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古诗词的意境教学策略-模板
赏析古诗词中意境美的策略教学

赏析古诗词中意境美的策略教学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其中精美的意境描写更是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赏析古诗词中的意境美。
教师可以以启发思考为目标,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感受古诗词中的意境美。
可以通过图片、音乐、经典的古诗词配以精美的画作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并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感受。
教师可以播放《渔舟唱晚》的音乐,展示相关的画作,引导学生思考江河的宁静、渔船的安详、夕阳的红霞等情景,培养学生通过感官体验意境美的能力。
教师可以以情景再现为手段,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诗词中的意境美。
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名胜古迹、自然景区等实地体验,或者通过影视作品、音频、VR等技术手段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景象,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古诗词中的意境美。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西湖,欣赏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所描绘的草地疏疏、远天朦朦的景象,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草原广袤、天空苍茫的壮美之感。
教师还可以通过比喻类的教学方法,将古诗词中的意境美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连接起来。
通过把古诗词的意境比喻成学生熟悉的事物,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感受其中的美。
教师可以把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比喻成太阳落山时的美景和河流入海的壮丽景象,让学生通过对比了解诗人想表达的意境之美。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探究古诗词中的意境美。
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词,通过讨论、解读、分析等方式,分享对于意境美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可以设立一些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你认为诗中描述的景象最令你感动的是哪一句?”、“你觉得这些景象有什么特别之处?”等,激发学生思考和发言的热情,让他们的思维得到更充分的激发。
通过以上的策略教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赏析古诗词中的意境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能力。
要将古诗词中的意境美传达给学生,应该注重以启发思考、情景再现、比喻教学、合作学习等策略为主线,既引导学生阅读欣赏,又培养学生的感受和解读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词中的意境美。
赏析古诗词中意境美的策略教学

赏析古诗词中意境美的策略教学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意境美。
赏析古诗词中的意境美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正确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中的意境之美。
本文将围绕着如何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赏析古诗词中的意境美。
一、了解古诗词的文化背景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每一首古诗词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首先让学生了解古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和创作环境,帮助学生建立对古诗词的认识和认同感。
只有了解了古诗词的文化背景,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意境美。
二、培养学生对意境的感知能力赏析古诗词中的意境美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意境感知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意境感知能力,比如通过欣赏优美的音乐、观赏精美的绘画、甚至是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
这些活动都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对意境的感知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中的意境美。
三、通过诗词朗诵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古诗词是需要朗诵的,只有通过朗诵,学生才能更好地感受到古诗词中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安排诗词朗诵比赛,让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朗诵来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教师也可以适时地组织一些集体朗诵活动,让学生在集体中感受诗词的力量和美感,从而更好地赏析古诗词中的意境美。
四、深入挖掘诗词背后的意境古诗词中的意境美往往需要通过深入挖掘才能理解和欣赏。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课堂讲解、课外阅读等方式,让学生对古诗词背后的意境有更深入的了解。
可以通过解读古诗词中的隐喻、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意境美。
也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古诗词作品,提高他们对意境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欣赏和创作。
赏析古诗词中意境美的策略教学

赏析古诗词中意境美的策略教学古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美感染着读者的心灵,成为了中华文化瑰宝的一部分。
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把握和欣赏古诗词中的意境美是他们学习诗词的重要任务之一。
以下是一些既简便又实用的策略,帮助教师教授赏析古诗词中意境美的导向。
1. 建立对比通过对比来引导学生理解诗词中的意境美,这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比较同一场景在诗词中的不同描述方式。
例如,如果教授到了杜甫的《春望》这首诗,可以指出诗中作者对春天的描写在不同段落中有着不同的情感表达,以此来阐述作者在描述春天意境美时所讲述的不同感受。
2. 形象化描写由于古诗词经常使用抒情和生动的语言来描述情感和环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使用形象化思维来理解和感受诗歌意境美。
当教授到一首有关山水的诗歌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山水画中的常用元素,以及与它们相关的词汇。
学生可以通过比对这些学来的元素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词所描述的山水意境。
3. 情感意义古诗词所描绘的意境美往往与情感感受联系紧密。
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理解诗中抒情的情感来推断意境美。
比如,当教师教授到刘禹锡的《陋室铭》时,可以引导学生从描述作者的贫穷、孤独和悲伤的气息中,感受诗歌所表达的「卧住谷旁人不知,满庭莽苍木连云」这悲苦之意。
4. 理解象征意义许多古诗词所描绘的意境美往往与文化、信仰和价值有关。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中常用的象征符号和它们所代表的含义。
例如,梅花在诗歌中常被用来表达梅雪的含义,在学生了解了这一点后,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温暖意境。
综上所述,对学生教导古诗词的意境美是一个有趣的、多角度的、开放式的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对比、形象化描写、情感意义和象征意义的策略,让学生开阔思维、感受到意境美所呈现的美感,营造出令人愉悦的学习氛围。
小学古诗词意境教学策略

小学古诗词意境教学策略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境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诗词来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
以下是一些小学古诗词意境教学策略。
一、提供丰富的情境材料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与古诗词主题相关的情境材料,例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帮助学生形成对古诗词的感性认识。
在教学李白的《静夜思》时,可以放一段夜晚的自然景色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感受夜晚的宁静和美丽,从而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意境。
二、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古诗词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来体验古人的情感和意境。
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感知、记忆和想象等心理活动,来重新构建诗词的意境。
在教学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时,可以问学生:“你觉得当时站在鹳雀楼上的人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你能想象一下吗?”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意境。
三、引导学生进行情感投射
古诗词表达了古人对自然、人生、情感的思考和感悟,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情感投射,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到古诗词中,可以更好地感受和体会古诗词的意境。
可以通过让学生朗读古诗词、背诵古诗词、写古诗词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口述和表达,来理解和感受古诗词所传达的意境。
在教学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时,可以要求学生背诵这首诗,并通过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诗中的意境中去。
小学古诗词意境教学策略

小学古诗词意境教学策略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艺术之一。
古诗词可以传达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教学古诗词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本文将分享一些小学古诗词意境教学策略,帮助老师更好地教授古诗词。
一、采用情景教学法古诗词是历史文化的典范,它们所蕴含的情景、价值观和人生体验也与当代有着许多共通之处。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古人的生活和体验古代风貌,把古代的情感世界和文化传统带入课堂,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古代的风韵和气氛。
例如,老师可以通过布置主题作文、分组朗诵等活动,让小学生模仿古代韵文所描绘的生活场景,体验诗词中所述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也可以利用影片,图片等媒介展示古代文化传统,拉近学生与古代文化的距离,增强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二、注重情感体验古诗词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以及他们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思考。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心理体验的引导,帮助学生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生命体验。
例如,老师可以通过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情感内涵,引导学生走入诗人的情感体验,感受到那份旷怀的独特情感。
三、关注审美体验古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音韵美,都是可以给人以审美享受的艺术之美。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古代文化的欣赏能力。
例如,老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情景再现、音乐欣赏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化传统所蕴含的美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四、提供多样化的教材在小学教育中,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材,扩大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认知面。
例如,适时引入古代文化概念、历史人物、传统文化活动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的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在选择教材时应尽量体现小学生的语言交流水平和思维逻辑能力,并让学生通过读诗背诵、分组口语演示等多种方式,深入掌握古诗词的内涵和美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
语文教案:分析古诗词中的意境

语文教案:分析古诗词中的意境
一、教学目标
本次语文教学的目标在于通过分析古诗词中的意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含义,更好地感悟其中的情感和意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
1.意境的基本概念
2.古诗词的意境分析方法
3.学习范例古诗词《静夜思》、《登高》、《鹿柴》等
4.小组讨论和展示
三、教学方法
本次语文教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其中主要包括讲解、分组讨论、展示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流程
1.导入
通过出示几幅画作和相对应的古诗词,激发学生们对于意境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导学生们进入话题。
2.意境的基本概念
在学生们表达自己的看法后,教师简单的讲解了意境的基本概念并阐述其在古诗词中的重要性。
3.古诗词的意境分析方法
分别从格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对古诗词的意境进行了具体的讲解,并结合学习范例进行示范。
4.学习范例古诗词
学习范例古诗词《静夜思》、《登高》、《鹿柴》等,逐一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
其中结合各种教学素材,通过图片、PPT等形式进行呈现。
5.小组讨论和展示
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分小组讨论,并执行人员交叉提问等方法,使其在讨论中相互借鉴,进一步加深对于意境的理解和把握。
六、教学效果
通过本次语文教学,使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所包含的意境,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其中的情感和意义。
学生们可以借此,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丰富自己的内涵、提高思维深度,提高自身的品位和修养。
小学古诗词意境教学策略

小学古诗词意境教学策略古诗词意境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意境是无穷无尽的,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要求较高。
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词意境教学,成为小学语文老师需要认真思考和总结的问题。
以下就是一些关于小学古诗词意境教学的策略。
一、注重诗词的选材在小学古诗词意境教学中,首先要注重选好诗词的材料。
要选择内容简洁、情感深刻、形象生动的古诗词来进行教学。
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选材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审美水平,不能选择过于晦涩难懂的诗词。
二、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在古诗词意境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可以通过诗词的朗诵、文字的描述、图片的展示等方式,让学生模拟丰富的想象,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诗词所蕴含的意境。
比如对于《庐山谣》中的“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这句诗,可以通过唱响笛声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古人的情感和意境,激发其对诗词的热爱和理解。
三、注重情感体验在古诗词意境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对诗词的情感体验。
可以通过音乐、美术、手工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创设与诗词相应的情感场景,提高学生对诗词的情感共鸣。
《梅花》中的“闻道梅花坼晓风”这一句,可以引导学生用水彩、粘土等材料创作出梅花盛开的情景,让学生在创作中感受到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提高其对诗词的理解和体验。
四、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在古诗词意境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可以通过诗词创作、朗诵比赛、情景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比如可以让学生模仿古代文人的风格和语言,写一段与诗词相符的文章,或者请学生进行人物的情景表演,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实践中体验诗词的魅力。
五、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在古诗词意境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
诗词鉴赏教案赏析唐诗中的意境

诗词鉴赏教案赏析唐诗中的意境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以其深沉的意境和优美的词藻而被后世传颂。
在课堂教学中,对唐诗的赏析可以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本文将针对唐诗中的意境进行赏析,并提供一份适合教学使用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诗的特点和意境;2.学习几首经典的唐诗,领略唐诗的意境之美;3.通过赏析和模仿,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唐诗的意境,感受诗歌艺术的独特魅力;2.通过赏析和模仿,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诗词朗诵或相关的图片展示唐诗的意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2.赏析法:选取几首经典的唐诗,对其进行细致入微的解读,让学生逐渐理解唐诗的意境;3.模仿法: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感受和体验,创作类似的诗词,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4.互动法:通过小组讨论或百家讲坛的形式,让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内容1.引入用传统乐器的演奏或者展示相关的唐诗画等形式,引起学生对唐诗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2.赏析选取几首代表性的唐诗,如《静夜思》、《登鹳雀楼》、《春江花月夜》等,分别进行赏析。
一、《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一首描写思乡之情的诗。
通过对床前明月光的描绘,引起了人们对自然环境和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他人熟睡时,独自静谧思乡的情感,并运用自然元素与人情结合,使意境更加深远。
二、《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是一首有关壮丽景色的诗歌。
诗人通过描绘登上高楼,眺望群山、河流和天空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具有较强的意境感。
三、《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小学语文古诗意境教学的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古诗意境教学的实施策略古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学意境,深刻地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生活和情感的感悟和思考。
对于小学生来说,古诗意境教学不仅可以让他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
下面就是小学语文古诗意境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搭建诗词情境,营造意境氛围在进行古诗意境教学时,首先要做的是搭建诗词情境,营造意境氛围。
可以通过播放古琴音乐、展示古代山水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浪漫和唯美,进而引起他们对古诗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注重情感体验,提炼意境情感在学习古诗时,要引导学生注重情感体验,提炼意境情感。
可以通过教师朗诵古诗、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理解诗意、让学生就诗中的情感进行联想和表达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体验古诗的情感内涵,提炼诗中的意境情感。
三、启发想象力,拓展意境空间古诗意境教学还应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意境空间。
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古诗、观察古诗中的意象、忆述古诗中的场景、构思古诗中的情节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丰富古诗的意境空间,让他们在想象中体验古诗的美好。
四、开展情境表演,呈现意境形象古诗意境教学还可以开展情境表演,呈现意境形象。
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诵古诗、学生间对话表演古诗、学生进行小品或舞蹈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将古诗中的意境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古诗的意境。
五、融入生活体验,拓展意境感悟古诗意境教学还应该融入生活体验,拓展意境感悟。
可以让学生走进田园、登上山川、观赏星空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古诗中的意境,从而更好地领悟古诗的意境。
六、跨学科融合,共建意境世界古诗意境教学还可以跨学科融合,共建意境世界。
可以将古诗意境与美术、音乐、舞蹈、科学、地理等学科相融合,让学生在多个学科的交融中,更加全面地理解和体验古诗的意境。
八、情景交融启迪,共建意境境界古诗意境教学还可以进行情景交融启迪,共建意境境界。
赏析古诗词中意境美的策略教学

赏析古诗词中意境美的策略教学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意境美更是让人陶醉的魅力所在。
古诗词中所塑造的意境美,常常能够让人感受到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给人以心灵上的滋养和启迪。
赏析古诗词中的意境美成为了中国文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那么,要想让学生更好地领略古诗词中的意境美,就需要运用一些有效的策略进行教学,下面将就此展开讨论。
一、注重文化背景的讲解古诗词是在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创作的,而文化背景的理解对于把握古诗词的意境美至关重要。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对古诗词所处的历史背景、社会风貌、人文精神等进行讲解,让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词所表达的意境。
当讲解《静夜思》时,可以通过介绍唐代的宫廷生活和诗人李白的生平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诗中所展现出的孤寂之美。
二、注重形象的感知古诗词中的意境美往往是通过生动的形象描绘而展现出来的,而这些形象往往又与自然景观、人物形象、物品等密切相关。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形象感知的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领略古诗词中的意境美。
可以通过播放自然风光的视频或音频,让学生们在脑海中勾勒出古诗词中所描绘的山水景色;或者通过展示古代生活用品的图片,让学生们感知古诗词中所蕴含的韵味。
三、注重意境的拓展古诗词中的意境美常常需要借助丰富的想象力才能更好地体会,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意境的拓展。
老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们从多个角度去拓展古诗词中的意境美,让他们从词语、句子的象征意义、抒情意蕴以及与自身情感的共鸣等方面去感知意境。
在讲解《登鹳雀楼》时,可以引导学生们通过对鹳雀楼的物理特征、历史文化内涵以及与诗人王之涣的情感交融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拓展意境的内涵。
四、注重情感的体悟古诗词中的意境美往往能够引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情感体悟,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情感的体悟。
老师可以通过讲解、朗诵、情感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们投入到古诗词中所营造出的情感空间中,体会其中的悲喜哀乐、散发诗情画意。
小学语文古诗意境教学的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古诗意境教学的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古诗意境教学的实施策略
古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古诗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诗性和修养。
在小学语文古诗意境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
一、创设情境
在古诗意境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相关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
可以将学生带到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中,让学生亲身感受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来感受古诗的意境,进一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二、情景朗读
通过情景朗读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的意境。
可以利用录音或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将古诗情景化并进行朗读。
朗读时声情并茂,语调抑扬顿挫,让学生感受到诗的韵律和节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
四、情感拓展
学生在理解古诗的意境后,我们可以进行情感拓展,让学生在课堂中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来拓展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的意境。
六、情境延伸
在古诗意境教学中,我们可以将古诗的意境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进行情境延伸。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与古诗意境相关的地方,比如名胜古迹、自然景观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古诗的意境,并进行深度思考和交流。
小学语文古诗意境教学需要注重情感体验和情境创设,通过情境朗读、情感体验、情感拓展、创设任务、情境延伸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
通过这些实施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和修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赏析古诗词中意境美的策略教学

赏析古诗词中意境美的策略教学古诗词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意境美。
赏析古诗词中的意境美,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美的欣赏能力,并采取一些策略进行教学。
本文将从课堂教学的策略入手,讨论如何有效地教授学生赏析古诗词中的意境美。
一、提供丰富的诗词材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诗词材料,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古诗词中的意境美可以体现在不同的诗篇中,选取一些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诗词,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美。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与其相关的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选取一些与自然景物相关的诗词,让学生在赏析意境美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二、引导学生用心体味古诗词中的意境美往往需要用心体味才能够真正领会。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诗词中的意境美。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诗词中的意境描绘,例如“你觉得诗人通过怎样的描写展现了诗中的意境美?”、“你能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感?”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美的认知和感知,提升他们的赏析能力。
三、注重情感体验古诗词中的意境美常常与诗人的情感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诗词去体验诗人的情感。
可以通过朗读诗词、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情感表达,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领会诗词的意境美。
当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诗词中蕴含的情感时,他们对诗词的理解和赏析就会更加深入。
在教学中可以邀请学生模仿诗中的情感,进行情感表达的练习,让学生在情感表达中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美。
四、激发联想和想象五、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古诗词中的意境美往往需要用优美的语言进行表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课堂朗诵、情感表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在表达中更好地展现古诗词中的意境美。
赏析古诗词中意境美的策略教学

赏析古诗词中意境美的策略教学【摘要】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其意境美对于人们的修养和情感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要深入赏析古诗词中的意境美,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作品,并了解其背景和文化内涵。
在欣赏过程中,要注重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细致品味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拓展对意境美的理解。
通过培养欣赏古诗词意境美的能力,可以享受到其中带来的愉悦和启示,并让意境美对个人修养和情感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赏析古诗词中的意境美,不仅是一种文化修养,更是一种心灵享受,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提升情感境界,丰富内心世界。
【关键词】古诗词, 意境美, 赏析, 策略教学, 选择适合的作品, 背景和文化内涵, 意象, 修辞手法, 情感, 多角度解读, 培养能力, 愉悦, 启示, 个人修养, 情感生活.1. 引言1.1 古诗词意境美的重要性古诗词意境美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体现,更是一种深邃而富有内涵的艺术表现形式。
古诗词意境美通过精炼的语言、优美的韵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出诗人对生活、情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引领读者进入一种超越现实的心灵境界。
在当今喧嚣忙碌、物质追求的社会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心灵的滋养和情感的体验,而古诗词意境美正是可以滋润人们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良药。
通过赏析古诗词中的意境美,人们可以感悟到岁月静好的美好时光,体会到生活的真谛和情感的真挚,激发人们内心深处对美好、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可以丰富人们的情感体验,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
关注古诗词意境美,不仅可以陶冶个人情感,丰富人生阅历,更可以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品位和修养水平。
2. 正文2.1 选择适合的古诗词作品在选择适合的古诗词作品时,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几点来进行筛选和判断。
要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古诗词作品,比如李白的《静夜思》、苏轼的《水调歌头》等,这些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
赏析古诗词中意境美的策略教学

赏析古诗词中意境美的策略教学古诗词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意境美。
对古诗词的意境美进行赏析不仅能够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如何有效地教学古诗词中的意境美成为了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教学策略的角度出发,分析并探讨古诗词中意境美的赏析教学策略。
一、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在古诗词赏析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将古诗词的意境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诗词所表达的意境美。
教师可以播放古诗词mv,通过美妙的旋律和精美的画面,引导学生走进古诗词的世界,感受其中的意境美。
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到古诗词所描绘的景象,进一步加深对意境美的理解和体验。
二、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三、进行情感共鸣和情感表达四、结合实地体验和情境创设古诗词中的意境美往往与具体的情境和环境密切相关,在古诗词赏析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地体验和情境创设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词中的意境美。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自然风景区或历史文化名胜,让他们亲身感受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然后要求他们结合所见所闻,与古诗词进行对比和联想,感受古诗词意境美的魅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搭建一个符合古诗词意境的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赏析和体验,加深对古诗词意境美的理解和感受。
古诗词中的意境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赏析古诗词中的意境美有助于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进行情感共鸣和情感表达,结合实地体验和情境创设等多种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赏析古诗词中的意境美,领略古诗词之美。
希望我们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古诗词的世界里感受到美的力量,从中获得美的滋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赏析古诗词中意境美的策略教学

赏析古诗词中意境美的策略教学古诗词以其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意境而为读者所喜爱。
意境美是古诗词最为重要的特点之一,也是文学创作中最难以言传的部分。
所以,如何教学生欣赏古诗词中的意境美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策略的角度出发,为大家分享一些教学古诗词中意境美的方法。
要让学生理解意境美的概念。
意境美是指通过诗人的语言表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受。
它是通过诗中的形象描绘、情感表达、意象联想等手法,创造出独特的意境效果,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其中的美好与感动。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诗词的具体表达,感受其中的意境美。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意境美往往是一种隐约的美,需要读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感知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刺激的手段,让学生更好地感知诗词中的意境美。
我们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情感和意境;或者让学生看一副画作,感受画中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美。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意境美。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意境美往往是通过意象的联想产生的。
只有当学生具备了良好的联想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意境美。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开放性的问题和游戏,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
我们可以给学生看一幅画面,让他们自由地联想,然后请他们将自己的联想写成一篇诗词,从而培养他们的联想能力。
意境美是古诗词中最为重要的特点之一,也是最难以言传的部分。
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中的意境美。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古诗词教学的目标,让学生在欣赏古诗词中体验到文学的魅力。
赏析古诗词中意境美的策略教学

赏析古诗词中意境美的策略教学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意境美是其独特魅力所在。
古诗词中的意境美,是通过语言和形象的巧妙组织,表达出诗人对自然、人生、情感、思想等方面的深刻理解和感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如何教学生欣赏古诗词中的意境美,成为了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注重语言的音韵美和形象的意蕴古诗词的意境美,首先来源于语言的音韵美和形象的意蕴。
在策略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教学生多次朗读诗词,感受其中的韵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韵律感。
可以通过讲解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引导学生在想象中感受诗意,激发学生对诗词的情感共鸣。
教学《静夜思》时,可以引导学生在脑海中构想月色清幽、寂静如水的夜晚,感受诗人对人生沉思的意境。
二、注重文化背景的解读和涵义的理解古诗词所表达的意境美,常常与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策略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教学生对古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语境的了解,帮助学生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情感表达。
在教学《梁甫吟》时,可以通过讲解唐代的政治黑暗和文人的愤世嫉俗情绪,引导学生了解诗词中所表达的反抗沉闷的意境美。
三、注重情感的交流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古诗词的意境美需要通过情感的交流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来真正理解和领会。
在策略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来促进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美的理解和感悟。
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朗读和讨论、诗词欣赏活动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通过这样的交流和培养,可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其中的意境美。
四、注重启发思维和激发想象古诗词的意境美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启发思维和想象力,才能更好地领会和感悟。
在策略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深入思考和想象,培养学生辨析和联想的能力。
在教学《赋得古原草送别》时,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古人的离别情怀、对大自然的痴迷、对人生的感慨,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诗意和诗境。
赏析古诗词中意境美的策略教学

赏析古诗词中意境美的策略教学意境美是各种艺术作品中共同追求的一个目标,它是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和意境所营造的美感,能够深入人心、感染人心。
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意境美,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通过对古诗词中意境美的赏析,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情趣,让学生在感知美的同时,提升自身修养和涵养。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策略进行指导:一、情境引导策略情境引导策略指的是通过创设环境,引导学生进入到古诗词描绘的情景中,让学生通过感官经验和情感体验,进一步感知诗歌的意境美。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音乐、道具等手段为学生呈现一个美丽的景象,如“汉家秋月”、“白雪纷纷何所似”等,让学生在感知景致的同时,进一步理解诗人的意境,感受诗歌所蕴含的美感和情感。
二、语感体验策略例如,对于李白的《将进酒》,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通读全文,体验诗歌的姿态和气韵,然后一句句地解析语言和意境,如“突兀”、“兰陵美酒郁金香”等,让学生在解析语言的同时,进一步感悟诗人的意境。
例如,对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经验中寻找对草原、离别的联想,如家乡的草地、朋友的离别等,建立情感共鸣,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四、审美鉴赏策略审美鉴赏策略指的是通过对古诗词的解读,让学生发掘诗歌中的艺术价值和美感,提升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例如,对于杜甫的《登高》一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意境、语言、形象等层面进行解读,发现诗歌中所蕴含的美感和价值,如“看云架古木,仰天长啸”、“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让学生通过分析诗歌的美学特点,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总之,赏析古诗词中的意境美是一个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策略进行引导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学情趣,培养学生的文化品味和修养。
小学古诗词意境教学策略

小学古诗词意境教学策略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古诗词意境感知能力,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情呢?以下是一些教学策略,供老师们参考和借鉴。
一、创设情境古诗词多以描绘自然景象、抒发人情感为主题,创设一个与古诗意境相符的情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
教学例:教授《静夜思》在教学《静夜思》时,可以创设静谧的夜晚情境,关闭教室灯光,点上几颗黄色的小灯泡,制造出类似古人使用的窗纱照明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静夜思》所表达的深邃、安详和思索。
二、运用多媒体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古诗词意境更加直观,也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更好地传递古诗的感染力。
在教学《赋得古原草送别》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自然风光、季节变化、人际互动等关键画面,配以适当的音乐和朗读,使学生身临其境,切身感受古诗中所描绘的广阔与深情。
三、演绎古诗通过角色扮演、朗诵、音乐等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表达古诗意境,从而更好地理解、感受和记忆古诗。
在教学《登鹳雀楼》时,可以请几名学生扮演唐代官员、文人、百姓等角色,真实还原唐代社会场景,在适当的时间和位置演绎古诗事件。
同时,还可以请求音乐老师配合唐代乐曲,让学生领略古人走过的历史长河。
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古诗词意境所营造的美好心境,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爱好和求知欲。
在教学《江雪》时,可以组织学生去冬季接触江水、山雪、风景等元素,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妙与神奇,认识冬季的特征与景色,从而更好地理解古诗中所表达的图景意境和情感情调。
五、跨学科拓展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地理、文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适时把古诗词与其他学科进行联系,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情感和背景。
在教学《清明》时,可以不仅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文字、意境和作者的人生,还可以结合地理和历史教学内容,讲解清明节的起源、历史背景和传统文化,使学生形成全面而深入的古诗词意境认识。
赏析古诗词中意境美的策略教学

赏析古诗词中意境美的策略教学一、前言古诗词是中国文化宝库中闪烁夺目的一颗明珠,以其精炼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种标志。
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感受到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同时也锻炼了语言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
其中,意境美是古诗词最具有吸引力的魅力之一。
二、什么是意境美意境美是指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意境气质所展示出的美。
它是作品情感与意境相融合而形成的高超艺术境界。
在古诗词中,意境美常常体现为景物和人物形象深刻生动,感情丰沛,情景交融,让人心生共鸣。
三、意境美的策略(一)注重场景描绘古诗词中,景物描写往往是构建意境美的重要手法之一。
描述动人美景可以让读者身临其境、身临其境,感受到冷暖、清新、宁静等不同的情感体验。
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通过写黄鹤楼、白云,抒发了诗人思乡之情,表现了流水潺潺、山鸟啾啾的自然风景,也揭示出历史的沧桑感和遗世独立的豪情。
(二)注重人物塑造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是构建意境美的一个重要方面。
古诗词中,人物形象常常具有鲜明的特征,表现出不同的情感状态。
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描绘了猿啸、风急、天高的场景,猿的哀鸣与风的呼啸、天高的气势形成了情景交融、相得益彰的意境美;描写鸟的归来,落叶飞舞,长江滔滔,气势恢宏,恍如一幅自然图画,生动表现了景物与人物相融的和谐美感。
(三)注重情感交融情感交融是构建意境美的核心要素之一。
古诗词中,吟诵情感一般与景物相互交织,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在这首诗中,离别之情渗透在草木枯荣之中,生命的无常之感贯穿始终。
草木的枯萎和生长与人的命运、爱恨交织,催人泪下。
(四)注重韵律和音乐感古诗词具有韵律和音乐感,更加突出了意境美的魅力。
小学语文古诗意境教学的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古诗意境教学的实施策略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古诗意境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审美和文学素养,引导他们感受古诗的美丽与深刻,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和文学创造的兴趣。
那么,针对小学语文古诗意境教学,我们应该如何实施策略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古诗意境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文学知识的铺垫在进行古诗意境教学之前,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文学知识的铺垫。
这包括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古代诗歌的形式特点、古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对古代文学有一定的了解,为后续的古诗意境教学打下基础。
二、选择适合的古诗在古诗意境教学中,选择合适的古诗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选取内容深刻、意境美丽的古诗,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引起他们的共鸣。
古诗的语言要简洁优美,易于理解,不要选择过于晦涩难懂的古诗。
经典的古诗如《庐山谣》、《静夜思》等都是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古诗。
三、解读古诗在教学中,要对所选的古诗进行详细的解读。
可以对古诗的背景、作者、意境、语言、形式等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古诗有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解读,引导学生走进古诗的世界,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学鉴赏能力。
四、情感体验古诗意境教学重在情感体验,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去感受古诗所营造的意境。
可以通过朗诵、默读、配乐欣赏等形式,让学生尽情地体验古诗带来的情感冲击和美的享受。
在情感体验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学情感,还可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五、联想拓展古诗意境教学还可以通过联想拓展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发散出更多的联想和想象。
比如可以让学生通过古诗中的景象,展开联想,写下自己的所见所感;也可以通过古诗中的情感,引发学生自己的情感表达和写作。
通过联想拓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六、创作活动在古诗意境教学中,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古诗创作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古诗词的意境教学策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诗词是其中一颗闪耀的明珠。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新教材的编撰,古诗词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古诗词是新课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教材选编的古诗词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强大的艺术魅力。
然而,就初中生的阅读现状来看,他们比较喜欢一些通俗读物,如卡通漫画、武侠小说、科幻小说等,对古诗词普遍阅读兴趣不高。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方法欣赏古诗词的语言美、声韵美、意境美,进而体验、感悟诗人的心灵美,不仅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丰富词汇,还能使学生觉得学语文是一种美的欣赏,从而进一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以今引古,激发学生兴趣
选入语文课本的古诗词无一不是流传千秋的名家名作。
教师在教授这些古诗词时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古诗词距今的年代较远,今人与古人之间横亘着一条天然的鸿沟,要透彻地理解这些作品,对十几岁的中学生来说是一大难事。
时空的阻隔,冗长的文字,深奥的语言等使学生对一些文言文根本提不起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把培养兴趣放在第一位。
二、优化组合教学内容,系统指导鉴赏
初中古诗词教学要对古诗词的内容有系统规划,教学目标要总体优化。
要继承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并进行整合。
学生对诗歌阅读与欣赏并不陌生,小学就背过诗句,进行过语言、情感、思维的积累,这为初中古诗词教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另外,传统语文学习中的许多阅读方法,如吟唱法、评点法、批注法等,都很有价值,应该特别珍惜,好好使用。
古诗词学习目标中的人文内涵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渗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不仅是为了让学生领悟诗句中字词的精妙,更是为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和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三、比较异同,拓宽视野,总结规律
万事万物都是相互的,许多古诗词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总是孤立地教某一篇,要尽量进行迁移比较。
通过比较,寻找相似点、共通性,体会差异性、多样化,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文学素养。
比如,在教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词时,引入《沁园春·长沙》进行比较阅读。
通过讨论,学生了解了这两首词的一些共同点:一是写法基本相同,都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写景的时候,都有一个领起的关键字:一个是“望”,一个是“看”。
二是思想内容接近,都体现了毛泽东广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
三是风格上相似,两首词都是豪放词。
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对该词的认识并不是一个个孤零零的个体,而是可以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四、注意情景交融,体味言外之意和意境之美
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要注意其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物我一体的特点,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美。
首先,抓关键词句,主要指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妙词佳句。
这些词句最能引发读者情思,余味无穷,在全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反复品读关键词句,学生心中就会产生与诗人、诗作相关的深切感受,感情诵读就水到渠成。
其次,抓思维方式。
在古诗词的形象世界里,语言环境是一个由形象体系互相渗透情感的立体式多维空间。
教师应点拨学生从多角度、多方向伸展思维触角,让学生顺利地把握诗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吃透那些看似平淡,实则意味深远的普通词句,感受诗人的心境,从整体上肯定、强化诗的意境。
五、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表达技巧和语言魅力
表达技巧既包括比兴、铺陈、象征等各种表现手法,又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表达方式,还包括比喻、拟人、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
教学时抓住关键词句,精读精讲。
如王之涣《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一句中的“怨”字,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一句中的“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加深理解内容
对于古诗词教学,要根据诗词所描绘的形象,引导学生从品析词句入手,创设情境。
在课堂上创设与诗词内容相关或相似的形象、情境或气氛,以此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使学生深刻体会诗词的内容及诗人的情感。
在古诗词教学中,营造符合诗词的意境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语文教师应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诵读为主线,串联感受、理解、领悟与扩展,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吟诵能力、感悟能力、表达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放在首位。
示范引导,创设自主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合作,拓展创新,让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养和谐发展。
通过自由的联想与想象感悟诗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情境创设法是语文教学中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因此,依照创设情境与自主感悟相结合的原则,两个方面各取所长,以补其短,以此取得古诗词教学的最佳效果。
古诗词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也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
古诗词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让学生真正做到批情入文、读文出境,进入到古诗词的艺术世界,享受古诗词的精神盛宴,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的阅
读量的积累,需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需要总体提高艺术感受力。
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既要继承前人好的教学方法,又要运用一些灵活、实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使语文古诗词教学充满生机,让学生真正喜欢古诗词,切实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把学生培养成博古通今,有较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