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左右而不是19世纪,绝不是偶然 的事。根本原因是没有适合其生长的土壤,也不具备使其产生的社会历 史条件。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20世 纪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宠儿”。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劳动力在 现代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巨大变化,体力劳动减少,脑力劳动比 例增加,生产的社会化、科学化和只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 下,现代西方经济学家们开始真正关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 以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为契机,经过西方现代经济学家的不懈努力, 完善的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以及西方教育经济学终于在20世纪60年代作 用诞生了。当然,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也是适应垄断资产阶级需要的 必然产物。
③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经济思想
• 教育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马恩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时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人类的政治 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决定着教育及其发展。
• 教育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劳动力再生产既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又是 教育与社会生产的联结点。
——“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
人力资本的概念
所谓人力资本,指的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变 现出来的能力。
人力资本的基本属性
舒尔茨指出:“人力资本的显著标志是它属于人的一部分。它是人 类的,因为它表现在人身上;它有事资本,因为它是未来满足或未 来收入的源泉或者两者的源泉。在人力无偿提供的地方,热力资本 不是一种能出售的可转让资产。人们当然能获得它,但不是作为一 种市场上出售的资产而是通过向自身投资。由此可见,没有人能把 自己同他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分开。
二、教育经济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战后科技革命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教育经济学首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第三次革命和社会生产力 高度发展的结果。
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不仅使社会再生产的物质条 件发生根本的改变,而且也使劳动本身和劳动力的素质和结构发生巨大的 变化,使教育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作用大大加强。为了提高 劳动者的智力水平,为了培养大批的高质量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大量增加教育投资。科学技术和教育在经济增长 和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提高,日益成为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决定 因素,这就为教育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教育可以增进劳动者变换劳动变换的能力。
马克思认为只有依靠教育,依靠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才能增进劳动者劳 动变换的能力,才能造就全面发展的人。
——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媒介,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科学技术的再生产有赖于教育造就出高质量的科学家和科技人才。而科学 技术的再生产,也需要通过教育。教育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地 掌握前人和他人已有的科学技术成果。
马歇尔(1842~1924)
英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剑桥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经济学原 理》。马歇尔对当时人力资本思想的研究持一种矛盾的额态度。在他的 论著中,他一方面非常详细的论述了教育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却又反 对人力资本思想,拒绝接受和研究“人力资本”概念。马歇尔重视教育 和训练的经济意义,把“教育作为国家投资”来界定。马歇尔还认为, 对人力进行投资是能够获益的,是物质财富增长的手段。
目录
一、教育经济学 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 1、古典经济学家的论述 2、庸俗经济学家的论述
3、马克思恩格斯教育经济思想
二、教育经济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战后科技革命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2、增长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的发展
三、人力资本理论 1、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与创立 2、人力资本的概念
3、人力资本的基本属性
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

古典经济学家的论述: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亚当.斯密(ADAM SMITH)
威廉.配第(1623~1687)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 的创始人,代表作《政治算术》。他在分析生产要素创造劳动价值过程 中,把人的“技艺”列为除了土地物力资本和劳动以外的第四个特别重 要的要素。他说:有的人,由于他有技艺,一个人就能做许多又本领的 人所能做的工作。当然,劳动者所具有的“技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教育和训练得到的。配第认为,教育 和训 练使人的劳动生产能力产生差别。威廉.配第的劳动价值论和教育成果的 货币价值观,为以后教育的经济价值研究奠定了初步基础。
4、人力资本的性质 5、人力资本的特点 6、人力资本的投资形式 7、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思想
8、教育的人力资本价值
9、人力资本理论评析
10、人力资本理论面临的新的挑战
一、教育经济学
教育经济学作为一个学科产生之前,人们关于教育与经济相互关系 的思想在古代已经萌芽。随着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产业革命 的实现,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发展,源自文库育经济思想也有了进一步 的发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经济学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和 60年代初期才最终形成,以后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其五,易流失,因其难以像物质资本那样便于垄断,具有迁移和流动性
其六,人力资本不仅是一种经济资源,同时也是 一种社会资源,可以带 来外溢的社会效益。
人力资本的投资形式
第一,各级正规教育,即教育资本。
第二,在职培训,即培训资本。 第三,医疗卫生保健,即健康资本。 第四,劳动力国内流动费用,即国内迁移流动资本。(个人或家庭适应 于变换就业机会的流动所支付的费用,这有利于调剂各部门各地区劳动 力的余缺和充分发挥其特常等。) 第五,用于国外移民入境的费用,即国外迁移流动资本。(这可以增加 本国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数量。) 第六,提高企业能力,以便使经营管理者面对错综复杂的动态情况,做 出最佳决策。 另外,父母用于养育子女所花费的时间,以及手机价格与收入信息等也 都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亚当.斯密(1723~1790)
古典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建成者和杰出代表。代表作《论国民财 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 首先,斯密首先把人的经验、知识、能力看做是国民财富的重 要组成部分和发展生产的重要因素,认为“人的才能与其他任 何种类的资本,同样是重要的生产手段” 其次,斯密认为人们为了获得才能资本而接受的教育和训练时 一种投资,这种投资形成人的才能,从而转化为生产过程中的 一种重要资本,其结果是个人收益的获得。在这里斯密已经初 步表达了教育投资经济收益的教育经济思想
家稀缺投入要素的资本,不只是物质资本,还有人力资本,只有先进 的技术设备,没有素质良好的劳动者和技术人员,物质资本的效率也 不能发挥。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应当十分注意人力资源的开 发问题。 西方经济学者正式在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上,从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和 发展的贡献,教育的社会收益和个人收益开始的。这也说明教育经济 学是从经济学,主要是从增长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中逐步分化独立出 来的经济学的分支学科。
人力资本的性质
其一,稀缺性。人力资本是一种稀缺资源,无论是个体或群体所拥有的人 力资本在时间上是有限的,其要加大积累必须不断增加投入,包括时间、 金钱、劳动等。 其二,生产性。是它的基本性质,因为它是社会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因素和 经济资源,现代经济中人力资本生产要素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生产要素 其三,可变性。无论个体还是群体,他们的人力资本存量均不是固定不变 的,因为人力资本形成和增长需要投资,增大对热力资本的投资量,就会 促进价值增加,同时人力资本在发挥作用时会消耗,若闲置还会贬值甚至 死亡。 其四,功利性。人们先前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则是为将来获取比投资多 的经济利益,同时还具有外溢社会效益。
② 庸俗经济学家的论述:李斯特(LIST FRIEDRICH),马歇尔(ALFRED
MARSHALL)
李斯特(1789~1846)
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代表作《政治经济学 的国民体系》。他提出了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精神资本”的概 念。他指出人类的“物质资本”是由物质财富的积累而成的,“精神 资本”则来自智力方面的成果的积累。他说:“各国现在的状况是在 我们以前许多世代一切发现、发明、改进和努力等等积累的结果。这 些就是现代人类的精神资本。对于前人的这些成就怎样加以运用,怎 样用自己的心得来加以发扬光大,无论哪一个国家生产力的进退,都 决定于这些方面领会的深切程度。”
人力资本的特点
其一,人力资本存在于人体之中,与其承载着不可分离。根本特点。
其二,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不能直接转让或买卖和继承。 其三,人力资本既具有资本的性质,也具有效益性质,它需要投资才能 形成和积累,其作用既可以为个人增加收入,也可以使国民收入增加。 其四,人力资本形成及其作用发挥的程度,与人的生命周期密切相关, 因此它也具有有限性的特点。
他反对古典经济学只有生产财富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的观点,认为“培养 和促进教育、宗教、科学、艺术的惹的精神劳动具有生产性”。
因此,他把教师列为生产者,因为教师“能够使下一代成为生产者”,而 且这种生产性要比单纯体力劳动者的生产性更大。结论是“一个国家的最 大部分消耗,是应该用于后一代的教育,应该用于国家未来生产力的促进 和培养。”
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思想
第一,从方法论看,人力资本采用了简化法。?人力资本理论着重于个人 分析,指出个人前瞻性的行为,由个人对教育的需求,推动到国家对教育 的需求,而国家的教育投资政策及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宏观分析,就是 建立在个人的教育投资策略及个人生产率关系的微观分析上。 第二,从理论分析看,教育与国民收入的关系是建立在两个相互联系的联 系上。从个人看,收更高一级程度的教育是要做私人投资的,花费的资源 包括学费、额外的交通费及生活费和在受再教育期间所放弃的收入;但额 外的教育提高了他的人力资本——认知技能,毕业后在劳动力市场上可获 得较高的工资。从国家看,国民的人力资本可视为一种国家生产要素,教 育投资提高了国民的人力资本。增加了国民经济总产值。 第三,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人力资本”概念,认为人力资本是国民生产要 素之一,教育有提高生产力素质的经济作用,并且,从人力投资角度看, 教育不单是一种消费,也是一种有经济效益的投资。
• 劳动价值论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为计量教育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科学地分析了生产商品的 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 值,劳动者支出的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吧生产商 品的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同一劳动时间里,复杂劳动所创造 的价值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马克思指出:“比社会平均劳动较高级较复 杂的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的表现,这种劳动力比普通劳动力需要较高 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它也有较高的价值。 既然这种劳动力的价值较高,它也就变现为较高级的劳动,也就在同样长 的时间内物化为较多的价值。
增长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的发展
增长经济学:研究的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如何稳定增长的问题,经 济增长是指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长。 发展经济学: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由不 发达状态过渡到发达状态。 传统观点认为,要使经济增长,或增加资本投入,或增加劳动力数量。50 年代到60年代,西方部分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历史统计分析, 这些研究的一致结论是:国民经济产出增长率大于国民经济资源投入的增 长率;二者的差额被称为余值增长率。他们从经济增长的历史分析中发现, 除了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数量增加外还有别的因素。诸如劳动力质量的提高, 经济规模的变化等。在这种条件下出现了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把 人力投资作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发展经济 学也的研究过程中同样也提出了人力投资和教育投资问题。作为发展中国
三、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与创立
早在1935年2月,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J.R.WALSH)发表了《人力资本 观》。他首次采用“费用——效益”的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教育程度学 生个人的教育费用和毕业后因能力提高而使收入增加的情况。这篇论文 被视为西方研究教育经济学的第一篇论文。 1957年苏联发射人造卫星,震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大大推动了教育经济 学的研究。他们任务苏联人造卫星早于西方上天,证明了西方教育的落 后和失败,西欧,北美制订了一系列关于人力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的研究计划,人力资本理论开始形成。美国经济学家,1979年诺贝尔经 济学奖获得者,芝加哥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1902~)。 1960年发表了《人力资本的投资》一文,1963发表了《教育的经济价值》 等论著,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