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人教版)全5册文化常识梳理汇总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教材文化常识大全(按必修五册整理150项)

高中语文教材文化常识大全(按必修五册整理150项)

|高中语文教材古代文化常识大全1、《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1—4《烛之武退秦师》)2、爵位: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1—4《烛之武退秦师》)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1—4《烛之武退秦师》)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1—4《烛之武退秦师》)5、行李:出使的人。

原写做“行吏”,后习惯写做“行李”。

(1—4《烛之武退秦师》)6、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1—5《荆轲刺秦王》)7、竖子:对人的蔑称。

(1—5《荆轲刺秦王》):8、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1—5《荆轲刺秦王》)9、七音: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1—5《荆轲刺秦王》)10、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1—5《荆轲刺秦王》)11、陛:殿前的台阶。

(1—5《荆轲刺秦王》)12、尺兵:尺寸之兵,指各种兵器。

(1—5《荆轲刺秦王》)13、郎中:宫廷的侍卫。

(1—5《荆轲刺秦王》)14、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视傲慢对方的姿态。

(1—5《荆轲刺秦王》)15、项羽:名籍,字羽,秦末下相县(今江苏宿迁)人。

起兵反秦后与刘邦争天下,交战五年,终于失败自杀。

(1—6《鸿门宴》)\16、关中: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以西,今陕西一带。

(1—6《鸿门宴》)17、山东: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

(1—6《鸿门宴》)18、幸: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

(1—6《鸿门宴》)19、季父:叔父。

(1—6《鸿门宴》)20、张良:字子房,刘邦的主要谋士。

刘邦得天下后,封他为“留侯”。

留,地名,在今江苏沛县东南。

(1—6《鸿门宴》)21、鲰生:意思是浅陋无知的小人。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知识点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的知识点包括:必修一:1. 古代文学知识:古代文学的概念、古代文学的特点、古代文学流派及代表作品等;2. 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鉴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荀子》等;3. 现代文学知识:现代文学的特点、现代文学流派及代表作品等;4. 现代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鉴赏: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茅盾的《子夜》、郁达夫的《简爱》等;5. 诗歌的形式与鉴赏:诗歌的基本概念、诗歌的形式、诗歌鉴赏常用方法等;6. 古代汉语的理解和运用:文言文的基本语法、搭配、修辞手法等。

必修二:1. 文言文的阅读与鉴赏:文言文的基本特点、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文言文作品的理解与鉴赏等;2. 古诗文的鉴赏与欣赏:唐诗宋词的欣赏、古文选读等;3. 现代诗歌的鉴赏与欣赏:现代诗歌的特点、现代诗歌的名家及其作品等;4. 散文的鉴赏与欣赏:散文的特点、散文的名家及其作品等;5. 文学常识: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著名作品及其作者、文学批评方法等;6. 阅读与写作:阅读的方法、写作的基本要素、写作技巧等。

必修三:1. 古代诗歌的鉴赏:古代诗歌的发展史、古代诗歌的特点、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等;2. 古代散文的鉴赏:古代散文的发展史、古代散文的特点、古代散文的名家及其作品等;3. 古代戏剧的鉴赏:古代戏剧的发展史、古代戏剧的特点、古代戏剧的名家及其作品等;4. 现代文学的阅读与鉴赏:现代小说的阅读与鉴赏、现代戏剧的阅读与鉴赏等;5. 文言文翻译与写作:文言文翻译的技巧、文言文写作的基本要素等。

必修四:1. 古代诗词的鉴赏:古代诗词的特点、古代诗词的名家及其作品、古代诗词鉴赏的常用方法等;2. 古代散文的鉴赏:古代散文的特点、古代散文的名家及其作品、古代散文鉴赏的常用方法等;3. 古代戏剧的鉴赏:古代戏剧的特点、古代戏剧的名家及其作品、古代戏剧鉴赏的常用方法等;4. 现代文学的阅读与鉴赏:现代小说的阅读与鉴赏、现代戏剧的阅读与鉴赏等;5. 文学常识:作家及其作品的背景、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文学批评方法等。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学常识梳理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学常识梳理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学常识梳理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学常识梳理必修1文学常识1.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是我国传统的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

词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词牌,古人填词用的(曲调名称),与作品内容无太大关系。

2.《沁园春长沙》,(毛泽东),中国现当代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本文选自《毛泽东诗词集》。

3.《雨巷》戴望舒,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的领袖,因成名作《雨巷》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4.《再别康桥》徐志摩,中国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派代表人物,曾提出现代诗歌创作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主张。

5.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现代著名诗人。

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

诗集有(《大堰河》《北方》《归来的歌》)等。

(自传性抒情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

6.《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7.《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

燕策三》)。

《战国策》既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是一部历史散文集。

又称《国策》,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

8.《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是(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它也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它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而且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作。

鲁迅曾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2345文学常识(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2345文学常识(全)

1、毛泽东: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思想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2、戴望舒: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戴望舒为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

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

3、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

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4、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被捕入狱,在狱中翻译凡尔哈仑的诗作并创作了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

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5、《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 多年史事。

《左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21 卷。

传为左丘明所著。

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 余年的史事。

《国语》和《左传》明显区别是《国语》分别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6、《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 编。

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辑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史实,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战国策》在语言运用上很成功,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学常识大全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学常识大全

高中语文教材主干文学常识汇编一、中国古代部分朝代作者课文篇目相关简介先秦《诗经》《氓》《采薇》《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分为“风”“雅”“颂”三大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

先秦《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详见必修一“名著导读”。

先秦《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被推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初步成熟。

先秦《战国策》《荆轲刺秦王》《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

先秦屈原《离骚》《湘夫人》《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先秦《荀子》《劝学》荀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先秦《庄子》《逍遥游》《庖丁解牛》庄子是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先秦《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西汉贾谊《过秦论》西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项羽之死》(均节选自《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东汉班固《苏武传》(节选自《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东汉曹操《短歌行》曹操的诗歌情感深沉,慷慨悲凉,风格质朴刚健。

《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它与《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西晋李密《陈情表》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归去来兮辞》陶渊明是我国田园诗歌的开创者。

南朝宋范晔《张衡传》(节选自《后汉书》)《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其四)》鲍照的大部分诗作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报国无门的愤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唐王勃《滕王阁序》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将进酒》《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被誉为“诗仙”。

【文化常识专项·教材知识梳理】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古代文化常识梳理

【文化常识专项·教材知识梳理】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古代文化常识梳理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汇总【必修一】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

春秋时诸侯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中国古代的君主分为皇帝和国王,从秦始皇开始,把原来每个人都能自称的“朕”用于皇帝的专称,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不能用。

国王则不一样,古代中国的国王(主要是秦朝以前的国王和后来分封的诸侯国国王)不称“朕”,而是称“寡人”“孤”“不穀”等等。

太子:古代储君称谓。

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或世子。

自秦朝开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太子或皇太子,而诸侯王或藩王的正式继承人只能称“世子”。

封建社会的太子,其地位仅次于皇帝,并拥有类似于朝廷的东宫。

至于金元小说中的“四太子兀术”,是误用,历史上没有此称谓。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卿:古代对男子的敬称。

足下:敬辞,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足下。

竖子:对人的蔑称,犹言小子。

陛下:对帝王的尊称。

臣:最初指男性奴隶,跟女性的“妾”相对;后来成为君主时代官吏和百姓的统称。

另外,“臣”又是表示谦卑的自称。

执事:办事的官吏,也指对对方的敬称。

中庶子:战国时掌管诸侯、卿大夫的庶子的教育的官,汉以后为太子属官。

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乘,四匹马拉的车。

将军:春秋时代以卿统军,故称卿为将军;一军之帅称将军。

到战国时代始为正式官名,而卿仍称将军。

自唐以后,上将军、大将军、将军,或为环卫官,或为武散官。

宋、元、明三朝,多以将军为武散官;殿廷武士也称将军。

明清两代,有战事出征,置大将军和将军,战争结束则免。

清朝,将军为宗室爵号之一;驻防各地的军事长官也称将军。

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

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

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

汉朝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

自刎:自割其颈,即自杀。

自刎是中国古代武将绝望时最常使用的自杀报国的手段。

人教版本必修一至必修五文化常识汇编汇总

人教版本必修一至必修五文化常识汇编汇总

人教版必修1-5 文化知识《烛之武退秦师》1.《左转》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册。

2.春秋期间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执事:做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5.医生:夏商周时,官分卿、医生、士三级,医生又分上、中、下三等。

此后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1.《国语》是国别体史册。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3.竖子:对人的蔑称。

4.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凄凉;羽,腔调激怒。

5.中庶子:管理国君车马之类的官。

6.郎中: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7.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慢待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

分本纪、世家、传记、书、表五类。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域。

4.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黄河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搭车,站在车右担当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建议的谦词。

《优美的汉字》1.汉字的形体经历了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演变过程。

分为古代汉字阶段(商朝—秦朝,甲骨文—小篆)和隶书楷书阶段(汉代—现代,隶书—楷书)。

2.对于汉字的形成,古人有所谓“六书”:象形、指事、会心、形声、转注、假借。

现代学者以为:六书前四种是构字法,后两种是用字发。

《巧妙的春联》1.春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由骈文和律诗演变而来。

形成于唐宋,流行于明清。

2.春联为竖行书写,中间不加标点。

张贴时,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

《诗经》两首1.《诗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

本来只称《诗》、《诗三百》 ,汉代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的源泉。

它共收录了从西周祥春秋中叶的诗歌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人教版必修(1-5)文化、文学常识积累

人教版必修(1-5)文化、文学常识积累

人教版必修(1-5)文化、文学常识积累停课不停学知识积累文化、文学常识人教版(1-5)必修教材(人教版1-5册)文化、文学常识积累(一)必修一1.《烛之武退秦师》《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答因史官左丘明所作。

“传”意为注释,《左传》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所以它又被称为《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同时也是杰出的散文巨著。

它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貌,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同时又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2.《荆轲刺秦王》《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作者已不可考。

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全书共三十三卷,分国别编辑,依次是:东周一卷,西周一卷,秦五卷,齐六卷,楚四卷,赵四卷,魏四卷,韩三卷,燕三卷,宋、卫合一卷,中山一卷。

箕踞,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似箕,叫作“箕踞”。

这种姿势是表示傲视对方的意思。

跪,与坐不同,往往在有急事或表示谢罪之时,直身,两股也离开了脚跟。

所以前人指出跪与坐二者的区别是“跪危而坐安”。

如《史记·刺客列传》:“荆轲遂见太子,言田光已死,致光之言。

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

”跪也表示对长者的尊敬。

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田蚡)往来侍酒魏其,跪起如子侄。

”3.《鸿门宴》《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我帝元狩元年(前122)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鲁迅评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古代“座次”问题(1)官职:古代以右为尊。

如“位在廉颇之右”。

(朝代不同有変化)(2)车骑:以左为尊。

如信陵君屋左以待侯生:“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

新课标人教语文必修一至五文化常识

新课标人教语文必修一至五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化常识大全第一册: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的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

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男爵等还真不是西方独有的,我们周朝就开始了。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就是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总体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应名号也就高了。

3.子:古代对男子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国君、诸侯别称:比如春秋后期燕国通过兼并,土地也多了,但是一般称呼还是燕侯。

但是春秋后期周天子没什么地位,后期礼器乐崩,就是各诸侯礼仪、用的器物、奏的音乐都比较混乱,好多都用天子的,所以称呼也就混乱了。

到春秋后期,称呼大国国主公也行,也可以按照最初周天子分封的爵位称呼。

还有比如吴王夫差、楚庄王等,就是因为这些当时认为是蛮夷部落,周天子没有分封,自称为王的。

战国后期,大部分诸侯都自立为王,这个王不同于春秋时期的王。

有些时候称侯的,就是说他是诸侯的意思。

比如晋国是公,称侯的就是说他是诸侯。

楚国没被封,叫王也不合适,经常就其他国家拜访就称呼楚侯。

5.执事:办事的官员,文中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6.《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

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纵横家的实战演习手册。

高中语文必修1-5文化常识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1-5文化常识汇总

人教版课本必修1~5文化常识必修1文化常识《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

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

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化常识第一册: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的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

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男爵等还真不是西方独有的,我们周朝就开始了。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就是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总体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应名号也就高了。

3.子:古代对男子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国君、诸侯别称:比如春秋后期燕国通过兼并,土地也多了,但是一般称呼还是燕侯。

但是春秋后期周天子没什么地位,后期礼器乐崩,就是各诸侯礼仪、用的器物、奏的音乐都比较混乱,好多都用天子的,所以称呼也就混乱了。

到春秋后期,称呼大国国主公也行,也可以按照最初周天子分封的爵位称呼。

还有比如吴王夫差、楚庄王等,就是因为这些当时认为是蛮夷部落,周天子没有分封,自称为王的。

战国后期,大部分诸侯都自立为王,这个王不同于春秋时期的王。

有些时候称侯的,就是说他是诸侯的意思。

比如晋国是公,称侯的就是说他是诸侯。

楚国没被封,叫王也不合适,经常就其他国家拜访就称呼楚侯。

5.执事:办事的官员,文中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6.《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

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纵横家的实战演习手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至必修5文学常识汇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至必修5文学常识汇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文学常识汇编《诗经》(《氓》选自《诗经·卫风》,《采薇》选自《小雅》)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也就是前1100年到前600年,约五百多年间的305篇作品。

六义为“风雅颂”(内容)“赋比兴”(表现手法),“风”是民间歌谣,“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开创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圣人”,中国最早教育家,提倡‘礼’‘仁’,核心思想是“仁”。

《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的弟子编撰而成,语录体散文,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春秋》儒家经典之一,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的编年史,历史散文。

《国语》是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荆轲刺秦王》)国别体史书,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汇编,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孟轲(《寡人之于国也》)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人称亚圣,提出性善论,主张仁政王道。

《孟子》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记录了孟子的政治观点。

说理畅达,气势充沛,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庄周(《逍遥游》)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代表人物,和老子合成‘老庄’,主张‘无为’。

文章想象力强,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善用寓言故事。

《庄子》共33篇,分为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只有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

荀况(《劝学》)战国时期儒家代表,提倡性恶《荀子》大部分为荀况所作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开创了浪漫主义。

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作品。

他创立了“楚辞”,“楚辞”又称“楚词”,是屈原创造的一种新诗体。

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化常识(可用)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化常识(可用)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化常识第一册: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的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

3.子:古代对男子尊称。

4.执事:办事的官员,文中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5.祖:临行记录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6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变音的变调、声调悲凉7.参乘sheng,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乘:四匹马拉的车。

第二册:1.《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2.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3.“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

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

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

《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

《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4. 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5.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6.青庐:用青布搭成的蓬帐,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

7.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

8.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全册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全册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知识点梳理与总结第一单元——诗歌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这个单元主要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

本单元有中国诗歌、外国诗歌,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

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错误》中闺中思妇对“归人”的怨情……情感“风景”可谓丰富多样。

教学时,用“情”这根线串起这些看似各不相关的诗歌“珍珠”,学生必收获情感,启迪思想。

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

情感与意象,既是指单元鉴赏重点,也可以说是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即:一方面要注意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要分析诗中运用的意象。

下面分别说说这两个方面。

如何体会诗中的情感呢?尤其是如何把握比较含蓄甚至隐晦的诗歌如《雨巷》《断章》等表达的思想情感呢?可主要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和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入手。

欣赏技巧是重要的,但须提醒学生要有意识地增加生活阅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文化修养,尤其要广泛阅读中外名诗,培养对诗的感受力和读诗的趣味。

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意象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

具体教学中,要注意区分诗中的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又称为实生活意象和象征性意象)。

描述性意象或实生活意象,在《再别康桥》用得较多,如“云彩”“金柳”“波光”“水草”“星辉”“夏虫”等,而像《雨巷》中的“丁香”“姑娘”、则为比喻性意象或象征性意象,它们表达的诗人思想情感丰富深刻,更吸引人,因而更值得揣摩、品味。

二、复习要点:1、基础知识(字音、字形、词语)。

2、按要求朗诵。

3、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经历。

4、相关的文学常识。

5、分析意象;发挥想像;感受真情;陶冶性情。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文学常识荟萃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文学常识荟萃

1、《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一般认为施耐庵著,一般认为作于元末明初。

明代长篇小说。

又题为《忠义水浒传》,通行本简称《水浒》。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也是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

金圣叹将《水浒传》与《离骚》《庄子》《史记》《杜诗》《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

冯梦龙将《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定为“四大奇书”。

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共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水浒传》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杆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

并深刻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即上至皇帝和高俅这样的大臣,下至大小官吏的横行霸道、昏庸无能,致使民不聊生,尖锐的阶级矛盾逐渐加深。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作品概括了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原书第十回,作者是施耐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写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情节。

施耐庵(1296~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

元末明初的文学家。

2、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

代表作:《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小公务员之死》》《凡卡》,与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合称“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

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揭露社会病态,抨击沙皇专制,向往新生活。

3、沈从文,现代著名小说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中篇小说《边城》《长河》。

沈从文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 80 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

在中国文坛中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

《边城》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小说文本”“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说中的顶峰之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人教版】
(1—5)文化常识梳理
• 【必修一】
• 1.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爵位分为公、侯、伯、 子、男。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 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就是晋文公、秦穆公、 齐桓公等。总体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应名号也就高了。 • 2.子:古代对男子尊称。 • 3.寡人:寡德之人,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 4.执事:办事的官员,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 5.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 【必修四】 • 11.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天地或天 地神灵的总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亦作“后土 皇天”。 • 12.三辅: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 (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管辖的地区(辖境相当今陕西中部地 区)。 汉代在京城继续沿袭秦制的京畿制度。 • 陵邑制度:始于汉高祖,从长陵开始在陵墓旁修建陵城,入住迁入的富户; 其目的是扩大都城人口规模,打击六国旧贵族的势力,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是西汉丧葬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西汉统治者的一项强干弱支的重要措 施,对西汉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较大的影响。 • 13.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夏、商、周,大学的称谓各有不同, 五帝时期的大学名为成均, 在夏为东序,在商为右学,周代的大学名为上 庠,在洛邑王城西郊。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天人三策”,“愿陛下兴太 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
• 【必修三】
• 1.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 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 2.监生,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我国封建时 代的中央最高学府)读书的人。清代乾隆以后,国子监只存空名, 地主豪绅可以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监生资格。 • 3.理学,又称“道学”,是宋代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人 阐释儒家学说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 把“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提出“存天理, 灭人欲”的主张。 • 4.白帝城:古城名,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东汉初年公孙述 所筑,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白帝城”。 • 5.青冢,指王昭君的墓。传说冢上草色常青,故名“青冢”。
• 【必修二】
• 6.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 语。 • 7.初阳岁:冬至之后,立春之前。 • 8.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下 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 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P • 9.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年月日 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 都相适合,叫六合。 • 10.青庐:用青布搭成的蓬帐,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 唐有这种风俗。
• 【必修三】 • 17.当时七夕笑牵牛,指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发生"马嵬事变”五年前的七月 七日的海誓山盟。七夕,农历的七月七日夜,民间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 年此夜在天河相会,妇女们便在这个夜晚于自家庭院中间向织女进行乞巧 活动,故也称乞巧节。 • 18.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四纪为四十八年。 • 19.河内凶,河内遇到饥荒。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凶,谷物 收成不好,荒年。 • 20.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向 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 21.粟,谷子,脱壳后成为小米,也泛称小米。 • 22.谨庠序之教,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庠、 序,都是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教,教化。 • 23.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 24.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 【必修二】 • 16.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 • 17.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 不再用巳日。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 灾。 • 18.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朔:农历每 月第一天。 • 19.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 20.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 21.蜉蝣: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 • 22.赋始于战国,盛行于汉。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文体。它 主要有三个特点:一、句式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 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赋,除了它的 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 23.王安石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 大家”。
• 【必修一】 • 6.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 是变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 7.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 8.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 对方的姿态。 • 9.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乘:四 匹马拉的车。 • 10.窃: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称。 • 11.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
• 【必修四】 • 1.读尽缥缃万卷书:缥,青白色的丝织品。缃,淡黄色的丝织品。 古人习惯用这两种丝织品包书或做书袋,后来用作书籍的代称。 • 2.宫调:我国古代音乐以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 声,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主的 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合称“宫调”。 • 3.跖:传说是春秋末年奴隶起义的首领,过去被诬称为“盗跖”。 颜渊,孔子弟子,被推崇为“贤人”。盗跖,颜渊,此泛指坏人、 好人。 • 4.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弯刀,以青铜铸成,是冷兵器里的 典范,后又被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励志报国的精 神象征。 • 5.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 后开始有秋社。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
• 【必修二】
• 11.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21时)。 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23时),文中指夜深人静的 时候。0 • 12.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M • 13.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 的服装,这里代有学识的人。3 • 14.阡陌:阡,南北向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K • 15.建安风骨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团所表现出的共 同的文学倾向,他们高扬政治理想,展示强烈个性,具有浓郁的 悲剧色彩,展现了东汉末年动荡的时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 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称为“建安风骨”。代表人物主要有“三 曹”、“七子”和蔡琰。“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七子” 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必修三】
• 6.琵琶行,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 7.左迁,贬官,降职。白居易任谏官时,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 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 • 8.司马,州刺史的副职,当时实际上有职无权。 • 9.出官,(京官)外调。 • 10.管弦,指音乐。管,箫、笛之类的管乐。弦,琴瑟、琵琶之类的弦乐。 • 11.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 12.五陵年少,指京城富贵人家的子弟。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 武、昭)的陵墓。 • 13.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 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 14.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 啼声哀凄,暮春而鸣,伤感春去。也哀痛亡国。春心是伤春之心,比喻对 美好事物的怀念。
• 【必修三】 • 25.崤函,崤山和函谷关。崤山,在函谷关的东边。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 • 26.连衡,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也作“连横”。 • 27.战国四公子:孟尝君,齐国贵族,姓田名文;平原君,赵国贵族,姓赵名胜;春 申君,楚国贵族,姓黄名歇;信陵君,魏国贵族,姓魏名无忌。皆以招揽宾客著称。 • 28.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皇帝的宝座控制天下。履至尊,登帝位。六合,天地四方。 • 29.敲扑,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 30.俯首系颈,意思是愿意服从、投降。系颈,颈上系绳,表示投降。 • 31.迁徙之徒,被征发的人。指陈涉被征发戍守渔阳。谪戍,因有罪而被贬调去守 边。 • 32.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 • 33.七庙隳,宗庙毁灭,就是国家灭亡的意思。七庙,天子的宗庙。 • 34.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寿、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 病。 • 35.百工,各种工匠。 • 36.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 秋》六种经书。《乐》久已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 【必修二】 • 1.《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
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 2.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 3.《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 结晶,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 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诗经》与《楚辞》 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 4.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 5.妾:旧时妇女谦卑地自称。
• 【必修三】
• 15.鸡人报晓筹,汉代制度,宫中不养鸡,而用传唱报晓。鸡人,宫中掌握 时间的卫士。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指代时间。 • 16.“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后泛指军队。 • 所指因时代不同而不同:⑴指天子所统领的军队。《周礼·夏官·序官》: “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 军。”后来把“六军”作为国家军队的统称。如《三国志·魏志·辛毗传》: “且四方之寇,莫大於河北;河北平,则六军盛而天下震。”宋范成大《州 桥》诗:“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廻。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 六军来?”⑵晋代称领军、护军、左右二卫、骁骑、游击为“六军”。《南 齐书·百官志》:“领军将军、中领军,护军将军、中护军……左右二衞将 军,骁骑将军,游击将军。晋世以来,谓领护至骁、游为六军。”⑶指唐之 禁军六军。《新唐书·百官志四上》:“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左右神策, 号六军。”而《旧唐书·职官志三》说六军指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左右羽 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