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与建筑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学与建筑文化
易学与中华传统建筑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中国古代的建筑,包括宫殿、陵寝、寺庙、祭坛、书院,甚至普通的村宅民落,几乎无一例外地打上了易学的烙印。
在中国,直接以“八卦”命名的建筑就不胜枚举,如福建漳浦县有“八卦堡”、台湾高雄县有“八卦村”、四川成都有“八卦亭”、天津黄崖口关内城有“八卦街”、河南开封有“八卦监狱”等等。
易学与建筑的关系如此密切,以致于研究建筑的人不得不在易学上下一番大功夫。
《周易》包涵了丰富的建筑思想和建筑规划理念,所以有学者将其视为我国最早论述建筑学的著作。
《周易》中有许多关于建筑和家居文化的直接论述,如《系辞下》曰:“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是说人们仿效《大壮》卦的形状建造房屋以防御风雨的侵袭。
又曰:“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
”是说人们仿效《豫》卦的形状,在房子上安装几扇门,以防备盗贼的侵袭。
《升》卦九三爻辞曰“升虚邑”,是说建宅要选择地势高的地方,以避免水患。
除了一些具体记载外,《周易》所蕴涵的象数、义理等方面的思想,对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也产生了深广的影响。
总的说来,易学对我国古代建筑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天人合一的原则、阴阳平衡的原则、五行相生相克的原则。
易学所秉持的是一种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整体思维方式,它认为天与人形态虽殊,但本质相同,“物物皆太极”,人应该法天则地,顺应自然,通过“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等手段,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
这种“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如明代建筑学家计成在其著作《园冶》中提出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标准。
中国古代的建筑理论称为堪舆学,“堪”就是观天,“舆”就是察地,堪舆就是从建筑的选址、规划、设计到建造,都要周密地考察天文、地理、气象等因素,从而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紫禁城是中国古代建筑“天人合一”思想的典型体现,它是严格模拟北天极星宿的排列布局而营建的。
古人在仰观天象时,将以北极星为中心的众多星宿划分为三大区域,即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其中紫微垣位于中心位置,是天皇太一神的宫殿,最为尊贵。
紫禁城是天子发布政令,统御万民的长居之所,为天下至尊之地,所以它的设计要与天上星宿的布局相吻合。
古人将紫禁城看成是紫微垣在人间的投影,在总体布局上,取象“天中”之象,并以中轴贯穿全城,所有的建筑都围绕中轴布局,完全体现了照搬“天中”天象的设计理念。
这种模拟天象而营建的建筑思想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随处可见,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中说:“无论宫殿、寺庙,或是作为建筑群体的城市、村镇,或分散于乡野田园中的民居,也一律常常体现出一种关于‘宇宙图景’的感觉,以及作为方位、时令、风向和星宿的象征主义。
”这一评论是非常恰当的,揭示了中国古代建筑“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
阴阳平衡思想是《周易》的重要思想。
《周易》之卦,有的完全由阳爻组成,如乾卦();有的完全由阴爻组成,如坤卦();有的阳爻多于阴爻,如革卦();有的阴爻多于阳爻,如艮卦()。
但总的来说,阴爻之数和阳爻之数是相等的。
《周易》共六十四卦,
三百八十四爻,其中阳爻有一百九十二,阴爻有一百九十二,两者是平衡的。
《周易》认为“阴阳为万物之本”,宇宙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都遵循着“阴阳”的基本规律而产生、发展、消亡。
阴阳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独阳不生,孤阴不长,阴阳平衡,协调并济,事物才能健康发展。
这种阴阳和谐的思维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所遵循的重要原则。
《黄帝宅经》开篇就说:“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
”认为房屋的建造应该符合阴阳平衡的原
理,否则不利于人们生活安居。
按照易学原理,东方为阳,西方为阴,南方为阳,北方为阴。
这种思想运用到建筑中就是讲究东西对称,南北照应。
以北京城为例,古都北京有一条南北中轴线,在这条线上有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午门、神武门、鼓楼、钟楼等,一些建筑或地名就以这条线为中轴,呈现东西对称的布局。
如东单与西单对称,东四与西四对称,东直门与西直门对称,东便门与西便门对称,左安门与右安门对称,等等。
北京城外城在南,为乾、为天、为阳;内城在北,为坤、为地、为阴。
乾坤相互照应,符合《周易》阴阳合德的思想,象征阴阳平衡,社会和谐。
阴阳平衡,阴阳交感的原理在风水学所讲求的“觅穴”思想中也有鲜明的体现。
“觅穴”即寻找穴位,这个穴位必须是阴阳交汇之处。
南唐人何涛在《灵城精义·形气》中说:“龙势必得阴阳雌雄媾会之处,而始成胎,认气者所当审也。
为阴阳交媾之所,方可受穴。
”风水学认为只有阴阳相互交感才能形成生气,生成万物,这是《周易》“天地氤蕴,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思想的具体运用。
五行思想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所遵循的重要原则。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古人认为宇宙是由元气构成的,元气运动化生出阴阳二气,阴阳相互交感形成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宇宙万物皆有这五种物质所构成。
刘宗周在《圣学宗要》中说:“太极之妙,生生不息而已矣。
生阳生阴,而生水、火、木、金、土而生万物,皆一气自然之变化。
”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说:“阴阳谐合,而生水、火、木、金、土。
五气顺布,四时行焉。
”宇宙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构成的,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都是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五行思想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方位、颜色、建筑命名等方面体现出来的。
五行各有自己所代表方位和颜色,如《汉书·五行志》说:“木,东方也,于《易》,地上之木为《观》。
……火,南方也,扬光辉为明者也。
……土,中央,生万物者也。
……金,西方,万物既成,杀气之始也。
……水,北方,终藏万物者也。
”江慎修在《河洛精蕴》中说:“水北,火南,木东,金西,土中,天地自然之位也。
”概括地说,木居东方,主春,其神为青龙,其色为青;火居南方,主夏,其神为朱雀,其色为红;金居西方,主秋,其神为白虎,其色为白;水居北方,主冬,其神为玄武,其色为黑;土居中央,主四季,其色为黄。
紫禁城的营建严格遵循了五行思想,比如前朝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后廷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建在“土”字形台基上,象征皇帝居于中央位置,居中得正,至尊至大。
土为黄色,是五色中最尊贵的颜色,故其房顶全用黄瓦。
再比如,皇宫的墙用红色,代表火,火生中央土,皇宫用红色饰墙是为了火生土,寓意皇家的统治有稳固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持。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易学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远非上述三个原则所能概括。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易学和建筑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了中国独特堪舆学和风水学,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其中既有科学的因素,也有迷信的成份,我们应该全面分析,正确对待,对其中精华要合理吸收利用。
风水术,古人称之为堪舆,是关于天地对人类的影响的一门学问。
堪舆,堪为天道,舆为地道,与风水一词的含义不同。
古代先民从很早就开始崇拜天地,崇拜鬼神,崇拜龙,认为山川、河流、大地对人的生死有直接的影响,于是萌发了风水观念。
早期的风水理论非常粗浅的,不系统,与《易经》似乎也没多大关系,并主要服务于王公贵族阶层。
秦汉时期,风水术开始向《易经》靠拢,并出现了地脉、王气、方位、五音姓、太岁等大量风水名词。
唐末,杨筠松从皇宫中带出很多风水书籍,定居江西,一边讲学收徒弟,一边著书立说,据说《龙经》、《十二杖法》、《青囊奥语》等风水术中权威性的著作,都是杨筠松传下来的。
从杨筠松开始,风水术才向民间普及,传到宋代时已发展成两大流派:一是江西的形势
派,讲究山川的来龙去脉,明堂,砂水,方向等,理论比较简单,适于山区、丘陵地带使用。
二是福建的理气派,讲究星命,神煞,节气,干支,阴阳五行,罗盘,迷信色彩较浓,适于平原地带使用。
这两派风水理论经安徽的风水师整合、改造后,流传到了全国各地.
周易,是包含建筑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各个领域的核心与灵魂。
中国古老的风水学说,就是易学智慧影响中国建筑的中介理论,也是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理论、地理环境理论和环境心理理论。
就其主流而言,风水学说的内容大体分为两个层次:在实用的层次上,蕴含着前人对地理环境的认识与建筑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在理念的层次上,大量吸取了易学哲学的观念和理论。
而且,两者密不可分。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将风水学说中有价值的内容,称之为:关于天然自然环境的和人工自然环境的环境易学、关于营造人工自然环境的建筑易学。
建筑易学,是指建筑活动中所应用的易学或有关建筑的易学。
从相关的历史文献和社会实践来看,鉴于在周易文化中易学与占术的本质区别,建筑易学不同于以往在历史上所形成的那种鱼龙混杂的风水学说。
建筑易学,是对于风水学说的去粗取精和去伪存真,是对风水学说的扬弃和发展。
在弘扬科学精神、反对盲从权威,倡导文化自觉、反对封建迷信,尊重历史发展、反对虚无主义,提倡辩证思维、反对极端倾向的宗旨下,用易学文化来准确地理解风水,用科学知识来认真地清理风水,用易学智慧与科学方法来客观地评价风水,而不是把占术当作易学、把迷信当作科学、把风水笼统地视为迷信或科学,从而使中国的建筑风水文化与时俱进地服务于当前的城乡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