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AD小鼠模型介绍
AD小鼠模型介绍AD小鼠模型,即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是一种用于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动物模型。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力丧失。
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研究AD的机制和治疗方法变得至关重要。
AD小鼠模型是研究该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AD小鼠模型通常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根据不同的基因突变或操纵来模拟AD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这些小鼠通常表现出与人类AD患者相似的一些病理特征,如神经元损伤、β淀粉样蛋白沉积、tau蛋白磷酸化等。
通过对这些AD小鼠模型的研究,科学家可以更好地了解AD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靶点。
目前,AD小鼠模型已经被广泛应用于AD病理生理学研究、新药筛选和临床药物评估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AD小鼠模型及其特点:1.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这是最常见的AD小鼠模型之一,它通过表达人类APP(β淀粉样前体蛋白)和PS1(presenilin-1)基因,模拟AD的β淀粉样蛋白沉积和神经元损伤等特征。
这种模型通常表现出记忆力损失、神经退化等AD病理生理学特征。
2. 3xTg-AD小鼠:这是一种同时表达人类APP、PS1和tau蛋白P301L基因的三转基因小鼠。
该模型不仅模拟了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在AD发病中的作用,还表现出早期记忆障碍和晚期神经元损伤等表型。
3.Tg2576小鼠:这是一种表达人类APP基因的转基因小鼠模型。
该模型主要用于研究β淀粉样蛋白在AD发病中的作用,通常表现出大量的β淀粉样蛋白沉积和神经元损伤等特征。
4. 5xFAD小鼠:这是一种表达人类APP、PS1和tau蛋白基因的五转基因小鼠模型。
该模型不仅模拟了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在AD发病中的作用,还表现出更加严重的神经元损伤和认知功能障碍等表型。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AD小鼠模型外,还有许多其他基因操纵小鼠模型被用于AD的研究。
EGb761对AD细胞模型存活率及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EGb761对AD细胞模型存活率及Bax蛋白表达的
影响的开题报告
研究背景: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特征为认知障碍、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尚未完全阐明,但目前研究表明,神经元凋亡是该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EGb761是一种从银杏叶提取的天然药物,其具有抗氧化、神经保护等多种生物活性,已被广泛应用于AD的治疗和预防中。
研究目的:
本次研究旨在探究EGb761对AD细胞模型存活率及Bax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期为AD的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
采用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构建AD模型,以MTT法检测模型细胞的存活率。
将模型细胞分为对照组、EGb761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对各组细胞添加不同浓度的EGb761培养液;Western blot法检测模型细胞中Bax蛋白的表达情况。
研究预期:
本次研究预期通过实验数据验证EGb761对AD细胞模型存活率及Bax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为AD的防治提供新的药物研发和治疗策略。
小鼠模型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
小鼠模型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神经系统疾病,通常是由错误折叠和聚集的蛋白质引起的神经元的死亡和功能丧失。
这些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等,在全球范围内对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
研究这些疾病的机制和治疗方法具有重大的科学和医学意义。
为了深入研究这些疾病的机制,动物模型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本文将探讨小鼠模型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一、小鼠模型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的应用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以认知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许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组织中存在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和 tau 蛋白的沉积。
为了研究这种疾病的病理机制,研究人员通常需要制备小鼠模型。
最常用的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是突变的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
这种小鼠模型的脑中会产生大量的Aβ,并出现类似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斑块。
二、小鼠模型在帕金森病研究中的应用帕金森病是一种以肌张力增强和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它的发病机制与多巴胺神经元的死亡和含铁血红蛋白的沉积有关。
研究人员使用小鼠模型来研究帕金森病的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法。
轻度感染风湿热脑炎病毒会导致小鼠脑中存在多巴胺神经元损失,经过实验操作后,小鼠表现出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障碍。
三、小鼠模型在亨廷顿病研究中的应用亨廷顿病是一种以肌张力增强和不自主运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它的发病机制与扩增的 huntingtin 蛋白有关。
研究人员使用小鼠模型模拟亨廷顿病的病理过程。
这种小鼠模型被称为R6/2 小鼠,其中 huntingtin 基因被人工插入。
这种小鼠表现出亨廷顿病的特征,如抖动、运动障碍和失衡等。
小鼠模型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它可以模拟这些疾病的病理和生理过程,为研究和治疗这些疾病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例如,使用小鼠模型,研究人员可以确定细胞通路、神经递质以及生物学过程的变化,以及进行治疗试验。
阿尔茨海默病的动物模型与药物筛选
阿尔茨海默病的动物模型与药物筛选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晚发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常见于老年人群体。
该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日益增加的趋势,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为了更好地研究AD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科学家们通常会利用动物模型开展研究。
动物模型是一种用于模拟人类疾病发展过程的方法。
在AD研究中,常用的动物模型包括小鼠、大鼠和猴子等。
这些模型能够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AD的发病机制,并进行药物筛选。
以小鼠为例,科学家们通常会利用转基因技术来构建AD模型。
他们会将人类AD相关基因(如APP、PS1等)整合到小鼠基因组中,使小鼠表达类似于AD患者的脑退行性病理特征。
这些转基因小鼠常被称为“AD小鼠”,它们在学习记忆能力、空间导航能力和行为上表现出与人类AD类似的异常。
利用AD小鼠模型,科学家们可以深入研究AD的病理生理机制。
他们发现,AD小鼠的脑内出现了β-淀粉样斑块的沉积,以及神经纤维缠结的形成。
这与人类AD患者的脑组织病理改变相似。
此外,AD小鼠还会出现神经元损伤和胆碱能系统功能异常等症状,进一步证实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在药物筛选方面,AD动物模型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学家们可以通过给AD小鼠注射候选药物,观察其对病理特征和行为功能的影响。
以抗淀粉样斑块药物为例,研究表明某些药物可以显著减少AD小鼠脑内的淀粉样斑块沉积。
这为寻找治疗AD的新药提供了重要线索。
然而,虽然动物模型在AD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动物模型无法完全模拟人类AD的病理特征和病发机制,因为人类疾病的发生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动物模型只能够模拟其中的一部分。
其次,动物模型中的病理改变和症状表现与人类AD患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给药物筛选的准确性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除了动物模型,科学家们还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手段,如细胞模型、体外实验等,以综合分析AD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更有效的药物筛选方法。
PS1小鼠海马结构Aβ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亚甲蓝对APP/PS1小鼠海马结构Aβ及其相关蛋白
表达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海马结构中Aβ蛋白的沉积。
本研究旨在探讨亚甲蓝对APP/PS1小鼠海马结构A β蛋白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通过选择APP/PS1小鼠作为实验对象,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海马结构中Aβ沉积情况,使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Aβ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研究结果将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临床指导。
关键词:亚甲蓝;阿尔茨海默病;APP/PS1小鼠;Aβ蛋白;相关蛋白
一、研究背景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常规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寻找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亚甲蓝(Methylene Blue)是一种经典的生物染料,具有多种生物修复和保护作用,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和基础研究中。
其对神经损伤和记忆障碍等症状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因此,本研究从亚甲蓝的角度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选择APP/PS1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亚甲蓝处理组。
通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海马结构中Aβ沉积情况,使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Aβ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同时,研究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Y字迷宫实验评估小鼠的认知能力。
三、预期结果及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究亚甲蓝对APP/PS1小鼠海马结构Aβ蛋白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将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临床指导,同时也将进一步揭示亚甲蓝的治疗作用及其治疗机制。
阿尔兹海默病(AD)小鼠脑内P-糖蛋白(P-gp)的表达与功能分析
阿尔兹海默病(AD)小鼠脑内P-糖蛋白(P-gp)的表达与功能分析杜丽莎;杨青【摘要】目的研究P糖蛋白(P glycoprotein,P-gp)在APP/PS1双转基因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脑中的表达与功能情况.方法采用RT-PCR、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析不同月龄的AD小鼠和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脑中P gp表达的差异;采用尾静脉注射罗丹明123 (Rhodamine 123,Rh123),HPLC检测脑及血清中Rh123的含量,计算脑血分配系数,分析不同月龄的AD小鼠和WT小鼠脑中P gp功能的差异.结果 3月龄时,AD 小鼠脑内P-gp的表达与功能均明显低于WT小鼠;6月龄时,AD小鼠与WT小鼠无明显差异;9月龄时,AD小鼠脑内P-gp的表达与功能均明显高于WT小鼠;12月龄时,AD小鼠脑内P-gp的表达高于WT小鼠,功能却低于WT小鼠.结论 AD小鼠脑内P-gp的表达与功能与WT小鼠明显不同,并随月龄而变化.【期刊名称】《复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4(041)004【总页数】6页(P441-446)【关键词】阿尔兹海默症(AD);P-糖蛋白(P-gp);APP/PS1双转基因小鼠;β淀粉样蛋白(Aβ)【作者】杜丽莎;杨青【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系上海200433;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系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8+9;Q513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理复杂,目前尚无定论。
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的产生与清除失衡导致Aβ大量沉积是AD主要病理特征之一,有效减少Aβ在脑中的沉积是被广泛探索的AD治疗途径之一[1-3]。
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是MDE1基因的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Mr)为170 000。
铁死亡相关蛋白在AD小鼠海马中的表达
铁死亡相关蛋白在AD小鼠海马中的表达李燕新;吕占云;李维;郝延磊【摘要】目的探讨铁死亡相关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小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构建PSEN1 p.G378E敲入的AD小鼠,比较铁死亡相关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member 11,SLC7A11)、长链酯酰辅酶A合成酶4(long-chain fattyacyl-CoA synthetase 4,ACSL4)和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1(phosphatidylethanolamine-binding protein1,PEBP1)在纯合(PSEN1p.G378E-/-)、杂合(PSEN1 p.G378E-/+)和野生(wild type,WT)小鼠海马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同PSEN1 p.G378E-/+和WT小鼠相比,PSEN1 p.G378E-/-组小鼠海马组织中GPX4、PSEN1、SLC7A11和ACSL4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PSEN1 p.G378E-/+组海马组织GPX4和PEBP1的蛋白表达也明显高于WT小鼠(P<0.05),但SLC7A11和ACSL4的蛋白表达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SEN1 p.G378E敲入的AD小鼠海马组织中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升高.【期刊名称】《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年(卷),期】2018(044)012【总页数】5页(P727-731)【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PSEN1 p.G378E基因;铁死亡相关蛋白【作者】李燕新;吕占云;李维;郝延磊【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济南250012;浙江大学医学院;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1+6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铁离子依赖的、以脂质过氧化产物和致死活性氧的积累为特点的非典型的细胞死亡方式[1]。
阿尔茨海默病研究的常用细胞模型
阿尔茨海默病研究的常用细胞模型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神经元的死亡和脑组织中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
为了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治疗方法,科学家们常常使用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细胞模型。
1. SH-SY5Y细胞
SH-SY5Y细胞是一种人类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具有神经元样特征。
这种细胞模型广泛应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中,包括阿尔茨海默病。
研究表明,SH-SY5Y细胞可以表达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蛋白质,如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
此外,SH-SY5Y细胞也可以用于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筛选。
2. iPSC细胞
iPSC细胞是一种人工诱导多能干细胞,可以从成年人体细胞中通过基因重编程获得。
这种细胞模型可以用于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筛选。
研究表明,iPSC细胞可以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并表达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蛋白质,如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
此外,iPSC细胞还可以用于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遗传因素。
3. 小鼠神经元细胞
小鼠神经元细胞是一种来源于小鼠的神经元细胞,可以用于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筛选。
研究表明,小鼠神经元细胞可以表达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蛋白质,如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
此外,小鼠神经元细胞还可以用于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元死亡机制。
总之,以上几种细胞模型都可以用于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筛选。
不同的细胞模型具有不同的优缺点,科学家们需要根据具体研究需求选择合适的细胞模型。
APP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4.1B蛋白的表达研究
[ s a t Obet e T eeth x rsi f rti 4 1 l e e ’ i ae( D)m dl Abt c ] r jci od t eepes no oen . i A z i r S s s A v ct o p Bn hm de oe
—
组 。结 论
A P高 表 达 引起 脑组 织 内 4 1 P .B蛋 白 的表 达 增 高 。
[ 关键 词 ] 4 1 .B蛋 白 ; 粉 样 前 体 蛋 白 ; 基 因 鼠 ; 尔 茨海 默 病 淀 转 阿 [ 图分类号 ] R32 中 3 [ 献标识码 ] A 文 [ 章 编 号 ] 10 文 0 8—97 (0 2 0 26 2 1 )2—0 2 0 19— 3
[ 要 ] 目 的 检 测 4 1 摘 . B蛋 白在 阿 尔 茨 海 默 病 模 型 A P转 基 因小 鼠脑 组 织 中 的 表 达 。 方 法 P
P R 鉴 定 A P转 C P
基 因 阳 性 [ P ( ] 鼠和 A P转 基 因 阴性 [ P (一) 小 鼠 , 别 取 不 同脑 区 用 免 疫 组 织 化 学 法 和 免 疫 印 迹 法 A P +) 小 P AP ] 分
基 础 医 学
AP P转 基 因小 鼠 脑 组 织 中 4 1B 蛋 白的 表 达 研 究 .
段 , 萍 一 李月美 , 韩雪飞 , 刘俊玲 , 王若愚。鄢文海 , 莹 , 邢
( . 州 大 学 基 础 医 学 院 , . 州 大 学 医学 院 干 细 胞 研 究 中心 , . 州 大 学 临 床 医 学 系 2 0 1郑 2郑 3郑 0 8级 本 科 生 , 郑 州 405 ; . 乡医学院 , 南 新 乡 430 ) 502 4新 河 50 3
β-淀粉样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
β-淀粉样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郑玲艳;韩瑞兰;曹俊彦【摘要】阿尔茨海默病现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发展的疾病之一,在对其发生发展过程及机制的研究中可以看出:Aβ在阿尔茨海默病病变过程中起着中心环节的作用,它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导致AD的发生。
近几年有研究表明,β淀粉样蛋白在促进神经元凋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直接引发细胞凋亡,也可以通过一些其他致病因素间接地通过β淀粉样蛋白的毒性作用加速神经元的凋亡。
本文主要通过查阅了Aβ神经毒性作用的文献,对其在AD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期刊名称】《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8)002【总页数】5页(P147-150,155)【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神经毒性【作者】郑玲艳;韩瑞兰;曹俊彦【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1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2.5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痴呆的主要类型,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AD病因及分子机制十分复杂,如胆碱能学说、Aβ(β-Amyloid)级联学说、氧化应激学说、神经细胞凋亡学说、免疫与炎症学说、基因遗传学说、有毒金属离子学说、钙代谢紊乱学说以及雌激素缺陷学说等[1]。
但许多研究表明,Aβ可能是各种原因诱发AD的共同通路,是AD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2],Aβ的产生与清除速率的失衡是导致神经元变性和痴呆发生的起始因素[3]。
因此,研究Aβ的产生、代谢及在AD形成过程中的毒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查阅了关于Aβ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的文献,对Aβ在AD发病机制中的神经毒性作用进行了综述。
Aβ是由存在于细胞膜上的淀粉样前体蛋白(APP)通过酶解途径裂解成的长度为39~43个氨基酸的片段。
APP分子量110~135kD,该蛋白的基因定位于人类21号染色体长臂的中段。
基因转录结束后根据剪接位点的不同,所得的mRNA可翻译形成数种亚型:APP695,APP751和APP770。
蛋白激酶CK2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及应用进展
蛋白激酶CK2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及应用进展崔孟颖 冯其贞 武 菲△(神经生物学研究所,济宁医学院,济宁272067)摘要 蛋白激酶CK2(caseinkinase2,CK2)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广泛分布于真核细胞的胞质和胞核中。
CK2可通过对其底物的磷酸化作用调制底物的生物学活性,从而参与细胞内多条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中CK2表达及活性异常,是其病理生理机制的重要一环,提示CK2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可能是某些神经退行性疾病潜在的治疗靶点。
本文将对CK2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病理生理作用以及CK2抑制剂、激动剂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CK2;神经退行性疾病;CK2抑制剂中图分类号 R338RoleandApplicationProgressofProteinKinaseCK2inthePathophysiologicalMechanismsofNeurodegenerativeDiseases CUIMeng Ying,FENGQi Zhen,WUFei△(InstituteofNeurobiology,JiningMedicalUniversity,Jining272067,China)Abstract ProteinkinaseCK2isahighlyconservedserine/threonineproteinkinase,whichiswidelydistributedinthecytoplasmandnucleusofeukaryoticcells.CK2couldmodulatethebiologicalactivityofitssubstratesviaphosphorylation,thusparticipatinginmanyimportantcellularsignaltransductionpath ways.MoreandmoreevidenceshaveprovedtheabnormalexpressionandactivityofCK2inneurodegen erativediseases,andhavedemonstratedthatCK2maybeoneofthepathophysiologicalmechanisms,sug gestingthatCK2isofgreatvaluetostudyandmaybeaneffectivenewtargetforsomeneurodegenerativediseases.Inthepresentreview,wefocusedontherecentprogressofCK2invariousneurodegenerativediseasesandinhibitorsandactivatorsofCK2.Keywords CK2;Neurodegenerativedisease;CK2inhibitors 酪蛋白激酶(caseinkinase,CK)是一种高度保守的非环核苷酸依赖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包括CK1、CK2和Golgi CK(G CK)/Fam20C(familywithsequencesimilarity20,memberC)。
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研究
动物模 型将成 为研 究此疾病 的先决条件 ,也有利 于
阿 尔 茨 海 默病 的药 物 研 发 。 世界 首例 A D小 鼠模 型 是于 19 9 5年 由Ga s me 等 人构 建 的 v 1 点突变 的 P AP 7 7位 D P小 鼠,这种转 基 冈 鼠表 现 出许 多 AD 的病 理特 征 ,如神 经 炎斑 块 , 小神 经胶质 细胞 增生及 突触丢 失 。而其 主要分布 于 海 马及 新 皮层 区 ,这与 AD病 患 的病 理 改变 相似 。 其后 ,Do at C e 对 P P dr和 h n DA P小 鼠进 行 了行 为学测 试 ,发 现 它们有 早 期 的认知 缺 陷 。 1 9 9 6年, HS i o等 构 建 了如今 最 为广 泛 被 用 于 AD 研 究 的 a
1 阿尔茨海默病 动物模型
11 . D. 乳糖 诱导亚 急性 衰老 模型 半
【 通讯作者】 殷
明, 医学博士, 男, 从事神经及分子药理学研究
E imyn j . uc ma : i@su d . l te a
研 究报 道 ,小 鼠皮下 注 射 D. 乳糖 可造 成 半
F b2 1 . () e .0 23 1 2
阿尔 茨海默 病( z eme’dsae AD) Alh i r i s, S e 是一种 神经 退行性疾病 , 主要 的病 理特征 为脑 内广泛分布 的
年 龄相关 的淀粉样 斑块 及认知 缺陷 ,表现 出与 对照
组 有 明显 差 异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淀粉 样蛋 白斑块和神 经纤维 缠结, 随着 逐步 的 记 且伴 忆 哀 退和 其他 的认 知和 生理 功 能障 碍… 目前, 1。 全
T 27 g 5 6转基 因 小 鼠模 型 ,9 1 ~ 2月龄 鼠上 出现 了与
D-半乳糖可诱导小鼠脑中β淀粉样蛋白-BACE1表达增加论文
D-半乳糖可诱导小鼠脑中β淀粉样蛋白\BACE1的表达增加【中图分类号】r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3873(2011)03-0363-02【摘要】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bace1在小鼠d-半乳糖中毒模型中的变化。
方法我们首先用d-半乳糖制做模拟aβ代谢异常的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并于用药后90天后取分脑。
取脑前用五天的水迷宫实验在行为学上分析小鼠的记忆和学习能力。
对所取分脑用western杂交确定aβ和bace1蛋白的改变。
结果:d-半乳糖处理的小鼠在水迷宫行为学测试中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aβ和bace1的蛋白水平明显升高。
结论:d-半乳糖可诱导的小鼠脑中β淀粉样蛋白、bace1的表达增加。
【关键词】d-半乳糖;β淀粉样蛋白;β分泌酶the expression of β-amyloid and bace1 were upregulated in the mouse brain treated by d-galactosesun na, liu shiliang, qi shengxia(jiao nan wangtai township health centers, shan dong, qing dao 266425)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aβ and bace1 in the brain of mouse treated by d-galactose. methods:twenty four kunming strain mice were separated into two equal groups randomly. one group was administered d-galactose for 90d, the control group withequivalent 0.9% nacl. five days morris water maze test was used to evaluate mice learning and memory at 90 days after administered d-gal or saline. bace1 and aβ protein level of brain was measured by western blot. results: d-galactose treated mice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impaired learning in the morris water maze. western blot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a tendency of increased aβ and bace1 expression.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β-amyloid and bace1 were upregulated in the mouse brain treated by d-galactose.key words:d-galactose; β-amyloid; bace1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神经变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中p38mapk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最新资料】
阿尔茨海默病中p38MAPK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摘要】随着人类步入老龄化社会,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发病率不断增加, 但其发病机制仍不明确。
近年来研究发现p38MAPK信号通路既参与了AD中Aβ沉积所致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又与Tau 蛋白的异常磷酸化密切相关。
本文将对以上内容进行综述。
【关键词】p38MAPK信号通路;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肽;tau蛋白Progress of p38MAPK signal way in Alzheimer’s DiseaseWang Di; Zhou Yan(clinical medicine of seven years in Grade 09,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 BasicMedical College,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ABSTRACT】In modern aging society, the incidence of Alzheimer's disease (AD) has been increasing significantly. However, the pathogenesis of AD has not ever been elucidated.Recent study reported that the p38MAPK signal way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both the activation of microglia as well as astrocytes and phosphorylation of Tau protein.Here we provide a review on the mechanism of p38MAPK talked above.【KEY WORDS】p38MAPK; Alzheimer's disease; Amyloid-beta peptide; Tau protein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疾病,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精神行为异常及生活能力减退等为主要表现,是痴呆病中最常见的类型。
与阿尔茨海默病有关的淀粉样蛋白及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研究进展
与阿尔茨海默病有关的淀粉样蛋白及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研究
进展
秦丽华;于恩华;徐群渊
【期刊名称】《解剖科学进展》
【年(卷),期】2001(7)3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性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 ,近年来研究发现 ,淀粉样蛋白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中有大量淀粉样蛋白沉积 ,而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等一些因素能影响淀粉样蛋白的产生。
【总页数】3页(P250-252)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淀粉样蛋白;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作者】秦丽华;于恩华;徐群渊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医学部解剖学系;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16
【相关文献】
1.β淀粉样蛋白及代谢酶类在阿尔茨海默病和糖尿病模型小鼠脑内的表达 [J], 刘滢;贺桂琼;覃万翔;罗敏;汪克建
2.二苯乙烯苷对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脑内β淀粉样前体蛋白及分拣蛋白相关受体1mRNA表达的影响 [J], 杨晓颖;刘宁;黄岑汉;刘燕平;黄炳臣;黄永秩;黄忠仕
3.代谢性谷氨酸受体5变构调节剂对β淀粉样蛋白寡聚体引起细胞毒性影响的研究 [J], 孙永安;褚文正;金海强;叶长青;衷弘熙;徐俊;暴党振;都爱莲
4.β淀粉样肽和谷氨酸能神经元的相互影响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J], 吕彩珍;王蓉
5.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内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分布及谷氨酸样阳性终末的来源 [J], 王智明;李云庆;施际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尔茨海默病与microRNA研究进展
量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非编码 RNA 组学的不断进步, 导致的痴呆,是痴呆最常见的病因和最常见的脑神经退 人们也逐渐认识到这些基因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也发挥 行性疾病,目前 AD 患者预计全球超过 4 700 万 [3]。临
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有阿尔茨海 床 AD 以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以
检测。近年来随着生物标志物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包括组织、血液和脑脊液在内的
microRNA 的特异性表达与脑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预示着这些 microRNA 作为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标志物的巨大潜力。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 microRNA 和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非编码 RNA 小 RNA 阿尔茨海默病
非编码区占到基因组序列的大部分,如人类基因组中编
码 蛋 白 的 序 列 只 占 有 约 3%~5%, 其 余 约 95%~97% 为 非编码区 [1]。这些长短不一、结构各异的非编码 RNA
1 AD AD 也被称为阿尔茨海默型老年性痴呆(dementia of
(ncRNA)在生物体内发挥着各种不同功能。随着高通 Alzhermer’s disease),是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
4.1 AD 和脑脊液 miRNAs
自 2008 年 起 由 Cogswell 等 [22] 发 表 第 一 篇 CSF 中 miRNA 作为 AD 的诊断标志物的报道以来,已有 10 年 的发展历史。由于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 BBB)的 存在使得 CSF 中的 miRNAs 更能体现出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中 miRNAs 的特异性,而且有研究 已证明 CSF miRNAs 的表达变化相对血液 miRNAs 能更 稳定且客观地反映 AD 患者的状态 [23]。Cogswell 等 [22] 的 研究通过实时定量 PCR 探针法检测超过了 200 个在 CSF 中不同表达的 miRNAs,并比较不同期 AD 患者和健康 对照组中发现了 60 个差异表达的 miRNAs。随后,一些 相关的文献报道指出 CSF 中 miRNAs 作为诊断标志物的 巨大潜力 [24-25]。Dangla-Valls 等 [26] 首次发现并利用双盲
AD小鼠模型介绍
AD小鼠模型介绍AD小鼠模型,即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是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简称AD)的常用动物模型。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认知障碍和记忆损害为主要特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家庭经济状况产生巨大影响。
转基因AD小鼠模型最早由L. Mucke团队于1995年创建。
这些转基因小鼠是通过将人源的突变前体蛋白质(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或其酶切产物的基因导入小鼠胚胎中,使其在大脑中过度表达β-淀粉样蛋白(amyloid-beta,Aβ),从而模拟AD患者大脑中β-淀粉样物质的沉积。
这些模型具有遗传稳定、可重现性好、Aβ沉积明显等特点,适用于研究Aβ沉积的动态变化和与其相关的病理生理学改变。
但由于转基因技术的限制,这些模型在建模之前就存在人为设计的缺陷,不完全反映人类疾病的自然历程,并且建模以及后续研究成本较高。
诱导AD小鼠模型是通过给予小鼠β-淀粉样蛋白前体的特定片段、神经毒性物质或化学药物等来诱导Aβ的沉积。
例如,诱导小鼠模型中最为常用的是通过给予β-胰岛素A肽(amylin)而诱导Aβ的形成。
这类模型具有好的可控性,可以通过调整给药剂量和方法来模拟AD的不同发展阶段,但模型建立和操作过程相对复杂,且一些诱导方式可能会导致非特异性的神经损伤。
1. 病理特征和病理生理学改变:通过观察模型小鼠大脑中Aβ的沉积情况、Tau蛋白的磷酸化等病理改变,以及相关神经元损伤和炎症反应等,揭示AD发病机制。
2.认知和行为表现:通过行为学测试,评估模型小鼠的认知和学习能力、空间记忆和工作记忆等,以反映AD小鼠模型的行为改变,从而评估新药对这些行为的干预效果。
3.药物疗效评价:通过给予模型小鼠潜在的抗AD药物,观察其对病理特征、记忆损害和认知功能的影响,评价药物的疗效,以及探讨药物的作用机制。
尽管AD小鼠模型在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其与人类疾病的差异以及实验条件的限制,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旋覆花素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干预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旋覆花素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干预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AD的病理特征主要是β-淀粉样斑块、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和神经元损失。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仅能缓解症状,因此需要寻找新的治疗方法。
旋覆花素是从草药中提取的一种多酚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保健功效。
最近的研究表明旋覆花素对阿尔茨海默病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尽管有这些证据,但目前对于旋覆花素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干预及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晰。
本研究旨在探究旋覆花素对阿尔兹海默病的保护作用以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目的1. 探究旋覆花素在阿尔兹海默病模型中的治疗效果。
2. 研究旋覆花素对阿尔兹海默病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其机制。
三、研究方法1.建立AD小鼠模型。
2.将小鼠分为旋覆花素组、对照组和空白组。
旋覆花素组小鼠按照体重分别口服50mg/kg、100mg/kg的旋覆花素,对照组小鼠口服等量的生理盐水。
3.行为学检测,包括Y字迷宫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
4.组织学检测,对大脑皮质进行组织学染色分析,检测β-淀粉样蛋白沉积情况和神经元损失情况。
5. Western blot检测,检测APP、Aβ、tau、p-tau的表达情况。
同时检测相关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
四、预期结果1.旋覆花素可改善阿尔兹海默病模型小鼠的认知功能损失。
2.旋覆花素可减少β-淀粉样斑块的沉积并保护神经元。
3.旋覆花素可能通过抑制NF-κB通路等多种机制发挥其保护作用。
五、意义和价值本研究有望探究旋覆花素对阿尔兹海默病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为开发阿尔兹海默病的新药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为以后的实验提供一些新思路和新方法,为阿尔兹海默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王晓映1刘鹏朱华徐艳峰马春梅代小伟刘颖秦川(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比较医学中心,北京100021)〔摘要〕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 )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
方法取3月龄和6月龄APPswe /PS ΔE9小鼠脑组织,利用Western 印迹的方法检测APPswe /PS ΔE9小鼠和对照小鼠脑组织中bcl-2、caspase-9以及caspase-3的表达情况。
结果与同月龄的对照小鼠相比,APPswe /PS ΔE9转基因小鼠中,bcl-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结论凋亡相关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在AD 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bcl-2;APPswe /PS ΔE9小鼠〔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07-1446-02;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07.0561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通讯作者:秦川(1959-),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研究。
第一作者:王晓映(1981-),女,医师,医学博士,主要从事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AD )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导致老年人痴呆的主要原因,其特征性的病理改变是在大脑皮质和海马区域出现老年斑和神经原纤维缠结。
目前,AD 的发病机制仍然不明确,一些研究发现,凋亡的异常可能在AD 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本实验以APPswe /PS ΔE9模型小鼠作为研究对象,探讨AD 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
1材料与方法1.1APPswe /PS ΔE9转基因小鼠的建立APPswe /PS ΔE9转基因小鼠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构建并提供〔1〕。
APPswe 转基因编码一段人鼠嵌合的蛋白,其中APP 的胞外和胞内区域为鼠源性序列,而A β结构域为人源性序列并包含瑞士突变K594N /M595L 。
PS ΔE9转基因编码人源性E9外显子缺失的PS1。
转基因小鼠在出生9 14d 用剪趾法标记,收集剪下的组织及鼠尾,用碱裂解法提取基因组DNA ,PCR 分别检测APPswe 及PS ΔE9基因的表达。
APP 基因PCR 产物长344kb ,PS 基因PCR 产物长608kb 。
1.2Western 印迹法检测bcl-2、caspase-9以及活化caspase-3的表达将小鼠脱颈处死后,迅速取出其脑组织,用生理盐水洗去血液,立即置于RIPA 蛋白裂解液中,提取总蛋白。
蛋白浓度用BCA 法进行测定。
蛋白上样量为40μg ,利用12%的SDS-PAGE 胶进行分离,然后将其转移至NC 膜(Millipore )上,室温下封闭1h ,与bcl-2(Abcam )、capase-9(Millipore )及caspase-3(Abcam )抗体进行杂交,4ħ过夜,用TBST 洗膜3次,与辣根酶标记的羊抗兔IgG 和GAPDH 进行杂交,室温下孵育1h ,TBST 洗膜3次,然后进行化学发光。
1.3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
用t 检验对Western 印迹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2.1APPswe /PS ΔE9转基因小鼠鼠尾DNA 鉴定结果裂解鼠尾后提取DNA ,分别用针对APP ,PS1的引物进行扩增,筛选鉴定阳性小鼠,部分检测结果见图1。
1、2、3泳道分别为阴性对照、空白对照和阳性对照,4、8和10为阴性小鼠,5、6、7和9为阳性小鼠图1APPswe /PS ΔE9转基因小鼠鼠尾DNA PCR 鉴定结果1,2,3,4分别代表3月龄模型鼠、3月龄对照鼠、6月龄模型鼠和6月龄对照鼠;图3同图2APPswe /PS ΔE9转基因小鼠和对照小鼠脑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情况2.2APPswe /PS ΔE9转基因小鼠和对照小鼠脑组织中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利用Western 印迹的方法分别检测了3月龄和6月龄小鼠脑组织中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
由图2可以看出,与同月龄的野生型对照小鼠相比,APPswe /PS ΔE9转基因小鼠中,bcl-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每个月龄均用了12只小鼠,其中6只为模型鼠,6只为同月龄的野生型对照鼠。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所有实验均重复3次。
见表1。
2.3APPswe/PSΔE9转基因小鼠和对照小鼠脑组织中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情况与对照相比,3月龄和6月龄APPswe/PSΔE9小鼠中活化的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水平均升高(图3)。
见表1。
表1各组小鼠脑组织bcl-2、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n=12,xʃs)组别bcl-2月龄月龄caspase-3月龄月龄caspase-9月龄月龄对照组37.2ʃ2.653.7ʃ3.920.7ʃ7.332.5ʃ11.442.3ʃ7.452.6ʃ6.3模型组18.4ʃ4.141.8ʃ4.239.8ʃ11.767.3ʃ11.765.4ʃ8.977.3ʃ10.5图3APPswe/PSΔE9小鼠和正常对照小鼠中caspase-3和caspase-9的蛋白表达水平3讨论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导致老年人痴呆的主要疾病,大约有50% 60%的痴呆症患者都是由该病所导致的〔2〕。
目前,AD的病因尚不明确,因此该病的治疗仍然十分困难。
关于AD发病机制的研究,最初主要集中在APP、PS等单一的基因上,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进展,人们逐渐发现AD的发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各种因素(包括异常的凋亡)都有可能参与其中。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有学者开始研究凋亡与AD的关系〔3,4〕,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异常的凋亡可能在AD的发生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APP是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被研究最多的一个蛋白,但是它的功能目前仍不明确,新的研究发现〔5〕,其胞内结构域可以影响一些基因的表达,从而诱导神经元特异性凋亡,这也进一步提示我们凋亡在AD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bcl-2是一种抗凋亡蛋白,它可以抑制caspase-3和caspase-9的活化,而后两者则是凋亡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子。
本研究实验以APPswe/PSΔE9小鼠作为AD的模型,检测了其脑组织中bcl-2、caspase-3以及caspase-9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APPswe/ PSΔE9小鼠脑组织中,bcl-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caspase-3和caspase-9水平则明显升高,提示在AD中可能存在异常高水平的凋亡。
一些研究发现,bcl-2是AD的一个保护性因子〔6 9〕,我们的实验也在一定程度上间接支持了这一观点。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caspase活化以后可以导致AD中神经系统的退行性改变〔10〕。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bcl-2、caspase-3以及caspase-9等凋亡相关蛋白与AD的关系十分密切。
我们的实验还发现,在3月龄APPswe/PSΔE9小鼠脑组织中就可以检测到这些凋亡相关蛋白的异常表达,这提示我们异常的凋亡可能在AD的早期就已经存在,这将有助于我们研究AD早期的发病机理,为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4参考文献1宗园媛,王晓映,王海林,等.APP/PS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的老年斑及行为学动态分析〔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8;18(9):8-12.2Blennow K,de Leon MJ,Zetterberg H.Alzheimer's disease〔J〕.Lancet,2006;368(9533):387-403.3LaFerla FM,Tinkle BT,Bieberich CJ,et al.The Alzheimer's A beta pep-tide induces neurodegeneration and apoptotic cell death in transgenic mice 〔J〕.Nat Genet,1995;9(1):21-30.4Su JH,Anderson AJ,Cummings BJ,et al.Immunohistochemical evidence for apoptosis in Alzheimer's disease〔J〕.Neuroreport,1994;5(18):2529-33.5Ohkawara T,Nagase H,Koh CS,et al.The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in-tracellular domain alters gene expression and induces neuron-specific ap-optosis〔J〕.Gene,2011;475(1):1-9.6SailléC,Marin P,Martinou JC,et al.Transgenic murine cortical neurons expressing human Bcl-2exhibit increased resistance to amyloid beta-pep-tide neurotoxicity〔J〕.Neuroscience,1999;92(4):1455-63.7Song YS,Park HJ,Kim SY,et al.Protective role of Bcl-2on beta-amyloid-induced cell death of differentiated PC12cells:reduction of NF-kappaB and p38MAP kinase activation〔J〕.Neurosci Res,2004;49(1):69-80. 8Ferreiro E,Eufrásio A,Pereira C,et al.Bcl-2overexpression protects a-gainst amyloid-beta and prion toxicity in GT1-7neural cells〔J〕.J Alzhei-mers Dis,2007;12(3):223-8.9Rohn TT,Vyas V,Hernandez-Estrada T,et ck of pathology in a tri-ple transgenic mouse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 after overexpression of the anti-apoptotic protein Bcl-2〔J〕.J Neurosci,2008;28(12):3051-9. 10de Calignon A,Spires-Jones TL,Hyman BT.Caspase activation precedes and leads to neurodegeneration in a murine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 〔J〕.Med Sci(Paris),2010;26(10):787-9.〔2011-01-25收稿2011-04-21修回〕(编辑曹梦园)·7441·王晓映等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