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提问的技巧

采访提问的技巧
采访提问的技巧

采访提问的技巧

如果说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础,那么提问就是采访的核心,是获取信息最直接的途径。作为电视媒体来说,地点、事件、状况的大致情况大多可以通过电视画面来体现,而至关重要的,也是观众极想了解的具体时间、事件相关人员、原因背景、发展状况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等情况,都必须通过深入采访来获知。要进行进一步的采访,搜寻更多的新闻素材,少不了记者或主持人的提问。提问是否恰当、是否具体、是否到位、是否周全,直接影响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可信度,关系到采访的效率,也关系到记者或主持人的形象。

提问是采访水平的体现。记者要站在观众的角度,了解观众想要了解的情况,根据具体的新闻事实,挖掘出具有典型性或普遍性的新闻内涵。因为新闻事实和采访对象的不同,记者的提问要灵活应变,力求切中主题。一般来说,针对不同的新闻题材,不同的采访任务,不同的采访对象,采访提问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常见的提问方式

1.开放式提问开放式是让被采访者围绕提示畅所欲言的一种提问方式,采用这种提问方式是为了获取更大的信息量,最后记者再根据报道需要提取当中最切题的部分。

面对不善言谈的采访对象,开放式提问能鼓励对方多说话;面对健谈的采访对象,开放式提问会加大后期制作的工作强度,这时的提问针对性就要强一些,注意不要跑题。

通常我们在采访外地游客时经常会问:第一次到黔南的感觉怎么样?与您想像的区别大吗?黔南的少数民族给您留下了什么印象?等等。其实这是在对游客的喜好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提出的问题,指向性不强,没有具体的切入点,但留给了被采访者表达心情、抒发情感的较大空间。

又如一些针对市民的采访:您认为原因出在哪呢?怎么才能更好地解决呢?也是开放式的提问。因为报道的目的是要集思广益,用开放式提问让被采访者说出他们的观点、看法、意见,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开放式提问有利有弊,一般在宣传性报道中用得多些。在调查类和事件类的新闻采访中如果采用开放式提问,就无法准确表达记者提问的意图,使被采访者弄不清你提问的真正核心,回答自然也就难以达到采访的目的。

2.封闭式提问封闭式提问是报道意图较为明显的一种提问方式,这种提问方式有明确的指向性,提问往往局限在某一事物或具体问题,有时甚至精确到“是”或“不是”。

由于封闭式提问的指向性明确具体,不需要被采访者多费口舌,因此这种提问回答起来干脆利落,后期制作相对省劲。但也不排除批评报道中,一些被采访者为逃避责任不愿回答而东拉西扯的情况。

封闭式提问的好处在于直接进入主题,能迅速了解相关新闻事实,这种提问在事件类报道和批评报道中经常用到。运用这种提问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弄清采访对象的身份和与事件的关系。

3.见缝插针式提问见缝插针式提问是采访提问中技巧性较强的一种提问方式。在调查类、批评类、事件类新闻采访中使用最多。一般来说,这种提问方式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根据观察到的一些特殊事物、现象和话语

所进行的随机提问。这种提问目的在于了解更深层次的内容和事实本质,同时也是反驳被采访者敷衍态度的一种好办法。事件类新闻的提问多是记者突然发现时随机想到的提问,而调查类和批评类新闻的提问很多情况下是记者事先有所准备,选择恰当时机的发问,问题一针见血,抓住实质,切中要害。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赵微、柴静是此类提问的高手。赵微在《湛江特大走私受贿案》采访湛江海关原关长曹秀康时,曹开始不承认自己受贿200万的事实是故意行为,说“当时真没想到那么一个界限上去。”赵微看准他抵赖的心理,马上问道:“收了200万都没想到这有多严重啊?”曹干脆装糊涂:“就这么一个卡(指受贿200万元的存折),咳!现在我就回忆不起来,当时这个脑子,这个脑子到底怎么去想这些问题。”赵微继续追问:“那么你眼里200万不算什么大钱,”最后曹前言不搭后语地说:“200万,应该是很大的数字了,现在想应该是很大的数字了,200万哪,应该是很大的。”经过赵微见缝插针的提问,曹秀康的装傻敷

衍心态被完全披露,采访的效果也达到了。

由此可以看出见缝插针式提问在采访中的强大威力。当然,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有赖于记者敏锐的观察力。

采访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提问是采访的核心,由于采访对象涉及社会各阶层,记者的提问方式、时间、地点、口气和尺度以及问题的设计都应有所讲究,以下几方面是不能忽视的。

1.采访前做好充分准备事前对采访事件、采访对象要有充分了解。对专家、学者、领导、嘉宾的采访,要搞清楚他们的学术研究方向、主张、

观点以及和新闻事件的关系,提问时才能围绕主题、有的放矢,找到被采访者感兴趣的话题。

另外,对事件、社会现象的报道不能不了解背景情况。这对于记者选择采访对象、避轻就重、发掘新闻事实有着决定性作用。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是采访提问准备最充分的栏目之一,由于是一档谈话节目,前主持人王志在每一期节目前,都要阅读大量与被采访对象有关的资料,拟出上百个问题,最后筛选出十几二十个问题。这种严谨的工作方式使王志在节目中的提问简洁明快并且容易与被采访者沟通。

2.提问要围绕主题报道主题永远是记者应该牢记的,只有在清楚报道主题的情况下,记者才能筛选出恰当的问题,由浅至深、层层递进地进行采访,从而避免新闻报道的肤浅和后期制作的极大麻烦。

3.提问要把握好语气和尺度记者的采访是为了客观地了解新闻事实,因此注定记者提问的口气应该是平和、不卑不亢的。最应注意的是记者不能居高临下,以质问、呵斥式的语气向被采访者发问,那怕对方是一名囚犯、乞丐,记者也应该站在公正、平等的角度进行采访,否则很容易使被采访者产生对立情绪,甚至导致摩擦。

记者不是审判者,和任何采访对象都是平等的,是对是错只能由观众来评说。对高者不卑,对低者不鄙,应该是记者遵循的原则。

4.提问要注意被采访者的情感每一个人都是有情感的,在采访提问过程中,有的被采访者情绪低落,有的则情绪激动,我们的提问就要看准被采访者的情绪,恰当的提问会为节目增添丰富的感情色彩,引起观众的共鸣;不恰当的提问往往会激起被采访者的对立情绪,导致采访的失败。

相声演员郭德纲曾因代言减肥产品广告被告上法庭,庭审结束后,其情绪很差。此时一记者上去就问:“您坐在被告席上感觉如何?”还好郭是个幽默的人,没有发火,他瞟了记者一眼后回答道:“要不您上来试试。”接着又反问该记者:“您是报社记者还是电视记者?您从哪来?是坐飞机来的还是坐火车来的,来的时候您吃了吗……”看起来这是个笑料,但同时也提醒我们,被采访者的情绪如何,是不可忽视的。

把握好被采访者的情绪,对于新闻采访来说有时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一直不能忘记的是1999年采访的《爱心成就大学梦》报道。报道的当事人考起了省外的一所重点大学,父亲却因拿不出学费而内疚自尽,他在失去父爱的同时也失去了读书的机会,情绪悲伤低落,不愿说话也不愿与人交流。面对我的采访时,他话语不多而且声音极小,采访很沉闷。我问他:“听说你读书很刻苦,是不是怕辜负家人对你的期望?”“嗯,是的。”“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当你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会变成这个结果?”我的问话刚完,他的眼泪顿时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抽泣着用嘶哑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我爸从不让我干重活……那天拿了通知书回来他就没讲话了……有天晚上我还听到他哭……呜呜。”

当时看到他哭得那么伤心,我也很难过,寻思着这样刺激他是不是太残忍了?但后来不少观众告诉我,他们就是看到那一段掉眼泪的。当事人的不幸遭遇在那一刻激起了大家的同情心。随后,市民们对他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慷慨解囊,使他实现了大学梦。

这件事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把握采访者的情绪对于采访提问是很重要的。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谈其实也是情感的交流,只有情绪把握恰当,节目才能打动观众。

5.提问要简洁具体采访提问看似一问一答,答得好不好取决于问得如何。为了让被采访者了解采访意图,记者的提问必须简洁具体。

具体的提问是避免答非所问的先决条件。一些新手遇到答非所问的时候却抱怨被采访者理解能力差。其实我们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问话是不是简洁具体,切中关键?如果换个问法效果是不是会好得多?

6.要避免幼稚的提问采访提问是为了获取一定的信息,了解被采访者的思想。幼稚的问题不仅无法获得记者想要的信息,也会让人质疑记者的水平。例如:“你在吃饭啊!”、“小朋友你在干嘛呢?参加这个活动高不高兴?”、“当时你面对三个持刀歹徒怕不怕?”之类。

当然,这样的提问是和被采访者套近乎的一种方式,但将这样的提问剪辑到新闻报道中确实不妥。镜头中被采访者的行为已经被观众看到,而记者再上去问便显得多此一举。能参加活动的人没有不高兴的,即使不高兴他能当着这么多人说吗?一个人面对三个持刀歹徒却不害怕估计没几人相信。像这类没有实际价值的问话不用也罢。

(作者单位为黔南电视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