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策略 运用的实践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堂“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策略运用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17-11-02T13:37:10.660Z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7期作者:谢名敏
[导读] 课程改革是一项关系到全民素质、生命质量的宏大工程。
四川省康定中学谢名敏
【摘要】课程改革是一项关系到全民素质、生命质量的宏大工程。所以本次课改的重点之一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于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就在各个年级课堂中广泛运用起来。本文主要探讨了:一,该教学策略的含义;二,此策略适用于怎样的语文课堂;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怎样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四,此策略的现实意义。希望通过对教学策略的分析和研究,为自己以后走上教师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学策略;实践运用;现实意义
课程改革是一项关系到全民素质、生命质量的宏大工程。随着时代的革新、社会的进步,我们教育发展的脚步似乎显得有点力不从心,总是不能很好的融入到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新课改提出的语文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正是要改变这种教学方式。那么什么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呢?什么样的课堂适合这种策略?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又该怎样来组织学生进行这种教学策略?此教学策略的现实意义又是什么?在本文中,我将结合自己教育实习时的经验就这些问题做简要的分析研究。
一、什么是“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策略?
此教学策略分开来讲就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他还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根据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将“自主学习”的特
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者参与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感情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所谓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要打破传统的学生个体学习,要求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这便要求学生在此过程中要积极有效的配合,要积极承担任务中的个人责任,并与小组成员之间有良好的沟通,在相互促进的前提下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和有效途径。
二、什么样的语文课堂适合“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策略呢?
(一)要为语文课堂营造宽松、平等、开放的课堂氛围。对于语文课,宽松、平等、开放的课堂氛围是自主学习的前提。我总觉得语文课更多是老师和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和互动,要想让情感自然的流露,营造适合的氛围就是十分必要的。开放的课堂氛围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也不让同学们举手起来回答问题,有什么想说的可以直接站起来,于是,同学们此起彼伏的表达着自己的想法,让这个问题收获了很多有价值的答案。在这样宽松、平等、开放的课堂上,学生们是真正的参与到了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将他们的感情尽情的释放出来,发挥着他们的主动性。同时,也带动着我跟着他们一起释放着自己的情绪,这种情绪上的相互感染,让我的课堂成为了学生喜爱的课堂。
(二)其次,语文课堂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最大的信任。传统教学中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度不够。教师不相信学生能解决问题,也不相信自己能够很好的控制学生,所以,就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的去发现问题,也就不能放手让学生去合作、去探究。所以,教师给予学生最大的信任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所以,能够适用“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一定是要在充分信任的基础上,积极营造宽松、平等、开放的氛围,让学生体会到老师是真的相信他们,并平等的与他们对话,是真正用心的与学生相处,这样,我们在课堂上才能自如的运用这一教学策略,才能让这一教学策略发挥出它最大的功效。
三、如何在实际教学中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
(一)教师首先做好角色转换,明确教师的职责。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是直接的参与者,但是,怎样参与成为了大家讨论的话题,新课改中也明确规定,教师要改变“以我为中心”的观念,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要将课堂时间充分的还给学生。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习惯性的站在高高的讲台上,很少走到学生的中间,这就在无形中拉开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那么我们要转变的就是要放下老师的“架子”,主动的走到学生中间,做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二)根据学生特点分组,实现有效合作。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课堂上的学生合作都流于了形式。合作的小组成员基本是按照前后排同学来分,这样就导致了有些小组都是成绩优秀的同学,而有些小组的同学则成绩平平,很明显就使得小组合作的效果显得很不平均。
四、“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策略的现实意义
对于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我们来说,研究教学策略是对我们以后的教学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教师,我们就要用这些先进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用专家学者成功的教学案例来指导自己的实际教学,用我们全新的教学模式来解放学生的天性,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总之,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罗晓,孙晓燕(特约).教育基础知识指南[M].成都时代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