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家校共育现状与政策现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初中家校共育现状及对策初探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农村初中家校共育的现状:

1.农村学生家庭区域的分布特征造成了家校不易互动 2.农村学生家长缺失的德育意识导致了家校没有互动 3.农村学生家长错误的德育方法表明了家校需要互动提出了应对策略:1.遵循“对事不对人”的原则,通过调查分析,确选有必要互通的信息。 2.遵循“经济、高效”的原则,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师长互访的途径及其适用性。

3.遵循“灵活机动”的原则,在动态的活动中研究、生成家校互助的资源,并利用这些资源开展互助活动。

通过家校共育,做到了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有效解决了存在农村初中生身上体现出的主要问题。

引言

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要环节,家庭环境、家长教育方式等直接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完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学校要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密切合作,使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也就是说学校应主动把家长纳入学校合作伙伴范围之内,从而形成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和谐共育的局面。毋庸置疑,这是对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巨大的作用的。

农村初中家校共育现状分析

如今在广大的农村,家庭教育严重缺位或失误造成了5天学校的德育成果还来不及巩固,就在周末的两天中因受外来不良影响而消失殆尽的结果。这说明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学生家庭德育现状,单靠学校的一厢情愿是远远不够的,它更多的是需要家长和学校的互动。

然而,在农村学校实现家校互动必然受到如下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1.农村学生家庭区域的分布特征造成了家校不易互动

下港镇地处偏远的山区,居民居住分散,加上前几年合校并点,这便构成了如下的农村学生家庭区域分布特征:面广、点散、量大。如果我们再用传统的上门家访的方式去进行家校沟通,其工作量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了!这从客观上加大了家校间信息互通的难度,决定了家校互动的不容易。

2.农村学生家长缺失的德育意识导致了家校没有互动

笔者调查发现:品行表现不好,在成绩差的学生中有,在成绩优异的同学中也同样存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农村学生家长德育意识普遍缺失。

在农村,绝大多数家庭教育中分数代表一切。目前农户在教育子女方面的积极性是较高的,但在他们的眼中,往往是分数代表着一切。调查显示,62%的农村家长对“只要孩子的学习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持完全同意的态度;有34%的家长辅导过孩子学习,但对学习以外的内容很少过问。当老师向这些家长谈起德育的问题时,他们很不以为然。

还有一部分农村家长忙于生计、平时无暇与孩子交流,久而久之,形成“只养不育”的局面。调查显示,有35%的农村家长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他们只要让孩子衣食不缺就可以了,而教育的责任在老师、在学校。

这些家长忽略了从精神上关心孩子,尤其是与孩子进行平等、积极有效的沟通,更不要说在教育方面能主动与学校联系了。这样师长间缺少了互动的机制,家校互动只成了学校的一厢情愿的事情。

3.农村学生家长错误的德育方法表明了家校需要互动

在农村,多数家长思想、文化素质较低,不能很好履行对子女教育的责任。他们普遍缺乏最

基本的家庭德育知识,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调查显示,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有责任,并能较好地担当起这一责任的农户只占26%。即使如此,他们身上也普遍存在着用物质刺激和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在孩子的同伴或老师面前损伤孩子的自尊作为惩罚和教育孩子的方式,全然不顾自己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从而大大地削弱了学校德育的成效。

应对策略

针对上述现状,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如下尝试:在学校主导下,联合家长,通过家校互动来实现家校共育之目的。这里所说的“家校互动”,我把它定位在信息互通、师长互访和家校互助三个方面:信息互通....指的是家长和学校教师间能畅通无阻地了解到对方所要向已方传递的信息或自己想要从对方获得的信息;师长互...访.则是指教师和家长结对,通过教师上门家访或家长主动到学校咨询以及借助电话、信函等媒介等方式,进行交流沟通的工作形式;家校互助....

就是学校通过给家长以家庭教育主题培训的方式给予帮助,家长内部则通过自己的现身说法,言传身教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以巩固学校教育成效,并减轻学校教育工作的负担工作方法。其具体的操作如下:

1.遵循“对事不对人”的原则,通过调查分析,确选有必要互通的信息。

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学生的品德行为也应是各种社会矛盾物化的具体表象。家校间的沟通,旨在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矛盾,为学生品德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而不是要判罚某个学生。所以笔者所关注的主要是学生某一阶段在不同场合的表现,以及引发这些表现的环境因素,尤其是那些有关学生不良表现和导致这些不良表现的不良环境等信息。

2.遵循“经济、高效”的原则,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师长互访的途径及其适用性。农村学生的分布特点是量大、面广、点散,它要求我们应寻求经济、高效的师长互访途径。家长会、个别联系、家长到校咨询,以及家校联系卡、口信、集体书面信函、电子信息

4

平台等是各校常用的互访途径。

我校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的片采用不同的互访途径,或是在同一片中的不同时间段内采用不同的互访途径,然后加以横向或纵向的比较。结果发现,家校联系卡、书面信函、电子信息平台等途径是要受家长的文化水平和家庭经济条件制约的,在目前的农村,这些途径对有些家长来说还比不上带个口信有效;然而口信在传递过程中又往往会失真,所以在我校的互访途径中便把它们都舍去了,留下的还有家长会、个别联系、家长到校咨询等途径。我们对这三个方面的途径进行了创造性的改良:

⑴家长会

这是每个学校常用的家校互动的途径,通常的做法都是以一个班或一个年级为单位,把家长召集在学校来一起研讨对学生的教育情况。这对传递全局性的信息,解决家长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范围地纠正农村学生家长错误的教育方法等是很有实效的。但它减少了互动深入研究学生的机会;同时,农村学生分布特点严重影响着这类家长会的到会率。为解决这一难题,我校创造性地试验了分片家长会和分类家长会。

①分片家长会

按自然村落把整个年级所有学生分成一定的组别(每组通常在20人左右);选定其中一个学生的家作为活动地点;利用农闲的时间(一般选在晚上),组织本年级的任课老师、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到会学习、商讨学生的教育工作。

②分类家长会

在分片家长会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他们的家庭环境,给每个片中的学生撰写相应的个案,然后把各年级中地域上同片,特征上相同(或相似)的归成一个小组召开家长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