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资产减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资产减值会计是企业财务报表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但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首先分析了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包括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不足、计提过高以及识别标准不清晰等。

然后提出了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研究,包括加强监管审计、建立科学评估模型以及加强内部控制。

最后对文章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指出未来研究方向,并得出结论。

通过对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风险,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和透明度。

【关键词】资产减值会计、问题、对策、监管、审计、评估模型、内部控制、识别标准、研究、背景、意义、目的、准备计提、未来方向、展望、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资产减值是会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反映了资产在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之间存在的差异。

资产减值准备是一种会计计提,用于弥补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预期收益之间的差距。

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对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造成影响,还可能误导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

在实践中,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着一些常见问题,例如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不足、计提过高以及资产减值识别标准不清晰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公司资产价值的失真,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决策和风险管理。

研究如何解决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对于提升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和透明度,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参考和方向。

通过加强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监管和审计、建立科学的资产减值评估模型以及加强内部控制等对策措施,可以有效地规范资产减值会计的实施,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资产减值会计的重要性,规避风险,并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透明度。

本研究还旨在为监管部门、审计机构以及企业管理层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资产减值会计方面的挑战,提高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

浅谈资产减值会计的局限性及改进

浅谈资产减值会计的局限性及改进

浅谈资产减值会计的局限性及改进摘要:为了规范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及相关会计信息的披露,财政部于 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该准则充分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暴露出许多不足。

如何对其加以改进,对于完善我国企业会计核算体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加速中国经济向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资产减值会计局限性1 资产减值会计中的局限性1.1 关于资产组的问题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新准则规定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计提。

从我国的企业管理现状和上市公司的监管机制来看,资产组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实务中具体运用资产组的概念将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由于我国的大部分上市公司缺乏编制长期现金流量的惯例,并且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对现金流量的测算普遍缺乏经验,而资产组概念的运用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水平,这将会使上市公司在实施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②资产组的划分没有明确的标准。

上市公司对资产组进行划分时,可选择不同的划分方法,而划分方法的不同,将会直接影响到资产减值准备是否计提以及计提金额多少等问题,从而容易诱发盈余管理行为。

③目前我国企业规模普遍不大,中小企业偏多。

此外,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采用资产组将增加中小企业的成本费用,给中小企业造成沉重的负担。

1.2 关于公允价值的确定问题《资产减值准则》规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但公允价值是否公允是很难判断的。

首先,相同的资产在市场中价格可能不一样,造成公允价值不能确定;其次,企业订立合同时其协议价格的公允性也是不能够保证的,造成产品的公允价值也不能够确定;最后,如果中介机构的公信力较高的话,由中介机构鉴定会导致高额的报告成本。

此外,在我国,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不够完善,资产评估的规范化水平及评估机构的独立性还不是很高,这些条件限制了公允价值的确定。

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资产预期能够帮助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但是市场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也直接导致了资产营利性不断变化,资产不但可能会增加,也可能会出現资产减值的情况。

实施新会计准则之后,我国资产减值会计体系不断完善,但是实际工作开展时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完善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笔者主要分析了当前资产减值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了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到了一些完善资产减值会计的措施,希望能够推动资产减值会计更好的发展。

标签:资产减值会计;问题;完善措施一、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1.资产减值会计计量时规范程度不够目前,上市公司计提的减值准备,主要由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构成,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两项占到了总额的60%。

例如,某公司库存有原材料,其型号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生产条件,在外部市场难以变现,决定全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其原账面价值789万元,已提跌价准备629万元,准备补提跌价准备160万元。

由此可见,我国很多上市公司都会在资产减值时随意地操纵利润的情况,并且在计量和确认资产时,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也比较多。

我国市场经济体系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去完善,并且做到信息对称比较困难,这也导致了资产价值虚假的问题存在比较普遍,受到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市场经济信息很难及时充分地反映出来,公允价值所具备的作用也很难得到有效发挥。

2.会计人员预测和决定财务的能力比较低下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在预测现金往来时经验欠缺,这也直接导致了预测结果的可信度比较低。

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必须提供3~10年的公司盈利预测,最终结果却是预测结果和实际情况相差较大,最终选择把盈利预测添加到自发性公开信息中去,这也能够将上市公司会计人员和领导预测决定财务预测能力很好地体现出来。

3.会计专业人员较少并且综合素质较低现在我国很多会计人员的操作能力较差并且专业知识欠缺,对于市场信息很难及时地洞察,这也直接导致了其很难解决那些比较复杂的资产减值问题,这种情况的存在也会降低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浅谈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浅谈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摘要:管理盈余的重要手段就是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提供给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机会和空间实现对利润的操纵,进而操控企业的财务报表,导致了会计信息的虚伪性。

针对企业资产减值计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措施。

关键词: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原则;资产减值准备1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中存在的问题在需要计提的八项资产减值准备中,常被企业用来进行操纵盈余的是原有制度规定的四项准备,下面依次进行讨论。

1.1短期投资减值准备会计准则规定,我国企业在运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对短期投资进行期末评价时,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单项比较、分类比较和总额比较的方法比较短期投资成本与市价。

如果某项短期投资比较重大(如占整个短期投资10%以上),应按单项比较为基础计算并确定计提的跌价准备。

这给了一些企业灵活选择的空间,使部分企业通过对计提方法的选择———总体、类别和单项,达到左右利润的目的。

1.2坏账准备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

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

坏账准备计提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企业应当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予以合理估计。

这对于那些资产较好,会计核算规范的企业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使财务报告更能真实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之,则成为部分企业调节财务状况的砝码。

1.3存货跌价准备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企业资产减值的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企业资产减值的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企业资产减值的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和不稳定,企业资产减值也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财务问题。

企业需要对其资产定期进行评估和减值处理,以反映其当前价值和未来预期收益。

本文将探讨企业资产减值过程中的内部控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资产评估过程中的内部控制问题企业的资产评估是资产减值的前提,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减值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

资产评估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内部控制问题:1.未及时更新折旧方法折旧方法是资产评估中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如果企业未及时更新折旧方法,可能会导致资产评估的失实。

因此,企业需要对其折旧方法进行定期检查和调整,确保其符合财务会计准则和实际情况。

2.评估人员能力不足资产评估需要专业的评估人员负责,如果评估人员的能力不足,可能会导致资产估值的失真。

因此,企业需要对评估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评估和考核,确保其具备足够的经验和技能。

3.未能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在资产评估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因素,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以保证资产估值的准确性。

如果企业未能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可能会导致资产减值的漏检或误判。

1.缺乏审批程序企业在进行资产减值处理时,需要制定明确的审批程序,避免出现未经授权的资产减值行为。

企业应该确保资产减值的决策经过事先的审批程序,避免误判或漏检。

2.资产减值决策过于主观资产减值的决策应该基于可靠的财务数据和客观的市场情况,避免个人主观判断对减值决策的影响。

因此,企业需要确保减值决策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避免决策过于主观或出现利益冲突的情况。

3.未能充分记录减值信息企业在进行资产减值处理时,需要充分记录相关信息,以保证减值处理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如果企业未能充分记录减值信息,可能会导致企业自查和监管机构的审计难度增大,进而影响企业的信誉和声誉。

三、对策建议针对资产减值过程中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该加强其内部控制机制,确保其资产减值评估和处理的全过程透明、可追溯和规范。

企业资产减值的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企业资产减值的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企业资产减值的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企业资产减值是发生在企业财务会计报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关
键环节之一。

资产减值的内部控制问题主要包括:资产减值计提不准确、资产减值计提时
间延迟、资产减值识别不准确等。

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企业应建立健全资产减值计提制度,明确计提比例、计提依据和计提方法等具体细节,以确保准确计提资产减值。

特别是对于容易发生减值的资产,如存货、固定资产等,要加
强管理,及时调整计提比例,防范资产减值风险。

企业应加强资产减值计提的内部审查和审核机制,确保计提时间的准确性。

可以设置
专门的资产减值审核岗位,负责审核计提准则的合理性和计提数字的准确性,并及时向财
务部门报告审核结果,以确保及时计提资产减值。

企业应加强对资产减值的识别工作,建立健全资产减值风险预警机制。

可以通过定期
开展资产减值风险评估,对存在减值风险的资产进行重点监控,及时发现并识别减值风险,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减值风险。

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的持续监督和改进工作,强化内部控制意识。

可以通过定期开展
内部控制评价,对资产减值相关的内部控制措施进行评估和改进,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保障企业资产减值计提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企业应从建立资产减值计提制度、加强内部审查和审核、加强资产减值识别和建立风
险预警机制、持续监督和改进内部控制等方面来解决企业资产减值的内部控制问题。

只有
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企业才能更好地控制资产减值风险,确保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
真实性。

浅谈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应用中的对策及建议

浅谈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应用中的对策及建议

某些特殊资产则规定应当每年都进行减值测算 , 而不管是否出现减 收回金额方面 的信息都披露得较少。 值迹 象 ,如企 业合 并 形成 的商 誉 以及 使用 寿命 不 确定 的无 形 资产 。 4 .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应用中的对策及建议
对 可 收回 金额 计量 的规定 很 明确 : 该准 则对 可 收 回金额 计量 的 规定很明确 , 指的是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预计未 来现 金 流量 现值 两 者 间较 高者 , 同时 指 出这 两者 中只 要 有一 方高 于 资产 的账面价值 , 就说明资产没有贬值 , 也就不必进行减值测试 了。 禁止转回已提减值准备 :该准则规定 资产减值损失在确认后 是不能在以后期间转回的 ,这条规定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在此 之前 ,一些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经常利用 资产减值转回来操纵利 润 ,该规定明显遏制 了这种行为 从而提高了会计信 息的质量。 3 资产减值在具体处理中存在的 问题 . 资产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规定难以把握。; 隹则中规定 了七款 判断资产可能发生减值迹 象的标准 , 这些标; 隹属于原则性规定 , 且 存在大量不确定性措辞 ,操作 中有一定难度。如第一款规定 :“ 资 产的市价 当期大幅度 下跌 ,其跌幅明显高于 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 常使用而预计 的下跌。 “ ” 大幅度、明显高于”这些词 汇无论从质 的方面还是从量的方面都未能做 出规定 ,完全要凭会计人 员个人 的主 观 臆 断来 决 定 ,判 断 的结 果 会 不 同。 “ 资产 组”较 难确 定 。资产 组 能够 独 立 于 其他 资 产 或 资产 组 产 生现金流入 ,是企业可认定 的最小资产组合。在实务 中资产组的 判 断是 很 复 杂 的 ,主要 表 现 在 :在 确 定 资 产 组 时 没 有一 个 确 定 的 标; 隹,易受人为主观因素 的影响。资产组 的应用需要有与之相适

企业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企业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企业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作者:周本祥来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8年第34期资产减值准备已经实施一段时间了,许多企业按照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要求对自己的资产进行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使企业的账面资产更接近于实际资产;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存在诸多问题,被企业用以进行账面资产和各期利润的调节,导致不少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

本文分析了企业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采取了相应的对策。

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对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按其预计损失金额预先确认损失并计提准备。

从理论的角度讲,如果将资产定义为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那么,当企业的账面成本高于该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时,记录资产减值损失是符合逻辑的,这就是资产减值的实质。

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问题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从短期看企业的经济效益会下降,从长远看却使企业卸掉沉重的包袱,能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竞争力。

企业对某些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可以真实反映企业拥有的资产,有利于管理者对企业的资产有充分的了解,有利于防止企业资产流失,有利于提高管理者对企业资产的管理水平,从而使企业资产发挥充分的作用,为企业以及社会创造更大的利润与价值,但同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也带来一些问题。

1.资产减值准备制度本身的局限性。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关键是确定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

我国采用经济性标准来确定,即只要资产发生减值,当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就予以确认,然而要合理确定各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有较大的难度。

首先我国资产信息和价格市场机制不健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缺乏依据。

国际会计准则与我国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的计量以销售净价作为计量标准,销售净价是以买卖双方自愿的交易为基础的,会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干扰,如供求关系、通货膨胀、人们对新旧资产的偏好等,所以在某一时点上价格会背离其价值。

其次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入账后,由于技术更新、市价持续下跌等原因,资产价值会发生贬损,对其确认和计量远远超出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需多个部门协同认定,甚至需要社会上专业评估机构的帮助,不仅难度大而且时间长,往往滞后于会计信息披露时间。

浅谈固定资产减值问题

浅谈固定资产减值问题

摘要:现代经济环境越发复杂多变,企业必须完善自身治理结构,合理使用固定资产减值会计。

本文首先介绍了固定资产减值的内涵,然后论述了固定资产减值在企业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对完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固定资产减值问题分析完善建议0引言目前,受到利益的驱使,资产高估是我国企业大量存在的问题,这种现象导致了企业对外披露的财务会计报告存在虚增资产和利润的情况,使得公司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其中,固定资产的减值问题尤为突出。

一般情况下,公司确认固定资产减值,可以客观地反映经营收益和应对风险的水平。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使固定资产以真实的价值反映出来,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实质重于形式、稳健性的具体应用。

1固定资产减值内涵解读1.1固定资产的概念。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三个特征的有形资产:①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

②预计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③单项价值较高。

1.2固定资产减值。

是指固定资产预计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表明固定资产发生减值,应计提减值准备,期末按净值列入资产负债表。

计提后不得转回,待处置资产时注销。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固定资产的抵减科目,减少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有利于真实准确地反映公司资产价值变动状况和当前价值,而且能满足会计信息相关性、谨慎性、可靠性、可比性的要求。

2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实际运用中的问题分析2.1人为利用减值准备操纵利润。

不同企业对待固定资产减值有着各自的处理方法。

有的企业以少提来掩盖风险和企业存在的问题,虚增利润,粉饰报表。

例如,有些公司采用“巨额计提,大额转回”的手段变亏为盈,报表看上去十分好看,但却是虚假的,来混淆视听,同时避开市场监管,达到使得人们自愿购买该公司股票,增强职工自信心等目的。

还有些绩优型企业多提来压缩利润,以达到避税的目的。

更有甚者不计提减值准备。

企业资产减值的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企业资产减值的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企业资产减值的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企业资产是企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财务报表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某些资产可能会发生减值的情况,导致企业财务状况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影响企业的经营和生存。

企业资产减值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市场环境变化、技术落后、产品陈旧、合同违约等。

对于企业而言,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及时发现资产减值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保障企业财务状况的稳定。

企业资产减值问题的内部控制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资产账面价值是否准确企业资产的价值与账面上的价值不一定完全相同。

如果企业没有对资产进行合理估价、有时效性的资产清查或者无法确定资产使用寿命等等,都可能导致资产账面价值不准确。

此外,还需要考虑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是否准确。

对此,企业可以建立相应制度,例如企业内部审计体系,明确资产清查、评估、折旧等流程,确保资产账面价值的准确性。

2. 是否及时发现资产减值企业需要明确什么情况下需要对资产进行减值,尤其是对于固定资产而言。

如果企业没有及时发现资产减值情况,就会导致财务报表不准确甚至存在误导性。

企业可以建立定期资产减值检查机制,通过对市场、技术、风险、合同等因素进行评估,及时发现资产减值问题。

在发现资产减值后,企业应当采取相应的减值计提措施,确保财务报表准确性。

3. 决策是否合理企业减值要求的提出,不仅对会计管控有要求,对资产使用部门也有要求。

由资产使用部门提供资产是否发生减值迹象的相关证据,以帮助决策的合理性。

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决策机制,对减值标准和决策程序进行规范,确保决策的公正、合理性。

此外,企业还可以加强内部沟通,提高部门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4. 公告是否规范对于资产减值的公告,企业应当遵守相应法律法规,规范相关程序和流程,以及明确信息披露标准,保障公告的准确性、及时性和透明度。

对于刚性减值项目的公告频率和时点,企业也需要根维权方及时兑现安排,保护利益相关人的合法权益。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走上上市的道路,将自己的命运与公众股东联系在了一起。

在公司财务报告中,资产减值会计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

然而,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资产减值会计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一、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1、难以预测资产减值大多是由于外部环境原因导致,如自然灾害、市场需求变化等。

这些因素往往难以预测,导致企业难以确定资产减值的规模和时间点。

一旦资产减值发生,会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股东利益和市场声誉产生不良影响。

2、难以确认资产减值的确认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技巧,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市场因素、企业绩效等,这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企业往往难以确定资产具体的减值程度,需要用各种方法来进行评估,对会计处理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二、对策1、加强风险管理企业应该加强风险预警和管理,通过分析市场变化、行业竞争、公司绩效等因素,准确评估企业面临的风险等级。

有计划地预测和管理风险,从而降低资产减值的风险。

2、制定合理会计政策关于资产减值会计,企业应该制定合理、科学的会计政策,明确评估方法和程序,并定期进行评估。

在制定会计政策时,要遵循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准则,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公开性,减少财务风险。

3、提高内控水平企业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会计、审计和风险管理体系。

通过加强内控,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化,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从而预防和控制资产减值。

4、加强信息披露企业应该加强信息披露,及时向股东和市场披露有关资产减值和财务风险的情况,让股东和市场更加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

同时,加强公司治理,保护股东权益,提高公司信心和公信力。

总之,资产减值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制定合理的会计政策、提高内控水平和加强信息披露。

这样,企业才能准确反映财务状况,降低财务风险,保护股东权益,提高企业竞争力,迎接未来的挑战。

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引言资产减值是公司会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也是经常被关注的话题。

资产减值会计主要是指企业对其资产进行减值测试,以确定资产账面价值是否超过其可收回金额,若资产账面价值超过可收回金额,则需要减值计提减值准备。

在实际操作中,资产减值会计往往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二、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1. 会计政策选择资产减值的会计政策选择是资产减值会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企业在资产减值测试中可以选择使用成本模型或者公允价值模型。

成本模型是指资产按照成本减值,公允价值模型是指资产按照公允价值减值。

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可能会导致资产减值计提的不确定性,影响公司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 减值测试的不确定性减值测试的不确定性也是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一个问题。

企业在进行资产减值测试时需要对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估计,而这些估计存在不确定性。

减值测试还需要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这同样存在不确定性。

这些不确定性会影响资产减值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资产减值计提的主观性资产减值计提存在主观性,主要体现在估计的过程中。

对于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和可收回金额的估计,需要进行专业判断和分析,而这些判断和分析是存在一定主观性的。

这也可能导致不同企业对于同一资产的减值计提存在较大的差异。

4. 欠账面减值欠账面减值是指当资产账面价值低于可收回金额时,企业未对其进行减值计提或计提不足的情况。

这可能导致企业财务报告的不准确性和误导性,影响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判断。

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滞后性也是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一个问题。

企业对于资产减值的识别和计提通常是基于历史成本和过去发生的事件,而不能及时反映当前市场变化和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

三、对策研究1. 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资产减值会计制度和流程,确保资产减值计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浅谈资产减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资产减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由于相关的制度规定不完善,企业利用新制度进行利润操纵的现象非常严重,文章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依据出发,就我国资产减值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就解决这些问题发表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利润操纵;资产减值;效绩考评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以财会[2000]25号文的形式发布了《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制度〉的通知》,正式颁发了《企业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是完善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统一企业会计核算标准、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有力措施,是我国会计制度改革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与既有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相比,《企业会计制度》在实体内容上进行了较多改动和变化。

其中,对于“资产”这一章作了很大的改动和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对资产要素强调“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这一本质;另外,为进一步贯彻谨慎的原则,将提取减值准备的范围由原来的4项资产(应收账款、短期投资、存货、长期投资)扩大到8项,增加了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委托贷款相应减值准备的计提,这充分体现了会计核算的稳健性原则。

它的实施有利于解决企业的虚盈实亏、高估资产、高估利润的短期行为;有利于企业持续、稳定的长远发展;有利于解决会计信息失实、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但在具体操作上,尚存在一些问题,应注意加以解决。

一、资产减值的相关概念财政部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定义为“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替代了以前的定义“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源”,更加强调了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本质。

如此描述,与美国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资产的定义趋于一致。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6号公告中,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一个特定主体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而获得或控制的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一个企业由于以往的事项的结果而控制的可望带来的经济利益的资源。

浅析资产减值会计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析资产减值会计存在问题及对策

上通过对资产减值 的确认来计算 资产成本 , 即 当资产 负债 表上列示 的价值 低于 可收 回 金额 时, 应 当以历史成本在资产负债表上反 映资产 的价值 , 当历史成本 高于可收 回金额 时按资产 的可收 回金额 在资产 负债表上 列 示 。目的就是反映资产价值 的减少 ,全面 、 公允地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 , 提高信息的准 确性 。 使得企业能够及 时了解资产变动的状 况, 对 资产进行管理与监督 , 提高资产信息
2 . 处置 费用 的确定带有主观随意性 处置 费用主 要是涉及 资产处置 的相关 费用 , 具体包括搬运费、税金 、法律费用 ,
还有为使 资产 达到预定 可使用状态 所发生 的直接 费用等 。 在将来进行资产的处置 , 经 过几年甚至是几十年 , 资产 的取费标 准应该
怎样界定 , 站在现时的角度是不能准确预测 的, 企业在资产的处 置费用选择标准上不可 避免的会加入会计人员的主观臆断 , 所以具 有较强的随意性。
使用价值 、确定可 收回金额时已经考虑了各 种 可能性 因素 , 所 以不再要求对可收回金额
固定资产 在持 续使用过程 中预计产 生的现 金 流人量 ; 为实现固定资产持续使用产生的 现金流人所必需现金 流出量 ; 资产使用寿命 结束时 , 处置 固定资产时的净现金流量。而 这些 预测 ,一方 面需要建立 在假设 的基 础 上, 另一方面需要企业 的管理层具有较高的
了与国际财务会 计准则 的趋 同, 缩小 了我国 企 业会计 准则与 国际准则 之间 的差异 。同
时, 第八号准则也充分考虑 了我 国的实际情 况 ,根据我 国目前 的经济环境 ,在诸多方面 进行了创新 ; 除了规定会计处理的一般原则 外, 还提供 了执行准则规定 的具体指南 , 增 加了准则 的可操作性。

浅谈资产减值对企业的影响因素以及应对措施

浅谈资产减值对企业的影响因素以及应对措施

浅谈资产减值对企业的影响因素以及应对措施罗迎春福建新捷天然气有限公司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经济结构的不断完善,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速度有所放缓,结构更加稳定优化,各行各业都迸发出新的活力,市场竞争加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大部分企业面临着战略转型,企业内的资产面临着减值现象,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与自身的发展,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背景下,首先,阐述了资产减值的相关概念,对资产减值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其次,阐述资产减值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资产减值的相关指标;最后,阐述针对企业资产减值现象提出的建议措施,以求通过合理的建议对企业的资产减值现象提供参考借鉴,最终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企业;资产减值;影响因素;建议措施一、资产减值的相关概念阐述资产减值主要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除了一些特殊的规定以外,资产减值中的资产主要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资产组主要是指企业认定的最小的能够产生资金现金流的组合,单项资产主要是指单个资产,资产减值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合理评估企业的资产价值,防止资产的价值虚增从而虚增企业的利润,资产减值对企业的会计处理和发展进步有明显的作用,其中作用体现为以下几点:首先,资产减值为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的测量提供了量度,因为在我国企业的发展中,大部分虚增资产导致企业利润虚高,通过资产减值等会计处理,可以正确评估企业的资产价值,进而对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其次,资产减值可以合理估计企业的经济损失,由于资产减值清晰地反映了企业资产的实际贬值情况,因此,通过资产减值测量表可以清晰观察出企业的资产公允价值和财务状况,降低潜在的风险水平,提升企业风险应对效益,最终实现企业的良性稳定发展;最后,资产减值可以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决策科学性,由于资产减值能够清晰反映企业的资产情况,因此,通过资产减值报告,企业管理者可以获取企业经营的实际信息,进而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方案,提高管理决策科学性,最终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和有效运营。

浅谈新资产减值准则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新资产减值准则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新资产减值准则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新会计准则发布以来,资产减值准备一直是理论界备受关注的焦点。

一方面,新资产减值准则在遏制财务虚假信息、防范公司舞弊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另一方面,新资产减值准则在实际操作层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文章主要针对该准则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资产减值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中图分类号:f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1-126-02一、新资产减值准则实施中的问题2006年2月15日,我国正式发布新会计准则,并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全面实施。

新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重要举措,新准则较旧准则最大的变化是引入公允价值计量的概念。

现在新准则颁布已过六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开始实行新会计准则。

随着大量理论研究的深入,新准则中存在的部分“水土不服”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其中新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就一直是理论界备受争论的焦点之一。

目前,从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对于资产减值准备的具体规定来看,资产减值准则具体应用中存在如下问题。

1.资产减值准备的计量基础较难确定。

新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二条规定: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准则中的资产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

资产组是考虑到许多企业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而估计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十分困难的实际情况而提出来的,以资产组为单位计量资产可收回金额,能够大大简化计量工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但从我国企业的实际管理水平来看,新准则对于资产组的规定要在企业中得到较好施行有非常大的难度。

一是资产组概念的运用,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水平。

我国绝大多数企业没有编制长期现金流量的惯例,财会人员对现金流量的测算大多缺乏经验,而这恰恰是采用资产组所必不可少的;二是资产组的划分缺乏明确的标准,划分方法不同,直接影响到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不同,容易诱发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三是我国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在辨认资产组时依然会面临许多实际困难。

企业资产减值的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企业资产减值的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企业资产减值的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企业资产减值是指企业在特定的会计期间内,对其资产价值进行重新评估,发现资产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所进行的调整。

在企业运营中,资产减值可能会受到市场变化、经济环境、行业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对企业资产减值进行内部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可有效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本文将分析企业资产减值的内部控制问题,并对应的对策进行探讨。

1.信息披露不透明企业资产减值的内部控制问题之一是信息披露不透明。

企业对资产减值的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准确,或者有意隐瞒实际情况,从而误导投资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认知。

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无法准确评估企业的价值,导致市场出现不良反应,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发展。

2.评估方法不当企业资产减值的评估方法不当也是一个内部控制问题。

如果企业采用了不合理的评估方法,比如过于乐观的预测未来现金流量,或者过度保守的贴现率,都可能导致资产减值的计提不足或者超额。

这将使企业的财务报表失真,误导利益相关方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

3.监管不力企业内部对资产减值的监管不力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如果企业管理层对资产减值的评估和计提失控,或者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和监督,都可能导致资产减值准备金的不足,进而使企业财务报表失真。

这可能导致企业面临法律责任、处罚、以及金融机构的不良反应,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二、对策探讨1.加强内部审计企业应加强内部审计,确保对资产减值的评估和计提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

内部审计部门应当独立于企业其他部门,对资产减值进行全面的审计和监督,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改进措施。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确保内部审计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2.规范信息披露企业应加强对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确保披露及时、准确、完整。

企业可以通过财务报表、年度报告、董事会会议纪要等形式,公开披露资产减值的相关信息,向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传递准确的财务信息。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确保披露的合规性和真实性。

企业资产减值的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企业资产减值的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企业资产减值的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摘要】企业资产减值是一个重要的财务问题,而内部控制在这方面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本文围绕企业资产减值的内部控制问题展开探讨,首先分析了现有文献相关研究,然后详细讨论了建立健全的资产评估制度、加强资产风险管理、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和落实资产减值测试要求等对策。

通过对这些对策的分析和讨论,本文得出了一些结论和建议,包括总结回顾现有状况、展望未来发展、以及探讨研究的实际价值。

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应对资产减值问题,提高内部控制水平,保障企业的财务稳健运行。

【关键词】企业资产减值、内部控制、资产评估制度、资产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体系、资产减值测试、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文献综述、总结回顾、展望未来、研究价值。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企业资产减值是企业财务报表中一个重要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金融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大,企业资产减值的风险也在逐渐增加。

企业在面临经济下行压力、行业竞争加剧、市场变化快速等情况下,容易面临资产价值下降的风险。

资产减值问题不仅仅涉及到企业的财务状况,更涉及到企业的经营方向和管理机制。

如果企业没有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容易导致资产减值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从而进一步加大企业的风险。

对企业资产减值的内部控制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企业资产减值的内部控制问题,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有效应对资产减值风险,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企业资产减值是一个影响企业盈利和财务健康的重要问题,而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对企业资产减值的内部控制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有效的对策,为企业在这一方面提供指导和建议。

具体而言,本研究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企业资产减值的内部控制问题进行全面剖析,深入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常见的应对策略。

资产减值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资产减值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Finance金融视线0642018年4月 资产减值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共依兰县委党校 葛春元摘 要:本文通过对现行会计准则的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资产减值会计的相关理论和企业在资产减值处理中的一些模糊点,提出我国现行资产减值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现行资产减值会计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资产减值 会计准则 资产减值会计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4(b)-064-021 资产减值概述1.1 资产减值定义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准则》这样定义资产减值:“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

并对资产进行了如下限定:“本准则中的资产,除了特别规定外,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

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

”1.2 资产减值的提取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会计期末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

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即提取资产的减值准备。

很明显,可收回额的计算,成为计提资产价值的关键。

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处置费用包括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金、搬运费以及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

2 减值处理中存在的问题2.1 值的确认和计量难度较大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要求采用以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为标准,但是我国市场机制尚不完善,想要不费力地获取资产的公允价值是不太现实的。

因为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是有限的,对于会计中诸多资产的确认、计量极有可能会超过会计人员的知识范畴,与资产相关诸多要素的确认也无法脱离会计人员的自我判断能力。

企业资产减值的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企业资产减值的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企业资产减值的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企业资产减值是指企业资产价值因外部环境变化或内部原因而下降的现象。

在企业内部控制中,资产减值的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对企业的财务稳健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企业资产减值的内部控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探讨。

一、内部控制问题分析1. 缺乏全面的资产价值评估机制企业在资产减值方面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缺乏全面的资产价值评估机制。

在企业内部控制中,资产评估应该是一个全面的流程,包括对资产的实际价值、市场价值以及其它影响价值的因素进行全面评估。

但是在很多企业中,对于资产的价值评估工作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导致资产价值的真实情况无法得到准确反映。

2. 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的过度保守在企业内部控制中,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的选择对资产减值的预警和处理至关重要。

一些企业在这方面存在过度保守的现象,对于资产的价值下降情况没有及时做出反应,导致资产减值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3. 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在资产减值的内部控制中,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可能会导致对资产减值问题的忽视。

企业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评估资产减值风险,从而有效地降低资产减值造成的损失。

4. 内部控制流程不畅企业在资产减值的内部控制中,内部控制流程的不畅可能会导致资产减值问题未能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

企业需要通过优化内部控制流程,确保资产减值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处理。

二、对策探讨企业资产减值是一个重要的内部控制问题,对企业的财务稳健和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建立全面的资产价值评估机制、合理选择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以及优化内部控制流程等对策,可以有效地解决资产减值的内部控制问题,确保企业的财务稳健和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由于相关的制度规定不完善,企业利用新制度进行利润操纵的现象非常严重,文章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依据出发,就我国资产减值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就解决这些问题发表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利润操纵;资产减值;效绩考评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以财会[2000]25号文的形式发布了《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制度〉的通知》,正式颁发了《企业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是完善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统一企业会计核算标准、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有力措施,是我国会计制度改革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与既有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相比,《企业会计制度》在实体内容上进行了较多改动和变化。

其中,对于“资产”这一章作了很大的改动和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对资产要素强调“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这一本质;另外,为进一步贯彻谨慎的原则,将提取减值准备的范围由原来的4项资产(应收账款、短期投资、存货、长期投资)扩大到8项,增加了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委托贷款相应减值准备的计提,这充分体现了会计核算的稳健性原则。

它的实施有利于解决企业的虚盈实亏、高估资产、高估利润的短期行为;有利于企业持续、稳定的长远发展;有利于解决会计信息失实、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但在具体操作上,尚存在一些问题,应注意加以解决。

一、资产减值的相关概念财政部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定义为“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替代了以前的定义“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源”,更加强调了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本质。

如此描述,与美国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资产的定义趋于一致。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6号公告中,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一个特定主体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而获得或控制的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一个企业由于以往的事项的结果而控制的可望带来的经济利益的资源。

”从三者对资产要素的表述,可以看出,持有资产的根本目的即为获取未来的经济利益。

那么,资产的账面价值就应当为企业要求得到的最低的可收回价值。

否则,就不可能体现资产的这一本质特征。

如果持有期间,由于企业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资产的可收回价值减少,根据资产定义的内在要求,就应当将可收回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使资产以可收回价值表示,真正体现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

若资产可收回价值提高,则根据谨慎性原则,在已计提的减值范围内进行冲销。

因此,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使资产以真实价值反映,是资产定义的内在要求决定的,也进一步遵循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

对于资产减值的概念,国际会计准则认为资产减值就是资产账面金额超过可收回金额部分的差额。

我国的统一会计制度则是强调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也就是说资产减值是在谨慎性原则下,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

但可能发生的损失具体指哪一方面并未统一明确,而是在具体资产项目减值损失计量的内容当中做出不同资产减值损失的描述。

二、资产减值中存在的问题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专列一节来规范有关资产减值的相关处理,针对资产减值的确认、计提、计量、批露及相关内容作了规定。

但是,对企业资产减值会计核算只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制度中作了少数几项特殊的规定,并未做出全面系统的规范,形成独立的资产减值准则。

对资产减值计量基础缺乏统一标准,对一些财务处理尚未形成明确一致的方法,导致在会计实务中缺乏可操作性。

为此,有必要对资产减值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确认与计量难度较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关键是确定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

我国采用的是经济性标准,只要资产发生减值,即当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就予以确认。

然而,要合理确定各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有较大的难度。

因为:1.我国目前资产信息、价格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使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缺乏依据。

2.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入账后,由于技术更新、市价下跌等原因,会发生价值贬损。

对其确认和计量远远超出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需多个部门协同认定,甚至需要企业外部的专业评估机构才能认定。

不仅难度较大,而且时间往往滞后于会计信息的披露时间。

3.应收款和对外投资的减值要根据债务企业和被投资企业财务状况及持续经营状况认定。

这项工作就目前来说,在我国还很难做到。

4.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资产减值准备要逐项确认和计量(应收款的坏账准备虽然是按比例提取,但提取比例是在逐项分析可收回性的基础上确定的)。

企业资产的种类多,要对成千上万种资产的可变现或可收回净值逐一确认和计量,难度太大。

(二)计提被滥用1.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成了上市公司操纵盈利的手段。

上市公司利用“计提准备”操纵盈余的方式主要有:一是集中在某一年巨额计提准备,造成当年巨亏,来年可轻装上阵,不提或少提准备,为利润增长埋下伏笔。

二是往年先多提资产减值准备,当年部分冲回,以调控盈余。

三是不计提或少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虚增利润。

资产减值准备之所以被上市公司大肆用来操纵盈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由于《企业会计制度》对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只作了原则规定,计提标准及比例则由企业根据情况自行确定,这在客观上为上市公司利用计提调节盈余提供了可能。

(2)由于实行连续两年亏损将ST处理,三年连续亏损将暂停上市及退市的规定,一些亏损公司便充分甚至过度利用会计政策,在亏损一年后的第二年,往往会不提或少提资产减值准备,以争取盈利避免ST处理;另一些三年连续亏损的公司则在最后一年大幅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希望借助这种“一次性处理”的做法,博取公司最终盈利的可能和恢复上市的机会。

(3)上市公司在以前年度虚增了收入、隐瞒了费用,从而形成了较严重的“资产泡沫”。

为了释放风险,计提巨额资产减值准备,对资产负债进行清理。

2.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成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逃避债务的手段。

我国许多上市公司对控股股东的应收款、借款担保等全额或大比例计提资产减值。

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殊,在非流通股中,国有企业占绝对控股地位,存在“一股独大”现象,而“一股独大”又带来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大股东长期控制着上市公司的人财物;除此以外,上市公司对其他单位的欠款大比例计提坏账准备,也有内外勾结逃避债务的可能。

(三)外部监管难度大1.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公允性难以衡量。

短期投资市价、存货可变现净值、长期资可收回金额、应收款可收回金额、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等资料是企业确认和计量资产减值准备的基础。

其中“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

依据相关的估计数据确定“可变现净值”,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其结果会因人而异。

“可收回金额”中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需预计未来一定期间现金流入量和贴现率,更具有不确定性,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弹性过大,使计提不仅缺乏衡量标准,而且缺乏制约手段。

2.资产减值准备再确认缺乏权威性。

客观地讲,企业外部人员对企业的资产性态、使用价值知之甚少。

因此,注册会计师、证券监督管理机关、审计机关等部门对企业确认的减值进行再确认缺乏权威性。

三、我国现行资产减值会计状况的成因我国目前这种滥用减值会计进行利润操纵的状况是如何产生的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一)内因:企业自身动机所致作为上市公司,公司往往负有为所属集团或其控股公司向市场筹集资金的任务,尤其是现阶段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健全,而企业获得上市资格也并不容易。

因此,作为稀缺的壳资源,上市公司在整个集团乃至某个地区中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而为了避免由于连年亏损造成壳资源的丧失,公司进行违法违规的利润操纵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外,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初次发行股票或配股都规定了一系列必备的条件,企业为了发行新股或配股也有了财务包装的动机。

而作为非上市公司,比如一些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这些企业为了完成承包任务或相应的计划利润,或是为了偷逃税款或为下年度完成经济指标留下空间,从而任意调高或调低利润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此外,在一些地方,由于“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现象存在,这也是企业内部产生利润操纵的动机之一。

(二)外因:相关会计规定不完善,现有规定可操作性不强所致上文已经提及,我国目前还没有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单项会计准则,有关规定都体现在《企业会计制度》和个别的会计准则中,因此,对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并不系统。

首先,各项资产确认标准不一,而且对于如何判断一项资产是否存在减值的规定也不甚明确,有的虽然在制度中规定了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几种情况,比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资产,但是如何确定企业存在上述情况还没有具体的规定,因此在操作中有较大的随意性。

其次,对于资产减值准备计量的规定也不具体,对于计量的关键—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并没有详细的说明。

实际情况往往是企业“结合”自身的情况确定一个减值计提比例,按照资产账面价值和比例的乘积确定本期应该计提的减值准备,简直就是一场有趣的数字游戏。

最后,提取资产减值准备的可操作性受到环境上的限制。

我国目前的资产信息和价格市场尚不透明和完善,从而使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缺乏一定的资料基础。

即使上市公司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这些准备的提取是否体现了会计信息的公正性、客观性也难以衡量。

四、相关的解决对策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减值准备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主观随意性,而造成目前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这些原因,笔者提出以下几点解决对策:(一)建立完善的企业效绩考评体系企业运用各种手段进行会计报表粉饰的内在动因主要来自于外界对其经营业绩的考评要求。

为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企业效绩考评体系,把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考核结合起来,改变以往只重视结果(如利润),而不重视考察形成结果的程序和过程的做法。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目前利润操纵的严重问题,并有助于引导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加快相关具体准则的制定上文已述及,现有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缺乏系统性,在实务中也已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因此制定一个系统并且完善的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准则已被理论界和实务界提上日程。

在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和计量上,新准则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实务的可操作性,针对目前我国价格市场不完善和会计人员水平不高的现状,只有加强其操作性才能降低利润操纵的可能性,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进一步健全和发展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由于我国的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尚不完善,无论是企业、中介服务机构还是证券管理机构都很难获得公司各种投资、存货当前合理的市场价格,导致计提工作不仅缺乏衡量标准,而且缺乏制约手段。

因此,只有完善信息价格市场和资产评估体系,企业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市价才能得到公正合理的反映,让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有章可循,体现会计核算的公允性和客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