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小说中的_病态_人物塑造

合集下载

病态女性的另一种生活_苏童笔下的妇女形象分析_金扬眉

病态女性的另一种生活_苏童笔下的妇女形象分析_金扬眉

可是表面上还要做出讨好的举动。最后袜子奶奶死了, 境和复杂的反抗心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斗争也
美仙总算彻底自由,再谈起袜子奶奶,“脸上竟然是一 是合乎情理的。毕飞宇说:“中国的农业文明决定了中
REVIEW
种获赦后的微笑”。小说最奇怪的是袜子奶奶的死,好 国的社会结构是家国同构的结构,国是皇帝的,家是
事实上,苏童从不回避他对女性的钟爱,“我喜欢以女性形象结构小说”,“女性身上凝聚着更多的小说因素”③。 纵观苏童小说创作,最为夺目的当属这一大批丰富深刻、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有从历史深处款款走来的忧伤女 子蕙妃、碧奴;有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红粉女子颂莲、秋仪;也有颇具现代色彩的都市女郎冷燕、修红。但是,出现 最多的还是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市井女性,比如锦红、诗凤、倪红、简少芬、顾雅仙、杭素玉……苏童对这些女性的 观照,已经提升到对人性的观照程度,对她们的塑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达到了人性的深度。写女性,其实就是在写 命运。从弱势群体的角度,苏童发现了女性在文学上有着更多的写作空间,从人性之“病”的角度揭示女性命运的 母题在创作中反复出现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非;她们家长里短,小肚鸡肠。苏童还毫不留情地指出 的不幸。
她们的失职,作为母亲,对子女缺少必要的关爱和教
育;作为妻子,对丈夫缺乏应有的温情和体贴。《桥上的
疯妈妈》中的素素母亲在对服饰美的极端追求中发疯, 小说中女儿的“缺席”也难掩生活之艰和生存之痛;《西 窗》里红朵的奶奶不仅不相信自己的孙女,还恶毒打 骂、中伤红朵,红朵不得不决绝地出走;《灰呢绒鸭舌 帽》中老柯的妻子始终无视宿命般的秃顶对丈夫心灵
也就成了对袜子奶奶一生的微妙反讽。苏童并不在意 不满情绪释放到同样是弱势力量的女性身上。对同性
对美仙的行为进行道德上的考量,但是,我们从美仙 的战胜,使她们重新确立了自我,也使她们难以言说、

一个病态的捆绑者——苏童《黄雀记》中的保润

一个病态的捆绑者——苏童《黄雀记》中的保润
第3 O卷第 1 期
2 0 1 7年 1月
濮 阳职 业 技 术 学 院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P u y a n g Vo c a t i o n a l a n d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V0 方 向外化 。 施 虐者 的形成 与 自卑心 理 、 家 庭不 和 谐等 有着 密不 可分 的联 系 ,由此便 导致 了保 润 的 病态。 首先 , 保 润青 春期 过盛 的荷尔 蒙使他 过早 地发
育, 面部 有胡 须 、 青春痘 , 这 样 的容 貌 使得 街 上 的女 孩J L ' f r l 都 疏远 甚至讨 厌 他 。 其次 , 保润 的家庭 关 系也
绑” 。
按 照精 神分 析学 的观 点 ,每 一个施 虐 者都 曾经 有 过受 虐 的经历 ,性 本能 的压 抑使其 攻击 性 内驱力
再次 入 狱 。保 润 没有柳 生那 般在 时代 的浪潮 中游 刃
有 余 地谋 生致 富 的能力 ,也 不像 小仙 女那 般 唯金 钱
至上 , 他是 一 个在 生活 的夹缝 中生存 的 . 被 生 活压 抑
收 稿 日期 : 2 01 6 — 0 9 — 1 7
作者简介 : 陈洁( 1 9 9 1 -) , 女, 河 南省 清丰 县 人 , 硕 士研 究 生 , 主要 从 事 中国现 当代 文 学研 究。
统 历史 与权力 秩序 的祖 父进行 “ 捆绑 ” 也 是对来 自生 活 环境 中的种 种压抑 进行 宣泄 和缓 和 。一个人 在 对
中图分类号 : I 2 0 7 . 4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9 1 6 1 ( 2 01 7) 0 1 — 01 1 1 — 0 3

浅析《妻妾成群》中“颂莲”悲剧命运成因

浅析《妻妾成群》中“颂莲”悲剧命运成因

《浅析《妻妾成群》中“颂莲”悲剧命运成因》摘要:摘要:在《妻妾成群》中,苏童将目光投放到一个封建旧家庭,他通过对深宅大院中妻妾勾心斗角的血腥场景表现,成功塑造了悲剧女性形象颂莲,在《妻妾成群》中,陈佐千说“女人永远爬不到男人头上来”,(6)说颂莲“做了婊子还立什么贞节牌坊,长久以来,女性已形成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理念,“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的道德标准使女性一直处于被压制的地位周佳仪石秋仙摘要:在《妻妾成群》中,苏童将目光投放到一个封建旧家庭,他通过对深宅大院中妻妾勾心斗角的血腥场景表现,成功塑造了悲剧女性形象颂莲。

而颂莲的悲剧人生,也与其自身的性格冲突,时代文化等因素密不可分。

关键词:颂莲;悲剧;成因;《妻妾成群》《妻妾成群》(1)是苏童的中篇小说,它描写了一个接受过“五四”新思潮的女性颂莲,在成为男权至上的封建大家庭中的四姨太后,逐渐走向精神分裂的悲剧人生。

苏童通过细腻的笔触着力表现颂莲这类女性悲剧形象背后深刻的文化反思,本文将通过颂莲自身的内部因素和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下的外部因素,来分析造成颂莲悲剧人生的原因。

一、颂莲悲剧的自身因素颂莲命运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是性格弱点造成的。

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中,性格在悲剧六成分中占据第二位,亚里士多德曾说:“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然不失为悲剧。

”(2)这也意味着悲剧人物的性格会对人物的品格和行动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它对人物命运的把握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

(一)清高孤独颂莲作为新旧思想文化碰撞下的女性,时常将自己放置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

上过一年大学的颂莲,已经逐渐建立起一种自尊的心态,所以在陈佐千第一次去见她的时候,她不仅闭门不见,还让陈佐千去西餐厅等她。

这种“端着的”姿态和女学生的清高之感带给陈佐千一种全新的体验,这不同于其他三位太太的性格特征,成为吸引陈佐千的重要原因。

因此从进入陈家开始,颂莲就以一种倨傲的目光审视着这个封建家庭,但这种性格同时也加速了颂莲的悲剧。

论苏童短篇小说《茨菰》的悲剧意识

论苏童短篇小说《茨菰》的悲剧意识

论苏童短篇小说《茨菰》的悲剧意识苏童的短篇小说《茨菰》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现了悲剧意识。

故事讲述了一个贫穷农民茨菰因为被岳父强迫与自己不爱的女人结婚而导致的悲剧结局。

通过描写茨菰内心的痛苦和对生活的抗争,作者深刻地展现了悲剧意识。

在小说中,茨菰与反派角色岳父的对立冲突突出了悲剧意识。

岳父对茨菰的婚姻安排完全忽视了他的感受和意愿,强迫他与自己的女儿结婚,这是对茨菰生活的一种威胁和剥夺。

茨菰试图逃跑,却因为一场意外的事故而变得残疾。

这种对立冲突不仅表现了茨菰生活的不幸,更暴露了社会力量对弱者的压迫和剥削。

作者通过对冲突的描写呈现了茨菰无助和绝望的心境,从而展现了悲剧意识。

茨菰内心的痛苦与对生活的抗争也体现了悲剧意识。

茨菰由于婚姻的束缚和残疾的困扰,生活陷入了困境。

他常常为自己的不幸而痛苦地哭泣,然而无论如何他都无法改变现实。

茨菰试图与父亲商量解决现状,却受到父亲的冷漠和无视。

他努力地工作,试图通过艰苦的劳动挣脱困境,然而他的努力只是徒劳,他的命运始终无法改变。

茨菰内心的抗争和对生活的苦难呼应了悲剧主题,表现出他对命运的无奈和绝望。

茨菰悲剧结局中对人性的揭示也是悲剧意识的重要体现。

在茨菰最后一次逃亡的路上,他看到一位狗主人为了寻找自己失踪的狗四处寻找,终究悬崖上发现了狗的尸体,悲痛地哭泣。

这个情节揭示了人性中对于亲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悲痛。

茨菰看到这个场景后,他意识到自己的追求和痛苦是多么渺小和微不足道。

通过对这个情节的描写,作者表达了对于人生悲剧的品味和反思。

苏童的短篇小说《茨菰》通过对茨菰的命运和内心痛苦的描写,展现了悲剧意识。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茨菰与岳父的对立冲突、茨菰内心的痛苦与对生活的抗争,最后通过对人性的揭示,呈现了茨菰命运的无奈和绝望。

这种悲剧意识的展现使得《茨菰》成为一篇令人深思的短篇小说。

死亡在即与求生的二重冲突——浅论苏童短篇小说《狂奔》

死亡在即与求生的二重冲突——浅论苏童短篇小说《狂奔》

死亡在即与求生的二重冲突——浅论苏童短篇小说《狂奔》秦安国【摘要】苏童在短篇小说<狂奔>中塑造了一个陷入死亡幻景的病态形象--榆.本文试从精神分析角度,探究儿童的个体发展与生命经验,以情感缺失、死亡意识、本能与压抑、俄狄浦斯情结等为切入口,全方位多角度剖析榆的心路历程,从而更深层次展示生命的空无性与悲剧性.【期刊名称】《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29)003【总页数】4页(P40-42,49)【关键词】缺失;本能;死亡;俄狄浦斯情结【作者】秦安国【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扬州【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7《狂奔》是苏童的最富魅力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以儿童的视角作为叙事主体,刻画了一个叫榆的男孩在成长中遭遇的生存困惑与心灵压抑的文本形象。

苏童用独特的笔法,走进榆的内心三维世界,从不同侧面多方位展开叙述,细致地表达榆的主观情感的起伏变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爱缺失的男孩扭曲的精神世界和对死亡恐惧的生命颓废感。

小说的主人公榆作为一个病人形象显现,因为患上了一种头疼病后,他就没有离开这个破瓦房的家。

这个和大地一起在黑暗中漂浮的家,像个巨大的樊笼,而榆就被囚禁在其中。

当风吹的时候,榆感到“有一种看不见的物质在咯吱咯吱地响着”,这让榆感到莫名的恐惧的东西,正是榆自己被压抑的本能。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是指由躯体的内部力量决定着人的精神活动方面的一种先天状态,本能是人内部的需求和冲动。

本能又可以分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对于外面的世界,他是一无所知的,他只能在樊笼里自怨自艾,沉醉在荒诞的想象中,并被这种原始的恐惧折磨得丧失儿童本应有的天真与活泼。

榆的家庭处于一种半边缘的状态,榆作为家里唯一的男性,生存在母亲与奶奶之间。

他的童年与正常孩子是迥异的,奶奶每天都会发出古老的咳嗽,随时有死亡的倾向,他没有玩伴,经常坐在草垛上,看一群鸡啄食场上残留的稻谷,一边发呆,一边打发无聊的时间。

忧郁中的从容——苏童短篇小说创作风格之我见

忧郁中的从容——苏童短篇小说创作风格之我见

她们畸形心态 的折射 。其他像 < 环绕我们 的房子》 中 姐弟俩 因为房子 三天两 头展 开舌 战 ,罂 粟之 家》 < 中 沉草亲手杀死 了亲生父亲陈茂 , 等等 。苏童笔下 的亲 情关系基本是很冷漠 的, 隔阂的 , 种特定 的关系决 这 定 了作品基 调也是平淡 的 。 的 , 至是消极的。 忧郁 甚 其次 , 苏童笔 下 的主 人公 性 格 大都 是 孤 独 、 冷 漠 、 至有些病态 的忧郁 , 甚 表现在行 为上也是异乎寻
维普资讯
内蒙古 电大学 刊
20 0 6年第 1 期 ( 1 总第 8 期 ) 7
忧 郁 中 的 从 容
苏童 短篇 小说创 作 风 格 之我 见
李 可
( 辽职 业 学院 电大分校 , 通 内蒙 古 通 辽 08 0 ) 20 0
[ 摘 要] 苏童笔下的主人公性格大都是孤独、 冷漠、 有些 甚至 病态的忧 表现在行为 郁, 上也是异乎寻


忧郁 中的从 容—— 苏童短篇 小说创作风格之我 见
学术研究
方式 。然 而它也会暴露 人 的缺点 弱项 , 至成为 虚 甚 伪 、 言的面具 。费渔的 择偶实 质上 正是他 对理 想 谎 的一种捍卫 。在《 离婚指 南》 杨泊 的妻 子朱芸 是 中, 个贤淑勤劳的女 主人 , 身心地 照顾 着杨 泊和 3岁 全 的儿子。杨泊却执意离婚 。杨泊有这样一句话 :离 “ 婚不是时髦 , 它是我的私事 , 只跟 我的心灵 有关。 他 ” 杨泊感觉生活是 压抑的 、 呆板 的 、 没有 色彩 的 , 寻 他
常 的。其实 , 这些主人公实际上大都是理想 主义者 。
其外表冷漠是因为理想追求 的幻灭 和对 现实的不满 与绝望 。< 樱桃》 中的尹树被 同事 视 为怪物 。“ 尹树 能不说话就绝不说话 , 他的冷漠 散淡 的 目光拒绝 着 同事们 的任何交 谈的愿 望” 。其 古怪与 其说 是 因为

_苏童《妻妾成群》主题及男性人物分析

_苏童《妻妾成群》主题及男性人物分析

2.主题意蕴:

苏童的《妻妾成群》也描绘了一出男性的悲剧,由于 全文是以颂莲的视角展开,且紧紧围绕着妻妾之间的 争斗展开,于是,读者们很容易便将眼光投射在那群 女人身上。可是,当透过那些纷繁复杂的女性战争却 让我们看到站在女性背后的男性更为可悲的悲剧。有 人说:男人统治着这个世界,女人统治着男人,因而这 个世界最终还是统治在女人的手里的。在《妻妾成群》 里面,男性在女性的夹缝中生存,男人的气势被消解 了,反而成为了女性战争的牺牲品,这不能不说是出 乎我们的意料却又是必然的。
3.陈佐千——无奈的隐忍(三)

在床第之间迷糊的陈佐千虽然可以答应颂莲的任何 要求,但是却始终不忘妻妾之间的争斗 ,可见陈佐千 对女人间的争斗是害怕甚至恐惧的!平日里,那些妻妾 根本就不把他放在眼里,在他面前也仍然肆无忌惮地 争吵。陈佐千这个旧式家庭中握着最高权力杖的老爷 早已没有了应有的威严 也正因此,陈佐千总是在极力 的维护着 但是,很显然,他仍然没能力挽狂澜,事态 的发展远远超过他所能想象的。陈佐千是爱那些女人 的,虽然他没有像飞浦那样对女人有恐惧,但是,当 女人显示出可怖的一面的时候,陈佐千也害怕了
3.陈佐千——无奈的隐忍(二)

陈佐千明白自己的处境,虽然拥有三妻四 妾,但是,这些女人跟着他,都不过因为他有 钱罢了 这是何等的可悲啊!何况陈府里的女人 都不是省油的灯,她们不仅争风吃醋,甚至于 有时还凌驾陈佐千之上。陈佐千也是一个在妻 妾成群的环境下长大的男人,他大概也如飞浦 那样害怕女人的战争吧?或者说是厌倦了女人 的战争,为了求一刻的安宁,陈佐千其实一直 都在忍!
3.陈佐千——无奈的隐忍(一)

或许很多人会艳羡陈佐千,认为他拥有着成群的妻妾,家业 又有儿子继承,人生至此,夫复何求?可是,当我们剥开这个人 物身上层层光辉的东西之后,却发现陈佐千在整个悲剧里面是最 大的悲剧虽然拥有成群的妻妾,但是随着陈佐千家道的破落他也 已经丧失了往日的威风 连要纳妾也不敢声张 事情是在半秘密状 态下进行的 直到颂莲进门的前一天,元配太太毓如还浑然不知。 人人都说在那个男权社会里面,像陈佐千本应是拥有至高无上的 权力的人。但是,他要纳妾却竟然要如此偷偷摸摸?很多人都认 为,大太太毓如只是一个失宠的干瘪的可怜老女人,她也是男权 社会的牺牲品 但这个牺牲品很明显,她还掌握有一定的权力, 正是因为她手中的权力使得陈佐千对她有所顾忌而且,妻妾之间 又总难免有明争暗斗,虽为一家之长,但游刃于那些为了争宠而 变得心狠手辣的女人之间,陈佐千也觉得累了,是一种心的累。

解读苏童《妇女生活》中的女性人物

解读苏童《妇女生活》中的女性人物

解读苏童《妇女生活》中的女性人物摘要:苏童的《妇女生活》成功塑造了娴、芝、萧三位女性人物形象。

尽管她们都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但无论其怎样挣扎反抗,都逃不过悲剧的宿命。

本文从亲情的冷漠自私、无爱的婚姻形态、人性的病态扭曲三个方面对苦苦挣扎着的被边缘化的三代女性人物进行解读,剖析了她们内心深处的隐秘世界。

借此,我们或许能更深刻地认识女性自身,同时启发现代女性在残酷的现实环境中做出更理智的抉择。

关键词:苏童;《妇女生活》;女性;宿命;悲剧从古至今,不少文学家都从不同方面对宿命进行了独特的阐释,苏童的中篇小说《妇女生活》便是如此,它由“娴的故事”、“芝的故事”和“萧的故事”这三个独立的故事组合而成,讲述了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祖孙三代人围绕汇隆照相馆这个火柴盒子般狭小的空间所展开的宿命故事。

文本中三代女性生存的年代背景不同,自身的身份和性格也不相同,但她们的命运却出奇的相同。

她们都对自己生活的现状感到不满,想要拼命挣扎来改变自己的现状,但是无论她们怎样努力,都无一例外在重蹈着上一代女性的悲剧命运,最终逃脱不出命运的掌控和戏弄,三代女性的结局都具有浓厚的悲剧色彩。

一、冷漠自私的亲情尽管在历来把家庭伦理关系看得万分重要的中国社会里,血缘亲情是几千年来为人们所歌颂的,但在作家苏童笔下的《妇女生活》中却寻觅不到一丝温情,感受到的只是一个极其荒漠冷淡的亲情世界,亲情不亲,一切传统美妙的亲情传奇在这里被完全打破了。

《妇女生活》里的娴、芝、萧三代女性都生活在没有父爱的家庭环境中:娴的父亲过早去世,留下她和母亲相依为命;芝的父亲抛弃了妻子,甚至要剥夺芝出生的权利;萧是被领养的,养父在她幼小时又丧尽了天良。

父亲这个词对她们来说是陌生的,这使她们很早就经受了来自生存的压迫,而她们的母亲又都丧失了自己最为本能的母性。

苏童以极其平静的口吻讲述着这三代母女之间令人生畏的故事,文本中展现的是一场三个女人之间毫无硝烟毫无炮火的厮杀,是一场真真切切的关于女人的战争。

论苏童“红粉系列”小说中的病态女性形象

论苏童“红粉系列”小说中的病态女性形象

论苏童“红粉系列”小说中的病态女性形象提要:苏童在“红粉系列”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病态女性形象,本文依据心理学上的观点,分别从依从型、攻击型、离群型三种神经质性格,来分析她们病态的心理特征和表现,进而探究苏童擅写病态心理的原因。

关键词:苏童;红粉系列;病态;童年;女性苏童“红粉系列”小说包括《妻妾成群》、《红粉》、《一种妇女生活》和《另一种妇女生活》四部小说。

因这四部小说均以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红粉》是其中的力作且篇名具有鲜明的女性特征,因而评论界以之命名,称这四部小说为“红粉系列”。

在这个系列的小说里,出现的大都是一些在心理上呈现病态的女性,更确切地说是一群具有“神经质性格”的神经症患者。

心理学家卡伦.霍妮认为,“所谓的神经质性格,是一种对自己无信心、对他人多怀疑、对环境充满忧虑与不安的异常性格”[1],她将所发现的各种神经质,按性质分为三类,每类代表一种性格。

依据卡伦.霍妮对神经质人格的分类,并结合苏童小说中这些病态群体的具体表现,将这些病态女性进行类别化分析,并进而探究苏童擅写女性病态心理的原因。

一、依从型病态女性形象依从性格:指个体缺乏独立,强烈需求别人的关爱,依赖别人情感支持的性格;在表面上是亲近人,而在潜意识中却是借依从消除焦虑感[2]。

这里所说的依从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依赖,适度的依赖并不是病态,也不成为神经质的性格,尤其对女性来说,适度依赖常被视为小鸟依人,惹人怜爱和疼惜。

依从性格的人,表现出的则是过度地依赖别人,只有依靠别人才能感到安全和继续生活下去;他们表面上看是在依赖人,心理上却是对人的一种极端的“占有”,当你不能满足她的要求时,她便会极度痛苦。

在《红粉》中小萼和秋仪同是妓女出身,由于解放以后政府对妓女进行改造,于是两人便被送到劳动训练营,秋仪途中跳车逃跑,小萼便开始了劳动改造的旅程。

从小依赖于秋仪的小萼感到无所适从,“她想起秋仪,秋仪不知逃到哪里去了,如果她在身边,小萼的心情也许会好得多。

论苏童《黄雀记》多重主题与“荒原”意识

论苏童《黄雀记》多重主题与“荒原”意识

论苏童《黄雀记》多重主题与“荒原”意识1. 引言1.1 苏童《黄雀记》简介《黄雀记》是知名作家苏童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一部描写民国时期上海滩黑社会的小说。

小说以上海滩街头的条块为背景,描绘了一个荒诞、残酷、热烈、迷离的时代。

苏童以其独特的笔法和深刻的洞察力,刻画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小说中的情节扣人心弦,引人深思,被誉为中国当代“黑色系列”的代表作之一。

故事的主线围绕着一个叫黄雀的职业杀手展开,他冷酷、聪明、决绝,但同时也充满了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他身边的人物各个性格鲜明,相互纠葛,构成了一幅错综复杂的人性画卷。

在这个残酷、荒诞的世界里,每个人物都在为自己的生存和利益而战斗,展现出人性的丑陋和复杂。

苏童通过《黄雀记》这部小说,不仅探讨了人性的普遍主题,还通过对当时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的描绘,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独特风貌和价值观念。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多种多样,既有英雄般的杀手,也有朝气勃发的年轻人,还有陷入绝望的悲剧人物,每一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命运和命题。

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和命运的安排,苏童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无常性,引发读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1.2 多重主题在小说中的体现苏童的小说《黄雀记》是一部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现代文学作品,其中呈现了多重主题。

在这部小说中,苏童通过不同的情节和人物塑造,深刻地探讨了人性、历史和社会等多个主题。

人性主题是《黄雀记》中的重要主题之一。

通过各种人物形象的塑造,苏童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主人公周瑞男虽然表面上是一个坚强和勇敢的农民,但内心却隐藏着许多矛盾和痛苦。

这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人性的复杂性,并思考人类存在的本质。

历史主题也是《黄雀记》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小说中,苏童通过对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描写,探讨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苦难和沧桑。

通过主人公周瑞男和其他人物的遭遇,小说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黑暗和残酷,同时也呈现了人们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和抗争。

论女性视角下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论女性视角下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几 房 太 太 ( 妻妾 成群 》 明争 暗 斗 , 段 阴 狠 。 童 说 《 妾成 《 ) 手 苏 妻 群 》 “ 个 古 典 的纯 粹 的 中 国 味 道 的小 说 ”1 言 下 之 意 , 是 一 『 l 。 旧
时 代 的 中 国 女人 皆如 此 。《 的帝 王 生 涯 》 我 里孟 夫人 、 夫 人 、 杨
下 的 鬼 魂 , 官 红 杉 、 菲 被情 杀 … … ( ) 上 史 二 阴毒 型 。陈佐 千 的
的 琐 屑 庸 俗 又 主 要 归 于她 们 的 舌 头 . 以 他让 杭 素 玉 去 剪 粟 所
美 仙 的 舌 头 , 简 少 贞 去 剪 顾 雅 仙 的 舌头 。 他 还 借 费 渔 (与 让 《 哑 巴 结 婚 》 之 口表 露 自己 的 心 迹 : 个 哑 女作 为 伴 侣 , 因为 ) 找 “
舌庸 俗 三 类 . 读 这 些 女 性 形 象的 塑造 可 穿 透 苏 童 潜 意 识 中根 深 蒂 固的 男权 中 心 主 义 。 以 苏童 小 说 在 社 会 上 引起 解
的 轰动 效应 . 思 想 中渗 透 的 男权 中 心 意 识 势 必 造 成较 为 恶 劣 的 影 响 , 至 阻碍 我 国女 性 主 义 的 健 康 发展 及 我 国 其 甚
中男 孩 》 ,平 静 如 水 》 )《 中那 群 年 轻 的 女 孩 子 等 。 这 群 “ 妇 ” 淫 的结 局 如 何 呢 ?梅 珊 被 投 井 , 莲 疯 了 , 凤 投 水 自杀 , 颂 诗 堂嫂 ( 门 》 自缢 , 云 葬 身 情 人 点 燃 的 大 火 , 素 玉 做 了丈 夫 刀 《 ) 织 杭
出卖 肉体 作 为 生 存 的 资 本 , 如织 云 ( 米 》 、 萼 ( 红 粉 》 等 ; 《 )小 《 )

论苏童小说中女性命运的悲剧性

论苏童小说中女性命运的悲剧性

第34卷第8期Vol.34 No.8兰州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LANZHOUINSTITUTEOF EDUCATION2018年8月Aug.2018论苏童小说中女性命运的悲剧性赵雅琪12(1.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248)[摘要]苏童作为最擅长塑造女性形象的当代作家之一,以他独特的视角塑造了众多细腻且鲜活的女性形象。

他的“红粉”系列小说,关注女性的精神内涵和自身弱点,对一群生活在黑暗中的女性的命运和生存境遇进行剖析,以超越传统写作的审美姿态,深刻揭露出男性文化霸权漩涡中,女性不可抗拒的悲剧性。

[关键词]苏童;女性;生存状态;悲剧命运[中图分类号]1207.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23(2018)08-004143 [收稿日期]2018 -04 -08苏童的作品大多发生在颓废阴暗的南方。

“香椿 树街”和“枫杨树村”是他在作品中构筑的属于自己的 两个精神家园。

苏童的作品大多是病态的,偏执古怪 的人物性格、扭曲复杂的人物关系、荒诞颓废的人物 心理、阴郁悲凉的人物命运……而在苏童笔下众多 “病态”的意象中,女性形象是最丰富饱满的。

在中国 当代作家中,苏童被誉为表现女性的“圣手”。

苏童曾 说:“在小说中,我对女性的关照主要是人性上的关 照,虽然有时候她是阴暗的但她是高大的……我在表 现女性的时候尽量让她们真实化,我从来不会去把她 们无休止地美化,她们是什么样的我就写什么。

”[1]他 的描写对象大多是像浮萍一样飘零于烟花巷柳的“红 粉女性”形象。

在他追寻的这些女性生命中,我们看 不到具有美好传统品质的女性,看不到为爱献身的女 性,也看不到恪守妇道谨遵大义的女性。

他毫无保留 地将这些生活在阴暗面的女性的自私和原欲描写出 来,深刻又彻底地阐释出了这些女性的生命悲剧。

本 文将通过对苏童“红粉系列”作品的分析,来探究女性 悲剧命运以及苏童对于女性命运的关照。

浅析苏童笔下的底层边缘人物形象

浅析苏童笔下的底层边缘人物形象

休闲 2020 / 03休闲大视野浅析苏童笔下的底层边缘人物形象支千梦山西大学文学院摘 要:苏童在文学创作中塑造的小人物形象占据其创作的极大部分,其中的社会底层边缘人物形象的塑造尤其具有代表性。

通过对其文本的细读,找出这些人物的共性特质,我们可以观照社会底层人物群体的总体特征和精神面貌,从而深入苏童内心的创作意图,以求对苏童小说文本细节的把握与深层意蕴的发掘产生价值。

关键词:苏童;底层人物形象;病态与野性;欲望与死亡叙事苏童小说中的底层边缘人物身份形形色色,包括妓女、民间艺人、街头少年、逃荒者等等,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小人物的生存境况与精神面貌的深入探究与细节刻画,达到对人性与人生进行观照与反思的目的。

下文将从边缘人物性格的成因与特征两方面进行分析。

1 对于边缘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分析1.1金钱的影响在苏童的文章中,故事的主角几乎都是极其贫穷的社会普遍意义上的底层民众,他们普遍没有受到良好教育,品德卑劣,而且很多还犯过诸如强奸、打群架、杀人等一系列的罪行,是我们眼中的危险人物与社会渣滓。

他们往往充满对于金钱与肉欲的渴望,这种异常强烈的渴望往往是由于贫穷给他们带来的躯体与精神上的双重折磨引起的。

而这一点在《米》中表现的最为典型。

《米》的主人公是一个家乡洪灾而逃难到异地的男性,他一生对米有着一种神秘的极其强烈的迷恋与依赖,他喜欢闻米的味道,在米堆上睡觉就能感到安心。

而在这种迷恋形成之前,主人公作为一个濒死的逃难者的落魄形象出现在米店,他得到的是绮云正大光明不加掩饰的鄙夷驱逐,是织云假装怜悯高高在上的施舍关心,得到的是米店主人表面善良收留其实只是想用低价剥削其劳动力的伪善。

这样一个遭尽冷眼与鄙夷的外乡人对米如此迷恋其实想来似乎也并不是奇怪的一件事情,因为米对他来说就是是尊重的来源,是生活的本质。

他的恶劣品行,尤其是极其强烈的复仇心理倾向很大程度上都是贫穷冷眼的馈赠。

当然苏童的作品中也有极富对与人的影响,但相对于贫穷的写作篇幅与数量,不免相形见绌。

苏童《桥上的疯妈妈》中疯妈妈形象分析

苏童《桥上的疯妈妈》中疯妈妈形象分析

苏童《桥上的疯妈妈》中“疯妈妈”形象分析®王熒京B ■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9.05 学教育内容摘要:《桥上的疯妈妈》中疯妈妈的人物形象牵动人心,本文将从绍兴奶奶与崔文琴对疯妈妈的欺凌伤 害出发,论述疯妈妈这一被戕害、受损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苏童《桥上的疯妈妈》疯妈妈人物形象《桥上的疯妈妈》是当代著名作 家苏童的一部短篇小说,小说讲述 了,穿着白丝绒旗袍站在桥上的一 个疯妈妈怎样被周遭人无视,怎样 被另外两个女人一绍兴奶奶和崔 文琴损伤欺凌,直至疯妈妈最后精 神彻底崩溃,被强行送往精神病医 院。

笔者在小说中看到了疯妈妈这 一被戕害、受损的女性形象,更看到 了周遭人的淡漠和无耻,本文将从 绍兴奶奶与崔文琴对于疯妈妈的欺 凌伤害来系统地分析疯妈妈这一人 物形象。

小说中只有两个人愿意和疯妈 妈交流,第一个是绍兴奶奶,她小脚 却承担着香椿树街牛奶站的全部工 作,这么大的工作量全压在了她一 个人身上,且不论她的工作量是否 繁重,单单就这双不便行走的小脚 就给她造成了诸多的不便和障碍, 绍兴奶奶生活不易、十分辛苦。

可在 她遇到疯妈妈之后,首先质问她怎 么不好好待在家里反而在外边,当 疯妈妈说到桥上吹风之后,绍兴奶 奶抱着嘲讽地语气说:“热什么热, 吹什么风,我看你是怕这件旗袍在 在箱子里发霉,非要穿出来开展览 会”,十分尖酸刻薄,此时在别人眼 里并没有多么优越的绍兴奶奶像是 站在了制高点一样,对疯妈妈进行 着制裁和批评教育,如果说疯妈妈 此时看来是卑微的,那么绍兴勉奶 同样卑微且可憎。

接下来绍兴奶奶做了一件更为 肮脏龌龊的事,在她表面义正言辞 实则无耻卑鄙地谩骂批评疯妈妈穿 着不适宜时,她发现了疯妈妈身上佩戴着的胸针-----根金条换来的做工繁琐的胸针,上面镶着数颗宝 石,此时绍兴奶奶丑态毕露——“绍 兴奶奶定神一看,就怔在那儿了,好 像受了惊……过了一会儿绍兴奶奶 清醒了,一清醒就冲过来捉疯妈妈 的肩膀”,活脱像极了葛朗台看到女儿梳妆匣时的贪婪丑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扬中。 苏童在自己的小说中虚构了两个“故乡”:一个 是城市的“香椿树街”,另一个是农村的“枫杨树村”。 他 作品中的大多数故事都在这两个地方展开, 其他没有 明确故事发生地点的小说也逃不脱典型的南国风味, 实际上,苏童的童年就在一条类似于“香椿树街”的地 方度过。 在《少年血》的自序中,苏童这样说过:“我从小 生长在一条类似于‘香椿树街’的街道上,我知道少年 血是粘稠而富有文学意味的, 我知道少年血在混乱无 序的年月里如何流淌,凡是流淌的事物必有它的轨迹, 在这本集子里我试图记录这种轨迹。 ”在一次与王宏图 的对话中他也谈到:“它们(指‘香椿树街’系列小说)都 有出处,在实际生活中都有具体的原型。 我自己的写作 大致采取这样的方式:从我脑子里印象深的地点、人物 出发, 旁生出各种枝节, 并进而衍生出其他所有的东 西。 ”[3]甚至连护城河、桥、井、火车、淋漓不断的雨、七月 流火、 沿河而建的居民小楼……这些典型的故乡物什 也成为小说的常用布景。 正是由于苏童的童年孤独而 忧郁,生活过的南方呈现在他眼中变得阴暗,诡异,苏 童作品中所塑造出的“病态”人物也正是生活在这样一 个地方。 如同苏童在创作自述里讲到的,“说起我的那 些同学们,包括小学和中学的同学,我们都是一条街上 长大的孩子,彼此知道每人的家庭和故事,每人的光荣 和耻辱。 多少年后我们天各一方,偶尔在故乡街头邂逅 相遇。 闲聊之中童年往事便轻盈地掠过记忆,我喜欢把 他们的故事搬进小说,是一组南方少年的故事。 ”[4]孤独 童年经历下记忆中的南方寄身在苏童的小说作品中, 在这种浓厚的“南方情结”下苏童的作品中向我们呈现 了一群病态、颓废、堕落、强悍而阴柔的“南方的人们”。
在苏童的这类作品中, 我们看到的正是作家对人 的 灵 魂 的 特 定 写 照— ——对 弱 者 心 态 的 关 注 和 体 察 。 这 类作品与“香椿树街”小说和“枫杨树村”小说是一致 的, 所有弱者都是饱尝了被世人歧视与被自我内心自 卑感所挤压, 作品中的人物都因心理的失衡而表现出 种种反常行为。 所有这些包括女性在内的弱者的生存 状态都是被夸张了的人生苦难与体验, 苏童以此来揭 示人的精神和心理的本来面貌。
苏童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所呈现出的“病态”特 征,体现了他独特的文学观念和审美情趣,无论是小说 中出现的三种“病态”人物类型,还是这类“病态”人物 所体现出作家的创作手法, 都与其它当代作家有显著 的不同。 他在小说创作中以“底层式”的眼光、感觉、心 理来观察描写“病态”人物,试图以一种客观的角度来 揭示这些“病态”人物悲剧命运的真正原因,以此来描 绘出人类在非常态环境下所体现出来的心理扭曲和反 抗的共性。 这是苏童小说的应有之义,同时也表现了作 家对弱者的关注与同情。 作家自身孤独的童年记忆、阴 郁的南方情结是影响作家描写病态人物的深层动因。 研究苏童笔下的病态人物, 探讨其作心理的形成有助 于我们全面深入地了解苏童及其小说创作。
参考文献: [1]苏 童.末 代 爱 情[M].南 京 :江 苏 文 艺 出 版 社 ,1994 年 12 月,第 145 页. [2][4] 苏 童 . 苏 童 创 作 自 述 [J]. 小 说 评 论 ,2004 年 2 月,第 22 页. [3]苏童、王宏图.苏童 王 宏 图 对 话 录[M].苏 州 :苏 州 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88 页.
一、三种病态人物 1.因 “爱 ”而 扭 曲
在苏童的笔下,这类人物的“病态”来源于对“爱” 的执著、困惑。 《与哑巴结婚》中的费渔希望他的妻子是 个近乎完美的女性, 但最终他却选择了一个美丽的聋 哑女孩。 在费渔看来,“正因为她是哑巴,她只能用眼睛 和手势说话,她比你们美丽,她的语言比你们纯洁,正 因为她是哑巴,她才显得完美无缺,她的美丽才不会被 破坏。 ”[1]在对爱 、对 美 的 追 求 中 ,费 渔 无 疑 呈 现 出 明 显 的心理扭曲。 《妇女生活》中芝是个私生女,曾自寻短 见,被救生还之后心理发生了扭曲。 她终日精神涣散, 最后被养女送进了精神病院。
苏童力图通过塑造这些因 “爱” 而心理异常的人 物,来说明人类在艰难中求生的同时,心灵也在反复地 受着煎熬;在承受命运无情地打击的同时,心理逐渐发 生异化,形成“病态”的人格心理特征,从而向我们展露 一幅非常态的生活图景。
2.因 心 灵 困 惑 而 异 常 苏童笔下另一种“病态”的人物,是生活中的小市 民由于心灵的困惑、 迷茫与挣扎, 从而产生了心理的 “病 态 ”,如 《另 一 种 妇 女 生 活 》、《你 好 ,养 蜂 人 》、《1934 年的逃亡》、《罂粟之家》等。 小说中的主人公大都困惑、 迷茫, 从而导致他们在性格上几乎都是一种孤独与冷 漠,更有一种“病态”的忧郁,行为上异乎寻常。 《舒农兄 弟》中的舒农,是个被欺凌的弱者形象,他常常受到奚 落和殴打, 日常生活中因目睹其父兄丑恶的生活场景 而心灵受伤。 他性情抑郁古怪,常常沉湎于自己化身为 猫的幻想中,试图通过这样的幻想来逃避生活。 最终,
作者的抒写像日子那样沉定安详、波澜不惊。 她关 注的是古老大地上普通人群的生存状态和环境。 在贫 寒的生活中,他们需要相互依靠,需要人间温情,这是 支撑他们生活下去的理想。 《草原》中的人物生活并非 一帆风顺。 阿尔泰一家的不幸,阿荣吉家靠天吃饭的艰 难 …… 但 他 们 都 没 有 在 心 酸 生 活 中 置 人 情 人 性 于 不 顾。 相反,洋溢在他们之间的朴素爱意,遮掩了生活本 相中的庸冗和不幸。 正因为有了这样笃定韧性的爱,他 们才可以忘却物质的贫乏困窘, 沉浸在丰盈的精神收 获中,使得平凡的日子也焕发出令人神往的光彩。
小说在前面就留下了悬念: 阿尔泰卖马的原因是 真的吗? 他是骗子吗? 尽管同为草原上的牧民阿荣吉都
不相信他,但后来朵卧的还钱打破了我们所有的怀疑。
·
··
就像王子荣说的“草原的牧民不会干这种下流事的”! 这

是作者寄予善良人们的一种理想, 再怎么艰难他们都

不会丢掉起码的道德底线。 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天生
中闪耀的人性光辉。 这既是作者理想化的表现,也是对
当下人文精神的追怀与叩问。 它关涉当今时代人性的
健全发展和人类永恒的生存理想。 《草原》不仅可以唤
醒读者的良知, 而且还激励我们为创造和坚守美丽的
精神家园去努力。 这不正是文学的品格吗?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学院)
2011.1 下半月 \
107
想。 任何丑陋的、不公平的在美的情怀下面都是微不足 道的。 王子荣前女友林廷,不甘寂寞再次联系到王子荣 时,王子荣的态度非常坚决,他没有动心。 尽管他曾经 在情感上受了委屈,但他对林现在的行为非常反感。 真 爱的力量是巨大的,它不仅可以抵挡诱惑,也可以让邪 恶无藏身之处。
《草原》对精神的抒写不是表现个体精神上,不着 重于抒写个人理想和追求。 作品中的精神应该是作者 的独立人格、价值取向、作品中人物的精神以及时代精 神的交融。 《草原》着力抒写的是这个时代人与人应该 有的友善和谐和关爱的精神品德。 表达了作者对人的 生存境遇的深深关注。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
108
/ 2011.1 下半月
当 代 作 家 评 论
dang dai zuo jia ping lun
他不堪忍受欺凌,在一次的受虐后,他打算烧死他的父 兄。 舒农的心理的扭曲体现了一个弱者在面对无法改 变的生活处境时产生无奈的逃避欲望,一旦受阻,便孤 注一掷做出破坏性的荒诞举动。 其实,这种人物实际上 大都是理想主义者,其外表的冷漠,是因为理想追求的 幻灭和对现实的不满与绝望。

与自然那么亲近,他们也如自然般的给人温暖,同时也
像大自然那样充满生机和力量。

我们在作者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还埋下了不少伏笔。 阿 作
荣吉的老婆为什么每年都有几天出远门去唱歌。 看起 品
来好像是因为她喜欢唱歌, 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对她没

有嫁给阿尔泰遗憾的表露,歌声中充满着淡淡的忧伤。
苏童小说中的“病态” 人物塑造
孙亚梅
摘 要:苏童小说中“病态”人物大体上可以分为 三种类型:因爱扭曲而行为病态的人物;因心灵困惑而 异常的人物;因亲情冷漠而不健全的人物。 作家试图通 过这些“病态”人物,来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深层理解。 作 家孤独的童年生活、阴郁的“南方情结”是促使他塑造 “病态”人物的深层动因。

·
难能可贵的是,对这段少女时期的经历,她只是深藏于 李
心,对老公阿荣吉只字不提,而且疼爱有加。 人生不可 茂
能尽善尽美,草原朴实的人们选择了承受。 迟子建曾用
“轻”来形容她的不幸,她是想以举重若轻的态度,把痛
孙 亚
苦幻化成一个绝美的诗意的形象, 在这里就像阿荣吉

妻子的歌声那样,感伤又不失美丽!
《草原》对普通人物的抒写,表现他们在卑微人生
3.因 亲 情 冷 漠 而 不 健 全 在苏童的笔下还有一类人物, 他们是受到亲人之 间笼罩着的冷漠气氛影响,身心发育不健全的“病态” 人物。 系列小说《另一种妇女生活》的主人公是一对古 怪的老姐妹简少贞和简少芬。 她们由于从小父母双亡, 相依为命,形成了自闭、压抑、暴躁的病态心理特征。 在 小说中,人物抑郁偏执地逃避人世间一切交际活动,深 居简出,拒绝婚嫁,构成了故事所需要的强烈的内心冲 突和悲剧气氛。 除了两位具有病态心理特征的简家姐 妹以外, 楼下酱菜店的妇女生活也同样是处于一种不 健康的状态。 《环绕我们的房子》中姐弟俩,因为房子三 天两头展开舌战;《樱桃》 中的尹树最后发现与之可以 交流的是一个鬼魂。 苏童笔下的亲情关系、人际关系显得无比的冷漠, 这种特定的关系就决定了作品基调,平静、淡定中隐隐 透露出一股“病态”。 二、病态人物塑造的动因 1.孤 独 的 童 年 生 活 苏童笔下的病态人物大多都孤独而颓废, 这与他 童年时期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关系, 孤寂的童年生活在 带给苏童不幸的同时也为他日后的创作准备了灵感源 泉。 苏童曾自述:“我从来不敢夸耀童年的幸福,事实上 我的童年有点孤独, 有点心事重重……我经常遭遇的 是这种晦暗难挨的黄昏, 父母在家里高一声低一声地 吵架,姐姐躲在门后啜泣,而我站在屋檐下望着长长的 街道和匆匆而过的行人,心怀受伤后的怨恨:为什么左 邻右舍都不吵架, 为什么偏偏是我家常常吵个不休? …… ”[2]这 种 孤 独 的 童 年 记 忆 ,导 致 他 在 作 品 中 塑 造 出 一系列“病态”的人物形象,再通过他们来展现自己的 内心世界:他借助文字来表达幻灭、失望、困惑、愤激、 浮躁、焦灼、痛苦等种种感知,让人读出了丑陋的集结、 道德的沦丧、 生存的空虚和死亡的恐怖。 他笔下的一 切,其实都可以视为童年记忆的映射。 就像苏童说过的 那样,尽管童年没有留下甜蜜和温情,但这些确是他的 财富,他一直在用它。 2.阴 郁 的 “南 方 情 结 ” 苏 童 出 生 于 江 南 的 水 乡 泽 国— ——苏 州 , 祖 籍 在 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