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1单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1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诗歌是生活的审美超越

郭国昌

① 古人云:“诗言志。”诗歌是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的。尽管胡适、陈独秀等人倡导“文学革命”时对古典诗歌进行了大力否定,但是他们并没有完全抛弃那些可以超越时代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诗歌观念。即使在现代诗歌受到人们广泛质疑的今天,“诗歌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的看法恐怕还是具有合理性的。然而,诗歌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是从哪儿来的呢?艾青说:“生活是艺术生长的最肥沃的土壤,思想与情感必须在它的底层蔓延自己的根须。”只要翻开郭沫若、艾青、穆旦等人的作品,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

② 但这并不是说只要生活着就会有新的诗歌情绪发生。诗人不但要生活着,而且要生活得更具广度,更有深度。诗人的生活范围不应当只局限在个人的小圈子里,而应该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与普通大众生活在一起,进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去。胡风说:“诗歌是发自作者对于现实人生的感受或追求,只有人生至上主义者才能够成为艺术至上主义者。”其实,对于真正的诗人来说,生活与艺术是统一的,诗歌的情绪蕴藏在身后的生活土壤中。诗人应当经常地询问自己:“我被生活感动吗?”如果生活感动了诗人,这表明诗人是在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生活着,是在真正体验着普通大众的人生。只有生活在感动的世界里,诗人所获得的诗歌情绪才会是真诚的,包含了人类普通的精神追求,而不至于纯粹是一种封闭孤独的自我情绪的宣泄。

③ 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情绪和感受并不能全部进入到诗歌的创作中。因为,文学的创作过程是一种审美选择的过程,是一种情绪升华的过程。诗歌的创作需要饱满的情感。读郭沫若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渴望民族新生的期盼;读艾青的诗, 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面对民族抗争的悲壮;读穆旦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个体生命在艰难境遇中的痛苦。然而,进入诗歌中的情感必须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像郭沫若、艾青、穆旦等现代诗人的诗歌之所以能够感动读者,就是因为他们作品中的情绪和感受是经过了诗人的审美超越的。

④ 古人云:“在心为志,发口为言,言之美者为文,文之美者为诗。”诗歌创作中的审美超越也是一个语言的选择程。“五四”新文学革命以后,口语化成为现代汉诗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然而,日常口语成为诗歌的语言,必须是经过诗人的审美加工的,是诗意化的口语。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正是诗人通过诗化的日常生活语言和意象的排列与组合,表达了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情绪。托尔斯泰说过,一个高明的作家“并不在于知道他用什么语言写什么,而在于知追不需要用什么语言写什么”。当我们的诗人也知道这样做的时候,现代汉诗的口语化也就不会成为一个广受人们争议的问题了。

(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

A.“诗歌是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的”这一观点,在当今应该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虽然有人对现代汉诗抱有质疑的态度。

B.生活与艺术是统一的,诗人只要生活在感动的世界里,获得的就会是真诚的诗歌情绪,而不是封闭孤独的自我情绪。

C.真正的诗人,其诗歌的情感都来自现实社会生活,来自对普通大众人生的真正体验。

D.现代汉诗创作需要饱满的情感,需要的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感情,否则,是无法创作出诗歌

作品的。

E.口语化是现代汉诗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但进人诗歌的日常口语必须是经过诗人的审美加工的,是诗意化的。

2.下面不能证明“诗歌是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的”的一项是( )

A.胡适、陈独秀等倡导“文学革命”,对古典诗歌进行了大力否定。

B.胡风说过,“诗歌是发自作者对于现实人生的感受或追求”。

C.古人云,“在心为志,发口为言,言之美者为文,文之美者为诗”。

D.卞之琳的《断章》用诗化的口语,表达了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情绪。

3.在①段和③段的论述中,分别以郭沫若、艾青、穆旦等人的作品为例,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4.作者为什么说诗歌是生活的“审美超越”?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闻一多:从唯美主义诗人到民主斗士

郝逸林

闻一多在清华大学读书时深受西方唯美主义思想影响,1922年创作的旧体诗《忆菊》充分体现了闻一多的唯美主义情怀和诗人的梦,并且展现出古典诗人陶渊明菊花式高洁的形象。闻一多寄寓陶渊明,除了因为陶渊明素以“采菊东篱”著称之外, 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他能够身居闹市而心无挂碍,有在尘世樊笼中自得其乐的真性情。这是当时闻一多对文学的态度和对自我品质的一种解读。

闻一多在与朋友的通信中不止一次提到自己对于诗歌和格律的看法。他在与梁实秋的通信中, 提及了“以美为艺术之核心”的诗歌创作观点,这是一种纯艺术主义的思想。此外,闻一多还很重视歌的音节、格律,1926年在《晨报副刊》上他发表了《诗的格律》,阐释了他关于诗歌格律的文艺思想——“三美”,即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他认为,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

闻一多的唯美主义思想使得他创作出的诗歌在艺术上更美更雅。他一直强调诗歌创作应该注重“诗的外表形式”,他主张诗的形态和思想的优美要统一起来,反对诗歌平民化。他认为,将诗歌还原为平民化会抹杀文学创作的艺术性。在此阶段, 闻一多的文学作品注重艺术与精神的结合。如 1928年出版的第二部诗集《死水》不仅表现出了一种处在颓废中的爱国主义激情,而且也是他自认为“第一次在音节上最满意的试验”的力作。此后闻一多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进行整理,汇集成《古典新义》。必须指出的是闻一多研究古典文学的目的其实是解决本民族的困境。他在1943年给臧克家的信中说道:“经过十余年故纸堆中的生活,我有了把握, 看清了我们这民族,这文化的病症,我敢于开方了。”

闻一多早期的纯粹唯美主义思想随着社会动荡、人民凄苦和抗战的爆发而慢慢融入了反帝爱国主义思想。在1919年五四运动中,闻一多作为“清华学生代表团”的一员,参与和领导了清华大学的学生运动,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闻一多的品格中开始有了星火般蔓延的爱国烈火。1922年7月,闻一多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身在异国,感受最深的是来自美国的种族歧视,这使得他的爱国思想进一步滋长。在美国留学期间,闻一多写出了《洗衣歌》来表达对于美帝国主义的抗争,他追求自由民主,反对歧视,反对压迫。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闻一多完成学业后毅然回国。

闻一多归国后,面对军阀镇压学生所酿成的血案,闻一多拍案而起,他说:“希望爱自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