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用语差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峡两岸用语差异(ZT)

海峡两岸用语差异

大致可分成七大类型,新词之异、引申比喻之异、口语之异、缩略语之异、词类之异、辞语之异和方言之异。

一、新词之异

1.例如:族、结、秀、档等字组成的新语词

•族:红唇族、上班族、股票族等,大有取代「同类」或「人们」之势。

•结:情结,中国结、心结、舌头打结。

•秀:由作秀的「秀」引发出处女秀、牛肉秀、马路秀等,或诙谐,或油滑,或嘲讽,依场合而定。

•檔:七点档、八点档、强档、上档、黄金档等等。「文件」成了电视节目用语中最主要的零部件。

2.大陆上也有类似的语言现象,试举「吃」、「口」、「抓」、「员」四字为例

•吃:对情况两方面了解深刻,可用「吃透两头」;从小生活得美满幸福,谓「吃蜜糖长大」;「吃干饭」则喻「在其位不负其责」;「吃大苦耐大劳」是对「不怕劳苦,勇担重任」之人常用的褒勉之语。

•「口」字:在大陆有「系统」的新用意。如:财贸口、工交口、教育口、政法口等等。「农技人员要归口」,意为「农业技术人员应回到农业系统工作」。「毕业分配要对口」指的是「大中专学生毕业分配工作时,所配给的职业要与所学的专业相一致」。

•「抓」字:在大陆有「分工」、「领导」、「特别着重」等新意,且用得极频。在各种工作报告中是少不了这个「抓」字。如:把交通安全工作抓住不放,一抓到底;老王负责抓计划生育工作;防火工作一定要抓紧、抓早、抓好等等。

•「员」字:是大陆从五十年代开始在各行各业中的各类人员离不开的一个字,尤其是服务行业,其热门的走势更甚于台湾对「族」字的新用。如:理发员、邮递员、公共汽车售票员、清洁员、列车员、炊事员、售货员、、保育员、卫生员。但有些用语很近似。如,公保门诊/公费门诊;劳工保险/劳动保险;家庭计划/计划生育;国语化运动/推康普通话;防烟害/提倡戒烟。

3.两岸更有一些崭新的政治标准语词,十分相似

开创新局/开创新局面;为民服磅/为人民服务;好人好事表扬活动/好人好事表彰活动;政治革新/政治改革。

二、引申比喻之异

语词由原义产生出新义是语言发展中非常普遍的现象。

1. 文学影剧类

•「在室男」在大陆是绝对的生僻。

•「大篷车」转喻成大陆带篷的卡车、货车、棚车的代名词。•「上甘岭」为「缺乏饮水之处」的代名词。小学教师自诩为「孩子王」。

•「牧马人」成为饱经磨难的「右派分子」的同位语。

2. 体育类

•台湾的棒球用语:全垒打、安打、短打、封杀、出局等被广为引申。一垒、二垒、三垒乃至本垒、盗垒,在校园中也被引申为男女性交往的各个阶段。撞球( 大陆称台球 ) 用语,「高杆」被引申为厉害,「摆台子」被引申为「摆场面」。

•大陆的报章引申使用体育用语:「夺魁」、「勇夺金牌」、「三连冠」等极为普遍。方兴未艾的「排球热」使得排球用语不胫而走:搞经济建设的「短平快」项目,指的是那些投资少、历时短、见效快的项目;工作的协调与配合用上了「当好二传手」一词,意为做好中间调节或协调的工作;而「主攻手」一说则喻指肩负重任之人。足球比排球更有影响。如:面对空门,极好的机会。亮黄牌,以示警告。临门一脚欠佳,功亏一篑。被罚了任意球,被随意处罚。

3. 股市与军事用语

•台湾的「崩盘」、「利多利空」、「开高走低」、「抢帽子」、「长红」等,四处露脸。

•大陆则有数量可观的军事用语被引申进流行语汇。早年灭除苍蝇、蚊子、老鼠、麻雀等用语为「除四害歼灭战」;科学研究有进展称「找到了突破口」;各类先进模范、积极份子时常分别被赋与「尖兵」、「标兵」、「哨兵」、「排头兵」等称号。平时的劳动生产也几乎到了言必称「战斗在第一线。

•有的语词在两岸被引申比喻的走向不同。如「先上车后补票」,在台湾被喻指「先孕先婚」一说;而在大陆则指函授教育中「先就学,后补办入学手续」一事。

三、口语之异

口语之异的论述即不能完全抛开前面所述的新词与引申两异,又与后面的方言之异亦有关系。但单独列出主要因为它的实用价值。

•「先生」、「太太」、「小姐」:一类的称呼一度在大陆成为贬语,但如今已完全没有贬意。改革开放后,这类称呼特别在沿海地区又逐渐兴起。大陆民众的理解:先生旧指教师,新的意为一般的尊称,只限于自己的丈夫,则罕用。大陆夫妻双方可互用「爱人」一语对外介绍。另外丈夫指妻子常用的还有「我的家属」一说。

•「师傅」:是近年大陆时髦的称呼,它适用面广,且不分性别,不分地域。特别是外出时一路上有求于人,开口闭口都用上这么一个「师傅」的尊称。

•「领导」:是大陆口语表达中一个弹性很大的官衔,上可指部门系统的最高首长,下可指车间主任、小组长等的一般干部。而「领导人」则不然,往往仅限于党政最高层的负责人。

•台湾口语中「男生」、「女生」是相当广义的概念,那些离校就业多年的人们往往仍将两性的概念置身于「男生与女生」的世界中。大陆「男生」、「女生」的说法几乎是以毕业离校为限。

回答问题时,一些比较有大陆风格的表述,从肯定到否定,其程度依次如下:绝对没问题、问题不大、没准、有点儿麻烦、不太好办、没门儿、根本不可能。而「再研究一下」、「向领导汇报一下再说」是常用的延缓用语。

许多常用口语表达上的差异随着两岸关系的互动而荡然无存。「好好玩」( 很好玩 ) 、「好好看」 ( 很好看 ) 这样的口语已在大陆的阅听群中由陌生

变得亲切了。同样的,「挺好的」这句带有大陆北方风味的口语近年来已渐渐流行于台湾的街头巷尾。台湾年轻人新近流行的口语中有「头大」、「白搭」「瞎掰」、「脓包」等等,它们全是大陆流行的口语。

四、缩略语之异

•台湾流行的一些缩略语,如「汰换」( 淘汰更换 ) 、「阅听群」( 读者与听者的群体 ) 。同样的,大陆也有类似的语言现象,如「超编」 ( 超出人员编制 ) 、「节育」 ( 节制生育 ) 、「利税」 ( 利润和税金 ) 等等。

•各种繁杂的组织、机构名称的缩略,是两岸人员语言交流面临的另一个大困惑。

•大陆缩略语中最难应付的应首推数字领头的缩略语,如一看二帮、三热爱、四高四省、五体一体、六个优先等等,光是以「三」字打头的,常用的就有近百个。其中「三包」就有三个之多,一个是50 年代农业合作社实施的「三色」管理辨法--包工、包产、包成本;一个是近年厂家对产品售后实施的「三包」服务--包修、包换、包退;还有就是小区综合治理实行的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

五、词类之异

•台湾学人在言谈中,经常有把名词当形容词的用法。当代英语中用名词修饰名词的句式越发流行,台湾汉语的这类词类变异现象不知是否受到英语的影响。

•然而这类名词当形容词的用法在大陆的正式语体中极为罕见,上述四例很可能会被更改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