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方活命饮在肛肠科中的应用_宋玉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仙方活命饮在肛肠科中的应用
宋玉柱
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231500
关键词仙方活命饮肛周脓肿直肠脓肿肛窦炎
仙方活命饮是治疗痈疡初期的著名方剂,出自5校注妇人良方6,具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消肿活血的功效。肛门、直肠脓肿为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大多通过手术方能根治,但如果中医药治疗方法得当,往往能够避免手术或缩短病程。肛窦炎是引起肛肠外科疾患的主要感染灶,为化脓性疾病的重要诱因。笔者用仙方活命饮治疗肛肠感染化脓性疾病,取得很好的效果。
肛周脓肿(肛痈)
某男,23岁,1999年11月16日初诊。患者因肛旁反复肿痛不愈4个月入院。4个月前出现肛门疼痛、坠胀,并出现肛旁肿块,病程中便次有时增多,大便不带血。曾在我院肛肠科门诊及多家医院抗炎治疗,疼痛减轻,肿块缩小,但停药后肿块增大,疼痛反复,如疼痛较剧时可出现畏寒发热症状。患者每当出现肛门肿痛时,即在家自行静滴抗生素,如此反复数月不愈,肿块既未消散,也无溃脓。入院查体:体温正常,BP135/90m mH g,心肺正常,肝脾肋下未触及,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血常规示:WBC6.8@109/L, N0.51,血沉5mm/h。肛门检查:胸膝位2点肛旁可触及约2.5cm@2.0cm硬性肿块,有条索状物伸入肛内,压痛明显。入院诊断:肛周脓肿(肛痈),证属热毒蕴结。治则: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投仙方活命饮,处方:金银花30g,香白芷10g,防风9g,浙贝母6g,赤芍10g,当归尾12g,炒皂角刺9g,炙穿山甲9g,天花粉9g,制乳香、制没药各6g,陈皮6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服3剂后,肿块明显缩小,疼痛减轻。服至6剂,肛旁肿痛基本消失,条索状硬结无触及,再投6剂巩固疗效。住院12d,住院期间每日静滴氨苄青5.0g,环丙沙星0.2g。出院时肛旁肿块完全消失,肛门无疼痛,出院带药5剂。随访5年,未再复发。
按肛周脓肿是肛门腺感染、化脓蔓延到肛管直肠周围形成的脓肿,以肛周局部红、肿、热、痛继之化脓为特征,中医称之为肛痈。5外科正宗#脏毒论6指出:本病凡属实证者,多因饮食不节、过食厚味辛辣,引起湿热内生,热毒结聚而成。或因感染毒邪,瘀血凝滞,经络阻塞,血败肉腐而成。凡属虚证者,多因肺、脾、肾三脏亏损,湿热下注肛门所致。临床上根据脓肿的成熟程度分早、中、后3期,中医有不同的治疗原则,对应为消、托、补三法。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肛周脓肿一般成熟期多在7d左右,但部分患者由于抗炎时期较晚,如肛门肿痛在3d左右才开始使用抗生素,或抗生素剂量不足,往往会出现肿块既不消又不溃的现象,即使肿块消退,不久脓肿还会复发。仙方活命饮主治痈疡初起,热毒壅聚,气滞血瘀,对痈疡脓未成者,用之可使消散。根据笔者经验,肛周脓肿发病的前3d开始使用仙方活命饮疗效最好,可以达到根治,避免肛瘘的形成;病程超过3d,即使肿块没有消散也会及早溃脓,不会出现长期既不溃脓又不消肿的局面。本例系肛周脓肿反复发作4个月之久,为不正规使用抗生素所致,其实内口已成,西医保守治疗只能控制其发展,需通过手术切除内口或切开挂线方可治愈。而本例通过内服仙方活命饮,使肿块渐消直至痊愈,避免手术带来的痛苦,体现本方神奇之功效。
直肠脓肿(肠痈)
某男,37岁,2004年8月11日初诊。因肛门坠胀疼痛伴发热10余天入院。患者于10d前出现肛门坠胀疼痛,并逐渐加重,在当地医院抗炎治疗无明显好转。2d前来我院肛肠科门诊求治,当时指诊未触及直肠肿块,拟/直肠炎、肛窦炎0给予静滴抗生素治疗,患者症状无好转,并出现肛门坠胀加重,小便难解,伴畏寒发热,故再入院求治。入院查体:体温37.6e,BP130/75mmH g,营养良好,痛苦面容,心肺阴性,肝脾肋下未及,舌淡,苔薄黄,脉弦滑。血常规示: WBC6.8@109/L,N0.78,肝肾功能正常。肛检:外观正常,无红肿热痛,直肠指检距肛门约6cm以上,右后壁可触及肿块,质中硬,范围约5.0cm@3.0cm大小,无明显隆起,黏膜表面光滑,肛管直肠灼热。入院诊断:直肠脓肿(肠痈),证属热毒壅盛。于是在肛门局麻下予直肠壁脓肿切排术,常规消毒,用注射器穿刺脓肿中心部位,抽出约5m l脓液后,在肛门镜下用手术尖刀片刺入肿块,弯钳伸入切口钝性分离,结果未排出脓液,再经多次穿刺,也未能抽出脓液,只好术口放置凡士林纱条,结束手术。治则:清热解毒,托毒溃脓。投仙方活命饮加减,处方:金银花30g,黄芪15g,桃仁12g,当归12g,穿山甲12g,皂角刺12g,陈皮9g,丹皮9g,浙贝母9g,延胡索15g,白芷9g,防风6g,红藤30g,败酱草3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3剂时体温正常,肛门坠胀减轻,前方去白芷、防风,加熟大黄15g,嘱其正常排便。6剂时患者诉排便后肛门坠胀明显减轻,身体轻松,自见大便中有较多脓液,换药中见脓肿已溃。再投5剂,患者睡眠饮食均正常,大小便易解,肛门无坠胀疼痛,指诊直肠肿块消失。住院期间每日静滴氨苄青5.0g,环丙沙星0.2g,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无复发。
按本例患者的病位在直肠,因位置较高,病程较长,经长期抗炎无效,给明确诊断带来了困难。入院时虽穿刺有少量脓液,而脓肿大部分尚未成熟,即使已作切开并抗炎治疗,也难以在短期内奏效。本例处在脓肿不消、成脓不易的阶段,投仙方活命饮加红藤、败酱草,加强清热解毒之功;桃仁、丹皮凉血、散血、破血祛瘀;大黄泻肠中湿热瘀结之毒,延胡索消肿止痛;穿山甲、皂角刺通行经络、透脓溃坚;加黄芪在于托毒排脓,使毒随脓泄,腐祛新生。
#
226
#CJT CM,Jun.2005,Vo l.17,N o.3
肛窦炎(脏毒)
某男,49岁,2004年11月5日初诊。患者诉肛门坠胀、刺痛1个月,大便次数增多,有排便不尽感,大便较干结,呈颗粒状,肛门潮湿瘙痒,伴有口干,尿黄赤,自服消炎药无好转。肛检:肛周皮肤潮湿,肛镜下见肛隐窝充血水肿,压之溢液,肛乳头肥大,指检肛内灼热,肛管有紧缩感,肛隐窝处可触及凹陷,压痛明显。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拟诊:肛窦炎(脏毒)。证属热毒炽盛。治则: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投仙方活命饮加减,处方:金银花20g,蒲公英30g,赤芍15g,当归尾12g,天花粉12g,桃仁12g,炒皂角刺6g,炙穿山甲6g,制乳香、没药各6g,熟大黄15g(后下),炒枳壳12g,陈皮9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第3煎熏洗肛门15min。服3剂时,肛门坠胀疼痛明显减轻,大便易解,身体轻松。上方减熟大黄为9g,继服7剂,诸症消失。
按肛窦炎是指发生在肛窦、肛门瓣的急慢性炎症,有肛门疾病/发源地0之称。疾病的早期多被忽视,就诊时病情一般较重。由于肛窦的解剖特点,抗生素不易进入肛腺腺体内,单纯使用消炎药效果较差,病程常缠绵难愈,甚至引发肛周脓肿。中医认为,本病为肠道燥热,积热下移壅结肛门,郁结不散,久则灼热蒸内,气血壅滞,络脉瘀阻,出现肛门坠胀疼痛等症状。本例方中,加蒲公英增强金银花清热解毒之功,赤芍、当归、桃仁、制乳香、制没药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穿山甲、皂角刺活血通络;大黄泻热通便;枳壳、陈皮理气。同时配合中药熏洗,改善肛门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吸收,内外同治,疗效颇佳。
收稿日期:2004-12-16
#临床报道#
辨证分型论治老年黄斑变性150例254眼
项文莉刘伟萍张颖
浙江省绍兴市中医医院312000
关键词老年黄斑变性眼科辨证论治
老年黄斑变性(AM D)是眼科常见的老年性眼病,其病因尚不能确定,药物治疗也无特效。我们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及检眼镜下表现,将其归属中医视瞻昏渺和血证暴盲范围,分3型用中药治疗,效果满意。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150例病人(254眼)为我院2004年2月-2004年10月门诊患者,年龄48~92岁;男117例,女33例;病程2周~8年;视力0.08~0.6;干性139例242眼,湿性11例12眼。
2分型
按症状及检眼镜下表现分为3型:肝肾亏虚型、气虚血瘀型、肝郁火旺型。肝肾亏虚型:87例159眼,表现为双眼视力缓慢下降,伴两眼干涩不适,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多梦。检眼镜下见:后极部色素上皮脱失或增生,色素紊乱,呈萎缩性改变,中心凹反光消失,部分伴有玻璃膜疣,舌红,苔薄,脉细。气虚血瘀型:52例83眼,双眼视力缓慢下降,视物轻度变形,兼见头昏乏力,神疲倦怠。检眼镜见:后极部色素紊乱,伴有少许渗出,或反复发生黄斑部出血,舌淡,边有齿痕,脉细涩。肝郁火旺型:11例12眼,视力下降明显,视物变形,起病转急,兼两眼干赤不适,口干咽燥,烦躁易怒。检眼镜见:黄斑部有较多出血,血色鲜红,舌红,脉数。
3治疗方法
¹肝肾亏虚型,主方四物五子丸加减:当归10g,生地20g,熟地15g,白芍12g,川芎6g,菟丝子15g,枸杞子20g,覆盆子12g,地肤子12g,车前子15g,丹参20g,茺蔚子15g,白蒺藜20g,红花6g,炒鸡内金10g,焦山楂10g,炒白术12g。º气虚血瘀型,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0g,红花6g,熟地15g,白芍12g,赤芍12g,川芎6g,黄芪30g,当归10g,党参15g,炒白术12g,地龙10g。»肝郁火旺型,生蒲黄汤合丹栀逍遥散加减:墨旱莲20g,丹皮12g,生蒲黄12g,槐米12g,生地30g,泽泻10g,车前子10g,丹参15g,茯苓15g,焦山栀15g,白术12g,白芍10g,当归10g,柴胡10g。日1剂,水煎服,连用3个月。
4治疗结果
显效(24例35眼):视力提高2行以上,检眼镜见眼底渗出减少,出血吸收。有效(57例99眼):视力提高2行以下,检眼镜下无明显改变。无效(69例120眼):视力不能提高,检眼镜下病变无明显改变。以例数计,有效率54.0%。
体会
老年黄斑变性为黄斑部组织结构的衰老性改变,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增高之趋势。医学研究发现,AM D是由于脉络膜毛细血管的萎缩,或者由于玻璃膜的破裂,脉络膜毛细血管由裂缝中向色素上皮方向生长形成的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本病分干性和湿性,干性者表现为视力缓慢下降,属中医视瞻昏渺的范畴;湿性者表现为黄斑出血而致的视力突然下降,属中医学血证暴盲范畴。根据中医学理论,本病为老年人常见眼病,与衰老相关,肝肾两虚是根本,局部的病理改变,干性与肝肾亏虚、气虚血瘀、阴虚火旺相关,湿性与血热妄行、痰瘀互结、肝郁气滞有关,大部分病人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表现。我们根据病人临床症状及检眼镜下的表现,将症状辨证分析后分成肝肾亏虚、气虚血瘀及肝郁火旺3型,并以相应处方。众药合用,标本兼顾,共奏疗效。药理研究也表明,五子丸中菟丝子、枸杞子等有活化视网膜感光细胞更新机能的效应;川芎、桃仁、红花等有改善免疫机能、增强黄斑区脉络网的微循环,促使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移行,改善黄斑区的新陈代谢,活跃感光细胞的更新机能,重新激活黄斑区的视觉功能的作用,从而提高视力,还可以改善局部缺血、瘀血引起的局部营养代谢障碍,避免因缺血、瘀血加重黄斑部视觉细胞损伤导致视功能损害。
收稿日期:2005-01-26
#
227
#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6月第17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