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生物《心脏》教学设计.doc
心脏初中生物教案
心脏初中生物教案
目标:让学生了解心脏的结构、功能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
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心脏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3. 心脏与健康的关系。
教学步骤:
1. 复习:复习循环系统的知识,引出心脏的重要性。
2.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心脏的结构和位置,激发学生的兴趣。
3. 学习:介绍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心脏的四个腔室、心脏的收缩和舒张等。
4. 活动:让学生进行实验或模拟操作,观察心脏的运作过程,加深对心脏的理解。
5. 总结:总结心脏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强调心脏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6. 提问: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为什么要保持心脏健康?”,引发学生对心脏相关知识的思考。
7. 练习:设计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分享心脏健康的保持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和交流能力。
9. 资源推荐:推荐相关书籍、视频或网站,供学生深入学习。
10. 家庭作业: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思考心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想。
扩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医院或健康展览,加深对心脏健康的认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清楚地了解心脏的结构、功能和重要性?是否有助于提高他们对心脏与健康的认识和重视?
课后反馈:鼓励学生对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进行反馈,以便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初中生物教案心脏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心脏教案
年级:初中生物
时间:40分钟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描述心脏的结构、功能和作用。
材料:心脏模型、图片、解剖图、幻灯片
活动:
1. 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心脏的图片和模型,引起学生对心脏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猜测心脏的作用是什么。
2.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幻灯片或其他教学辅助工具,向学生详细介绍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心脏的四个腔室、心脏的供血和供氧、心脏的循环系统等。
并让学生互动讨论并回答问题。
3. 实验演示(10分钟):通过解剖图或观察心脏模型,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观察心脏的结构和位置,了解心脏的工作过程。
4. 小组讨论(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他们对心脏的理解和认识,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讨论或画画等形式来展示。
5. 总结(5分钟):通过课堂讨论和总结,再次强调心脏的重要性和作用,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心脏健康的重要性。
评估: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思维的活跃性、讨论的深度和交流的质量等,以及在小组讨论中的互动和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估。
扩展: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有关心脏疾病和保护心脏健康的文章或小册子,进一步了解心脏的保护和预防方法。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发性学习,了解心脏疾病的治疗方法和医学进展。
6.15.1心脏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1)分发心脏模型和挂图,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心脏结构。
(2)小组合作,模拟心脏跳动和血液循环过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3)讨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心脏健康?”
5. 课堂总结
(1)总结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强调心脏健康的重要性。
(2)提醒学生关注生活习惯,预防心脏疾病。
6. 课后作业
- 针对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较低等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课堂管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
-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认真批改和点评,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如心脏结构图的绘制和关于心脏健康与生活习惯的短文撰写。
- 在作业批改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心脏血液循环路线的理解不够深入,对心脏疾病的预防知识掌握不足。
在教学反思方面,我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较好:
1. 利用多媒体设备,直观地展示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血液循环过程。
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了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合作精神。
3. 设计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心脏的工作原理,增强了他们对知识的记忆。
然而,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6. 心脏病的危害与并发症
- 高血压: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脏扩大、心肌梗死等。
- 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 心律失常:影响心脏泵血功能,严重时可导致猝死。
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旨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心脏结构与功能的知识。通过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心脏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在观察心脏模型和挂图时,他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心脏》教学设计
《心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心脏实物和模型,学生能够掌握心脏位置、形态和内部构造(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心脏的解剖结构,学生能够明确心血管系统的组成、肺循环、体循环概念和特点及其血流径路(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心动周期,学生能够珍爱生命,珍惜健康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心脏标本和实物学生能够掌握心脏的结构及功能。
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动画展示心脏及血液循环,发展/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
三、教学方法: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本课主要采用:听诊心音,感受脉搏,记录心率来导入新课。
这种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引出新课题。
(二)讲授新课在讲授新课时,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第一维知识与技能目标,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初步感知,学习完成后,会对重要内容进行讲解,具体过程如下:展示心脏标本:1.位置:胸腔纵隔中,夹早两肺之间,稍偏左,体表投影在3-6肋间。
2.外形:呈倒立的圆锥形,左右稍扁,前缘凸、后缘平直。
(1)心基:有进出心脏的大血管,位置较固定。
心尖:游离。
(2)冠状沟:靠近心基部,其上为心房,其下为心室,沟内有冠状动脉、心静脉,且充满脂肪。
冠状沟也是心基和心尖的分界。
(3)左纵沟:又称锥旁室间沟,位于心脏左前方,未到达心尖。
右纵沟:又称窦下室间沟,位于心脏右后方,达心尖。
左右纵沟为左右心室的外表分界。
牛心脏后侧壁还有第三条副纵沟。
3.内部结构:分别以房中隔、室中隔分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
(1)右心房:右心耳:圆锥形盲囊,由梳状肌构成,尖端向左向前至肺动脉的前方。
静脉窦:a.静脉间嵴:位于前后腔静脉开口处之间,作用是避免血液撞击。
初中生物《心脏》教案
初中生物《心脏》教案一、教学目标1.描述心脏的结构及其对应的功能。
2.通过积极参与小组内的活动,提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3.认同和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心脏的结构及功能。
【难点】心脏各腔室和瓣膜结构的功能。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心肺复苏的动图,提问:为什么要对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有什么作用?(通过胸心按压和人工呼吸方式使心肺复苏,从而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保证血液供应和供氧,满足人体重要器官的供氧和供血,起到抢救和治疗的作用。
)教师追问:这过程体现了心脏的重要性。
它的结构是怎样的呢?引出课题——《心脏的结构》。
(二)新课教学1.初识心脏结构组织学生仔细观察书中心脏的结构示意图,教师出示有错误的心脏的结构示意图,请学生来找茬。
提问:这张图中有几处错误,分别是什么?(左右不对,右心房在左边;心房和心室位置不对,心房在上方。
血管不对,左心室连接主动脉。
厚薄不对,心室的壁较心房的壁厚,左心室的壁最厚。
)教师追问:剩下的是对的。
那现在请大家随着我手指的位置说出对应结构是什么。
(瓣膜,动脉瓣。
)2.结构与功能多媒体展示心脏运作动画,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①心脏对血液运输有什么作用?(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它就像一台设计巧妙的“泵”,使血液在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
)②左、右心房之间以及左、右心室之间被肌肉壁隔开,这有什么意义?(防止动脉血和静脉血混合,提高了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
)③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有什么作用?(像闸门一样,都只能朝一个方向开闭,保证血液只能向一个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三)巩固提升展示心脏模型,往主动脉中倒水,水从哪里流出来?(四)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五)布置作业查阅资料:血液在人体中是按照怎样的路径运输的?四、板书设计。
八年级上册生物《心脏》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生物《心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了解人体心脏的位置。
2、理解人体心脏的活动规律。
3、把握人体心脏的结构特点,以及与其相连的血管。
力量目标:1、识图力量的培育,通过观看,识别人体心脏的形状图,解剖图和图示的方位,培育同学的识图力量。
2、观看力量的培育,通过指导同学观看新奇的猪心脏,观看课件的有关内容,使同学把握观看心脏结构的方法和步骤,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
3、思维力量的培育,通过引导同学观看、思索、分析总结心脏瓣膜与心脏内血液流淌的关系,从而培育同学的思维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有关内容的学习,说明体育熬炼对心脏的有利影响,引导同学加强体育熬炼,提高心脏潜力,增加体质。
教学方法:自学导思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争论法教学重点:心脏的结构及其相连的血管教学难点:心脏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学阶段老师引导同学活动导入新课课件展现,老师举例说明汽车开动要用发动机,抽水要用水泵,人体内血液流淌也需要动力,这就是心脏。
设问:那么心脏有什么样的结构和功能使它能起到动力作用呢?以此调动同学的乐观性,激发同学的学习欲望,从而引入新课。
同学观看课件内容(一)心脏的位置及形态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胸腔透视图,真实生动地展现心脏的位置,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同学观看、思维,总结归纳出心脏的位置。
展现人体心脏形状图,观看心脏的形态,识别人体心脏的各个方位。
同学把右手放到左胸,感受自己的心脏搏动,初步了解心脏的位置。
(二)心脏的结构1、首先指导同学观看,比较心房壁和心室壁的厚薄。
2、引导同学回忆所学的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同时设问: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房与心室有什么不同?左心室与右心室又有什么不同?让同学讲出心脏的组成及心脏壁的厚薄。
3、结合人体心脏解剖的课件,分部观看人体心脏的四个腔,使同学明确左心房与左心室相通,右心房与右心室相通,左右两边不相通。
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连续观看新奇的猪心脏,找出与心脏相连的几条大血管。
心脏教案初中生物
心脏教案初中生物教学目标:1. 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 理解心脏的工作原理;3. 掌握心脏与血液循环系统的关系;4. 认识心脏的保护和维护方法。
教学重点: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 心脏的工作原理;3. 心脏与血液循环系统的关系。
教学难点:1. 理解心脏如何进行心脏循环;2. 掌握心脏与血液循环系统的关系。
教学准备:1. 讲义、幻灯片等教学材料;2. 模型或图表展示心脏结构;3. 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辅助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心脏这一概念,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并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考。
二、讲授心脏的结构和功能(15分钟)1. 展示心脏的模型或图表,介绍心脏的结构(心脏壁、心房、心室等);2. 解释心脏的功能(泵血、输送氧气和养分等)。
三、讲解心脏的工作原理(15分钟)1. 介绍心脏的工作原理(心房收缩→心室收缩→心脏舒张→心脏收缩);2. 讲解心脏如何进行心脏循环,传递氧气和养分至全身。
四、讲解心脏与血液循环系统的关系(10分钟)1. 介绍心脏与血液循环系统的关系,强调心脏是血液循环系统的中心;2. 解释心脏与血液循环系统的协同工作,保证全身血液的流动和供给。
五、总结及提问(5分钟)让学生总结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并进行小结,回答提问,巩固学习内容。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例如总结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或观察心脏模型等。
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供多种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同时,通过提问等互动形式,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使知识更加深入学生心中。
《心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心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人体获取的营养物质和吸入的氧气,怎样才能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被细胞利用呢?组织细胞在生活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又怎样运离组织细胞?学生在学习了人体的营养和呼吸之后,顺理成章地就要学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液、血管和心脏具有各自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它们共同构成了整个血液循环系统。
本章用三节分别介绍血液、血管和心脏,利于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清晰的认识。
其中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动力器官,所以,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这节内容重点是识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奠定基础以更好的来理解“血液循环”。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知识与技能:(1)说出心脏的位置、形态和大小。
(2)描述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3)理解心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过程与方法: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心脏模型、人体心脏的解剖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心脏瓣膜与心脏内血液流动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自学能力:在学习心脏解剖结构时,均是以问题为引导,让小组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合作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心脏结构功能的学习,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4.教学重点: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5 教学难点:心脏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启发、观察、综合的方法,采用问题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利用电脑多媒体教学,实现图、文相统一。
真实、形象、生动地展示生物体,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请将我们的右手放在胸部左下方,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教师示范)?---- 心脏的跳动。
初中心脏的教案设计
初中心脏的教案设计课程类型:生物课课时:2课时年级:初一教学目标:1. 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心脏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2. 能够解释心脏跳动的过程,理解心脏跳动与血液循环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心脏跳动的过程及与血液循环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心脏各腔室之间的血液流动方向。
2. 心脏跳动的机制。
教学准备:1. 心脏模型或图片。
2. 心脏解剖图。
3. 血液流动动画或视频。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心脏?心脏在人体中的作用是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负责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为身体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展示心脏模型或图片,讲解心脏的结构,包括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等。
2. 教师讲解心脏的功能,说明心脏如何推动血液循环。
四、互动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心脏跳动的过程是怎样的?心脏跳动的机制是什么?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学生复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心脏的哪些结构和功能?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心脏跳动的过程及与血液循环的关系。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心脏跳动的过程,包括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2. 教师讲解心脏跳动与血液循环的关系,说明心脏如何推动血液流动。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心脏模型操作,观察心脏各腔室之间的血液流动方向。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互动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心脏跳动的机制是什么?如何保持心脏健康?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初中生物教案心脏
初中生物教案心脏
教学目标:
1. 了解心脏的结构和位置
2. 掌握心脏的主要功能
3. 理解心脏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4. 培养学生对于心脏健康保健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理解心脏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1. 幻灯片或教学板书
2. 模型或图片展示心脏结构
3. 教学实验材料:心脏解剖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
教师通过引入生活中的例子或问题,引出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二、概念讲解(15分钟)
1. 展示心脏结构的图片或模型,讲解心脏的位置和组成部分。
2. 讲解心脏的主要功能,包括输送氧气和养分、清除二氧化碳等。
三、实验探究(20分钟)
1. 教师进行心脏解剖实验展示,让学生观察心脏的真实结构。
2. 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并完成实验报告,总结心脏的特点和构造。
四、小组讨论(15分钟)
学生分为小组讨论心脏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交流心得和思考。
五、拓展延伸(10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心脏健康保健知识,如心血管疾病预防、运动锻炼等。
六、反馈和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加深理解。
七、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阅读或调查任务,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培养了对心脏健康的意识,同时也加深了对循环系统的理解。
同时在教学中,我还可以加入更多案例和实际运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心脏的重要性。
初中八年级生物心脏教案
初中八年级生物心脏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心脏的结构组成;2. 掌握心脏的功能及血液循环过程;3. 理解心脏在保持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心脏的结构组成;2. 心脏的功能;3. 血液循环的过程。
教学难点:1. 理解心脏如何进行自主搏动;2. 理解心脏与血管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实验器材(如心脏模型);4. 教学辅助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幻灯片展示心脏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心脏的外貌特征,并提出问题:我们的心脏是如何工作的?为什么心脏如此重要?二、讲解心脏的结构(15分钟)1. 通过图片、模型等辅助工具讲解心脏的结构组成,包括心脏的四个腔室、心房和心室等;2. 引导学生亲自触摸心脏模型,加深对心脏结构的理解。
三、讲解心脏的功能及血液循环过程(20分钟)1. 介绍心脏的主要功能,包括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排出二氧化碳和废物等;2. 通过动画或实验演示,讲解血液从心脏到全身各个器官的循环过程,引导学生掌握血液循环的基本原理。
四、实验演示(10分钟)1. 利用心脏模型和吸管等器材进行实验演示,展示心脏如何进行自主搏动、血液如何在心脏内流动的过程;2. 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加深对心脏功能的理解。
五、练习与讨论(10分钟)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2.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心脏的看法和认识,促进思维碰撞。
六、总结与作业(5分钟)1. 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心脏在人体中的重要性;2. 布置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实验演示和讨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初中生物心脏备课教案
初中生物心脏备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理解心脏的运动方式;
3. 掌握心脏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2. 心脏的运动方式;
3. 心脏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模型或图片展示心脏结构;
3. 心脏相关的实验器材。
四、教学过程:
教师引入:通过展示图片或模型引起学生对心脏的兴趣。
教师讲解:介绍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心脏的运动方式。
学生实验: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心脏的运动情况。
小组讨论:让学生就心脏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展开讨论。
答疑与总结: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五、教学作业:
1. 完成课堂练习题;
2. 自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心脏疾病及预防措施。
六、教学评价:
1. 考察学生对心脏结构与功能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3. 评估学生在讨论环节的发言和思考能力。
七、教学延伸:
1. 邀请专家讲解心脏的保健知识;
2. 带领学生进行心脏健康运动。
以上为初中生物心脏备课教案范本,具体实施时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初中生物心脏教案
初中生物心脏教案目标:1. 了解心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理解心脏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3. 掌握心脏在运动和休息状态下的工作原理教学内容:1. 心脏的位置和大小2. 心脏的结构:心脏壁、心腔、心脏瓣膜3. 心脏的功能:泵血、循环系统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心脏的位置和大小,引发学生对心脏的好奇和探索动力。
2. 讲解心脏的结构:讲解心脏壁、心腔和心脏瓣膜的组成和功能,让学生了解心脏是如何工作的。
3. 演示心脏的功能:通过模型或实验展示心脏泵血的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心脏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4. 练习与讨论: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让他们巩固所学内容,并引导他们探讨心脏在运动和休息状态下的工作原理。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心脏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学方法:1. 图片、视频展示:通过视觉方式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展示心脏泵血的过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心脏的工作原理。
3. 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学评估:1. 口头回答问题: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口头回答,检查他们对心脏的理解程度。
2. 书面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心脏的作业,检查学生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掌握情况。
3.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写实验报告,总结心脏泵血的过程,检测他们对心脏的运作原理的理解。
拓展延伸:1. 观察动脉和静脉的结构:让学生观察动脉和静脉的结构,了解它们与心脏的关系。
2. 研究心脏病: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心脏疾病,引导他们关注心脏健康。
3. 制作心脏模型:引导学生利用废材制作心脏模型,深入了解心脏结构和功能。
初中生物教案心脏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心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掌握心脏的工作原理;(3)了解心脏疾病的预防和管理。
2.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模型和图示,培养学生识别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能力;(2)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理解心脏工作原理的能力;(3)通过调查和分析,培养学生了解心脏病预防和管理的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心脏健康重要性的认识;(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注社会心脏健康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的工作原理。
2. 难点:心脏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心脏病预防和管理的实践应用。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心脏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心脏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心脏图片,引发学生对心脏的好奇心;(2)提问:你们对心脏有什么了解?心脏有什么作用?2. 自主学习(1)学生通过教材和图示,自主学习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心脏的工作原理。
3. 课堂讲解(1)讲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讲解心脏的工作原理;(3)讲解心脏病的预防和管理。
4.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心脏疾病的原因和预防;(2)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心脏病预防和管理的知识。
5. 课后作业(1)绘制心脏结构图;(2)撰写一篇关于心脏健康的短文。
五、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如模型、图示等,帮助学生清晰地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心脏的工作原理;3. 引导学生关注心脏健康,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掌握程度;2. 课堂讨论:检查学生对心脏工作原理的理解程度;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心脏病预防和管理的知识掌握程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理解心脏的工作原理,提高心脏健康意识,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初中生物教案心脏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教案心脏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描述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动路径。
3. 掌握心脏与循环系统的关系。
教学重点: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动路径。
教学难点:1. 理解心脏的工作原理。
2. 描述心脏与循环系统的关系。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简易动态模型或图片展示心脏结构。
3. 实验材料:透明塑料管、水、染色剂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心脏的图片或视频,引出主题:“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二、学习心脏的结构和功能(15分钟)1. 展示简易动态模型或图片,讲解心脏的结构:心脏由心房和心室组成,有四个腔室。
2. 介绍心脏的功能:心脏是泵,负责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位。
三、探索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动路径(20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用透明塑料管模拟心脏,通过向管中注入水和染色剂,观察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动路径。
2. 学生讨论总结:根据实验结果,描述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动路径。
四、掌握心脏与循环系统的关系(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心脏和循环系统之间有什么关系?2. 解释心脏和循环系统的关系:心脏通过不断收缩和舒张,将氧合血液输送到全身各部位,维持生命活动。
五、小结与评价(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并发表对心脏的了解和看法。
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展示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海报,并写一篇心得体会。
扩展活动可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到校进行心脏健康知识讲座,引导学生关注心脏健康。
心脏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掌握心脏的血液循环过程;(3)认识心脏病的常见类型及预防措施。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2)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增强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心脏健康的关注;(2)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3)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血液循环过程。
2. 教学难点:(1)血液循环过程的描述;(2)心脏病的预防措施。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心脏健康知识短片,引起学生对心脏健康的关注;(2)提出问题: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血液循环过程是怎样的?2. 课堂讲解(1)心脏的结构:讲解心脏的四个腔室、瓣膜、血管等结构,并展示心脏结构图;(2)心脏的功能:讲解心脏的泵血功能、心率和血压等概念;(3)血液循环过程:通过讲解体循环和肺循环,展示血液循环过程图。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心脏解剖实验,让学生亲手观察心脏结构;(2)模拟血液循环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血液循环。
4. 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分析心脏病的常见类型及预防措施;(2)讨论如何保持心脏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5. 总结归纳(1)总结心脏的结构、功能和血液循环过程;(2)强调心脏健康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心脏健康的关注。
6. 课后作业(1)收集关于心脏健康的相关资料,撰写一篇心得体会;(2)设计一个心脏健康宣传海报。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积极性和实践操作能力;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心脏健康的认识程度;3.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心脏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他们对心脏健康的关注程度。
初中生物心脏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心脏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向初中学生详细讲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使学生们能够理解心脏作为人体循环系统的核心器官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将涉及心脏的四个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的基本结构,心脏瓣膜的功能,以及心脏如何通过收缩与舒张来推动血液循环。
此外,教学任务还包括让学生通过观察模型、图示以及实际操作,掌握心脏跳动的生理机制,并能够分析心脏健康对于整体健康状况的影响。
2、教学对象本次教学的对象是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通常年龄在13至15岁之间。
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注意力可能容易分散。
他们对具体的、直观的学习活动有较高的兴趣,因此,针对这一群体的教学需要结合实际观察和动手操作,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可能在小学阶段对心脏的基础知识已有一定了解,而有的可能还是第一次接触心脏的相关知识,因此,教学设计应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背景和认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心脏的结构特点,包括四个腔室的名称、位置及其相互联系;(2)理解心脏瓣膜的功能,了解心脏跳动与瓣膜开合的关系;(3)了解心脏与血液循环的关系,掌握心脏推动血液循环的基本原理;(4)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心脏组织切片,识别心脏各部分结构;(5)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心脏跳动的测量方法,了解心率与脉搏的概念;(6)培养运用生物知识解释生活中与心脏相关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心脏结构动画、实物模型等,帮助学生形成直观认识;(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4)设计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生命奥秘的欲望;(2)引导学生关爱身体健康,关注心脏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通过学习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认识到人体是一个高度协调、相互依存的系统,培养他们的整体观念;(4)教育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关注社会公共健康问题;(5)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说课初中生物心脏教案
说课初中生物心脏教案【说教学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本节课以初中生物教材中的心脏知识点为基础,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心脏的结构、功能以及其在人体循环系统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加深对人体器官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并理解心脏在人体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珍惜身体,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理解心脏在人体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2. 难点:理解心脏的工作原理,分析心脏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图片、PPT、实验仪器等。
2. 实验准备:制作心脏模型,准备展示心脏的解剖实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心脏的图片或模型,引起学生对心脏的注意。
2. 概念讲解:介绍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理解心脏在人体循环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3. 实验展示:进行心脏解剖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心脏的结构。
4. 讨论交流: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心脏的认识和理解。
5. 拓展延伸:通过视频、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心脏病的预防措施,加深对心脏健康的重视。
6. 总结引导: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提醒学生珍惜健康生活。
六、板书设计:主题: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结构:心房、心室、心瓣功能:输送血液、维持人体循环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培养了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珍惜自己的健康,学会如何预防心脏疾病。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八年级生物教案)心脏
心脏八年级生物教案【目标要求】1.学习目标⑴.通过观察实验,识别心脏结构,说出心脏的结构组成和特点。
⑵.概述心脏的生理特征,认同体育运动有利于心脏健康。
⑶. 认同心率和脉搏是一致的。
2.学习重点、难点重点、难点:心脏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预习导学】1.什么是心率?心脏在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
成年人的心率平均为每分钟次。
2.心脏的位置(将右手放在胸口左侧,感觉心脏输送血液时的搏动,说出心脏的位置)人的心脏位于___________中部,略偏左。
3.观察心脏的外形(结合图片、模型)心脏外形像个桃子,它的大小约和本人的相似,近似前后略扁的倒置圆锥体,心尖偏向(填左或右)下前方。
4.心脏与健康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比正常人的要。
所以青少年要经常参加,增强体质,促进心脏健康。
5.sts:电子心脏泵,电子心脏泵用于进行的病人。
【问题探究】1. 感受心率用听诊器听心跳,感受心脏跳动的声音⑴你的心率是每分钟次。
⑵比较心率和脉搏,它们是一致的吗?2.观察哺乳动物的心脏心脏为什么能够提供动力?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让我们通过实验来解决:观察心脏的结构①打开心脏,看到心脏分为几个腔? ,上面两个腔分别叫和,下面两个腔分别叫和。
②捏一捏a.比较在心脏的各腔中,心壁比肌肉较厚的一侧为半部分,比较薄的一侧为半部分。
b.可以看出心脏主要由组织构成。
由此可见心脏具有什么功能?心脏是的动力器官,能不停的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心脏和里循环流动。
③用玻棒试一试,发现只有同侧的和是相通的。
④结合课本图14-8,找一找,各心房心室分别与什么血管相连?右心房:连通;左心房:连通;右心室:连通;左心室:连通。
八年级生物教案动脉瓣位于和之间,朝开放;房室瓣位于和之间,朝开放。
静脉内有静脉瓣。
瓣膜的存在保证血液由静脉流向,由流向,由心室流向。
防止血液。
⑥背口诀:心脏的四个腔是“上下相通,左右不通”;四个腔的血管和血液成分是“房连静,室连动,左侧鲜红右暗红”【目标检测】1.从左心室出发的血流向(),从右心室出发的血流向()。
心脏---教学设计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流程图如下:《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是初中生物学中知识点多且生理过程复杂的课题。
尽管学生对心脏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感性认识,但学生所具有的知识和经验仅仅是感性的,有些是零碎、片面的,甚至是不科学的。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将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知识、直接经验等重要的课程资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创设问题情景,设置系列思考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经验和知识,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以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自主构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等有关知识。
本节课设计分为三大教学板块:类比分析,导入新课;主动探究,构建新知;归纳总结,延伸拓展。
三大板块将教学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融为一体。
三大板块的具体设计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整体感知:学生通过动一动,说出心脏的位置;看一看,描述心脏的形态;摆一摆,区分心脏的方位;想一想,推测心脏的功能。
2.局部探究:学生观察人的心脏模型,探究学习“心脏的内部结构”;推测房室瓣和动脉瓣的作用。
3.综合感悟: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感悟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认同体育锻炼对心脏产生的积极意义。
4.拓展创新:学生运用己有的血管知识和初步构建的心脏的有关知识,尝试勾画人体血液循环路线图。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2.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1.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推测等探究能力。
2. 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己有的知识和经验构建新知识并进行创新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进一步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加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思想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1.描述心脏的结构。
2.描述心脏的工作过程四、教具心脏模型、PPT五、教法与学法教法:讲授法、观察法、练习法学法:观察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六、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类比分析,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爬坡的汽车、抽水的水泵和人体血液循环图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生物《心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人体心脏的位置。
2、理解人体心脏的活动规律。
3、掌握人体心脏的结构特点,以及与其相连的血管。
能力目标: 1、识图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识别人体心脏的外形图,解剖图和图示的方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2、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新鲜的猪心脏,观看课件的有关内容,使学生掌握观察心脏结构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心脏瓣膜与心脏内血液流动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有关内容的学习,说明体育锻炼对心脏的有利影响,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心脏潜力,增强体质。
教学方法:自学导思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重点:心脏的结构及其相连的血管教学难点:心脏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导入新课课件展示,老师举例说明汽车开动要用发动机,抽水要用水泵,人体内血液流动也需要动力,这就是心脏。
设问:那么心脏有什么样的结构和功能使它能起到动力作用呢?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引入新课。
学生观察课件内容(一)心脏的位置及形态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胸腔透视图,真实生动地展示心脏的位置,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维,总结归纳出心脏的位置。
展示人体心脏外形图,观察心脏的形态,识别人体心脏的各个方位。
学生把右手放到左胸,感受自己的心脏搏动,初步了解心脏的位置。
(二)心脏的结构1、首先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心房壁和心室壁的厚薄。
2、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同时设问: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房与心室有什么不同?左心室与右心室又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讲出心脏的组成及心脏壁的厚薄。
3、结合人体心脏解剖的课件,分部观察人体心脏的四个腔,使学生明确左心房与左心室相通,右心房与右心室相通,左右两边不相通。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新鲜的猪心脏,找出与心脏相连的几条大血管。
同时教师边讲边画出心脏结构简易黑板图,肯定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最后用课件展示心脏解剖图,要求学生写出心脏四腔及连通的大血管,加以巩固。
这样,由分解到综合最后形成整体概念,重点突出,使学生掌握人体心脏的结构。
1、观察新鲜的猪心脏结合课件(三)心脏的功能 1、讲授心脏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 2、课件展示人体心脏瓣膜纵剖放大图 3、设问: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什么特殊的结构? 4、课件展示血液在心脏内流动的动画图设问:“同学们,从图中我们看到血液在心脏中是如何流动的?心脏瓣膜在血液流动中起什么作用?” 5、提问:“人体心脏的功能是什么?” “体育锻炼和适宜体力劳动对心脏有何好处?” 1、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2、学生观察人体心脏瓣膜的位置与开关方向 3、学生观察心脏瓣膜的分布及组成 4、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从而归纳出瓣膜的开闭与血液流动的关系:即心脏瓣膜能控制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也就是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巩固新课发放练习题学生以游戏方式完成练习小结课件展示心脏解剖放大图学生自己归纳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018--16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人体心脏的位置。
2、理解人体心脏的活动规律。
3、掌握人体心脏的结构特点,以及与其相连的血管。
能力目标: 1、识图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识别人体心脏的外形图,解剖图和图示的方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2、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新鲜的猪心脏,观看课件的有关内容,使学生掌握观察心脏结构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心脏瓣膜与心脏内血液流动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有关内容的学习,说明体育锻炼对心脏的有利影响,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心脏潜力,增强体质。
教学方法:自学导思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重点:心脏的结构及其相连的血管教学难点:心脏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导入新课课件展示,老师举例说明汽车开动要用发动机,抽水要用水泵,人体内血液流动也需要动力,这就是心脏。
设问:那么心脏有什么样的结构和功能使它能起到动力作用呢?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引入新课。
学生观察课件内容(一)心脏的位置及形态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胸腔透视图,真实生动地展示心脏的位置,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维,总结归纳出心脏的位置。
展示人体心脏外形图,观察心脏的形态,识别人体心脏的各个方位。
学生把右手放到左胸,感受自己的心脏搏动,初步了解心脏的位置。
(二)心脏的结构1、首先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心房壁和心室壁的厚薄。
2、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同时设问: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房与心室有什么不同?左心室与右心室又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讲出心脏的组成及心脏壁的厚薄。
3、结合人体心脏解剖的课件,分部观察人体心脏的四个腔,使学生明确左心房与左心室相通,右心房与右心室相通,左右两边不相通。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新鲜的猪心脏,找出与心脏相连的几条大血管。
同时教师边讲边画出心脏结构简易黑板图,肯定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最后用课件展示心脏解剖图,要求学生写出心脏四腔及连通的大血管,加以巩固。
这样,由分解到综合最后形成整体概念,重点突出,使学生掌握人体心脏的结构。
1、观察新鲜的猪心脏结合课件(三)心脏的功能 1、讲授心脏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 2、课件展示人体心脏瓣膜纵剖放大图 3、设问: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什么特殊的结构? 4、课件展示血液在心脏内流动的动画图设问:“同学们,从图中我们看到血液在心脏中是如何流动的?心脏瓣膜在血液流动中起什么作用?” 5、提问:“人体心脏的功能是什么?” “体育锻炼和适宜体力劳动对心脏有何好处?” 1、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2、学生观察人体心脏瓣膜的位置与开关方向 3、学生观察心脏瓣膜的分布及组成 4、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从而归纳出瓣膜的开闭与血液流动的关系:即心脏瓣膜能控制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也就是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巩固新课发放练习题学生以游戏方式完成练习小结课件展示心脏解剖放大图学生自己归纳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018--16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人体心脏的位置。
2、理解人体心脏的活动规律。
3、掌握人体心脏的结构特点,以及与其相连的血管。
能力目标: 1、识图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识别人体心脏的外形图,解剖图和图示的方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2、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新鲜的猪心脏,观看课件的有关内容,使学生掌握观察心脏结构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心脏瓣膜与心脏内血液流动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有关内容的学习,说明体育锻炼对心脏的有利影响,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心脏潜力,增强体质。
教学方法:自学导思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重点:心脏的结构及其相连的血管教学难点:心脏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导入新课课件展示,老师举例说明汽车开动要用发动机,抽水要用水泵,人体内血液流动也需要动力,这就是心脏。
设问:那么心脏有什么样的结构和功能使它能起到动力作用呢?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引入新课。
学生观察课件内容(一)心脏的位置及形态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胸腔透视图,真实生动地展示心脏的位置,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维,总结归纳出心脏的位置。
展示人体心脏外形图,观察心脏的形态,识别人体心脏的各个方位。
学生把右手放到左胸,感受自己的心脏搏动,初步了解心脏的位置。
(二)心脏的结构1、首先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心房壁和心室壁的厚薄。
2、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同时设问: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房与心室有什么不同?左心室与右心室又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讲出心脏的组成及心脏壁的厚薄。
3、结合人体心脏解剖的课件,分部观察人体心脏的四个腔,使学生明确左心房与左心室相通,右心房与右心室相通,左右两边不相通。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新鲜的猪心脏,找出与心脏相连的几条大血管。
同时教师边讲边画出心脏结构简易黑板图,肯定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最后用课件展示心脏解剖图,要求学生写出心脏四腔及连通的大血管,加以巩固。
这样,由分解到综合最后形成整体概念,重点突出,使学生掌握人体心脏的结构。
1、观察新鲜的猪心脏结合课件(三)心脏的功能 1、讲授心脏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 2、课件展示人体心脏瓣膜纵剖放大图 3、设问: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什么特殊的结构? 4、课件展示血液在心脏内流动的动画图设问:“同学们,从图中我们看到血液在心脏中是如何流动的?心脏瓣膜在血液流动中起什么作用?” 5、提问:“人体心脏的功能是什么?” “体育锻炼和适宜体力劳动对心脏有何好处?” 1、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2、学生观察人体心脏瓣膜的位置与开关方向 3、学生观察心脏瓣膜的分布及组成 4、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从而归纳出瓣膜的开闭与血液流动的关系:即心脏瓣膜能控制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也就是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巩固新课发放练习题学生以游戏方式完成练习小结课件展示心脏解剖放大图学生自己归纳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018--16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人体心脏的位置。
2、理解人体心脏的活动规律。
3、掌握人体心脏的结构特点,以及与其相连的血管。
能力目标: 1、识图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识别人体心脏的外形图,解剖图和图示的方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2、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新鲜的猪心脏,观看课件的有关内容,使学生掌握观察心脏结构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心脏瓣膜与心脏内血液流动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有关内容的学习,说明体育锻炼对心脏的有利影响,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心脏潜力,增强体质。
教学方法:自学导思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重点:心脏的结构及其相连的血管教学难点:心脏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导入新课课件展示,老师举例说明汽车开动要用发动机,抽水要用水泵,人体内血液流动也需要动力,这就是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