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审美意蕴

合集下载

文化内涵文化意蕴的挖掘让作品更具深度

文化内涵文化意蕴的挖掘让作品更具深度

文化内涵文化意蕴的挖掘让作品更具深度文化无疑是作品的灵魂,它赋予了作品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蕴。

挖掘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和意蕴,不仅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和观赏价值,更可以让人们领略到其中蕴含的思想、价值观和情感体验。

本文将探讨如何挖掘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意蕴,以使作品更具深度。

一、作品与文化内涵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所表达的想法、情感和价值观往往与所处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通过对作品的深入研究和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以文学作品为例,我们可以从作品中寻找到作者对于所处时代、社会和价值观的思考和反思。

一部反映封建社会的小说,可以通过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设置和语言风格的分析,揭示出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公和道德困境。

同样,一首诗歌或一幅画作中,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对自然、人生和人性的思考,都可以从中体察到特定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情绪和意蕴。

二、挖掘文化内涵的方法1. 历史研究: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了解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时代氛围,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文化内涵。

通过研究历史资料、相关文献以及当时的社会情况,可以对作品的文化背景进行深入探讨。

2. 文化符号解读:作品中往往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文化符号,通过对这些符号的解读,可以揭示出作者所要传达的文化内涵。

例如,某幅画作中出现的特定花卉,可能代表着当地的风俗习惯或特定的象征意义。

通过对这些符号的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文化内涵。

3. 语言语境分析:作为一种表达工具,语言在作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作品中的语言特点、用词方式和修辞手法的研究,可以发掘出更多的文化内涵。

例如,在中国文学作品中,由于汉字的寓意多样性,作者往往通过精心选取、巧妙运用汉字来传递特定的文化信息。

三、意蕴的挖掘与赏析作品的意蕴是作者希望传递给读者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

挖掘作品的意蕴需要有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和细致品味。

1. 主题分析:作品的主题通常是作者所探讨的核心问题或关切的议题。

浅谈艺术鉴赏中的审美意蕴

浅谈艺术鉴赏中的审美意蕴

浅谈艺术鉴赏中的审美意蕴由于艺术欣赏的审美心理既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使得艺术欣赏的审美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阶段性和层次性。

一艺术鉴赏中的审美直觉所谓审美直觉,是指人不经思考,立即对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进行把握和领悟的能力。

审美直觉的特征是直观性和直接性。

这种直觉意味着,当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时,我们必须亲身体验;我们听音乐的时候,一定要看电影;只有在感性直观的艺术欣赏活动中,我们才能欣赏艺术,享受审美愉悦。

直接性往往表现为一种不经思考对我或我自己的直接认识,这种认识往往是在一瞬间完成的,不需要逻辑判断或理性思考。

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这种美感总是在一瞬间产生的,没有经过理性的思考。

甚至一开始觉得很美好的时候,也可能一时说不出话来。

这就是直接感知艺术形象的审美直觉在其中发挥作用,这种直觉是客观存在的。

在审美直觉中,还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现象——通感。

所谓通感,是指在艺术创作与鉴赏活动中,各种感觉相互渗透或挪移,从而大大丰富和扩展了审美感受。

关于通感产生的原因有各种不同的说法,过去多用联觉或感觉联想来解释。

事实上,人的审美直觉能力并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后天教育训练和艺术实践的结果。

艺术欣赏中的审美直觉作为欣赏活动的开端,是有价值的、重要的,但仍需进一步深化和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欣赏主体诸多审美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

因此,艺术欣赏必然会进入第二个层次,即审美体验阶段。

二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作为整个审美活动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指欣赏主体在审美直觉的基础上,唤起丰富的情感,置身于艺术作品中,获得心灵的审美愉悦,将外在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转化为欣赏者本人的生命活动。

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必须建立在注意和感知的基础上,可以在审美直觉的基础上进行。

在审美体验中,想象和联想是最活跃的。

在审美阶段,欣赏主体作用于艺术作品,整个心理活动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体现为一种积极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接受美学提出了文学作品结构的召唤性问题,认为任何作品都必然存在着“空白”或“不确定性”。

现代文学人物形象审美意蕴分析

现代文学人物形象审美意蕴分析

89品 评现代文学人物形象审美意蕴分析宋 颖文学作品的创作都是以时代背景为基础,通过人物形象的设计、人物价值的选择以及人物细节的体现将整个事件串联起来,其中,人物形象的设定是作家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中,诸多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了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的审美意蕴,人们能够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从而为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人物形象的设计是文学作品创作的核心要素,也是文学作品灵魂的展现。

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会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注入人物形象中,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描写,与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一部优秀的小说会涵盖各种性格的人物形象,作家会对不同的人物赋予不同的情感,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联想就会产生深刻的感悟,从而触动心灵,这可能会对其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现代文学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作品人物形象的设定更加鲜明,社会生活的体现更加充分,对读者产生的影响也更加深刻。

一、人物形象的审美意蕴文学作品创作一般都是为了表达某一情感或反映社会现实,所以作家会通过大量的描写来叙述故事情节。

虽然一部文学作品涵盖的内容很多,但是人物形象往往是串联整个故事情节的关键要素,在事件发展过程中,作者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描写来反映个人思想。

现代文学形成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当时社会环境比较复杂、生存条件恶劣,人们艰难地生活着,而作家创作的灵感也大多来源于种种悲剧。

所以,现代文学大多呈现的是悲剧人物形象,呼吁人们觉醒意识,这种人物刻画能够更加真实而充分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形态。

(一)悲剧中展现的人物形象审美悲剧人物形象的描写有多种方式,下面主要分析情感悲剧和命运悲剧。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社会环境复杂,以爱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会出现情感悲剧。

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在爱情方面本应该享受平等和自由的权利,这是一种美好的象征。

但是,受封建礼教与伦理的束缚,人们的情感往往会被抑制,无法表现出来,只能封存在内心,一生都要忍受痛苦与煎熬。

寻找失落的书写之魂——小学写字教学审美意蕴和陶冶的探索

寻找失落的书写之魂——小学写字教学审美意蕴和陶冶的探索
容 互 让 的 美
范 性 . 画组 合 都 在 极 佳 位 置 . 加 笔 稍 修 改 就 显 出 丑 陋之 形
写 笔顺 、 画形 态 和 整 体 面 貌 。动 临 点
可 以有 效 解 决 学 生 写 字 中 的笔 顺 规

④ 看笔 画。赏析写字作品 , 不能 则 问题
将 其看 “ ” 而要 将 其 看 “ ” 死 . 活 。也 就 是 说 . 一 边 赏 析 一 边 思 索 各个 点 域 应 的来 龙 去 脉 . 引 导 学 生捕 捉汉 字 由 并 内 向外 透 发 的神 采 。如 《 成 宫 醴泉 九
多 有 少 . 少 的 只 有 一 笔 。 多 的有 最 最 二 三 十 笔 。 笔 画 之 间 、 件 之 间 形 成 部 了一 定 的 间 隔 空 间 . 种 空 间 的 分 割 这 是 学 生 实 践 的起 点
① 描 临 。 是 引导 学 生 在 描 红 簿 就
上 模 仿 范 字 红 临摹 是 一 种 既 便捷 描 又高 效 的 实 践 方法 . 其 对 小 学 低 段 尤 学生 而 言 . 于他 们 的视 觉 感 知 相 对 由 粗 放 、 节 把 握 能力 相 对 较 弱 , 此 细 因
2 美 在 创 造— — 写 字 教 学 与 汉 . 字 的 审 美表 现
⑥ 比临。就是拿 两个或 多个 范
字, 或是 同字 比较 、 是 形 近 字 比较 、 或 或 是 同结 构类 型 的字 比较 . 过 比 较 通
发 现 并 掌 握 范 字 的特 征 和 规 律
⑦空临。就是书空临摹 。

二 学 段
2 .能 使 用 硬 笔 熟 练 地 书 写 正 楷
书 写正 楷 字 :
中 、 、 等 字 , 充 满 了对 称 的 美 。 本 未 也

挖掘审美意蕴 培养审美情趣《琵琶行》审美教学设想

挖掘审美意蕴 培养审美情趣《琵琶行》审美教学设想

挖掘审美意蕴培养审美情趣——《琵琶行》审美教学设想《琵琶行》是白居易新乐府诗的代表作。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

在叙事写景中融入了复杂而强烈的感情,展现出一幅幅凄冷萧瑟的画面;在双线交织的结构中刻画出一对落魄、受损害的人物形象;抒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情;构建出错落有致而又貌异神合的结构美,产生出摄人心魄的艺术美感。

下面结合我个人在诗歌教学方面的体会,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发掘其丰富的审美意蕴。

一、引导学生在诵读感知的基础上品味景物描写和人物情感,鉴赏诗歌意境首先,让学生含情颂读。

在学生有了第一感觉时,让他们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品味这些句子的意境。

因为诗中写景的句子是具体的可感的,学生又有了鉴赏的方向和要求,所以很容易进入到审美赏析中来。

他们大多能从诵读中找出写景的句子。

这时,老师再让他们将自己找出来的句子进行想象、勾画,用更丰富具体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引导学生抓住表现时间、地点、环境的字词进行想象、渲染。

学生在老师的这种引导下自觉不自觉地进入到了审美的第二环节(展开想象)中来。

例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这句叙写江边送客的句子,有个学生把它丰富为:“一轮孤月悬坠,秋风清寒,浔阳江头伫立着两个神情黯然的人,他们都不忍视对方,木然地注视着浸泡在茫茫江水中的那轮寒月,他们心绪的麻乱就像那枫叶荻花飘转在瑟瑟寒风中一样。

”应该说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将有限的文字恰到好处地描绘成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非常契合诗歌的意境。

显然,学生在鉴赏诗人笔下景物的时候,已经调动了个人的情感(悲情),已经做到了意(感情)与境(画面、景物)的结合。

这不正是审美鉴赏的目的之一吗?他们在想象时已经进入到了审美的第三环节——调动感情中来。

诗中写景的句子还有很多,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这些句子或景中藏情,或情景并茂,都是可以让学生发掘美的素材,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惨”、“空”、“绕”、“寒”、“黄”、“苦”、“江浸月”、“悄无言”、“秋月白”等字词让学生联系叙事感触人物在此景下的心情,引导学生探讨“月”在文人心中乃至我国传统文化中审美意蕴,让学生在审美感受中体味诗的意境。

审美意蕴的意思

审美意蕴的意思

审美意蕴的意思意蕴是人类在审美活动中感受到的能动地显现于具体事物和形象中的某种特殊的意味,它既不同于客观事物和形象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的意味,又不同于作者情感或评价所形成的意味,而是一种独特的意味。

主观内容上,意蕴指向的是事物的审美意义,可分为内在意蕴和外在意蕴;外在形式上,意蕴可分为直接意蕴与间接意蕴,间接意蕴是通过人类心灵进行间接表达。

如果说“像”的问题在文学创作中,指的是创造出来的东西跟原物之间的差异程度的话,那么,这个差异的问题是就是“距离”的问题了。

一是空间形式所产生的美感,即包含着距离因素的美感,如留白、隔而不断、似隔非隔等等。

二是时间形式所产生的美感,即时间流逝或距离延伸所产生的美感。

因此,我们的思维往往局限于空间形式的东西,而把属于时间形式的东西忽视掉了,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等句子,虽然有许多的留白,但其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情感内容,如:对故乡、对亲人、对爱人的深切思念。

在音乐艺术中,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旋律,一是节奏。

首先,在旋律中,美感来源于距离,只要听觉还能触摸到一点东西,那么它的意味是不会完全消失的。

比如: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小夜曲》《第五交响曲》《安魂曲》等等,音乐在给人带来愉悦感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美感,但是却有一种莫名的距离,就像作品讲述了一个关于死亡的悲伤故事。

另外一种美感来自于节奏,人类用节奏描绘了美好的生活图景,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第五钢琴协奏曲》,音乐一开始便给人一种震撼,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些曾经伴随着我们的古典乐曲正在上演。

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的乐章都很长,他采用无穷动方式展示了乐曲的各种乐思,加强了力度、张力、对比和色彩的变化。

每一个乐章的结尾都是辉煌的高潮,是无数狂风暴雨般的激流中的一个宁静的小岛。

贝多芬被称为“乐圣”。

音乐以最贴近于人的生命体验的形式,向人们传达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这一句诗让我想起了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中的场景,即使到了千里之外,即使相隔天涯,但我依旧怀念那段“漂泊”的日子。

行为艺术中的审美意蕴探讨

行为艺术中的审美意蕴探讨

行为艺术中的审美意蕴探讨行为艺术是指通过身体行动表达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在表演和行为艺术领域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因为它是一种通过身体体验和情感交流的纯粹形式的表达方式。

此外,行为艺术也强调表达艺术家的个人思想和观点,因此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

首先,行为艺术关注的是对生活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批评。

行为艺术家们通过具体的行动来表达他们对社会、政治、环境等问题的观点和态度。

他们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想融入到作品中,试图引起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从而达到让观众反思的目的。

其次,行为艺术强调身体和空间的艺术创造。

行为艺术家们通过肢体语言、声音和空间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他们将自己的身体作为艺术表达的媒介,用行动来表达内在情感和思想的复杂性。

同时,艺术家也会结合场地和环境来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从而达到更好的艺术创意和审美效果。

第三,行为艺术反对商业化和传统审美观念。

行为艺术家们追求的是真正的艺术灵魂,而不是虚假的形式和媚俗的商业化。

他们试图用自己的行为来拓宽传统艺术的界限,打破观念上的束缚,并呈现出更真实的生活面貌。

行为艺术是自由的和探索的,追求的是不受世俗和传统限制的创意。

最后,行为艺术与观众之间的沉浸式体验和情感交流。

行为艺术家们试图吸引观众来参与和感受,以创造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

观众作为行为艺术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也能与艺术家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从而达到更好的身体和心理的参与感受。

这种强烈的情感交流和体验也是行为艺术的重要审美效果之一。

综上所述,行为艺术的审美意蕴十分丰富,其关注的是对生活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批评,强调身体和空间的艺术创造,反对商业化和传统审美观念,并与观众之间的沉浸式体验和情感交流紧密相连。

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行为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审美意义。

审美意蕴层举例

审美意蕴层举例

审美意蕴层举例标题:审美意蕴层:提升艺术鉴赏力的关键层次文章正文:在艺术鉴赏中,我们通常会关注三个层次:形式层、内容层和审美意蕴层。

其中,审美意蕴层是最高层次,也是最难以把握和理解的部分。

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来解释审美意蕴层的概念,并说明如何培养和提高审美意蕴层次的艺术鉴赏力。

一、审美意蕴层的概念审美意蕴层是指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和情感,是艺术家通过作品传达给观众的一种精神内涵。

它超越了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深入到作品的核心,反映了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和思想情感。

审美意蕴层通常需要观众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才能真正理解和感受到。

二、如何培养和提高审美意蕴层次的艺术鉴赏力1. 提高文化素养:多阅读各类文学作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这有助于提高对艺术作品的认知和理解。

2. 培养艺术修养:多欣赏各类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

通过欣赏和分析不同风格和流派的作品,可以培养自己的艺术鉴赏力。

3. 注重情感体验:审美意蕴层的核心是情感,因此,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要注重情感体验。

尝试将自己带入到作品所描绘的情境中,感受艺术家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4. 关注细节:审美意蕴层往往隐藏在作品的细节之中,因此,在欣赏作品时,要注重观察细节,理解艺术家通过细节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5. 交流分享: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艺术鉴赏体验,可以获得更多的启示和帮助。

与有相同兴趣的人交流,可以共同提高艺术鉴赏力。

三、举例:审美意蕴层的体现以一幅中国古代山水画为例,这幅画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理念。

画中的山川、流水、云雾等元素,不仅具有形式美感,更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表达。

通过对这幅画的欣赏,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这个例子充分体现了审美意蕴层的特点,即通过艺术作品传达深层意义和情感。

四、视觉艺术中的审美意蕴层接下来,我们将以视觉艺术为例,深入探讨审美意蕴层的魅力。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哲学内涵及美学意蕴探析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哲学内涵及美学意蕴探析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哲学内涵及美学意蕴探析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已经不再局限于物质层面,而是更加关注精神层面的满足和情感层面的体验。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概念涵盖了社会发展的理念、个人成长的追求和文化价值的传承,同时也包含了哲学内涵和美学意蕴。

本文将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探析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内涵和美学意蕴。

一、哲学内涵1. 个体自由与共同体责任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哲学内涵之一是个体自由与共同体责任的结合。

个体自由是指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幸福,自由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潜能。

但个体自由也需要在共同体责任的框架内实现,个人的自由行为不应侵犯他人的权利和利益,需要为社会和他人承担相应的责任。

个体自由与共同体责任的结合体现了个人的自主性和社会的团结性,在这种框架内,人们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并促进社会的共同进步。

2. 平等和包容新时代“美好生活”还强调平等和包容的理念。

平等是指每个人都应该在法律和道德规范的框架内受到平等对待,不受种族、性别、阶层等因素的歧视。

包容是指人们应该尊重不同的文化、宗教和生活方式,建立一个和谐共处的社会。

平等和包容的理念体现了人们对于公正与和谐的追求,同时也是实现社会进步和繁荣的基础。

3. 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哲学内涵还包含了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和谐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包括了个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社会与环境的和谐。

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也要考虑到后代子孙的利益,保护环境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推动社会各方面进步的根本动力,也是构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重要内涵。

二、美学意蕴1. 审美体验美好生活的追求离不开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是指人们对于美的感知和享受,包括了对自然景观、人文情感和艺术创作的欣赏和理解。

在新时代的美好生活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审美体验,通过赏心悦目的景观、音乐、绘画等方式来陶冶情操,提升情感品质。

艺术意蕴艺术概论名词解释

艺术意蕴艺术概论名词解释

艺术意蕴艺术概论名词解释篇一:艺术意蕴是指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思想、价值观念等非语言表达的因素,是艺术作品的灵魂和内在含义所在。

艺术概论是研究艺术的起源、发展、类型、风格、技巧和艺术意蕴等方面的知识,是对艺术作品进行理性分析和综括的总称。

艺术意蕴是艺术作品的重要特征之一,可以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知、解读和评价来实现。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知,人们可以感受到艺术家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理解其价值观念和艺术内涵。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解读,人们可以深入挖掘出其内在含义,理解其艺术意蕴。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评价,人们可以判断其艺术意蕴的深浅和优劣,评价其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艺术意蕴的研究领域广泛,涉及到哲学、文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等多个学科。

在研究中,人们可以通过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探讨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思想、价值观念等,揭示其艺术意蕴。

同时,人们也可以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判断其艺术意蕴的深浅和优劣,评价其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艺术意蕴是艺术作品的重要特征之一,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评价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深入挖掘出其内在含义,提高对艺术的认知和欣赏水平。

篇二:艺术意蕴是指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情感表达,是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观众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解读的基础。

艺术意蕴可以分为多个方面,例如审美意蕴、文化意蕴、历史意蕴、哲学意蕴等。

审美意蕴是指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审美感受,例如美丑、雅俗、粗细等。

文化意蕴是指艺术作品所反映的文化特征、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等。

历史意蕴是指艺术作品所体现的历史阶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

哲学意蕴是指艺术作品所蕴含的哲学思考、道德观念、人生态度等。

除了审美意蕴、文化意蕴、历史意蕴、哲学意蕴等,艺术意蕴还可以包括其他一些方面,例如宗教意蕴、象征意蕴、幽默意蕴等。

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宗教意蕴往往表现出作者对信仰的理解和感悟,象征意蕴则通过艺术作品中的意象、符号等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幽默意蕴则是通过艺术作品中的喜剧元素、讽刺手法等表现出作者的幽默感和人生态度。

[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蕴的现代价值]审美意蕴

[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蕴的现代价值]审美意蕴

[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蕴的现代价值]审美意蕴人类作为智能化生命,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永无止境的进取性,以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愉悦人世生活,促进每个人的充分自由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承传延续的生命演绎历程。

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服饰文化理应遵循这种以人为本的精神。

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表征社会角色等。

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

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

唯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服饰是人类生活要素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并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

服装的款式设计、面料选用、颜色组合等,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状况,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以情景交融、意象统一之美来展示民族美学的生命艺术品位。

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颜色为例,其文化内涵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演变,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审美特征。

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生活色彩浓郁,它以等级标识为主要特征,并被赋予特定的伦理意义,如商代将取于自然的青蓝、赤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规定只有奴隶主和贵族阶层的着装才能使用,且“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髓,黑与青谓之献,五彩备谓之绣”。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

浅析《围城》的结构模式及其审美意蕴1. 引言1.1 关于《围城》通过对《围城》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结构模式是多样而独特的。

从线性结构到循环结构再到跳跃式结构,作者以巧妙的布局和安排,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故事世界。

采用不同的叙事视角,更加凸显了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和命运起伏。

这些结构模式不仅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更深化了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在审美意蕴方面,《围城》通过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剖析,呈现出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

小说中所展现的人物性格和情感纠葛,以及他们在生活中所遭遇的困境和挑战,无不引人深思。

通过对于现实社会的描写和批判,小说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观。

结合结构模式,审美意蕴更加凸显,使读者在品味小说的不仅获得了审美的愉悦,更得到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启发。

1.2 分析的重要性分析是一种深入思考和理解的过程,通过分析,我们能够揭示出作品背后的深层内涵和意义。

在阅读《围城》这部作品时,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小说的结构模式和审美意蕴。

通过对《围城》的结构模式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揭示出作者钱钟书在构思和写作过程中所蕴含的意图和技巧。

而对《围城》的审美意蕴进行分析,则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领略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情感内涵。

分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清作品的脉络和框架,还可以为我们打开一个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让我们更好地品味和体会《围城》这部小说带给我们的美学享受和情感触动。

分析在理解和赏析《围城》这部经典作品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领略其独特的魅力和内涵。

2. 正文2.1 《围城》的线性结构《围城》的线性结构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的结构模式,整个故事呈现出线性的发展轨迹,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

在小说中,作者从主人公周刊的初入读书会开始,逐渐展开了他与各种人物之间的关系,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线性结构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情感纠葛。

浅析山东传统民间工艺的审美意蕴

浅析山东传统民间工艺的审美意蕴

浅析山东传统民间工艺的审美意蕴【摘要】山东传统民间工艺在审美意蕴上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本文首先通过引言部分介绍了传统民间工艺的定义和审美意蕴的重要性。

在对山东传统民间工艺进行了概述,探讨了其审美特点和审美符号,同时深入分析了与当代审美的联系以及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平衡。

结论部分则总结了山东传统民间工艺的审美意蕴对当代文化的启示,强调了其重要的审美价值。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山东传统民间工艺所蕴含的丰富审美意义,从而不断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山东、传统民间工艺、审美意蕴、审美特点、审美符号、传承、创新、当代文化、启示、价值1. 引言1.1 传统民间工艺的定义传统民间工艺是指由民间传统技艺传承下来的各种手工艺制品,是一种民众日常生活中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

这些工艺制品通常是在社会文化环境中逐渐形成和发展,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传统民间工艺融合了民族智慧和技艺,反映了当地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具有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永恒价值。

传统民间工艺在民间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连接过去和现在、传承与创新的纽带。

通过传统民间工艺的制作与欣赏,人们可以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力量,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传统民间工艺以其独特的审美风格和传统韵味,成为了人们审美情趣的重要来源,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

1.2 审美意蕴的重要性审美意蕴是指在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审美内涵和情感意义。

在山东传统民间工艺中,审美意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反映了当地人民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感。

审美意蕴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审美意蕴是传统民间工艺的灵魂和生命力所在。

通过审美意蕴,人们可以感受到传统工艺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审美意蕴是传统工艺作品传递情感和情绪的桥梁。

美学意蕴的概念和特征

美学意蕴的概念和特征

美学意蕴的概念和特征
美学意蕴是指作品所蕴含的美学理念、审美价值和审美情感。

它包括作品的主题、意境、情感表达以及艺术形式等方面,通过艺术表达方式传达给观者或听者。

美学意蕴具有以下特征:
1. 主观性:美学意蕴是主观的,因为它是艺术家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的个人表达。

它反映了艺术家的情感、思想、价值观等。

2. 多样性:不同的作品具有不同的美学意蕴,因为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艺术追求。

它可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文学等展现。

3. 隐蔽性:美学意蕴有时是隐含而深层的,需要观者进行主观的理解和感受。

不同的观者可能会从同一作品中得到不同的美学意蕴。

4. 情感性:美学意蕴不仅包含知识和智慧,还要具有情感的渲染和表达,它可以激发观者的情感共鸣和审美愉悦。

5. 内在联系:美学意蕴是作品中各个要素的有机结合,包括主题、情节、形式、形象等。

它们相互作用、相互照应,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结构。

总的来说,美学意蕴是作品中与美学相关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表达。

它是艺
术作品的核心,也是观者进行审美体验的关键所在。

审美意蕴层

审美意蕴层

抒发主体情感是抒情文本的基本特征。情感本身 是不具形体的,因此用文字符号表达情感就要经过 一个转换过程,即把无形无相的主体情感转化为具 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比如主体内心缠绵无尽的愁苦 心境原是虚渺无形的,而要想将其表现出来,就不 得不借助于具体的物化形象,于是他可以用烟雾迷 蒙中的青草地寄托愁绪的悠远,用漫天飘飞的柳絮 杨花比拟愁思的纷乱,用滴沥不尽的黄梅雨表达愁 情的绵长,自然就有了这样的文字:“试问闲愁都 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禹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 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 为南音。”这首歌谣实际上只是两个字:候人,另 两个字“兮猗”只是用来配合音节、协调节奏,没 有实际意义。然而,如果没有这两个虚字,就不能 称其为歌谣。当然歌谣只能算文学文本的原始形态, 而我们在后代的文学文本中,仍能看到有音无义的 语言现象(比如屈原《离骚》中的“兮”字)。如 此说来,语音在文学文本中具有独立的地位和价值。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问题

“圣人立象以尽意”
——《周易·系辞》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 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 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 著。”
——王弼:《周易略例》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问题
黑格尔:“形式”与“意蕴” 它(艺术)不只是用了某种线条,曲线,面,齿纹,石头浮
雕,颜色,音调,文字乃至于其他媒介,就算尽了它的能事, 而是要显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 构成艺术作品的美的要素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 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内容所借以现出意蕴和特性的东西。 内在的显现于外在的;就借这外在的,人才可以认识到内在 的,因为外在的从它本身指引到内在的。”

浅谈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浅谈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浅谈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木心先生说“缺乏审美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

”人要活的鲜活,必不可少的是审美能力。

审美力的缺乏不是天生的缺陷,而是缺少后天的培养。

因此,在学校教育中,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然而,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文言文教学面临重重困境。

不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兴趣缺缺。

究其原因,一方面,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出现了偏差,为应付考试,文言文教学重在对文言文知识点的把握,淡化了文言文中的审美教育。

另一方面,过于程序化和单一形式的文言文的教学中,文言文之美被割裂、被舍弃,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

加上初中生文言文基础比较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枯燥地学习和繁琐的知识背记,过分消耗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无法从中体验到文言文之美。

因此加强文言文教学应有的功能——让学生从千古佳作中领略祖国文化美的意蕴,汲取营养, 古为今用,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尤为重要。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管是内容抑或形式,都充满着无尽又神奇的美。

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作品,文词兼美,含有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正是中学生培养审美力的沃土。

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做到寓教于美,寓教于乐。

1.文言文教学应该充满审美的愉悦丰子恺先生说:“人欲有五:食欲、色欲、知欲、德欲、美欲。

”可见,审美的欲求,追求美的愿望是人的天性,如耳朵喜欢倾听优美的旋律,味蕾喜欢品尝鲜美的滋味……在文言文课堂中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美欲,调动学生的各方面的感知能力,多方面的感知美。

在美和文字之间架起桥梁,让它们相融相通。

对学生来说,文言文不应该是艰涩难懂的文字,而应是“”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的天籁之音;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缤纷色彩;是“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惊喜奇遇……美是听觉得享受,是视觉的冲击,是触觉的感受……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也正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使用,都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披文入情,带着审美的愉悦投入到此情、此景、此境中,挖掘其中的美。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审美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审美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审美教学策略◎罗建鸿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文学教育的不断升温,初中语文课本编选了不少诗歌作品。

但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诗歌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种文体。

语文教师应以美学的艺术的眼光去发现它,将之作为审美化教学的“切入点”,通过对话、感悟、体验等方式进行教学。

一、挖掘现代诗歌的语言美明代文学家苏伯衡说:“言之精者谓之文,诗又文之精者也。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诗歌首先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现代诗歌的语言常常会突破现有的语法规范,创设出新颖别致的表达方式。

要挖掘现代诗歌的语言美,就必须引导学生领悟诗歌语言的深层含义,理解语言背后融入的的情怀和观念。

此外,现代诗歌语言的音乐美、理性美、新奇美都会带给学生审美愉悦和深刻的感悟。

现代诗歌的语言的跳跃性大大拓展了诗歌想象空间,有利于师生多元化的解读。

例如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可以让学生捕捉诗歌中色彩艳丽的形容词,如“青荇”、“金柳”、“青草”等,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色彩美,而且创造了极大的想象空间,使人读来温婉,想来唯美。

又如诗歌中“康河的柔波”、“榆荫下的一潭”、“彩虹似的梦”等隐喻的使用,使得这首诗意味深长,教学中,充分挖掘这些语言因素,不仅能增添诗歌语言本身的美感,而且使学生的审美目光被吸引到诗歌自身语言之上,获得真正的审美意义。

总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对现代诗歌语言内涵的挖掘与领略中得到审美的愉悦和满足。

有些诗句,单靠学生的体验是达不到理解的层面的,这时,就需要老师的“讲析”,对某些诗句的深层含义,须在教师的引导下,反复体味、诵读才行。

如鲁藜的《一个深夜的记忆》。

这首诗中,“月光”、“阳光”、“深夜”、“黎明的音响”、“星“等意象,字面意思很好懂,诗人塑造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意境,但在“深夜”的背后,更深沉的意境,就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去体会、掂量、品味,从而感受更深一层的含意:“诗人是对于时代最敏感的人,是盼望黎明最迫切的人,这里的诗人不是指他自己,至少不仅是指他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姚市第六中学刘轲《琵琶行》是白居易新乐府诗的代表作。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

在叙事写景中融入了复杂而强烈的感情,展现出一幅幅凄冷萧瑟的画面;在双线交织的结构中刻画出一对落魄、受损害的人物形象;抒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情;构建出错落有致而又貌异神合的结构美,产生出摄人心魄的艺术美感。

下面结合我个人在诗歌教学方面的体会,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发掘其丰富的审美意蕴。

一、引导学生在诵读感知的基础上品味景物描写和人物情感,鉴赏诗歌意境首先,让学生含情颂读。

在学生有了第一感觉时,让他们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品味这些句子的意境。

因为诗中写景的句子是具体的可感的,学生又有了鉴赏的方向和要求,所以很容易进入到审美赏析中来。

他们大多能从诵读中找出写景的句子。

这时,老师再让他们将自己找出来的句子进行想象、勾画,用更丰富具体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引导学生抓住表现时间、地点、环境的字词进行想象、渲染。

学生在老师的这种引导下自觉不自觉地进入到了审美的第二环节(展开想象)中来。

例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这句叙写江边送客的句子,有个学生把它丰富为:“一轮孤月悬坠,秋风清寒,浔阳江头伫立着两个神情黯然的人,他们都不忍视对方,木然地注视着浸泡在茫茫江水中的那轮寒月,他们心绪的麻乱就像那枫叶荻花飘转在瑟瑟寒风中一样。

”应该说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将有限的文字恰到好处地描绘成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非常契合诗歌的意境。

显然,学生在鉴赏诗人笔下景物的时候,已经调动了个人的情感(悲情),已经做到了意(感情)与境(画面、景物)的结合。

这不正是审美鉴赏的目的之一吗?他们在想象时已经进入到了审美的第三环节——调动感情中来。

诗中写景的句子还有很多,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这些句子或景中藏情,或情景并茂,都是可以让学生发掘美的素材,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惨”、“空”、“绕”、“寒”、“黄”、“苦”、“江浸月”、“悄无言”、“秋月白”等字词让学生联系叙事感触人物在此景下的心情,引导学生探讨“月”在文人心中乃至我国传统文化中审美意蕴,让学生在审美感受中体味诗的意境。

所谓意境,就是作品中描绘的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契合交融而形成的虚实相生、能诱发和开拓出丰富审美想象空间的整体意象。

如果忽略对诗歌意境的分析而舍本求末地分析人物、分析主题和艺术手法,学生往往觉得诗歌索然无味,老师的肢解还不如诵读一遍有味道,这样的授课也就达不到悟理、启真、冶性的审美目的了。

二、引导学生探析人物命运,感受人物的情感,鉴赏人物美诗歌塑造了一对备受沦落之苦,饱尝世态炎凉的人物形象。

人物的自叙渗透了各自伤痛、悲愁的情感。

这种不幸的人生际遇引起读者深切的同情和强烈的不满。

这种情感又驱使读者再次创造,在不断丰满形象的过程中,作品人物就折射出一种启真冶性的美感。

(一)、引导学生再创造琵琶女形象引导学生再创造的目的,不只是要学生具体地描摹她的美貌,还要求学生能依托文字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审美体验。

琵琶女是在“千呼万唤”中出场的,出场后还“犹抱琵琶半遮面”。

这句人们常常吟颂的名句,准确生动地表现了她含羞的神态和自惭身世的那种复杂沉重的心理,写得形神具备、含意深邃。

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千”、“万”、“始”、“半遮面”等字词揣摩琵琶女的心境,再让学生结合“琵琶声停欲语迟”这一句,去体味她心中的那种幽愁暗恨。

这“千呼万唤”、“半遮面”“欲语迟”几个动词短语在学生头脑形成了一个可以发展想象的空间。

学生的想象又丰富了琵琶女的形象。

再引导学生先分别后结合地感受有关音乐描写的段落和琵琶女自述身世的段落,让学生在这种感受音乐与探查身世的结合中领悟琵琶女内心情感,教师同样要点拨学生抓住一些重点字词进行体味。

这样,学生可通过具体可感的音乐去理解琵琶女不幸的人生遭遇,又可通过她不幸的人生遭遇来理解她倾注在乐曲中的感情。

学生在这两种互相补充的感受中不断充实、丰满人物形象,从而完成形象的再创造,获得审美体验。

再创造的过程又是调动想象与情感的过程,还是感性判断的过程,因而这种审美体验一步步接近审美的最高目的。

(二)、引导学生再创造诗人形象诗人的自述是进行再创造的主要材料,教师在点拨重点字词的基础上,还可以补充白居易写作此诗前的一段经历,让学生概括出诗人政治失意、无辜遭贬、漂泊江湖、郁闷孤苦的仕人形象,再让学生结合“醉不成欢惨将别”、“同是天涯沦落人”、“江洲司马青衫湿”等句子,感受诗人心境与情感,这样诗人形象就不再只是一个概念,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可以打动学生的审美对象了:他的心境凄楚而悲凉,他的情感怨愤而又富有柔情,他能从琵琶女的不幸遭遇与自己的失意人生中找到情感的相通点,并能将这种情感的共鸣升华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达出社会变乱、政治衰败带给人民深重灾难的深刻主题。

学生在再创造中对社会对人生进行了一次审问,获得了悲剧美和崇高美的享受。

在这样的审美再创造中完成的诗人形象是最富有感染力的,因而诗人的形象是美的。

三、引导学生品读描写音乐的句子,鉴赏音乐美(一)、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形象美形象性是美的基本特征,美的事物和现象总是形象的、具体的,欣赏者总是凭借事物具体可感的形象进入到审美体验中来。

但音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用文字描写的音乐更是抽象的。

白居易却借一连串的比喻,用通感的手法赋予音乐以具体可感的形象,使欣赏者在视觉的想象中感知到音乐的美。

教师可引导学生着重品味有关音乐描写的段落,让学生想象“大弦”“如急雨”、“小弦”“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等这些句子模拟的声音,再让学生揣摩琵琶女用这些声音表达的情感,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粗重繁密”、“幽细柔宛”、“清脆圆润”等音响上的认识,不仅获得了描写音乐的艺术美感,而且从音乐中体味到人物情感,想象的力量让学生获得了生动具体的形象美感。

(二)、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音韵美音韵美是诗歌的基本特征,它是诗歌音韵上体现出来的抑扬顿挫的节奏。

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怎样有感情地朗读外,还要让学生去体味诗中叠音词——“弦弦”、“声声”、“嘈嘈”、“切切”,双声叠韵词——“间关”、“幽咽”传达的美感,因为这些词或拟声,或状态,或摩情,不仅细微地刻画了琵琶女弹奏音乐的形象,而且充分地传达了她的感情。

因而,颂读起来,总觉得有一股气在胸中回旋、变化。

(三)、引导学生鉴赏音乐描写的烘托美烘托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手法。

诗文通过音乐效果的描写(包括环境描写和人的感受)来烘托琵琶声的优美动听,深切感人。

如:“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这动心移情的音乐不仅使人流连忘返,还诱得人去“寻声暗问”;又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个白描式的环境描写,逼真地描摩出了听者沉湎于音乐的情景,侧面表现了音乐的神奇魅力。

这不正是烘托产生的艺术效果吗?至于音乐中的情感美,上文谈到的几点都有涉及,这里不再赘述。

四、引导学生概括叙事结构,鉴赏整齐兼变化的结构美《琵琶行》以人物为线索,形成明暗对称又交织汇聚的双线结构,这种结构既严谨缜密又错落有致,显现出对称的整齐美,交织汇聚的变化美。

明线是琵琶女的人生遭遇,暗线是诗人的感受,两线重点汇合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个句子上。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归纳出诗文如下的结构:秋江夜送客暗线(诗人的感受)----------------------明线(琵琶女的身世)第一次弹奏月夜弹琵琶秋夜闻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移船相近邀相间犹抱琵琶半遮面(两线交织)低眉信手续续弹第二次弹奏说尽心中无限事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凄凉话身世(悲惨飘零)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情感交织)同病相怜感慨多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第三次弹奏却坐促弦弦转急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线索、情感再次交织)学生在讨论中感受到结构的整齐美、变化美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讨论两条线索对揭示主题的作用,深挖结构的内涵美。

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诗人只写明线或只写暗线,诗歌的主题将是怎样的,如果交换明线和暗线,变诗人的经历为明线,琵琶女的身世为暗线,诗中的人物形象将会有何变化,并与原结构进行比较谈谈哪一种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样主题、人物将再一次在讨论中升华,冲击学生的情感闸门,产生出回味无穷的审美体验。

因为原结构的两条线索揭示的是社会的变乱、政治的衰败在朝野的反映,如果只写明线或只写暗线,就没有诗人与琵琶女的情感共鸣,就不能产生出发人深省的思想主题。

如果将明线与暗线交换来写,突出诗人的不幸,弱化琵琶女的遭遇,诗人唱响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名言就不那么深刻感人,诗人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就不会那么强烈地感染学生,诗中的人物形象也会弱化,产生不出强烈的美感,达不到启真、冶性的审美目的。

写于2002年11月26日挖掘审美意蕴培养审美情趣——《琵琶行》审美教学设想余姚市第六中学刘轲人的审美心理结构是由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要素组成的感受体验系统,这种感受体验系统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美育提供了可行性。

美本身是抽象的,但作为蕴藏丰富的审美意蕴的语言材料却是客观存在的。

因为作为审美对象的诗歌语言是显现的,是最直接的感知材料。

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口读去直接感受作品中的美,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创造出高于作品本身的形象和感人的意境,也可通过作品蕴涵的和教师传递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获得审美愉悦。

学会鉴赏、学会悟理、学会再创造,达到审美活动的高层次:领悟、启真、冶性。

《琵琶行》是白居易新乐府诗的代表作。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

在叙事写景中融入了复杂而强烈的感情,展现出一幅幅凄冷萧瑟的画面;在双线交织的结构中刻画出一对落魄、受损害的人物形象;抒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情;构建出错落有致而又貌异神合的结构美,产生出摄人心魄的艺术美感。

下面结合我个人在诗歌教学方面的体会,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发掘其丰富的审美意蕴。

一、引导学生在诵读感知的基础上品味景物描写和人物情感,鉴赏诗歌意境首先,让学生含情颂读。

在学生有了第一感觉时,让他们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品味这些句子的意境。

因为诗中写景的句子是具体的可感的,学生又有了鉴赏的方向和要求,所以很容易进入到审美赏析中来。

他们大多能从诵读中找出写景的句子。

这时,老师再让他们将自己找出来的句子进行想象、勾画,用更丰富具体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引导学生抓住表现时间、地点、环境的字词进行想象、渲染。

学生在老师的这种引导下自觉不自觉地进入到了审美的第二环节(展开想象)中来。

例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