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级信计专业课程设计内容

合集下载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计算机09级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计算机09级

计算机09级《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性质和目的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程,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全面熟悉、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和技巧,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上机操作能力,为将来从事计算机工作打下一定的专业基础。

二、设计课题课题一:模拟实现单级目录的FAT文件系统基本思路:用二进制文件空间模拟磁盘空间,用文件块操作模拟磁盘块操作。

基本设计要求:1、实现如下文件系统功能(过程或函数):a、打开文件系统FILE *OPENSYS(char *filename);b、关闭文件系统int CLOSESYS(FILE *stream);c、显示目录void LISTDIR(void);d、建立文件int FCREATE(char *filename);e、删除文件int FDELETE(char *filename);f、打开文件int FOPEN(char *filename);g、关闭文件int FCLOSE(int fileid);h、文件块读int FREAD(void *ptr, int n, int fileid);i、文件块写int FWRITE(void *ptr, int n, int fileid);j、判断文件结束int FEOF(int fileid);k、获取文件指针long FGETPOS(int fileid);l、设置文件指针int FSETPOS(int fileid, long offset);m、取得文件长度long FGETLEN(char *filename);2、提供文件系统创建程序3、有功能检测模块4、为简化程序设计,假定目录区域大小固定。

文件系统空间划分:可以使用的C语言文件操纵函数:FILE *fopen(const char *filename, const char *mode);int fclose(FILE *stream);int fseek(FILE *stream, long offset, int whence);long ftell(FILE *stream);size_t fread(void *ptr, size_t size, size_t n, FILE *stream);size_t fwrite(const void *ptr, size_t size, size_t n, FILE *stream);课题二:模拟实现单级目录、单级索引的索引文件系统使用链接域将同一文件的各索引块按顺序连接起来;其余各项同课题一。

2009级信息专业课程设计安排

2009级信息专业课程设计安排

一、操作系统研究综述
综述Linux操作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功能。

每个同学任选一种Linux来论述(字数:3000字左右)
1.Linux发展简史(不超过300字)
2.目前比较流行的Linux种类简介(不超过300字)
3.根据自己选择的Linux,论述该OS设计的总体框架(结构)及相关说明4.根据自己选择的Linux,列举该种Linux的主要优点,并根据以下功能模块分别说明:
a)内存管理
b)CPU调度
c)进程管理
d)I/O管理
e)文件管理
二、设计并用信号量机制实现一个生产者-消费者进程之间进程同步的程序。

分别有2个生产者和4个消费者进程。

实现语言:C/C++/Java
数据项:将当前的时间(精确到秒,如20111219191734)表示2011年12月19日19点17分34秒
1.生产者随机生产数据放入buffer中
2.Buffer size为10个数据项
3.消费者随机消费buffer中的数据
输出:打印如下信息,生产者生产某数据;消费者在消费数据之前打印出buffer内所有数据项的信息;消费者消费某数据。

注意:如果消费者1消费时发现buffer中没有数据,则打印“消费者1等待生产者生产数据”并挂起一段时间;若生产者生产数据后发现buffer中没有空位,则打印“生产者无空位,等待消费者消费”,并挂起一段时间。

计算机应用教案(通计09-1,2)

计算机应用教案(通计09-1,2)
数据链路层
1
物理层
2.IP协议:位于网间网层,将不同格式的物理地址转换为统一的IP地址。
3.TCP协议:位于传输层,向应用层提供连接服务,确保网上所发送的数据报可以完整地接收,一旦数据丢失或破坏,则由TCP迥然不同将丢失或破坏的数据报重新传输一次,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4.IP地址和域名
(1)IP地址:是指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被分配的网络地址(即地址编号),这就像接入电话网的每部电话机有一个电话号码一样。
2009年7月
采用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版本
《新编大学计算机基础》
罗庆云、郭云飞、程远东
中国书籍出版社
第1版
教学参考资料
1.《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计算机文化基础》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袁学松主编
3.
教法、学法建议
教法:采用任务导向教学,任务分解中注重引导分析、操作演示、学生互动,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
中型网络
C
110
21位
8位
192.0.0.0~223.255.255.255小型网络D Nhomakorabea1110
多播地址
224.0.0.0~239.255.255.255
备用
E
11110
目前尚未使用
240.0.0.0~247.255.255.255
试验用
(2)域名系统:为了使IP地址便于用户记忆和使用,同时也易于维护和管理,Internet引入了域名服务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
单元或项目名称
计划学时
备注
1
2
1
4
4
计算机发展史、特点及应用领域,汉字输入法

2009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计划(统招)(最新)

2009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计划(统招)(最新)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计划一、专业代码与名称1、专业代码:1101022、专业名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具有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信息管理学、信息技术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接受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3.《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助理企业信息管理师应具备的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网络构建、信息系统维护、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能力;4.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6.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7.较强的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

8.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9.(1)毕业时应考取助理企业信息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2)四年学习期间,提倡考取信息处理技术员、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网络编辑员、计算机软件产品检验员或项目管理师(四级)职业资格,或者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类别任选)。

四、修业基本年限及最低学分学制四年、最低修满133学分五、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六、主要核心课程与核心技能主要核心课程:信息管理导论、企业管理及信息化、数据结构与算法、ERP原理与实践、Web技术与应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企业业务流程以及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与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及应用。

河北工程大学0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河北工程大学0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09)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09.5.2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80605)一、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和协调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尤其是项目构思、设计、开发和实施能力。

学生经过低年级阶段的工程核心基础理论课程和高年级阶段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等专业方向特色课程的学习,以及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团队协作和创新实践环节的训练,可成为计算机软硬件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等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要求受到良好的科学思想、科学实验与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能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适合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工程建设、教学和管理工作。

具体要求如下: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2)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有遵纪守法、自律谦让、团结合作的品质;3)懂得一定的社会、人文学科知识和法律知识,有一定的文化和艺术修养;4)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5)了解本学科的知识结构、基本形态、典型技术、核心概念、典型技能和基本工作流程;6)掌握计算机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和研究开发的基本能力;7)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能较好地应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实际问题;8)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团队精神、沟通协调和领导能力;9)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译、写能力,借助工具书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10)具有参考文献检索能力、系统文档写作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11)在社会和企业环境下从事产品、过程和系统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能力。

09级信管专业第六学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计划

09级信管专业第六学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计划

信息科学学院信息管理系2011-2012学年第2学期专业模拟实习计划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系2011年12月目录一、主要目标二、总体要求三、主要内容四、教学任务安排五、考核标准六、质量控制措施七、教学条件要求附:模拟实习(实验)教学大纲一、主要目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十分重视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课程教学体系的完整统一,课程模拟实习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系统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通过为期一周的课程模拟实习,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模拟具体的信息系统项目,加深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的理解,真正地掌握课程的教学内容,特别是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过程、基本方法和实际技能,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系统地进行信息系统建设和开发,提高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能力,积累实战经验,为后续的实训课程或将来的实际工作打下初步的基础。

二、总体要求模拟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及对实际组织或已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应用案例的调研分析,综合运用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等相关课程中的知识和技能,完成对实际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使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的主要步骤和各阶段文档的编写,加深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应用软件开发的理解,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主要内容本学期的课程设计为“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由指导教师提供项目选题(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或学生自主选题,学生针对选题中提出的具体要求,独立完成课程设计内容,包括进行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及各阶段的文档及技术资料。

四、教学任务安排五、考核标准1.每个实验结束后,学生应提交相应的文档资料;课程结束后,每位同学提交模拟项目的总体成果资料(即各个阶段的文档资料)。

2.课程设计成绩由文档资料成绩和模拟项目成绩及其它综合构成。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进度表2009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进度表2009
讲授
交互
讲授
2
2




7.6窗口导航
实例探讨
实例用户界面设计
第8章数据库设计
8.1永久数据库层
8.2对象数据库模型
讲授
交互
讲授
2
2




8.3对象关系数据库模型
8.4关系数据库模型
实例数据库设计
讲授
讲授
交互
2
2




第9章程序和事务设计
9.1设计程序
9.2程序导航
实例探讨
讲授
讲授
交互
2
2



讲授
交互
2
2



第6章系统设计基础
6.1软件体系结构
6.2协作
实例探讨
讲授
讲授
交互
22Leabharlann 第十周6.3设计建模的学习指导
实例探讨
第7章用户界面设计
7.1界面设计作为一个多学科的活动
7.2从界面原型到实现
讲授
交互
讲授
2
2




7.3以用户为中心的界面设计方针
7.4界面窗口
实例探讨
7.5窗口之间的依赖关系
2.1对象技术基础
2.2分析建模中的学习指导
实例探讨
讲授
讲授
交互
2
2



2.3案例分析的问题陈述
实例探讨
第3章需求确定
3.1需求确定的原则
3.2需求抽取
讲授
交互

信息与计算科学课程设计

信息与计算科学课程设计

信息与计算科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处理、算法设计及程序开发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分析能力。

3. 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掌握至少一种编程语言,并能运用该语言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兴趣,培养其主动探究、积极创新的科学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其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到信息与计算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其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要求:1. 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提高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其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其运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紧密结合课本知识,注重实际应用,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1. 熟练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2. 独立运用编程语言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

3. 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

4.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信息与计算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1. 信息与计算科学基本概念:数据、算法、程序设计、计算思维。

2. 编程语言基础:C语言/C++/Python等编程语言的选择与介绍,基本语法,数据类型,控制结构,函数等。

3. 算法与数据结构:常见算法分析(排序、查找等),基本数据结构(数组、链表、栈、队列等)。

4. 问题解决与程序设计:案例分析,问题抽象,算法设计,编写程序,调试与优化。

5. 计算机应用:利用编程解决实际问题,如信息处理、图形图像处理、网络应用等。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信息与计算科学基本概念导入,介绍编程语言选择及基本语法。

#信工09数据库课程设计计划

#信工09数据库课程设计计划

信工专业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计划河南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2011-11-15目录教学计划关键时间 (1)课程设计任务书 (1)各设计题目需求说明 (2)图书管理系统需求说明 (2)超市前台销售需求说明 (3)餐饮管理系统需求说明 (3)选课管理系统 (4)各题目设计要求 (5)图书管理系统设计要求 (5)设计报告内容要求 (6)设计说明书封面 (12)指导教师评分表 (13)其它 (15)教学计划关键时间程序验收、上交课程设计报告计算机系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计划——见实验安排表动员分组,ER模型的设计具体时间节点指导老师动员分组,ER模型的设计逻辑模型、物理模型的设计、形成数据库文件逻辑模型、物理模型的设计、形成数据库文件建立功能层次结构图、模块设计建立功能层次结构图、模块设计编码规范、界面设计要领编码规范、界面设计要领界面设计界面设计模块化设计方法,程序结构图模块化设计方法,程序结构图编码编码系统集成系统集成验收程序验收程序撰写报告撰写报告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题目【图书管理/餐饮管理/超市前台销售/学生选课】系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组别111201-x[注意填自己所在组号]组长同组成员指导教师王红艺宋晓莉课程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巩固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学会使用某一开发工具进行数据库开发,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完成一个小型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设计环境硬件:装有操作系统的计算机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填写自己采用的开发工具】课程设计任务和要求任务:1.进行【图书管理/餐饮管理/超市前台销售/学生选课】系统的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2.设计并实现【图书管理/餐饮前台管理/超市前台销售/学生选课】系统的【xx,填写自己实现的模块名称】模块。

要求:1.模块功能满足需求说明、界面友好、保证一定性能要求。

课程教学大纲-闽江学院

课程教学大纲-闽江学院

2009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物理学与电子信息工程系编制2009年09月目录《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4)《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教学大纲 (9)《数学物理方程》教学大纲 (12)《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 (16)《模拟电路》课程教学大纲 (21)《数字逻辑电路》课程教学大纲 (26)《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31)《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大纲 (35)《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39)《Matlab语言》课程教学大纲 (49)《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大纲 (53)《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56)《专业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61)《新技术讲座》课程教学大纲 (64)《高频电路》课程教学大纲 (66)《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教学大纲 (75)《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85)《硬件描述语言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90)《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102)《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08)《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15)《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121)《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128)《语音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134)《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139)《DSP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143)《SoPC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149)《DSP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153)《实时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16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169)《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176)《互动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81)《数据库开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86)《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194)《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201)《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204)《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209)《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13)《电子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216)《可编程逻辑控制原理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221)《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224)《电子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230)《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教学大纲课程代号:11110010总学时: 75 (讲授/理论 30 学时,上机/课外实践 45 学时)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C程序设计一、本课程地位、性质和任务《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是针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需要,讲授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实用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有关算法设计、实用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和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理解操作系统的原理。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秒表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秒表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课程设计(论文)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题目名称信号发生器学生学部(系)信息与计算机学部专业班级09信息工程1班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黎燕霞2011年6月27 日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一、课程设计(论文)的内容数字电子计时器一般有振荡器、分频器、译码器和显示器等几部分组成,这些都是数字电路应用最广泛的基本电路。

本设计要求设计一个数字电子秒表,该秒表具有显示、连续计时、直接清零、启动计时和停止计时等功能。

二、课程设计(论文)的要求与数据1. 要求秒表范围0.1-9.9秒,设计精度为0.1秒;2. 要求用一个开关控制三种工作状态,其转换顺序为清零-计时-停止-清零。

3. 要求画好电路图,阐明电路的工作原理,说明设计思想;三、课程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工作1. 完成数字电子秒表的设计(包括计数器设计、555振荡模块设计、时序控制电路设计、数码显示器设计),绘制电路原理图;2. 完成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

四、课程设计(论文)进程安排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1】邓保青.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2】王毓银.数字电路逻辑设计(脉冲与数字电路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3】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4】李大友.数字电路逻辑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2.【5】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发出任务书日期:2011年6月1日指导教师签名:计划完成日期:2011 年6月30日教学单位责任人签章:目录1前言 (1)2设计目的与任务 (1)2.1设计目的 (1)2.2设计的任务 (2)2.3课程设计的要求及指标 (2)3数字电子秒表设计 (3)3.1电子秒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4)3.2发生电路 (5)3.2.1 脉冲发生器(由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原理 (5)3.2.2 脉冲发生器(由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的参数计算 (5)3.3计数电路 (6)3.4译码显示电路 (8)4电路仿真 (10)5数字电子技术的内容 (10)5.1 数字电子设计的要求及步骤 (11)5.2.组装调试 (12)6元器件明细清单 (13)7参考文献 (13)1前言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2009.9教学计划(计划内)

2009.9教学计划(计划内)

2 体育 3 计算机基础 4 高等数学 第 一 学 期 5 大学语文 6 大学英语 7 英语听说 8 C语言
9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考查 10 C语言课程设计 第一学期学时合计
2009级电子商务(本科) 2009级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学期培养计划 级电子商务
班级: 班级: 学 序 课程名称 期 号 1 思想道德修养与 法律基础 期学时 课程类 总学 周学 理论 实践 别 时 时 学时 学时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 36 36 72 72 36 72 36 108 18 36 18 40 72 36 72 36 54 54 18 18 32 2 2 4 4 2 4 2 6 2周 26 使用教材
《思想道德与修养与法律基础》(本科)、本 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 《体育教程》、周继豪、辽宁大学出版社 《大学计算机基础》、周云静、姜媛媛、冶金 工业出版社 《高等数学》(第五版)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上、下) 《大学语文》、徐中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视野大学英语》1 郑树棠、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读写教程、综合训练) 《新视野大学英语》1 郑树棠、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听说教程) 《C程序设计》谭浩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 体育 3 计算机基础 4 高等数学 第 一 学 期 5 大学语文 6 大学英语 7 英语听说 8 C语言
9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考查 10 高等数学 第 一 学 期 5 大学语文 6 大学英语 7 英语听说
8 C语言 必修课 9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考查 10 C语言课程设计 第一学期学时合计 班级: 班级: 学 序 课程名称 期 号 1 思想道德修养与 法律基础
2009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 2009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学期培养计划 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09级计算机网络设计和支持课程标准

09级计算机网络设计和支持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设计和支持课程标准课程类型理论 +实践课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72 学时 4 学分学时及学分适用专业(群)计算机类专业三年制高职学生执笔人任松课程组审核系(中心)审核二〇一一年四月计算机网络设计和支持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1.课程的地位:专业核心课程2.课程的作用:使学生了解如何收集客户需求、据此确定所需的设备和协议以及创建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网络拓朴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1.本课程按照“企业调研——工作岗位划分——工作任务流程分析——综合能力分析 -- 教学情景设计——课程体系设计” 的教改思路,坚持以实际工作内容为导向,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学习能力为核心,以网络工程师岗位工作任务为教学情景,以工作任务为教学主要方式。

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实用性”的原则,强化学生学习网络工程师工作内容的掌握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对网络实训室的建设,“思科 CCNA”考证、校企合作等方式,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培养,开发实践教学体系,即实训室实训——网络集成公司——企业实习,为学生提供一流的实际动手机会,企业实践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技能及综合运用能力。

3.探索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确定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网络集成公司”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之路。

即把教和学过程,从传统的、封闭的高校教育情景中解脱出来,并较大程度地置于校园课堂以外的真实社会环境之中,通过教学、实训与社会实际嵌入式结合来及时实现满足现实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网络工程应用人才。

三、课程目标(一)能力目标:学会制定网络设计方案和实施网络设计。

(二)知识目标:网络需求分析、设计网络方案和实施(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四)证书目标:美国思科 CCNA网络工程师认证四、课程内容、要求与教学设计第一章网络设计概念简介【目的要求】⒈掌握⋯⋯⋯⋯网络设计⒉熟悉⋯⋯⋯⋯层次型网络设计的优点⒊了解⋯⋯⋯⋯网络设计方案【主要内容】网络设计基础知识核心层设计的考虑因素分布层的设计考虑因素接入层设计的考虑因素服务器群和安全无线网络设计的考虑因素支持 WAN和远程办公人员【讲授内容】⒈⋯⋯⋯⋯网络设计基础知识设计优秀网络的步骤:确认业务目标和技术需求确定满足第上一步的需求所需的功能评估网络就绪程度制定解决方案和现场验收测试计划制定项目计划基本的设计目标:可扩展性、可用性、安全性、易于管理网络设计方法:确定网络需求描述现有网络设计网络拓朴和解决方案⒉⋯⋯⋯⋯核心层设计的考虑因素核心层的目标:提供100%的正常运行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吞吐量支持网络增长核心层技术:融路由选择和交换功能于一身的路由器或多层交换机冗余和负载均衡高速和聚合链路扩展性良好且会聚速度快的路由选择协议防止故障:双电源和双风扇基于机箱的模块化设计额外的管理模块⒊⋯⋯⋯⋯分布层的设计考虑因素分布层的路由选择:过滤和管理数据流实施访问控制策略向核心层通告路由前对路由进行汇总防止接入层故障或中断影响核心层在接入层 VLAN间进行路由选择在分布层组建冗余网络4.⋯⋯⋯⋯接入层设计的考虑因素接入层物理考虑因素、配线间、接入层融合网络的影响、接入层的可用性需求方便管理的设计考虑因素:命名结构VLAN 架构数据流模式优先级策略保护接入层网络设备:设置强密码使用 SSH来管理设备禁用未用的端口5.⋯⋯⋯⋯服务器群和安全保护服务器群使其免受攻击:防火墙LAN 交换机安全功能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和防范系统负载均衡器网络分析和管理设备高可用性:实现冗余、虚拟化6.⋯⋯⋯⋯无线网络设计的考虑因素物理网络设计逻辑网络设计WLAN接入的独特考虑因素:开放的访客访问安全的员工访问有关无线访问的其他最佳实践7.⋯⋯⋯⋯支持 WAN和远程办公人员企业边缘的设计考虑因素:带宽成本、 QOS、安全性、远程接入第二章收集网络需求【目的要求】⒈掌握⋯⋯⋯⋯ CISCO生命周期⒉熟悉⋯⋯⋯⋯网络需求分析⒊了解⋯⋯⋯⋯方案征求函和报价寻求函【主要内容】CISCO生命周期服务简介销售过程设计前的准备工作确定技术需求和约束条件确定易管理性方面的设计考虑【讲授内容】⒈⋯⋯⋯⋯ CISCO生命周期服务简介准备阶段、规划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运营阶段、优化阶段⒉⋯⋯⋯⋯销售过程方案征求函、报价寻求函、参加投标前会议客户经理的职责:实现指定的销售和收入目标将有关新产品或技术的信息传达给客户和潜在客户领导当地销售、服务和支持团队对销售和支持项目做出规划和预算根据客户的请求,提供提案、演示、报价和信息商谈和维护销售、服务合同售前系统工程师的职责:评估客户现有的网络判断网络升级或扩容能否满足技术需求确保提议的改进能集成到现有的客户网络中测试并评估提议的解决方案网络设计人员的职责:分析客户的目标和约束条件、从而确定新设计的技术需求评估目前安装的网络选择能够满足网络需求的技术和设备绘制示意图,指出各种网络设备和服务的位置以及互联情况设计并监管概念验证测试协助客户经理制作演示文稿售后现场工程师的职责:协助安装和验收测试支持和组织组件和系统的故障排除解决客户遇到的技术问题为客户提供培训,并协助管理和配置设备3.⋯⋯⋯⋯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同客户全作、明确客户4.⋯⋯⋯⋯确定技术需求和约束条件技术需求:改善网络的可扩展性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性能增强网络的安全性简化网络管理和支持确定约束条件:预算公司政策时间安排人员5.⋯⋯⋯⋯确定易管理性方面的设计考虑因素网络管理架构组成:网络管理系统网络管理协议受管设备管理代理管理信息第三章确定现有网络的特征【目的要求】⒈掌握⋯⋯⋯⋯现有网络的优点和弱点⒉熟悉⋯⋯⋯⋯根据客户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和软件⒊了解⋯⋯⋯⋯创建网络设计需求文档【主要内容】编写有关现有网络的文档更新现有 CISCO IOS升级现有硬件实施无线现场勘察编写网络设计需求文档【讲授内容】⒈⋯⋯⋯⋯编写有关现有网络的文档绘制网络示意图:确定设计目标是否现实和可行确定现有网络能否满足可扩展性、可用性、安全性和易于管理性需求确定新设备、基础设施和新服务的集成位置确保新旧网络设备、介质和功能可以协同工作绘制网络示意图绘制逻辑架构示意图绘制模块示意图⒉⋯⋯⋯⋯更新现有CISCO IOS研究当前安装的 CISCO IOS软件:设备的型号和类型安装的内存接口和插槽可选的模块当前的 IOS 软件版本和文件名选择合适的 CISCO IOS映像下载并安装 CISCO IOS软件3.⋯⋯⋯⋯升级现有硬件研究硬件功能、研究选配硬件、安装选配硬件4.⋯⋯⋯⋯实施无线现场勘察前往客户现场、物理网络的考虑因素、规划无线现场勘察、实施无线现场勘察5.⋯⋯⋯⋯编写网络设计需求文档包含的几部分:项目的总体目标项目范围网络需求网络的相关状态第四章确定应用程序对网络设计的影响【目的要求】⒈掌握⋯⋯⋯⋯如何确定项目成功的标准⒉熟悉⋯⋯⋯⋯各种应用程序对网络设计的影响⒊了解⋯⋯⋯⋯如何确定网络设计的带宽需求【主要内容】确定网络应用程序的特征常见的网络应用程序服务质量简介语音和视频方案编写应用程序和流文档【讲授内容】⒈⋯⋯⋯⋯确定网络应用程序的特征最终用户基于两点评价应用程序的性能:可用性、响应速度各种应用程序的特征:应用程序在网络中的工作方式应用程序的技术需求应用程序如何彼此交互收集信息:组织提供的信息、网络审计、数据流分析、 CISCO IOS 软件嵌入工具、 CISCO IOS NETFLOW应用程序特征对网络设计的影响⒉⋯⋯⋯⋯常见的网络应用程序(1)事务处理应用程序(2)实时流式应用程序(3)文件传输和电子邮件应用程序(4)HTTP和 WEB应用程序(5)MICROSOFT域服务3.⋯⋯⋯⋯服务质量简介用户根据两个标准来评价服务质量:网络响应其请求的速度应用程序的可用性数据流队列: QOS机制硬件和软件队列使用数据流队列实施QOS优先级和数据流管理:高优先级分组中优先级分组普通优先级分组低优先级分组可在哪些地方实现QOS:第二层设备第三层设备分类和标记4.⋯⋯⋯⋯语音和视频方案融合网络的考虑因素:实时数据流事务性数据流流式数据流批量数据流WEB 内容IP 电话解决方案的需求:电源和容量规划确定相互争用资源的数据流为 IP 电话解决方案选择组件IP 电话解决方案组件: IP 电话网关多点控制单元呼叫代理应用程序服务器视频端点软件电话远程工作人员站点WAN连接方式:异步拨号ISDN BRI电缆调制解调器DSL无线和卫星VPN5.⋯⋯⋯⋯编写应用程序和流文档流量控制、应用程序流绘制内部流示意图、绘制进出远程站点的流示意图、绘制外部流示意图、绘制外联网流示意图第五章制定网络设计方案【目的要求】⒈掌握⋯⋯⋯⋯分析业务目标和技术需求⒉熟悉⋯⋯⋯⋯如何设计园区网的接入层、分布层和核心层⒊了解⋯⋯⋯⋯如何设计WAN连接模块以支持远程工作人员【主要内容】分析需求网络设计折中选择合适的 LAN拓朴设计 WAN及支持远程办公人员设计无线网络加入安全性【讲授内容】⒈⋯⋯⋯⋯分析需求分析业务目标和技术需求:列出新设计必须实现的业务目标确定为实现业务目标需要进行的改进或扩容确定实现每项改进所需的技术确定如何在设计中满足每项技术需求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中必须包含哪些设计要素⒉⋯⋯⋯⋯网络设计折中考虑因素:网络成本实现难度将来的支持需求3.⋯⋯⋯⋯选择合适的 LAN拓朴设计接入层拓朴、设计分布层拓朴、设计核心层拓朴、制定 LAN逻辑网络设计方案4.⋯⋯⋯⋯设计WAN及支持远程办公人员确定远程站点的连接:向远程站点提供服务新增 WAN连接帧中继连接类型定义数据流模式和应用程序支持:访问电子商务和数据库服务IP 电话视频监视5.⋯⋯⋯⋯设计无线网络统一无线网络架构组成: LAP无线 LAN控制器无线控制系统安全服务语音服务定位服务访客接入可扩展性可用性安全性易于管理性6.⋯⋯⋯⋯加入安全性基础设施保护、安全连接、检测和防范缓解威胁、实现安全服务、使用集成服务第六章在网络设计中使用 IP 编址方案【目的要求】⒈掌握⋯⋯⋯⋯如何做物理和逻辑网络需求分析⒉熟悉⋯⋯⋯⋯选择合适的IP 编址方案、选择路由选择协议和制定路由策略⒊了解⋯⋯⋯⋯如何实现IPV6【主要内容】设计合适的 IP 编址方案制定 IP 地址和命名方案IPV4 和 IPV6【讲授内容】⒈⋯⋯⋯⋯设计合适的 IP 编址方案IP 编址方案要实现的目标:防止地址重复提供和控制访问监视安全和性能支持模块化设计支持使用路由汇总的可扩展解决方案IP 编址方案的特征:路由选择稳定性服务可用性网络可扩展性网络模块化设计 IP 编址方案使用:变长子网掩码无类域间路由选择⒉⋯⋯⋯⋯制定 IP 地址和命名方案(1)在分配地址前规划编址方案(2)为大扩容预留空间(3)从核心网络的汇总地址开始,向边缘逐步推进(4)确定需要静态地分配地址的计算机和设备(5)确定实现动态编址的位置和方法3.⋯⋯⋯⋯ IPV4 和 IPV6报头更简单地址格式从IPV4 过渡到 IPV6:双协议栈隧道代理和转换第七章建立园区网原型【目的要求】⒈掌握⋯⋯⋯⋯如何制定测试计划⒉熟悉⋯⋯⋯⋯对网络升级进行模拟或原型测试⒊了解⋯⋯⋯⋯找出设计方案中的风险和弱点【主要内容】建立原型以验证设计建立 LAN原型建立服务器群原型【讲授内容】⒈⋯⋯⋯⋯建立原型以验证设计两种方法测试网络设计组建原型网络:原型网络只包含测试特定功能所需的网络部分,原型网络和现有网络是隔离的安装试点网络:试点是指使用现有网络的一部分测试新功能制定测试计划:简介设备设计和拓朴图测试描述测试过程预期结果和成功标准实际结果和结论附录找出设计中的风险和弱点:单点故障大型故障域潜在的瓶颈可扩展性有限现有人员的能力⒉⋯⋯⋯⋯建立 LAN原型确定 LAN设计满足的目标和需求制定测试计划:要确定运行的测试类型要确定为执行测试而必须组建的网络规模要确定如何判断测试的成败找出风险和弱点:网络的接入层没有冗余只通过一家 ISP 连接 INTERNET到WAN和 INTERNET的带宽有限配线间的光纤连接有限3.⋯⋯⋯⋯建立服务器群原型确定服务器群的目标和需求制定测试计划验证选择的设备和拓朴验证安全计划找出风险和弱点第八章建立 WAN原型【目的要求】⒈掌握⋯⋯⋯⋯建立 WAN连接的组件和技术⒉熟悉⋯⋯⋯⋯帧中继连接的组件和配置⒊了解⋯⋯⋯⋯检验 WAN和远程工作人员连接的测试【主要内容】建立远程连接原型建立 WAN连接原型建立远程工作人员支持原型【讲授内容】⒈⋯⋯⋯⋯建立远程连接原型用3种方法测试远程连接设计:模拟软件使用模拟链路的原型测试实际环境中的试点测试⒉⋯⋯⋯⋯建立 WAN连接原型3.⋯⋯⋯⋯建立远程工作人员支持原型第九章演示和实施网络设计【目的要求】⒈掌握⋯⋯⋯⋯制作物料单⒉熟悉⋯⋯⋯⋯规划实施时间表⒊了解⋯⋯⋯⋯网络合同和演示网络升级方案【主要内容】汇集现有的提案信息制定实施计划规划安装制作并演示提案【讲授内容】⒈⋯⋯⋯⋯汇集现有的提案信息组织现有信息:执行摘要网络需求当前的网络环境物理设计提案逻辑设计提案实施计划成本估算⒉⋯⋯⋯⋯制定实施计划确定最佳的安装方法:全新安装分阶段安装全面更换3.⋯⋯⋯⋯规划安装4.⋯⋯⋯⋯制作并演示提案第十章综合应用【目的要求】⒈掌握⋯⋯⋯⋯有帮助的工作资料⒉熟悉⋯⋯⋯⋯网络书籍、网络网站等学习资源⒊了解⋯⋯⋯⋯学习后的简历、面试和入职前的准备【主要内容】寻找合适的网络职位备考 CCNA及终身学习【讲授内容】⒈⋯⋯⋯⋯寻找合适的网络职位评估自已的技能和优点调查有哪些与自已的优点相符的职位编写简历向潜在雇主发送简历,并通过在线求职网站发布简历与工作职位符合你兴趣的人交流与你中意的公司职员交流人员申请职位并参加面试面试的技巧:练习表达着装得体携带简历和证明材料提前到达实事求是保持良好姿势并面带微笑⒉⋯⋯⋯⋯备考 CCNA实验综合设计任务一需求分析【目的要求】⋯⋯⋯⋯掌握网络需求分析【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内容】⋯⋯⋯⋯做出需求分析报告【实验方法】⋯⋯⋯⋯ 1、根据校园网业务应用和流量要求2 、做出需求分析报告【实验条件】 CISCO路由器 2811、交换机 3560任务二网络建设任务分析【目的要求】⋯⋯⋯⋯掌握建设任务分析法【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内容】⋯⋯⋯⋯做出网络建设任务分析报告【实验方法】⋯⋯⋯⋯ 1、根据网络建设目标和实际勘测2 、做出网络建设任务分析报告【实验条件】 CISCO 2811 路由器和 3560 三层交换机任务三网络拓朴结构图【目的要求】⋯⋯⋯⋯掌握拓朴图的制作【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内容】⋯⋯⋯⋯用 VISIO 制图软件做出网络拓朴图【实验方法】⋯⋯⋯⋯ 1、制定网络方案2 、绘制网络拓朴图【实验条件】⋯⋯⋯⋯ PC机和 CISCO 3560三层交换机、 2811 路由器实验四地址规划【目的要求】⋯⋯⋯⋯掌握地址规划方案。

09级电子通信单片机课程设计安排1

09级电子通信单片机课程设计安排1

09级电子、通信专业单片机课程设计安排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是对某门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综合和总结。

因此,开设《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这门课的课程设计对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应用技能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这门课的课程设计,学生应能对MCS-51单片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掌握以MCS-51单片机为核心的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应用技术。

二、课程设计题目(任选其一)1.交通灯控制系统要求:利用8031设计一个交通灯控制系统。

利用四个双色LED灯模拟交通灯的管理,初始状态为四个方向全红,等待五秒,显示倒计时,然后为东西红灯,南北绿灯,时间为20秒,显示倒计时;转为南北绿灯闪3秒,然后转为黄灯3秒,显示倒计时;在转为东西绿灯,南北红灯,时间为20秒显示倒计时;然后再转为东西绿灯闪3秒,再转为黄灯3秒;再次转为东西红灯,南北绿灯。

依次循环。

提示:LED显示的设计可利用单片机的P0口和P1口作为字段和片选信号输出,经驱动芯片后驱动数码管显示倒计时时间,数码管采用动态扫描方式显示。

2.电子日历要求:(1)利用8031作为主控器组成一个电子日历和电子钟。

(2)利用LED分别显示当前时间和日历。

(3)利用尽可能少的开关实现:校正日历和时间3.频率计数器要求:利用8031单片机的T0、T1的定时计数器功能,来完成对输入的信号进行频率计数,计数的频率结果通过8位动态数码管显示出来。

要求能够对0-250KHZ的信号频率进行准确计数,计数误差不超过±1HZ。

4.数字电压表设计用8031单片机和ADC0809构成数字电压表,测量0-5v的电压,将所测电压用数码管动态显示出来。

三、课程设计报告要求:1.设计方案的描述。

2.硬件原理图3.基本原理说明。

4.程序流程框图。

5.源程序清单。

6.心得体会。

EA/VP 31X119X218RESET 9RD 17WR16INT012INT113T014T115P10/T 1P11/T 2P123P134P145P156P167P178P0039P0138P0237P0336P0435P0534P0633P0732P2021P2122P2223P2324P2425P2526P2627P2728PSEN29ALE/P 30TXD 11RXD 10AT89C 52O C1C111D 31Q 22D 42Q 53D 73Q 64D 84Q 95D 135Q 126D 146Q 157D 177Q 168D 188Q1974LS373A 1B 2C3G 2A 4G 2B5G 16Y 77Y 69Y 510Y 411Y 312Y 213Y 114Y 01574LS138OUTA027OUTB031OUTA126OUTB130OUTA225OUTB229OUTA324OUTB328DB012BD 23DB113DB214SL032DB315SL133DB416SL234DB517SL335DB618DB719RL038RL139IRQ 4RL21RL32CS 22RL45RD 10RL56WR 11RL67A021RL78CLK 3SHIFT 36RESET9CNTL/S378279B IC 8178S1BIC8178S2U5VCCa b f c g deVCC1234567a b c d ef g 8dp dp a b f c g deVCCdp DS1北东西南12345678Com9+5VC2130PC2030P Y211.0592M开始定时器及8279初始化东西亮绿灯,南北亮红灯东西绿灯闪烁,南北亮红灯东西亮红灯,南北亮绿灯倒计时5秒,并显示倒计时20秒,并显示倒计时3秒,并显示东西亮黄灯,南北亮红灯倒计时3秒,并显示倒计时20秒,并显示东西亮红灯,南北绿灯闪烁倒计时3秒,并显示东西亮红灯,南北亮黄灯倒计时3秒,并显示全 部 红 灯。

2009信计

2009信计
班级课程表
班级名称:2009信计(37人) 节次 星期一
第 一 二 节
最优化计算方法◇ 最优化计算方法◇
班级代码:0403091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2012-2013学年第1学期 星期六 星期日
最优化计算方法◇ 图形与图象处理◇ 1-9(1,2节)◇新3202 1-9(1,2节)◇新 ◇姚元金 60414*◇杨奋林
Hale Waihona Puke 上 午现代密码学◇1-现代密码学◇1-
图形与图象处理◇
第 1-9(3,4节)◇新3202 1-9(3,4节)◇新3202 9(3,4节)◇新60221* 9(3,4节)◇新60216* 1-9(3,4节)◇新 三 ◇姚元金 ◇姚元金 ◇鲁荣波 ◇鲁荣波 60414*◇杨奋林 四 节 第 五 六 节 第 七 八 节
图形与图象处理◇ 1-9(5,6节)◇新 60422*◇杨奋林
下 午
第 晚 九 上 十 节 请仔细查看课表的上课时间、地点、课程长度、单双周等信息

09电信专1小型通信系统设计制作课程设计任务书 艾青 桂静宜 (1)

09电信专1小型通信系统设计制作课程设计任务书 艾青 桂静宜 (1)

课程设计任务书2011 ~2012 学年第 1 学期学生姓名:专业班级:2009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①班指导教师:艾青、桂静宜工作部门:电气学院一、课题名称:小型通信系统设计制作二、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对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及配置有全面的了解。

训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体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通过本课程设计,熟悉基本通信系统单元的设计方法和工作原理,尤其是调频和解调原理。

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例如组成系统、调试、查阅资料、绘图、编写说明书等;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内容利用通信原理和高频电子线路的相关知识,来完成对输入的语音信号的调频,然后通过解调利用耳机接收该语音信号。

四、设计要求1、发射机功率PA≥100mW,负载电阻RL=75Ω2、开阔地传播距离S>100m3、发射机工作频率f c=88MHz~108MHz4、调频信号幅度ULm=1V时,最大频偏Δfm=20kHz5、接收机工作频率f c’=88MHz~108MHz6、输出平均功率Po=0.25W(负载电阻R8Ω)7、接收灵敏度γ=10μV五、设计进度表序号设计内容所用时间1 布置任务,查阅资料及调研。

2天2 硬件设计,绘制电路图,生成PCB。

3天3 实际电路调试。

3天4 答辩、撰写设计报告书2天合计10天六、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的基本内容至少包括封面、正文、附录三部分。

课程设计报告要求统一格式,字体工整规范。

1、封面封面包括“《小型通信系统设计制作》课程设计报告”、班级、姓名、学号以及完成日期等。

2、正文正文是实践设计报告的主体,具体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课程设计题目;(2)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3)设计过程(包括方案论证、设计原理、创新点以及采用的新技术等);(4)硬件系统框图与说明;(5)软件PCB的制作流程与说明;(6)课程设计总结(包括自己的收获与体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技术实现技巧和创新点;作品存在的问题和改进设想等);3.附录附录1:电路原理图附录2:生成PCB图附录3:使用元器件一览表(序号、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备注)附录4:参考文献七、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评定项目评分成绩1. 选题合理、目的明确(10分)2. 设计方案正确,具有可行性、创新性(20分)3. 设计结果(例如:硬件成果、软件PCB)(20分)4. 态度认真、学习刻苦、遵守纪律(15分)5. 设计报告的规范化、参考文献充分(不少于5篇)(10分)6. 答辩(25分)总分(100分)备注:成绩等级:优(90分~100分)、良(80分~89分)、中(70分~79分)、及格(60分~69分)、60分以下为不及格。

2009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2009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2009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高中起点专科业余(非师范类)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创新意识和科学发展观。

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和技能,能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开发、应用及维护的应用性、职业性高级专业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与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通过应用型课程的教学和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结合,学习、训练和掌握计算机与网络方面的动手能力,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及信息管理系统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学制基本学制二年半,学习时间可延迟到五年(根据完成所有学分情况确定毕业时间)三、学习形式:夜大四、课程设置、学分及教学时间安排(见附表)五、主要课程介绍1.计算机应用技术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DOS、WINDOWS操作系统简介,中文WINDOWS95/98操作系统的使用,汉字输入/输出方法综述,字处理软件WORD97与表格处理软件EXCELL97,网络初步知识。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员者具有微机使用、文字编辑表格生成的能力。

2.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一门学习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课程。

本课程通过介绍C 语言中的数据类型、算法、语句结构及其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一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和程序设计的思想;了解一般的应用程序和系统程序的编程知识;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进而学会利用C语言学会解决一般应用问题。

它是计算机类专业基础课,又是数据结构、数学建模、操作系统、JAVA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的前导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能根据算法编制相应的程序,并初步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技巧,同时也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奠定程序设计的基础。

3.汇编语言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数制和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及其硬件背景,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格式,顺序程序设计,分支程序设计,循环程序设计,子程序设计,宏指令程序设计,输入/输出程序设计和中断处理,系统调用,程序的调试等。

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信息09)范文

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信息09)范文

信息系统二级项目设计指导书课程编号:A课程名称:信息系统二级项目设计周数/学分:1先修课程:信息系统理论与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09-1,2指导教师:吴开兴、崔冬、马小进一、课程设计目的《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为独立的教学环节,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集中实践性环节教学系列之一,是学习完《信息系统理论与设计》课程并完成课程实验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

其目的在于加深对《信息系统理论与设计》课程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使用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开发信息系统的实践能力。

同时课程设计应充分体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本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如下:(1)教学事务管理系统某学院教务处教学事务现由手工管理,效率低、易出错、耗费人力。

教务处希望设计一个实用的教学事务管理系统,完成学生的学籍管理、报到注册、课程的选择、成绩登入、各种通知单的打印和报表的输出等。

用户的具体需求主要有:学生的学籍管理:建立学生学籍档案,包括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政治面貌、家庭住址、入学时间、学院、专业、年级、班级等。

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登记,将他们的信息记入学籍档案,对毕业、休学、退学的学生进行除名、注销,对调整专业的学生必须做调整记载。

对变动情况建立备忘录,对上述情况的变动原因、时间、去向等进行记载。

学生新学期的注册、报到登记。

学生学期开学的课程选择,对必修课、限选课直接录入,计算总成绩、平均成绩,并按班级排出名次。

统计功能,统计各门课程的及格率,优秀率,各分数档人选。

系统可查选学生的学籍情况和选课、学习情况,打印学籍表、个人成绩报告表、班级名词表、各门课程统计表等要求的表格。

(2)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系统(辅助学习C语言或其他语言)计算机语言学习,例如C语言单调抽象,初次学习的人会感觉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级信计专业《算法设计》课程设计题
题1 :序关系计数器
一、问题:
用关系“<”和“=”将3 个数A、B和C依序排列时有13 种不同的序关系:
A=B=C,A=B<C,A<B=C,A<B<C,A<C<B,A=C<B,B<A=C,B<A<C,B<C<A,B=C<A,C<A=B,C<A<B,C<B<A。

将n 个数(1 <= n <=50)依序排列时有多少种序关系。

二、算法设计与分析:
设n个数可列出的关系式的个数为g(n), 下面我们设法总结规律找出g(n)的递推关系:对于一个关系式:a1@a2@a3....@an
其中@表示< 或=,总存在一个k, 使a1, a2, ...ak,之间均用"="连接,即
a1=a2=a3...=ak<ak+1@...@an
根据组合定义,从n个对象中选出k个组成关系式a1=a2=a3...=ak,相当于在n个数中选取k个组合,因此关系式a1=a2=...=ak 的可能组合形式有C(n,k),而ak+1@...@an 的可能形式有g(n-k)种,因此得出g(n)的递推公式为
g(n)=∑C(n,k)*g(n-k) k from 1 to n,g(0)=1
计算C(n,k)可用两重循环加组合的基本公式:C(n,k)=C(n-1,k-1)+C(n-1,k)
算法在初始化部分计算出C(n,k),存放在表中。

三、测试数据及结果
n: g(n)
1: 1
2: 3
3: 13
4: 75
5: 541
6: 4683
7: 47293
8: 545835
9: 7087261
10: 102247563
11: 1622632573
12: 28091567595
13: 526858348381
14: 10641342970443
15: 230283190977853
题2:最小重量机器设计问题
一、问题描述:
某一机器由n个部件组成,每一种部件都可以从m个不同的供应商处购得。

设w ij是从供应商j处购得的部件i的重量,cij是相应的价格。

试设计一个算法,给出总价格不超过c的最小重量机器设计。

二、编程任务:
对于给定的机器部件重量和机器部件价格,编程计算总价格不超过cost的最小重量机器设计。

三、数据输入:
由文件input.txt给出输入数据。

第一行有3个正整数n,m和cost,接下来的2n行,每行n个数,前n行是c,后n行是w。

四、结果输出:
将计算出来的最小重量,以及每个部件的供应商输出到文件output.txt。

输入示例:输出示例:
3 3
4 4
1 2 3 1 3 1
3 2 1
2 2 2
1 2 3
3 2 1
2 2 2
五、问题分析:
由题目描述可知,每个供应商提供的不同部件都有不同的价格和重量,因此该问题类似于背包问题。

题3:磁带最优存储问题
一、实验内容:
设有N个程序要存放在长度为L的磁带上。

程序i存放在磁带上的长度为li,1<=i<=n.
这N个程序的读取概率分别是p1,p2,…pn,且p1+p2+…pn=1;如果将这N个程序按i1,i2,…in的次序存放,则读取程序ir所需的时间tr=c*(p1*l1+…+pr*lr)。

这N个程序的平均读取时间为t1+t2+…+tn。

磁带最优存储问题目要求确定这N个程序在磁带上的一个存储次序,使平均读取时间达到最小。

试设计一个解此问题的算法。

并分析算法的正确性和计算复杂性。

二、算法说明(程序分析):
假设这N个程序就按他们的编号排列,则
程序编号时间
1p1*l1
2p1*l1+p2*l2

n p1*l1+p2*l2+…+pn*ln
平均时间t=n(p1*l1)+(n-1)(p2*l2)+…+pn*ln;
从上式可以看出要使t最小,则p*l应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题4:最小路径覆盖
★问题描述:
给定有向图G=(V,E),设P是G的一个简单路径(顶点不相交)的集合。

如果V中每个顶点恰好在P的一条路径上,则称P是G的一个路径覆盖。

P中路径可以从V的任何一个顶点开始,长度也是任意的,特别地,可以为0。

G的最小路径覆盖是G的所含路径最少的路径覆盖。

设设一个算法求一个有向无环图G的最不路径覆盖。

★算法设计:
对于给定的有向无环图G,找出G的一个最小路径覆盖。

★数据输入:
由文件input.txt提供输入数据。

文件的第1有2个正整数n和m。

n是给定有向无环图G的顶点数,m是G的边数。

接下来的m行,每行有2个正整数i和j,表示一条有向边(i,j)。

★结果输出:将最小路径覆盖输出到文件output.txt。

从第1行开始,每行输出一条路径。

文件的最后一行是最少路径数。

★问题分析:
最小路径覆盖实际上可以转化为二分图来做,将要求的图中的每个结点都分成两个结点,然后分成两个集合,对与集合A中的一个点,如果与某结点有关联,那么可以将其关联到集合B中的同一点,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二分图,求这个二分图的最大匹配n,这样其最小路径覆盖就是总结点数减去其最大匹配数。

简要证明如下:
在一个PXP的有向图中,路径覆盖就是在图中找一些路经,使之覆盖了图中的所有顶点,且任何一个顶点有且只有一条路径与之关联;(如果把这些路径中的每条路径从它的起始点走到它的终点,那么恰好可以经过图中的每个顶点一次且仅一次);如果不考虑图中存在回路,那么每每条路径就是一个弱连通子集.
由上面可以得出:
1.一个单独的顶点是一条路径;
2.如果存在一路径p1,p2,......pk,其中p1 为起点,pk为终点,那么在覆盖图中,顶点p1,p2,......pk不再与其它的顶点之间存在有向边.
最小路径覆盖就是找出最小的路径条数,使之成为P的一个路径覆盖.
路径覆盖与二分图匹配的关系:
最小路径覆盖=|P|-最大匹配数;
其中最大匹配数的求法是把P中的每个顶点pi分成两个顶点pi'与pi'',如果在p中存在一条pi到pj的边,那么在二分图P'中就有一条连接pi'与pj''的无向边;这里pi' 就是p中pi 的出边,pj''就是p中pj 的一条入边;
对于公式:最小路径覆盖=|P|-最大匹配数;可以这么来理解;
如果匹配数为零,那么P中不存在有向边,于是显然有:
最小路径覆盖=|P|-最大匹配数=|P|-0=|P|;即P的最小路径覆盖数为|P|;
P'中不在于匹配边时,路径覆盖数为|P|;
如果在P'中增加一条匹配边pi'-->pj'',那么在图P的路径覆盖中就存在一条由pi连接pj的边,也就是说pi与pj 在一条路径上,于是路径覆盖数就可以减少一个;
如此继续增加匹配边,每增加一条,路径覆盖数就减少一条;直到匹配边不能继续增加时,
路径覆盖数也不能再减少了,此时就有了前面的公式;但是这里只 是说话了每条匹配边对应于路径覆盖中的一条路径上的一条连接两个点之间的有向边;下面来说明一个路径覆盖中的每条连接两个顶点之间的有向边对应于一条匹配 边;
与前面类似,对于路径覆盖中的每条连接两个顶点之间的每条有向边pi--->pj ,我们可以在匹配图中对应做一条连接pi'与pj''的边, 显然这样做出来图的是一个匹配图(这一点用反证法很容易证明,如果得到的图不是一个匹配图,那么这个图中必定存在这样两条边 pi'---pj'' 及 pi' ----pk'',(j!=k ),那么在路径覆盖图中就存在了两条边pi-->pj, pi--->pk ,那边从pi 出发的路径就不止一条了,这与路径覆盖图是矛盾的;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存在pi'---pj'',pk'---pj'',这种情况也类似可证);
至此,就说明了匹配边与路径覆盖图中连接两顶点之间边的一一对应关系,那么也就说明了前面的公式成立!
题5:习题3-3(P102)
题6:模平方根问题
一、问题:
设P 是一个奇素数,11x p ≤≤-,如果存在一个整数y ,11y p ≤≤-,使得2(mod )x y p =,
则称y 是x 模p 的平方根,如:63是55的模103的平方根。

试一个求整数x 的模p 平方根的拉斯维佳斯算法(算法的计算时间应为log p 的多项式)。

题7:习题4-25(P144)
题8:习题3-9(P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