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环评看现场心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必然的,看现场重点看选址,周边关系,敏感区,是否符合产业政策

1、张冠李戴,不管新手老手,“天下文章一大抄”的现象难以避免,但

是新手往往抄完之后不去深究搬过来是否合适,于是就会出现报告中出现的一些措施、方法或者预测结果不合适的情况,还有报告前后不一致。甚至可能出现项目省份、名称等都不统一的错误。

2、文字功底不够,这也是新手应注意的问题,对于新手应好好磨练

文字功底,不要怕领导把你的报告改得面目全非,有人给你指出问题来是好事。

3、不愿意做杂事,认为来单位就是做环评的。这种想法估计很多单

位的新人都有过吧,尤其是现在,很多环评单位招人都是研究生学历以上,毕业后来单位期望值太高,整天做图,预测,打杂,觉得自己的才能没有发挥出来。实际上这个过程很重要,基础工作不做好,直接编写报告经常会出现根基不稳的现象,尤其是那些提成制的单位,应重视对新人的培养。

4、理论与实际不结合,新手从学校出来没有实践基础,出现这种现

象也难免,只能通过经验积累来提高自身,有的单位有实践场所,新人来后去锻炼一段时间到是个不错的办法。

5、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发现自己认认真真写的东西被别人改得面

目全非时,心里不太服气,认为有些地方不需要改,听不进去修改意见。开评审会时觉得专家有的时候是无理取闹,没必要提的乱提。还是那句话,有人给你提意见是好事,没人给你提你就危险了。

6、与人沟通显学生气、孩子气,多听听领导们如何沟通问题的,取其精华吧。

7、看现场看不出内容,由于实践经验不足,理论上的东西放到自己面前,仍然难以理解和说清楚,严重的情况下影响厂家对环评单位的信任程度,新手看现场时尽量少说多记,跟着领导或前辈们多学习学习。看现场前准备充分(我们自己制定了一份看现场前应熟悉的资料内容,有兴趣的同事可以给我留言,回头给你们发过去供参考)

8、公众参与不踏实,新手去做公众参与调查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去做调查表时做着做着就烦了,没有耐心与公众沟通,对公众参与调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把握不好,甚至因公众参与做得不好给建设单位和环保管理部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9、对敏感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刚开始写环评时难以把握环评报告应注意的重点,对一些敏感问题的处理不妥,往往自己拿不准的敏感问题不要轻易下结论或找解决办法,最好是与有经验的领导汇报,讨论妥善的解决方案

公路、道路项目现场调查小结

一、前期准备

1、将项目可研、水保等资料仔细阅读

1.1 理清项目概况

路线长度、宽度,项目占地面积、类型,桥涵情况(最好有桥涵工程数量表),隧道情况等;若为改建,则应弄清原路状况。

1.2 临时工程内容

施工场地、营地,拌合场、预制场,取、弃土场等工程的位置(桩号),占地面积、类型等(资料上没有的话应到现在调查清楚)。

1.3 图纸

(1)项目平面布置图(带地形图的),项目区域土地利用、土壤侵蚀、植被、水系图;城市道路项目则应有,城市总体规划图,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园区规划图,找出路线在图中的位置,对项目外环境有初步判断。

(2)重要的是路线走向红线图(规划局出的),在图中找出影响区域内的环境敏感点,做一个初步统计(到现场核对调整)。

二、现场调查

2.1 所需工具

照相机(有摄像机更佳),测距仪,指北针,打印出来的路线红线图,纸、笔等记录工具。

2.2 调查数据(依评价等级而定)

2.2.1 生态环境: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记录沿线植被类型,土地利用现状,照相并对照片编号。

2.2.2 空气及声环境: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记录如下信息:

(1)敏感点距路肩的横向距离范围,首排房屋局路肩距离;

(2)敏感点的纵向长度,与道路路基的高差;

(3)敏感点房屋的楼层及高度、结构,影响户数及人数;

(4)红线范围内拆迁的敏感点记录;

(5)对个敏感点进行照相并对照片编号。

2.2.3 水环境: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影响范围内有无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路线跨域水体处上游100m至下游8.5km,有无饮用水源取水口,调查水体功能;对跨域水体处的外环境进行照相并对照片编号。

2.2.4 水土流失:项目建设区、直接影响区;调查施工场地、营地,拌合场、预制场,取、弃土场的位置及外环境情况,照相并对照片编号;若利用其他工程的临时施工场地的,则应调查其污染物处理设施的情况。

三、后期整理

将现场的数据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出来,照片按编号对号入座。

现场踏勘

一、目的与作用

现场踏勘是环评工作外业的基础,环评人员以此获得第一手资料和直观认知并辨识建设项目选址与周围环境、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同时对环评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确立基本前提。

二、工作目标

现场踏勘的基本目标是进行现状调查并对实际情形与书面资料进行对照和确认,确定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同时为提高环评工作的有效性和工作效率,现场踏勘还要完成下列工作:

1、相关方联系人与联系方式,如建设单位、可研编制单位、当地环保局开发科、监测单位等;

2、索取基本资料,如现状分析所需的地理地质、气候气象、水文、功能区划、政府规划、社会环境等,又如已有的环境监测数据;

3、确认选址具体位置、平面布置,选址选线周围的环境敏感点,拟定的水源和排放点、纳污水体,拟定的大气排放点和固废排放为止,厂址的土地性质和归属等;

4、开展公众参与的相关事项,如环评公告与意见收集,环评简本公告与意见收集等;

5、其他必要的事项,如安排环境监测计划或监测布点、当地环保局应出具的相关意见等。

三、准备事项:

1、项目类别判断:有可研、可研在做、无可研;污染型、非污染生态型;新建、改扩建;建设方是否处于前置审批阶段;行业特点、产业政策明确与否;环评报告类别要求与专题设置与否等;

2、政策法规研读:项目相关法律、环保审批机关要求、技术导则与方法、已完成的可研报告或项目建议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