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小学) 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级语言技能目标(听)
1、能借助图片、图像、手势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
2、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
3、能听懂课堂活动中简单的提问;
4、能听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做出适当反应。
二级语言技能目标(说)
1、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调基本达意;
2、能就所熟悉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进行简短对话;
课程实施的修订
充分反映各地在实验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以及参与调研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可读性,提高《标准》对英语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
修订后的《标准》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改写为“教师要通过创设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得病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人物性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二级语言技能目标(玩演视听)
1、能按要求用简单的英语做游戏;
2、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小短剧;
3、能学唱简单的英语歌曲和歌谣30首左右(含一级要求);
4、能看懂程度相当的英语动画片和英语教学节目,课堂视听时间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20——25分钟)。
● 删除了词汇表中的词性和中文释义。
二、分级标准的特点解读
● “能”字为先:力求体现“能用英语做事情”的英语教学基本理念;
● 知识与技能并重,有机结合;
● 语言目标与非语言目标并重;
● 过程目标与结果目标并重。
(一) 语言技能目标解读
各级别的分级标准中语言技能目标虽按照听、说、读、写等分项进行具体描述,但它们相互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比如二级目标中围绕“故事”设置的目标在听、说、读、写、玩演视听等部分都有涉及,且相互照应。
(1)、强调学生对词汇的认识,即词汇并不只是单个的单词;
(2)、强调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词汇的意义;
(3)、强调词汇的作用(如用词回来描述或命名事物),而不是词汇本身的含义;
(4)、用“学习”代替以往的“掌握”,更加突出学习过程。
语法知识目标
知识 目标描述 解读
二级语言技能相互关系解读举例
级别 技能 目标描述 解读
二
级 听 2、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 听懂(有声语言信息的传递、吸收和处理)
说 5、能在教师的帮助和图片的提示下描述获奖数简单的小故事。 口头表达(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表达,同时检验理解的准确性)
读 5、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看懂(书面语言信息的传递、吸收和分析处理)
(2)强调语法的功能,而不是语法形式本身。
三、分级标准中关键术语解读
● 为了准确描述分级标准中的具体目标,《标准》使用了一些关键行为动词(如“知道”、“了解”、“理解”)和修饰性形容词(如“正当”、“恰当”、“适当”)。
● 由于这些词语本身的含义比较模糊,我们认为有必要作必要的解释。
1、“知道”、“了解”和“理解”
● “知道”是指经过简单的观察就能获得的事实性知识,一般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和推理过程(比如“知道单词是由字母组成的”。这样的知识只需简单的观察就能获得,学生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也需要这种知识)。
●“知道”与英语中的know意思最接近。
●“知道”侧重强调学生知识掌握或获得的状态,实际情况通常包括“知道”、“不知道”、“知道得较多”、“知道得较少”。《标准》中用“知道”描述的目标还有: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小学)
一、《课标》的整体修订情况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标标准》(实验稿)从2001年起开始实验。
经过两年试验后(2003),教育部启动了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经过长达8年的时间,2011年年底正事发布(2012年1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就预言的使用而言,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否恰当或适当比是否正确更为重要,“正确”一般指语言形式是否符合语法的规则。面对他人的赞扬、请求、道歉等语言行为,我们要做出符合情境需要、符合身份地位、符合自身情绪情感的反应。这些反映本身不存在正确与否的问题。
过去过于强调的“正确性”实际上是指语言形式的正确性,而非语言使用的得体性。
3、能运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用语(如问候、告别、致谢、道歉等);
4、能就日常生活话题作简短叙述;
5、能在教师的帮助和图片的提升下描述或将是简单的小故事。
二级语言技能目标(读)
1、能认读所学词语;
2、能根据拼读的规律,独处简单的单词;
3、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和指令;
课程性质方面的修订
突出体现课程对国家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意义,进一步明确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在为学生学习英语打好基础的同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界定
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词汇知识目标
目标描述 解读
词
汇
1、知道单词是有字母构成的;
2、知道要跟据单词的音、义、形来学习词汇;
3、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并能初步运用400个左右的单词表达二级规定的相应话题。
课程目标的修订
考虑全国各地英语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地区不平衡性等因素,在保持《标准》总体结构和目标体系不变的基础上,适当调整部分具体目标要求,以更好地反映全国广大地区的教学实际水平和未来发展需求。
《课标》强调的能力
修订稿仍然以描述学生“用英语做事”为主线,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4、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
5、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6、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二级语言技能目标(写)
1、能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常用的标点符号;
2、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和祝福语;
3、能根据图片、词语和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语句。
在分级标准中,二级的词汇学习目标是这样描述的:“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并能初步运用400个左右的单词表达二级规定的相应话题”。有的教师认为该项目标中的“学习”是否应该为“学会”?因为“学习”知识表示“学习过了”,并不是表示“掌握”。
在上述目标描述中之所以使用“学习”没有使用“学会”,主要是为了强调小学阶段的英语词汇教学应突出词汇教学的过程(包括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特别是要突出学生在语境中体会、理解词汇的发音、基本意义和用法。此举也是为了淡化“掌握”词汇的概念,避免机械地记忆词汇的做法。
修订后的教学建议
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
“了解”强调知识获得的过程。比如,分级标准中二级语音目标中有一项目标是“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这里的“了解”,不仅是知道这些规则,而且还包括通过观察和归纳获得这些规则的过程。
“了解”与英语中的get to know意思最接近。
“理解”是指通过思维活动来认识规律、获得他人传达的意义等。于“知道”和“了解”相比较,“理解”更加强调思维的过程。
语音知识目标
目标描述 解读
语
音 1、正确读出26个英文字母;
2、理解简单的品读规则;
3、了解单词有重音,句子有重读;
4、了解英语语音包括连读、节奏、停顿、语调等现象。
(1)、强调了语音知识的意义,而不是一味强调语音规则的掌握;
(2)、强调语音知识在交际中的作用(如表达不同的意图和态度),而不是语音知识本身(如有多少个元音、多少个辅音等)。
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课程的要求
注:详细解读见《课标解读》
其他方面的修订
● 将音标写入课标里:“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五级知识目标)
● 修订稿增加了教学案例(5页增加至20页)和评价案例(6页增加至44页)(祥见解读参见《课标解读》)
● 修订后的《课标》单独列出了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词汇表(1600词),而且单独列出了小学阶段的400个左右的核心词汇。
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产奠定基础。”
课程基本理念的修订
基本理念突出了英语学科的特点,强调英语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以及语言学习的渐进性与持续性特点。
修订后的英语课程基本理念
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音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音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
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的渠道。
● 知道英语中最简单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
● 知道世界上主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
● 知道英语国家中典型的食品和饮料的名称
● 知道主要英语国家的首都和国旗
“了解”是指通过某种方式获得信息或知识。。“了解”一般需要通过询问他人、查询相 关资料、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推理等过程。
写 3、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语句。 书面表达(以书面形式表达简单的思想或经验)
玩演视听 2、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小短剧。 表演(非正式的、体现互交性和合作精神的语言综合运用行为)
(二)语言知识目标解读
依据语言知识的语用功能,《标准》对二、五基本级别的语言知识目标进行了具体描述。这些目标的描述遵守一个原则,即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是为了语言的运用,也就是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描述语言知识目标。我们以二级的知识目标描述为例进行解读。
“理解”既可以指思维的过程,也可以指思维的能力,比如“能够理解话语的隐含意思”。
可以说“知道英国的首都是伦敦”,但不能说“理解英国的首都是伦敦”。
“理解”与英语中的understand意思最接近。
2、“正”、“恰当”、“适当”
在目标描述中经常使用“正确”、“恰当”、“适当”等修饰性语言。有些读者觉得这些词语的含义不容易把握。比如,有的教师认为,“对一般的赞扬、请求、道歉等作出适当的反应”中的“适当”改为“正确的”更合适。
语
法
1、在具体语境中理解以下语法项目的意义和用法:
—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和名词的所有格;
—人称代词和形容词醒悟主代词;
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
—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常用介词;
—简单句的基本形式。
2、在实际运用中体会以上语法项目的表意功能。
(1)强调在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
“恰当”与“适当”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互换的,但有时会有细微的差别。比如“能听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做出适当反应”。该项目中的“适当反应”是指能反映学生听懂(或不能听懂)指令和要求的动作、表情等。
而“恰当”是指语言使用是否得体,比如“恰当使用英语中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
3、“学习”与“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