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课件
![人力资本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d5c2ea6294dd88d0d26b02.png)
人力资本理论张凤林.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迟巍.人力资源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第一章绪论一、人力资本的概念与内涵☐资本与人力资本资本:是由经济过程产出的生产要素,经济活动中使用这种生产要素可以获取收益。
资本的范畴体现了一种“用产品生产产品”或产出与投入循环流转的经济联系。
人力资本:首先承认其是一种资本,因此,它是通过投资形成,其过程需耗费资源。
☐人的能力与人力资本能力: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包括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和创造力等。
人的能力的形成具有外生性和内生性特征人力资本涉及的是通过经济活动内生塑造和提高的人的能力的范畴。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资源:一国或一定地区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的总和。
人力资源: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人力资源的另一个定义:指在一定是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其贡献作用的教育、技能、能力、经验、体力的总和后天培训的能力。
来经济效益。
定义:个体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形成凝结在人身体内的知识、能力、健康等所构成,能够物化于商品和服务,增加商品和服务的效应,并以此获得收益的价值。
总体人力资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每个人具有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个体人力资本构成因素的整合,并能够物化于商品和服务,提高商品和服务产出效应的价值。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古典经济学时期人力资本思想威廉·配第:土地为财富之母,劳动为财富之父。
重视人口实力对一国经济实力的影响。
用计算资产价值的方法计算人的经济价值。
即预期年收入贴现法威廉·法尔:用单个人未来的净收入的贴现值计算人力资本价值恩斯特·恩格尔:用成本法计算人的经济价值。
亚当·斯密:人们在不同职业上表现出来的不同的能力,不是起因于天性,而是后天通过分工、风俗以及教育的结果。
并明确把人们经过教育获得的生产技能归入资本。
人力资本理论ppt课件
![人力资本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aa6ebfce2f0066f433220a.png)
人力资本的形成
人力资本的投资活动与消费活动
• 绝对意义上:任何以个人自身为对象的活 动,都既有当前消费的目的意义,又有为 将来获益的手段意义。
• 相对意义上:总有些满足消费偏好,有些 为了长期获利或受益,实际上对于人生规 划、人生选择都有相当的意义和启发。
24
人力资本投资模型
年收入
C H
18 22 C
28
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
• 穷国的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Being Poor)
改进穷人的福利之关键因素不是空 间、能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 质量,提高知识水平。
29
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
• 总括性资本概念 • 人们通过向自己投资形成特定的人
力资本,正是自由人可以得以增进 其福利的一条正途 • 对人力资本的基本含义和人力资本 投资进行了多方面的界定 • 论证了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 主要源泉
48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这一理论试图通过分析劳动力
市场的结构来解释教育与收入 的关系。认为雇佣劳动者和个 体劳动者是截然不同的,企业 的决策体制是可以变更的,并 非因技术而固定不变。
49
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1. 劳动力市场分为两个或多个相互之间极少或没 有劳动力流动的市场,不同背景的人将进入不 同的市场从而享受不同的待遇。
• 能动性 人力资本的形成与功效的发挥受其载体偏好 的影响。
• 可变性 短期人力资本投资和长期人力资本投资。
• 内部效应与外部效应 前者体现为生产率的提高,后者则体现为对 物质资本的替代性。
17
提纲
• 人力资本及其基本特征
• 人力资本的形成
• 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 • 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第3章 人力资本理论
![第3章 人力资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99fc9fbae87101f69f319573.png)
3000
0 1996
1997
1998 年份 1999
2000
2001 38
5个调查城市的城市居民可支 配收入变化
13000
沈阳
上海
福州
武汉
西安
元
10000
7000
4000
1996
1997
1998 年份 1999
2000
2001 39
三、教育的筛选功能
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文凭的信号功能
40
教育改进能够产生隔代收益
10
人力资本投资很重要,特别是教 育重要,我们希望把它发展好!
11
二、教育决策与回报
教育决策模型主要解释受教育年限的决 定
假定一:没有在职培训 假定二:从教育中获得的人力资本终身不变,
不会折旧 上述假定意味着一个人的生产率在其离开学
校后不会变化,在生命周期内保持不变
20
40
60
80
成人文盲率(%)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2002。
6
我国经济增长源泉
教育, 24% 其他, 3%
劳动, 24%
劳动力流动, 21%
资本, 28% 资料来源:蔡昉、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1999。
7
人力资本与摆脱贫困
教育 培训 迁移以及寻找新的工作 健康和营养投资
劳动经济学关心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以及 人力资本对劳动力市场结果的影响
3
一、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
对人的投资已经越来越成为促进现代经 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
4
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
5
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ddcb404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f8.png)
人力资本理论第三章人力资本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完整地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
早在1935年2月,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发表了《人力资本观》。
他首次采用"费用-效益"的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教育程度学生个人的教育费用和毕业后因能力提高而使收入增加的情况,进而计算教育的收益率。
他的这篇论文被视为西方研究教育经济学的第一篇正式论文。
1960年发表了《人力资本的投资》一文,1963年发表了《教育的经济价值》等论著,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有舒尔兹、丹尼森、贝克尔等人。
第一节人力资本理论概述一、人力资本的概念资本的概念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资本是一种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金、厂房、设备、土地等,只要能带来剩余价值就是资本。
它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是一个特定的政治经济范畴,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舒尔茨等人首次将资本区分为物力(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1.人力资本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也是人们在自己身上投资所获得的、能够增加个人未来的收入、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知识和能力。
2.物力资本是体现在一定数量与质量的物上的资本,如土地、厂房、设备等。
3.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对物质生产起着生产性的作用;都能使个人收入增加和国民收入增加;都是通过投资形成的,并且这种投资均能带来利润。
不同点:物力资本可以转让和继承,而人力资本不行;耐用物力资本可以储存,而人力资本不能长期储存不用。
二、人力资本的特点1.人力资本是存在于劳动者身上的劳动能力,与劳动者不可分离,不能转让和买卖;2.人力资本的形成与效能的发挥受人的年龄、精力、偏好等因素影响;3.人力资本既是一种经济资源,又是一种社会资源。
三、人力资本的内容人力资本除了表现为劳动者的数量外,还表现为劳动者的质量,即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等。
靳希斌《教育经济学(第4版)》要点总结
![靳希斌《教育经济学(第4版)》要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5519a90ccbff121dc3683ae.png)
靳希斌《教育经济学(第4版)》要点总结第1章绪论教育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
学科性质为部门经济学或教育部门经济学。
学科研究的对象为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及其规律。
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为教育投资、教育经济效率、教育经济效益。
学科体系结构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1)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以及发展历史;(2)学科的理论基础;(3)教育与经济的关系;(4)学科的具体概念、范畴、定律、原则、规律以及计量模型和数据指标;(5)教育人力资源配置、组合以及劳动报酬;(6)教育事业发展规模、速度以及发展战略。
第2章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中有着十分丰富的教育经济思想。
教育劳动有一部分属于生产劳动的范畴,教育劳动是一种劳务性或服务性的劳动,教育劳动直接生产劳动者的能力和科学技术生产力;教育劳动在劳动力再生产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育可以再生产人的劳动能力,再生产科学技术生产力;教育劳动可以创造价值,劳动价值学说是计量教育经济效益的理论基础。
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人力资本的内容包括教育资本、知识与技术资本、健康资本、劳动力的迁移和流动资本以及培训资本等。
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有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作用,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教育投资收益率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教育投资收益率是可以计量的。
人力资本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有了新发展,出现了筛选假设理论、社会化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等。
第4章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需求和供给从经济学的角度论述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多层面、多方位的,有宏观层面教育与经济的相互作用、经济对教育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育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的战略地位。
教育过程与物质生产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理论
![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a9850620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5.png)
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探讨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通过教育、培训和工作经验等途径所积累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总和,是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介绍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概念人力资本理论最早由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Schultz)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
他在研究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的时候发现,农民投资于子女的教育和培训,能够在长期中带来丰厚的回报。
舒尔茨将这种投资视为一种资本,称之为“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包括学历、技能、知识和经验等方面的积累。
它与物质资本(如土地、设备和财富)相对应,但与物质资本不同的是,人力资本不仅可以增加经济产出,还可以在经济中传递和积累。
人力资本的增加需要教育和培训的投资,这些投资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生产力,进而推动经济发展。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历程人力资本理论在舒尔茨的基础上逐渐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Gary Becker)于1964年发表的《投资于人的资本》一书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拓展。
他提出了经济人的概念,认为个体在决策时会考虑到长期回报,从而在教育和培训等领域进行投资。
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经济学家们对其应用范围也进行了拓展。
他们将人力资本理论应用于职业教育、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等领域的研究中,深入分析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三、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 提高劳动生产力人力资本的积累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知识水平,进而提高劳动生产力。
教育和培训的投资可以使劳动者具备更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劳动市场的需求,提供高附加值的劳动力素质,推动经济的良性发展。
2. 促进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的积累也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推动。
高素质的人才容易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动力。
第三章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PPT课件
![第三章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1e439a80eb6294dd886c50.png)
对人力资源要素作用进行计量分析的是美 国经济学家爱德华·丹尼森(Edward F.Denison)。丹尼森在人力资本经济分 析方面的主要贡献是,对用传统经济分析
方法估算劳动和资本对国民收入增长所起
的作用时,所产生的大量未被认识的,不 能由劳动和资本投入解释的余数(residue), 做出了令人折服的定量分析和解释。
第三章 人力资本投资
第一节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一、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1、舒尔茨其人其事
西奥多·舒尔茨是美国芝加哥大 学教授。他在一系列研究人力资本 的著作和论文中,较为全面地论述 了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与 经济增长的关系、教育的作用、人 才的有效配置以及人力资源迁徙、 劳动者的健康等问题。
除了以上三项主要区别外,还存在一些更为具 体的差异,如教育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比大多 数物质资本更为耐用。中学和大学教育可以使 人受益大半辈子,而在此期间,受益者可能有 30年或更长的时间从事生产劳动。与此相比, 大多数物质资本却只有较短的经济寿命。此外, 教育可以不断积累,这一效应使得教育具有较 长的使用期限,这还意味着在总投资相同的情 况下,人力资本的增量要比物质资本的增量大, 从长期看,投资于人力资本比投资于物质资本 更为有利。
3.人力资本投资行为与消费行为很难区别。 一些消费活动本身具有提高生产能力和工作效 率的作用,也可以被视为人力资本投资。教育、 迁移等活动都可能是出于提高消费者效用和满 足社会文化需要的目的而进行的。区分人力资 本投资中的消费行为与投资行为,对于计算其 投资成本和收益率的影响是巨大的。与物质资 本投资行为不同,人力资本投资行为与消费行 为的区分存在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经常用到以下几个与成本相关 的概念
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 社会成本是指社会承担投资 支出而私人受益的成本,私人成本是指投资者直接 承担的人力资本成本。例如,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大 部分支出为社会承担,而私人只承担部分成本。
《人力资本理论》课件2
![《人力资本理论》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1e0110a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dc.png)
学习能力:持续学习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情商:理解和管理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能力
健康
身体健康:包括 生理健康和心理 健康
健康意识:对健 康生活方式的认 识和重视
健康行为:良好 的生活习惯和饮 食习惯
健康环境:良好 的工作环境和生 活环境
经验
工作经验:在特定领域或行业积累的经验和技能 教育背景:通过正规教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培训经历:通过参加培训、研讨会等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自我学习: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成本法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员工工资、福利、 培训费用等,间接成本包括员工离职、招聘、培训等成本。
成本法可以评估员工的技能、知识、经验等无形资产的价值,从而 为企业提供更准确的人力资本评估结果。
成本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以确保 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收益法
添加 标题
收益法是一种评估人力资本的方法,通过计算人力资本在未来可能带来的收益来评估其价值。
添加 标题
收益法可以分为直接收益法和间接收益法。直接收益法是指通过计算人力资本在未来可能带来的直接收 益来评估其价值,如工资、奖金等。间接收益法是指通过计算人力资本在未来可能带来的间接收益来评 估其价值,如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等。
人力资本理论进行完善
起源:19世纪末,经济学 家威廉·配第提出人力资本 概念
应用:20世纪60年代,人 力资本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
育、培训等领域
人力资本理论的意义
强调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提出人力资本投资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强调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提高劳动者素质 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依据
添加 标题
收益法需要考虑人力资本的寿命、技能水平、工作经验等因素。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92c929f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c.png)
人力资本技术核心实际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可以从三个层面,即国家、组织、个人来加以理解。
人力资本投资的好处是最根本的,回报也是最大的。我所说的人力资本不仅包括学校的正式教育,还包括其 他使人获得一些技能的投入和训练。当前,中国教育资本投资的增长与世界其他各国相比较低,与中国的物质投 资相比就更低,而且人力资本投资存在不平等现象,例如地域和城乡的差异。这种不平等导致了物质资本投资回 报率低,回报收益受损。一个更加平衡的教育投资会促进经济发展,并会减少长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如果不断 提高私人投资的比重,就会大大促进人才教育。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教育市场和劳务市场是分开的,但实际上 二者是紧密相连的。一个开放的劳务市场,一个有效的借贷市场,能够有效地把资源引入培养,在劳务市场中减 少各种限制,最终促使人力资本的费用降低,为政府省下不少的资金。
1.通过合理的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的精干和高效,取得最大的使用价值。并且指出:人的使用价值达到最大 =人的有效技能最大地发挥。
2.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是最大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调查发现: 按时计酬的员工每天只需发挥自己20%-30%的能力,就足以保住个人的饭碗。但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 其潜力可发挥出80%-90%。
人力资本目录
02 具体定义 04 应用条件
05 目标任务
07 核心观点
目录
06 主要意义 08 中国现状
人力资本理论(Human capital theory),最早起源于经济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 和贝克尔创立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关于人类生产能力的崭新思路。该理论认为物质资本指物质产品上的资本, 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土地、货币和其他有价证券等;而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 产者进行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及其在接受教育时的机会成本等的总和,表现为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 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
人力资本理论精品PPT课件
![人力资本理论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c6964b0b4e767f5acfceec.png)
Capital”, 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 51, March 1-17. )
人力资本所有权是否天然属于其载体?
人力资本的 “所有权限于体现它的人”
• 任何其他经济资源的所有权既可以属于个 人, 也可以属于家庭, 社区, 其他共同体或国 家, 还可以不属于任何人或人的群体;
• 但人的健康, 体力, 经验, 生产知识, 技能和 其他精神存量的所有权只能不可分地属于 其载体; 这个载体不但必须是人, 而且必须 是活生生的人.
• “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天然的个人私产, 甚至奴 隶制的法权结构都无法做到无视其存在.”
• 即使撤去 “自由社会”的局限条件, 人力资 本只属于个人的命题仍然成立”.
企业中的人力资本
• 加入企业合约的要素中,至少有一方是人 力资本及其所有权;
• 企业的物质资本所有者除了寻找激励之道, 别无良策让工人尽心尽力;阿----德的“计 量和监督”(Measuring and Monitory)意 义在于识别个别工人对企业生产的贡献, 从而奠定“激励性报酬安排”的基础。
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
• 科斯认为,“购买劳务----劳动----的情形显 然比购买物品的情形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在购买物品时,主要项目能够预先说明而 其中细节留待以后再决定的意义并不大; 而劳务买卖事前只说明大概,以后决定细 节的意义特别重大”。这使企业合约区别 于其他市场合约
• 当代人力资本理论探究了经济增长中何以 总产出的增长比要素投入的增长更快的根 源,发现健康、教育、培训和更有效的经 济核算等要素,成为现代收入增长的日益 重要的源泉
• “当人力资本产权束的一部分被限制或删除 时, 产权的主人可以将相应的人力 “资产” 关闭起来, 以至于这种资产似乎从来就不存 在;”
(NEW)靳希斌《教育经济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NEW)靳希斌《教育经济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e2b605744b73f242326c5f22.png)
三、学科发展的历史 1.学科领域兴起与开拓 教育经济学在西方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50年代,形成于60 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后又有了新的发展。 (1)学科产生的理论根源 西方教育经济学是社会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新的经济理论影响下的 产物。其具体理论根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是教育经济学产生和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 ② 计量经济学的进步与发展,直接导致了西方教育经济学的诞生。 (2)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对学科产生的影响
3.中国教育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教育经济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涉及与展开。其形成与发 展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1)引进、吸收、借鉴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介绍西方教育经济学 的发展状况和研究成果。
(2)建立中国教育经济学倡导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一些学者、专 家和政府工作人员倡导建立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
4.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5章 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思考题详解 5.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6章 教育服务与教育服务贸易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思考题详解 6.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7章 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思考题详解 7.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第8章 教育投资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思考题详解 8.3 考研真题与强化习题详解
① 研究教育的社会经济价值,说明教育的经济意义。 ② 研究教育领域内基本经济规律所起的作用和所表现的特点。 ③ 研究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相互关系。 ④ 研究教育投资、教育成本、教育规模经济、教育经济效率和教育 经济效益的原理、原则、计算模式和数量指标,以及具体计量模式和方 法。说明它们各自的具体内容与发展规律。 ⑤ 研究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 (2)学科研究的意义 ① 通过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提高对教育具有战略地位的认识, 从而提高教育的经济功能与经济效益。 ② 通过教育经济学的学习与研究,可以变革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念, 使人们意识到教育具有生产性,教育投资是生产性投资。 ③ 通过教育经济学的学习与研究,可以为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 实证资料。 ④ 通过教育经济学的学习与研究,促进教育科学数量化,防止教育 工作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减少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提高 教育效率和经济效益。 ⑤ 通过学科的学习与研究,为科学地制定教育发展战略及规划提供 依据。
第三章 人力资本理论
![第三章 人力资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3316a6da3186bceb19e8bbda.png)
河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段宝霞
第三章 人力资本理论
第一节 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第二节 人力资本理论评析
第三节 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
二、人力资本的特点 三、人力资本的内容
四、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 资本的概念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 资本是一种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金、厂房、设备、土地等,只要能带 来剩余价值就是资本。它在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中是一个特定的政治经济范畴, 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1.把人力投资资本化,抹煞了资本的实质 2.把人力投资与物力投资等同起来是不妥 的 3.人力资本理论的“收益论”掩盖了工人 受剥削的阶级实质 4.夸大了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5.将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简单化
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区别
区别点
关注焦点 概念范围
人力资源(基础性) 人力资本(经济性)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 1.人力资本
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
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也是人们在自己身
上投资所获得的、能够增加个人未来的收
入、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知识和能力。
2.物力资本
是体现在一定数量与质量的物上的资
本,如土地、厂房、设备等。
3.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相同 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 1.都对物质生产起着生产 性的作用 2.都能使个人收入增加和 国民收入增加 3.都是通过投资形成的, 并且这种投资均具有带来 利润的作用 不同点: 1.物力资本可以转让和
1990
204 755 39
1994
244 1179 45
(2)通过教育实现“收入均等化”,稳 定社会秩序 (3)提高教育系统效率,适应动态经济 需求 (4)加强劳工培训,促进劳动力流动和 迁移 (5)对少数英才进行追加投资 (6)发展中国家应把普及初等教育放在 优先位置
第三章 人才资本
![第三章 人才资本](https://img.taocdn.com/s3/m/dc4a91b1b0717fd5360cdcc0.png)
3、人才资本的特点: 人才资本与其承载者不可分离 人才资本只能被出租或转让人才资本使用权 人才资本的形成与效能发挥都与人的生命周期紧密地联系在 一起 一个人所拥有的人才资本是无限的 人才资本的形成与效能发挥受其承载者个人影响 人才资本以各种不同形式存在于个体之中 人才资本效能发挥的最大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存量水平最 低的某种人才资本的形成 4、人才资本的内涵和意义 既是一个纯市场经济的范畴,又是一个知识经济的范畴。在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已经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市场化是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化的路径选择
四、人才资本的潜能与组织设计
1.人才资本具有惊人的潜能 (1)已经发挥出来或表现出来的能力 (2)有待发挥的或潜在的能力(潜能) 2.人才资本潜能的识别 (1)经验判断法 (2)测验法 3.潜能开发的方法 (1)强度攻击法 (2)体验高峰经验
一、人才资本的含义
1、人才资本的概念与内涵
人才资本:是体现在人才本身和社会效益上,以人才的数量、 质量和知识水平、创新能力特别是创造性的劳动成果及对人 类的较大贡献所表现出来的价值。(★)
人才资本结构包括“显性资本”和“隐形资本” “显性资本”即为人力资本意义上的教育、卫生保健、迁移 等投资量。 “隐形资本”:(1)具有相同等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才,其 知识和工作能力所处的层次一般来说是相当的。但具有相 同等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才,不一定都具有相同等级的学 历。(2)人才资本的价值主体主要是通过人才创造性的劳 动成果和对人类的较大贡献表现出来,“创新资本”
二、人才资本的形成与价值
1、人才成为成本 2、人才成本的作用与价值 3、人才资本与经济增长
三、人才资本的流动(★)
1、人才资本流动的含义 广义的人才流动,是指人才从一种工作状态到另一种 工作状态的变化。 根据工作状态的不同,可分为职业间的流动、产业间 的流动、地区间的流动等。 根据人才服务对象是否改变,人才流动可分为组织内 流动、组织间流动。 人才资本流动和人才流失的区别:人才流动,是指人 才从一种工作状态到另一种工作状态的变化,人才 的任用随时按照人才、岗位的要求及其客观环境的 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做到人尽其才。而人才流失 ,是人才非合意的流动。人才流失是企业资源的一 种损失,扼杀企业的顽疾。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30e2c74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3.png)
一、人力资本理论综述
人力资本的性质及特点 人力资本的性质 稀缺性; 生产性; 可变性; 功利性; 外溢性等
人力资本的特点
01
存在于人体中,与承载者不可分离;
02
不能直接转让或买卖,不能被继承;
03
具有资本的性质,具有效益的性质,需要投资;
04
具有有限性;
05
既是经济资源,也是社会资源。
对人力资本理论所确立的教育与劳动生产率、工资和国内总产出之间的递促关系提出质疑的,除了筛选理论的倡导者以外,还有劳动力市场分化理论的倡导者。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01
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与次要劳动力市场 。
02
两种市场之间的流动率不大。因此,教育的作用,不在于提高个人的知识技能,而在于它是决定个人是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还是次要劳动力市场。
贝克尔
贝克尔
一、人力资本理论综述
教育的人力资本价值
人力资本理论
认为经济发达国家之所以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那么快,主要是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开发人力资源。重视教育投资,重视对人口质量提高和智力开发。发展中国家要使自己的经济更快发展,追赶上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必须吸收和效仿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重视教育投资,重视人口质量,开发人的智力。
人类时间是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
教育促进增长是通过提高人们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实现的;
教育也是使个人收入的社会分配趋于平等的因素。
舒尔茨
03
02
01
工资的差别主要是由于所受教育的差别引起的,教育能够提高工人收入的能力,影响个人收入的社会分配,减少收入分析的不平衡状态。
教育水平的提高会因受教育不同而产生的相对收入差别趋于减缓。
教育经济学第三章人力资本ppt课件
![教育经济学第三章人力资本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eff56f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7.png)
人力资本理论单单假定只存在一个竞 争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
三、 论对此提出挑战。认为劳动力市场可 以分为两个或多个相互之间极少或没
劳 有劳动力流动的部分,不同背景的人 动 将进入不同的市场,从而有不同的待 力 遇。教育的经济价值不在于提高个人 市 的生产能力,而在于它是确定一个人 场 在哪一种劳动力市场工作的一个决定 划 因素。 分 理 论
l 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吴
人
珠华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力 资
l 沈利生、朱运法著,《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分 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版);
l 侯风云著,《中国人力资本形成及现状》(经
本
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部
l 李建民著,《人力资本通论》(上海三联书店, 1999年8月第1版);
本
中
的
知
识
资
本
制
[1]制度起源于交易各方对合作
度
收益大于不合作收益的认识
经
[2]制度的一个基本功能,是降
济
低市场中的不确定性、抑制人
学
的机会主义(opportunism)行
中 的
为倾向,降低交易费用,防止 他人的“搭便车”(free-riding) 行为
制 度
[3]制度还具有供给激励机制的 功能
人力资本理论在经济理论上改变
了以物质资本投资为主导的理论
(二) 理 论
格局,为经济学开辟了新的研究
领域,是有贡献的;人力资本理
论指出人的作用胜过物的作用, 也是可取的;
人力资本理论nathan
![人力资本理论nathan](https://img.taocdn.com/s3/m/04460e9c240c844769eaee76.png)
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与创立
时间节点的掌握以及理解人力资本理论出现的相关条件
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与创立
“经济之谜”
传统方法(集合生产函数分析)出现余数
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与创立
数量 质量
假设资本与劳动均为同质 (不合时宜)
人力质量作用越来越大 人力素质
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与创立
兴起过程
功利性
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一、人力资本存在于人体之中与其载体不可分离
二、人力资本所有权不能直接转让或买卖,不能被继承 三、人力资本既有资本的性质又有效益的性质 四、人力资本形成及其作用发挥的程度与人生命周期密切相关
特 点
五、人力资本既是一种经济资源又是一种社会资源
人力资本的性质特点以及投资形式
人力资本理论观点及核心思想
贝克尔
1、人力资本投资目的,既要考虑当前的经济收益,又 要考虑的未来的经济收益。 2、在职培训是人力资本的重要内容。 3、收集信息,情报资料也是人力资本内容之一,同样 具有经济价值。
人力资本理论观点及核心思想
4、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计算公式,以正规教育为例 公式为:
人力资本理论观点及核心思想
以被转让或继承,人力具概
资本的所有权一般是不 能被转让和继承的
念
②人力资本比物力资本 来说,还具有间接性、 高效性、迟效性、多效 性、易流失性等性质。
人力资本的概念与基本属性
1
人力资源
2
与
人力资本
3
4
人力资源是一种数量化概念 人力资本是一种质量概念
人力资源反映不出人的素质差异 而人力资本则反映人的能力差异
演讲完毕
将自身人力资本外在化为非人力资本(工薪 报酬等货币形式)再股权化,这时在企业生产 经营中发挥作用的就不是以人力资本的形式, 而是以非人力资本的形式和功能出现的。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0c89a87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68.png)
其四,功利性。人们从前对人力资本进展投资,则是为将来猎取比投
资多的经济利益,同时还具有外溢社会效益。
人力资本的特点 其一,人力资本存在于人体之中,与其承载着不行分别。根本特点。 其二,人力资本的全部权不能直接转让或买卖和继承。 其三,人力资本既具有资本的性质,也具有效益性质,它需要投资才
劳动者劳动变换的力量,才能造就全面进展的人。
⑪——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媒介,是科学技术再生
产的手段
科学技术的再生产有赖于教育造就出高质量的科学家和科技人才。而科学 技术的再生产,也需要通过教育。教育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地 把握前人和他人已有的科学技术成果。
劳动价值论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奉献
家稀缺投入要素的资本,不只是物质资本,还有人力资本,只有先进 的技术设备,没有素养良好的劳动者和技术人员,物质资本的效率也 不能发挥。因此,对于进展中国家来说,应当特别留意人力资源的开 发问题。
西方经济学者正式在人力资本理论根底上,从争论教育对经济增长和 进展的奉献,教育的社会收益和个人收益开头的。这也说明教育经济 学是从经济学,主要是从增长经济学和进展经济学中逐步分化独立出 来的经济学的分支学科。
增长经济学与进展经济学的进展 增长经济学:争论的是兴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如何稳定增长的问
题,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长。
进展经济学:争论进展中国家的经济进展问题,争论进展中国家如 何由不兴旺状态过渡到兴旺状态。
传统观点认为,要使经济增长,或增加资本投入,或增加劳动力数 量。50年月到60年月,西方局部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的因素进展了 历史统计分析,这些争论的全都结论是:国民经济产出增长率大于 国民经济资源投入的增长率;二者的差额被称为余值增长率。他们 从经济增长的历史分析中觉察,除了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数量增加外 还有别的因素。诸如劳动力质量的提高,经济规模的变化等。在这 种条件下消失了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把人力投资作为争论 对象,着重争论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展经济学也的争论 过程中同样也提出了人力投资和教育投资问题。作为进展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
教育收益率的估计方法(明瑟方程)
PPT文档演模板
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
•教育明瑟收益率的国际比较
•资料来源:陈晓宇 陈良,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课题组
PPT文档演模板
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
•年收益率 •(%•)
不会折旧 n 上述假定意味着一个人的生产率在其离开学
校后不会变化,在生命周期内保持不变
PPT文档演模板
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
•教育决策示意图
•收 入
•收入增量
•机
会成
本
•18 •22
•直
•-
接成 本
H
PPT文档演模板
•大学毕业 •高中毕业 •60 •年龄
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
教育决策
n 一个人只受到中学教育,其收入流的现值为:
•中国的教育收益率
•9.00
•1990-1999年城镇个人教育收益率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年份
PPT文档演模板
n 个人投入部分可以通过城乡住户统计资料 n 如果把教育的公共投入、社会投入和个人投
入一并计算的话,2005年全社会用于教育的 总投入达到11121亿元,占当年GDP的 6.05%
PPT文档演模板
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
2000-2005年中国教育的公共投入和个人投入
年份
个人投入(亿元)
学杂费
其他个人 投入
PPT文档演模板
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
PPT文档演模板
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2002。
PPT文档演模板
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
我国经济增长源泉
•资料来源:蔡昉、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1999。
n 居民文化程度的提高能够提高政治活动的参 与程度,改善政治决策的质量;
n 教育改进能够产生隔代收益
PPT文档演模板
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投资很重要,特别是 教育重要,我们希望把它发展好!
PPT文档演模板
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
二、教育决策与回报
n 教育决策模型主要解释受教育年限的决 定
n 假定一:没有在职培训 n 假定二:从教育中获得的人力资本终身不变,
教育水平与工资差异
PPT文档演模板
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
教育水平与工资差异(收入水平不均等)
n 不同教育水平→工资差异→收入水平不均等 n 有两类因素导致了教育水平的差异
n 贴现率(边际成本) n 边际收益率(能力/投资效率) n 关于收入分配不均的两种观点: n 平等派:机会不均等是收入分配不均等的根源 n 精英派:能力差异造成收入分配不均等
PPT文档演模板
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
教育的劳动力市场回报——收益率
n 收益率越高,投资教育的需求越高 n 教育的收益率包括私人收益率和社会收
益率;货币化收益和非货币化收益
PPT文档演模板
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
教育的收益率
PPT文档演模板
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
工资率-教育年限曲线特点
n 该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受教育程度越高 的人挣的收入也越高。雇主要想吸引受 教育程度更高的雇员,就必须补偿他们 为获得更高教育所支付的成本
经验
0.0297*** [3.80]
0.0082*** [2.78]
0.0215** [2.26]
经验平方
-0.0004** [1.98]
-0.0003*** [5.01]
-0.0001 [0.41]
其他控制项
略
F检验值
9.21***
91.33***
3.91***
注:括号中为t值绝对值; * 表示10%的显著性水平; ** 表示5%的显著性水平; ***表示1%的显著性水平。
公共投入 (亿元)
总投入 (亿元)
2000
595
2580
2563
5738
2001
746
2846
3057
6649
2002
923
3209
3573
7705
2003
1122
3382
3851
8355
2004
4909
3625
8534
2005
PPT文档演模板
5414
5161
10575
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
5个调查城市平均每个学生负担的学费
n 如果获得大学教育,其收入流的现值为:
n 上大学决策:PVCOL>PVHS
PPT文档演模板
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
影响教育决策的因素
n 贴现率 n 收入流的时间长度
n 为什么接受教育的更多的是年轻人?
n 成本
n 直接成本(教育补贴的影响) n 机会成本(为什么经济危机时,更多的人选
择重新进入学校?)
n 收入差距
1990
4.8 2.5 5.2 4.7 4.9 5.4 2.9 3.6 3.5 3.9
1995
5.2 2.5 5.4 3.6 5.3 6.1 3.0 4.1 3.7 3.3
PPT文档演模板
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
中国的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
n 中国的教育投入总规模存在低估,因为现有 的关于教育投入的统计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 个人(家庭)的教育投入
PPT文档演模板
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
理论分析的政策应用
n 现实中,同时面临机会和能力的不均等 n 机会和能力都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但从长期来看,最易变化的还是那些影响机会 的因素 n 因此,各种有关改善收入分配不均等的建议都 更注重机会分布的问题: 如:对贫困和低收入家庭的人提供奖学金与助
PPT文档演模板
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与摆脱贫困
n 贫困人口表现为收入低,缺乏增加收入 的能力和机会→贫困陷阱
PPT文档演模板
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
PPT文档演模板
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投资社会收益
n 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一般来说失业率较低,而 教育水平较低的人失业率较高,犯罪率也较 高,所以提高居民教育水平能够节省社会福 利支出、治理犯罪支出;
PPT文档演模板
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
•教育投资最优规模决策
•MR,
MC
•E’ •E
•MR,
MC
•MR •MR’
•MC’ •MC
•E •E’
•MR
•HC’ •HC* •人力资本数 量
•HC* •HC’ •人力资本数 量
PPT文档演模板
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
•教育水平与工资差异
PPT文档演模板
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
PPT文档演模板
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
PPT文档演模板
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
PPT文档演模板
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
中国的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
“中国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应该警惕,根据目前的资料, 中国各级政府把大约GDP的2.5%进行教育投资,同时把大 约30%的GDP用于物质投资。在美国这些指标分别是 5.4%和17%。各国的统计显示,中国对人进行投资的支 出远远低于低于各国的平均数。或许这种不平衡可能是现 行对物质资本投资的回报率要高于对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 的结果,但是这种不平衡是现行政策严重扭曲的表现,这 种扭曲将会阻止中国的经济发展。……,我的结论是,目前 中国应该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否则,将会为以后中国 的发展埋下犯错误的导火线。”
PPT文档演模板
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
•文凭的信号功能
文凭是一种发现哪些应 聘者具有高能力的手段, 因此文凭具有重要的信 号功能,是解决劳动力 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的一 个重要的机制。这一理 论是由斯宾塞1972年在 哈佛大学完成的博士论 文中首先提出的。
•Michael Spence
PPT文档演模板
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
文凭的信号功能
——Spence模型
•在模型中,教育本身并不提高一个人 的能力,它纯粹是为了向雇主 “发出 信号”(signaling)表明自己是能力 高的人。斯宾塞确定了一个条件,这 一条件就是,做同样程度的教育投资 对能力低的人来说边际成本更高,斯 宾塞证明了,在这种情况下,虽有信 息不对称,市场交易中具备信息的应 聘者可通过教育投资程度来示意自己 的能力,而雇主根据这一示意信号便 可区别开不同能力的人。显然,这种 示意方法可以帮助克服信息不对称带 来的困惑。但是,这种示意方法是有 成本的,这里的成本就是相对于社会 最优的过度的教育投入。
PPT文档演模板
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
教育的社会收益
n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有效率的教育投资水平是 使得人力资本投资和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在边 际上相等,这里,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就应该 用社会收益的概念。
n 因为教育有很强的正的外部性,一个社会才有 必要对教育进行补贴。对教育的补贴也是一种 教育投资,所以补贴的最优规模也必须通过比 较教育的社会成本与收益来决定。
PPT文档演模板
第3章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投资方式:
n 教育 n 培训 n 迁移以及寻找新的工作 n 健康和营养投资
•劳动经济学关心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以 及人力资本对劳动力市场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