn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为主及硅质、粘土质混杂 的帽状堆积物。 铁帽是寻找金属硫化物矿床的重要标志。
国内外许多有色金属矿床就是据铁帽发现的,如果铁 帽规模巨大,还可作铁矿开采。 在预测找矿工作中对铁帽首先须区分是硫化物矿床形 成的真铁帽或是由富铁质岩石和菱铁矿氧化而成的假 铁帽,其次对铁帽要进一步判断其原生矿的具体种类 和矿床类型,具体可由以下3方面入手:
2)氧化矿产露头: 特指由于遭受不同程 度的氧化作用改造,使矿体的矿物成分、 矿石结构构造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和变化的矿产露头。
在对金属氧化露头的野外评价中,要注意 寻找残留的原生矿物以判断原生矿的种类及质 量,另外也可以据次生矿物特征判断原生矿的 特征(表)。对能源矿产,如石油,在地表随 氧化程度增高,常发生由石油→软沥青→地沥 青→石沥青→沥青→碳沥青的变化。因此,由 油矿物可判断石油的存在。
(2)研究铁帽中的微量元素特征。
根据微量元素的组合和含量特征,可以有效地推断深部原生矿 种和矿床类型。例如李文达通过对长江中下游地区铁帽中微量 元素研究发现:含Cu量在0.2%以上者,多为铜矿床;含Cu 0.1 ~0.2%者,可能为黄铁矿或含铜黄铁矿,含Cu小于0.1者,一 般为黄铁矿或铅锌矿床的铁帽;铁帽中Pb、Zn含量大于1%者, 一般为铅锌矿床。 另外,铁帽中不同的元素组合一般可指示不同的原生矿石类型, 例如当主要的微量元素组合为Cu、Ni、Mo、Au、Au,次要的 为Pb、Zn、As组合时,下部多为原生铜矿石。当主要为Co、 As、V、Ti,次要的为Cu、Pb、Zn时,原生矿石多为黄铁矿。
需指出的是并非围岩蚀变一定有矿产形成,为了准确、 充分地应用围岩蚀变在找矿中的指示作用,预测找矿 工作中对围岩蚀变一般需进行以下4方面的研究工作:
铜钴资源在辽东裂谷中的分布特征及找矿标志
![铜钴资源在辽东裂谷中的分布特征及找矿标志](https://img.taocdn.com/s3/m/fa5acd076c85ec3a87c2c573.png)
g u等不 同的含 矿建 造 。 A
1 2 区域地球 物 理特征 .
区域 磁场 背 景 场具 有 东 高西 低, 高 南 低 的趋 北
势 。东部和 北部 磁异常 相 对连续 , 围稍大 。 度较 范 强
部位 , 含矿岩 石 为 凝灰 质 砂 质 板岩 、 灰质 板 岩 、 凝 凝
育在太 古宙克 拉 通 之上 的陆 间裂 谷 。 由于 南 北 向拉 张 , 成 东西 向张 裂 断 陷盆 地 。 其演 化 过 程 共经 历 形 早、 、 中 晚三 个时 期 。
及铁 族元 素异 常 多 为 串珠 状 , 常 在 C 通 u异 常 的 范
围内, 异常 存 在 多 个 浓集 中心 。 中心 部位 与 航 且 磁高 值异 常吻合 。
关 键 词 : 东 裂 谷 ; 钴 资 源 ; 矿 建 造 辽 铜 含
中图分类号 :6 7 P 1
文献 标识 码: AFra bibliotek1 区域 成矿 背 景
1 1 区域地 质 背景 . 辽 东裂谷位 于辽 宁省 东部 。辽 东裂谷 属 中朝板
13 区域 地球 化学 特征 . 总体 上 , 钴 及铁 族 元 素 异常 均呈 近 东西 向的 铜 带 状展布 , 与辽 东裂 谷底 部层 展布方 向趋于 一致 , 具
低 的高值 区。
・
渡带 中。代 表矿 床为 于家堡 子 式铜钴矿 。
收稿 日期 :0 6 1 3 20 —1 —1
作者简介 : 董立军(94 , 工程师 。 17 一)男,
维普资讯
6
有
色
矿
冶
第 2 卷 3
2 2 铜 钴矿 化受褶 皱 及层 间断 裂构 造的 控制 .
广西平乐县小王家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广西平乐县小王家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https://img.taocdn.com/s3/m/0e81475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9.png)
广西平乐县小王家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何智聪;欧远新;卫小彦;莫次生【摘要】平乐县小王家铜矿区处于华南准地台之桂中—桂东台陷中的大瑶山凸起中段北缘.矿体产于断裂破碎带中,且该组含矿断裂又被泥盆系不整合覆盖,小王家铜矿无疑为加里东期构造运动的产物.该铜矿床属中低温热液充填脉型铜矿床.【期刊名称】《云南地质》【年(卷),期】2015(034)001【总页数】4页(P75-78)【关键词】加里东期断裂控矿;热液充填;广西平乐县小王家【作者】何智聪;欧远新;卫小彦;莫次生【作者单位】广西平乐县国土资源局,广西桂林542400;广西平乐县国土资源局,广西桂林542400;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一地质队,广西桂林541100;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一地质队,广西桂林54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矿区处于华南准地台之桂中—桂东台陷中的大瑶山凸起中段北缘。
区内广泛出露古生界寒武系及上古生界泥盆系、石炭系。
寒武系主要为一套地槽型类复理式、复理式砂页岩、硅质岩建造,属半深海—深海沉积。
泥盆统为一套陆相、滨浅海相的碎屑岩、碳酸盐岩。
区内基底构造主要为紧密复式线状褶皱,其褶皱轴线在东部呈北西向,而西部呈北东向;盖层主要由泥盆系、石炭系组成,其褶皱平缓宽阔,在区内形成一北东向的隆起。
区域断裂比较发育,不同时期的北东、北西和南北向断裂纵横交错。
区域上出露的岩浆岩有加里东期花岗岩,岩性主要为细—中粒黑云母花岗岩。
矿区大面积出露寒武系及下泥盆统,由老至新分述如下:寒武系黄洞口组(∈h):由一套长石石英砂岩、细砂岩及板岩组成。
下部为灰绿色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夹板岩,细砂岩与板岩互层;底部为含细砾石粗砂岩、细砂岩与板岩互层;中部灰绿色、黄绿色石英砂岩、细砂岩夹板岩或与板岩互层;上部为灰绿色、黄绿色不等粒砂岩与板岩互层。
岩石亦具浊积岩特征。
本矿区的2条矿脉都产于此组地层中。
寒武系(∈)是桂北有色金属铅、锌、铜、金的重要赋矿层位,该地层中W、Mo、Cu、Pb、Zn等成矿元素一般都高于地壳克拉克值数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铜铜矿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标志
【摘要】华铜矿是一座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出在距接触带一定范围内,受接触带构造控制明显,接触带凹部是矿体产出的主要部位,特别是水平凹部与垂直凹部交汇部位矿体厚度大,品位富,成矿规律明显,找矿标志清晰,对该区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矽卡岩地质特征矿体蚀变成矿规律找矿标志
华铜铜矿位于辽宁省瓦房店境内,濒临渤海,是一座开采历史悠久的老矿山。
据史料记载,早在1900年当地居民开采沙金,以后发现金矿脉。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后,先后对华铜北大山大黑脉金矿、南山地表磁铁矿及北山接触带铜矿进行掠夺性开采。
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政府积极恢复生产,矿山获得新生并进行地质勘探工作。
矿体赋存于花岗岩与围岩接触带构造处,受接触带构造控制,是一座以铜为主的多金属矽卡岩型中型矿床,钙镁矽卡岩分布广泛,矽卡岩矿物多达30余种,金属矿物组合具多样化,成矿呈多期性多阶段性,具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特征。
1 矿床地质
华铜矿位于华北地台东侧营口-宽甸古隆起西端,东西向构造带的复州向斜北翼与营口背斜衔接部位。
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早元古界大石桥组白云质大理岩,盖县组片岩和震旦系永宁组碎屑岩,其中,大石桥组白云质大理岩与矿化关系最为密切,是成矿的有利赋矿围岩。
区内构造发育,有早期的东西向构造体系,稍晚期的北西向构造体系及晚期的北东向构造体系。
东西向构造体系控制了辽河群地层的分布,北西向构造仅使作为盖层的盖县组片岩产生明显褶皱,北东向构造体系最为发育,控制了矿区东侧大型岩浆岩体的侵入,同时也控制了铜、铅锌、金等金属矿化活动。
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主要为燕山晚期的花
岗岩,斑状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其中斑状花岗岩与成矿关系密切[1-3],在岩体与辽河群白云质大理岩接触部形成矽卡岩型铜矿(图1)。
2 矿体地质特征
华铜矽卡岩型铜矿赋存在斑状花岗岩及斑状花岗岩与辽河群大石桥组白云质大理岩的正接触带上,接触面凹部是控矿的主要构造,赋存在接触面凹部的储量占总储量95%以上,尤以水平凹部与垂直凹部交汇处是最有利的成矿部位(图2、图3)。
工业矿体主要分布在大理岩一侧的接触带及离接触带200m范围内,200m以外矽卡岩化及矿化明显减弱。
矿化带北部近东西向,向东转为近南北向,呈半弧形,在长达3700m的矿化带上发现大小矿体215条,成群、成带出现,矿床延深大,地表向下垂深达900m。
2.1 矿体形态、规模、产状
从矿区已经揭露的矿体情况看,矿体形态复杂,不规则~极不规则,多呈透镜状、瘤状或巢状,其次为似层状、筒状、柱状。
矿体数量多、规模小,矿体长多为50m以下,最大矿体长200m,矿体延深150m,厚度为20-30m,倾向20°,倾角30°-70°。
2.2 矿石矿物成分
有用矿物以黄铜矿为主,其次为斑铜矿、辉铜矿、黄铁矿、磁铁矿、辉钼矿、自然金、自然银,白钨矿、方铅矿、闪锌矿,脉石矿物有石榴石、透辉石、透闪石、橄榄石、阳起石、方解石。
地表及浅部见少量孔雀石、蓝铜矿及褐铁矿。
2.3 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以交代溶蚀结构为主,其次为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固溶体分解结构。
矿石构造主要为浸染状、细脉状、散点状、团块状、条带状和致密块状。
2.4 围岩蚀变
近矿围岩蚀变主要是矽卡岩化,有镁矽卡岩化和钙矽卡岩化,镁矽卡岩化发育在靠近大理岩一侧,钙矽卡岩化则分布在内、外接触带及离开接触带的围岩裂隙中,当两种矽卡岩复合在一起时,钙矽卡岩交代镁矽卡岩,两种矽卡岩对围岩岩性有选择交代作用,矿化对矽卡岩有用选择性,含铜磁铁矿体及硼镁铁矿主要赋存在镁矽卡岩中,含铜硫化铁矿体、铜钼、钼矿体及白钨矿主要赋存在钙矽卡岩中。
3 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
3.1 成矿规律
华铜矿为典型的矽卡岩型铜矿床[4-5],成矿规律明显:
(1)华铜矽卡岩型铜矿床赋存在斑状花岗岩(包括靠近斑状花岗岩附件的花岗岩)与辽河群大石桥组白云质大理岩层的正接触带上。
工业铜矿体主要分布在接触部大理岩一侧200m范围内。
(2)斑状花岗岩是成矿母岩,斑状花岗岩接触部是主要导矿构造,侵入体接触面的凹部是具体的控矿构造。
(3)侵入体接触面形态复杂地段,围岩受到的挤压最大,岩石破碎强烈,特别是水平凹面与垂直凹面相交处对成矿最为有利。
凹部是矿区主要的找矿标志。
(4)矿体主要分布在钙、镁两种矽卡岩中,矿化对矽卡岩具有选择性。
早
期简单矽卡岩不易成矿,在钙镁矽卡岩叠加的部位,特别是有后期含水矽卡岩矿物~透闪石、阳起石、绿帘石、金云母等复杂矽卡岩中铜矿化富集。
3.2 找矿标志
(1)沿斑状花岗岩及靠近斑状花岗岩附件的花岗岩与辽河群大石桥组白云质大理岩层的正接触带水平距离200m范围内是最佳找矿部位,属于一级控矿因素。
(2)接触部形态复杂,围岩断裂、褶皱发育地段,围岩褶皱轴部是寻找矿化富集有利位置,为二级控矿因素。
(3)矿区矽卡岩发育地段是主要找矿标志,特别是含有磁铁矿的镁矽卡岩及含有后期蚀变矿物~透闪石、阳起石、金云母、绿帘石的复杂矽卡岩,是寻找铜矿体的显著标志。
(4)接触面由陡变缓和反倾斜的部位,有金属硫化物浸染出现是预测凹部的标志,无论是水平凹部还是垂直凹部都是成矿有利部位,特别是两种凹部相交处常形成较大矿体,是三级控矿因素。
(5)沿接触带有磁异常出现,异常值达到500nt以上时,其下部有磁铁矿或含铜磁铁矿体存在,是寻找铜矿、磁铁矿的直接找矿标志。
(6)以往勘探时已经发现有钨钼等矿,根据成矿系列理论,应加强对岩体内部寻找钨钼矿体。
在远离接触带一定范围内寻找裂隙充填型金银矿体。
参考文献:
[1]冶金工业部地质局东北分局一0二队.辽宁省复县华铜矿区地质勘探总结报告书[R].1957.
[2]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一0二队.辽宁省复县华铜矿区地质勘探总结报告书[R].1980.
[3]矿山地质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
[4]找矿模型与矿产勘查.地质出版社,2010.
[5]袁见齐,朱上庆,翟裕生主编.矿床学.地质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