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导论》教学大纲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教学大纲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课程总学时:48课程总学分:2实验学时:48课程属性:专业限选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开设学期:第7学期本大纲执笔人:GH 审稿人:JHGJH 审定人:JGHJH一、课程简介、教学目的与要求(一)课程简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核心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进一步加深基础理论的认识。
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有关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面对化学工程与工艺及相关专业四年级学生,总学时为48学时,2学分。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内容与理论教学结合比较密切,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善于观察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实验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认真操作,认真观察现象,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通过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测定的实验数据,联系所学的理论知识,认真进行数据处理,写实验报告过程中要求正确得出实验结论,正确解释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尤其是哪些与书本中所学知识不相同的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名称计划学时实验类型开出要求实验目的与基本要求1二元气液平衡实验4验证必开1、了解和掌握用双循环气液平衡器测定二元系统气液平衡数据的方法。
2、了解缔合系统气液平衡数据的关联方法,从实验测得的T-p-x-y数据计算各组分的活度系数。
3、通过实验了解平衡釜的构造,掌握气液平衡数据的测定方法和技能。
4、掌握二元系统气液平衡相图的绘制。
2三元水-盐体系平衡数据测定实验4验证必开1、熟悉液液平衡数据测量装置和原理,测绘环己烷—水—乙醇三组分体系液液平衡线;掌握气相色谱仪——2、计算机工作站系统分析三组分体系的方法。
重点:用液—液平衡釜测量恒温液—液平衡数据。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导论》教学大纲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导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导论/ Introduction to Speciality of Chemical ngineering and Technics学时/学分:16/1.0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开课学院、系或教研室: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系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导论》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入学教育课,也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通过介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主干学科及课程、专业方向等;国内外化工行业的基本情况、学科前沿、发展现状,使学生树立正确地专业观念,对本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一)教学内容1、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形成与发展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形成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发展化学工程与工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化学工程与工艺的未来2、精细化学品范畴及应用精细化学品范畴——表面活性剂涂料染料医药中间体农药饲料胶粘剂精细化学品的应用3、高分子科学形成与新进展高分子科学的形成高分子化学的形成高分子物理的形成高分子工程学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4、涂料与社会生活涂料发展史涂料与涂装技术新进展涂料与社会生活(二)基本要求1.了解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学科的发展进程、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及与其他学科交叉,增进对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学科的认识;2.了解现有专业方向的地位、课程设置、研究领域与前沿、应用及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三)学时分配本课程教学时数为16学时,分配如下:(四)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1、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形成与发展重点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的形成与发展难点化学工程与工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2、精细化学品范畴及应用重点精细化学品范畴3、高分子科学形成与新进展重点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形成与发展难点高分子工程学的形成与发展4、涂料与社会生活重点涂料与涂装技术新进展三、课程改革与特色本门课程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入门知识介绍课,重点介绍本专业的研究进展、课程设置等,通过生动的实例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热爱本专业。
化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教学大纲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实验教学大纲课程所在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所在实验室:化学工程与工艺一、课程基本信息二、实验目的与基本要求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是在完成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科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根据我校学科特色,专门开设的一门实践教学课程。
主要由基础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研究开放性实验等部分组成。
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了解本专业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过程所出现的各种现象,掌握专业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通过对基本物性参数的测定实验,掌握化工产品质量控制的分析检测方法;通过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纯化综合设计性实验,掌握天然产物的深加工方法及应用;通过结合科研课题,让学生查阅资料、提出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路线,进行研究开发性实验。
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研究兴趣。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xperiment is a practical hands-on course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to reflect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university and the major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t is a course that requires the completion of all basic courses and the study of all subject theories of the major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t primarily comprises of fundamental confirmatory experiment, integrated design experiment and research open experiment. This course helps students understand basic experiment methods in major-related research, observe various outcomes during experiment processes and eventually learn how to test and analyze results during the process of chemical product quality control. This course also introduces the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of deep processing of natural products by allowing students to conduct integrated design experiments about extraction,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natural products. Additionally, the course involves various research topics that allow students to search and read literature, design experiment plans and procedures, and perform research open experiments. Eventually this course will improve the students' skills, both theoretic and hands-on, in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while helping develop students' interest in research topics.注:实验类型分:1)演示型(验证型);2)综合型(设计型);3)研究型(创新型)。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大纲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大纲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大纲一、引言化学工程与工艺是一个综合性强、应用领域广泛的工科专业,涉及化工流程、化工装备、化学反应工程等多个方面知识与技能。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旨在从事化工及相关行业的工作,包括生产、设计、研发等。
本大纲旨在明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化学、物理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化工系统工程的设计与管理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三、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 高等数学- 大学物理-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化工原理- 工程力学2. 专业核心课程- 化工热力学- 化工流体力学- 化学反应工程- 分离工程- 化工传质与分离- 化工过程控制- 燃烧工程- 化工仪表与自动化3. 专业选修课程- 生物化学工程- 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 石油化工工艺- 化学工程实验- 能源与环境工程- 多相反应工程- 高分子工程- 生物质转化工程四、教学要求1. 知识与理论学生应掌握化学和物理的基础知识,了解化工工艺与化学反应原理。
具备应用化学工程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应熟悉并掌握化工实验室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验方法,具备安全操作实验设备的能力,并能独立分析实验数据。
3. 设计与管理能力学生应具备化工系统工程的设计和管理能力,能够参与化工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和生产运营的规划与管理。
4. 创新与实践能力学生应具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并具备撰写科技论文或技术报告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实验教学以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为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设计教学通过课堂设计教学和课程设计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和管理能力,注重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大纲

第 次课 1 学时 授课时间
教案完成时间
课题(章节) 第五章 石油热转化过程的化学反应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石油热转化过程的化学原理及其产品分别特点 2、掌握单体烃在热转化过程的化学原理 3、掌握石油几种热转化工艺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石油热转化过程的化学原理及其产品分别特点
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 强化有机化学--自由基反应机理 课后答疑
课题(章节) 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 2、了解世界能源尤其是中国的消费形式 3、了解中国能源的供求关系 4、能源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教案完成时间
教学重点、难点: 1、石油化学相关的基本概念辨析
2、 中国能源主要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
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 以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史为切入点,了解石油工业对各国政治、军事、经济以及生
的英文写法。强化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原则,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与分子式 互换。 课后答疑。 课堂练习、作业:
拓展习题: 1.可燃冰的勘探与利用 2.为什么要减少燃料(汽油、柴油)中的含硫化合物,硫对产品应用有何影响?
本次课教学内容小结:
熟练掌握与石油有关的原料、产品的分类、来源以及组成特点,熟练掌握石油中液
4
第 2 次课 5 学时 授课时间
教案完成时间
第一章 石油及石油馏分的化学组成
课题(章节) 第一节 原油一般性质
第二节 石油的化学组成(气态烃,汽油馏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与石油有关基本概念,掌握与石油有关的原料、产品的分类、来源以及组成
特点 2、原油元素的组成特点 3、原油馏分组成以及划分方法 4、石油中液相烃化学组成特点以及表示方法 5、石油中非烃化合物的组成、分布,以及对石油加工和产品应用的影响
化学专业导论教学大纲(具体)

化学专业导论教学大纲(具体)化学专业导论教学大纲化学专业导论教学大纲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课程名称:化学专业导论授课人:张老师课程时长:32学时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化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和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授课内容:主题1: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内容:介绍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包括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化学键、化学反应等。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
教学资源:PPT、教材、实验器材等。
评估方法:课堂讨论、作业、实验报告等。
主题2: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内容:介绍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包括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酸碱理论、有机化学等。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
教学资源:PPT、教材、实验器材等。
评估方法:课堂讨论、作业、实验报告等。
主题3:化学学科的基本方法内容:介绍化学学科的基本方法,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
教学资源:PPT、教材、实验器材等。
评估方法:课堂讨论、作业、实验报告等。
主题4:化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和前沿动态内容:介绍化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和前沿动态,包括化学学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现代化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等。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
教学资源:PPT、教材、实验器材等。
评估方法:课堂讨论、作业、实验报告等。
江苏化学教学大纲江苏化学教学大纲是由江苏省教育委员会和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共同编制的,其中包括了高中化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来说,江苏化学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包括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物质结构、有机化学等;2.培养化学实验技能,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处理等;3.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包括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科学探究等。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教学大纲(★)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教学大纲(★)第一篇: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教学大纲《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教学大纲添加人: granger 添加时间: 2006年6月22日点击次数: 352《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教学大纲英文名称:Experiments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学分:1.5学分学时:48学时实验学时:48学时教学对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传递过程、化工分离、化工工艺教学目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是化工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使学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过的化工专业理论知识,熟悉和正确使用化工专业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和设备;掌握化工专业实验技能,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工程实验的设计和组织方法;熟悉实验室安全技术。
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为学生今后从事化工实验室工作、科学研究工作以及新产品、新工艺和新单元操作技术开发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要求:化工专业实验结合前期已学过的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传递与分离工程以及化工工艺等课程每位本科生安排做专业实验12个左右。
要求学生熟悉化工专业有关实验技能:温度、压力和流量等精确测量方法,加热、冷却及恒温方法,混合物组成或纯度的各种分析方法。
掌握相平衡和其它热力学数据测量方法,传递过程数据测量方法;混合物分离方法;反应动力学数据测定方法和气-固、液-固以及气-液-固催化反应技术;部分化学物质的制备技术等。
熟悉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在化工实验中的应用。
熟悉实验室防火、防爆、防毒等安全技术。
教学内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开设以下实验:1.二氧化碳临界状态观测及PVT关系测定(4学时)综合性实验基本要求:了解CO2临界状态观测方法,增加对临界状态概念的感性认识;掌握CO2的PVT关系测定方法及用实验测定实际气体状态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熟悉活塞式压力台及低温恒温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化学工艺》(36学时)教学大纲doc-《化学工艺学》教

化学工艺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化学工艺学/Chemical Engineering Processes课程类型:专业课总学时:36 讲课学时:36 尝试学时:0学分:2适用对象: 化学工程与工艺先修课程:化工道理,化工设备根底,化学反响工程,化工热力学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化学工艺学是研究将各种原料加工成为更有价值的消费品或出产资料的过程。
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
化学工艺学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将已学的专业理论常识和专业根底常识与实际出产相结合,以处置实际出产过程问题。
它的作用和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化工工艺过程的理论与实践方面成立较为系统的根底,能较好地应用物理、化学、化工根底常识来阐发和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掌握化工工艺过程开发的底子思路和技巧。
为学生将来从事化工行业打下根底。
二、教学底子要求化学工艺学教学的主要要求:使学生了解化学工业的特点、原料资源和主要产物;理解化学工艺的共性常识中化工过程的主要效率指标,催化剂的性能及使用;掌握反响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理解各种反响过程的反响规律、机理;掌握原料路线的选择,工艺流程的设计,最适宜的操作条件,出产过程所需的各种机械设备的规格、布局和材质,产物的质量控制等内容。
化工工艺学不仅要从理论上探讨每个工艺过程的可能性和条件,并且还要找出用最低的能耗和物耗出产出最好的产物的工艺方案。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1 绪论重点:化学工艺与化学工程的关系,主要的化工原料难点:介绍化学工艺与化学工程研究内容的差别和彼此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化工工艺在化工出产、科研中的主导地位,激发其学习热情。
2 化学工艺根底重点:石油的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的工艺和特点;化工过程的主要效率指标;热量衡算和物料衡算。
难点:掌握化工出产工艺流程的组织的底子方法,学会阐发复杂流程的单程转化率、全程转化率、选择性等效率指标,成立初步的工程概念。
3 烃类热裂解重点:不同烃类原料裂解的一般规律及烃类裂解的一次反响和二次反响以及对烯烃收率影响;烃类裂解工艺过程参数选择;各个工艺参数和原料性质对裂解产物分布的影响;不同SRT炉型差别;裂解气的净化方法、道理和工艺条件;不同别离挨次流程及精馏别离塔的操作条件。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纲-生物化学工程教学中心

目录《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2)《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5)《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7)《有机化学实验》(A)教学大纲 (9)《有机化学实验》(B)教学大纲 (12)《有机化学实验》(C)教学大纲 (15)《物理化学实验》(A)教学大纲 (18)《物理化学实验》(B)教学大纲 (20)《物理化学实验》(C)教学大纲 (21)《物理化学实验》(D)教学大纲 (22)《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23)《仪器分析B》实验教学大纲 (25)《化学综合实验》教学大纲 (27)《计算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29)《工程化学》(A)实验教学大纲 (30)《工程化学》(B)实验教学大纲 (32)《普通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34)《水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36)《课程论文》教学大纲 (37)《应用化学专业大作业》教学大纲 (38)《轻化工程实验》教学大纲 (41)《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43)《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无机与分析化学是理论性很强的科学,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可以加强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掌握一般无机与分析化学的实验方法,掌握部分仪器的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习惯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化学信息的能力,文字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
二、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分析化学部分:三、授课计划与学时安排本课程实验共40学时,以上实验任选做40学时(必选一个综合实验)。
执笔人:刘宝春《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无机化学是理论性很强的科学,本课程可以加强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同时锻炼实验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一般无机化学的实验方法,掌握部分仪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习惯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化学信息的能力,文字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沈阳化工学院教务处编2007年9月目录《无机与分析化学B》课程教学大纲1《有机化学AI》课程教学大纲14《有机化学AⅡ》课程教学大纲26《物理化学AI》课程教学大纲35《物理化学AII》课程教学大纲45《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5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54《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57《化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61《电工学》课程教学大纲66《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72《化工原理I》课程教学大纲77《化工原理II》课程教学大纲81《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大纲83《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大纲88《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I》课程教学大纲9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II》课程教学大纲95《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III》课程教学大纲97《化学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99《化工分离工程》课程教学大纲103《化工传递过程》课程教学大纲106《化工系统工程》课程教学大纲110《化工数学》课程教学大纲114《无机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116《有机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123《石油炼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126《催化剂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大纲131《催化原理》课程教学大纲136《催化剂制备与表征》课程教学大纲139《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143《化工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149《化工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158《化工计算》课程教学大纲162《新药研究与开发》课程教学大纲164《化工安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167《相图分析》课程教学大纲172《石油产品及其添加剂》教学大纲175《无机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179《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188《化工新型分离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93《生物化学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97《化工设计》课程教学大纲200《无机与分析化学B》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编号:1213064001课程计划学时:72学分:4.5课程简介《无机及分析》化学是我校化工、制药等工艺类专业的第一门化学方面的重要基础课。
《化工导论》大纲

《化工导论》教学大纲英文名称:An Introduction to Chemical Engineering课程编码: 03000 学分:2 参考学时:32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课程类别:必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大纲执笔人:张颖、马占华、刘雪暖系(教研室)主任:孙兰义一、课程目标《化工导论》是一门概述性课程,是对化工领域各专业的综合性介绍。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增进学生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和化工领域的认识,了解化工的传统领域及新兴领域的基础知识、典型生产过程及发展方向,激发学生对化工专业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典型化工案例的分析,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工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本课程可安排在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大学物理和物理化学课程之后进行;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和化学工业的概念以及与化工领域相关的生产过程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建议第1章绪论(1学时)1.1化工概述1.2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3化学工业发展史第2章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科学基础(3学时)介绍“化学工程”的形成与发展,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和种类,化工热力学、传递过程、分离工程、化学反应工程和化工过程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
2.1 化学工程的产生和发展2.2 化工过程、过程单元和单元操作2.3 化学工程的主要内容2.4 化学工程进展的主要特征第3章无机化工(2学时)介绍无机化工的特点、原料、产品、典型产品的生产工艺。
3.1 无机化工的特点3.2 无机化工原料3.3 无机化工产品3.4 典型无机产品的生产工艺3.5 无机化工的发展第4章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4学时)介绍石油炼制、石油烃类裂解制烯烃、芳烃的生产、石油化工系列产品、典型石化产品的生产工艺。
4.1 石油4.2 石油炼制4.3 石油烃类裂解制烯烃4.4 芳烃的生产4.5 石油化工系列产品4.6 典型产品的生产工艺4.7 石油化工发展展望第5章高分子合成材料(2学时)介绍通用高分子材料、合成聚合物的原料、聚合生产过程、高分子材料典型生产工艺及功能高分子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导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导论/ Introduction to Speciality of Chemical ngineering and Technics
学时/学分:16/1.0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开课学院、系或教研室: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系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导论》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入学教育课,也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通过介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主干学科及课程、专业方向等;国内外化工行业的基本情况、学科前沿、发展现状,使学生树立正确地专业观念,对本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
1、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形成与发展
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形成
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发展
化学工程与工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
化学工程与工艺的未来
2、精细化学品范畴及应用
精细化学品范畴——表面活性剂涂料染料医药中间体农药饲料
胶粘剂
精细化学品的应用
3、高分子科学形成与新进展
高分子科学的形成
高分子化学的形成
高分子物理的形成
高分子工程学
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4、涂料与社会生活
涂料发展史
涂料与涂装技术新进展
涂料与社会生活
(二)基本要求
1.了解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学科的发展进程、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及与其他学科交叉,增进对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学科的认识;
2.了解现有专业方向的地位、课程设置、研究领域与前沿、应用及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三)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时数为16学时,分配如下:
(四)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
1、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形成与发展
重点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难点化学工程与工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
2、精细化学品范畴及应用
重点精细化学品范畴
3、高分子科学形成与新进展
重点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形成与发展
难点高分子工程学的形成与发展
4、涂料与社会生活
重点涂料与涂装技术新进展
三、课程改革与特色
本门课程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入门知识介绍课,重点介绍本专业的研究进展、课程设置等,通过生动的实例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热爱本专业。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杂志:
《现代化工》
《化工进展》
《国家十一五精细化工发展规划》
《高分子科学》
参考书:
《有机涂料科学》(美)Zeno W 威克斯等著经梓良等译化工出版社 2002
执笔:魏铭
审阅:刘小平2005年6月5日
审定:刘小平2005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