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戊戌变法
第6课《戊戌变法》知识点总结
第6课《戊戌变法》知识点总结【知识清单】一、时间与时代背景戊戌变法发生于1898年6月 - 9月这一特殊历史时期。
彼时,中日甲午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马关条约》的签订如同一把利刃,深深刺痛了中国。
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使中国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列强的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幅提高。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救亡图存成为了有识之士们共同的使命,戊戌变法应运而生。
二、代表人物与运动序幕以康有为、梁启超为杰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亦称资产阶级改良派)登上了历史舞台。
1895年春,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时刻,康有为、梁启超发起了震惊中外的公车上书。
当时,《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各地举人义愤填膺,他们齐聚北京,联名上书光绪皇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公车上书就像一声振聋发聩的号角,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气势磅礴的序幕,也点燃了无数爱国志士心中变革的火焰。
三、运动的发展在变法维新运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众多有识之士积极投身其中,为传播新思想、新观念不遗余力。
严复,这位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璀璨之星,通过翻译《天演论》,将西方进化论学说引入中国。
他宣传“物竞天择”的观点,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当时国人蒙昧的思想世界。
严复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见识,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中国西学之第一人,更被誉为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
他的思想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无数渴望变革的心灵。
与此同时,报刊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介,在变法运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这些报刊成为了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的重要阵地,它们犹如战斗的号角,将变法的理念传播到全国各地,使更多的人了解到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和变革意识。
四、运动的高潮:百日维新(戊戌变法)1.变法开始的标志:1898年6月11日,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打击封建官僚制度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
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义的发展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有利于传播新思想 和培养人才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有利于增强军队实力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将 光绪帝囚禁起来,大肆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 法诏令,“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慈禧太后为什么反对变法?
变法提出的新政是要用西方资本主义国 家的制度模式改变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触 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囚禁,康有 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以谭嗣同 为首的戊戌六君子被捕后英勇牺牲。
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 刘光第 林旭
杨锐 杨深秀 康广仁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谭嗣同绝命诗
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了中国
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一个缺口。这主要说明
戊戌变法( C )
A.维护了封建统治
B.得不到群众支持
C.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传播了革命思想
救国之道。
材料一 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 先进的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痛定思痛,开始探索 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 该而且也只能像日本那样变法维新,学习西方。1895年 5月,康有为在北京发动著名的“公车上书”……
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 徒蹈宋明积习,于时政毫无裨益,即以中国大经大法而论,五帝三王,不 相沿袭,譬之冬裘夏葛,势不两存,用特明白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 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6课-戊戌变法(27张ppt)
课堂小结
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
发展
高潮
百日维新 实行变法
创办报刊 建强学会
发生
公车上书 揭开序幕
结局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
封建 势力 进行 阻挠 破坏
1.材料:“变者,天下之公理也。”请回答: (1)这句话是谁说的?
梁启超
(2)他是在什么背景下说出这句话的?
依据材料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除慈禧控 制的朝廷外,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 材料二: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的感慨: “朕虽有改革之心,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材料三: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 当变法曲终人散之时,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好多 人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但是,谭嗣同把变法失败归结为中国历来没有为变法 流血牺牲者是片面的,如果谭嗣同和梁启超等人一起逃跑 ,也不失为明智之举。这样,一来可以为变法保存有生力 量,有望他日东山再起,为中国尽力,又可以减少牺牲。
最后,不管谭嗣同的选择如何,都已经成为历史,站 在今天的角度,我们仍然视他为英雄,戊戌变法的流血牺 牲者。
实业家
准备科考的读书人
八旗兵
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的心血,想从 之乎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 要骂带头领导的人是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 不切齿痛恨。
百日维新的失败
中南海瀛台
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发动 戊戌政变,囚禁光绪,逮捕了维新派人士,掌握清政 府全权,戊戌变法失败。
百日维新的内容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课件
课堂过关
学业质量达标
1.(2023·辽宁抚顺期末)《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
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
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
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
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发展农、工、商业;改革 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和国家财政的制度化建设
同步导图填空
方面
内容
作用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
文化
利于思想的解放及西学的传入
戊百
办新式学堂
戌 日 军事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提升军队战斗力
变 法
维 新
结果: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捕杀__谭__嗣__同___、
课堂过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开展上述活动的时代背景。 (6分)
答:背景:严复开展洋务运动的时代背景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 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 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严复开展维新变法的时代背景是甲午中日 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 度,为挽救民族危亡,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展 开了维新变法运动。(6分)
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戊戌六君
子”)。
影响: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易错点拨
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公车上书;标志着戊戌变法失败 易错易混
的事件是戊戌政变 易错字词
综合探究
【唯物史观——风云起波澜】 材料一 日本人的战争给中国的傲慢和自满以毁灭性的打击。这个 大帝国在受轻视的、配备现代战争武器的邻国面前显得十分无能。
第6课 戊戌变法
—《变法通议》
梁启超 (1873~1929年)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天津的《国闻报》
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 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 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 图强。
过关斩将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强学会的成立 B.《万国公报》创刊
C.“公车上书” D.保国会的成立 2、 “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 )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 C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D 《马关条约》的签订
3、光明中学八年级要排演一场《戊戌变法》 的历史剧,张军饰演变法时期的一位商人, 那么他应最赞同下列哪项法令( )
严复
(1854~1921年)
中外纪闻 保国会 强学会 国闻报
南学会 实务学堂
时务报
万木草堂
变法期间学 会、学堂、 报馆分布示 意图。
百日维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背景
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
维新派的推动下, 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时间
开始的标志
1898年6.11--9.21
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A.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B.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C. 人民群众的反封建斗争
D. 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斗争
军事 裁减绿营,训练新有式利军于队增。强军事力量
戊戌政变
原因: 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他们掌有实权, 阻挠和破坏变法诏令的贯彻
时间: 1898年9月21日
内容: 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 法诏令,康有为、梁启超先后出逃, “戊戌六君子”被杀
第6课-戊戌变法-(共21张PPT)
日本 台湾和澎湖列岛
福建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 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 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 二万万两的突然消息传至,在北 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 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 有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 “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 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 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 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 门前请代奏。
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
创办报刊 建强学会
发生
公车上书 揭开序幕
结局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
封建 势力 进行 阻挠 破坏
教训: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 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 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这段 材料反映了这次改革的性质是( )
A.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A.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B.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D.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4. 戊戌变法的意义与教训
历史意义
1.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求挽救 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步的作用。
2.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 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3.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教训: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课堂小结
发展
高潮
百日维新 实行变法
公车上书
(1)背景:丧权辱国《马关
条约》的签订。
(2)时间,人物:1895年,
康有为、梁启超。
(3)内容:
上书光绪皇帝,反对同日 本议和,迁都、请求变法图强
(4)影响: 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初中历史八上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37张PPT)
1898 年 6 月 11 日清政府颁布“明定 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数年以 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 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 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 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 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 弊。
政变 囚禁光绪皇帝 搜捕维新人士 废除变法诏令
百日维新
这次变法历时 103 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
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杨锐、 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 被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所有新政,除7月开办的京师大学 堂(今北京大学)外,全部都被废止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897 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 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
光绪帝表示 “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直接原因?
【P30】
百日维新
德国军舰占领胶州湾
原因 1897 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
1897年11月14日,德帝国主义借口“巨野教案” 悍然出兵侵占青岛,并于翌年三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1898年6月11日《明定国是诏》
百日维新内容?
【P30】 提示:政治、经济、教育、军事
百日维新
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 允许官民 上书言事
有利于 资产阶级参政
百日维新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 工矿企业,发展 农、工、商业
改革财政 编制国家预算
有利于 资本主义发展
百日维新
教育
废除八股 改试策论 开办新式学堂
——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
第6课 戊戌变法(共27张PPT)
新政一开始就遭到许多人的反对。新政之初,慈禧虽然没有表示异 议,但却提出三条“上谕”强迫光绪帝布告天下。同时做好了随时镇压 的准备。
百日维新
材料一:戊戌变法持续时间仅 103天,共发布280多件新政谕旨, 平均一天就是两件多,其中明确指 示具体办法,谕令实行的就有175 件。 材料二:变法之初康有为向光 绪帝提出“守旧不可,必当变法; 缓变不可,必当速变;小变不可, 必当全变”
局限性:可以看得出过去他们主张的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等主张在法令中没有, 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行动比他们的宣言落后了。
百日维新
有人说:“虽然国难那样严重,反对变法的人仍居大多数。为什么 呢?一句话,打破了他们的饭碗。人人都知道应该废八股,提倡实 学;但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 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的心血,想从之乎也 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带头 领导的人是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 恨。”
主要宣传了变法图强的观点。 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百日维新
背 景 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消息传出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 是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 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光绪帝,1875年-1908年 在位。 即位时年仅四岁,由慈 禧太后“垂帘听政”。1887年 亲政,但仍由慈禧太后“训 政”。1889年,太后“撤帘归 (1871—1908)政”。
维新派想争取列强的支持,但未成功;于是寄希望于在天津小站练兵 的袁世凯。
光绪帝接见外国使节
袁世凯
结果
谭劝袁说:“1、包围颐和园。2、杀死荣禄,而他自 己(谭)负责派刺客去干掉那个”老朽“(慈禧皇太 后),袁世凯巧妙回避任何承诺,告诫谭行动不要过 于仓促。
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22张ppt)
材料:日本一弹丸岛国耳,自明治维新以来,力行西法,亦仅仅三十余年,而 其工作之巧,出产之多,矿政、邮政、商政之兴旺,国家岁入租赋共约八千余 万元,此以西法致富之明效也。其征兵宪兵预备后备之军,尽计不过十数万人, 快船雷艇总计不过二十余号,而水路各军,皆能同心齐力,晓畅戎机,此又以 西法致强之明效也。反镜以观,得失利钝之故,亦可知矣。今士大夫莫不以割 地赔费,种种要挟为可耻,然今时势所逼无可如何,则惟有急求雪耻之方,以 坐致自强之效耳。
谢谢观看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 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强烈的爱国主义和为追求理想勇于牺牲自己的精神
合作探究: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材料一: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除慈禧控制的朝廷外,各省督抚大
多持观望态度。 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强大
材料2——戊戌生维了新广冲泛击而了持封久建纲的常影名响教,,各起地到开思设想学校启兼蒙学的西作方用科;技,妇女也能禁缠
足、入女学校②了是。政治近代化的开端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
材料3——戊戌③变局法限在性中:国历没史有上改第变一半次殖提出民了地由半传封统建走社向现会代性的质系,统资方产案…阶…级倡改导博
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 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 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 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
B
课堂练习
1.“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 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 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 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 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
第6课 戊戌变法
——梁启超《变法通议》
天津的《国闻报》
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以“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
地位 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国闻报》1897年10月26 日创刊于天津。刊登国内各省 要闻,同时译载重要政论及名 著,如连载严复译的赫胥黎 《天演论》等。在维新运动中 影响很大,成为维新派的重要 宣传工具,与上海《时务报》 分掌南北舆论界的领导地位。 戊戌变法后遭清政府查办, 1898年12月被迫停刊。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 四邻交逼,不能立国。”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百日维新
时 间 1898年(戊戌年)6月11日-9月21日,103天 开始标志 清政府颁布 “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国是”则指国 家大计,国家的指导 方针、理论基础、方 针政策。
百日维新
从 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史称“戊 戌变法”。维新派试图不动摇封建统治基础,照搬西方制度进行社会改革。涉
历史意义
“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现象蔚然成风,以建立近代式国家为 指向的“国民”“国权”“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国自 强”成为思想界的共识。
合作探究: 1.从目的和内容两方面归纳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的异同?
2.为什么说戊戌变法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 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戌 林旭、杨锐、杨深秀、
六 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
君
子
“我各自国横变刀法向,天无笑不,从去流留血肝而胆成两,昆今仑中。 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之怕以 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结果
谭嗣同等六君子使中国近现代史在沉郁了58年之后,有了崭新 的诠释,以炽热的血液浇灌富强与自尊的花蕾,也使得中国知识分 子不再深锁于红墙大院的点缀,而重拾起浩然长存的气脉与风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共24张PPT
李
(拍桌子)住嘴,此不忠不孝之论,不可宽容。
鸿
章 今天祖宗留下的疆土都保不住了,还谈什么祖宗之法,就
拿总理衙门来说吧,祖宗之法里并没有,是最近跟洋人打 交道才新设立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必须变。
翁
同
(捋胡子)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解,难得难得
龢
,我会尽最大努力把他引见给皇帝的。
材料:1895年,强学会成立。当时有名的官员翁同龢 、孙家鼐、 李鸿藻都列了名,刘坤一、张之洞、王文韶等都捐了5000两银子入 会。李鸿章得知强学会成立后,表示赞赏,自愿捐3000两银子入会, 但康有为拒绝。
梁启超
假如你是维新派中的一员,在 “公车上书” 失败后,要想使更多的 人维新思想,你会怎样做?
➢创办报刊 ➢组织学会 ➢开办学堂,培养人才
维新思潮的传播
1、在各地组织学会 2、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影响最大的是 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维新政治团体----强学会遗址
3、翻译著作—严复的译作《天演论》
麻木
枯萎
老百姓
软 弱
资产阶级
改良道路在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中国行不 通
课堂小结
发展
高潮
百日维新 实行变法
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
创办报刊 建强学会
发生
公车上书 揭开序幕
结局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
封建 势力 进行 阻挠 破坏
教训: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启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资产 阶级改良的道路行不通。中国的民 族资产阶级维新派不能完成救中国 的任务。
公车上书
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
《马关条约》
刺激列 强侵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共19张PPT)
1895年﹒获悉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后, 于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1895年﹒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
1896年﹒成立强学会
梁启超(1873—1929)
执笔《时务报》
1897年﹒担任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
时务学堂旧址
时务学堂功课,分为 两种:一曰普通学, 其目有四:‘一曰经 学,二曰诸子学,三 曰公理学,四曰中外 史志及格算诸学之粗 浅者’。二曰专门学, 其目有三:‘一曰公 法学,二曰掌故学, 三曰格算学’。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就该努力。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TM竟然以为我竭尽全力了。能力是练出来的,潜能是逼出来的,习惯是养成的,我的 成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不要因为希望去坚持,要坚持的看到希望。最怕自己平庸碌碌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最简单的恰恰是最难的。拿梦想去拼,我怎么能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会努力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行为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人生充满苦痛,我们有幸来过。如果骄傲没有被现实的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么会明白要多努力才能走到远方。所有的 豪言都收起来,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十年后所有难过都是下酒菜。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 停止一日努力。失败时郁郁寡欢,这是懦夫的表现。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越努力,越幸运。每一个不起舞的早晨,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死鱼随 波逐流,活鱼逆流而上。墙高万丈,挡的只是不来的人,要来,千军万马也是挡不住的既然选择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漫漫长路,荆棘丛生,待我用双手踏 平。不要忘记最初那颗不倒的心。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 源泉。感恩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一个聪明的大脑。思考疑难的问题,生命的意义;赞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记住精彩的瞬间,激动的时刻,温馨的情景, 甜蜜的镜头。感恩生命赋予我们特有的灵性。善待自己,幸福无比,善待别人,快乐无比,善待生命,健康无比。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 的开始。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来的却是 失败。没有一个朋友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比得上病魔,与其为病痛暗自流泪,不如运动健身为生命添彩。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 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 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 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甚至一生。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 消耗身体。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 费。在这个尘世上,虽然有不少寒冷,不少黑暗,但只要人与人之间多些信任,多些关爱,那么,就会增加许多阳光。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 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 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今天做别人不 愿做的事,明天就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到了一定年龄,便要学会寡言,每一句话都要有用,有重量。喜怒不形于色,大事淡然,有自己的底线。趁着年轻, 不怕多吃一些苦。这些逆境与磨练,才会让你真正学��
第6课 戊戌变法 教学设计
第6课戊(wu) 戌(xu) 变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掌握戊戌变法的背景、发生原因、内容、意义、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教训,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预习,初步了解本课基本知识内容;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基础知识性问题,教师辅导;师生探究戊戌变法发生原因、失败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戊戌变法是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
(2)学习维新人士变法图强的斗争意识和义无反顾的英勇气概。
(3)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内容。
【教学难点】戊戌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导入讲授新课:一、揭开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公车上书师: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
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到日本签订《马关条约》,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康有为联合在北京会试的举人1300多人联名上书光绪帝,痛陈割地弃民的严重后果,力主拒绝和议,明定对策,提出四项解决办法:下诏鼓舞天下之士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这次上书冲破了清政府“士人干政”的禁令,提出了维新改良的政治纲领。
这就是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汉代以公家车马送应举的人上京,后以“公车”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
这次上书虽被都察院拒绝,但上书内容广为流传。
这是维新改良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的起点。
师:公车上书这件事反映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什么样的精神?师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师展示材料:自上书不达之后,日以开会之义号之于同志。
陈次亮谓办事有先后,当以报先通其耳目而后可举会。
报开两月,舆论渐明,初则骇之,继亦渐知新法之益。
吾复挟书游说,日出与士大夫讲辩,并告以开会之故,明者日众,乃频集通才游宴以鼓励之。
——清华大学历史系编: 《戊戌变法文献资料系日》公车上书后,维新派见上书没有效果,于是想以集会的方式进行活动,而集会之前先办报刊,即《万国公报》。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第2单元 第6课 戊戌变法
板书设计
戊戌 变法
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序幕:公车上书
过程 创办报刊、组织学会 百日维新
结局 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意义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当堂演练
1.康有为、梁启超等“公车上书”的直接起因是 ( C) A.《南京条约》签订 B.《北京条约》签订 C.《马关条约》签订 D.德国强占胶州湾
➢ 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 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开始 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 “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 变法。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 法诏令。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 史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内容及影响
内容
影响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 农、工、商业
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 ) A.公车上书 B.《万国公报》的创办 C.强学会的成立 D.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
3.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C )
A.林则徐、魏源
B.李鸿章、左宗棠
C.康有为、梁启超
D.洪秀全、光绪帝
4.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 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 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 变法运动( B )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有利于革新吏治,使官民参与政 权的积极性提高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
有利于国家财政的制度化建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 (共24张PPT)
利兵乎?
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徒蹈宋
明积习,于时政毫无裨益。即以中国大经大法而论,五帝三王,不相沿袭,譬之 冬袭夏葛,势不两存,用特明白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 宣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 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专心致志,精益求精,毋徒袭其皮毛,毋竞 腾其口说,总期化无用为有用,以成通经济变之才。…… 将此通谕知之。
读一读谭嗣同临刑前的壮语 1、"有心杀贼"中的贼指 的是谁? 贼指以慈禧为首的封建 顽固派以及侵华的列强
2、为什么“无力回天”?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 弱和个人力量的弱小
3、”死得其所,快哉! 快哉“表现出什么精神?
彰显出强烈的爱国爱 民思想和为追求理想 勇于牺牲自己的精神
中就的头
国有人苦 「
的舍,干 我
开始标志:1898 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类别
经济
政治 文教 军事
内容
保护农工商业,提倡开办实业 奖励发明创造,发展科学技术
影响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广开言路,准许民众上书言事; 精简机构 ,裁汰冗员,澄清吏治
有利于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参政。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鼓励
有利于科技文
脊身就的 们
梁求有人 从
. ——
」
法 的
为 民
, 就
古 以
人请有 来
,命拼 ,
这的命 就
鲁 迅
就人硬 有 是,干 埋
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说明什
么问题?从中我们能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资而本封主建义顽发固展势不力充过分于,强资大产。阶级维新派势力弱小,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共24张PPT)
A.提过了工作效率
B.起了思想启蒙 C.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D.摧毁顽固派力量
5、“举国鼓舞欢蹈,征求上书,民间疾 苦,悉达天听。”这段话描述的是戊戌变 法是哪项变法法令的实施情况( )
A.开放言论
B.创办京师大学堂
C.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
D.准许创办报刊和组织强学会
6、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
戊戌政变与戊戌变法的失败
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为 首的顽固派的利益。他们掌有实 权,阻挠和破坏变法法令的贯彻。 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 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 令。康有为、梁启超先后出逃。 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 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 史称“戊戌六君子”。这次变法 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 维新”。
结果 意义 戊戌政变,六君子遇害,戊戌变法失败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1、支持维新派进行变法的清朝皇帝是( A.咸丰皇帝 B.同治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2、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 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议论是( A.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 B.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C.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 D.他是没有地方可逃
戊戌变法的意义
①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求挽救民 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步的作用。
②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 作用。 ③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结论: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 背景 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序幕:公车上书(1895年)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 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 发展:组织强学会、创办报刊 戊 经过 热情,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符 戌 时间(1898.6.11—9.21) 合历史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 高潮:百日维新 内容(政治、经济、文化 变 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然而也充分说明资产阶级通过 教育、军事一系列变革) 改良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时务报》书影
《时务报》《国闻报》刊头
戊戌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重要刊物之一, 1896年8月在上海创刊。梁启超任主笔。
一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康广仁
康有为 梁启超
一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北京强学会旧址
北京强学会是维新派的重要政治团体。1895年8月由康有为在北京 正式成立。该会每十日集会一次,每次有人演说,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户纷 争,互相水火,徒蹈宋、明积习,于时政毫无裨益。即以 中国大经大法而论,五帝三王,不相沿袭,譬之冬裘夏葛 ,势不两存,用特明白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 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 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 空疏迂谬之弊。专心致志,精益求精,毋徒袭其皮毛,毋 竞腾其口说,总期化无用为有用,以成通经济变之才。 ……将此通谕知之。
伏乞皇上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而已……窃认为今之为治,当以开创之势治天下,不当以守成之势治天下……
《易》曰“穷则变,变则通。”……窃为皇上筹自强之策,计万世之安,非变通旧
法,无以为治。
——《公车上书》
直接原因 《马关条约》的签订
公时 间
车 上
主要内容
书结 果
重要影响
戊 戌 变 法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 课堂小结
戊戌变法
学习目标
1、了解公车上书的时间和主张;识记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及宣 传的维新思想;理解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2、通过分析和评价光绪帝颁布的一系列变法诏书的主要内容 ,变法的历史意义以及变法失败的原因,让学生初步学习辩 证地、全面地认识历史的方法。
二 百日维新
“明定国是”诏书影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进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迩 者诏书数下……皆经再三审定,筹之至熟,甫议施行。惟 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 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晓晓,空言无补,试 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 ,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 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一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 公 车 上 书 记 》 书 影
1895年发起的“公车上书”,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 政治运动的标志,揭开了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序幕。
一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康、梁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 后改名《中外纪闻》
1891~1897年,康有为在广州创办了万木草堂,宣传维新理想。培养与造就 大批变法维新骨干(如梁启超等)。在万木草堂亲自讲学,前后历时7年。同时, 在这里编写了《新学伪经考》等维新变法著作。1898年9月被清政府查封停办。
一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义和团运动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
一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背景
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 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要求实行变法改革社会现状
目的
资产阶级维新派 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光绪帝 挽救清王朝的统治危机和加强自己的权力地位
态度积极 行为被动
1895年 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
失败 打破清政府长期以来规定知识分子不得过问朝政的禁令, 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
一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想象画)
早在汉代,便 有了以公家车马送 应试举人赴京的传 统。最早为汉代官 署名,臣民上书和 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后也代指举人进 京应试。原指入京 请愿或上书言事, 也特指入京会试的 人上书言事。“公 车”成为应试举人 的代称。
军事方面
训练和装备新式军队
“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新政共推行了 103天,所以戊戌变法又称作“百日维新”。
二 百日维新
北京颐和园乐寿堂
1889年(光绪十五年),慈禧太后“撤帘归政”,表面上将政权交给光绪帝,自己 退居颐和园休养,实际上仍然操纵着国家大权。乐寿堂即为慈禧太后在颐和园居住的地 方。光绪帝“百日维新”时,慈禧太后即在此不断密谋,后来发动了“戊戌政变”。
一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北京保国会遗址
1898年4月12日,北京保国会由康有为等人发起成立,是戊戌变法 运动期间维新派的重要政治团体。北京成立保国会,将变法推向高潮。
一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戊戌变法时期学会、学堂、报馆一览表
名
称
万木草堂
《中外纪闻》
(原名《万国公报》)
强学会
《时务报》
《国闻报》
《知新报》
——“明定国是”诏(节选)
1898年夏,光绪帝召集军机处的大臣,表示变法决心。认为国是不定,则号令 不行,遂于6月11日颁布《定国是诏》。“百日维新”从此开始。
二 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经济方面 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改革财政
政治方面 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
文化方面 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
二 百日维新
光绪帝
1871.8.14~1908.11.14 爱新觉罗.载湉[tián] 醇亲王之子 慈禧侄儿
慈禧太后
1835.11.29~1908.11.15 姓叶赫那拉 满洲正黄旗人
载淳(同治)之母 同治、光绪时垂帘听政
光绪帝1875~1908年在位。即位时年仅四岁,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1887年亲政,但仍由慈 禧太后“训政”。1889年,太后“撤帘归政”。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 法。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幽禁于瀛台,重新把握政权,直到光绪帝死。
时务学堂
粤学会
《湘报》
南学会
保国会
时期 1891年
1895年
1895年 1896年 1897年 1897年 1897年 1898年 1898年 1898年 1898年
地点 广州
北京
北京 上海 天津 澳门 湖南 北京 湖南 湖南 北京
创办人 康有为
康有为
康有为 梁启超(主笔)
严复 康广仁 谭嗣同 康有为 谭嗣同 谭嗣同 康有为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维新派
代表人物
康有为 梁启超
一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康有为
1858~1927 广东南海人
梁启超
1873~1929 广东新会人 康有
为的学生
一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经过
序幕
酝酿和发展
高潮
公车上书
创办新学堂 著书讲学 创办报刊 建立政治团体
戊戌变法
(百日 维新)
一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