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贝氏体转变与珠光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的异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比较贝氏体转变与珠光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
的异同
一.组织形态:
1.珠光体:
珠光体的组织形态特征:
珠光体的典型组织特征是由一层铁素体和一层渗碳体交替平行堆叠而形成的双相组织。
根据片层间距的不同,可将珠光体分为三种:
珠光体:S0=450-150nm,形成温度为A1-650℃,普通光学显微镜可以分辨。
索氏体:S0=150-80nm,形成温度为650-600℃,高倍光学显微镜可以分辨。
屈氏体:S0=80-30nm,形成温度为600-550℃,电子显微镜可以分辨。
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粒状渗碳体的组织为粒状珠光体。这种组织一般是通过球化退火或淬火后高温回火得到的。
在珠光体转变过程中,所形成的珠光体中的铁素体与母相奥氏体具有一定的晶体学位向关系。珠光体中,铁素体与渗碳体之间存在一定的晶体学位向关系。
2.马氏体:
马氏体的组织形态:
○1.板条马氏体是低、中碳钢中形成的一种典型马氏体组织,其形貌特征可描述如下:
在一个原奥氏体晶粒内部有几个(3-5个)马氏体板条束,板条束间取向随意;在一个板条束内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板条块,块间是大角晶界;在一个板条块内是若干个相互平行的马氏体板条,板条间是小角晶界。马氏体板条内存在大量的位错,所以板条马氏体的亚结构是高密度的位错和位错缠结。板条状马氏体也称为位错型马氏体。
○2.片状马氏体是中、高碳钢中形成的一种典型马氏体组织,其形貌特征可描述如下:
在一个原奥氏体晶粒内部有许多相互有一定角度的马氏体片。马氏体片的空间形态为双凸透镜状,横截面为针状或竹叶状。在原奥氏体晶粒中首先形成的马氏体片贯穿整个晶粒,将奥氏体晶粒分割,以后陆续形成的马氏体片越来越小,所以马氏体片的尺寸取决于原始奥氏体晶粒的尺寸。
片状马氏体的形成温度较低,在马氏体片的周围往往存在着残余奥氏体。
片状马氏体的内部亚结构主要是孪晶。当碳含量较高时,在马氏体片中可以看到中脊,中脊面是密度很高的微孪晶区。
马氏体片形成时的相互撞击,马氏体片中存在大量的纤维裂纹。
3.贝氏体:
贝氏体的组织形态:
○1.上贝氏体
上贝氏体形成于贝氏体转变区较高温度范围,中、高碳钢大约在350-550℃形成。为成束分布、平行排列的条状铁素体和夹于其间的断续条状渗碳体的混合物。多在奥氏体晶界形核,自晶界的一侧或两侧向晶内长大,具有羽毛状特征。
上贝氏体中铁素体的亚结构是位错,其密度比板条马氏体低2-3个数量级,随形成温度降低,位错密度增大。随碳含量增加,上贝氏体中铁素体条增多、变薄,渗碳体数量增多、变细。随转变温度降低,上贝氏体中铁素体条变薄,渗碳体细化。上贝氏体中铁素体条间还可能存在未转变的残余奥氏体。
○2.下贝氏体
下贝氏体形成于贝氏体转变区较低温度范围,中、高碳钢大约在350℃-Ms之间温度形成。
下贝氏体是由过饱和片状铁素体和其内部沉淀的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铁素体片空间呈双凸透镜状,截面为针状或竹叶状,片间呈一定角度,可在奥氏体晶界形核,也可在奥氏体晶内形核。下贝氏体的铁素体中碳化物细小、弥散、呈粒状或条状,沿着与铁素体长轴成一定角度平行排列。
○3.粒状贝氏体
粒状贝氏体是低碳或中碳合金钢在上贝氏体转变区上限温度范围内形成的一种贝氏体组织。
粒状贝氏体组织特征是:在粗大的块状或针状铁素体内或晶界上
分布着一些孤立小岛,小岛形态呈粒状或长条状。这些小岛在贝氏体刚刚形成时是富碳奥氏体,冷却时可分解为珠光体、马氏体或保留为富碳奥氏体。粒状贝氏体中铁素体的亚结构为位错。
○4.无碳化物贝氏体
无碳化物贝氏体一般产生于低碳钢或硅、铝含量较高的钢中。无碳化物贝氏体是由大致平行的条状铁素体和条间富碳奥氏体或其转变产物组成的。形成时也会出现表面浮凸,铁素体中亚结构时位错。○5.柱状贝氏体
柱状贝氏体一般产生于高碳钢中,形成温度为下贝氏体形成温度。柱状贝氏体中铁素体呈放射状,碳化物分布在铁素体内部。
○6.反常贝氏体
反常贝氏体也称反向贝氏体或倒易贝氏体,产生在共析钢中,形成温度略高于350℃。
二.转变特点:
1.珠光体:
○1.片状珠光体形成过程
当共析钢由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时,是由均匀的奥氏体转变为碳含量很高的渗碳体和含碳量很低的铁素体的机械混合物。因此,珠光体的形成过程,包含着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一个是通过碳的扩散生成高碳的渗碳体和低碳的铁素体;另一个是晶体的点阵重构。由面心立方体的奥氏体转变为体心立方题点阵的铁素体和复杂单斜点阵的渗碳体。
○2.粒状珠光体的形成过程
粒状珠光体是通过渗碳体球化获得的。在略高于的温度下保温将使溶解的渗碳体球化,这是因为第二项颗粒的溶解度与其曲率半径有关,与渗碳体尖角处相接触的奥氏体中的碳含量较高,而与渗碳体平面处相接触的奥氏体的含碳量较低,因此奥氏体中的C原子将从渗碳体的尖角处向平面处扩散。扩散的结果,破坏了相平衡。为了恢复平衡,尖角处将溶解而使曲率半径增大,平面处将长大而使曲率半径减小,一直逐渐成为颗粒状。从而得到在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颗粒状渗碳体组织。然后自加热温度缓冷至以下时,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转变时,领先相渗碳体不仅可以在奥氏体晶界上成核,而且也可以从已存在的颗粒状渗碳体上长出,最后得到渗碳体呈颗粒状分布的粒状珠光体。这种处理称为“球化退火”。
2.马氏体:
马氏体相变的主要特点:
○1.切变共格和表面浮凸现象:
奥氏体向马氏体晶体结构的转变是靠切变进行的,由于切变使相界面始终保持共格关系,因此称为切变共格。
由于切变导致在抛光试样表面在马氏体相变之后产生凸起,即表面浮凸现象。
○2.马氏体转变的无扩散性:
原子不发生扩散,但发生集体运动,原子间相对运动距离不超过一个原子间距,原子相邻关系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