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机质下降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原因
14级农学系赫文学2144122080
一、用养失调是地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由于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农户缺乏长远的大农业持续发展思想,只用地不养地,掠夺式经营。由于连年耕种携走土壤中大量有机质, 而归还甚微且质量差, 造成有机质逐年减少。
二、方式不当。连年耕翻、盲目加深耕层、黑土层被打乱, 耕层下面的沙瘠土翻入耕层, 加速了土壤沙化程度, 同时由于耕层的渗水差和经常湿整地湿播种, 土壤结构遭到破坏, 致使土壤紧实、坷垃多。
三、土流失及风蚀严重。频繁的旱、涝、风灾造成了沃土流失严重,岗地沙化严重,加之连年耕翻、平作, 防风固沙能力差, 有机质含量降低、品质变差四、制度混乱。没有建立合理的轮作、耕作、施肥制度。家庭承包经营的规模不适度, 轮作制度被打乱, 造成了大量的重迎茬面积。土壤中个别元素奇缺,加速了土壤肥力下降。
五、地水土流失特别是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破坏极大,东北黑土区土壤有机质每年以千分之一的速度递减,每年流失的土壤养份价值达5~10 亿元。由于水土流失侵蚀沟切割,每年损失粮食14.14 亿kg,合人民币 5 亿多元。中国工程院“东北地区有关水土资源配置、生态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战略问题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东北黑土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34%;近50 a 来,黑土层平均流失了一半,表层有机质含量减少了1/3~1/2,长此以往东北黑土将流失殆尽。此外,吉林省30 ㎝以下的薄层黑土面积已占黑土总面积的42%,其中小于20 ㎝的“破皮黄”已占14.6%。目前东北黑土区水蚀面积不断增加,目前大约为20 万km2,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大约有11 万多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已由20 世纪50 年代的24 292 km2 增加到2000 年的45 106 km2,而且近年来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与此同时,黑土层厚度明显变薄,坡耕地年流失厚度超过1㎝,土壤养分也随之下降。据1979 年的第 2 次普查统计,黑土层厚度在16~72㎝,平均约为44 ㎝。可到了2003 年以后,黑土层厚度在40㎝以下的约有50%,许多地方的黑土层已经消失,土壤有机质也从开垦前的8%~10%下降到如今的3%左右。据吉林省的调查和定位观测资料,近20 a 来,在一般的耕种施肥条件下, 寒地黑土耕层有机质含量平均每年下降0.01%。由于有机质减少,一系列土壤理化性质都相应发生变化,土壤肥力随之降低。寒地黑土分布区多数为波状起伏的漫岗地形,因坡长较大,土壤易遭受雨水冲刷,形成片蚀与沟蚀。一些地方每年因片蚀而失去土层8 mm。又因土壤的冻融过程,春季土壤表层极为疏松,而此时干旱多风,因而风蚀现象也较为严重。据1999 年全国第 2 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统计, 东北寒地黑土区土壤侵蚀面积为74 326.2 km2,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6.7%, 中强度侵蚀已占到总侵蚀面积的46.3%。由于侵蚀,寒地黑土地腐殖质层厚度不断减薄。吉林省的统计资料,全省寒地黑土腐殖质层厚度为20~30 cm, 而开垦前自然寒地黑土地腐殖质层厚度大多在50cm 以上。肥沃的寒地黑土已有近40%的面积已经失去或接近失去肥沃土层。4 东北平原土壤结构理化分析三江平原面积350 000 km2,大部分海
一是越来越多的化肥使用和高产量品种的推广及复种指数的提高造成土壤中的养分耗竭,只用地、不养地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普遍现象。二是省时、省力已成为我国当代农民选择生产方式时所考虑的首要因素,出现大面积的秸秆焚烧和全方位的化学除草现象,降低了土壤碳回归指数,而且严重污染了环境。三是有机肥投入的减少是土壤有机质降低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