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中学“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

实施德育导师制的方法和步骤

1、摸底调查

(1)调查并确定能够胜任德育导师的教师。

(2)调查需要受导的学生及辅导的主要内容(学习、道德、行为、心理等);(受导学生名单由各班主任提供并填写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主要是问题生、学困生、家庭特殊的学生等。)

2、德育导师的确定及使用

(1)担任德育导师的对象:全体教职员工。

(2)德育导师的确定:根据自主、公开的原则,以年级段为单位,采取个人自愿和集体推荐相结合的办法,由学校德育导师制工作小组初步确定人选,报学校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审定。

(3)使用办法:

领导小组在确定德育导师的人选后,在各班提交受导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最后确定,每学年确定一次。

每个班级为一个导师组,由班主任担任导师组长,本班导师原则上由任科教师担任,一名德育导师指导2—3名学生。

3、导师的工作方法

德育导师采取的工作方法主要有:

(1)、“身教”育人、人格熏陶。导师只有重视自身的人格修养,注重身教,才能以自己的模范人格为学生树起前进的目标,导师应以自身的人格魅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格的塑造。

(2)、交流谈话、心理相容。导师通过经常性地与学生谈话,以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走进学生的心田,建立心理上的认同,达到心理相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可以根据导师自己的特点与学生的特点运用有特色的交流方式,如可以有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操作技巧运用到导师制工作中,运用行为科学的可操作性的技术来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可以通过周记、书信等方式和学生进行“笔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健全人格;也可以利用学校网站论坛、电子信箱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为学生分担烦恼和忧愁。

(3)、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导师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的能力,激发学生自我调节的内部动机,通过学生对自己心理和行为上积极主动的自我调节,达到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目的。

(4)、教育与研究相结合。导师把教育学生看作是一项日常工作,同时也是一个研究的课题,对于所引导的过程与效果进行记载、分析,撰写个案分析材料,定期开展研讨,促进理论与实践上的交流与完善,不断提高“导”的水平。

六、德育导师的主要职责和工作制度

(一)、德育导师的主要职责:

1、班级德育工作小组导师制定义

班级德育工作小组导师制是指在学校德育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班主任负责制的全体任课教师参与承担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某一项或几项工作的导师制。

2、班级德育导师工作小组长(班主任)职责

全面负责本班德育工作的实施;负责班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纪律教育、班级日常管理;协调本班其他德育导师的工作;总结上周本班存在的问题及下周德育工作目标;协助其他导师工作。

3、非班主任德育导师职责

1)、每位导师选择2—3名受导学生(兼顾1—2名后进生)。

2)、导师工作职责五项

可以归纳为“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具体有以下职责:

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②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检查和督促学生的行为习惯。

③负责学生的学业指导,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解决学业上的困难。

④帮助学生解决生活、生理、心理上的困惑,做学生重量的长辈,心理上的医生,生活中的益友。

⑤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积极争取多方协作。

(二)、导师工作制度

1、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制度。对每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轨迹。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及社会关系详细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兴趣爱好的一般状况;学生心理、生理、身体健康状况;对学生每月的表现及每次考试成绩逐一登记,分析对照。

2、谈心辅导与汇报制度。每2周至少与结对学生谈心(面谈、书信、周记等)辅导一次,并记录辅导内容,学生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

3、建立家长联络制度。每月至少一次电话访问,每学期至少一次家访,导师必须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包括家庭的结构(单亲、重组更要作为重点)。

4、特殊案例会诊制度。定期召开德育导师会议,组织导师对个别受导学生特殊情况进行会诊,针对存在问题,共同研究对策。

七、考核评估。

学校成立“德育导师制工作”指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形成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的工作检查、督促、评估制度。每学年由领导小组对导师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考核,考核采用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一是每位导师的工作手册记录情况;二是受导学生和家长对导师工作的评价;三是受导学生的实际表现(包括品德和学习情况);四是其他教师的评价。具体分值分配:工作手册(30%)+受导学生与家长评分(20%)+受导学生实际表现(30%)+其他教师评分(20%)。考核的结果作为教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八、工作要求

1、各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切实提高对“德育导师制”重要性的认识,学校将建立实施“德育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分管领导,明确工作职责,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2、要及时总结经验。“德育导师制”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一体化管理制度,因此,在试行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学校要善于发现和总结经验。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学校现有教育资源,借鉴、整合已往成功经验,使导师制更具有生命力。另一方面,要勇于创新,鼓励年级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切实可行、具有年级特色的操作办法。

3、要不断扩大推广面。富有亲情化、个性化的导师制度是德育工作增强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我校今后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的有力尝试,为此,各年级要在认真抓好试行工作的同时,不断探索,不断推广,努力做到“教师人人都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到关爱”,最终使“德育导师制”成为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具有稠江第一小学特色的德育工作新亮点。

XX县XX中学

2008年9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