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民族心理的几个特点及其在俄语谚语中的反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发表在《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第11期上,和现在贴出的相比,发表的文章有

所删节)

俄罗斯民族心理的几个特点及其在俄语谚语中的反映

赵旭黎

[内容提要]民族心理(менталитет)包含思维方式、感觉和情感反应的方式、行为举止的规范、价值观念、共同的精神倾向、思想和精神习惯等。谚语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能够反映民族心理特征。俄罗斯民族心理的主要特征有宗教性以及矛盾性和极端性,这在许多俄语谚语中都有体现。

[关键词]俄罗斯民族心理特征谚语宗教性矛盾性极端性

俄罗斯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俄罗斯文化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们在学习和研究俄语的过程中,想非常深刻地了解俄罗斯民族的特点——民族性格、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等。上述特点都可以用一个最近经常被提及的术语概括——俄罗斯民族心理(русский менталитет)。

1、“民族心理”(менталитет)的内涵

“менталитет”这个概念本身是一个哲学术语,来源于拉丁词mens(mentis),意思是“智慧、思维、精神结构”,大约自19世纪中叶起,该词开始广泛出现在欧洲各语言的科学著作中。欧洲各国的学者一般认为,“менталитет”包括对人以及人在世界上的位置的感受、好恶和想象,可是,这些感受和想象并未进行系统化的逻辑整理。法国心理学家布突尔(Г. Бутуль)认为,“менталитет”是“由信仰所联系和连接起来的个人固有的思想和思维定势的总和”。而《法国拉鲁斯百科全书》里,“менталитет”是这样解释的:“某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所特有的思维习惯、信仰、心理定势等的总和”。

俄罗斯学者对于“менталитет”这个概念究竟应该包括什么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俄罗斯科学院语言学研究所的学者们如此确定“менталитет”的含义:“某个民族、社会集团或者个人表现在文化、语言、行为等方面的心理、思维、思想、宗教、美学等特征的总和”[①]。而

俄罗斯著名语言学家什维多娃(Н. Ю. Шведова)将这个词的意思简单地解释为:“对世界的感知,思想趋向,情绪”[②]。尽管分歧较大,但大多数俄罗斯学者都认为这一术语一般用来解释某个民族的精神世界的特征。

民族心理(менталитет)是指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形成的某个民族特有的深层心理特征。与意识形态、宗教、社会政治等特征比较,某个民族的心理特征通常拥有更大的稳定性,一般几百年甚至一千年都不改变。即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心理特征发生了某些变化,它最根本的部分也不会发生改变,这就让我们可以在某个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可以识别该民族的文化特征。比如,在罗斯受洗时期,在蒙古鞑靼统治时期,在伊凡雷帝以及彼得大帝时期,在普希金生活的时代,在“白银时代”,甚至在苏联时代以及俄罗斯当代,都可以感受到俄罗斯文化的独特性。

因此,民族心理(менталитет)是一个由各种特征交织在一起的体系,它由相对的自然地理条件、地缘政治条件和社会生活条件所决定。它包含思维方式、感觉和情感反应的方式、行为举止的规范、价值观念、共同的精神倾向、思想和精神习惯等。[③]

2、谚语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

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俄罗斯著名学者利哈乔夫(Д. С. Лихачев)院士曾经说过,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还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他这样写道:“民族语言本身就是整个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甚至可以说是民族文化的代数方程式……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屠格涅夫很自然地将俄语的命运和俄罗斯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语言确实和整个民族文化息息相关,扼杀融会在语言记忆中的民族文化当然是不可能的”。

彼得大帝统治时期俄国就已经有了手写的谚语集。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曾经说过:“俄罗斯谚语能够发展智慧,使言语更加有表现力”。俄国伟大的作家、辞典编纂家、民族学家达里(В.И.Даль)在19世纪60年代编成了《俄罗斯民族谚语》这本书,书中收集了3万多条谚语和俗语。

谚语在语言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著名学者别尔米亚科夫(Пермяков)在自己的专著《从俗语到童话》(«От поговорки до сказки»)中这样写道:“一方面,谚语是一种语言现象,和普通的熟语很相似;另一方面,谚语却是某种逻辑单位(判断或者推理);再者,谚语还是一幅小型油彩画,用鲜艳而清晰的形式反映了真实的现实”。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肖洛霍夫(М. Шолохов)曾经指出:“任何一种民间口头创作大概都不能像谚语那样能如此深刻、如此多角度地展现人民大众的聪明才智,如此明确地将民族历史、社会制度、风俗习惯、世界观等记录下来。”著名语言学家波捷布尼亚(А. А. Потебня)曾说过,谚语最重要

的特征就是思想的浓缩性。他这样写道:“将较长的一段叙述性文字压缩成谚语的整个过程属于对人类的思想有重要意义的现象之一,甚至可以说,它概括了人类的思想。”

著名的俄国民俗学家阿尼金(В. П. Аникин)曾经说过:“历史学家在谚语和俗语中寻找关于远古和古代重要历史事件的证据;法学家将谚语和俗语视为关于人民生活的珍贵的不成文的法典;民族学家认为,在民间谚语以及精确的形象比喻里能够找到业已消失的风俗和习惯的反映;语文学家试图通过谚语和俗语来理解民间思维的结构”。而作为中国的俄语研究者,我们当然希望在谚语中找到俄罗斯民族心理的一些证明。

从上述可以看出,谚语能够反映人们的世界观和对生活的态度。下面几条谚语中有俄罗斯最为典型的自然现象——森林、草原、河流。“要是有面包和丈夫,谁都会习惯森林里的生活”(«Был бы хлеб да муж, и к лесу привыкнешь»),“和在森林里一样,都是在别人的地方”(«В чужом месте, что в лесу»),“走进森林越远,木柴就越多”(«Чем дальше в лес, тем больше дров»),这些谚语表现出俄罗斯人对森林的不友好和漫不经心的态度:他们从来没有热爱过森林。“在森林里漫步,就是在玩死亡游戏”(«Ходить в лесу –водить смерть на носу» ),通过这条谚语可以看出古代俄罗斯人认为森林是阴森可怕的。俄罗斯人也不喜欢草原,有谚语为证:“草原并不比森林更好”(«степь леса не лучше»),“谁也别想在马厩里勒住草原之马。”(«степного коня на конюшне не удержишь»),这是因为草原对于古罗斯来讲永远是个威胁,还经常成为古罗斯的灾难之源。“沿着哪条河航行,就唱那条河的歌。”(«По которой реке плыть, той и песенки петь»)在这个谚语里,看到俄罗斯民族对河流的明显的喜爱,因为河流哺育了俄罗斯人,将各个距离遥远的居民点联系起来,交换了商品和经验。

而我们知道,民族思维在智力、宗教、美学等方面的特征正好就是民族心理

(менталитет)的特征。

3、俄语谚语中反映出来的俄罗斯民族心理的若干特点

1).俄语谚语中反映出来的俄罗斯民族心理特点之一——宗教性

众所周知,罗斯受洗之前东斯拉夫人是虔诚的多神教信徒,从988年起,他们接受了东正教,成为基督教大家庭中的一员。“合乎上帝的心意的事情都是合适的”(«Что богу угодно, то и пригодно»),“上帝的愿望就是我们的幸运”(«господня воля –наша доля»),他们曾经在自己的谚语中如此真诚地说过。但是,俄罗斯民族对于基督教的概念的认识中还是带有某些旧的迷信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