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发酵提高玉米_豆粕型日粮营养价值的初步研究
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对玉米-豆粕型日粮的体外消化研究
![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对玉米-豆粕型日粮的体外消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776f21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f1.png)
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对玉米-豆粕型日粮的体外消化研究朱艳芝; 陈晓晨; 刘芦鹏; 张邦; 周亚楠; 孙久鹏; 马文锋【期刊名称】《《中国饲料》》【年(卷),期】2019(000)019【总页数】4页(P42-45)【关键词】淀粉酶; 纤维素酶; 体外消化试验【作者】朱艳芝; 陈晓晨; 刘芦鹏; 张邦; 周亚楠; 孙久鹏; 马文锋【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南洛阳 471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4饲用酶制剂作为重要的饲料添加剂,在消除饲料原料的抗营养因子、降低食糜黏度、提高饲料利用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Jensen等,1957)。
在养猪生产过程中,仔猪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体内消化酶和胃酸分泌不足,易引起胰蛋白酶、淀粉酶等消化酶活性降低,导致“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杜忍让等,2009)。
淀粉酶可降低底物黏度并分解底物,生成麦芽糖和少量葡萄糖,而纤维素酶可以激活断奶仔猪内源酶的分泌(杨友坤等,2009)。
淀粉是植物细胞重要的储能物质,是玉米-豆粕型日粮的主要供能来源;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不但难以被动物(特别是单胃动物)消化,而且会增加食糜黏性,导致日粮营养物质消化率降低(曾礼华等,2008)。
淀粉酶能将底物水解,最终生成果糖和葡萄糖;纤维素酶能将植物细胞壁溶解,分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并将大分子多糖降解为有利于肠道消化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因此,本试验采用体外酶解法,模拟仔猪胃肠道消化吸收的生理特点,探讨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对玉米-豆粕型日粮还原糖生成量及干物质和粗蛋白质酶解效率的影响,以期为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酶制剂试验所用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均为单酶,购自洛阳牧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酶活性分别为:淀粉酶4000 U/g、纤维素酶100000 U/g。
1.2 试验设计及日粮组成本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每个单酶分别设置5个浓度梯度,每个梯度分别设置5个重复,其中淀粉酶的设置浓度分别为 0.4、0.8、1.2、1.6、2.0 U/g,纤维素酶的设置浓度分别为 1.0、2.0、3.0、4.0、5.0 U/g。
发酵豆粕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
![发酵豆粕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7ed1a89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7.png)
发酵豆粕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
发酵豆粕作为一种饲料原料,其营养价值评定涉及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关于发酵豆粕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
1. 营养成分分析:发酵豆粕经过微生物发酵后,其营养成分发生变化,如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
与普通豆粕相比,发酵豆粕的氨基酸总和与粗蛋白含量有显著提高,而粗脂肪含量显着下降。
这些变化有助于增加蛋白原料的饲用价值。
2. 抗营养因子和有毒物质:豆粕中的某些抗营养因子和有毒物质会影响其营养价值。
发酵豆粕经过微生物发酵后,这些物质的含量会降低,从而提高豆粕的饲用效率。
例如,发酵豆粕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等抗营养因子含量会降低,这有助于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
3. 生物菌群数量:发酵豆粕中的生物菌群数量也会影响其营养价值。
适量的有益菌群可以改善豆粕的消化吸收率和营养价值。
例如,枯草芽孢杆菌等有益菌可以使豆粕中的蛋白质更易被动物消化吸收。
4. 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挥发性盐基氮是评价豆粕新鲜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发酵豆粕中的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可能会升高,这会影响其营养价值。
因此,在评定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时,需要综合考虑其他指标,如营养成分、有害物质含量等。
总之,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评定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通过合理的评定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从而为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发酵豆粕的益处
![发酵豆粕的益处](https://img.taocdn.com/s3/m/165c521f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08.png)
发酵豆粕的益处
1、易吸收利用:豆粕经益生菌发酵水解,产生大量具有独特生理活性功能的活性肽。
分子量低于5000的小肽混合物为产品的主要成分,易消化、吸收快、抗原性低,有效刺激肠道内有益菌的增殖,调节体内微生态菌群的结构,增加整个消化道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分解、合成、吸收和利用。
2、防病:本品中大量的高效益生菌在动物体内可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的生长繁殖,保持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处于平衡、稳定状态,避免肠道疾病发生。
3、提高饲料利用率:本品富含多种微生物酶类如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可补充机体内源酶不足,加强了营养物质的消化,提高动物对饲料蛋白质和能量的利用率。
4、促生长:本品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如乳酸、维生素、氨基酸、未知促生长因子等,具有特有的发酵香味,适口性好,增加动物的采食量。
乳酸还可调节幼畜肠道PH值,节省饲料中酸化剂的费用,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生长。
玉米-稻谷-豆粕日粮对鹅肠道组织形态、消化酶活性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玉米-稻谷-豆粕日粮对鹅肠道组织形态、消化酶活性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0ebc35e3c1ec5da50e270ef.png)
2组 , 每组 4个重复 , 每个重复 8只。其 中 1 组作为对 照组饲
喂 玉米 一豆 粕 日粮 , 1 为试 验 组 , 喂 玉 米 一 谷 一豆 粕 另 组 饲 稻
注。鹅是草食性 动物 , 喜食富含粗纤维 的饲粮 , 稻谷替代部分
玉米 已经 应 用 到一 些 规 模 化 养 鹅企 业 。稻 谷在 单 胃动 物 上有
关键词 : 稻谷 ; 肠道组织形态 ;消化酶活性 ; 微生物区系 ;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G E) D G
中图 分 类 号 : 85 1 S3 .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02—10 (0 1 0 0 9 0 10 3 2 2 1 )2— 24— 4
近年来稻谷 作为 一种替 代玉米 的饲料来 源 日益 受到关
1 材 料 与 方法
玉米 稻谷 豆粕 稻壳 苜蓿草粉 磷酸氢钙 石粉
食盐
预混料
6.0 15 1.0 65 l.O 93 10 .0 05 .0
02 .0
10 .0
4.o 50 2 .0 o5 2 .0 40 70 .0 13 .0 1【 .】 x
02 .0
许 栋 ,李文增 , 海明 ,王 志跃 杨
(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江苏扬州 25 0 ) 20 9
摘要 : 选用 2 8日龄扬州鹅公鹅 6 , 4只 随机分成 2组 , 每组 4个 重复 , 每个重复 8只, 组饲喂玉米 一豆粕 日粮 , 1 另 1 组饲 喂等能等氮的玉米 一稻谷 一豆粕 日粮 。试验 7 0日粮测定鹅 肠道组织形 态发育 、 消化道 酶活 ; 取各肠段食 糜 提
江Hale Waihona Puke 农业科学许2 1 年第 3 01 9卷第 2 期
微生物发酵豆粕产活性
![微生物发酵豆粕产活性](https://img.taocdn.com/s3/m/103a01cd76eeaeaad1f330e3.png)
微生物发酵豆粕产活性大豆肽饲料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国内饲用蛋白源短缺、饲料成本增加、利润降低等现状严重制约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豆粕因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成为重要的植物蛋白源。
但是,因含有抗营养因子制约了动物对豆粕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利用微生物发酵豆粕产活性大豆肽饲料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文章概括了目前微生物发酵豆粕产活性大豆肽饲料的特点、生产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1豆粕和微生物发酵豆粕面对中国畜牧业和饲料工业发展速度快、规模大的现状,为了减少我国饲料工业对鱼粉等昂贵动物蛋白源的依赖,开发、研制出更廉价易得的蛋白源产品来满足动物对饲料蛋白营养的需要至关重要。
大豆粕中因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成为一种重要的植物蛋白源,豆粕中的大豆蛋白含量在43.0%~55.0%之间,多数为水溶性蛋白,除蛋白质外还含有其他丰富的营养物质,是鱼类和单胃动物良好的日粮蛋白源。
但是,豆粕中因含有的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脲酶(Urease)、大豆原蛋白(Antigen Protein)、大豆低聚糖(Soybean Oligosaccharides) 、植物凝集素(Soybean Agglutinin,SBA)及植酸(Phytic Acid)等成分,影响了动物机体对豆粕中营养物质的充分利用,不但阻碍了动物肠道对豆粕中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和利用,而且严重地危害了动物机体的健康生长。
目前,为了有效提高豆粕的蛋白利用率和营养价值,应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处理豆粕的研究成为热点。
经研究表明,微生物发酵豆粕不但可以有效地去除豆粕中的植物凝集素、脲酶、蛋白酶抑制剂等抗营养因子,而且能够使抗原蛋白的含量明显降低,同时增加了游离氨基酸、活性大豆肽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提高了豆粕的应用价值的同时使饲料具有较好的动物适口性。
微生物发酵豆粕是国内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处理豆粕使其含有高活性大豆肽的一种新型的植物蛋白源饲料,其早在欧洲形成产业化,近年来从台湾省传到大陆后逐渐兴起。
发酵豆粕应用报告
![发酵豆粕应用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d437ab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f9.png)
发酵豆粕应用报告一、引言豆粕是从大豆中提取出的一种饲料原料,富含蛋白质、能量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成分和营养结构,豆粕在饲料中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改善豆粕的饲料价值,近年来对其进行发酵处理,以提高其营养价值和降低抗营养因子的含量,已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本报告旨在综述和分析发酵豆粕的应用研究,并探讨其在饲料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二、发酵豆粕的制备方法及机制1.发酵豆粕的制备方法发酵豆粕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微生物法、酶法和物理法。
微生物法是利用菌种对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和非生物可利用成分进行分解和转化。
常用的菌种包括酵母菌、乳酸菌、霉菌等。
酶法是通过添加食用酶制剂,利用其对豆粕中的蛋白质、糖类等进行降解和转化。
物理法主要是通过热处理或压榨等方式对豆粕进行改性处理,改变其结构和性质。
2.发酵豆粕的作用机制发酵豆粕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抗营养因子的含量:豆粕中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如非淀粉多糖、酚类化合物以及胰蛋白酶抑制剂等。
发酵处理能够降解这些抗营养因子,提高豆粕的消化利用率。
(2)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发酵豆粕可以使其中的蛋白质发生水解和转化,生成更容易被动物消化吸收的小肽和氨基酸。
(3)改善饲料口感和食欲:发酵豆粕中产生的有机酸和挥发性物质可以改善饲料的口感,增加动物的食欲,提高饲料摄入量。
三、发酵豆粕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1.发酵豆粕在猪饲料中的应用研究研究表明,将发酵豆粕作为猪饲料中的替代品可以提高猪对蛋白质的利用率,降低饲料的粪便氮排放。
同时,发酵豆粕还可以改善猪饲料的口感,增加猪的食欲和饲料摄入量,促进猪的生长发育。
2.发酵豆粕在鸡饲料中的应用研究研究发现,将发酵豆粕作为鸡饲料中的替代品可以提高鸡对蛋白质和能量的利用率,降低饲料的代谢能消耗。
此外,发酵豆粕还可以降低鸡饲料中的丙酸盐含量,改善肠道环境,减少鸡的肠道病原菌数量。
四、发酵豆粕的潜在应用价值与前景发酵豆粕通过改善抗营养因子的消化利用、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和改善饲料口感等途径,可以有效提高其在饲料中的营养价值和利用效果。
发酵豆粕的营养指标
![发酵豆粕的营养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4b68c89b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7a.png)
发酵豆粕的营养指标发酵豆粕是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处理的豆粕,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生理功能。
以下是发酵豆粕的营养指标的详细介绍:1.蛋白质:发酵豆粕中蛋白质含量较高,且主要为大豆球蛋白和浓缩的蛋白,这些蛋白质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被分解为小分子肽和氨基酸,更易于动物消化吸收。
此外,发酵豆粕中还含有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肽,如谷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等,这些小分子肽具有调节免疫、促进生长、改善肠道健康等作用。
2.脂肪:发酵豆粕中的脂肪含量较低,但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等,这些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脂、软化血管、抗血栓等生理功能。
此外,发酵豆粕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磷脂,能够促进脑发育和提高记忆力。
3.碳水化合物:发酵豆粕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这些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具有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肠道健康的作用。
此外,发酵豆粕中还含有一定量的低聚糖,如大豆低聚糖等,这些低聚糖具有调节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4.维生素和矿物质:发酵豆粕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钙、铁、锌等。
这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免疫和生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5.功能性成分:发酵豆粕中还含有一些功能性成分,如多糖、抗菌肽、大豆异黄酮等。
这些功能性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发酵豆粕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生理功能,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
与未发酵的豆粕相比,发酵豆粕具有更好的消化吸收性能和更丰富的营养组成。
在动物饲养中,添加适量的发酵豆粕可以改善动物的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提高养殖效益。
同时,发酵豆粕也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绿色环保型饲料原料。
微生物发酵饲料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微生物发酵饲料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2be8308de80d4d8d15a4ffd.png)
其 中对 照组 为 常规饲 料组 ( 金霉 素 7 /g ; 含 5mgk )
4 0I U、维 生素 K 4 、维生素 Bl0 、维生 30mg 2 mg 试 验组 为微 生物发 3 无
和发酵配合料两类产品复合添加, 其主要营养指标 见 表 2 。微 生物 发酵 饲料 为 北京 肉多多 生物 工程 ) 有 限公 司与 农业 部饲 料工 业 中心联 合研 制 ; 预混 料 1( 中猪 用 )和 预 混料 2 ( 大猪 用 )为北 京德 宝群
1 试验 日粮 . 2
参见表 1 米. 粕型基 础 日粮 。 玉 豆
g 、碘 1 、硒 1 、1%金霉素霉素 1. g 0mg 2mg 5 25 。每 大
猪 预 混 料 2提 供 维 生 索 A 0 0 2 00 0I U、维 生 素 D 5 0 30 0I 0 U、
( ) %
下达了对抗生素使用 的限令和禁令。 国在饲料中 我 批 准 使用 的抗 生素种 类 也在逐 渐 减少 。 在这 种情 况 下, 开发低成本规模化生产 的微生物无抗发酵饲料 用 于 生产无 抗猪 肉是 一条 比较 好 的途径 , 方面 可 一 以大大 降低 药源 性 ( 主要 来 自于饲 料 )疾病 ,改善 猪群 整 体健康 状 况 , 一方 面可 以生产 出无抗 生素 另 残 留 的优 质猪 肉产 品, 足 人们 对绿 色健 康食 品的 满 迫切 需 求 。已有试 验 发现 ,微 生物 发 酵饲 料在 猪 生
( %) 总磷
1 ̄. . 20 0 06 .
粗蛋 白≥
3. 00 1. 70
钙
2 -. .-0 24 05 1 .~ . 0
1 、1 %金霉 素霉 索 1. g 2mg 5 25 。
生物发酵饲料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生物发酵饲料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4a9359151e79b89680226e2.png)
任何抗 生素 的微生 物发 酵饲 料 ,是用 于 生产 无抗 猪 肉的一 条 比较好 的途径 。为 了验 证 其 功能 ,笔 者在
某养 殖场进 行 了饲 养试 验 ,希望 能为 畜 牧业 生 产提 供参考 。
1 材料 与方 法
1 1 试 验动 物和试 验设计 .
龄开始 ,到 5 日龄 结束 ,全 期 2 。猪 群 饲 养 于 6 8d 半开放式 猪舍 ,采取 自由采 食 ,少 喂勤 添 ,天 天见 底 原则 , 自由饮水 。对 照组 与试 验 组 猪 舍 的光 照 、 温度及 湿度条 件基 本一致 ,按 常 规管 理 方法 进 行驱 虫 、免 疫 、消毒 ,做好 日常 工作 记 录 。 由专 人 负责 饲养 ,统计采 食量 ,每 天按 常规清 扫 、冲洗猪舍 。
12 试 验 日粮 .
玉米一 豆粕 型 ( 鱼粉 )基 础 日粮 配 比及 营养 成 分 见表 1 。对 照 组 为 玉米一 豆 粕 型基 础 日粮 ,并 适
试 验 开始时称 取仔猪 空 腹 初重 ,试 验结 束 时称 取仔 猪空腹 末重 ,同时记 录每 栏猪 饲 料采 食量 、发
当添加抗 生 素 ( 霉 素 7g 10k ) 金 /0 g ;试 验组 为 生
中添加 生物发 酵饲料对 仔猪 的生长 性能有 一定 的促进作 用 。
关键词 :生物发 酵饲料 ;仔猪 ;生长 性 能
随着经 济和社 会 的发展 ,人们 越 来 越重 视 肉食
品 中抗 生 素的残 留和菌 株 的耐药 性 问题 。生 物 发酵 饲料 是 现 代 高 科 技 生 物 技 术 产 品 ,是 用 玉 米 、豆
用 S S软件 就 仔 猪 日增 重 、采 食 量 、料 肉 比 、 A
微生物发酵提高花生粕营养价值的初步研究
![微生物发酵提高花生粕营养价值的初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43782d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9.png)
微生物发酵提高花生粕营养价值的初步研究蔡国林;郑兵兵;王刚;曹钰;王兴国;陆健【摘要】通过蛋白浓缩、氨基酸平衡、大分子蛋白的降解和有益代谢物的积累等指标考察微生物发酵对花生粕营养价值的改善情况.研究发现,采用干酪乳杆菌JD-17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JD-16进行花生粕的生物技术处理,发酵后的花生粕气味酸甜芳香,具有良好的适口性,粗蛋白从48.2%提高到52.8%,赖氨酸、蛋氨酸和总氨基酸的含量也相应提高,分别提高了15.6%、28 2%和18 3%,大分子蛋白明显降解成小分子蛋白,并积累了有益的代谢产物(乳酸含量达到了2.3%).【期刊名称】《中国油脂》【年(卷),期】2010(035)005【总页数】4页(P31-34)【关键词】花生粕;蛋白质;氨基酸;发酵【作者】蔡国林;郑兵兵;王刚;曹钰;王兴国;陆健【作者单位】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29;S816Abstract:The ability of fermentation to improve 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peanutmealwas evaluated.Peanutmealwas fer mentedwith Lactobacillus caseiJD-17 and KluyveromycesmarxianusJD-16 under solid state.After fer mentation,the protein was degraded effectively and the crude protein content increased from 48.2%to 52.8%;the content of lysine,methionine and total amino acid i mproved by 15.6%, 28.2%and 18.3%,respectively;the content of lactic acid was up to 2.3%.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alatability and nutritional value of peanutmealwere improved by fermentation.Key words:peanutmeal;protein;amino acid;fer mentation花生粕是花生仁经压榨提油后的副产品,含丰富的植物蛋白。
谷物发酵产品的营养功能提升与益生功能研究进展
![谷物发酵产品的营养功能提升与益生功能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fe4ebd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8f.png)
谷物发酵产品的营养功能提升与益生功能研究进展
杨庆华;张亚飞;田晓静;王稳航
【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
【年(卷),期】2022(48)17
【摘要】发酵是提高原料营养价值、感官品质及功能特性最为经济安全的方法之一,也是谷物加工的重要方法。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谷物发酵产品及相关生物转化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集中探讨其营养价值提升和益生功能,包括发酵对谷物蛋白质和淀粉消化率的影响、如何消除抗营养素及提升酚类化合物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以及发酵谷物作为益生元功能物质调节肠道菌群的巨大潜力,对人体心血管、胃肠道等产生的积极作用。
最后,对谷物发酵产品的活性功能评价和未来市场开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总页数】9页(P304-312)
【作者】杨庆华;张亚飞;田晓静;王稳航
【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
【相关文献】
1.用于泡菜直投式发酵益生功能菌种资源的筛选
2.7株泡菜发酵益生功能菌种的鉴定
3.发芽谷物营养及功能成分变化研究进展
4.果蔬营养新功能:益生元
5.全谷物食品安全、营养功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玉米-豆粕型日粮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玉米-豆粕型日粮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https://img.taocdn.com/s3/m/1782a3ca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74.png)
玉米-豆粕型日粮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1非淀粉多糖(NSP)NSP是植物组织中由多种单糖和糖醛酸经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大多有分支的链状结构,常与无机离子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一般难于被单胃动物自身分泌的消化酶所分解。
非淀粉多糖主要分为水溶性非淀粉多糖(SNSP,如木聚糖、β-葡聚糖、甘露聚糖、果胶等)和非水溶性非淀粉多糖(NNSP,如纤维素、木质素等)。
由于植物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被细胞壁包被,植物细胞壁由各种聚合物组成,含有大量纤维素组成的微纤维,埋在木质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的连续链状结构中,形成稳定坚固而且极其复杂的细胞外壳。
饲料粉碎工序难以破坏细胞壁,单胃动物消化酶也无法消化细胞壁物质。
因此,植物细胞壁阻止了消化酶与其包裹着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接触,降低了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2退化淀粉玉米淀粉主要为支链淀粉,支链淀粉在高温制粒时易糊化,而且部分糊化淀粉在冷却和贮存过程中发生聚合,形成和蛋白质、纤维交联在一起的“退化淀粉”。
退化淀粉抵抗消化酶的消化,未经消化就转移到后肠道中,使玉米淀粉回肠消化率降低。
添加支链淀粉酶,降解“退化淀粉”,可使淀粉回肠末端消化率几乎提高15%,从而提高肉仔鸡的生产性能。
3植酸植酸(Phytic acid)又称为肌醇六磷酸酯,广泛分布于植物性饲料中,其中以禾本科和豆科籽实的含量最丰富。
植酸的抗营养作用是因为它在很宽的pH值范围内均带负电荷,是很强的螯合剂,能牢固地粘合带正电荷的Ca、Zn、Mg、Fe等金属离子和蛋白质分子,形成难溶性的植酸盐螯合物,导致一些必需矿物元素的生物学效价降低(尤其是锌和铁)。
因此,饲粮中植酸盐的含量过高时,可使钙、锌等元素(特别是锌)的利用率大为降低。
另外,高含量的植酸可使单胃动物对钙的吸收率降低达35%。
同时,植酸还能与动物消化道中的胃蛋白酶结合,使其活性降低,结果导致蛋白质消化利用率降低。
4大豆抗营养因子生大豆中含有蛋白酶抑制剂、植物凝集素、球蛋白、皂甙、致甲状腺肿物质、α-半乳糖苷低聚糖、果胶、植酸等多种抗营养因子,对人和动物的生长、健康及生理有不良影响,对婴儿和消化道发育欠佳的幼龄动物更甚,是限制大豆蛋白营养价值的关键因素。
微生物固态发酵豆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微生物固态发酵豆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fc675f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1b.png)
微生物固态发酵豆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微生物固态发酵豆粕的研究一、研究背景豆粕是豆类食品加工过程中剩余的部分,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但由于含有一定的抗营养因素如脂肪酸酰胺等,影响了其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度。
因此,对豆粕进行固态发酵可以利用微生物作用降解抗营养因子,增加其营养价值和利用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微生物固态发酵豆粕,研究其营养成分变化、抗营养因子降解效果等,为开发具有营养、功能双重价值的豆粕食品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1. 选取发酵菌种:通过对不同微生物的筛选,优选出对豆粕发酵效果最好的菌种。
2. 固态发酵条件优化:研究不同pH、温度、固体水含量等条件对微生物固态发酵豆粕的影响,确定最佳发酵条件。
3. 短链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测定:测定发酵后的豆粕中短链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变化情况,分析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以及豆粕营养成分变化。
4. 抗营养因子含量分析:测定发酵前后豆粕中脂肪酸酰胺等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变化情况,分析微生物固态发酵的抗营养因子降解效果。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可以为豆制品加工及贫困地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技术手段,同时为豆粕等农副产品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五、研究方法利用微生物对豆粕进行固态发酵,通过物化分析等手段测定变化前后的营养成分和抗营养因子含量,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六、研究进展目前,我们已选择出了3种发酵菌株,初步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同时开始进行豆粕发酵及后续分析实验。
七、预期成果1. 确定一种最适合豆粕发酵的菌株;2. 确认微生物固态发酵对豆粕的营养成分变化以及抗营养因子降解效果;3. 制备出具有营养、功能双重价值的豆粕发酵制品。
八、参考文献1. 邵连琴, 赵彦鑫. 固态发酵豆渣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 28(3): 51-54.2. 严帅, 陈小菊, 邓海云,等. 固态发酵对大豆残渣膳食纤维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8, 39(1): 224-229.3. 黄春梅,邵珍,陈资,等. 固体发酵技术在粗制豆粕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6, 37(22):312-315.。
玉米-豆粕型日粮添加发酵原料的饲喂效果报告
![玉米-豆粕型日粮添加发酵原料的饲喂效果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acf30f2941ea76e58fa0445.png)
摘
要 : 玉 米 一 粕 型基 础 E粮 的基 础 上酵原 料 配 制 的猪 配合 料 的实 际 效 果 和 应 用 前 景 .笔 者 于 2 0 0 8年 1 2月 1 2
日一 0 9年 4月 1 t 福 建 省龙 岩 市 某 规模 化 20 8 E在
tj olo 2 t
●
— —
- . 一 — ~ ~ 一 — —
_ _
- .
~ . _ .
—
—
—
~
一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料 童
一
—
卜e dR s tc e e o re t
玉米 一直 型 日鞍添加发酵原料的饲眼效果报告
吴 锦 瑞
中 . 了含 有 大 量 非 淀 粉 多 糖 等 抗 营 养 因 子 . 除 还
理. 每处 理 5个 重 复 . 每重 复 1 5头猪 。其 中对 照
组 1个 . ( 米 一 粕 型 E粮 ) 试 验 组 2个 , 即 玉 豆 t , 在
含 有 抗 原 蛋 白和 过 敏 因 子 等 .这些 饲 料 原 料 如
和重 视 。以 芽孢 杆 菌 、 母 菌 和乳 酸 菌属 为 主 的 酵
试 验 I组 试 验 Ⅱ组
1 试 验 日粮及 营 养水 平 . 2
参 照 N C( 营养 需 要》 19 ) R ( 猪 (9 8 配制 日粮 , 日 粮 配方 及其 营 养水 平分 别 见表 2 4 其 中对 照 组 —
氨 基 酸 、 生 素 等 营 养 成分 : 降解 处 理 是 比较 维 酶 完 美 的 方法 .但 由 于酶 源 专 一 性 的 限制 和 处 理 成 本偏 高 。 目前无 法 普遍 使 用 。 因此 。 理 成 本 处 相 对低 廉 的微 生 物 发 酵 法 日益 受 到 人 们 的 青 睐
浅谈微生物发酵在豆粕中的作用及应用优势
![浅谈微生物发酵在豆粕中的作用及应用优势](https://img.taocdn.com/s3/m/ffb8eea3d1f34693daef3e5a.png)
对 改善 幼 龄 、 弱 、 激 状 态 下 动 物 的 健 康 和 发 体 应
育 十 分 有益 。冯 杰 。 刘欣 等 (0 7 研 究 表 明微 生 20 ) 物发 酵 豆粕 可 促 进 仔 猪 的生 长 . 少 腹 泻 . 高 减 提
饲料 利 用效 率 : 酵 豆粕 饲 喂仔 猪 能有 效 维 持 仔 发
酸 . 降 低 了 p 不仅 能抑 制 肠 道 中有 害 菌 的繁 又 H.
殖 . 持肠 道 菌群 平 衡 . 且 使 得发 酵 豆粕 具 有 维 而
浓 郁 的酸 香 味 。 而 改 善 了适 口性 . 高 了动 物 从 提 的采食 量 发 酵 豆粕 产 品还 具有 溶解 度 高 、 度 黏
翎列广萄21 年第9 02 期
— — — — — —
3 3
— — — — — — — — — — — — — — — — — — —
科 技视 野
一
S ienTh1 t cn den。 Ol e a coYu。 c g 。
浅谈微 生物发酵 在豆 中的作 用及应 用优势
张 伟 李兆勇 姚 琨
养作 用 消失 . 使得 发酵 豆粕 的应用 更加 广泛 。
2 微 生物在 发酵 豆粕 生产 中的应 用优 势
酸 06 .%, 氨 酸 O5 07 . .% 07 蛋 .%~ . 胱氨 酸 05 % .%~
08 . .% 大豆 蛋 白质 是植 物 性食 物 中氨基 酸 组成 比 例 最 合 理 、 接 近 于 F O WH 最 A / O理 想模 式 的一 种 蛋 白质 。但 由于其 溶 解度 低 、 黏度 随着 浓 度 的增
生 长性 能 , 同时降低其 腹泻 率 。许 多研究 都 表 明 .
微生物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研究
![微生物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9abc548f121dd36a22d8283.png)
健康养殖·营养2020.07 畜牧业环境69摘 要:本文针对微生物发酵饲料与菌种的种类进行了大体分析,围绕玉米加工副产品发酵饲料、微生物发酵豆粕蛋白饲料、白酒糟发酵生产蛋白饲料三个层面,探讨了微生物发酵工艺在生产蛋白饲料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微生物发酵工艺与蛋白质饲料的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生物发酵;生产菌种;蛋白饲料1 微生物发酵饲料与菌种类别划分1.1 微生物发酵饲料种类1.1.1 固体发酵饲料。
固体发酵饲料主要选用粗饲料与微生物菌种进行发酵,利用霉菌、酵母菌等菌种生产蛋白饲料,可有效降解发酵原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提高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含量、改善饲料适口性。
1.1.2 液体发酵饲料。
液体发酵饲料的原料粒度较小,通过添加水能够增大原料与菌种的接触面积,有效加快发酵生产速度,并且实现饲料成分的均匀混合,有助于避免动物挑食、起到预防腹泻作用。
1.2 生产菌种种类1.2.1 乳酸菌。
乳酸菌属于无芽孢革兰氏阳性菌,主要通过发酵碳水化合物生成乳酸,能够抑制人和动物肠道内腐败菌的生长与繁殖,并且生成多种消化酶与营养物质,有助于帮助动物充分消化饲料,维持动物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
1.2.2 酵母菌。
酵母菌是一种兼性厌氧单细胞真菌,主要通过将糖类分解为酒精、二氧化碳等物质,并生成蛋白质、维生素与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可促进动物发育、缩短饲养周期,改善动物产品肉质,提高幼龄动物的机体抗病能力。
1.2.3 芽孢杆菌。
芽孢杆菌属于兼性厌氧菌,在增殖过程中释放出具有高活性的分解酵素,可在动物体内生成维生素、氨基酸与促生长因子,有效加快动物体内的物质代谢速度,抑制有害菌生长繁殖、增强对有害因子的抵抗力,更好地提高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率。
2 微生物发酵工艺在生产蛋白饲料中的具体应用2.1 玉米加工副产品发酵饲料2.1.1 营养特性。
玉米加工副产品主要包含玉米皮、玉米浆、玉米油、玉米蛋白粉、玉米胚芽粕等组分,富含蛋白质、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利用酵母菌、霉菌等微生物生产出蛋白饲料,可有效提高饲料的适口性,改善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吸收功能,并且在畜禽疾病防治方面发挥显著功用。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玉米发酵物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玉米发酵物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屠宰性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16b7e49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0a.png)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玉米发酵物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屠宰性能的影响王维中;周泉佚【期刊名称】《中国饲料》【年(卷),期】2022()14【摘要】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玉米发酵物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试验选择60头初始体重[(475.32±23.51)kg]相近的西门塔尔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且组间初始体重无显著差异。
其中,对照组肉牛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肉牛分别用5%、10%、15%玉米发酵物替代玉米,试验共计60 d。
结果表明,(1)试验Ⅱ组肉牛FW、ADG显著高于其他3组(P <0.05),ADFI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 <0.05),但与其他两组差异不显著(P> 0.05),且试验Ⅱ组肉牛F/G显著低于其他3组(P <0.05)。
(2)试验Ⅱ、Ⅲ组肉牛OM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P <0.05);试验Ⅱ组肉牛NDF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P <0.05);试验Ⅰ、Ⅱ组肉牛ADF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Ⅲ组(P <0.05)。
(3)与对照组、试验Ⅰ、Ⅲ组相比,试验Ⅱ组肉牛LWBS、CW和NMW得到显著提高(P <0.05)。
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肉牛生长性能和饲养效果,10%玉米发酵物替代玉米的效果最显著。
【总页数】4页(P53-56)【作者】王维中;周泉佚【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种草饲料站【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3【相关文献】1.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紫苏籽对湖羊生长性能、r瘤胃发酵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2.日粮添加不同水平植物提取物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及组织器官重量的影响3.日粮添加不同油脂原料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瘤胃发酵性能的影响4.日粮添加壳聚糖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瘤胃发酵的影响5.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玉米DDGS对肉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玉米- 豆粕型饲料替代物种类、营养价
![玉米- 豆粕型饲料替代物种类、营养价](https://img.taocdn.com/s3/m/6f70f40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00.png)
富含粗灰分、钙、磷,同时由于酒糟中有许多有益微生 物,可以促进畜禽肠道微生态健康。从我国酒糟资源 (酱香、清香、浓香、兼香等)来讲,白酒槽具有来源 广泛、资源充足和价格低廉的特点,因此可以合理使用 添加在畜禽生产养殖中来降低饲喂成本。
鞠婷婷等[4]研究发现,三元杂交生长猪中饲喂玉 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将18%豆粕替换成9%黄酒 糟+8%双低菜粕进行饲喂,连续饲喂53 d,结果表明, 试验组生长猪的采食量比对照组增加了7.29%,日增重 提高了7.83%,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显著下降(P <0.05)。因此酒糟和双低菜粕组合可以提高生长猪的 生猪性能,提高动物的抗氧化能力。
苹果渣是苹果果汁、醋、酒等产品中经过破碎、压 榨、提取等工艺所产生的副产物。苹果渣包括苹果果 皮、果核、剩余果肉,与柑橘皮渣一样富含粗纤维、苹 果多酚,有利于调节畜禽肠道形态,提高动物机体抗氧 化能力。但粗蛋白含量低,由于苹果过渣中的果核存在 一定单宁成分,因此苹果渣具有一定的苦涩味,因此要 适量添加。
0 引言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数量的增加,饲料耗费量也逐渐 增加。为减少粮食资源浪费,降低畜禽排泄物造成的环 境污染,发展绿色畜牧业,应积极推广“低蛋白、低能 量、高转化利用率”的“两低一高”饲料,有利于延长 畜禽的出栏时间,提高畜禽肉蛋奶产品的风味,降低粮 食饲料消耗,进而促进绿色、环保型畜牧业发展。
吕 由 [11]研 究 发 现 , 在 三 元 杂 交 育 肥 猪 的 玉 米 (41.16%)-豆粕(20%)型日粮中分别添加2%、 4%、6%的苹果渣,3个处理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 9.09%、16.67%、6.06%,料重比分别下降了3.10%、 4.64%、1.55%,腹泻率分别下降了18.25%、30.16%、 42.86%,综合养殖成本,苹果渣的最适合添加量为 4%。
豆粕和玉米粉发酵总结
![豆粕和玉米粉发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0965bd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20.png)
豆粕和玉米粉发酵总结
在养殖动物的日粮中,拿出一部分的玉米粉和豆粕进行发酵,然后按照科学的比例替代玉米粉,效果非常好。
生物发酵能有效降解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促进养分的消化吸收,改善动物健康,减少饲用抗生素(促生长)的使用。
选取合适的微生物进行饲料的发酵能有效降解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促进养分的消化吸收,分泌的代谢产物如小肽,有机酸等利于改善动物健康。
玉米、豆粕都是常规的饲料原料,可以自己借助饲料发酵剂发酵一下,试试效果,一般发酵好的饲料可以替代10%的玉米粉或者全价料,成本不高,但是带来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我们推荐的饲料发酵剂,是液体的包装,多种高活性益生菌加生物酶,双重作用保证效果。
发酵后,粗蛋白、蛋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和色氨酸的体外消化率提高明显。
其中,蛋氨酸、丙苯氨酸和色氨酸是猪日粮中的必需氨基酸,而半胱氨酸是半必需氨基酸。
同时,发酵饲料可以提高动物机体消化系统对饲料的吸收利用,增强动物的体况,提高免疫能力,减少发病。
发酵玉米粉和豆粕,操作简单,主要就是饲料发酵剂和原料的混合,混合之后进行厌氧发酵,发酵的时间一般是5-7天,发酵之后即可直接使用添加。
总结一下就是一定要注意比例和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发酵提高玉米-豆粕型日粮营养价值的初步研究摘要: 对玉米-豆粕型日粮进行混菌固态发酵,以去除其中的抗营养因子。
研究结果表明,发酵饲料的抗原蛋白发生了大幅的降解,发酵后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 18 kDa 以下,小于5 kDa的小分子肽含量从发酵前的 1. 35%提高到了 3. 60%,蛋白质的体外消化率提高了 4. 0 个百分点。
发酵饲料的棉子糖家族寡糖被彻底降解,其淀粉含量降低了 3. 5 个百分点,直链淀粉含量提高了4. 13 个百分点,有益的代谢产物乳酸等有机酸的含量达到 2. 78% ,pH 下降至 4. 43。
关键词: 玉米; 豆粕; 微生物; 发酵Abstract: Corn - soybean meal diet was fermented by mixed strains via solid state fermentation to removethe anti - nutrient facto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ntigen proteins in fermented feed were degraded sharp-ly. The relative molecular weight of proteins after fermentation were gathered below 18 kDa,and peptidesbelow 5 kDa were increased from 1. 35% to 3. 60% ,accordingly the protein digestibility in vitro was in-creased 4. 0% . Besides,raffinose family oligosaccharides were degraded thoroughly,while the starch con-tent decreased 3. 5% ,the amylose increased 4. 13% ,organic acids content including lactic acid reached to2. 78% ,and the pH decreased to 4. 43.Key words: corn; soybean meal; microbe; fermentation目前,国内饲料主要以玉米-豆粕型为主,其中玉米作为主要的能量饲料,常常占到日粮组成的60% 左右,而豆粕是动物日粮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提供饲料工业 75% 的饲用蛋白[1]。
豆粕和玉米中含有的多种抗营养因子制约着玉米-豆粕型日粮的利用率,影响动物的生长性能。
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的抗营养因子主要是抗原蛋白和棉子糖家族寡糖等。
抗原蛋白主要是大豆球蛋白( 11S) 与β-伴大豆球蛋白( 7S) ,能够引起动物腹泻、生长受阻等过敏反应[2 -4]。
棉子糖家族寡糖主要是棉子糖和水苏糖等低聚糖,由于动物小肠黏液中缺乏α-半乳糖苷酶,这些低聚糖不被消化而直接进入大肠中,被结肠中的微生物发酵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引起动物胃肠胀气[5]。
目前,通过添加酶制剂可以有效降解此类抗营养因子,2012 年第 37 卷第 3 期中国油脂27但由于酶底物专一性的限制和处理成本偏高,目前在大宗饲料原料的处理上使用缺乏经济性。
因此,处理成本相对低廉的微生物发酵法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重视。
发酵方法不但可以有效消除各类抗营养因子,而且可以产生多种功能性和营养性的乳酸、小肽等有益代谢物,既提高了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效率,还可以赋予饲料特殊气味,提高动物适口性。
本研究通过混合固态发酵法去除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的抗营养因子,均衡其蛋白结构和氨基酸组成,并改善淀粉结构组成,同时积累有益的代谢产物,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玉米粉、豆粕、麸皮购自无锡市三里桥粮油市场; 胃蛋白酶( 1∶10 000) 、胰蛋白酶( 1∶ 250) 、α-淀粉酶和马铃薯直链淀粉购自 Sigma 公司; 蛋白质标准购自 MBI Fermentas 公司; 其他试剂均购自中国医药集团上海试剂公司。
预制硅胶层析板购自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
枯草芽孢杆菌、酵母和乳酸菌均为本实验室保藏的菌株。
1. 2 发酵饲料的制备枯草芽孢杆菌、酵母和乳酸菌分别以 5% 的接种量接种于 100 g 原料( 玉米粉 60 g,豆粕 20 g,麸皮 20 g) 中,料水比为1∶0. 8,35℃发酵48 h,65℃烘干,粉碎得到发酵饲料。
1. 3 淀粉含量测定1. 3. 1 总淀粉含量测定粉碎的样品脱脂、洗去可溶性糖后,在α-淀粉酶作用下水解,再用盐酸水解成单糖,最后按还原糖测定,并折算成淀粉含量[6]。
1. 3. 2 直链淀粉含量测定样品经 1793 改良提取器脱脂,之后分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向一定的试样分散液中加入碘试剂,然后使用分光光度计于 720 nm 处测定显色复合物的吸光度[7]。
参照马铃薯直链淀粉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直链淀粉含量。
1. 4 低聚糖的测定[8]1. 4. 1 样品制备准确称取粉碎玉米-豆粕型日粮( 60 目)10. 000 g,加入 50. 00 mL 80% 的乙醇,水浴70 ℃ 浸提 1 h 以上,过滤取上清液,用 80% 乙醇洗涤 3 次,合并滤液,用真空旋转蒸发仪浓缩至 5 mL 左右,定量转移到 25 mL 容量瓶中,并以 80% 的乙醇定容。
样品液用低温高速离心机于12 000 × g、4℃离心 1min,4 ℃ 保藏备用。
1. 4. 2 TLC 检测采用 TLC 方法直接观察棉子糖和水苏糖的降解情况,在预制硅胶层析板上点样,点样量为 5 μL,点样后用展开剂( 体积比1∶1∶0.1 的正丙醇-乙酸-水) 展层,展开至离前沿 2 cm 处,用 1% 1 -萘酚的含 10%正磷酸的 95%乙醇溶液显色,烘箱100℃保温 10 min。
1. 5 蛋白含量及氨基酸组成测定粗蛋白含量的测定: 凯氏定氮仪测定; 氨基酸的测定: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
1. 6 抗原蛋白测定分别精确称取发酵前和发酵后的样品各 1. 00g,用 0. 03 mol / L Tris - HCl 缓冲液( pH 8. 0) 10. 00 mL 浸提 1 h,然后于 3 000 × g、4 ℃ 离心 10 min,取上清液,再于10 000 × g、4℃离心 10 min,4℃ 保藏备用。
SDS - PAGE 按照参考文献[9]进行。
1. 7 小分子肽含量测定参考大豆肽粉的测定方法测定玉米-豆粕型日粮中肽的含量。
酸溶蛋白的含量减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即为肽的含量[10]。
1. 8 蛋白质的体外消化率蛋白质的体外消化率采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两步法测定[11]。
1. 9 总酸含量的测定总酸含量按照参考文献[12]进行,结果以乳酸含量计。
2 结果与讨论2. 1 蛋白含量及氨基酸组成的变化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发酵前后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结果表明粗蛋白含量由19. 16% 提高到20. 74% 。
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发酵前后饲料中氨基酸组成的变化,结果如表 1 所示。
表 1 发酵前后饲料中氨基酸组成的变化 %组成发酵前发酵后组成发酵前发酵后赖氨酸 0. 76 0. 88 甘氨酸 0.78 0.92蛋氨酸 0. 21 0. 29 苏氨酸 0.50 0.57天冬氨酸 1. 68 1. 90 精氨酸 1.00 1.15谷氨酸 3. 34 3. 76 丙氨酸 0.92 1.10丝氨酸 0. 84 0. 94 酪氨酸 0.47 0.50组氨酸 0. 43 0. 45 半胱氨酸 0.18 0.20亮氨酸 2. 37 2. 75 缬氨酸 0.85 0.98脯氨酸 2. 42 2. 83 苯丙氨酸 0.87 0.99异亮氨酸 1. 07 1. 22 总计 16.03 18.262 8CHINA OILS AND FATS 2012 Vol. 37 No. 3从表 1 可以看出,发酵后氨基酸总量从原来的16. 03% 提高到 18. 26% ,各种氨基酸成分也比发酵前均有所提高,其中赖氨酸提高了 15. 79%,蛋氨酸提高了 38. 01%。
2. 2 抗原蛋白的变化豆粕中的蛋白质主要包括大豆球蛋白( 11S) 和β-伴大豆球蛋白( 7S) ,其中β-伴大豆球蛋白包括α、α'和β 3 种亚基。
这些抗原蛋白及各种抗营养因子影响动物的生长率、营养物质的吸收,影响肠内环境导致过敏,造成的免疫反应导致氨基酸结构发生变化,影响蛋白质结构和稳定性等[13]。
采用 SDS -PAGE 电泳法测定发酵后抗原蛋白降解情况,结果如图 1 所示。
从图 1 可以看出,发酵后大分子蛋白特别是抗原蛋白明显降解,而小分子蛋白含量增加。
在 SDS -PAGE 电泳图的基础上考察了发酵前后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相对分子质量在 5 kDa 以内的小分子肽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发酵后小分子肽含量从1. 35% 提高到 3. 60% 。
小分子肽能完整地通过肠黏膜细胞进入体循环[14],它的吸收具有转运速度快、耗能低、载体不易饱和等优点[15],此外小分子肽还具有促进肌红细胞复原,促进微量元素吸收,能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16]。
2. 3 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变化微生物发酵后,大分子蛋白质结构的变化以及小分子蛋白质含量的提高都会影响动物的消化率。
采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法测定发酵前后饲料蛋白质的体外消化率,结果如图 2 所示。
从图 2 可以看出,日粮中蛋白质的体外消化率从发酵前的85. 9% 提高到 89. 9% 。
说明小分子肽和氨基酸含量的提高,以及大分子蛋白质结构的变化都有助于提高蛋白的消化率。
2. 4 淀粉含量与组成的变化玉米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在 70% 以上,因此玉米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重要的能量饲料。
但是玉米淀粉中含有非淀粉多糖等抗营养因子,动物食用后需在体内多种淀粉酶作用下水解为可利用的糖类,才能被吸收利用,因此淀粉在动物消化道内可能会因为得不到很好地调控而限制了其营养作用的充分发挥,甚至会造成动物吸收利用慢、利用率低等问题[1]。
发酵前后饲料中淀粉和直链淀粉的含量如表 2 所示。
表 2 发酵前后淀粉含量的变化 %项目发酵前发酵后淀粉含量 57. 9 54. 4直链淀粉含量 8. 39 12. 52从表2 可以看出,发酵后淀粉含量降低了3.5 个百分点,而直链淀粉含量提高了 4. 13 个百分点。
在微生物作用下玉米淀粉部分水解为糖类,并被微生物所利用,产生乳酸等小分子含碳物质,这类物质更容易被动物消化、吸收利用,有助于改善能量饲料的品质,提高饲料适口性,动物采食后可为其持续供应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