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理解性默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
1.苏轼的《前赤壁赋》中可与《后赤壁赋》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一句相映成趣的句子是“(),()”。

2.《赤壁赋》中描绘出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
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语句是:(),()。

3.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
的心境的句子:(),()。

4.苏轼游赤壁,先写月出之前的江上美景:
(),()。

此时的苏轼:(),(),()。

展现出一个“诗酒苏轼”的形象。

5.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了自己对同学舍的求
学者毫无羡慕,在于“(),()”。

苏轼在《赤壁赋》中以“(),(),()”等行为描写来表现自与友人刚泛舟游玩时的怡然自得。

6.苏轼在《赤壁赋》开头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和环境后,用“(),(),()”来描写自己和客人在这清风明月下的惬意行为。

7.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诗句是:(),()。

8《.赤壁赋》开头苏轼以“(举酒属客),(),()”三句写出主客共饮、兴之所至、信口吟诵
的动人画面,让人不禁陶醉其中。

9.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召唤月亮
飞行的句子:(),()。

11.苏轼《赤壁赋》中“(月出于东山之上),()”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亮在夜空中令人不易察觉的缓
慢移动的状态。

12.苏轼《赤壁赋》中,“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
上的满月从东面天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
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的语句是(),()。

13.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
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

14.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一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从东山之上升起的月亮在夜空中
缓缓移动的情形。

15.秋江风光向来为文人所钟爱,如苏轼《赤壁赋》中“(),(),()。

(),()”。

16.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诗句是:(),()。

17.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
句子是:(),()。

18.苏轼游赤壁,描写的月出之后的江上美景是:(),();此时的苏轼:(),()。

展现出一个“洒脱苏轼”的形象。

19.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
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

20.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了“我欲乘风归去”的出
世情怀,《赤壁赋》中对这一情怀做了更为具体的表述,相
关语句是:(),
();(),()。

21.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飘荡,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
乘风飞行,飘飘忽忽升入仙境里去的句子:
(),();(),()。

2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出自己飘飘然像脱离了人世,升入仙境的两句是:(),()。

23.《赤壁赋》中,写飘飘欲仙的神态,好像身体在天
空中,驾着风飞行,脱离了现实社会,不知道哪里是尽头,
并抒发了作者心旷神怡的心情和飘然欲仙的超然之乐的语
句是:(),();(),()。

24.描写诗人行舟的感觉,像身上长上了翅膀:
(),()。

25.苏轼扣舷而歌,哪两句歌词写被贬的苏轼依然希望
回到朝廷,得到皇上的重用:(),()。

26.诗人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

27.表明客人洞箫所述情感的句子:(),()。

28.写客人箫声之悲伤幽怨的句子:(),(),(),()。

29.客人吹箫停止,其乐音犹在耳畔,相关表达:
(),()。

30.侧面描写客人箫声极其感人的句子:
(),()。

3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从侧面写出洞箫声的魅力和吹奏效果。

32.《赤壁赋》中苏轼用大胆的想象来描绘箫声超强感
染力的两句是“(),()”。

33.苏轼《赤壁赋》中的“(),()”两句通过写蛟龙和寡妇的反应,从
侧面表现箫声的悲凉。

34.《赤壁赋》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蛟龙听了飞舞
起来,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的身世凄凉,
不禁泣下的语句是:(),()。

35.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
怨的语句是:(),()。

36.《赤壁赋》一文中,作者用“(),(),(),(),()。

(),()”描写了“吹洞
箫者”的箫声效果。

37.用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
(),()。

38.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
怨的句子:(),()。

39.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
而下的军容之盛。

40.描述赤壁大战中曹军阵容庞大、气势恢宏的句子:(),()。

41.《赤壁赋》中描写曹军连克荆州、江陵后顺流而下
时军容盛况的句子是:(),()。

42.苏轼《赤壁赋》中通过“(),()”人生短暂,个体渺小。

写曹操斟酒祭江、执矛吟诗的骄态,极力渲染其不可战胜52.客子愧比曹操,用比喻手法感慨生命短暂而渺小的
的赫赫声势。

句子:(),()。

43.描写赤壁之战中曹操英雄形象的句子:53.成语“沧海一粟”由苏轼《赤壁赋》中的
(),()。

(),()
44.《赤壁赋》中客人把自己和曹操进行了对比:曹操演化而来。

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54.《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曹操当时是(),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而你我只是“举匏樽以相属”。

(),()。

45.苏轼在《赤壁赋》中用舳舻和旌旗概括了曹操军队55.用比喻手法写生命之渺小的诗句是:
的军容之盛,紧接着说“(),(),(),()。

()”。

56.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
46.写作者荡漾江中,与麋鹿为伴的句子是:句子是:(),()。

(),57.苏轼在《赤壁赋》中,客人先为生命个体感到渺小()。

而感伤,接着又感慨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永恒的句子是
47.苏轼在《赤壁赋》中面对眼前山川,感慨连一代枭“(),()”。

雄曹操都己了无陈迹,而自己与朋友只是江边的渔夫、樵58.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夫之类,只能“(),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
(),()”。

(),()。

48.苏轼的《赤壁赋》中,作者写划着一只小船,在船59.借客人之口来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
上相互劝酒的句子是:(),息的语句是:(),()。

()。

49.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60.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暂,并向往大江永(),()。

恒的名句是:(),
50.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很短暂,人活在世界()。

上就像一种仅能存活一天的生物的句子是:61.苏轼在《赤壁赋》中感叹自己的命运时,希望与神()。

仙和明月同在的两句是:(),
51.苏轼《赤壁赋》中的“(),()。

()”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慨叹62.客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于是产生
了“(),()”();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世界,
的成仙想法。

()。

63.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语句是:73.苏东坡以回答客人的方式,在《赤壁赋》中另一种(),()。

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

它紧扣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
64.苏轼认为万物都是永恒的,先以“水”为例论证:辩证关系,来攻破客人“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后以“月”为例论理想,指出我们若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眨眼之间,万事
证:(),()。

万物都在变化的语句是:(),
65.在《赤壁赋》中,针对客人对人生短促,生命无常()。

又指出如果从不变的角度观察,的感慨,苏轼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了“(),则万物都是无尽的语句是(),();(),()”的()。

观点。

74.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
66.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

减的哲理的句子:(),(),75.苏轼在《赤壁赋》中假托苏子口吻阐述变与不变的(),()。

道理,他说从变的角度看,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在发生变
67.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化,紧接着说:“(),(),()。

(),()!”
68.《赤壁赋》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运行规76.苏轼认为,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对于事物的取用要
律的名句是:(),做到:(),()。

()。

77.文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
69.苏轼在与客游赤壁时面对月与水感喟,从“变”的角(),()。

度阐发自己哲理思考的句子是“(),78.苏轼认为,有两样东西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

每个人都可享用,这两样东西是:(),
70.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时()。

刻在变动,然而,“(),79.写清风明月为吾享用的句子:(),(),()”。

(),(),()。

71.《赤壁赋》中,客哀叹人生短暂,羡慕长江无穷,80.写清风与明月可激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
苏子以“(),()”语句是:(),()。

开导他不必羡慕外物。

72.苏轼认为,如果从变化的角度看世界,赤壁赋
壬rén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
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1.苏轼的《前赤壁赋》中可与《后赤壁赋》中的“山高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月小,水落石出”一句相映成趣的句子是“(清风徐来),(水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波不兴)”。

羽化而登仙。

2.《赤壁赋》中描绘出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

歌曰:“桂棹zhào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语句是:(清风徐来),(水波不
兮兰桨,击空明兮溯sù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兴)。

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 3.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sù;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的心境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之潜qián蛟jiāo,泣孤舟之嫠妇。

4.苏轼游赤壁,先写月出之前的江上美景:(清风徐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来),(水波不兴)。

此时的苏轼:(举酒属客),(诵明月之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诗),(歌窈窕之章)。

展现出一个“诗酒苏轼”的形象。

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 5.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了自己对同学舍的求
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学者毫无羡慕,在于“(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若人也)”。

苏轼在《赤壁赋》中以“(举酒属客),(诵明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等行为描写来表现自与友人刚泛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舟游玩时的怡然自得。

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xié苏轼在《赤壁赋》开头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
6.
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事件和环境后,用“(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悲风。

”之章)”来描写自己和客人在这清风明月下的惬意行为。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7.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诗句是:
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8《.赤壁赋》开头苏轼以“(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歌窈窕之章)”三句写出主客共饮、兴之所至、信口吟诵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的动人画面,让人不禁陶醉其中。

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9.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召唤月亮
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飞行的句子:(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1.苏轼《赤壁赋》中“(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
斗牛之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亮在夜空中令人不易
察觉的缓慢移动的状态。

12.苏轼《赤壁赋》中,“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
上的满月从东面天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
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的语句是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13.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
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14.在《赤壁赋中》,苏轼用“(徘徊于斗牛之间)”一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从东山之上升起的月亮在夜空中缓
缓移动的情形。

15.秋江风光向来为文人所钟爱,如苏轼《赤壁赋》中“(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16.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诗句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17.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
的句子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18.苏轼游赤壁,描写的月出之后的江上美景是:(白露
横江),(水光接天);此时的苏轼:(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展现出一个“洒脱苏轼”的形象。

19.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
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0.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了“我欲乘风归去”的出
世情怀,《赤壁赋》中对这一情怀做了更为具体的表述,相
关语句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1.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飘荡,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乘风飞行,飘飘忽忽升入仙境里去的句子:(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出自己飘飘然像脱离了人世,升入仙境的两句是:(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3.《赤壁赋》中,写飘飘欲仙的神态,好像身体在天
空中,驾着风飞行,脱离了现实社会,不知道哪里是尽头,并抒发了作者心旷神怡的心情和飘然欲仙的超然之乐的语
句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4.描写诗人行舟的感觉,像身上长上了翅膀:(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5.苏轼扣舷而歌,哪两句歌词写被贬的苏轼依然希望回到朝廷,得到皇上的重用:(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26.诗人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27.表明客人洞箫所述情感的句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28.写客人箫声之悲伤幽怨的句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29.客人吹箫停止,其乐音犹在耳畔,相关表达:(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30.侧面描写客人箫声极其感人的句子:(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从侧面写出洞箫声的魅力和吹奏效果。

32.《赤壁赋》中苏轼用大胆的想象来描绘箫声超强感染
力的两句是“(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3.苏轼《赤壁赋》中的“(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
之嫠妇)”两句通过写蛟龙和寡妇的反应,从侧面表现箫声
的悲凉。

34.《赤壁赋》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蛟龙听了飞舞
起来,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的身世凄凉,不禁
泣下的语句是:(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5.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
幽怨的语句是:(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6.《赤壁赋》一文中,作者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描写了“吹洞箫者”的箫声效果。

37.用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8.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
怨的句子:(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9.在《赤壁赋》中,苏轼用“(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
之盛。

40.描述赤壁大战中曹军阵容庞大、气势恢宏的句子: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41.《赤壁赋》中描写曹军连克荆州、江陵后顺流而
下时军容盛况的句子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42.苏轼《赤壁赋》中通过“(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写曹操斟酒祭江、执矛吟诗的骄态,极力渲染其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

43.描写赤壁之战中曹操英雄形象的句子:(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44.《赤壁赋》中客人把自己和曹操进行了对比:曹操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驾一叶之扁舟);曹操当时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而你我只是“举匏樽以相属”。

45.苏轼在《赤壁赋》中用舳舻和旌旗概括了曹操军队的军容之盛,紧接着说“(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46.写作者荡漾江中,与麋鹿为伴的句子是:(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47.苏轼在《赤壁赋》中面对眼前山川,感慨连一代枭
雄曹操都己了无陈迹,而自己与朋友只是江边的渔夫、樵
夫之类,只能“(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48.苏轼的《赤壁赋》中,作者写划着一只小船,在船
上相互劝酒的句子是:(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49.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50.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很短暂,人活在世界
上就像一种仅能存活一天的生物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

51.苏轼《赤壁赋》中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慨叹人生短暂,个体渺小。

52.客子愧比曹操,用比喻手法感慨生命短暂而渺小
的句子:(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53.成语“沧海一粟”由苏轼《赤壁赋》中的(寄蜉蝣
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演化而来。

54.《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
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55.用比喻手法写生命之渺小的诗句是:(寄蜉蝣于天
地),(渺沧海之一粟)。

56.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57.苏轼在《赤壁赋》中,客人先为生命个体感到渺小
而感伤,接着又感慨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永恒的句子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58.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59.借客人之口来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
不息的语句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60.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暂,并向往大江
永恒的名句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61.苏轼在《赤壁赋》中感叹自己的命运时,希望与神
仙和明月同在的两句是:(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62.客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于是产生了“(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成仙想法。

63.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语句是:(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64.苏轼认为万物都是永恒的,先以“水”为例论证:(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后以“月”为例论证:(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65.在《赤壁赋》中,针对客人对人生短促,生命无常
的感慨,苏轼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了“(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观点。

66.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
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67.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68.《赤壁赋》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运行规
律的名句是:(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
一瞬)。

69.苏轼在与客游赤壁时面对月与水感喟,从“变”的角度阐发自己哲理思考的句子是“(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70.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时
刻在变动,然而,“(自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
尽也),(而又何羡乎)”。

71.《赤壁赋》中,客哀叹人生短暂,羡慕长江无穷,
苏子以“(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开导他不必羡慕外物。

72.苏轼认为,如果从变化的角度看世界,(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世界,(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73.苏东坡以回答客人的方式,在《赤壁赋》中另一种
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

它紧扣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
辩证关系,来攻破客人“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指出我们若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眨眼之间,万事
万物都在变化的语句是:(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又指出如果从不变的角度观察,则万物都是无尽的语句是(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74.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75.苏轼在《赤壁赋》中假托苏子口吻阐述变与不变的
道理,他说从变的角度看,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在发生变
化,紧接着说:“(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76.苏轼认为,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对于事物的取用要
做到:(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77.文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78.苏轼认为,有两样东西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
每个人都可享用,这两样东西是:(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79.写清风明月为吾享用的句子:(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80.写清风与明月可激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
语句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