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最新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2章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 (共21张PPT)(优质版)
明朝未及,我只有过好每一个今天,唯一的今天。
昨日的明天是今天。明天的昨日是今天。为什么要计较于过去呢(先别急着纠正我的错误,你确实可以在评判过去中学到许多)。但是我发现有的人过分地瞻前顾后了。为 何不想想“现在”呢?为何不及时行乐呢?如果你的回答是“不”,那么是时候该重新考虑一下了。成功的最大障碍是惧怕失败。这些句子都教育我们:不要惧怕失败。如 果你失败了他不会坐下来说:“靠,我真失败,我放弃。”并且不是一个婴儿会如此做,他们都会反反复复,一次一次地尝试。如果一条路走不通,那就走走其他途径,不 断尝试。惧怕失败仅仅是社会导致的一种品质,没有人生来害怕失败,记住这一点。宁愿做事而犯错,也不要为了不犯错而什么都不做。不一定要等到时机完全成熟才动手。 开头也许艰难,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渐渐熟悉你的事业。世上往往没有完美的时机,所以当你觉得做某事还不是时候,先做起来再说吧。喜欢追梦的人,切记不要被 梦想主宰;善于谋划的人,切记空想达不到目标;拥有实干精神的人,切记选对方向比努力做事重要。太阳不会因为你的失意,明天不再升起;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 晚不再降落。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蒙住别人的眼睛,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己!鱼搅不浑大海,雾压不倒高山,雷声叫不倒山岗,扇子驱不散大雾。鹿 的脖子再长,总高不过它的脑袋。人的脚指头再长,也长不过他的脚板。人的行动再快也快不过思想!以前认为水不可能倒流,那是还没有找到发明抽水机个世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的慢,而是放 弃速度快。得到一件东西需要智慧,放弃一样东西则需要勇气!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奇正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 无穷。机遇孕育着挑战,挑战中孕育着机遇,这是千古验证了的定律!种子放在水泥地板上会被晒死,种子放在水里会被淹死,种子放到肥沃的土壤里就生根发芽结果。选
昨日的明天是今天。明天的昨日是今天。为什么要计较于过去呢(先别急着纠正我的错误,你确实可以在评判过去中学到许多)。但是我发现有的人过分地瞻前顾后了。为 何不想想“现在”呢?为何不及时行乐呢?如果你的回答是“不”,那么是时候该重新考虑一下了。成功的最大障碍是惧怕失败。这些句子都教育我们:不要惧怕失败。如 果你失败了他不会坐下来说:“靠,我真失败,我放弃。”并且不是一个婴儿会如此做,他们都会反反复复,一次一次地尝试。如果一条路走不通,那就走走其他途径,不 断尝试。惧怕失败仅仅是社会导致的一种品质,没有人生来害怕失败,记住这一点。宁愿做事而犯错,也不要为了不犯错而什么都不做。不一定要等到时机完全成熟才动手。 开头也许艰难,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渐渐熟悉你的事业。世上往往没有完美的时机,所以当你觉得做某事还不是时候,先做起来再说吧。喜欢追梦的人,切记不要被 梦想主宰;善于谋划的人,切记空想达不到目标;拥有实干精神的人,切记选对方向比努力做事重要。太阳不会因为你的失意,明天不再升起;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 晚不再降落。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蒙住别人的眼睛,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己!鱼搅不浑大海,雾压不倒高山,雷声叫不倒山岗,扇子驱不散大雾。鹿 的脖子再长,总高不过它的脑袋。人的脚指头再长,也长不过他的脚板。人的行动再快也快不过思想!以前认为水不可能倒流,那是还没有找到发明抽水机个世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的慢,而是放 弃速度快。得到一件东西需要智慧,放弃一样东西则需要勇气!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奇正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 无穷。机遇孕育着挑战,挑战中孕育着机遇,这是千古验证了的定律!种子放在水泥地板上会被晒死,种子放在水里会被淹死,种子放到肥沃的土壤里就生根发芽结果。选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第二章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共32张PPT)
《对于冰雪覆盖的格陵兰,全球变暖也有光明的一面》
由于全球变暖,原来被冰雪覆盖的 土地逐渐显露出来,一些格陵兰人开始种 植一些蔬菜,这对于农作物长期依赖进口 的格陵兰而言是个惊人的变化。
《华尔街日报》
1、非洲地区升高2℃ 土地就不适合种植咖 啡? 2、格陵兰岛高纬度终年积雪地区也可以种 植蔬菜?
全球气候变暖
4、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
人类各种活动
近50年增温速率
全球变暖并非全球各个地区都升温。 因此区域性的气候变化比全球性气候 变化更加复杂。
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气候变暖最为明显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1、海平面上升
冰川融化 海水热膨胀
2、影响农作物产量
3、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加剧水资
源的不稳 定性与供需矛盾
加快物种的灭绝速度 湖泊水位下降与面积萎缩 冰川分布范围缩小 全球雪线高度提高 热带范围扩大
……
三、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应对措施
A、 削减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
开发新能源改变能源结构、倡导公共交通……
B、减少目前大气中温室气体;
植树造林、固碳技术、充分燃烧技术……
C、积极适应未来气候的变化。
筑堤、改变作物品种……
2、不同时间尺度 a. 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
b.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距今一万年以来)
c.近代气候变化 (最近一二百年以来)
a.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气温波动变化, 冷暖干湿交替 变化,出现过三 次大冰期
冰 期间
冰 期
b.过去一万年的气温变化
气 温 变 化
这一时期全球气温变化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2004年1月发现了首起北极熊食用同类事 件。当时,一只公北极熊冲进洞穴,对一只母 北极熊发起突袭。之后,公北极熊把它的猎物 拖到75米远的地方,开始食用它的尸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 - 全球气候变化(共15张PPT)优秀课件
⑶.人类哪些活动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
度不断增加? 燃烧化石燃料(煤、石油等)、砍伐森林
等活动,皆可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图2.31 因海平 面上升 而受到 威胁的 孟加拉 湾低地
⑴.请在图中分别找出孟加拉国、孟加拉湾和恒河。 ⑵.该地区的河流的流向大体上为自 北 向 南 流,
结合等高线海拔数值的向北 增大,判断该地区的 地势特征为 北 高 南 低(或自北 向 南 降低)。 ⑶.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一般把海拔在200米以下的 地形类型称为平原。结合图中等高线海拔数值试 判断孟加拉国首都达卡所处地形类型为 平原 。 ⑷.事实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沿海地区都是经济发 达和人口密集的地区,试猜想如果这些地区因全 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没会造成怎样
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M
A.寒冷一温暖一寒冷交替变化
B.温暖一寒冷一温暖交替变化
C.暖干一暖湿一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一干冷一湿冷交替变化
2.引起其气候周期变化的因子
最可能的是( C )
M
A.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B.黄赤交角的变化
C.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
D.人类不断破坏森林
3.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C )
⑵.图中横坐标表示“ 气温 ”和“降水 ”。
⑶.图中红色曲线和蓝色曲线分别表示距今几十亿 年以来的的全球平均气温和全球平均降水变化:
红色曲线越靠近左侧,表示全球平均气温越 冷 (冷、暖),曲线越靠近右侧,表示全球 平均气温越 暖 ;蓝色曲线越靠近左侧,表示
全球平均降水越少、越 干 (干、湿),曲线 越靠近右侧,全球平均降水越越多、越 湿 。
1.与“温室效应”的产生有关的主要是下列气 B
地理必修Ⅰ人教新课标2-4全球气候变化课件(14张)
(1)1992~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 ) A.地壳活动加剧 B.日地距离缩短 C.黄赤交角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
-14-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目标导航
重难聚焦
典例透析
(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解析:第(1)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地区冰川部分融化,所 以位于北极地区的格陵兰岛冰原面积不断缩小。第(2)题,全球冰川 大量融化,且海水受热膨胀,会使海平面上升。随着冰川融化和退 缩,原被冰川覆盖的大陆部分会受到海水的侵蚀,故海岸侵蚀加剧。 答案:(1)D (2)A
-15-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16-
-11-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目标导航
重难聚焦
典例透析
(3)全球变暖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12-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目标导航
重难聚焦
典例透析
2.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
-13-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目标导航
重难聚焦
典例透析
【例题】 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典例透析
知识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对策
1.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1)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
-3-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目标导航
重难聚焦
典例透析
(2)全球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①有利影响。 全球变暖→积温增加→作物生长期延长→高纬度地区作物产量 增加 ②不利影响。
-4-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ppt课件
①蒸发量加大 地
气 候 变
②降水空间 分布格局改变
表 径 流
水资源的不 稳定性与供 需矛盾加剧
暖
③洪涝、干 旱加剧
变 化
思考:气候变暖可能给下列现象带来什么影响?
①雪线高度;
( 上升 )
②陆地面积;
( 减小 )
③农作物种植的海拔高度;( 上升 )
④冬季采暖能耗;
( 减少 )
⑤夏季制冷用电量;
( 增加 )
(2)气候变暖对大多数国家的农业生产 是有利还是不利?为什么?
温度是农业生产重要的外部条件之一
加重,造成供水不足 减产
高纬地区增产 低纬地区减产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1、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2、影响农业生产 3、影响整个水循环
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时间:冬季增暖明显
说明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 性变化复杂得多。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1、气候变化及其表现: 2、气候有不同尺度变化 3、显著特点:气温升高(全球) 4、区域性气候的变化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
杂 5、气温上升的原因:
●气温上升的原因: 为什么?
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燃烧矿物燃料产生
人为原因:
M
A.寒冷一温暖一寒冷交替变化
B.温暖一寒冷一温暖交替变化
C.暖干一暖湿一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一干冷一湿冷交替变化
2.引起其气候周期变化的因子
最可能的是( C )
M
A.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B.黄赤交角的变化
C.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
D.人类不断破坏森林
3.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C )
A.雪线上升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精品ppt课件: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优秀ppt课件
全球气候【具解有析变】暖(的1趋)势全。球据变此暖回导答致(海1平)面~上(升2)的题直。接原因
(1)全主球要变暖有导两致个海:平一面是上海升水的温直度接升原高因导是致(海水D膨)胀;二是
①全球地极表地径冰流川增融多化引起海②平海面洋上蒸升发。量(减2弱),海降平水面量上增升加可
③海水温能度造升成高的,影海响水:膨海胀水入④侵极,地海冰岸川侵融蚀化加剧;沿海地区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暖
学习目标
1.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含义。 2.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3.理解全球变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高中地理 必修1 第二章第四节
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含义。 2.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难点 理解全球变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高中地理 必修1 第二章第四节
课前预习
高中地理
必修1
第二章第四节
三、全球变暖的影响
2人01教9年 版秋 高人 中教 地版 理高 必中 修地 精理 品p必pt修课1教 件学 :课 第 件 四: 节第 全 二 球章 气第 候 四 变节 化优 秀全球 ppt气课候件变化(共27张PPT)
2人01教9年 版秋 高人 中教 地版 理高 必中 修地 精理 品p必pt修课1教 件学 :课 第 件 四: 节第 全 二 球章 气第 候 四 变节 化优 秀全球 ppt气课候件变化(共27张PPT)
高中地理 必修1 第二章第四节
2人01教9年 版秋 高人 中教 地版 理高 必中 修地 精理 品p必pt修课1教 件学 :课 第 件 四: 节第 全 二 球章 气第 候 四 变节 化优 秀全球 ppt气课候件变化(共27张PPT)
高中地理 必修1 第二章第四节
四、判断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气候变暖会使农业生产布局、农业结构、耕作制度等发生变 化。研究表明, 气候变暖使我国冬小麦的种植北界北移;我 国主要农业区的农业结构也将 发生变化,如华北地区目前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气候变暖后水稻种植比 例增加;气候变暖将使我国三熟制地区的北界北移,两熟制地区的北界将 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区的中部,一熟制地区的面积将减少。
全球气候变化(共12张PPT)
燃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砍伐森林
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 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 主要影响 使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生变化 • 主要后果1 海平面上升 较低的沿海地 区被淹没 • 原因 温升导致 极地冰盖融化 海水膨 胀 • 主要后果2 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 响 • 主要后果3 对全球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影响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2
3
本节课学习目标
• 运用资料说明全球气候 处于不断变 化之中 • 举例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 的影响 • 了解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
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中
• 大尺度气候变化——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时间尺度有千年 万年 亿年 • 中尺度气候变化——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 变化 时间尺度 百年 数百年 • 小尺度气候变化——近现代时期的气候变 化 时间周期为 十年 数十年
1860~1880年,1910~1940年,1950至今
• 近百年来全球气温总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总趋势是在升高,即全球变暖
•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与全球平均气温的 变化趋势有何共同特征
同步变化呈正相关 说明温室气体的增加是导 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
• 人类那些活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
案例3
全球冰川范围可能缩小
活动
理由 —全球变暖
• 冰川范围的可能变化及理由
• 海洋面积的可能变化及理由
海洋面积可能扩大 理由—冰川融化 海水膨胀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活动2
• 你认为应当采取那些措施减少大气中二氧 化碳的数量?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低碳经济; 控制人口增长;保护森林,开展植树造林
• 与同学讨论:应当采取那些措施削减二氧 化碳的排放量?
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 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 主要影响 使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生变化 • 主要后果1 海平面上升 较低的沿海地 区被淹没 • 原因 温升导致 极地冰盖融化 海水膨 胀 • 主要后果2 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 响 • 主要后果3 对全球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影响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2
3
本节课学习目标
• 运用资料说明全球气候 处于不断变 化之中 • 举例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 的影响 • 了解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
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中
• 大尺度气候变化——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时间尺度有千年 万年 亿年 • 中尺度气候变化——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 变化 时间尺度 百年 数百年 • 小尺度气候变化——近现代时期的气候变 化 时间周期为 十年 数十年
1860~1880年,1910~1940年,1950至今
• 近百年来全球气温总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总趋势是在升高,即全球变暖
•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与全球平均气温的 变化趋势有何共同特征
同步变化呈正相关 说明温室气体的增加是导 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
• 人类那些活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
案例3
全球冰川范围可能缩小
活动
理由 —全球变暖
• 冰川范围的可能变化及理由
• 海洋面积的可能变化及理由
海洋面积可能扩大 理由—冰川融化 海水膨胀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活动2
• 你认为应当采取那些措施减少大气中二氧 化碳的数量?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低碳经济; 控制人口增长;保护森林,开展植树造林
• 与同学讨论:应当采取那些措施削减二氧 化碳的排放量?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课件(共16张PPT)
活动:
1、据图中全球平均气温找出 (气温较冷的)大冰期和(气 温较暖的)间冰期。 2、据图中全年平均降水找出 干湿时期. 3、归纳地质时期气候变化 的特点。
一万年以来的气温变化
活动:
1、请找出气温较高温暖期和温度较低寒冷期。
2、分析一万年以来全球气温变化的特点。
加速回 升时期 气候增暖时期
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 思考:确定两次明显升温的大致期段。 分析: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呈什么变化趋势?
B
A、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
B、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 C、破坏臭氧,使太阳辐射增强 D、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释放热能 2、下列指标中,不是全球变暖的信号是
C
A、南极冰架崩塌
C、印度洋发生海啸
B、昆仑山冰川后退
D、全球海洋面积的扩大
3、读1989年“世界 环境日”主题宣传画, 回答:
全球气候变暖 (1)这幅宣传画所揭示的全球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放出大量的CO2; (2)产生上述问题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毁林 ______________。 (3)上述问题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讨论: 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四、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 用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新 能源等。 2、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植树造林和采用固 碳技术等。 3、适应气候变化:培养新的农作物种,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建设海岸堤坝等。 4、加强国际合作
及时反馈:
1、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划分阶段 气候变化特点
冷暖干湿相互交替,波动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以小组为单位,策划“全球气候变 化”与“节能减排”的科普宣传活 动,两周后上交活动计划与过程资 料。
地质历史时期 近现代时期
1、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中
2、冷暖干湿相互交替
3、全球气候变化是有规 律的自然现象
图2.29 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
图2.30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
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与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对比
全球变暖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
自然原因
气候变暖的原因
大量排放CO2等温室气
知识汇总
地质历史时期
全球气候在不断
全 变化之中
近现代时期
球
海平面上升
气 候 变
全球气候变化 农业生产变化
的可能影响
水资源不稳定与供需矛盾
化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气候变化的 适应对策
适应气候变化
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
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正确认识气候变化:
(1)气候变化并不一定是人类活动引起的 (2)气候变化不等于气候变暖 (3)温室气体不仅是二氧化碳 (4)气候变暖也不是百害而无一利
了,请用积水来冲洗马桶; • 7. 关掉不用的电脑程序,减少硬盘工作量,既省电也维护你的电脑; • 8. 没必要一进门就把全部照明灯打开,人类发明电灯至今不过130年,
之前的几千年也过得好好的;
·9.考虑到坐公交为世界环境做的贡献,至少可以抵消一部分开私家车带来 的优越感;
· 10.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 · 11.其实利用太阳能这种环保能源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尽量把工作放在白
(2011.江苏)图1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
1.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A.地壳活动加剧 C.黄赤交角增大
B.日地距离缩短 D.全球气候变暖
D
(2010.江苏)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
响,其主要原因是(双选) AB
A.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B.旱涝灾害增多 C.某些物种灭绝 D.土壤肥力下降
制,应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等措施.)
4.努力加强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合作
低碳,你还可以从这些小事做起
• 1. 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森林,低碳生活; • 2. 每张纸都双面打印,相当于留下半片原本将被砍掉的森林; • 3. 随手关灯、开关、拔插头,这是第一步,也是个人修养的表现;不
坐电梯,爬楼梯,省下大家的电,换自己的健康; • 4. 绿化不仅是去郊区种树,在家种些花草一样可以,还无须开车; • 5. 一只塑料袋5毛钱,但它造成的污染可能是5毛钱的50倍; • 6. 完美的浴室未必一定要有浴缸;已经安了,未必每次都用;已经用
[10.安徽]图表示1962年~2007年安 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
1.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1℃
√D.波动上升
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2.4 全球气候变化
学习目标:
·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 ·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谈谈如何应对这种全球气候变化
一、气候变化及表现
·气候变化是长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 和干湿变化。
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
天做; · 12.过量肉食至少伤害三个对象:动物,你自己和地球; · 13.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衣服攒够一桶再洗不是因为懒而是为了节约水电; · 14.定期清洗空调,不仅为了健康,还可以省不少电; · 15.有些人,尤其是女性,洗个澡用掉四五十升水,洁癖也不用这么夸张; · 16.科学地勤俭节约是优良传统;剩菜冷却后,用保鲜膜包好再送进冰箱;
洪涝、干旱灾害的 频次和强度增加
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 与供需矛盾
三、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适应对策:
1.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多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
防止森林火灾;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 工具等.)
2.适应气候变化(如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
农业生产结构,建设海岸堤坝等.)
3.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如实行直接控
人为原因 体
森林的大量破坏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1、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海平面上升
极地冰川融化 海水热膨胀
海平面上升60米后的中国。你的家还在么?
2、影响农业生产
温度是农业生产重要的外部条件之一
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
有利
干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 不利
高纬地区增产 低纬地区减产
3、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
热汽不仅增加冰箱做功,还会结霜,双重费电; · 17. 洗衣机开强档比开弱档更省电,还能延长机器寿命; · 18.如果只用电脑听音乐,显示器可以调暗,或者干脆关掉; · 19.如果热水用得多,不妨让热水器始终通电保温,因为保温一天所用的
电,比一箱凉水烧到相同温度还要低; · 20.洗干净同样一辆车,用桶盛水擦洗只是用水龙头冲洗用水量的1/8.
[练习]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 球变暖的行动是 ( )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篮
作业:
• 周末时间观看电影《后天》、 《2012》,任选一部电影结合本 节课内容谈谈你的观后感。
地质历史时期 近现代时期
1、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中
2、冷暖干湿相互交替
3、全球气候变化是有规 律的自然现象
图2.29 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
图2.30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
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与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对比
全球变暖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
自然原因
气候变暖的原因
大量排放CO2等温室气
知识汇总
地质历史时期
全球气候在不断
全 变化之中
近现代时期
球
海平面上升
气 候 变
全球气候变化 农业生产变化
的可能影响
水资源不稳定与供需矛盾
化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气候变化的 适应对策
适应气候变化
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
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正确认识气候变化:
(1)气候变化并不一定是人类活动引起的 (2)气候变化不等于气候变暖 (3)温室气体不仅是二氧化碳 (4)气候变暖也不是百害而无一利
了,请用积水来冲洗马桶; • 7. 关掉不用的电脑程序,减少硬盘工作量,既省电也维护你的电脑; • 8. 没必要一进门就把全部照明灯打开,人类发明电灯至今不过130年,
之前的几千年也过得好好的;
·9.考虑到坐公交为世界环境做的贡献,至少可以抵消一部分开私家车带来 的优越感;
· 10.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 · 11.其实利用太阳能这种环保能源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尽量把工作放在白
(2011.江苏)图1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
1.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A.地壳活动加剧 C.黄赤交角增大
B.日地距离缩短 D.全球气候变暖
D
(2010.江苏)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
响,其主要原因是(双选) AB
A.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B.旱涝灾害增多 C.某些物种灭绝 D.土壤肥力下降
制,应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等措施.)
4.努力加强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合作
低碳,你还可以从这些小事做起
• 1. 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森林,低碳生活; • 2. 每张纸都双面打印,相当于留下半片原本将被砍掉的森林; • 3. 随手关灯、开关、拔插头,这是第一步,也是个人修养的表现;不
坐电梯,爬楼梯,省下大家的电,换自己的健康; • 4. 绿化不仅是去郊区种树,在家种些花草一样可以,还无须开车; • 5. 一只塑料袋5毛钱,但它造成的污染可能是5毛钱的50倍; • 6. 完美的浴室未必一定要有浴缸;已经安了,未必每次都用;已经用
[10.安徽]图表示1962年~2007年安 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
1.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1℃
√D.波动上升
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2.4 全球气候变化
学习目标:
·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 ·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谈谈如何应对这种全球气候变化
一、气候变化及表现
·气候变化是长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 和干湿变化。
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
天做; · 12.过量肉食至少伤害三个对象:动物,你自己和地球; · 13.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衣服攒够一桶再洗不是因为懒而是为了节约水电; · 14.定期清洗空调,不仅为了健康,还可以省不少电; · 15.有些人,尤其是女性,洗个澡用掉四五十升水,洁癖也不用这么夸张; · 16.科学地勤俭节约是优良传统;剩菜冷却后,用保鲜膜包好再送进冰箱;
洪涝、干旱灾害的 频次和强度增加
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 与供需矛盾
三、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适应对策:
1.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多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
防止森林火灾;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 工具等.)
2.适应气候变化(如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
农业生产结构,建设海岸堤坝等.)
3.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如实行直接控
人为原因 体
森林的大量破坏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1、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海平面上升
极地冰川融化 海水热膨胀
海平面上升60米后的中国。你的家还在么?
2、影响农业生产
温度是农业生产重要的外部条件之一
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
有利
干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 不利
高纬地区增产 低纬地区减产
3、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
热汽不仅增加冰箱做功,还会结霜,双重费电; · 17. 洗衣机开强档比开弱档更省电,还能延长机器寿命; · 18.如果只用电脑听音乐,显示器可以调暗,或者干脆关掉; · 19.如果热水用得多,不妨让热水器始终通电保温,因为保温一天所用的
电,比一箱凉水烧到相同温度还要低; · 20.洗干净同样一辆车,用桶盛水擦洗只是用水龙头冲洗用水量的1/8.
[练习]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 球变暖的行动是 ( )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篮
作业:
• 周末时间观看电影《后天》、 《2012》,任选一部电影结合本 节课内容谈谈你的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