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环保组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活动
一、禁止向海洋倾倒放射性物质 二、阻止商业性捕鲸 三、食物安全 四、森林保护 五、反对核试验 六、电子垃圾 七、气候变化 八、空气污染
地球之友
全称:Friends of the Earth International 成立:1969年 国际地球之友最早的成员都集中在北美和欧洲。20世纪 80年代期间,地球之友吸纳亚洲、中南美洲与非洲的团体。 直到现在,国际地球之友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国际间70余 环保组织组成的网络。 国际地球之友的网络相对于其他联盟较为松散,其成员多 是在各国已经成立的环保团体,为了与国际联结而加入国 际地球之友体系,因此偏重独立运作,偶尔在行动、研究 与会议上进行合作。也因如此,国际地球之友成员拥有草 根特性,能发挥区域整合的力量。 香港地球之友:并未加入国际地球之友 总干事:吴方笑薇
让我们先了解NGO——
NGO定义 NGO是指那些 独立于政府和市场之外 以利他主义为价值取向 以促进公益进步为主要活动宗旨 能够实行自我管理 社会志愿者组织
NGO的特征 1、组织性
非政府组织必须有自己的内部规章制度,有自己的负责 人,而且要有经常性的活动。
非政府组织可以赚取利润,但是利润不能在其成员内部 进行分配,必须用于和组织的使命有关的事项。
WWF的中国项目
一、大熊猫的保护 二、物种保护小额资助项目 三、大型猫科动物保护 四、淡水项目 五、森林项目 五、教育与能力建设项目 六、能源与气候变化项目 七、野生物贸易项目 八、全球气候行动项目
http://www.wwfchina.org/
WWF的经费来源
世界自然基金会始终认识到共同合 作的重要,无论是与政府还是其他 环保团体、当地社区或成百万计的 人们,他们在经费和道义上的支持 使得世界自然基金会能够成功地在 全世界开展自然保护活动。个人捐 款一直是世界自然基金会最重要的 资金来源,每年个人捐款占其经费 总数的60%。
民间环保组织
——环科091 黄慧琴
主要内容
1、非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环保组织 2、非政府组织的性质 3、非政府环保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4、非政府环保组织的作用 5、几个非政府环保组织的简介
民间环保组织的缩写 就是ENGO。 ENGO是伴随着N GO(非政府组织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产生 的缩略词,意识是非 政府环保组织。
ENGO的中国本土化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环境 保护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世界各国的非政府环保 组织几乎都有在中国开展项目。 世界自然基金会是第一个受邀来中国开展工作的 ENGO,它和中国政府、地方、其他环保组织合作, 在中国开展了各种项目,包括国宝大熊猫的保护、 淡水生态系统的保护等等。 绿色和平组织和中国有关部门以及环保组织合作 开展气候变化、空气污染等工作。 湿地国际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开展了湿地多样 性保护项目、水鸟保护项目以及环境教育项目。
ENGO的作用
一、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二、利用多种形式,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参与政府环境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的监督 四、参与具体的环境保护活动 五、对受环境污染影响的弱势群体进行援助 六、有利于加强国际合作和全球环保目标的实现
几个民间环保组织简介
世界自然基金会
全称: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WWF)
ENGO的起源和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环境和发 展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环境意识也 逐渐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再加上 发达国家的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影响, 印度、巴西、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 家的环境非政府组织也开始逐渐壮 大,环境非政府组织在全世界范围 内蓬勃发展起来。1992年的联合国 环境发展大会大约有1400个环境非 政府组织注册参会。到目前为止,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支持的环境联络 中心与7000多个环境非政府组织有 联系。
国际绿色和平组织
成立于1971年
总部设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绿色和平为一国际环保组织,旨在寻求方法, 阻止污染,保护自 然生物多样性及大气层,避 免海洋、陆地、空气、与淡水之污染及过度利 用,追求一个无核(核武器)的世界,促进实 现一个更为绿色、和平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经常使用的方法: 使用非暴力直接行动;与有关当局和国际公约组织进行谈判; 借助研究结果提供关于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选择;广泛推动 环境技术与产品的发展来表达对环境问题的关心与抗议。 焦点:组织全变暖以及保持世界海洋和原始森林生物多样性。
主要项目:生态生物链 辐射与光污染 低碳低水 电 子垃圾 气候变暖 保护森林 水污染防治 食品与 农业
北京地球村
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是一个致力于公众环保 教育的非营利民间环保组织,是联合国环保署的 中国民间联络站。北京地球村的宗旨是通过营造 大众环境文化,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地球村的 主要工作有:独立制作环保影视栏目和影片;撰 写推广环保读物和宣传品,编辑《草根之声》; 举办环保论坛;建立环境教育培训基地;推动绿 色社区的理论与实践;同时开展了绿色列车、绿 色能源、循环经济、绿天使艺术团、国际交流和 耗材回收等环境保护项目。
ENGO的国际化
全球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故对于ENGO来说,专 注于拯救世界上的某一局部,而至其他角落于不顾是没有 意义的。环境保护不是一两个国家的事,更不是一两个人 的事,是每个人都应当承担的一份责任。 因此,古老的历史悠久的ENGO在发展中一步步走向了 国际化,新生的非政府环保组织也从一开始就在走国际化 路线。 成立于1961年的世界自然基金会一开始就立足于保护 地球的生物资源、可再生资源等等;1991年正式运作 的全球环境基金是由联合国发起建立的国际环境金融机构; 成立于1948年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致力于世界的自然环境 保护。
宗旨:
携手确保环境与社会正义、人类尊严,并尊重人权与人类拥有安 全永续社会之权力; 停止与逆转环境之弱化与自然资源之损耗,培育地球的生态与文 化多样性,确保永续额生计; 保障原住民、地方社区、女性、团体与个人的赋权,并确保决策 的公共参与; 以有创意的途径与方式,朝向社会永续与平等方向进行转变; 投入活跃的行动,唤起意识、鼓励民众并与不同的运动组成联盟, 联结草根、国家、与全球的抗争; 激励彼此,利用、强化并补充彼此的能力,共度变迁,期望能团 结合作。
ENGO的起源和发展
1970年4月22日,美国各地爆发了约有 2000万人参与的游行活动,目的在于唤 起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和对资源的合 理利用,这次活动最终促使美国政府采 取了一些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这是历 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次环境运 动。后来每年4月22日被确定为“世界 地球日”。这次活动促成了1972年联合 国第一次人类环境议题的召开。以此为 契机,许多对环境问题有共识的人纷纷 组织起来,围绕着环境问题开展了许多 活动。由此渐渐产生了许多有影响力的 环境非政府组织。
WWF的主要活动
一、 1962年,世界自然基金会为印度阿萨姆邦上西隆高原地区的佩济先生资助 131美元,以保证其能够前往卡奇沼泽地区去调查印度野驴的现有数目。1969年, 世界自然基金会与西班牙政府联手购买了瓜达尔基维尔河三角洲的沼泽地带, 并建立了科托多纳纳国家公园。 二、1973年,WWF帮助印度政府开展拯救老虎计划,当时公众得到保证,他们 的捐款直接被用来拯救这种被看做神圣但却面临灭绝的老虎。印度前总理甘地 夫人为此建立的实施六年老虎保护计划的专门机构,并设立了九个老虎保护区 。 三、两年后,WWF又开始了保护热带雨林的活动。他筹集资金并帮助中非、 西非、东南亚和拉丁美洲十几个热带雨林建立起国家公园或自然保护区。 四、 1976年,另一项“海洋必须活着”的保护海洋计划展开了。世界自然基金 会为鲸、海豚、海豹这些海洋动物设立了海洋保护区,并看护海龟的繁殖地。 五、七十年代末,世界自然基金会又开展了“拯救犀牛”的运动,他们很快筹 集了一百多万美元的款项来对付犀牛偷猎活动。与此同时,由于认识到动植物 以及诸如象牙、犀牛角的买卖活动使动植物面临灭绝的危险,世界自然保护联 盟创建了一个控制野生动物交易的机构(野生动植物贸易调查委员会)。
其他推荐
自然之友 绿石行动网络 济溪环境交流网络 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 学生环保社团 大学生绿色营 ……
环保需要更多人的努力 期待您的参与……
2、非营利性 3、非政府性
非政府组织在体制上独立于政府,既不是政府组织的构 成,也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制于政府。
4、自治性 5、志愿性
非政府组织能够控制自己的所有活动,有着不受外部控 制的内部管理程序。 非政府组织的活动是以志愿为基础的。
6、自发性
ENGO的起源和发展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世界上发 生了许多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如 1930年的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43年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等。这些 环境污染事件不仅造成了人身财产 的重大损失,更引发了西方社会对 环境问题的极大关注。强烈的环境 危机感促使人们采取越来越多的行 动,如反对政府忽视环境保护的政 策、积极诉讼企业污染环境的行为 等。
成立时间:1961年9月11日
总部:瑞士、格朗
方法: 游说、研究、提供解决方案 口号: for a living planet WWF致力于: 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 确保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推动降低污染和减少浪费性消费的行动; 截止2009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共资助中国开展了100多个 重大项目,投入总额超过3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