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资料
一、判断题(总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A为对、B 为错》
1.( B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2.(A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1.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是正确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当他表述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同时,也就既表明了人可以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事物运动的相对静止性。又表明了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事物运动的绝对性。
2.人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是错误的,因为他否定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是偏面强调了事物运动的绝对性。而抹杀了事物运动的相对静止性。
3.(A )辩证的否定观就是包含肯定的否定。
4.(B )并非所有的现象都表现本质,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就无本质可言。
5.(B )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6.(B )相对真理也就是包含部分错误的真理。
7.(B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条件。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决对作用)
8.(B )英雄人物的活动是理解历史活动的基本线索。
9.(A )错误的思想、理论乃至荒唐的宗教迷信观念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10.(A )社会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11.(B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价值如何增殖的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12.(B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形式是银行资本。(金融资本)
13.(B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是在支付工资时进行的。
14.(B )资本按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分为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依据资本的周转方式的不同,生产资本可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5.(B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的竞争引起的。
16.( A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7.(B )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18.(A )存在就是被感知。
19.( B )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反映本质。
20.( B )自然规律是普遍的,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是特殊的。
21.( B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实践自身的特
点而言,因为它是人类有用的活动。
22.(A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条件。
23.(B )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不存在矛盾。
24.(B )矛盾的东西是一个范畴。这个范畴只能归属于思想组合,而不能归属于现实。
25.( A )个别资本所有者竞相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是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26.(B )资本循环的决定性阶段是售卖阶段。
27.(A )利润率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28.(B )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29.(A )资本按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是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两种生产要素的形式存在。马克思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30.(A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根源在于社会不断进步。
31.(B )一元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唯物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万物的本源是物质的.而唯心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万物的本源是精神的.
32.( A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33.(B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矛盾是永远不能解决
的。
34.(B )由于社会历史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着的人创造的,因此人们可以创造社会发展规律。
规律不能被创造
35.(B )利润率趋于平均化之后,所有的职能资本家都只能得到平均利润。
36(B )“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37.(A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8.(B )社会历史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着的人创造的,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无规律可循的。
39.(B )真理是有用的,有用即是真理。
40.(B )剩余价值是在流通领域产生的。
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首先,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在流通领域中,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因为在流通领域中只发生价值形式的变换,从货币变商品,或从商品变货币,不能发生价值增值。其次,剩余价值的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因为离开流通,商品生产者只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一份劳动创造一份价值,也不可能产生剩余价值。
二、论述题(共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试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阐述它对中国社会改革的意义。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的根本动力,尤其是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阻碍生产力发展。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依据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规律。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总体上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适应的方面和环节。所以,我国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但也必须对那些不适应的方面和环节进行改革,以便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否则,生产关系中的那些不适应的方面和环节就会阻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2. 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实质是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当资产阶级国家直接参与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它就成为经济上的总的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