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几何图形中的折叠问题解题思路-word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折叠问题解题思路

初中数学折叠问题解题思路

初中数学折叠问题解题思路
一、先了解内容,掌握题意
1、折叠问题是指利用解题方法对题目中的数据、公式等信息,进行分析和推理,以解出问题的正确答案的一种问题。

2、此类问题的解答,应首先熟悉和了解题目中的信息,然后正确地把握一些解题方法,根据定理、推论、例题、练习等,应用到解题中,然后根据解题方法,分析归纳出解题步骤,最后得出结论。

二、展开解题步骤
1、分析题目: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逐项分析,确定问题的解决方法。

2、确定问题类型:结合题目中的信息,确定问题类型,比如初中数学折叠问题中存在的比例、三角形、圆形、椭圆形等等。

3、查找常用公式:比如面积的公式、角度的公式等,以及在此类问题中常用的数学定理,并根据它们来计算和推算。

4、分析步骤:分析题目,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相关定理,画出分析图,看清问题的解法。

5、综合结论:根据步骤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答案和解答。

- 1 -。

初二数学四边形的折叠问题技巧

初二数学四边形的折叠问题技巧

初二数学四边形的折叠问题技巧(原创实用版3篇)目录(篇1)1.初二数学四边形折叠问题的概述2.四边形折叠问题的技巧和方法3.如何应用技巧和方法解决四边形折叠问题4.总结正文(篇1)一、初二数学四边形折叠问题的概述四边形折叠问题是指在四边形上选择若干个点,将这些点折叠起来,使得四边形的形状发生变化。

这些问题常常出现在中学数学教材中,需要学生掌握几何知识和推理能力。

二、四边形折叠问题的技巧和方法1.找到关键点:确定需要折叠的点,这些点通常具有特殊的几何性质,如对称中心或对角线交点等。

找到这些关键点是解决四边形折叠问题的第一步。

2.连接关键线段:连接关键点之间的线段,这些线段通常是关键点保持不变的。

通过这些线段,可以推断出其他点的位置。

3.运用几何定理:根据几何定理,如全等三角形定理、相似三角形定理等,推断出点的位置和形状。

三、如何应用技巧和方法解决四边形折叠问题1.确定关键点:首先确定需要折叠的点,通常可以通过四边形的性质或特殊点来寻找。

2.连接关键线段:连接关键点之间的线段,这些线段通常是关键点保持不变的。

通过这些线段,可以推断出其他点的位置。

3.运用几何定理:根据几何定理,如全等三角形定理、相似三角形定理等,推断出点的位置和形状。

四、总结四边形折叠问题是中学数学中的重要问题,需要学生掌握几何知识和推理能力。

目录(篇2)1.引言2.折叠问题技巧介绍3.折叠问题技巧的应用4.结论正文(篇2)一、引言在初二数学的学习中,四边形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四边形折叠问题作为四边形学习中的难点,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折叠问题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四边形折叠问题。

二、折叠问题技巧介绍1.观察图形特征:在解决四边形折叠问题时,首先要观察图形的特征,包括边长、角度、对角线等。

通过观察,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2.运用对称性:四边形具有对称性,可以利用对称性将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从而解决问题。

九年级数学中考折叠问题精选全文

九年级数学中考折叠问题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专题10图形折叠问题 姓名_________折叠型问题通常是把某个图形(三角形或矩形)绕某一点或沿某一条线折叠,通过折叠后满足的条件图形求某一条线段的大小或最小值,折叠问题的解题突破点:1.折叠前后两图形全等,关于折痕成轴对称(即折痕是对称轴,对画图很重要);2.遇到折叠问题,寻找等量(即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3.折叠问题中的计算,一般会用到分类讨论、勾股定理和方程思想;4.确定折叠后的对应点可以用画圆(画弧)和对称的方法.1.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点E 为BC 边上一动点,将△ABE 沿直线AE 折叠,点B 的对应点落在点F 处,若△CFD 恰为等腰三角形,则BE 的长为_________. (32-4或332)2.如图,在Rt △ABC 中,∠C=90°,AC=3,BC=4,点E ,F 分别在边AC ,BC 上,连接EF ,将△ABC 沿直线EF 折叠,点C 的对应点D 恰好落在边AB 上,若△BDF 是等腰三角形,则CF 的长为_______.(231048-或 或1312)3.如图,一张长方形纸片的长AD=4,宽AB=1,点E 在边AD 上,点F 在BC 边上,将四边形ABFE 沿直线EF 翻折后,点B 落在边AD 的三等分点G 处,则EG 等于_______.(48732425或) (如果把条件“三等分点”改为“中点”又该怎么做呢?答案:45)4.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 中,AB=8,AD=12,点E 是AD 的中点,点F 是AB 边上的一个动点,将△AEF 沿EF 所在的直线折叠,得到△A ′EF ,连接A ′B ,若△A ′FB 为直角三角形,则AF 的长为_________(6或3)5.如图,在Rt △ABC 中,∠C=90°,∠B=30°,AB=4,点M ,N 分别是边AB ,BC 上的动点,沿MN 所在的直线折叠∠B ,使点B 的对应点始终落在边AC 上,若△MNB ′为直角三角形,则BN 的长为_______.(3343或)6.如图,在Rt △ABC 中,∠C=90°,AC=12,BC=10,D 是BC 的中点,E 是AC 上一动点,将△CDE 沿DE 折叠到△C ′DE ,连接AC ′,当△AEC ′时直角三角形时,AE 的长为_________(7326或)7.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6,AD=4,点F 为BC 边的中点,点E 为AB 边上一动点,将△ADE 沿ED 折叠,点A 的对应点为点A ′,则A ′F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4-102)8.如图,Rt △ABC 中,∠C=90°,AC=3,BC=4,点D 是线段BC 上一动点,把△ABD 沿直线AD 翻折,点B 的对应点为点B ′,连接B ′C ,当△B ′CD 为直角三角形时,BD 的长为________(251或)9.如图,在△ABC中,∠C=90°,∠A=30°,BC=3,P是AB上的一动点,PE⊥AC于E,沿PE将∠A折叠,点A的对应点为D,若△BPD是直角三角形,则PA=_________(2或4)10.(2013河南)如图,矩形ABCD中,AB=3,BC=4,点E是BC边上一点,连接AE,把∠B 沿AE折叠,使点B落在点B′处.当△CEB′为直角三角形时,求BE的长。

七年级折叠问题解题技巧

七年级折叠问题解题技巧

七年级折叠问题解题技巧一、折叠问题中的基本性质与关系1. 折叠性质在折叠过程中,折叠前后的图形全等。

这意味着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例如,将一个三角形沿着某条直线折叠,折叠后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的对应边长度不变,对应角的大小也不变。

折痕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比如将矩形ABCD沿着EF折叠,使得点A与点C重合,那么EF就是AC的垂直平分线。

2. 常见的几何图形中的折叠三角形折叠例1:在△ABC中,∠C = 90°,将△ABC沿着直线DE折叠,使点A与点B 重合,若AC = 6,BC = 8,求折痕DE的长。

解析:因为点A与点B重合,所以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

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公式。

设AB中点为F,则AF=公式。

由于△ADE和△BDE全等,所以AD = BD。

设BD = x,则AD = x,CD = 8 x。

在Rt△ACD中,根据勾股定理公式,即公式,解得公式。

再根据相似三角形,△ADE∽△ABC,公式,即公式,解得DE=公式。

矩形折叠例2:矩形ABCD中,AB = 3,BC = 4,将矩形沿对角线AC折叠,求重叠部分(△AEC)的面积。

解析:因为矩形沿对角线AC折叠,所以△ADC≌△AEC。

设AE = x,则BE = 4 x。

在Rt△ABE中,根据勾股定理公式,即公式,解得公式。

所以公式。

二、解题步骤与技巧1. 步骤第一步:根据折叠性质确定相等的边和角。

这是解决折叠问题的基础,只有明确了这些关系,才能进一步进行计算。

第二步:设未知数。

通常根据所求的量或者与所求量相关的线段设未知数,然后利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等知识建立方程。

第三步:求解方程。

通过解方程得到未知数的值,从而求出最终答案。

2. 技巧利用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折叠后常常会形成新的直角三角形,此时可以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解。

如上述矩形折叠的例子中,在Rt△ABE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E的长度。

利用相似三角形当折叠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存在相似关系时,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来求解。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精选全文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精选全文

精选全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近年来,在各地中考数学命题时,十分重视对图形语言、文字语音、符号语言的理解运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相互之间的转化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

这样,图形的折叠问题就成为一个亮点,有关翻折的考题日趋增加。

翻折问题的解决方法,抓住翻折后与翻折的图形是以折痕为轴的轴对称图形这一关键,并运用代数方程,一般均可求得。

下面我们以中考题为例,谈谈翻折问题的几例类型及解法,供大家参考。

一、以矩形为母体的翻折这种类型最多,以折痕的不同位置又可分下面几种:1、沿对角线翻折例1、(2000年山西省)已知:如图1,将矩形ABCD沿直线BD折叠,使点C 落在C’处,BC’交AD于E,AD=8,AB=4,求△BED的面积。

分析:因为BD是对称轴,∴∠CBD=∠C’BD,又AD∥BC,∴∠CBD=∠ADB,得:∠C’BD=∠ADB,∴ED=EB设ED=x,∴AD=8-x在Rt△ABE中,AB2+AE2=BE2,即42+(8-x)2=x2,∴x=5,∴ED=EB=5又BD=∴S△BED==10方法2:过E作EF⊥BD,垂足F,在得到BE=5,BD=4后,在Rt△BEF中,EF=,得S△BED=BD×EF=×4×=10方法3:∵Rt△BEF∽Rt△BDC’,∴EF:DC’=BF:BC’,得EF==(以下略)2、沿一直线翻折,使一顶点落在对边上例2、(2000年山东省)已知矩形ABCD的两边AB与BC的比为4:5,E是AB 上一点,沿CE将△EBC向上翻折,若B点恰好落在边AD上的F点,如图2,则tg∠DCF=______。

A、B、C、D、分析:因为CF=CB,∴CF:CD=5:4,得CD:DF=4:3,∴tg∠DCF==,应选(A)。

例3、(1998年台州市)如图3,矩形ABCD的长、宽分别为5和3,将顶点C 折过来,使它落在AB上的C’点(DE为折痕),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

数学折叠问题初一

数学折叠问题初一

数学折叠问题初一
在初一的数学课程中,折叠问题是一个常见的话题。

这些问题通常涉及到几何形状,特别是多边形和纸张的折叠。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可以锻炼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推理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初一数学折叠问题的类型和解决方法:
1. 角度计算
问题:一张纸被折叠一次,使得一个角与另一个角重合。

计算新形成的角度。

解决方法:首先理解折叠是轴对称的。

如果知道原始角度,可以通过减去或加上相应的角度来找到新角度。

2. 长度计算
问题:一张纸被折叠后,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重合。

计算重合部分的长度。

解决方法:利用相似三角形或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来计算长度。

3. 面积计算
问题:一张纸被折叠后,形成一个新的形状。

计算新形状的面积。

解决方法:根据折叠后的形状,使用相应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4. 折叠模式识别
问题:描述一个特定的折叠过程,然后要求学生识别出最终的形状或模式。

解决方法:通过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来预测最终的形状或模式。

5.多步骤折叠
问题:一张纸经过多次折叠后形成一个复杂的形状。

要求学生描述或分析这个过程。

解决方法:分步骤进行,每次只关注一次折叠,然后逐步建立整体的理解。

解决这些问题时,建议学生使用实际的纸张进行模拟,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折叠过程并锻炼空间想象能力。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多练习不同类型的折叠问题,以提高他们的解题技巧和速度。

正方形折叠问题解题技巧

正方形折叠问题解题技巧

正方形折叠问题解题技巧正方形折叠问题是一类经典的几何问题,其解题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几何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问题描述、基本原理、常见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问题描述正方形折叠问题是指将一个正方形沿着对角线折叠成一个三角形,然后再将三角形沿着某个边缘折叠成一个新的三角形,如此重复进行下去,直到无法继续折叠为止。

这个过程中形成的图形称为“折纸图”。

二、基本原理在正方形折叠问题中,有两个基本原理需要掌握:1. 对称性原理:在每次折叠时,要保持图形的对称性不变。

例如,在将正方形沿着对角线折叠成三角形时,要使得三角形两侧的长度相等。

2. 重合性原理:在每次折叠时,要使得图形上的某些点或线段与之前已经出现过的点或线段重合。

例如,在将三角形沿着某条边缘折叠成新的三角形时,要使得边缘上的某些点与之前已经出现过的点重合。

三、常见方法在解决正方形折叠问题时,有几种常见的方法:1. 坐标法:将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分别标记为坐标系中的点,然后根据对称性和重合性原理进行计算。

这种方法需要较强的计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 图形法:将正方形折叠成三角形后,用图形上的线段或角度来描述折叠过程。

这种方法需要较强的几何直觉和图像处理能力。

3. 递归法:将正方形折叠成三角形后,不断重复进行相同的折叠操作,直到无法继续为止。

这种方法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耐心。

四、注意事项在解决正方形折叠问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定基本原理:在进行每次折叠时,一定要遵循对称性和重合性原理,否则可能会得到错误的结果。

2. 注意单位:在使用坐标法时,要注意单位的选择。

如果单位不统一,则可能导致计算错误。

3. 注意精度:在使用图形法或递归法时,要注意精度问题。

如果精度不够,则可能导致结果偏差较大。

4. 多角形折叠问题:除了正方形折叠问题外,还有其他多边形的折叠问题,其解题方法类似,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五、结语正方形折叠问题是一类经典的几何问题,其解题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几何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初中几何」折叠问题中的思路解析

「初中几何」折叠问题中的思路解析

「初中几何」折叠问题中的思路解析
1、
解决折叠问题,两点:
1、直角三角形在哪里?他们之前有何种关系?
在本图中直角三角形非常多,有7个直角三角形,准确说有8个直角三角形,连接FC之后.
在这些直角三角形中,有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也有知道三边关系的直角三角形,我们可以通过条件的标示来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这个图形。

2、解题中,需要具备方程的意识,也就是所用方程的思想去解决问题。

这里关注到的直角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ABC和直角三角形ABE,设BE=x,则EC=8-x,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AE=EC=8-x,
在Rt△ABE中,AE的平方=AB的平方+BE的平方,
则(8-x)2=42+x2,
解得,x=3,
则BE的长为3.
在本题中,所有的线段长度都是可以求出的。

总结:折叠问题,做题前思考两点:直角三角形在哪里!!他们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接着是有方程的意识,用哪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来解决问题!。

初三数学重难点专题复习:矩形折叠问题的常用解题方法

初三数学重难点专题复习:矩形折叠问题的常用解题方法

初三数学重难点专题复习:矩形折叠问题的常用解题方法
文中练习题目配套有视频讲解答案,word版文档(可打印)
如需资料,请私信回复“初中数学”
初三数学专题复习
矩形折叠问题的常用方法
一、找出折叠后出现的等角、等边并结合图形本身的特点借助于勾股定理构造方程求解。

二、利用相似三角形由相似比列方程求解。

基本知识:矩形中的折叠构造直角三角形
基本方法:由勾股定理或三角形相似构造方程
数学思想:转化思想、方程思想(数学题的计算要讲究技巧性)。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折叠剪切问题Word版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折叠剪切问题Word版

C DEB A 图 (2)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折叠剪切问题折叠剪切问题是考察学生的动手操作问题,学生应充分理解操作要求方可解答出此类问题.一、折叠后求度数【1】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BC 、BD 为折痕,则∠CBD 的度数为( )A .600B .750C .900D .950答案:C【2】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 折叠后,点D 、C 分别落在D ′、C ′的位置,若∠EFB=65°,则∠AED ′等于( )A .50°B .55°C .60°D .65° 答案:A【3】 用一条宽相等的足够长的纸条,打一个结,如图(1)所示,然后轻轻拉紧、压平就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的正五边形ABCDE,其中∠BAC= 度.答案:36° 二、折叠后求面积【4】如图,有一矩形纸片ABCD,AB=10,AD=6,将纸片折叠,使AD 边落在AB 边上,折痕为AE ,再将△AED 以DE 为折痕向右折叠,AE 与BC 交于点F ,则△CEF 的面积为( ) A .4 B .6 C .8 D .10图(1) 第3题图答案:C【5】如图,正方形硬纸片ABCD 的边长是4,点E 、F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若沿左图中的虚线剪开,拼成如下右图的一座“小别墅”,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 .2B .4C .8D .10答案:B【6】如图a ,ABCD 是一矩形纸片,AB =6cm ,AD =8cm ,E 是AD 上一点,且AE =6cm 。

操作:(1)将AB 向AE 折过去,使AB 与AE 重合,得折痕AF ,如图b ;(2)将△AFB 以BF 为折痕向右折过去,得图c 。

则△GFC 的面积是( )E A A A B B C C C GD D D F F 图a 图b 图c 第6题图A.1cm 2B.2 cm 2C.3 cm 2D.4 cm 2答案:B三、折叠后求长度【7】如图,已知边长为5的等边三角形ABC 纸片,点E 在AC 边上,点F 在AB 边上,沿着EF 折叠,使点A 落在BC 边上的点D 的位置,且ED BC ⊥,则CE 的长是( ) (A )10315-(B )1053- (C )535- (D )20103-答案:D 四、折叠后得图形【8】将一张矩形纸对折再对折(如图),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下,得到①、②两部分,将①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A .矩形B .三角形C .梯形D .菱形答案:D【9】在下列图形中,沿着虚线将长方形剪成两部分,那么由这两部分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又能拼成三角形和梯形的是( )A. B. C. D.答案:D【10】小强拿了张正方形的纸如图(1),沿虚线对折一次如图(2),再对折一次得图(3),然后用剪刀沿图(3)中的虚线(虚线与底边平行)剪去一个角,再打开后的形状应是( )AB CEF第7题图第8题图 第9题图第10题图答案:D 【11】将一圆形纸片对折后再对折,得到图1,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开,得到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展开后的平面图形是( )答案:C【12】如图1所示,把一个正方形三次对折后沿虚线剪下,则所得的图形是( )答案:C【13】 如图,已知BC 为等腰三角形纸片ABC 的底边,AD ⊥BC ,AD=BC. 将此三角形纸片沿AD 剪开,得到两个三角形,若把这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面四边形,则能拼出互不全等的四边形的个数是( ) A. 1 B. 2A B C D 图3图1第12题图C. 3D. 4答案:D五、折叠后得结论【14】亲爱的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身影.请看图,折叠一张三角形纸片,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拼在一起,就得到一个著名的几何定理,请你写出这一定理的结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等于_______°.”答案:180【15】从边长为a 的正方形内去掉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如图1),然后将剩余部分剪拼成一个矩形(如图2),上述操作所能验证的等式是( )A.a 2–b 2 =(a+b)(a-b) B.(a –b)2 = a 2–2ab+b 2C.(a+b)2 = a 2 +2ab+ b 2 D.a 2+ ab = a (a+b) 答案:A【16】如图,一张矩形报纸ABCD 的长AB =a cm ,宽BC =b cm ,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将这张报纸沿着直线EF 对折后,矩形AEFD 的长与宽之比等于矩形ABCD 的长与宽之比,则a ∶b 等于( ). A .1:2 B .2:1 C .1:3 D .3:1答案:A六、折叠和剪切的应用【17】将正方形ABCD 折叠,使顶点A 与CD 边上的点M 重合,折痕交AD 于E ,交BC 于F ,边AB 折叠后与BC 边交于点G (如图).(1)如果M 为CD 边的中点,求证:DE ∶DM ∶EM=3∶4∶5;第15题图(1) 第17题图 (2)ABCDEF MG 第19题图(2)如果M 为CD 边上的任意一点,设AB=2a ,问△CMG 的周长是否与点M 的位置有关?若有关,请把△CMG 的周长用含DM 的长x 的代数式表示;若无关,请说明理由.答案:(1)先求出DE=AD 83,AD DM 21=,AD EM 85=后证之. (2)注意到△DEM ∽△CMG ,求出△CMG 的周长等于4a ,从而它与点M 在CD 边上的位置无关.【18】同学们肯定天天阅读报纸吧?我国的报纸一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每次对折后,所得的长方形和原长方形相似,问这些报纸的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答案:2∶1.【19】用剪刀将形状如图1所示的矩形纸片ABCD 沿着直线CM 剪成两部分,其中M 为AD 的中点.用这两部分纸片可以拼成一些新图形,例如图2中的Rt △BCE 就是拼成的一个图形.(1)用这两部分纸片除了可以拼成图2中的Rt △BCE外,还可以拼成一些四边形.请你试一试,把拼好的四边形分别画在图3、图4的虚框内.(2)若利用这两部分纸片拼成的Rt △BC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原矩形纸片中的边AB 和BC 的长分别为a 厘米、b 厘米,且a 、b 恰好是关于x 的方程01)1(2=++--m x m x 的两个实数根,试求出原矩形纸片的面积.答案:(1)如图(2)由题可知AB =CD =AE ,又BC =BE =AB +AE∴BC =2AB , 即a b 2=由题意知 a a 2,是方程01)1(2=++--m x m x 的两根E B A C B A M C D M 图3 图4 图1 图2 第21题图 BACBAMCE M图3图4E第21题答案图∴⎩⎨⎧+=⋅-=+1212m a a m a a消去a ,得 071322=--m m 解得 7=m 或21-=m 经检验:由于当21-=m ,0232<-=+a a ,知21-=m 不符合题意,舍去. 7=m 符合题意.∴81=+==m ab S 矩形答:原矩形纸片的面积为8cm 2.【20】电脑CPU 蕊片由一种叫“单晶硅”的材料制成,未切割前的单晶硅材料是一种薄型圆片,叫“晶圆片”。

八年级折叠问题解题技巧

八年级折叠问题解题技巧

八年级折叠问题解题技巧一、折叠问题的基本性质1. 对应边相等在折叠过程中,折叠前后重合的边长度相等。

例如,将一个三角形沿着某条直线折叠,那么折叠后重合的两条边是相等的。

例如,在矩形ABCD中,将矩形沿着对角线AC折叠,那么AB = AF(假设F是B折叠后的对应点)。

2. 对应角相等折叠前后重合的角是相等的。

比如将一个四边形进行折叠,原来的角和折叠后对应的角大小相同。

如在上述矩形折叠的例子中,∠B = ∠F,∠BAC = ∠FAC。

3. 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点连线如果沿着直线l折叠,A点折叠后得到A'点,那么直线l垂直平分AA'。

这一性质在解决折叠问题中常常用于构建直角三角形等。

二、解题技巧与题目解析1. 利用勾股定理求解折叠后的线段长度题目:如图,在矩形ABCD中,AB = 3,BC = 5,将矩形ABCD沿BE折叠,使点A落在边CD上的点F处。

求CF的长。

解析:因为矩形ABCD沿BE折叠,所以AB = BF = 3,AE = EF。

在Rt△BCF中,BC = 5,BF = 3,根据勾股定理公式。

即公式。

2. 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折叠问题题目:在Rt△ABC中,∠C = 90°,AC = 6,BC = 8,将△ABC沿AD折叠,使点C落在AB边上的点E处。

求DE的长。

解析: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公式。

因为△ABC沿AD折叠,所以△ACD≌△AED,所以AC = AE = 6,CD = DE,那么BE = AB AE=10 6 = 4。

设DE = CD=x,则BD = 8 x。

因为∠DEB = ∠C = 90°,∠B是公共角,所以△BDE∽△BAC。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公式,即公式,解得公式,所以DE的长为3。

3. 利用折叠性质建立方程求解角度题目: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使点D落在点D'处,若∠EFC = 125°,求∠D'EF的度数。

(完整版)几何图形折叠问题

(完整版)几何图形折叠问题

几何图形折叠问题【疑难点拨】1.折叠(翻折)问题常常出现在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平面几何问题中,其实质是轴对称性质的应用.解题的关键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找到折叠前后不变量与变量,运用三角形的全等、相似及方程等知识建立有关线段、角之间的联系.2.折叠(翻折)意味着轴对称,会生成相等的线段和角,这样便于将条件集中.如果题目中有直角,则通常将条件集中于较小的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3.矩形中的一次折叠通常利用折叠性质和平行线性质求角的度数,或者利用折叠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求线段长度.矩形中的两次或多次折叠通常出现“一线三直角”的模型(如图),从而构造相似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求边或者角的度数.4.凡是在几何图形中出现“折叠”这个字眼时,第一反应即存在一组全等图形,其次找出与要求几何量相关的条件量.1.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圆.2.折叠的性质:折叠的实质是轴对称,折叠前后的两图形全等,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基础篇】一、选择题:1..(2018•四川凉州•3分)如图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C落在C′处,BC′交AD于点E,则下到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AD=BC′B.∠EBD=∠EDB C.△ABE∽△CBD D.sin∠ABE=A.2. (2017山东烟台)如图1,将一圆形纸片向右、向上两次对折后得到如图2所示的扇形AOB.已知OA=6,取OA的中点C,过点C作CD⊥OA交于点D,点F是上一点.若将扇形BOD沿OD翻折,点B恰好与点F重合,用剪刀沿着线段BD,DF,FA依次剪下,则剪下的纸片(形状同阴影图形)面积之和为().A.36π-108 B.108-32π C.2πD.π3. (2017浙江衢州)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4,BC=6,将△ABC沿AC折叠,使点B落在点E处,CE交AD 于点F,则DF的长等于()A.B.C.D.4.(2018·山东青岛·3分)如图,三角形纸片ABC,AB=AC,∠BAC=90°,点E为AB中点.沿过点E的直线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现交于点F.已知EF=,则BC的长是()A.B.32C.3 D.335.(2017乌鲁木齐)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F在AD上,点E在BC上,把这个矩形沿EF折叠后,使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G点处,若矩形面积为4且∠AFG=60°,GE=2BG,则折痕EF的长为()A.1 B.C.2 D.二、填空题:6.(2018·辽宁省盘锦市)如图,已知Rt△ABC中,∠B=90°,∠A=60°,AC=2+4,点M、N分别在线段AC.AB 上,将△ANM沿直线MN折叠,使点A的对应点D恰好落在线段BC上,当△DCM为直角三角形时,折痕MN的长为.7.(2018·山东威海·8分)如图,将矩形ABCD(纸片)折叠,使点B与AD边上的点K重合,EG为折痕;点C 与AD边上的点K重合,FH为折痕.已知∠1=67.5°,∠2=75°,EF=+1,则BC的长.8.(2018·湖南省常德·3分)如图,将矩形ABCD沿EF折叠,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G处,点C落在点H处,已知∠DGH=30°,连接BG,则∠AGB= .三、解答与计算题:9.(2018·广东·7分)如图,矩形ABCD中,AB>AD,把矩形沿对角线AC所在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点E处,AE交CD于点F,连接DE.(1)求证:△ADE≌△CED;(2)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10.(2018•山东枣庄•10分)如图,将矩形ABCD沿AF折叠,使点D落在BC边的点E处,过点E作EG∥CD交AF于点G,连接DG.(1)求证:四边形EFDG是菱形;(2)探究线段EG、GF、A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AG=6,EG=2,求BE的长.【能力篇】一、选择题:11.(2018·辽宁省阜新市)如图,将等腰直角三角形ABC(∠B=90°)沿EF折叠,使点A落在BC边的中点A1处,BC=8,那么线段AE的长度为( ).A.4 B.5 C.6 D.712.(2018·四川省攀枝花·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AB边的中点,沿EC对折矩形ABCD,使B点落在点P处,折痕为EC,连结AP并延长AP交CD于F点,连结CP并延长CP交AD于Q点.给出以下结论:①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②∠PBA=∠APQ;③△FPC为等腰三角形;④△APB≌△EPC.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A.1 B.2 C.3 D.413.(2018·湖北省武汉·3分)如图,在⊙O中,点C在优弧上,将弧沿BC折叠后刚好经过AB的中点D.若⊙O的半径为,AB=4,则BC的长是()A. B.C.D.二、填空题:14. (2018·辽宁省葫芦岛市) 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是CD的中点,将△BCE沿BE折叠后得到△BEF、且点F在矩形ABCD的内部,将BF延长交AD于点G.若=,则= .15.(2018·四川宜宾·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CB=2,点E为线段AB上的动点,将△CBE沿CE 折叠,使点B落在矩形内点F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①当E为线段AB中点时,AF∥CE;②当E为线段AB中点时,AF=95;③当A、F、C三点共线时,AE=;④当A、F、C三点共线时,△CEF≌△AEF.三、解答与计算题:16.(2018·湖北省宜昌·11分)在矩形ABCD中,AB=12,P是边AB上一点,把△PBC沿直线PC折叠,顶点B 的对应点是点G,过点B作BE⊥CG,垂足为E且在AD上,BE交PC于点F.(1)如图1,若点E是AD的中点,求证:△AEB≌△DEC;(2)如图2,①求证:BP=BF;②当AD=25,且AE<DE时,求cos∠PCB的值;③当BP=9时,求BE•EF的值.17.(2018·广东·7分)如图,矩形ABCD中,AB>AD,把矩形沿对角线AC所在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点E处,AE交CD于点F,连接DE.(1)求证:△ADE≌△CED;(2)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18.(2018•江苏盐城•10分)如图,在以线段为直径的上取一点,连接、.将沿翻折后得到.(1)试说明点在上;(2)在线段的延长线上取一点,使.求证:为的切线;(3)在(2)的条件下,分别延长线段、相交于点,若,,求线段的长.【探究篇】19.(2018年江苏省泰州市•12分)对给定的一张矩形纸片ABCD进行如下操作:先沿CE折叠,使点B落在CD边上(如图①),再沿CH折叠,这时发现点E恰好与点D重合(如图②)(1)根据以上操作和发现,求的值;(2)将该矩形纸片展开.①如图③,折叠该矩形纸片,使点C与点H重合,折痕与AB相交于点P,再将该矩形纸片展开.求证:∠HPC=90°;②不借助工具,利用图④探索一种新的折叠方法,找出与图③中位置相同的P点,要求只有一条折痕,且点P在折痕上,请简要说明折叠方法.(不需说明理由)20.(2018年江苏省宿迁)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动点E、F分别在边AB、CD上,将正方形ABCD 沿直线EF折叠,使点B的对应点M始终落在边AD上(点M不与点A、D重合),点C落在点N处,MN与CD交于点P,设BE=x,(1)当AM= 时,求x的值;(2)随着点M在边AD上位置的变化,△PDM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如变化,请说明理由;如不变,请求出该定值;(3)设四边形BEFC的面积为S,求S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出S的最小值.几何图形折叠问题【疑难点拨】1.折叠(翻折)问题常常出现在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平面几何问题中,其实质是轴对称性质的应用.解题的关键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找到折叠前后不变量与变量,运用三角形的全等、相似及方程等知识建立有关线段、角之间的联系.2.折叠(翻折)意味着轴对称,会生成相等的线段和角,这样便于将条件集中.如果题目中有直角,则通常将条件集中于较小的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3.矩形中的一次折叠通常利用折叠性质和平行线性质求角的度数,或者利用折叠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求线段长度.矩形中的两次或多次折叠通常出现“一线三直角”的模型(如图),从而构造相似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求边或者角的度数.4.凡是在几何图形中出现“折叠”这个字眼时,第一反应即存在一组全等图形,其次找出与要求几何量相关的条件量.1.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圆.2.折叠的性质:折叠的实质是轴对称,折叠前后的两图形全等,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基础篇】一、选择题:1..(2018•四川凉州•3分)如图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C落在C′处,BC′交AD于点E,则下到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A.AD=BC′B.∠EBD=∠EDB C.△ABE∽△CBD D.sin∠ABE=【分析】主要根据折叠前后角和边相等找到相等的边之间的关系,即可选出正确答案.【解答】解:A、BC=BC′,AD=BC,∴AD=BC′,所以正确.B、∠CBD=∠EDB,∠CBD=∠EBD,∴∠EBD=∠EDB正确.D、∵sin∠ABE=,∴∠EBD=∠EDB∴BE=DE∴sin∠ABE=.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用排除法,证明A,B,D都正确,所以不正确的就是C,排除法也是数学中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2. (2017山东烟台)如图1,将一圆形纸片向右、向上两次对折后得到如图2所示的扇形AOB.已知OA=6,取OA的中点C,过点C作CD⊥OA交于点D,点F是上一点.若将扇形BOD沿OD翻折,点B恰好与点F重合,用剪刀沿着线段BD,DF,FA依次剪下,则剪下的纸片(形状同阴影图形)面积之和为().A.36π-108 B.108-32π C.2πD.π【考点】MO:扇形面积的计算;P9:剪纸问题.【分析】先求出∠ODC=∠BOD=30°,作DE⊥OB可得DE=OD=3,先根据S弓形BD=S扇形BOD﹣S△BOD求得弓形的面积,再利用折叠的性质求得所有阴影部分面积.【解答】解:如图,∵CD⊥OA,∴∠DCO=∠AOB=90°,∵OA=OD=OB=6,OC=OA=OD,∴∠ODC=∠BOD=30°,作DE⊥OB于点E,则DE=OD=3,∴S弓形BD=S扇形BOD﹣S△BOD=﹣×6×3=3π﹣9,则剪下的纸片面积之和为12×(3π﹣9)=36π﹣108,故答案为:36π﹣108.故选A3. (2017浙江衢州)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4,BC=6,将△ABC沿AC折叠,使点B落在点E处,CE交AD 于点F,则DF的长等于()A.B.C.D.【考点】PB:翻折变换(折叠问题);LB:矩形的性质.【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AE=AB,∠E=∠B=90°,易证Rt△AEF≌Rt△CDF,即可得到结论EF=DF;易得FC=FA,设FA=x,则FC=x,FD=6﹣x,在Rt△CDF中利用勾股定理得到关于x的方程x2=42+(6﹣x)2,解方程求出x.【解答】解:∵矩形ABCD沿对角线AC对折,使△ABC落在△ACE的位置,∴AE=AB,∠E=∠B=90°,又∵四边形ABCD为矩形,∴AB=CD,∴AE=DC,而∠AFE=∠DFC,∵在△AEF与△CDF中,,∴△AEF≌△CDF(AAS),∴EF=DF;∵四边形ABCD为矩形,∴AD=BC=6,CD=AB=4,∵Rt△AEF≌Rt△CDF,∴FC=FA,设FA=x,则FC=x,FD=6﹣x,在Rt△CDF中,CF2=CD2+DF2,即x2=42+(6﹣x)2,解得x=,则FD=6﹣x=.故选:B.4.(2018·山东青岛·3分)如图,三角形纸片ABC,AB=AC,∠BAC=90°,点E为AB中点.沿过点E的直线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现交于点F.已知EF=,则BC的长是()A.B.32C.3 D.33【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知∠B=∠EAF=45°,所以可求出∠AFB=90°,再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知EF=AB,所以AB=AC的长可求,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C的长.【解答】解:∵沿过点E的直线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B=∠EAF=45°,∴∠AFB=90°,∵点E为AB中点,∴EF=12AB,EF=32,∴AB=AC=3,∵∠BAC=90°,∴BC=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断和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运用,求出∠AFB=90°是解题的关键.5.(2017乌鲁木齐)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F在AD上,点E在BC上,把这个矩形沿EF折叠后,使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G点处,若矩形面积为4且∠AFG=60°,GE=2BG,则折痕EF的长为()A.1 B.C.2 D.【考点】PB:翻折变换(折叠问题);LB:矩形的性质.【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F=GF、HE=CE、GH=DC、∠DFE=∠GFE,结合∠AFG=60°即可得出∠GFE=60°,进而可得出△GEF为等边三角形,在Rt△GHE中,通过解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及勾股定理即可得出GE=2EC、DC= EC,再由GE=2BG结合矩形面积为4,即可求出EC的长度,根据EF=GE=2EC即可求出结论.【解答】解: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F=GF,HE=CE,GH=DC,∠DFE=∠GFE.∵∠GFE+∠DFE=180°﹣∠AFG=120°,∴∠GFE=60°.∵AF∥GE,∠AFG=60°,∴∠FGE=∠AFG=60°,∴△GEF为等边三角形,∴EF=GE.∵∠FGE=60°,∠FGE+∠HGE=90°,∴∠HGE=30°.在Rt△GHE中,∠HGE=30°,∴GE=2HE=CE,∴GH==HE=CE.∵GE=2BG,∴BC=BG+GE+EC=4EC.∵矩形ABCD的面积为4,∴4EC•EC=4,∴EC=1,EF=GE=2.故选C.二、填空题:6.(2018·辽宁省盘锦市)如图,已知Rt△ABC中,∠B=90°,∠A=60°,AC=2+4,点M、N分别在线段AC.AB 上,将△ANM沿直线MN折叠,使点A的对应点D恰好落在线段BC上,当△DCM为直角三角形时,折痕MN的长为.【解答】解:分两种情况:①如图,当∠CDM=90°时,△CDM是直角三角形,∵在Rt△ABC中,∠B=90°,∠A=60°,AC=2+4,∴∠C=30°,AB=AC=,由折叠可得:∠MDN=∠A=60°,∴∠BDN=30°,∴BN=DN=AN,∴BN=AB=,∴AN=2BN=.∵∠DNB=60°,∴∠ANM=∠DNM=60°,∴∠AMN=60°,∴AN=MN=;②如图,当∠CMD=90°时,△CDM是直角三角形,由题可得:∠CDM=60°,∠A=∠MDN=60°,∴∠BDN=60°,∠BND=30°,∴BD=DN=AN,BN=BD\1AB=,∴AN=2,BN=,过N作NH⊥AM于H,则∠ANH=30°,∴AH=AN=1,HN=,由折叠可得:∠AMN=∠DMN=45°,∴△MN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HM=HN=,∴MN=.故答案为:或.7.(2018·山东威海·8分)如图,将矩形ABCD(纸片)折叠,使点B与AD边上的点K重合,EG为折痕;点C 与AD边上的点K重合,FH为折痕.已知∠1=67.5°,∠2=75°,EF=+1,求BC的长.【分析】由题意知∠3=180°﹣2∠1=45°、∠4=180°﹣2∠2=30°、BE=KE、KF=FC,作KM⊥BC,设KM=x,知EM=x、MF=x,根据EF的长求得x=1,再进一步求解可得.【解答】解:由题意,得:∠3=180°﹣2∠1=45°,∠4=180°﹣2∠2=30°,BE=KE、KF=FC,如图,过点K作KM⊥BC于点M,设KM=x,则EM=x、MF=x,∴x+x=+1,解得:x=1,∴EK=、KF=2,∴BC=BE+EF+FC=EK+EF+KF=3++,∴BC的长为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翻折变换,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翻折变换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8.(2018·湖南省常德·3分)如图,将矩形ABCD沿EF折叠,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G处,点C落在点H处,已知∠DGH=30°,连接BG,则∠AGB= 75°.【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知:GE=BE,∠EGH=∠ABC=90°,从而可证明∠EBG=∠EGB.,然后再根据∠EGH﹣∠EGB=∠EBC﹣∠EBG,即:∠GBC=∠BGH,由平行线的性质可知∠AGB=∠GBC,从而易证∠AGB=∠BGH,据此可得答案.【解答】解:由折叠的性质可知:GE=BE,∠EGH=∠ABC=90°,∴∠EBG=∠EGB.∴∠EGH﹣∠EGB=∠EBC﹣∠EBG,即:∠GBC=∠BGH.又∵AD∥BC,∴∠AGB=∠GBC.∴∠AGB=∠BGH.∵∠DGH=30°,∴∠AGH=150°,∴∠AGB=∠AGH=75°,故答案为:7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翻折变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翻折变换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三、解答与计算题:9.(2018·广东·7分)如图,矩形ABCD中,AB>AD,把矩形沿对角线AC所在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点E处,AE交CD于点F,连接DE.(1)求证:△ADE≌△CED;(2)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出AD=BC、AB=CD,结合折叠的性质可得出AD=CE、AE=CD,进而即可证出△ADE ≌△CED(SSS);(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DEF=∠EDF,利用等边对等角可得出EF=DF,由此即可证出△DEF是等腰三角形.【解答】证明:(1)∵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AB=CD.由折叠的性质可得:BC=CE,AB=AE,∴AD=CE,AE=CD.在△ADE和△CED中,,∴△ADE≌△CED(SSS).(2)由(1)得△ADE≌△CED,∴∠DEA=∠EDC,即∠DEF=∠EDF,∴EF=DF,∴△DEF是等腰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翻折变换以及矩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矩形的性质结合折叠的性质找出AD=CE、AE=CD;(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找出∠DEF=∠EDF.10.(2018•山东枣庄•10分)如图,将矩形ABCD沿AF折叠,使点D落在BC边的点E处,过点E作EG∥CD交AF于点G,连接DG.(1)求证:四边形EFDG是菱形;(2)探究线段EG、GF、A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AG=6,EG=2,求BE的长.【分析】(1)先依据翻折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证明∠DGF=∠DFG,从而得到GD=DF,接下来依据翻折的性质可证明DG=GE=DF=EF;(2)连接DE,交AF于点O.由菱形的性质可知GF⊥DE,OG=OF=GF,接下来,证明△DOF∽△ADF,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证明DF2=FO•AF,于是可得到GE、AF、FG的数量关系;(3)过点G作GH⊥DC,垂足为H.利用(2)的结论可求得FG=4,然后再△ADF中依据勾股定理可求得AD的长,然后再证明△FGH∽△FAD,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GH的长,最后依据BE=AD﹣GH求解即可.【解答】解:(1)证明:∵GE∥DF,∴∠EGF=∠DFG.∵由翻折的性质可知:GD=GE,DF=EF,∠DGF=∠EGF,∴∠DGF=∠DFG.∴GD=DF.∴DG=GE=DF=EF.∴四边形EFDG为菱形.(2)EG2=GF•AF.理由:如图1所示:连接DE,交AF于点O.∵四边形EFDG为菱形,∴GF⊥DE,OG=OF=GF.∵∠DOF=∠ADF=90°,∠OFD=∠DFA,∴△DOF∽△ADF.∴,即DF2=FO•AF.∵FO=GF,DF=EG,∴EG2=GF•AF.(3)如图2所示:过点G作GH⊥DC,垂足为H.∵EG2=GF•AF,AG=6,EG=2,∴20=FG(FG+6),整理得:FG2+6FG﹣40=0.解得:FG=4,FG=﹣10(舍去).∵DF=GE=2,AF=10,∴AD==4.∵GH⊥DC,AD⊥DC,∴GH∥AD.∴△FGH∽△FAD.∴,即=.∴GH=.∴BE=AD﹣GH=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四边形与三角形的综合应用,解答本题主要应用了矩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的应用,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F2=FO•AF是解题答问题(2)的关键,依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得GH的长是解答问题(3)的关键.【能力篇】一、选择题:11.(2018·辽宁省阜新市)如图,将等腰直角三角形ABC(∠B=90°)沿EF折叠,使点A落在BC边的中点A1处,BC=8,那么线段AE的长度为( ).A.4 B.5 C.6 D.7【解答】解: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E=A1E.∵△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C=8,∴AB=8.∵A1为BC的中点,∴A1B=4,设AE=A1E=x,则BE=8﹣x.在Rt△A1BE中,由勾股定理可得42+(8﹣x)2=x2,解得x=5.故答案为:5.故选B12.(2018·四川省攀枝花·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AB边的中点,沿EC对折矩形ABCD,使B点落在点P处,折痕为EC,连结AP并延长AP交CD于F点,连结CP并延长CP交AD于Q点.给出以下结论:①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②∠PBA=∠APQ;③△FPC为等腰三角形;④△APB≌△EPC.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A.1 B.2 C.3 D.4解:①如图,EC,BP交于点G;∵点P是点B关于直线EC的对称点,∴EC垂直平分BP,∴EP=EB,∴∠EBP=∠EPB.∵点E为AB中点,∴AE=EB,∴AE=EP,∴∠PAB=∠PBA.∵∠PAB+∠PBA+∠APB=180°,即∠PAB+∠PBA+∠APE+∠BPE=2(∠PAB+∠PBA)=180°,∴∠PAB+∠PBA=90°,∴AP⊥BP,∴AF∥EC;∵AE∥CF,∴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故①正确;②∵∠APB=90°,∴∠APQ+∠BPC=90°,由折叠得:BC=PC,∴∠BPC=∠PBC.∵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ABP+∠PBC=90°,∴∠ABP=∠APQ,故②正确;③∵AF∥EC,∴∠FPC=∠PCE=∠BCE.∵∠PFC是钝角,当△BPC是等边三角形,即∠BCE=30°时,才有∠FPC=∠FCP,如右图,△PCF不一定是等腰三角形,故③不正确;④∵AF=EC,AD=BC=PC,∠ADF=∠EPC=90°,∴Rt△EPC≌△FDA(HL).∵∠ADF=∠APB=90°,∠FAD=∠ABP,当BP=AD或△BPC是等边三角形时,△APB≌△FDA,∴△APB≌△EPC,故④不正确;其中正确结论有①②,2个.故选B.13. (2018·湖北省武汉·3分)如图,在⊙O 中,点C 在优弧上,将弧沿BC 折叠后刚好经过AB 的中点D .若⊙O 的半径为,AB=4,则BC 的长是( )A .B .C .D .【分析】连接OD 、AC 、DC 、OB 、OC ,作CE ⊥AB 于E ,OF ⊥CE 于F ,如图,利用垂径定理得到OD ⊥AB ,则AD=BD=AB=2,于是根据勾股定理可计算出OD=1,再利用折叠的性质可判断弧AC 和弧CD 所在的圆为等圆,则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所以AC=DC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AE=DE=1,接着证明四边形ODEF 为正方形得到OF=EF=1,然后计算出CF 后得到CE=BE=3,于是得到BC=3 2.【解答】解:连接OD 、AC 、DC 、OB 、OC ,作CE ⊥AB 于E ,OF ⊥CE 于F ,如图, ∵D 为AB 的中点, ∴OD ⊥AB , ∴AD=BD=AB=2,在Rt △OBD 中,OD=22(5)2 =1, ∵将弧沿BC 折叠后刚好经过AB 的中点D .∴弧AC 和弧CD 所在的圆为等圆, ∴=,∴AC=DC , ∴AE=DE=1,易得四边形ODEF 为正方形, ∴OF=EF=1,在Rt △OCF 中,CF=22(5)1 , ∴CE=CF+EF=2+1=3, 而BE=BD+DE=2+1=3, ∴BC=3.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若出现圆的切线,必连过切点的半径,构造定理图,得出垂直关系.也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和垂径定理. 二、填空题:14. (2018·辽宁省葫芦岛市) 如图,在矩形ABCD 中,点E 是CD 的中点,将△BCE 沿BE 折叠后得到△BEF 、且点F 在矩形ABCD 的内部,将BF 延长交AD 于点G .若=,则= .【解答】解:连接GE .∵点E 是CD 的中点,∴EC=DE .∵将△BCE 沿BE 折叠后得到△BEF 、且点F 在矩形ABCD 的内部,∴EF=DE ,∠BFE=90°.在Rt △EDG 和Rt △EFG 中,∴Rt △EDG ≌Rt △EFG (HL ),∴FG=DG .∵=,∴设DG=FG=a,则AG=7a,故AD=BC=8a,则BG=BF+FG=9a,∴AB==4a,故==.故答案为:.15.(2018·四川宜宾·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CB=2,点E为线段AB上的动点,将△CBE沿CE 折叠,使点B落在矩形内点F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①②③(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①当E为线段AB中点时,AF∥CE;②当E为线段AB中点时,AF=95;③当A、F、C三点共线时,AE=;④当A、F、C三点共线时,△CEF≌△AEF.【考点】PB:翻折变换(折叠问题);KB:全等三角形的判定;LB:矩形的性质.【分析】分两种情形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1中,当AE=EB时,∵AE=EB=EF,∴∠EAF=∠EFA,∵∠CEF=∠CEB,∠BEF=∠EAF+∠EFA,∴∠BEC=∠EAF,∴AF∥EC,故①正确,作EM⊥AF,则AM=FM,在Rt△ECB中,EC==,,∵∠AME=∠B=90°,∠EAM=∠CEB,∴△CEB∽△EAM,∴=,∴=,∴AM=,∴AF=2AM=95,故②正确,如图2中,当A、F、C共线时,设AE=x.则EB=EF=3﹣x,AF=13﹣2,在Rt△AEF中,∵AE2=AF2+EF2,∴x2=(﹣2)2+(3﹣x)2,∴x=,,∴AE=,故③正确,如果,△CEF≌△AEF,则∠EAF=∠ECF=∠ECB=30°,显然不符合题意,故④错误,故答案为①②③.【点评】本题考查翻折变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填空题中的压轴题.三、解答与计算题:16.(2018·湖北省宜昌·11分)在矩形ABCD中,AB=12,P是边AB上一点,把△PBC沿直线PC折叠,顶点B 的对应点是点G,过点B作BE⊥CG,垂足为E且在AD上,BE交PC于点F.(1)如图1,若点E是AD的中点,求证:△AEB≌△DEC;(2)如图2,①求证:BP=BF;②当AD=25,且AE<DE时,求cos∠PCB的值;③当BP=9时,求BE•EF的值.【分析】(1)先判断出∠A=∠D=90°,AB=DC再判断出AE=DE,即可得出结论;(2)①利用折叠的性质,得出∠PGC=∠PBC=90°,∠BPC=∠GPC,进而判断出∠GPF=∠PFB即可得出结论;②判断出△ABE∽△DEC,得出比例式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AE=9,DE=16,再判断出△ECF∽△GCP,进而求出PC,即可得出结论;③判断出△GEF∽△EAB,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在矩形ABCD中,∠A=∠D=90°,AB=DC,∵E是AD中点,∴AE=DE,在△ABE和△DCE中,,∴△ABE≌△DCE(SAS);(2)①在矩形ABCD,∠ABC=90°,∵△BPC沿PC折叠得到△GPC,∴∠PGC=∠PBC=90°,∠BPC=∠GPC,∵BE⊥CG,∴BE∥PG,∴∠GPF=∠PFB,∴∠BPF=∠BFP,∴BP=BF;②当AD=25时,∵∠BEC=90°,∴∠AEB+∠CED=90°,∵∠AEB+∠ABE=90°,∴∠CED=∠ABE,∵∠A=∠D=90°,∴△ABE∽△DEC,∴,设AE=x,∴DE=25﹣x,∴,∴x=9或x=16,∵AE<DE,∴AE=9,DE=16,∴CE=20,BE=15,由折叠得,BP=PG,∴BP=BF=PG,∵BE∥PG,∴△ECF∽△GCP,∴,设BP=BF=PG=y,∴,∴y=,∴BP=,在Rt△PBC中,PC=,cos∠PCB==;③如图,连接FG,∵∠GEF=∠BAE=90°,∵BF∥PG,BF=PG,∴▱BPGF是菱形,∴BP∥GF,∴∠GFE=∠ABE,∴△GEF∽△EAB,∴,∴BE•EF=AB•GF=12×9=108.【点评】此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折叠的性质,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是解本题的关键.17.(2018·广东·7分)如图,矩形ABCD中,AB>AD,把矩形沿对角线AC所在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点E处,AE交CD于点F,连接DE.(1)求证:△ADE≌△CED;(2)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出AD=BC、AB=CD,结合折叠的性质可得出AD=CE、AE=CD,进而即可证出△ADE ≌△CED(SSS);(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DEF=∠EDF,利用等边对等角可得出EF=DF,由此即可证出△DEF是等腰三角形.【解答】证明:(1)∵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AB=CD.由折叠的性质可得:BC=CE,AB=AE,∴AD=CE,AE=CD.在△ADE和△CED中,,∴△ADE≌△CED(SSS).(2)由(1)得△ADE≌△CED,∴∠DEA=∠EDC,即∠DEF=∠EDF,∴EF=DF,∴△DEF是等腰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翻折变换以及矩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矩形的性质结合折叠的性质找出AD=CE、AE=CD;(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找出∠DEF=∠EDF.18.(2018•江苏盐城•10分)如图,在以线段为直径的上取一点,连接、.将沿翻折后得到.(1)试说明点在上;(2)在线段的延长线上取一点,使.求证:为的切线;(3)在(2)的条件下,分别延长线段、相交于点,若,,求线段的长. 【答案】(1)解:连接OC,OD,由翻折可得OD=OC,∵OC是⊙O的半径,∴点D在⊙O上。

(完整版)几何图形折叠问题

(完整版)几何图形折叠问题

HistudyjiftS7^i viPTUk帮助预子個建持续迸步的孚刃力几何图形折叠问题【疑难点拨】1. 折叠(翻折)问题常常出现在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平面几何问题中,其实质是轴对称性质的应用•解题 的关键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找到折叠前后不变量与变量, 运用三角形的全等、相似及方程等知识建立有关线段、角之间的联系.2. 折叠(翻折)意味着轴对称,会生成相等的线段和角,这样便于将条件集中•如果题目中有直角,则通常 将条件集中于较小的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3. 矩形中的一次折叠通常利用折叠性质和平行线性质求角的度数,或者利用折叠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求线段 长度•矩形中的两次或多次折叠通常出现“一线三直角”的模型 (如图),从而构造相似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求边或者角的度数.4. 凡是在几何图形中出现“折叠”这个字眼时,第一反应即存在一组全等图形,其次找出与要求几何量相 关的条件量.1.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圆 .2.折叠的性质:折叠的实质是轴对称,折叠前后的两图形全等,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基础篇】 一、选择题:1. . (2018?四川凉州? 3分)如图将矩形 ABCD&对角线BD 折叠,使C 落在C'处,BC'交AD 于点E ,则下到结 论不一定成立的是()AD=BCB .Z EBD=/ EDB C.A ABE^A CBD D sin / ABE*A.IHistudyjlftS7^l viPTUk帮助预子個建持续iS步的孚刃力2. (2017山东烟台)如图1,将一圆形纸片向右、向上两次对折后得到如图2所示的扇形AOB已知OA=6取OA的中点C,过点C作CD L OA交理于点D,点F是上一点.若将扇形BOD沿OD翻折,点B恰好与点F重合,用剪刀沿着线段BD, DF, FA依次剪下,则剪下的纸片(形状同阴影图形)面积之和为(___________ .A. 36 n -108 B . 108-32 n C. 2 n D.nABC AB=AC / BAC=90,点E为AB中点.沿过点E的直线折5. (2017乌鲁木齐)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F在AD上,点E在BC上,把这个矩形沿EF折叠后,使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G点处,若矩形面积为4胚且/ AFG=60 , GE=2BG则折痕EF的长为()A. 1B.说C. 2D.加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 AB=4, BC=6将厶ABC沿AC折叠,使点B落在点E处,CE交AD 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现交于点F.已知E一,则BC的长是(3. (2017浙江衢州)于点F,则DF的长等于()4. (2018 •山东青岛• 3分)如图,三角形纸片B. 3.2C. 3HiSMldy」畅字刃VIPT住叱帮朗预子陶建持续进步的孚刃门二、填空题:6. (2018 •辽宁省盘锦市)如图,已知Rt△ ABC中,/ B=90°, / A=60°, AC=2三+4,点M N分别在线段AC.ABD恰好落在线段BC上,当△ DCM为直角三角形时,折痕MN勺长为.ABCD(纸片)折叠,使点B与AD边上的点K重合,EG为折痕;点C2=75°, EF= + 1,则BC的长-3分)如图,将矩形ABCD沿 EF折叠,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G处,点C落在点H处,BG 则/ AGB=三、解答与计算题:9. (2018 •广东• 7分)如图,矩形ABCD中, AB> AD,把矩形沿对角线AC所在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点E处,上,将厶ANM沿直线Mr折叠,使点A的对应点8. (2018 •湖南省常德7. (2018 •山东威海• 8分)如图,将矩形已知/ DGH=30,连接(1)求证:△ ADE^A CEDAE交CD于点F,连接DEHistudyjlftS7^]l viPTUk|帮助预子陶建持续进步的孚刃力|10—( 2018?山东枣庄? 10分)如图,将矩形— D 交AF 于点G,连接DG(1) 求证:四边形EFDG 是菱形;(2) 探究线段EG GF A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 若 AG=6 EG=2E ,求 BE 的长.【能力篇】一、选择题: 11.( 2018 •辽宁省阜新市)如图,将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 B=90°)沿EF 折叠,使点A 落在BC 边的中点A处,BC=8,那么线段AE 的长度为()12.( 2018 •四川省攀枝花・3分)如图,在矩形 ABCD 中, E 是AB 边的中点,沿 EC 对折矩形ABCD 使B 点落 在点P 处,折痕为EC 连结AP 并延长AP 交CD 于 F 点,连结CP 并延长CP 交AD 于Q 点.给出以下结论: ① 四边形AECF 为平行四边形; ② / PBA=Z APQ③ 厶FPC 为等腰三角形; ④ 厶 APB^A EPC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A . 1 B. 2 C. 3D. 4C. 6D. 7D GECEB .A .亠13. (2018 •湖北省武汉• 3分)如图,在O O 中,点C 在优弧-I.上,将弧「■沿BC 折叠后刚好经过 AB 的中点 D.若O O 的半径为 匚AB=4,则BC 的长是(、填空ABCD 中,点E 是CD 的中点,将△ BCE 沿BE 折叠后得到△ BEF14. (2018 •辽宁省葫芦岛市 ) 如图,在矩形15. ( 2018 •四川宜宾• 3分)如图,在矩形 ABCD 中, AB=3 CB=2,点E 为线段AB 上的动点,将△ CBE 沿 CE ①当E 为线段AB 中点时,AF// CE; ②当E 为线段AB 中点时,AF=9 ;5④当 A F 、C 三点共线时,△ CEF ^A AEF.DG 1且点F 在矩形ABCD 勺内部,将 BF 延长交AD 于点G.若 =' ,则折叠,使点B 落在矩形内点F 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③当A F 、C 三点共线时,AE='HiSMiaa快乐字刃I VIPT 性叱帮朗滋子陶建持续进步的孚刃门GvPEDU !BCEDCA'B三、解答与计算题:16. (2018 •湖北省宜昌• 11分)在矩形 ABCD 中, AB=12 P 是边AB 上一点,把△ PBC 沿直线PC 折叠,顶点B 的对应点是点 G,过点B 作BEL CG 垂足为E 且在AD 上, BE 交PC 于点F . (1)如图1,若点E 是AD 的中点,求证:△ AEB^A DEC (2)如图2,①求证:BP=BF③当BP=9时,求 BE?EF 的值.②当 AD=25 且 AE v DE 时,求 cos / PCB 的值; 17. (2018 •广东• 7分)如图,矩形ABCC 中,AB> AD,把矩形沿对角线 AC 所在直线折叠,使点B 落在点E 处, AE 交CD 于点F ,连接DE (1)求证:△ ADE^A CED (2)求证:△ DEF 是等腰三角形.HiSMc!®快S 字刃丄VIP 亍性比 帮朗预子陶建持续进步的孚刃门■ BC *HiStUCU快乐字刃VIPT性比帮助预子问建持续迸步的字刃力18. (2018?江苏盐城?10分)如图,在以线段二5■为直径的上取一点,连接、就•将_二弓匚沿.止翻折后得到□.(1 )试说明点在上;(2)在线段.:「的延长线上取一点,使上厂—」一丄.求证:三壬为①门的切线;(3)在(2)的条件下,分别延长线段、匚吕相交于点,若m厂=J,二匸=-,求线段的长•【探究篇】19. (2018年江苏省泰州市?12分)对给定的一张矩形纸片ABCD进行如下操作:先沿CE折叠,使点B落在CD 边上(如图①),再沿CH折叠,这时发现点E恰好与点D重合(如图②)(2)将该矩形纸片展开.①如图③,折叠该矩形纸片,使点C与点H重合,折痕与AB相交于点P,再将该矩形纸片展开.求证:/ HPC=90 ;②不借助工具,利用图④探索一种新的折叠方法,找出与图③中位置相同的P点,要求只有一条折痕,且点P 在折痕上,请简要说明折叠方法•(不需说明理由)(1)根据以上操作和发现,求的值;设四边形BEFC 的面积为S ,求S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出 S 的最小值.(2) 随着点M 在边AD 上位置的变化,△ PDM 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如变化,请说明理由;如不变,请求出该定值;(3) 沿直线EF 折叠,使点B 的对应点M 始终落在边AD 上(点M 不与点A D 重合),点C 落在点N 处,MN W CD 交3 .....HistudyjlftS7^l VIPTlik帮助预子陶建持续iS步的孚刃力几何图形折叠问题【疑难点拨】1. 折叠(翻折)问题常常出现在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平面几何问题中,其实质是轴对称性质的应用•解题的关键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找到折叠前后不变量与变量,运用三角形的全等、相似及方程等知识建立有关线段、角之间的联系.2. 折叠(翻折)意味着轴对称,会生成相等的线段和角,这样便于将条件集中•如果题目中有直角,则通常将条件集中于较小的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3. 矩形中的一次折叠通常利用折叠性质和平行线性质求角的度数,或者利用折叠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求线段长度•矩形中的两次或多次折叠通常出现“一线三直角”的模型(如图),从而构造相似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求边或者角的度数.4. 凡是在几何图形中出现“折叠”这个字眼时,第一反应即存在一组全等图形,其次找出与要求几何量相关的条件量.1.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圆.2.折叠的性质:折叠的实质是轴对称,折叠前后的两图形全等,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基础篇】一、选择题:1. . (2018?四川凉州?3分)如图将矩形ABCD&对角线BD折叠,使C落在C'处,BC'交AD于点E,则下到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A. AD=BCB.Z EBD=/ EDBC.A ABE^A CBD D sin / ABE*ED【分析】主要根据折叠前后角和边相等找到相等的边之间的关系,即可选出正确答案.【解答】解:A、BC=BC, AD=BC二AD=BC,所以正确.B、 / CBD2 EDB / CBD=/ EBD EBD2 EDB正确.AED、T sin / ABE』,BE•••Z EBD=/ EDB••• BE=DEHistudyjlftS7^l VIPTlik帮助预子陶建持续iS步的孚刃力• sin / ABE^.ED故选:C.HistudyjlftS7^ll viPTUk|帮助预子詞11持续进步的字刃力|【点评】本题主要用排除法,证明 A , B , D 都正确,所以不正确的就是—C,排除法也是数学中一种常用的解题方 法. 2.(2017山东烟台)如图1,将一圆形纸片向右、向上两次对折后得到如图2所示的扇形AOB 已知OA=6取OA 的中点C,过点C 作CDL OA 交丽于点D,点F 是廳上一点.若将扇形BOD 沿 OD 翻折,点B 恰好与点F 重合, 用剪刀沿着线段 BD, DF , FA 依次剪下,则剪下的纸片(形状同阴影图形)面积之和为( __________ . A . 36 n -108 B . 108-32 n C . 2 n D.n【考点】MO 扇形面积的计算;P9:剪纸问题.1【分析】先求出/ ODC M BOD=30,作DEL OB 可得DE= OD=3先根据S 弓形BD =S 扇形BOD - & BOD 求得弓形的面积,2再利用折叠的性质求得所有阴影部分面积.【解答】解:如图,••• CD L OA•••/ DCO M AOB=90 ,•••/ ODC M BOD=30 ,则剪下的纸片面积之和为 12X ( 3 n- 9) =36 n- 108, 故答案为: 36 n- 108 .故选 A 3.(2017浙江衢州)如图,矩形纸片 ABCD 中, AB=4, BC=6将厶ABC 沿 AC 折叠,使点B 落在点E 处,CE 交AD于点F ,则DF 的长等于()…S 弓形B[=S 扇形X 6X 3=3n- 9,•/ OA =OD =OB =6OC |OA作DE L OB 于点E ,则 DE= OD=3c Mg 心BOD _d BOD=His【udy 』?i 乐字刃]vi 卩卞性比帮朗预子陶建持续迸步的孚刃门【考点】PB 翻折变换(折叠问题);LB :矩形的性质.【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 AE=AB / E=Z B=90°,易证Rt △ AEF ^ Rt △ CDF ,即可得到结论 设FA=x ,则FC=x , FD=6- x ,在Rt △ CDF 中利用勾股定理得到关于 x 的方程x 2=42+( 6-x )【解答】解:•••矩形 ABCD 沿对角线AC 对折,使△ ABC 落在厶ACE 的位置, ••• AE=AB / E=Z B=90°,又•••四边形ABCD 为矩形, • AB=CD • AE=DC 而/ AFE=Z DFC•••在△ AEF 与厶CDF 中,ZAFE-ZCFD•••△ AEF ^A CDF ( AAS ,• EF=DF ;•••四边形ABCD 为矩形, • AD=BC=6 CD=AB=4 •/ Rt △ AEF ^ Rt △ CDF • FC=FA设 FA=x ,贝U FC=x , FD=6- x , 13 在 Rt △ CDF 中,CF=C D+DF ,即 x 2=42+ (6 - x ) 2,解得 x= , 则 FD=6- x=. 故选:B.HiStUdyjl?iS7^l VIPTUk帮朗预子陶建持续进步的孚刃门D.5, 7EF=DF ;易得FC=FA,解方程求出x .B- AC4. (2018 •山东青岛• 3分)如图,三角形纸片ABC AB=AC / BAC=90,点E为AB中点.沿过点E的直线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现交于点F.已知EF=,贝U BC的长是()2A. .B. 3、2C. 3D. 3 3【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知/ B=Z EAF=45,所以可求出/ AFB=90,再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知EF丄AB,所以AB=AC!的长可求,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C的长.【解答】解:•••沿过点E的直线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 B=Z EAF=45 ,•••/ AFB=90° ,•••点E为AB中点,1 3•EF= —AB, EF= ,2 2•AB=AC=3•••/ BAC=90 ,•BC=3.2 ,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断和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运用,求出/ AFB=9C°是解题的关键.5. (2017乌鲁木齐)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F在AD上,点E在BC上,把这个矩形沿EF折叠后,使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G点处,若矩形面积为4胚且/ AFG=60 , GE=2BG则折痕EF的长为()HiStUdyjl?iS7^l VIPTUk帮朗预子陶建持续is步的孚刃门【考点】PB:翻折变换(折叠问题);LB:矩形的性质.【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F=GF HE=CE GH=DC/ DFE=/ GFE结合/ AFG=60即可得出/ GFE=60,进而可得出△ GEF为等边三角形,在Rt△ GHE中,通过解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及勾股定理即可得出GE=2EC DC= EC,再由GE=2BG吉合矩形面积为4 ,即可求出EC的长度,根据EF=GE=2EC卩可求出结论.【解答】解: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F=GF HE=CE GH=DC Z DFE=Z GFE•••/ GFE+Z DFE=180 -Z AFG=120 ,•••/ GFE=60 .•/ AF// GE Z AFG=60 ,•Z FGE=/ AFG=60 ,•△ GEF为等边三角形,•EF=GE•••/ FGE=60,/ FGE+Z HGE=90 ,•Z HGE=30 .在Rt△ GHE中, Z HGE=30 ,•GE=2HE=C,•GH= =*$HE= CE•/ GE=2BG•BC=BG+GE+EC=4EC•••矩形ABCD勺面积为 4 ,•4EC?^EC=4 ,•EC=1, EF=GE=2故选C.二、填空题:6. (2018 •辽宁省盘锦市)如图,已知Rt△ ABC中,Z B=90°, Z A=60°, AC=2 :;+4,点M N分别在线段AC.AB上,将△ ANM沿直线MN折叠,使点A的对应点D恰好落在线段BC上,当△ DCM为直角三角形时,折痕MN勺长为 .帮朗滋子陶建持续迸步的孚刃门①如图,当/ CDM=90时,△ CDM是直角三角形,•••在Rt△ ABC中,/ B=90°, / A=60° AC=^+4, /-Z C=30°, AB^ AC五+-,由折叠可得:Z MDN Z A=60°1_ 1_Z BDN=30,•/ BN空DN爰AN •/丄術+卸BN= AB= :,■2硬+4•• AN=2BN="Z DNB=60 , /Z ANM Z DNM=60,/•/ AMN=60 , •師+4•• AN=MN=";【解答】解:分两种情况:②如图,当/ CMD=90时,△ CDM是直角三角形,帮助预子问il持续迸步的孚刃力I □ ~I] ■由题可得:/ CDM=60 , / A=Z MDN=60 , /-Z BDN=60 , / BND=30 BD空DN= AN, BN庐BD\1AB巫+2 ,1_/• AN=2, BN^3,过N 作NH L AM于H,贝UZ ANH=30 , /• AH空AN=1, HN昉,由折叠可得:Z AMN Z DMN=45 ,/•△ MN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HM=HN= :,/ MN= ■.故答案为:'或;7. (2018 •山东威海• 8分)如图,将矩形ABCD(纸片)折叠,使点B与AD边上的点K重合,EG为折痕;点C与AD边上的点K重合,FH为折痕.已知Z 仁67.5 ° ,Z 2=75°, EF= + 1,求BC的长.【分析】由题意知Z 3=180 ° - 2 Z 1=45°、Z 4=180°- 2Z 2=30 °、BE=KE KF=FC 作KM L BC,设KM=x 知EM=x MF= x,根据EF的长求得x=1,再进一步求解可得.【解答】解:由题意,得:Z 3=180 °- 2 Z 1=45°,Z 4=180°- 2Z 2=30 °, BE=KE KF=FC设KM=x 贝U EM=x MF^J x,x+ V3x^3+1,解得:x=1,••• EK=J办KF=2,.BC=BE+EF+FC=EK+EF+KF=3++J:,• BC的长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翻折变换,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翻折变换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8. (2018 •湖南省常德・3分)如图,将矩形ABC[沿EF折叠,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G处,点C落在点H处, 已知Z DGH=30,连接BG 则Z AGB= 75如图,过点K作KM L BC于点M帮朗预子陶建持续进步的孚刃门/ EBC-Z EBG即:/ GBC M BGH由平行线的性质可知/ AGB=Z GBC从而易证/ AGB2 BGH据此可得答案.【解答】解:由折叠的性质可知:GE=BE / EGH M ABC=90 ,•••/ EBG=Z EGB•••/ EGH-Z EGB玄EBC-Z EBG 即:/ GBC=/ BGH又••• AD// BC•Z AGB=Z GBC•Z AGB=Z BGHvZ DGH=30 ,•Z AGH=150 ,•Z AGB二Z AGH=75 ,2故答案为:7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翻折变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翻折变换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三、解答与计算题:9. (2018 •广东• 7分)如图,矩形ABCD中, AB> AD,把矩形沿对角线AC所在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点E处,AE交CD于点F,连接DE(1)求证:△ ADE^A CED(2)求证:△ DEF是等腰三角形.【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出AD=BC AB=CD结合折叠的性质可得出AD=CE AE=CD进而即可证出△ ADE◎ △ CED( SSS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Z DEF=Z EDF利用等边对等角可得出EF=DF由此即可证出△ DEF是等腰三角形.HiSMlda快乐字刃I VI PT住叱帮朗预子陶建持续进步的孚刃门【解答】证明:(1):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 AB=CD由折叠的性质可得:BC=CE AB=AE•AD=CE AE=CDC AD=CE在厶人。

数学初中折叠问题解题技巧

数学初中折叠问题解题技巧

数学初中折叠问题解题技巧
初中数学中的折叠问题是一种常见的几何问题,涉及到对图形的折叠、展开或转化等操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折叠问题解题技巧:
1. 观察特殊图形法:直接观察题目所给出的目标图形中的特殊面,或者特殊图形连接的位置,然后对比选项,与之不符的直接排除。

2. 相对面不相邻法:空间折叠类题目要结合排除法解题,最常用的排除技巧是相对面不相邻原则。

即一定要抓住某两个相邻面或对立面的图形特征,从而可以利用排除法选择正确答案,违背这些特征的,便是错误选项。

3. 初中数学坐标系里折叠的问题:对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折叠问题,可以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来解决。

一般来说,需要根据折叠前后的形状及坐标变化关系,画出折叠后的图形,然后根据题意找到对应的坐标值。

4. 长方形折叠问题:对于长方形的折叠问题,可以通过对折将长方形变成长方体,然后根据长方体的面积公式及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来求解。

另外,也可以利用折叠的性质:折叠后的图形与图形全等,来解决问题。

总结起来,对于折叠问题的解题技巧,需要结合具体的题目来进行理解和应用。

同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折叠问题。

(完整word版)例谈数学翻折问题的解题方法

(完整word版)例谈数学翻折问题的解题方法

例谈初中数学翻折问题的解题方法翻折作为几何变换的一种,在中考试卷中愈来愈受命题人的青睐,主要原因是想通过在考査平面几何变换的基础知识点的同时也要学生学会掌握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数学中的几何变换一般是指平移、对称(翻折)和旋转.《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已明确指出“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基本性质、变换、位置关系的过程”,我们知道,图形的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故解题时可充分利用图形变换的特征,把图形位置进行改变,从而达到优化图形结构,进一步整合图形(题设)信息的目的,使较为复杂的问题得以创造性地解决。

要求初中阶段的学生理解基本的几何变换,通过有关数学知识的技能学习,逐步领会方程思想、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基本数学思想。

笔者下面以近几年各地中考中的翻折问题为例,简单叙述翻折问题的解答过程以及涉及到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一、纸片中的折叠例 1.如图,有一条直的宽纸带,按图折叠,则∠α 的度数等于()CD30°B解:∵∠α = ∠ 1,∠ 2 = ∠ 1 ∴∠ α = ∠ 2∴2∠ α +∠AEB=180 °,即 2∠ α +30° =180°,解得∠α=75 °.F E a21A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同位角相等,及对称的性质,折叠的角与其对应角相等,和平角为180 度的性质,注意△EAB 是以折痕AB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

例 2.如图,将一宽为2cm 的纸条,沿BC ,使∠ CAB=45 °,则后重合部分的面积为。

解:作 CD ⊥AB ,∵CE∥ AB ,∴∠ 1= ∠ 2,根据翻折不变性,∠ 1=∠ BCA ,故∠ 2=∠BCA .∴AB=AC .又∵∠ CAB=45 °,∴在 Rt△ ADC 中, AC = 2 2 , AB = 2 21S△ABC= 2AB×CD= 2 2在折叠问题中,一般要注意折叠前后图形之间的联系,将图形补充完整,对于矩形(纸片)折叠,折叠后会形成“平行线+角平分线”的基本结构,即重叠部分是一个以折痕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ABC 。

中考数学折叠问题讲义

中考数学折叠问题讲义

中考数学折叠问题讲义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中考数学折叠问题讲义)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中考数学折叠问题讲义的全部内容。

中考数学——六种类型折叠问题类型1 直角三角形的翻折或翻折后产生直角三角形的问题例1.如图,Rt△ABC中,AB=9,BC=6,∠B=90°,将△ABC折叠,使点A与BC的中点D 重合,折痕为MN,则线段BN的长为()【分析】设BN=x,则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N=AN=9﹣x,根据中点的定义可得BD=3,在Rt△BND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解答】设BN=x,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N=AN=9﹣x,∵D是BC的中点,∴BD=3,在Rt△NBD中,x +3 =(9﹣x),解得x=4.即BN=4.故选:A.例1变式1.如图,在Rt△ABC中,直角边AC=6,BC=8,将△ABC按如图方式折叠,使点B 与点A重合,折痕为DE,则CD的长为()A.25/4 B.22/3 C.7/4 D.5/3【解析】由题意得DB=AD;设CD=x,则AD=DB=(8﹣x),∵∠C=90°,∴AD ﹣CD =AC ,(8﹣x)﹣x =36,解得x=7/4;即CD=7/4.故选:C.例1变式2.如图,矩形ABCD中,AB=4,AD=6,点E为BC上一点,将△ABE沿AE折叠得到△AEF,点H为CD上一点,将△CEH沿EH折叠得到△EHG,且F落在线段EG上,当GF=GH时,则BE的长为_____.【解析】由折叠可得∠AEH=1/2∠BEC=90°,进而得出Rt△AEH中,AE +EH2 =AH ,设BE =x,则EF=x,CE=6﹣x=EG,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方程x +4 +(6﹣x)+(6﹣2x)=(2x﹣2)+6 ,解该一元二次方程,即可得到BE的长.BE的长为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翻折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连接AH构造直角三角形AEH,这种折叠问题常设要求的线段长为x,然后根据折叠和轴对称的性质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其他线段的长度,选择适当的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出答案.方法策略模式:在折叠后产生的直角三角形中,把某条边设成未知数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类型2 翻折前有平行线这一条件的问题例2.如图,在长方形纸片ABCD中,AD=4cm,把纸片沿直线AC折叠,点B落在E处,AE交DC于点O,若OC=5cm,则CD的长为()A.6cm B.7cm C.8cm D.10cm【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得:∠BAC=∠EAC=∠ACD,可得AO=CO=5cm,根据勾股定理可求DO的长,即可求CD的长.【解答】∵折叠,∴∠BAC=∠EAC,∵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BAC=∠ACD,∴∠EAC=∠ACD,∴AO=CO=5cm,在直角三角形ADO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DO=3cm,∴CD=DO+CO=3+5=8cm.故选:C.例2变式.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4,BC=8,现将A、C重合,使纸片折叠压平,设折痕为EF,则图形中重叠部分△AEF的面积为_____.【解析】设AE=x,由折叠可知,EC=x,BE=8﹣x,在Rt△ABE中,AB +BE =AE ,即4 +(8﹣x)=x ,解得:x=5,由折叠可知∠AEF=∠CEF,∵AD∥BC,∴∠CEF=∠AFE,∴∠AEF=∠AFE,即AE=AF=5,∴S△AEF=1/2×AF×AB=1/2×5×4=10.故答案为:10.方法策略模式:图形折叠后,相当于出现了角平分线,有角平分线,有平行,就会产生等腰三角形,我们去找那个等腰三角形一般就会使得问题得到解决。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中的折叠问题解题思路-word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中的折叠问题解题思路-word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中的折叠问题解题思路折叠问题中的背景图形通常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梯形等,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一定要灵活运用轴对称和背景图形的性质。

轴对称性质:折线是对称轴、折线两边图形全等、对应点连线垂直对称轴、对应边平行或交点在对称轴上。

典型例题:例题1、如图,在Rt△ABC 中,&ang;ACB=90&deg;,AB=10,AC=8,E、F 分别为 AB、BC 上的点,沿线段 EF 将 &ang;B 折叠,使点 B 恰好落在 AC 上的点 D 处,试问当△ADE 恰好为直角三角形时,此时 BE 的长度为多少?解题思路:△ADE 为直角三角形分两种情况:①&ang;ADE =90&deg;,②&ang;AED = 90&deg;,此题需要分类讨论,结合三角形的相似、折叠的性质,来求折叠中线段的长度,关键是能画出折叠后的图形。

解答过程:当 &ang;ADE = 90&deg;时,如下图所示:证明:先来证明四边形 DEBF 为棱形:∵ 在Rt△ABC 中,&ang;ACB=90&deg;,&ang;ADE =90&deg; ,&there4; DE∥BC ,&there4; &ang;DEF = &ang;EFB ,又∵ 沿线段 EF 将 &ang;B 折叠,&there4; DE = BE ,DF = BF ,&ang;DFE = &ang;BFE ,&there4; &ang;DEF = &ang;DFE ,DE = DF = BF ,&there4; 四边形 DEBF 为棱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棱形)。

再来证明 R t△ADE ∽ Rt△ACB (相似三角形判断图形中的“A”字型)∵ 在三角形 ACB 中,DE∥BC ,&there4; Rt△ADE ∽ Rt△ACB ,设棱形 DEBF 的边长为 x , 则有 DE = x , AE = 10 - x ,在Rt△ACB 中,AB = 10 , AC = 8 ,由勾股定理得:BC = 6 。

中考数学几何折叠问题答题技巧

中考数学几何折叠问题答题技巧

中考数学几何折叠问题答题技巧中考数学几何折叠问题答题技巧折叠问题题型多样,变化灵活,从考察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的实践操作题,到直接运用折叠相关性质的说理计算题,发展到基于折叠操作的综合题,甚至是压轴题. 考查的着眼点日趋灵活,能力立意的意图日渐明显.这对于识别和理解几何图形的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折叠操作就是将图形的一部分沿着一条直线翻折1800,使它与另一部分图形在这条直线的同旁与其重叠或不重叠,其中折是过程,叠是结果. 折叠问题的实质是图形的轴对称变换,折叠更突出了轴对称问题的应用. 所以在解决有关的折叠问题时可以充分运用轴对称的思想和轴对称的性质.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以得到:折叠重合部分一定全等,折痕所在直线就是这两个全等形的对称轴;互相重合两点(对称点)之间的连线必被折痕垂直平分;对称两点与对称轴上任意一点连结所得的两条线段相等;对称线段所在的直线与对称轴的夹角相等. 在解题过程中要充分运用以上结论,借助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结合相似形、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来解决有关折叠问题,可以使得解题思路更加清晰,解题步骤更加简洁.1、利用点的对称例1.(2019年南京市)已知矩形纸片ABCD,AB=2,AD=1,将纸片折叠,使顶点A与边CD上的点E重合.(1)如果折痕FG分别与AD、AB交于F、G(如图①),AF=,求DE的长;(2)如果折痕FG分别与CD、AB交于F、G(如图②),△AED 的外接圆与直线BC相切,求折痕FG的长.图①中FG是折痕,点A与点E重合,根据折叠的对称性,已知线段AF的长,可得到线段EF的长,从而将求线段的长转化到求Rt△DEF的一条直角边DE. 图②中,连结对应点A、E,则折痕FG垂直平分AE,取AD的中点M,连结MO,则MO=DE,且MO∥CD,又AE为Rt△AED的外接圆的直径,则O为圆心,延长MO交BC于N,则ONBC,MN=AB,又Rt△AED的外接圆与直线BC相切,所以ON是Rt△AED 的外接圆的半径,即ON=AE,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DE=,OE=. 通过Rt△FEO∽Rt△AED,求得FO=,从而求出EF的长.对称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连结两对称点既可以得到相等的线段,也可以构造直角三角形, 本题把折叠问题转化为轴对称问题,利用勾股定理和相似求出未知线段,最后把所求的线段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去处理.二、利用线段的对称性质例2.(新课标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学期P126)数学活动1:折纸做300、600、150的角对折矩形纸片ABCD,使AD与BC重合,得到折痕EF,把纸片展平,再次折叠纸片,使A点落在折痕EF上的N点处,并使折痕经过点B得到折痕BM,同时得到线段BN,观察所得到的ABM、MBN和NBC,这三个角有什么关系?(教师用书中给出了这样的提示:△ABM≌△NBC,作NGBC,则直角三角形中NG=BN,从而可得ABM=MBN=NBC=300.) 若这样证明则要用到: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300. 这个定理现行教材中没有涉及到,在这儿用不太合适. 如果直接运用轴对称思想说理应该比较简洁明了:连结AN,则AN=BN,又AB=BN,所以三角形ABN为等边三角形,所以ABM=MBN=NBC=300.利用对称的思想来证明线段的相等比用其他方法快捷而且灵活.三、利用面对称的性质例3.(2019年临安)如图,△OAB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其中O是坐标原点,顶点B在y轴的正方向上,将△OAB 折叠,使点A落在OB上,记为A`点,折痕为EF. 此题中第③问是:当A`点在OB上运动,但不与O、B重合时,能否使△A`EF为直角三角形?“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几何图形中的折叠问题解题思路
折叠问题中的背景图形通常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梯形等,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一定要灵活运用轴
对称和背景图形的性质。

轴对称性质:
折线是对称轴、折线两边图形全等、对应点连线垂直对称轴、对应边平行或交点在对称轴上。

典型例题:
例题1、如图,在Rt△ABC 中,&ang;ACB=90&deg;,AB=10,AC=8,E、F 分别为 AB、BC 上的点,沿线段 EF 将 &ang;B 折叠,使点 B 恰好落在 AC 上的点 D 处,试问当△ADE 恰好为直角三角形时,此时 BE 的长度为多少?
解题思路:
△ADE 为直角三角形分两种情况:①&ang;ADE =
90&deg;,②&ang;AED = 90&deg;,此题需要分类讨论,结
合三角形的相似、折叠的性质,来求折叠中线段的长度,关键是能画出折叠后的图形。

解答过程:
当 &ang;ADE = 90&deg;时,如下图所示:
证明:
先来证明四边形 DEBF 为棱形:
∵ 在Rt△ABC 中,&ang;ACB=90&deg;,&ang;ADE =
90&deg; ,
&there4; DE∥BC ,
&there4; &ang;DEF = &ang;EFB ,
又∵ 沿线段 EF 将 &ang;B 折叠,
&there4; DE = BE ,DF = BF ,&ang;DFE = &ang;BFE ,&there4; &ang;DEF = &ang;DFE ,DE = DF = BF ,
&there4; 四边形 DEBF 为棱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棱形)。

再来证明 R t△ADE ∽ Rt△ACB (相似三角形判断图形中的“A”字型)
∵ 在三角形 ACB 中,DE∥BC ,
&there4; Rt△ADE ∽ Rt△ACB ,
设棱形 DEBF 的边长为 x , 则有 DE = x , AE = 10 - x ,
在Rt△ACB 中,AB = 10 , AC = 8 ,
由勾股定理得:BC = 6 。

&there4; DE : BC = AE : AB , 即 x : 6 = (10-x) : 10 ,
解得 x = 15/4 ,
&there4; BE = 15/4 ;
当 &ang;AED = 90&deg; 时,如下图所示:
易证Rt△AED ∽ Rt△ACB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 DE = BE ,
设 DE = BE = x ,则 AE = 10 - x ,
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DE : BC = AE : AC , 即 x : 6 = ( 10 -x ) : 8 ,
解得 x = 30/7,
&there4; BE = 30/7 。

例题2、如图1,将一张矩形纸片 ABCD 沿着对角线 BD 向上折叠,顶点 C 落到点 E 处,BE 交 AD 于点 F .
(1) 求证:△BDF 是等腰三角形;
(2) 如图 2 ,过点 D 作DG∥BE ,交 BC 于点 G ,连接 FG 交 BD 于点 O 。

① 判断四边形 BFDG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② 若 AB = 6 , AD = 8 ,求 FG 的长。

解题思路:
(1)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及折叠特性判断;
(2)① 根据已知矩形性质及第一问证得邻边相等判断;
② 根据折叠特性设未知边,构造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

参考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