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顺时针轻柔偏补 逆时针重柔偏泻
21
梅花针叩刺与刮痧以脏腑经络理论为依据
作用
调和气血
疏通经脉
达到防治疾病目的
调整脏腑功能
22
临床与实验研究
梅花针叩刺、刮痧,可使局部毛 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强,新陈 代谢旺盛,营养状态改善,机体 防御能力增强。并可激活相关神 经元起到整体的调节作用。
足太阳经第一侧线解剖
27
药物处方
2)骨关节病(主要指颈腰椎病、膝关节退行性病变、骨质增生、 椎间盘突出等)以驱风祛湿、通络活血、祛瘀止痛中药为主。 羌 活15g 姜 黄15g 当 归15g 赤 芍15g 秦 艽15g 防 风10g 制川乌10g 鸡血藤30g 路路通20g 海桐皮15g 千年健15g 寻骨风15g 玄胡索15g 伸筋草15g 海风藤15g 艾 叶15g 桂枝或桑枝15g
英国学者亨利·海德(Henry Head)绘制了不同 内脏变化所对应的皮肤敏感的“海氏带”。
日本学者石川太刀雄父子,对自主神经单 位体表-内脏联系作出卓越贡献,留下著 作《内脏体壁反射》。
12
三 中医外治法的临床运用与病案举要
1、梅花针叩刺、刮痧 在胃肠病症中的运用
13
梅花针
梅花针:又称“皮肤针”是古代“毛刺”、“半 刺”等刺法发展而来。采用梅花针叩刺皮部,通 过孙络、络脉和经脉以调整脏腑功能,达到通行 气血、平衡阴阳,内病外治的目的。
足太阳膀胱经第一测线的相关腧 穴均为交感干或交通支分布的地 方,故刺激背部膀胱经可以反射 性调节植物神经的功能,从而调 整相关内脏功能。
23
病案举要
曾某某,男,50岁,就诊日期:2013年6月14日 自述胃脘胀痛2年余,经胃镜检查显示为浅表性胃炎伴胆汁返流。曾服西药效果 不明显,自觉胃动力不足。现症见胃部隐痛,嗳气时而反酸,食生冷食品后疼痛 加重,睡眠欠佳,多梦,入睡困难。时感腹部不适,二便尚可。舌胖淡苔薄,脉 沉微弦。 诊断:胃痛(慢性浅表性胃炎) 肝郁脾虚型 治则:健脾祛湿,舒肝和胃 治法:针灸配合刮痧 针灸:四白、梁门或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通里、行间、神阙(灸)
17
刮痧介质
刮痧精油、风油精、香松活络油、活络油、 黄道益活络油、植物油、药酒、水、以及凡 士林、各种面霜护肤乳等。
18
刮法
常用持板方法与操作
刮法——常以右手持刮痧板,将板紧贴掌心,大拇 指与另外并拢的四指分开呈弯曲状,五指分别自然 握在刮痧板的两面,要求指实掌虚。以刮痧板的薄 面边或厚边呈45°~90°角在皮肤上直线或横行的 单向刮试。刮试线、面尽量拉长,用力均匀,使用 刮法前应在刮试部位涂抹刮痧介质。
29
病案举要
病案1:尹某某,女,40岁,就诊日期:2016年3月22日 自述人工流产后,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多,阴道分泌物白带 增多,伴下肢坠胀,腰骶酸痛;B超检查显示:多发性子宫肌瘤? 子宫直肠窝积液声像,积液约120ml,伴神疲,食欲欠佳,四肢 少力,情绪抑郁。舌淡苔白,脉沉细微弦。 诊断:月经不调(盆腔积液) 肝肾亏虚型 治则:健脾疏肝补肾,调理冲任; 治法:针灸中药电渗合用 针灸:气海、气旁、归来或水道、足三里(双)、三阴交(双)、 太冲(双) 次髎(双)、下髎(双)、肾俞(双)、志室 中药电渗1号方:一日1~2次,于下腹部及腰骶部交替电渗。
矣。”反之,我们可以在其相应体表施行刺激,如针、灸,刮痧、梅花针
等叩刺皮部,或以中药电渗,离子导入,热熨、贴敷......等手段,通过皮
部孙络、经脉而调整相应内脏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11
现代理论依据研究
朱兵《系统针灸学》论述到躯体-交感神经-内脏联系的 规律。指出“体表-内脏之间、体表-体表之间存在着有 机联系,这种联系与神经的节段性分布密切相关。”
14
持针姿势
硬柄——用拇指和中指挟持针柄两侧,食指置于针 柄中段的上面,无名指和小指将针柄末端固定于大 小鱼际之间。
15
持针姿势 刺激强度
软柄——将针末端置于掌心,拇指居上,食指 在下,余指呈握拳状固定针柄末端。
弱、强、中
叩刺部位
循经叩刺
穴位叩刺
局部叩刺
16
刮痧 刮痧工具
刮痧:是应用特制的刮痧工具在人体 体表的腧穴经络的病变部位进行刮试, 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治法。
《黄帝内经》载有汤浸渍发汗法、
熨法。
7
《伤寒论》中载有“温针”、“烧针”、“熏法”; 《金匮要略·阴阳狐惑篇》有苦参汤外洗、雄黄外熏、 蛇床子散坐药的记载。
《备急千金要方》载有的外治法丰富了妇科疾病的治 法,为小儿提供了有效的给药途径。除外还载有涂、 浴、灸法熏脐法、熨法、蒸法等。
8
明清代外治法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本草 纲目》所载外治方法就有80余种;《理瀹骈 文》收录了近百种外治方法。
28
中药外治与内治法
现代对中医外治法的研究
▪ 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思想 为指导,运用各种不同方法将 中药施于皮肤、腧穴粘膜等, 以发挥其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由表及里等调整脏腑功能,达 到治病目的。
▪ 中药电渗、离子导入、熏蒸、热 熨等可通过药物的透皮吸收与粘 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达病所。 赋形剂以及透皮剂的发展,展现 了提高药效以外用药代替口服或 注射药物的广阔前景。
31
32
刮痧: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肝俞、脾俞、胃俞
24
三 中医外治法的临床运用与病案举要
2、中药热熨、电渗在妇科 病与骨关节病中的运用
25
操作简介
01 浸泡
02 煎煮
03 热熨
04 电渗
注意:皮肤充血发红为止,不可烫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6
药物处方
1)妇科疾病(主要指盆腔炎、盆腔积液、卵巢囊肿)。以活 血调经、消炎镇痛祛瘀中药为主。 丹 参30g 当 归20g 川 芎15g 赤芍15g 制乳香15g 没 药15g 香 附15g 益母草20g 桃仁10g 红 花10g 血 竭10g 败酱草15g 郁 金15g 黄柏10g 艾 叶15g 随证加减:血热加黄芩、丹皮;血瘀加蒲黄、五灵脂。
30
病案举要
病案2:彭某某,女,51岁,就诊日期2017年6月25日。 患者自诉去年12月双膝关节胀痛无力,时而畏冷,行走时加重, 且双膝关节髌骨韧带处静脉曲张明显,在长沙市某医院核磁共振检 查显示:双膝内侧积水,右膝外侧半月板体部及前角,左膝半月板 前角损伤,周围软组织毛细血管曲张。 诊断:痹症(1.双膝关节积液2.半月板损伤3.静脉曲张) 治疗原则:行气活血、驱风通络; 治疗方法:针灸、中药电渗合用 针灸:膝眼(双侧)、鹤顶(双)、血海(双侧)、曲泉、膝阳关 (双侧)、阳陵泉(双侧) 予中药电渗2号方电渗治疗。
1
一、外治法的含义 二、发展概况与理论依据 三、中医外治法的临床运用及病案举要
1、梅花针叩刺、刮痧在胃肠病症 中的运用 2、中药热熨、电渗在妇科病与骨 关节病中的运用
2
一一 外治法的含义
3
外治法即在身体体表适当的部位,施加各种 刺激方法,以激发、调整人体内各组织脏腑的机 能转化与平衡,从而防治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
19
刮痧部位 刮痧强度
循经、腧穴、病变局部
轻柔:适宜于久病、体虚。刮试按压力 小、动作轻、速度慢、时间短、偏补。
重刮:适宜于体壮、实热、气血瘀滞患者。刮 试按压力大、速度快、时间长、范围大、偏泻。
20
角揉法 操作要点
应用刮痧板厚边棱角在人体体表腧穴敏感 点病变局部,利用腕关节的自然活动进行 回旋揉动,并带动皮下组织。
“外治法”源于“内病外治”,与“内治 法”殊途同归,乃两大治病途径。
4
二 发展概况与理论依据
1、发展概况
5
远古时代,人兽大杂居,远古人在处理日常外 伤中,逐渐总结出早期的按摩术、外治敷贴法、 热熨、灸法等。
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厉鍼砥石”治 虢太子“尸厥”。
6
五十二病方
马王堆《五十二病方》载有灸、熨、熏蒸、 药浴、敷贴、砭法、角法、按摩等十余种外
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外治法已自成体系。且
古今结合,提高了外治法的疗效。展现了发
展前景。
9
二 发展概况与理论依据
2、理论依据
10
古载理论依据
“经脉脏腑相关”是其坚实的理论基础。《黄帝内经》载有“夫十二经脉
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五脏有疾
也,应出于十二原,而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