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卫士开创“草原119”稳固北疆
消防服务走群众路线传导无限“正能量”
在祖国北疆的草原腹地,常年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经常战斗在烈日酷暑下,或是行军在风寒暴雪中;他们是年轻的团队,脸上却写满身经百战的成熟;他们不畏艰险、不辞辛劳,无私的奉献只为草原的美丽和百姓的安宁。他们就是威名远扬的“草原119”志愿服务队。“草原119”志愿服务队自年正式成立以来,始终以服务各族群众为工作重点,以提高牧区防灾减灾能力最终目标的,严格落实上级工作部署,凭借严明的纪律、扎实的工作用心做好一切对百姓有益的事。
一、搭建“应急救援”平台,把行动措施融入为民服务实践当中
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应急救援网络,把现代化信息延伸到牧区。近年来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锡盟行署出台了社会应急资源管理标准,制定了盟、旗、苏木、嘎查四级应急调度机制,全盟共有69个服务站、840个服务点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投入使用。四级综合管理指挥网络的建立,从根本上解决了边远地区信息沟通不畅,指挥运转不便的问题,保证了消防工作从城镇有效延伸到农村牧区。现代化信息管理的运
用,有力推动了农村牧区的社会管理与发展,增强了社会单位户籍化、网格化管理监督水平,提升了消防服务站(点)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公益岗位队员、志愿者的荣誉感。
构建社会应急救援机制,提高农牧民群众消防安全待遇。“草原119”利用综合管理指挥网络,建立了“社会力量调集平台”,创建了“战勤物资虚拟库”,把所有社会联动单位的战勤实力按照人员、车辆、器材装备3个大类、74个细项,从登记、维护、使用、管理等方面电子注册“入库”。截止目前,已开展过3次大规模的实战调集行动。全盟13个旗县、69个服务站、840个服务点经常性进行模拟火灾以及雪灾、风灾调集力量综合演练。
加强牧区初级处警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财产损失。锡盟地域辽阔,城镇到牧区的距离平均都在100公里以上,很多区域交通并不通畅,现役消防力量鞭长莫及。“草原119”初级处警机制的建立,使牧区灾害防控机制和牧民防范意识由被动变为主动。灾情发生时,牧民通过报警电话向应急指挥中心报警,同时启动应急广播和网络群呼系统,利用扩音喇叭和手机短信迅速召集志愿者赶往现场组织救援。目前,全盟已成立13支马背消防队、民兵义务扑火队、摩托车灭火队等义务消防队,在嘎查(村)建起联防小组68个。
灾情就是命令,以迅速的行动、专业的救援履职尽责。某年2月11日,距锡林浩特市白音锡勒牧场25公里的沃森
图鲁苏木一户牧民家15万斤草垛起火,下风方向为一排房屋,北侧则是奶牛棚,情况十分危急。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迅速命令马背消防队出警。同时,服务站集结24名公益岗位队员及消防志愿者赶到现场,在“草原119”指挥中心值班人员的远程指挥下,利用改造水罐车、扫帚、铁锹等工具进行初期控制,避免了灾情扩大,为专业力量到场扑救争取了时间。2008年的雨季抗洪抢险救援中,其他旗县的“草原119”志愿者与消防队员、派出所民警、当地居民一道,共抢救被困群众311人,疏散人员1210人。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盟牧区火灾起数下降了35%,伤亡人数下降67.7%,直接财产损失下降了28.2%,因灾返贫人数下降了7%;因灾引起的刑事案件下降了10.8%,邻里纠纷下降了10.3%。
二、搭建“综合治理”平台,把根本点放在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上
加强经费保障,保证牧区消防工作有效运转。近年来各级各部门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充分提供公益岗位,统一补贴服务站点电话费100元(月均);各级政府把“草原119”志愿者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公益岗位人员月平均工资达300元。按照去年马明副主席视察桃林塔拉志愿者服务站后提出的
一系列指示精神,锡盟首先把多伦县作为试点,依托草原监督管理局为3个乡镇志愿者服务站配备了水罐消防车,新增专用灭火机152台,竹扫帚500把,铁锹110把,不仅完
善了“草原119”的基础建设,也为今后做实相关工作提供了更具可操作性的思路和方法。
健全志愿者管理,让群众信赖消防。“草原119”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消防服务站点作用,督促政府出台了志愿者扶持政策,落实了人员经费,招录了大批热衷消防事业、有一定专长的人员担任消防志愿者。按照《草原119消防志愿者招录程序》、《草原119消防志愿者管理办法》,各级团委、消防部门通过招录、政审、体检、培训、管理、考核、流转层层把关,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分属各服务站(点)实行网上管理;消防部门组织专业培训,实行持证上岗。截止目前,服务队已开展军事训练123次,自行组织消防技能训练252次,体能训练52次,逐步提高了志愿者的准军事素质和业务能力。
消防管理惠民利民,让群众真实感受消防安全。近年来,各级政府充分利用“草原119”平台加强消防安全网格化、户籍化管理,切实将消防责任、消防组织、消防力量落实到最基层,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消防宣传教育等工作延伸至最前端,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实现消防安全基础“联防控一体化”新格局。“草原119”按照“一网多级、一级多格、一格多点”要求,开展以“户户联防、部门联查、片区协同”为主要内容的区域联防,各旗县(市)区、镇、街道办事处及各社会单位均把消防安全纳入管理范畴,逐级落
实责任,逐级分解任务,在全盟范围建立了严密的消防安全责任网络,全面推进了消防安全工作的社会化进程。
三、搭建“宣传教育”平台,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到百姓身边
针对地域特征和民族形势,完善牧区消防工作基本框架。全盟成立了盟、旗县、苏木(乡镇)、嘎查(村)级“草原119”领导小组,盟、旗县领导小办公室设在消防部门,苏木(乡镇)、嘎查(村)领导小组的办公室设在服务站(点),实行上下联动的四级管理。已经建成的69个服务站、840个服务点全部投入使用,“草原119”公益岗位人数达到1214人,志愿者人数达到了1170人,12个苏木站专门建了消防宣传教育厅(室),23个嘎查点开通了视频网络系统。
依托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推动消防宣传向消防文化建设转变。全盟采取“政府扶持、牧民集资、消防援助”的办法,共同集资120万元建起了长调歌王纪念馆、牧民消防教育馆和牧区文化站;成立了全国第一个马背消防队和民间蒙古长调协会;连续6年举办消防安全“那达慕”,将消防灭火演练的内容与蒙古民族传统的赛马、射箭等项目融合在一起,既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又让牧民了解到了消防常识。“草原119”利用呼麦、长调、潮尔,把当地牧民们吸引到了各项活动中,每次活动都充分利用流动消防宣传车、《全民消防119》专刊等向群众普及消防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