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蚕姑娘》原文及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蚕姑娘》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蚕姑娘》教案

《蚕姑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蚕姑娘》,理解课文内容及生字新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角色扮演和实践活动,学生能够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以及对动人民的尊敬和感恩。

二、教学准备课文《蚕姑娘》的PPT或图片蚕生长过程的图片或视频蚕茧、丝绸制品等实物或图片角色扮演的道具(如头饰、服装等)蚕的生命周期模型或卡片观察记录表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展示蚕茧和丝绸制品,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丝绸是如何制成的吗?”2. 提问引导: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课文主题。

(二)新课呈现1. 课文朗读:教师示范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2. 课文介绍:简单介绍蚕的基本知识,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做铺垫。

(三)学习课文1. 朗读指导: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发音和句子的停顿。

2. 字词解析:解释课文中的生僻字和新词,如“蚕”、“茧”等。

3. 内容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讨论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四)深入探究1. 观察讨论:展示蚕生长过程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蚕的变化。

2.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组选择蚕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用表演的形式展现。

例如:第一组扮演蚕卵,展示孵化过程。

第二组扮演幼虫,模拟吃桑叶和成长。

第三组扮演蛹,表现蛹的静止状态。

第四组扮演成虫,展示产卵和生命周期的结束。

3. 实践活动:让学生用蚕的生命周期模型或卡片,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加深对蚕生命周期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1. 科学探索:讨论蚕与人类生活的联系,如丝绸的制作和用途。

展示丝绸制品,让学生触摸感受。

2. 艺术创作:让学生用画笔描绘蚕的生长过程,或者制作与蚕相关的手工艺品,如用纸制作蚕茧模型。

3. 情感体验:分享劳动人民养蚕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喜悦。

蚕姑娘-教学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蚕姑娘-教学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蚕姑娘-教学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掌握多音字"发"(伯)的读音。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激发学生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结合学习生字词"蚕"、"姑娘",揭示课题1.出示蚕的挂图,引出课题生字教认。

问:这是什么?(板书:蚕)出示"蚕"的字卡,学生看拼音读"cdn"。

注意"蚕"字是平舌音、前鼻音。

分析字形:"蚕"字是上下结构,上部是"天",下部是"虫"。

书空记字。

问:谁知道"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蚕是一种昆虫,能够吐丝,蚕丝能织成美丽的绸缎)对,人们把"蚕"看做像一个美丽能干的姑娘,亲切地称"蚕"为"蚕姑娘"。

(板书:姑娘,补全课题)出示"姑娘"词卡,学生看拼音读"g0 niong"。

提示注意:"娘"是鼻音,不能读成帕ng。

分析字形:"姑娘"两个宇都是左右结构,左部相同,都是"女字旁";右部不同:"姑"字右部是"古","娘"字右部是"良"。

分别书空记字。

2.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蚕姑娘》这篇课文。

齐读课题:蚕姑娘。

二、初读指导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后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词。

(1)会读田字格里外的生字以及多音字"发"。

特别注意区分、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

二年级课文蚕姑娘原文

二年级课文蚕姑娘原文

二年级课文蚕姑娘原文二年级课文蚕姑娘原文蚕姑娘是二年级的一篇简短的课文,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二年级课文蚕姑娘原文吧!二年级课文蚕姑娘原文春天天气暖洋洋,蚕卵里钻出蚕姑娘。

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

醒了,醒了,变成黄姑娘。

又黄又瘦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黄衣裳。

醒了,醒了变成白姑娘。

又白又嫩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

醒了,醒了,从此一天一天发胖。

又白又胖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

醒了,醒了,从此一天一天发亮。

睡了四次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爬到蚕山上,吐出白丝,盖间新房。

成了,成了,茧子真漂亮。

茧子里头的蚕姑娘,一声也不响。

过了好几天,茧子开了窗。

变了,变了,变成了蛾姑娘。

蚕姑娘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激发学生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激发学生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教育养成训练点养成学生认真听讲,认真书写的学习习惯。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结合学习生字词蚕、姑娘,揭示课题1.出示蚕的挂图,引出课题生字教认。

问:这是什么?(板书:蚕)出示蚕的字卡,学生看拼音读。

注意蚕字是平舌音、前鼻音。

分析字形:蚕字是上下结构,上部是天,下部是虫。

书空记字。

问:谁知道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蚕是一种昆虫,能够吐丝,蚕丝能织成美丽的绸缎),人们把蚕看做像一个美丽能干的姑娘,亲切地称蚕为蚕姑娘。

(板书:姑娘,补全课题)出示姑娘词卡,学生看拼音读。

注意“姑娘”读轻声。

提示注意:娘是鼻音。

分析字形:姑娘两个宇都是左右结构,左部相同,都是女字旁;右部不同:姑字右部是古,娘字右部是良。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蚕姑娘》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蚕姑娘》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蚕姑娘》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蚕姑娘》这篇课文中的内容,包括主人公、情节背景、故事情节等。

2.学习掌握课文中出现的语言表达和句型,掌握基本语言规范。

3.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培养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蚕姑娘》课文的主要情节。

2.学习课文中出现的语言表达和句型。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蚕丝的生产过程以及人物感情的转变。

2.帮助学生掌握口语表达技巧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通过以下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 播放一段有关蚕丝生产的视频,激发学生对蚕丝的好奇心,增加对故事情节的期待。

- 教师向学生介绍蚕丝的生产过程,让学生了解,蚕丝是从蚕茧中提取的。

2. 阅读环节1.教师向学生介绍《蚕姑娘》这篇课文,并简单叙述故事情节。

2.教师可以边读边指导学生听、关注关键词汇和句子表达。

3.学生可以跟着课文朗读,教师可在朗读的过程中纠正学生发音不准或语调老套的错误。

3. 理解与讲解环节1.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并解释生词和难点。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发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4. 回答问题环节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回答问题,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兴趣设计问题,如: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5. 拓展阅读环节1.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蚕丝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

2.学生可以自主查找有关新知识的资料,并在下一堂课时进行分享交流。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要点。

2.学生回答问题,解释对老师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1.课后可布置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蚕姑娘》故事复述一遍。

2.可以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3.可以在下一节课上,安排学生分享拓展阅读中的资料。

六、教学反思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蚕姑娘》的主要情节,理解蚕丝的生产过程,从而能较好地掌握语言表达和句型。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蚕姑娘》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蚕姑娘》教案

《蚕姑娘》教案作者:佚名转贴自:高密教育资讯网点击数:11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难点:多数学生对蚕缺乏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看图介绍,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蚕的图片)这是什么?板书:蚕(强调平舌音)2、谁见过蚕?能指着图来介绍一下吗?3、从字形看,蚕是“天下一条虫”,那它究竟能发挥什么作用呢?4、(出示文中蚕姑娘)你们喜欢这些可爱又有用的蚕宝宝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显示课题,读题)蚕姑娘。

二、练习检查,读通课文1、按要求练读课文,(1)第一遍自己大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号,圈出生字,并把生字多读几遍。

(2)第二遍与同桌按自然段轮读,同时指出对方读得错误或不流利的地方,并练习改正。

(3)第三遍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读一遍,互评:读得正确、流利的打*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文中去拼音的生字词语,开火车读。

(2)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师评价。

(3)指名一学生读第二、三自然段,自我评价。

(4)指名一桌学生读第四、五自然段,学生评价。

(5)男小朋友齐读第六、七自然段,女小朋友评价。

三、媒体辅助,读懂课文1、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想一想,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2)播放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认识“蚕卵”,直接感受“蚕卵里钻出蚕姑娘”的情景。

(3)读后小结:这一段告诉我们蚕是在奏从蚕卵里钻出来的。

2、第二~五自然段。

(1)课件出示各阶段照片,生动形象地演示蚕生长的过程及形态变化。

(2)讨论蚕的形态变化及生长过程。

(3)自由谳课文二、三自然段,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中哪些语句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4)比较四、五自然段的异同,并仔细观察蚕姑娘“发胖—发亮”的变化。

(5)谁能不看书,把四、五自然段蚕姑娘的变化说一说?(6)连读二~五自然段,把蚕姑娘的四次变化在脑子里想一想。

二年级语文《蚕姑娘》教案

二年级语文《蚕姑娘》教案

二年级语文《蚕姑娘》教案一、教学目标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层面:1.能够理解《蚕姑娘》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表达;2.能够准确朗读、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情感态度层面:1.培养学生感受文学形象的兴趣和习惯;2.理解小动物的重要性,促进学生保护小动物的意识;学科能力层面:1.能够运用归纳、推理等思维方式加深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的理解;2.能够举一反三,在生活中寻找拓展故事结论的例子;二、教学内容1.朗读课文。

2.教学文中重点词汇和表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意义。

3.分析故事情节,描绘故事情感。

4.延伸故事中的思想,讨论小动物对人类的重要和需要保护它们的意义。

5.通过学生自主举例,拓展故事中的意义,帮助学生更全面了解故事内涵。

三、教学过程1.讲故事 1.1 介绍《蚕姑娘》的故事题材和主要围绕的轴心。

1.2 课文朗读 1.3 提出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捕捉故事情感。

2.梳理故事功用,扩展意义 2.1 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探讨故事中的情感和道理。

2.2 用红白相间的图表整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促进记忆和扩展思维。

2.3 与学生互动,帮助他们自主找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扩展例子。

3.自我点评 3.1 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阅读和口语表达,然后总结他们的成果并给予必要的鼓励。

四、教学评估对于教学的内容,可以考虑以下几个评估方面:1.理解《蚕姑娘》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表达。

2.读、写、说《蚕姑娘》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

3.能否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和内涵。

4.在生活中寻找拓展故事中的例子,拓展故事的思想意义。

以上的教学评估方法可以是测试,或者课中的教师观察和学生自我评估。

要确保学生真正理解故事内涵,并在自己的生活中落实故事的教育意义。

五、教学建议1.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参与交流,避免单调、枯燥的课堂。

2.鼓励学生讨论和分享故事,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 蚕姑娘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 蚕姑娘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蚕姑娘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蚕姑娘》。

(2)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蚕的生长过程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展示蚕的生长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蚕姑娘》。

2. 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 蚕的生长过程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诗歌《蚕姑娘》的图片和多媒体展示。

2. 教学材料:诗歌《蚕姑娘》的文本。

3.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蚕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蚕的外形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蚕的了解。

2. 学习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蚕姑娘》。

(2)学生自读诗歌,注意生字的认读。

(3)教师讲解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意思。

3. 理解诗歌内容(1)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蚕的生长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2)学生分享他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4. 朗读与背诵(1)学生分组朗读诗歌。

(2)教师引导学生背诵诗歌。

5. 小结与作业(2)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诗歌《蚕姑娘》,并观察家里的蚕的生长过程。

六、教学拓展1. 小组讨论:邀请学生分组讨论蚕对人类生活的贡献,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蚕和生态环境。

2. 展示成果: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七、课堂小测1. 教师设计一些关于诗歌内容和蚕的生长过程的问题,进行课堂小测。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评价和反馈。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享他们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和收获。

九、家庭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堂上的讨论成果。

小学二年级语文《蚕姑娘》阅读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蚕姑娘》阅读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蚕姑娘》阅读教案本教案是为小学二年级语文课程编制的。

主要阅读内容是《蚕姑娘》这篇寓言故事,并根据内容设计相关的课堂教学。

本教案旨在让学生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生活中的道德观和人生观。

一、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作用,了解生活中的蚕丝养殖;2.通过阅读了解蚕丝养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3.通过阅读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分析寓意,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道德观;4.培养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教案的教学重点是:1.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判断寓言故事的寓意;2.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理解蚕丝养殖,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3.培养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是:1.让学生理解并正确分析寓言故事的寓意;2.帮助学生理解蚕丝养殖的过程;3.培养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一、寓言故事的特点和作用1.寓言故事是一种用寓言手法叙述的小说。

寓言小说往往带有一定的哲理和道理。

2.寓言故事一般都是幽默搞笑的,但寓意深刻。

3.寓言故事主要起到启示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以及提高自己的素质。

二、阅读故事阅读《蚕姑娘》寓言故事,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和自然性。

2.文中同一词汇的使用,如“蚕丝”“蚕茧”等。

3.故事作者所传递的深层信息,要把握住作品背后的寓意。

4.文本结构中的时间序列和逻辑关系。

5.通过理解故事中的生活现象,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蚕茧的产生过程,了解蚕丝养殖的实际操作过程等。

三、对故事进行分析让学生对故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蚕姑娘带给我们的启示和教育。

1.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角色:蚕姑娘农夫尼姑2.故事中所涉及的生活现象和场景:蚕丝养殖生死循环道德观念四、课堂活动设计1.朗读故事:让学生就读全文,并重点介绍和解释每个词汇和短语的含义。

《蚕姑娘》教案

《蚕姑娘》教案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供全班参考。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蚕的生长过程、生字词的掌握以及课文结构的分析。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生活中关注和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如果对今天的内容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我提问。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蚕生长相关的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观察蚕的生长视频或实物模型,了解蚕的每个生长阶段。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对蚕生长过程的观察记录。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蚕的生长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蚕姑娘》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蚕姑娘》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学习生字词,如“蚕”、“姑娘”等;2.阅读理解文章,了解蚕的生长过程;3.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4.分析课文结构,掌握文章总分总的写作特点;5.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了解我国蚕桑文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素养,增强对自然界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
4.文化理解与传承:了解蚕桑文化,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5.科学精神与探究:通过对蚕的生长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兴趣,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激发科学精神。三、教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小学语文《蚕姑娘》教案三

小学语文《蚕姑娘》教案三

小学语文《蚕姑娘》教案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蚕姑娘》。

该文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形式,讲述了蚕的生长过程,详细内容涉及蚕的孵化、吃桑叶、蜕皮、结茧、化蝶等阶段,旨在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奥妙。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蚕的生长过程及相关词汇。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课文内容,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

2. 学具:课文、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蚕的生长过程图片,引发学生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中的小动物是什么吗?它们是如何成长的呢?”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讲解蚕的生长过程。

3.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描述为例,讲解蚕的蜕皮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蚕的生长过程,并进行课堂讨论。

6.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了解的其他昆虫的生长过程,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蚕姑娘》2. 内容:(1)蚕的生长过程:孵化→吃桑叶→蜕皮→结茧→化蝶(2)重点词汇:孵化、蜕皮、结茧、化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蚕的生长过程。

2. 答案示例:蚕从孵化出来后,开始吃桑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蜕皮,经过几次蜕皮后,蚕会结茧变成蛹,化蝶飞出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了蚕的生长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但在课堂实践中,应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其他昆虫的生长过程,进行记录,下节课进行分享。

精选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蚕姑娘》原文及教案

精选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蚕姑娘》原文及教案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蚕姑娘》原文春天天气暖洋洋,蚕卵里钻出蚕姑娘。

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

醒了,醒了,变成黄姑娘。

又黄又瘦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黄衣裳。

醒了,醒了变成白姑娘。

又白又嫩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

醒了,醒了,从此一天一天发胖。

又白又胖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

醒了,醒了,从此一天一天发亮。

睡了四次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爬到蚕山上,吐出白丝,盖间新房。

成了,成了,茧子真漂亮。

茧子里头的蚕姑娘,一声也不响。

过了好几天,茧子开了窗。

变了,变了,变成了蛾姑娘。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蚕姑娘》教案[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掌握多音字发(伯)的读音。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激发学生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一、导人新课,结合学习生字词蚕、姑娘,揭示课题1、出示蚕的挂图,引出课题生字教认。

问:这是什么?(板书:蚕)出示蚕的字卡,学生看拼音读。

注意蚕字是平舌音、前鼻音。

分析字形:蚕字是上下结构,上部是天,下部是虫。

书空记字。

问:谁知道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蚕是一种昆虫,能够吐丝,蚕丝能织成美丽的绸缎)对,人们把蚕看做像一个美丽能干的姑娘,亲切地称蚕为蚕姑娘。

(板书:姑娘,补全课题)出示姑娘词卡,学生看拼音读。

提示注意:娘是鼻音。

分析字形:姑娘两个宇都是左右结构,左部相同,都是女字旁;右部不同:姑字右部是古,娘字右部是良。

分别书空记字。

2、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蚕姑娘》这篇课文。

齐读课题:蚕姑娘。

二、初读指导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后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词。

(1)会读田字格里外的生字以及多音字发。

特别注意区分、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

(二年级语文教案)蚕姑娘

(二年级语文教案)蚕姑娘

(二年级语文教案)蚕姑娘蚕姑娘二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掌握多音字"发"(伯)的读音。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激发学生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结合学习生字词"蚕"、"姑娘",揭示课题1.出示蚕的挂图,引出课题生字教认。

问:这是什么?(板书:蚕)出示"蚕"的字卡,学生看拼音读"cdn"。

注意"蚕"字是平舌音、前鼻音。

分析字形:"蚕"字是上下结构,上部是"天",下部是"虫"。

书空记字。

(2)指名读,引导学生读准加点字的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及三拼音节。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桑叶:(用图或实物讲解)蚕卵:蚕蛾产下的子。

蚕床:指养蚕的用具,如竹匾等(指看书上插图)。

蚕山:(看实物或图)供蚕吐丝做茧的一束束草秆子或麦秸秆子,上尖下宽,所以叫蚕山。

、蛾:(看图)蚕的成虫。

从此:从这时起。

(4)抽字词卡片,让学生读。

(5)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描红指导1.提示注意点。

此:左右结构。

左部"止"第一笔是长"竖"而不是短"竖",第四笔是"提"而不是"横";右部"匕"先写"撇"再写"竖弯钩",两笔连而不交叉,不能写成"七",上部左低右高,下部齐平。

:开头两"竖"长度相当,上下间隔相等,"日"框内部一"横"连左"竖"不连右"折",底部一"横"既连左"竖"又连右"折"。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蚕姑娘》原文、知识点、练习题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蚕姑娘》原文、知识点、练习题

【导语】《蚕姑娘》主要讲述了蚕孵化出来后⽣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

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原⽂】 春天天⽓暖洋洋,蚕卵⾥钻出蚕姑娘。

⼜⿊⼜⼩的蚕姑娘,吃了⼏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裳。

醒了,醒了,变成黄姑娘。

⼜黄⼜瘦的蚕姑娘,吃了⼏天桑叶,⼜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黄⾐裳。

醒了,醒了变成⽩姑娘。

⼜⽩⼜嫩的蚕姑娘,吃了⼏天桑叶,⼜睡在蚕床上,脱下旧⾐裳,换上新⾐裳。

醒了,醒了,从此⼀天⼀天发胖。

⼜⽩⼜胖的蚕姑娘,吃了⼏天桑叶,⼜睡在蚕床上,脱下旧⾐裳,换上新⾐裳。

醒了,醒了,从此⼀天⼀天发亮。

睡了四次的蚕姑娘,吃了⼏天桑叶,就爬到蚕⼭上,吐出⽩丝,盖间新房。

成了,成了,茧⼦真漂亮。

茧⼦⾥头的蚕姑娘,⼀声也不响。

过了好⼏天,茧⼦开了窗。

变了,变了,变成了蛾姑娘【知识点】 字词学习: 字:睡、⿊、黄、⽩、醒、盖、窗、蛾 词:蚕卵、姑娘、⾐裳、漂亮 重点句⼦: 1.⼜⿊⼜⼩的蚕姑娘,吃了⼏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裳。

醒了,醒了,变成黄姑娘。

2.⼜黄⼜瘦的蚕姑娘,吃了⼏天桑叶,⼜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黄⾐裳。

醒了,醒了变成⽩姑娘。

3.⼜⽩⼜嫩的蚕姑娘,吃了⼏天桑叶,⼜睡在蚕床上,脱下旧⾐裳,换上新⾐裳。

醒了,醒了,从此⼀天⼀天发胖。

4.⼜⽩⼜胖的蚕姑娘,吃了⼏天桑叶,⼜睡在蚕床上,脱下旧⾐裳,换上新⾐裳。

醒了,醒了,从此⼀天⼀天发亮。

5.睡了四次的蚕姑娘,吃了⼏天桑叶,就爬到蚕⼭上,吐出⽩丝,盖间新房。

成了,成了,茧⼦真漂亮。

主要内容:《蚕姑娘》这篇课⽂介绍了蚕孵化出来后⽣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

表达了作者对蚕的喜爱之情。

课⽂第⼀⾃然段主要讲春天暖和时,蚕丛蚕卵⾥孵化出来。

第⼆到五⾃然段具体介绍蚕的4次蚕眠情况。

第六、第七两个⾃然段写蚕吐丝结茧最后变成蛾⼦钻出来的情况。

【练习题】 ⼀、看拼⾳,写词语。

ɡūniɑnɡ sānɡyè jiāohuàn ⼆、选择正确的⾳节。

《蚕姑娘》教案精选

《蚕姑娘》教案精选

《蚕姑娘》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4课《蚕姑娘》。

教材通过生动的语言文字,描述了蚕姑娘的生长变化过程,让学生了解蚕的生长特点及其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认读与理解,课文朗读与默读。

难点: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蚕的生长变化过程,体会作者对生命的关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蚕的生长图片。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蚕的生长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本课课题《蚕姑娘》。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尝试理解课文大意。

3. 生字词学习(10分钟)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并根据课文语境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4. 课文讲解(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分析课文中蚕的生长变化过程,并理解作者对生命的关爱。

5. 朗读练习(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6.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蚕姑娘生长变化关爱生命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熟读课文,并复述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3. 以“我眼中的蚕姑娘”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了解了蚕的生长变化过程,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必备:针对《蚕姑娘》的二年级语文教案

教师必备:针对《蚕姑娘》的二年级语文教案

一、引言:二年级是小学的重要阶段之一,也是孩子们开始接触阅读、写作的关键时期。

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是有针对性的,以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培养阅读能力为主要目的,近日,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为大家分享一份关于《蚕姑娘》的二年级语文教案。

二、教学目标1.目标:了解《蚕姑娘》的故事情节、掌握主要词语、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2.具体实施步骤:(1)阅读《蚕姑娘》的内容,并学习相关词汇;(2)通过阅读绘本、翻译、理解,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思考能力;(3)掌握基本的故事情节,学会运用故事情节进行阅读和理解;(4)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提高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1.《蚕姑娘》的主要情节比较好的教学办法是,首先将情节讲述给孩子们听,然后让他们自己理解、发言,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

(1)《蚕姑娘》讲述的是蚕妮娜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蚕妮娜的父母都去城里做生意了,自己留在家里。

一次,蚕妮娜被一只蚂蚁请求为其救治重症母蚂蚁,最后蚕妮娜成功治愈了母蚂蚁,从而得到了蚂蚁的感激和回报。

(2)重点解读:通过分析《蚕姑娘》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故事有三个重要的情节:情节一:蚕妮娜的小生活;情节二:蚂蚁的求助;情节三:蚕妮娜的治愈。

通过了解三个情节,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的意义和情感。

2.相关阅读材料(1)百科类材料:蚕妮娜和蚂蚁的相关信息;(2)小故事类材料:笑一笑童话网,《白雪公主》、《灰姑娘》等。

通过阅读相关材料,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故事情节和背景知识,拓宽视野,提高整体阅读能力。

四、教学方法1.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时,教师不应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可以使用听、看、说、写、思想导图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

如,听故事,看图画,跟读,观看动画片、影视片等。

2.小组学习在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益方面,小组学习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还能帮助孩子们在实验和互相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蚕姑娘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集锦

蚕姑娘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集锦

蚕姑娘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集锦老师每一堂课都需要一份完整教学课件,就需要我们老师要认认真真对待。

教案课件的准备,是新老师为了让课堂教学更加有趣,你认为好的教案课件应该是怎么样的?以下是编辑为大家收集的“蚕姑娘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本文供您参考,并请收藏!蚕姑娘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1】读读《蚕姑娘》本课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了蚕的相关知识,语言活泼生动,充满情趣。

对有养蚕知识或体验的孩子们来说,增加了阅读的兴趣。

但是,对于没有这方面生活经验的孩子们,似乎感觉有些模糊,他们懂不懂这些蚕的相关知识呢?事实上,蚕的生长要经历卵蚕蛹蛾四个阶段,蛾交尾产卵后,数日自然死亡,桑蚕的一个生活世代至此结束,可谓神奇而短暂的生命。

课文重点描写了蚕的四次蜕皮过程,而每一部分的变化过程主要如下:吃睡脱醒变。

孩子们能不能从课文中得出上面的信息呢?教材的设计者可能也考虑到了这样的问题,因此在22页和23页安排了四幅插图,再现了四次蜕皮的样子和蚕蛾产卵的情景,与课文内容相应。

这些蚕的相关知识,课文是用什么样的语言文字来介绍的呢?课题把蚕称为蚕姑娘,表达的就是一种对蚕的喜爱。

在课文中是如何体现和落实的呢?课后第三题安排了读读词语,如果把这些词语在课文中圈画出来,结合上下文,就会发现编者为什么要安排读这些词,你会发现,喜爱之情,亲切之感,不都渗透在字里行间吗?当然,课文还有许多饱含感情的词句。

就不一一例举。

以上谈到的是教材介绍了哪些知识,组织了什么样的语言进行介绍,教学时应该采取哪些策略呢?一、初读懂知识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感。

但是学生对教材介绍的内容不懂,何谈对语言的品味呢?所以第一课时要让学生充分自读,在读正确的基础上,求得对内容的理解。

见到许多教案上有这样的设计:按课文内容填空:刚从蚕卵里钻出的蚕姑娘(),一共睡了()次。

每次醒来都变了样:第一次变得又()又(),第二次变得又()又(),第三次变得又()又(),第四次身体渐渐()。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蚕姑娘》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蚕姑娘》教案、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针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字词认读、朗读和简单句子的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本节课《蚕姑娘》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1.学生年龄较小,对大自然的事物充满好奇,对蚕的生长变化过程有浓厚的兴趣,这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2.学生在认知发展上,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对本课蚕的生长变化过程的理解需要借助具体形象的教学手段。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蚕姑娘》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蚕姑娘》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理解课文中蚕的生长变化过程,认识并学会本课生字词,如“蚕”、“姑娘”、“叶子”等,理解课文中一些基本句子的结构和用法。
2.技能方面:培养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对事物变化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将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重点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字词的掌握,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蚕的生长变化过程,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图片、实物和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蚕的生长变化过程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写作练习:
以“我眼中的蚕姑娘”为主题,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蚕的生长变化过程,以及他们对蚕的情感态度。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创意绘画:
让学生根据《蚕姑娘》课文内容,创作一幅蚕的生长变化过程的绘画作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将所学知识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

(二年级语文教案)《蚕姑娘》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教案)《蚕姑娘》教学设计

《蚕姑娘》教课方案二年级语文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0 个生字,此中绿线内的 4 个只识不写。

理解生字构成的词语;3、初步认识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察看、研究昆虫的兴趣。

教课要点:经过朗诵,联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 4 次蚕眠的状况,认识蚕的成长过程。

学会课文中的生字。

教课难点:指引学生去领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感悟词句表达的感情,抓住段落特色指导背诵。

教课时间:共 3 课时教课方案:第一课时(略)要点学习生字,指导写字第二课时一、导入:1、老师板书“蚕”字揭露本节课学习内容我们中国,很早就养蚕了,古时候人们把它叫做“天虫”,因此“蚕”字上边是个“天”,下边是个“虫”。

2、板全课题揭露新授内容3、谈谈为何把蚕称作蚕姑娘?二、认识蚕的生长状况1、联合生活,沟通对蚕的认识指名谈谈自己养蚕的状况,老师能够联合学生介绍作些增补[在实质生活中,多半学生都养过蚕,对蚕其实不陌生,这是讲堂上学习这篇课文一个很好的共同的话题,因此联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学习这篇课文,能自然地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使得学生对文本内容有种和蔼感。

同时经过互相沟通养蚕的状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蚕的一世。

]2、自读课文,思虑:蚕从卵变为蛾经历哪些过程?3、指名说蚕的生长过程,老师联合学生讲话出示蚕的生长过程表示图,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蚕卵、茧子、蚕山、蚕床,认识蚕的一世。

[课文中“蚕山”“蚕床”这两个词的意思学生不太懂,即便是养过蚕的学生在实质生活中也不太会用到这两个词语。

这两个词语又不是用语言能解说清楚的,因此能够利用有关图片让学生认识“蚕山”“蚕床”联合学生讲话帮助理解词义。

]4、此刻,你能理出蚕姑娘的生长过程了吗?(学生说老师板书)板书:蚕卵蚕姑娘吐丝结茧变为蛾子增补:蚕姑娘变为蛾子后,再产下蚕卵,而后蛾子就逝世了。

这就是蚕的一世。

三、朗读课文,加深领会(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老师口述第一自然段内容,出示有关图。

小学语文《蚕姑娘》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蚕姑娘》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蚕姑娘》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会认“蚕、姑娘”等10个生字,会写“蚕、蛋”等9个生字。

1.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3了解蚕的生长过程,体会作者对蚕姑娘的喜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蚕的兴趣。

2.2运用多种阅读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3学会合作学习,交流分享对课文的感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3.2培养学生尊敬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1认识生字词,正确书写生字。

1.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教学难点:2.1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把握课文细节。

2.2体会作者对蚕姑娘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蚕宝宝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学习生字词2.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自主拼读,组内交流。

2.2学生汇报交流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2.3学生再次拼读生字词,巩固记忆。

3.初读课文3.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3.2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4.精讲课文4.1教师引导学生分段落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2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3学生交流对课文的理解,教师点评并指导。

5.深入感悟5.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5.2学生分享对课文的感悟,教师点评并指导。

6.课堂小结6.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鼓励。

7.作业布置7.1抄写生字词,巩固记忆。

7.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生字词学习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在课文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在课堂小结环节,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蚕姑娘》教学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蚕姑娘》教学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蚕姑娘》教学设计案例〈〈蚕姑娘》是一篇以童话为形式出现的常识性课文。

作者从蚕身体的大孝肥瘦、颜色的变化,介绍了蚕成长过程的每个特征。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蚕姑娘》教学设计案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蚕姑娘》教学设计案例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掌握多音字发”伯)的读音。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激发学生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字词,会仿照例句写话,能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及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变化。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结合学习生字词蚕”、姑娘”,揭示课题1、出示蚕的挂图,引出课题生字教认。

问:这是什么?(板书:蚕)出示蚕” 的字卡,学生看拼音读“cdn”注意蚕”字是平舌音、前鼻音。

分析字形:蚕” 字是上下结构,上部是夭”,下部是虫”。

书空记字。

问:谁知道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蚕是一种昆虫,能够吐丝,蚕丝能织成美丽的绸缎)对,人们把蚕”看做像一个美丽能干的姑娘,亲切地称蚕”为蚕姑娘”。

(板书:姑娘,补全课题)出示姑娘”词卡,学生看拼音读"g0niong/提示注意:娘”是鼻音,不能读成帕ng。

分析字形:姑娘”两个宇都是左右结构,左部相同,都是女字旁”右部不同:姑”字右部是古”,娘”字右部是良”。

分别书空记字。

2、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蚕姑娘》这篇课文。

齐读课题:蚕姑娘。

二、初读指导1、给每个白然段写上序号后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词。

(1)会读田字格里外的生字以及多音字发”。

特别注意区分、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桑叶蚕卵蚕床蚕山吐丝茧子盖新房蛾从此(3)读顺课文。

3、检查白学效果。

(1)出示字词蚕桑xx从此瘦钻出换上卵茧(2)指名读,引导学生读准加点字的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及三拼音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蚕姑娘》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蚕姑娘》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原文】春天天气暖洋洋,蚕卵里钻出蚕姑娘。

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

醒了,醒了,变成黄姑娘。

又黄又瘦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黄衣裳。

醒了,醒了变成白姑娘。

又白又嫩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

醒了,醒了,从此一天一天发胖。

又白又胖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

醒了,醒了,从此一天一天发亮。

睡了四次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爬到蚕山上,吐出白丝,盖间新房。

成了,成了,茧子真漂亮。

茧子里头的蚕姑娘,一声也不响。

过了好几天,茧子开了窗。

变了,变了,变成了蛾姑娘。

【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激发学生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激发学生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教育养成训练点养成学生认真听讲,认真书写的学习习惯。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结合学习生字词蚕、姑娘,揭示课题1、出示蚕的挂图,引出课题生字教认。

问:这是什么?(板书:蚕)出示蚕的字卡,学生看拼音读。

注意蚕字是平舌音、前鼻音。

分析字形:蚕字是上下结构,上部是天,下部是虫。

书空记字。

问:谁知道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蚕是一种昆虫,能够吐丝,蚕丝能织成美丽的绸缎),人们把蚕看做像一个美丽能干的姑娘,亲切地称蚕为蚕姑娘。

(板书:姑娘,补全课题)出示姑娘词卡,学生看拼音读。

注意“姑娘”读轻声。

提示注意:娘是鼻音。

分析字形:姑娘两个宇都是左右结构,左部相同,都是女字旁;右部不同:姑字右部是古,娘字右部是良。

分别书空记字。

2、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蚕姑娘》这篇课文。

齐读课题:蚕姑娘。

二、初读指导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后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词。

(1)会读田字格里外的生字以及多音字发。

特别注意区分、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桑叶蚕卵蚕床蚕山吐丝茧子盖新房蛾从此(3)读顺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字词:蚕桑叶从此瘦钻出换上卵茧(2)指名读,引导学生读准加点字的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及三拼音节。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4)抽字词卡片,让学生读。

(5)分自然段读课文。

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思考:蚕从卵变成娥经历了几个过程?(2)交流反馈。

重点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完整。

三、描红指导1、提示注意点。

重点指导“蚕”“桑”“盖”。

蚕:上面首笔是“横”,而不是“撇”。

桑:上部三“又”呈品字形分布,上大下小,一律改“捺”为“点”。

盖:上部开头两笔为一侧“点”、一撇“点”,三“横”间隔均匀,中横略短。

2、学生练习描红。

四、布置作业1、练读课文,注意第2~5自然段词句的异同。

2、读抄词语(见文后练习3)。

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1、听写词语。

变成吐丝蚕姑娘吃桑叶换上从此暖洋洋盖新房2、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1-5自然段)1、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出示蚕钻出卵的图片。

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2)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事?(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蚕姑娘从蚕卵里钻出来的时间是在天气暖洋洋的春天里)(告诉我们蚕是从蚕卵中孵出来的)(板书:卵一蚕)问:钻出是什么意思?(在这里,钻出就是爬出来的意思)引导学生读好词语“暖洋洋”。

(3)小结: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就知道蚕是在春天从蚕卵里孵出来的。

(4)齐读第1自然段。

2、第2自然段。

出示四次蚕眠情况图,让学生观察蚕的不同样子,发现蚕的变化。

学生到课文第二到五自然段中去找有关词语。

(1)指名读。

(2)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又黑又小)(板书:又黑又小)蚕姑娘出来以后怎么样?(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

醒来以后,变成黄姑娘)(板书:吃桑叶、睡、脱、醒)教师提示注意:蚕吃桑叶的几天当中,它是在动着的;而从睡到醒当中的时间里,它是不吃也不动的,这叫做蚕眠。

(板书:蚕眠)蚕眠共有四次,每次都要脱去一层皮。

第一次蚕眠脱去的是黑皮换上了黄色的皮,所以说变成了黄姑娘。

(3)小结:读了第2自然段。

我们知道了蚕在生长中开始阶段的情况。

(4)齐读第2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和上面第2自然段的语句基本相同,但有几个词语换了,谁能说一说?(又黑又小换成又黄又瘦;黑换成黄,黄换成白)这反映了什么情况?(反映了蚕姑娘在不断生长)(板书:又黄又瘦)还有什么词语换了?(就换成又)谁能说说就和又表示的不同意思?(表示两个不同动作接连发生用就;表示某个动作的重复发生用又)对,这里用又表示第二次蚕眠的情况是恰当的。

(3)齐读第3自然段,注意词语换用的情况。

4、第4、5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两个自然段和上面第3自然段相比,谁能说说哪些语句不同?(又黄又瘦换成了又白又嫩和又白又胖;变成白姑娘换成了从此一天天发胖和从此一天天发亮;脱下黄衣裳换成了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板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发亮)这反映了蚕姑娘不断地长大了。

(3)齐读第4、5自然段,注意词语换用情况。

学生自己练读,带着高兴、喜悦的心情读这几个自然段。

三、指导背诵1、看提示(写在小黑板上)背诵第2、3自然段。

又——又——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衣裳。

醒了,醒了,变成——姑娘。

(每空依次在上下填两个字,下同)2、看提示背诵第4、5自然段。

又——又——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

醒了,醒了,从此一天天发四、课堂作业朗读、练习背诵第l-5自然段。

第三课时一、检查复习指名背诵第1-5自然段。

二、继续细读课文(第6、7自然段),1、第6自然段。

用一个词形容睡了四回的蚕姑娘。

(1)指名读。

(2)为什么要写明睡了四回?(因为蚕眠有四次,这是蚕的生长特点,所以必须特别写明)这个自然段里把茧子比作什么?(新房)为什么说茧子真漂亮?(茧子又白又亮,长圆形,很好看)(3)这段里为什么不写醒了,醒了,要写成了,成了?(蚕没有再睡,就不能说醒了;蚕结茧子好比盖新房,茧子结成,好比新房盖成,所以要写成了)成了,成了,茧子真漂亮。

这句要怎样读?(要读出喜悦的语气来)请你把这句读一下。

(学生读)(4)小结: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蚕吐丝结茧前后的情况。

(板书:吐丝结茧)(5)齐读第6自然段。

2、第7自然段。

(1)指名读。

(2)茧子里面的蚕姑娘称做什么?自答:茧子里的蚕称蚕蛹。

(板书:蛹)为什么写它一声也不响,不写一动也不动?(茧子里的蛹是慢慢在变化,逐渐长出两对翅膀来,所以不能写一动也不动)(3)茧子开了窗是什么意思?自答:蚕蛹长出翅膀,成为蚕蛾(板书:蛾),蚕蛾咬破茧壁飞出来就是开天窗的意思。

(学生看图)变了,变了,变成蛾姑娘。

这句要怎么读?(要读出惊异好奇的语气来)请你读一下。

(学生读)(4)看图,想一想:两个蚕蛾在干什么?(蚕蛾在产卵)提示:蚕蛾产卵后死去,第二年春天,蚕卵又能孵出小蚕来,又开始新一轮的生长过程。

(5)齐读第7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1、根据板书内容说说蚕的生长过程。

2、填空练习,概括课文。

从——里钻出来的又——又——的蚕姑娘,一共睡了——次,每次醒来都变了样,第一次变得又——又——;第二次变得又——又——;第三次变得又——又——;第四次身体一天天-。

它吐——结——,最后——开了窗,飞出了——姑娘。

3、齐读完成填空后的这段话。

情感升华蚕姑娘一声也不响地化作了蛾姑娘,飞走了,留下了漂亮的茧子,你知道茧子可以用来干什么吗?你们想对蚕姑娘说些什么?蚕姑娘她后悔吗?四、课堂练习1、读句子,初步认识句子的并合(课后练习4)。

这里有两组句子,每组三句话,要求我们读一读。

初步懂得怎样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来说。

(1)各人自读,体会。

(2)指名读第一组三句话。

(3)谁能说说怎样把第一、二两句并成第三句的?(把一、二两句连起来,把第一句未了的句号改为逗号,把第二句开头的蚕姑娘去掉,这就并成了第三句)第二组三句话的练习方法同此。

2、背诵第6、7自然段。

(1)利用押韵的字引背。

(2)分两个大组,一组背,另一组听,再交换一次。

评议。

(3)各人自背。

(4)指名背诵。

3、背诵全文。

(1)全班背诵。

(2)指名背诵。

4、书面作业。

(1)扩词。

蚕()()()()换()()()丝()()()(2)照样子,写词语。

例:暖洋洋红通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