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_高中生物必修二所有章节习题及知识点

合集下载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全册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全册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

第一章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所形成的集合。

例:大明湖里所有的鱼不是一个种群;大明湖里所有的鲤鱼是一个种群(填“是”或“不是”)。

2.种群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最基本特征)、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包括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性别比例。

3.种群密度: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①调查分布范围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

②估算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等距离取样法,对于狭长的峡谷、河流一般采用等距取样法,而一般比较方正的样地常选用五点取样法。

草本植物样方大小一般以1m2的正方形为宜。

测量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样方,计算出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每个样方的计数原则:记上不记下,记左不计右(即相邻两边及其夹角)③估算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标志重捕法,适用范围:对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测量方法: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计算公式:N=M×n/m。

(N代表个体总数,M代表初次捕获标记数,n代表再次捕获个体数,m重捕获的标志个体数)。

③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的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也可以采用样方法。

④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采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⑤微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抽样检测法4.与种群数量有关的其他因素①出生率、死亡率:a.定义: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b.意义: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②迁入率和迁出率:!1!2a.定义: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b.意义:针对一座城市人口的变化(种群密度)起直接决定作用。

③年龄组成;a.定义: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b.类型:增长型(A )、稳定型(B)、衰退型(C);c.意义:预测种群密度的大小,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④性别比例:a.定义: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b.意义: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

(完整版)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3篇

(完整版)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3篇

(完整版)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上)1.生物的分类方法(1)形态分类法:依据生物形态学特征进行分类。

(2)发育分类法:依据生物发育历程特征进行分类。

(3)生态分类法:依据生物在生态环境中的适应特征进行分类。

(4)进化分类法:依据生物的进化关系进行分类,现代生物学采用此分类方法。

2.生物的五大层级分类生物界→动物界或植物界→门→纲→目→科→属→种3.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生物体化学组成主要由以下六大元素构成:碳、氢、氮、氧、磷、硫。

分别构成蛋白质、核酸、脂质、多糖等生物大分子。

4.细胞的结构所有细胞都包含细胞膜、细胞质和遗传物质(核酸)。

有的还包括细胞壁、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5.细胞的生命活动(1)营养代谢:包括物质的吸收、消化、运输和排泄。

(2)能量代谢: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生长和发育:细胞分裂、体积增大和形态上的变化。

(4)维持稳态:维持细胞内稳定的环境,如细胞水分、离子浓度、酸碱度等。

6.细胞分裂(1)有丝分裂:分裂遵循一定的顺序和规律,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2)减数分裂:生殖细胞中发生,有前期、中期和后期。

7.遗传物质(1)DNA:双链螺旋结构,由核苷酸组成,储存遗传信息。

(2)RNA:单链结构,由核苷酸组成,参与蛋白质合成。

8.基因与染色体基因是DNA分子的一部分,染色体是DNA和蛋白质的组合。

人类细胞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性染色体分为X和Y染色体,决定性别。

9.性状的遗传规律(1)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基础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多基因遗传:多对基因共同决定同一性状,如人类的血型。

10.基因组和基因工程基因组是生物体所有基因的集合体,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切割和重新组合DNA分子,开创了新的生物技术领域。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中)1.植物体的结构植物体主要由根、茎、叶和花组成。

(1)根:吸收水分和养分,固定植物体。

(2)茎:连接根和叶,传递物质,支撑植物体。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所有章节习题及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所有章节习题及知识点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网络答案:相对显性性状1:2:13:1 配子 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 配子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yyRR yyRr yyrr 配子 等位基因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揭示规律(分离定律)的时候, 随着同源染色体因非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非等位基●重点难点一.概念辨析1.交配方式:①自交:植物自花受粉(如豌豆)和同株异花受粉(如玉米)。

基因型相同的生物间相互交配。

②杂交:指同种生物不同品种间的交配。

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叫杂交。

③测交:F1与隐性亲本类型相交。

④正交与反交:若甲♀╳乙♂为正交方式,则乙♀╳♂甲就为反交。

2.性状表现:①性状: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②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③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叫显性性状,F1没有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叫隐性性状。

④性状分离: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呈现不同性状的现象。

⑤表现型和基因型: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叫表现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基因型。

两者关系:基因型是表现型发育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则表现型也相同。

表现型=基因型(内因)+环境条件(外因)3.基因组成:①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

②成对基因和等位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同性状的两个基因叫成对基因。

成对基因(两个相同基因)控制的个体叫纯合子,成对隐性基因控制的个体叫隐性纯合子,成对显性基因控制的个体叫显性纯合子。

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控制的个体叫杂合子。

③非等位基因:有两种情况,一是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称非等位基因;二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的两个基因也是非等位基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基因的表达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基因的表达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基因的表达【学习目标】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2、解释中心法则3、举例说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之间的关系【要点梳理】要点一、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1、遗传信息的转录【基因的表达403852遗传信息的转录】(1)转录的概念:指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mRNA的过程。

(2)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

(3)转录的模板:DNA分子(基因)的一条链(模板链)(4)所用原料: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5)酶:RNA聚合酶(6)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T―A、G―C、C―G(7)转录产物及去向: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编码蛋白质r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构建核糖体t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携带氨基酸2、遗传信息的翻译(1)概念: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叫做翻译。

(2)场所:细胞质中的核糖体(3)模板:mRNA(4)所用原料:20种氨基酸(5)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U―A、G―C、C―G(6)翻译过程:mRNA形成以后,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蛋白质合成被启动。

tRNA按照mRNA上密码子的排列顺序,与特定的氨基酸结合,将氨基酸运至核糖体上,并确定氨基酸在多肽链上的位置,同时,氨基酸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而连接成多肽,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一个密码子的位置;前一个tRNA移走,再去运载相应的氨基酸;另一个tRNA运载氨基酸进入核糖体;如此反复进行,使肽链不断延长。

形成的多肽再进一步加工修饰形成能体现生物体性状的蛋白质。

要点诠释:(1)对于以RNA 为遗传物质的病毒来说,遗传信息贮存在RNA 上。

(2)密码子共有64种,但有3种为终止密码子;对应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3)tRNA 上反密码子所含的碱基有3个,但整个tRNA 不止3个碱基。

高中生物必修二五六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复习提纲)期末必备

高中生物必修二五六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复习提纲)期末必备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生物变异的类型●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变化引起)●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二、可遗传的变异(一)基因突变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原因:物理因素:X射线、紫外线、r射线等;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等。

3、特点:a、普遍性b、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的不同的DNA分子上或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上);c、低频性d、多数有害性e、不定向性注:体细胞的突变不能直接传给后代,生殖细胞的则可能4、意义:它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二)基因重组1、概念: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第二节染色体变异一、染色体结构变异: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看书并理解.....)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类型●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实例:21三体综合征(多1条21号染色体)●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二、染色体组(1)概念: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2)特点: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全部遗传信息。

(3)染色体组数的判断:①染色体组数= 细胞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几个染色体组例1:以下各图中,各有几个染色体组?答案:3 2 5 1 4②染色体组数= 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个数例2:以下基因型,所代表的生物染色体组数分别是多少?(1)Aa ______ (2)AaBb _______(3)AAa _______ (4)AaaBbb _______(5)AAAaBBbb _______ (6)ABCD ______答案:2 2 3 3 4 13、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叫单倍体。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学习目标】1、概述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及原因。

2、举例说明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意义。

3、比较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要点梳理】要点一、生物变异的类型1.生物变异有两种类型:不可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2.两种变异的区别:3.变异类型之间的关系:要点诠释:(1)病毒的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突变。

(2)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突变。

(3)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①进行无性生殖时——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②进行有性生殖时——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要点二、基因突变1.基因突变的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1)症状:细胞呈镰刀状,运输氧的能力降低,易破裂溶血造成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2)直接原因: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分子一个氨基酸(β链的第6位氨基酸)发生改变引起的,由正常的谷氨酸变成了不正常的缬氨酸。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分析研究要点诠释:突变的原因:基因中碱基对的改变2.基因突变的概念和原因(1)概念: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2)时间: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即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由于这是稳定的双螺旋结构解旋形成单链DNA,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改变缺失增添要点诠释: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其RNA上核糖核苷酸序列发生变化,也引起基因突变,另外,RNA通常为单链,更易发生突变。

(3)原因:①内因——DNA复制过程中基因内部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或排列顺序发生局部的改变,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

②外因——诱变因素:物理因素:各种射线、紫外线等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秋水仙素等生物因素:各种病毒和某些细菌4.基因突变的特点和意义(1)特点:①普遍性: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②随机性: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要点诠释:对基因突变“随机性”的剖析a.时间上的随机:它可发生于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甚至在趋于衰老的个体中也很容易发生,如老年人易得皮肤癌等。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1节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合格考达标练1.达尔文进化论主要由两大学说组成,即()①共同由来学说②用进废退学说③自然选择学说④中性进化学说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B2.据媒体报道,考古学家在辽宁省发现一对古生物过渡类型化石,经过研究发现竟然是一对雌雄孔子鸟化石,两只鸟深情对望,姿态优美动人,堪称一亿多年前的“爱情鸟”。

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孔子鸟化石等过渡类型的化石,揭示了不同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C.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没有低等生物的化石D.地层地质年代越晚近出现的生物越高等答案C解析孔子鸟化石等过渡类型的化石,揭示了不同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A项正确;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B项正确;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生物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种类也越多;在越晚形成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种类也越多。

有些低等生物至今依然存在,因此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也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C项错误,D 项正确。

3.下列关于基因序列比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序列指的是基因中的碱基序列B.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的同一类基因中的碱基序列可以得知它们亲缘关系的远近C.比较猪的胰岛素基因和人的胰高血糖素基因序列也可以了解人与猪亲缘关系的远近D.必须先将不同生物的基因序列进行测序,才能将基因中的遗传信息进行比较答案C解析基因序列指的是基因中的碱基排列顺序,A项正确;只有比较同一类基因才可以了解不同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B项正确,C项错误;比较基因中的遗传信息,必须先将不同生物的基因序列进行测序,D 项正确。

4.地球上现存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下列有关分子生物学证据的说法错误的是()A.大多数现存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DNA序列相似性越高C.人类与猩猩、恒河猴以及兔的血红蛋白基因中的碱基序列有一定的相似性D.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存在较大差异性答案D5.下图为鸟类和爬行动物早期胚胎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结构具有很大相似性,这证明了两者()A.生殖方式相同B.生活环境相似C.可能来自共同的祖先D.食物来源相似答案C解析爬行类与鸟类之间差异十分显著,但是它们的胚胎在发育初期都很相似,即都有鳃裂、前肢芽和尾,只是到了发育晚期,其鳃裂都消失了,这种现象说明高等脊椎动物是从某些古代的低等脊椎动物进化而来的,即它们来自共同的祖先,C项正确。

完整版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完整版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

完整版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第一章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1.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2.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营养关系、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3.生态环境的组成及其变化4.生态环境保护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和遗传信息的传递2.性状的分离规律和单因素遗传3.性状的综合表现及多基因遗传4.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5.遗传变异的意义和遗传多样性的维护第三章生物的进化1.进化的概念2.进化的证据3.自然选择和适应4.物种形成和进化的速度5.人类的起源和演化第四章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和调节1.神经元的结构和神经传递2.激素的种类、生产和分泌3.激素调节的机制和作用4.信息传递的协调控制和反馈调节第五章生命活动与细胞1.生命活动的特征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3.细胞膜的结构和作用4.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5.细胞分裂及其后续事件第六章植物体的生长和发育1.营养物质的获取及运输2.植物生长调节的激素及其作用3.植物的繁殖和发育4.植物的适应和保护机制第七章动物体内环境的调节1.动物体内环境的稳态和机制2.温度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3.血糖调节和代谢物质的运输4.免疫功能和机制5.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第八章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生物资源的概念和种类2.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保护3.生态旅游和生物工程4.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完整版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第一章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非生物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一个系统。

生态系统可以分为生物群落和生物圈两个层次。

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体息息相关,相互作用的居住区域。

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式,离子质交换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方式。

生态环境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环境。

现代工业化进程导致生态环境有了破坏,生态环境保护变得日益重要。

多种法律措施都在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遗传是指遗传物质的信息在生物体之间的传递。

(完整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本文档总结了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的知识点。

第一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2. 细胞膜的结构与生物膜的运输3.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4.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5.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结构与功能6. 溶酶体和气泡的结构与功能7. 细胞骨架的结构与功能第二章生物的遗传性和变异性1. 染色体的结构和组成2. 遗传物质的复制3. 遗传物质的转录与翻译4. DNA的突变和遗传信息的变化5. 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第三章生物技术和人类健康1. 生物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2. 生物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3. 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4. 微生物的应用5. 克隆技术和干细胞技术6. 基因治疗与基因检测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与要素2. 食物链与食物网3. 群落的结构与物种的多样性4. 生态平衡与生态危机5. 人类与生态系统第五章生物进化与分类1. 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与证据2. 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3. 进化的模式和速度4. 动物和植物的分类与演化5. 动物的体内环境与稳态第六章生物间的相互作用1. 生物间的共生关系2. 生物间的捕食与逃避3. 生物的竞争关系和有限性资源的利用4. 生物间的合作与互利共生关系5. 生物间的调节和平衡第七章植物的物质与能源1. 光合作用与光合产物的转化2. 植物的营养与水分运输3. 植物的生殖与生长调节第八章人的生殖与发育1. 人的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 人的性别遗传与表现型3. 人的生殖的协调调节4. 人的生殖与发育的协调调节以上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注:文档内容仅供参考,请以教材为准。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合格考达标练1.关于等位基因B和b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B.X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C.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D.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可导致基因b的突变答案B解析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项正确;物理因素如X射线的照射等可提高基因突变率,B项错误;基因中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均可引起基因突变,C、D两项正确。

2.辐射对人体危害很大,可能导致基因突变。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碱基的替换、增添和缺失都是由辐射引起的B.环境所引发的变异可能为可遗传变异C.辐射能导致人体遗传物质发生定向改变D.基因突变会造成某个基因的缺失答案B解析导致基因突变的因素有很多,如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等,不一定都是由辐射引起的,A项错误;环境所引发的变异,若导致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则为可遗传变异,B项正确;辐射导致的人体遗传物质发生的改变是不定向的,C项错误;基因突变是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不会导致某个基因的缺失,D项错误。

3.人镰状细胞贫血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血红蛋白β链第6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AG变为GUG,导致编码的谷氨酸被置换为缬氨酸。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突变改变了DNA碱基对内的氢键数B.该突变引起了血红蛋白β链结构的改变C.在缺氧情况下患者的红细胞易破裂D.该病不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答案A解析镰状细胞贫血是由血红蛋白基因中A—T碱基对被替换成T—A碱基对造成的,突变前后该基因中A—T碱基对和C—G碱基对的数目均不变,故氢键数目不变,A项错误;血红蛋白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造成基因结构改变,进而导致血红蛋白结构异常,B项正确;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状,容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C项正确;镰状细胞贫血只是发生了基因突变,不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D项正确。

2024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

2024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

2024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____年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 细胞的发现及基本概念- 细胞的发现历史:虫眼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细胞的基本概念: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单位,表现出生命现象2.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细胞质:细胞内的物质,包括细胞器和胞浆- 核:细胞的控制中心,包括核壳和染色质3. 基因的组成和功能- DNA:基因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核糖体、磷酸基团和碱基对- RNA: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包括mRNA、tRNA和rRNA- 基因的功能:调控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遗传信息的传递4.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载体蛋白:参与物质的运输和识别- 受体蛋白:与信号分子相结合,传递信号给细胞内部- 酶蛋白: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5.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内质网:合成、储存和运输蛋白质和脂质- 高尔基体:修饰和分装蛋白质,形成溶酶体或分泌出细胞外- 溶酶体:降解细胞内的废弃物和外来物质- 线粒体:进行细胞呼吸,产生能量-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质和氧气- 中心体:参与细胞分裂过程6. 细胞的生物膜运输- 主动运输:消耗能量,逆浓度梯度传递物质- 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顺浓度梯度传递物质- 渗透和渗透调节:溶质通过半透膜,维持细胞内外平衡- 细胞吞噬和细胞吸收:细胞摄取外来颗粒或溶质第二章细胞的生命活动1. 细胞分裂的概念和类型- 有丝分裂:包括减数分裂和常数分裂,维持染色体数目的稳定- 无丝分裂: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没有细胞核和有丝分裂的特点2. 受精和生殖- 受精:雄性生殖细胞与雌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分裂:受精卵经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完整个体- 生殖类型:性生殖和无性生殖3. 细胞的自我复制和整体发育- 细胞的自我复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和分配- 整体发育:从受精卵开始,通过细胞分裂组成多细胞体- 组织器官的形成:通过细胞的分化和分布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4. 细胞的代谢活动- 细胞呼吸:将有机物质转化为能量(ATP)、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光合作用:使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 发酵: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质以获取能量- 合成反应:将小分子合成为大分子,消耗能量,包括蛋白质合成、核酸合成和糖原合成等- 分解反应:将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释放能量,包括有机物的分解和氧化还原反应等5. 调节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 全身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在体内调节各种生理过程-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冲动调节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响应- 隐性调节:细胞通过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和酶的活性等,调节环境平衡- 内环境稳态:机体通过调节温度、pH值、离子浓度等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第三章遗传与变异1. 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单因素、两性状和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分离和联合:遗传交叉和基因重组- 基因的杂交:同一染色体上的两个位点遗传的关联程度- 表现型和基因型相对关系:显性和隐性等性状的表现机制2.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 DNA的复制和转录:遗传信息的复制和传递- 突变和基因重组:导致遗传信息发生变异- 遗传变异的原因: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重组- 遗传变异的意义:增加基因库,适应环境变化,促进进化3.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酶及其功能与多态性:酶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基因突变引起酶功能多样性- 基因的同源和多态性:不同个体之间基因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基因与性别特征:染色体和性别特征的关系,性染色体和性联质疾病- 基因与刺激反应:基因对环境刺激的反应和表现机制第四章生物体免疫与感染1.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免疫系统的主要器官:脾脏、淋巴结、骨髓和胸腺- 免疫系统的主要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免疫系统的功能:识别、记忆和消灭外来抗原2. 免疫应答的原理与过程- 免疫记忆:第一次和第二次抗原接触的不同效应- 免疫感应:抗原的识别和分离过程,B细胞和T细胞的激活- 免疫效应:产生抗体、杀伤细胞和细胞因子,消灭抗原和感染- 免疫调节:避免自身免疫反应,维持免疫平衡3. 免疫缺陷与免疫过敏- 免疫缺陷:先天和后天引起的免疫系统功能缺陷,易感染病原体- 免疫过敏:机体对抗原过度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 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导致疾病- 免疫治疗与预防:免疫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第五章生物进化与种群遗传1. 进化的基本概念及证据- 进化的定义:物种及其遗传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 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生态学调查和比较生物学研究- 进化的机制:突变、选择和基因流- 进化的速度:渐进进化和突变进化等进化速度的差异2. 种群遗传学的基本原理- 进化的单位:种群- 遗传多样性的评价:基因频率和遗传距离- 确定基因频率的因素: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漂移等- 种群基因结构的变化:基因流和隔离3. 进化的模式与机制-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和不适者淘汰- 突变的作用:产生新的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原料- 突变与选择的关系:突变为选择提供了遗传变异,选择发挥决定性作用- 过渡化石与中间型:连接不同阶段或类群的化石,揭示进化的过程4. 进化树的构建和解读- 进化树的构建:基于共有特征和分支长度等进行分析- 进化树的解读:根据分支长度和交叉点,推测物种关系和进化历史- 进化树的修正:根据新的证据和研究成果对进化树进行修正以上是____年高一生物必修二的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字数约为____字。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课本练习答案与提示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五)练习基础题 1.B 2.B3.(1)在F1水稻细胞中含有一个控制合成支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合成直链淀粉的遗传因子。

在F1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含支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含直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其比例为1∶1。

(2)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即在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3)2。

4.(1)白色;黑色。

(2)性状分离;白毛羊为杂合子,杂合子在自交时会产生性状分离现象。

拓展题1.(1)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这样可在一个季节里产生多匹杂交后代。

(2)杂交后代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杂交后代全部为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纯合子;二是杂交后代中既有白色马,又有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为杂合子。

2.提示: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是确保实验成功的条件之一。

孟德尔在遗传杂交实验中,曾使用多种植物如豌豆、玉米、山柳菊做杂交实验,其中豌豆的杂交实验最为成功,因此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这是因为豌豆具有适于研究杂交实验的特点,例如,豌豆严格自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这样确保了通过杂交实验可以获得真正的杂种;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豌豆具有稳定的可以区分的性状,易于区分、统计实验结果。

3.提示:凯库勒提出苯分子的环状结构、原子核中含有中子和质子的发现过程等,都是通过假说—演绎法得出结论的。

19世纪以前科学家对遗传学的研究,多采用从实验结果出发提出某种理论或学说。

而假说—演绎法,是从客观现象或实验结果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假说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促进了生物科学的研究,使遗传学由描述性研究进入理性推导和实验验证的研究阶段。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减数分裂(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减数分裂(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合格考达标练1.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B.精子所含染色体数与次级精母细胞相同C.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初级卵母细胞中D.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卵原细胞所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的个数比为1∶12.在下列各图中,一定不属于精子形成过程的是()C项图中细胞质不均等地分裂,所以该细胞的分裂过程属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不属于精子的形成过程。

3.一定是同源染色体的是()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B.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的染色体C.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够发生联会的染色体D.只存在于减数分裂Ⅰ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和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A项不符合题意;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也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B项不符合题意;同源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Ⅰ中都存在,D项不符合题意。

4.下列细胞中可能存在四分体的是()A.精原细胞B.第一极体C.初级卵母细胞D.受精卵Ⅰ前期。

精原细胞和受精卵相当于体细胞,不存在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即不存在四分体。

第一极体中同源染色体已分离,也不存在四分体。

5.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是()①同源染色体分离②联会③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A.②③①B.①③②C.③①②D.②①③Ⅰ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此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互换;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因此正确顺序应为②③①。

6.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A.出现纺锤丝B.着丝粒一分为二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同源染色体分离Ⅰ前期出现纺锤丝,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A、C、D 三项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都会出现。

而着丝粒一分为二出现在减数分裂Ⅱ后期,B项错误。

7.动物的卵细胞与精子在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点是()①次级卵母细胞将进行普通的有丝分裂②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只形成一个卵细胞③一个卵原细胞经染色体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④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其区别主要在于:①形成的成熟生殖细胞数目不同。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习题: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习题: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分析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1.1928年,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所示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组:注射R型活细菌—小鼠不死亡b组:注射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c组:注射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小鼠不死亡d组:注射R型活细菌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混合物—小鼠死亡A.a组小鼠不死亡是因为R型细菌是无毒性的B.c组小鼠不死亡说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失去了毒性C.从d组死亡小鼠体内可分离出S型活细菌D.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2020河北唐山高三月考)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型肺炎链球菌的菌落表面粗糙,R型肺炎链球菌的菌落表面光滑B.S型细菌的DNA经加热后失活,因而注射S型细菌后的小鼠仍存活C.从死亡小鼠中分离得到的肺炎链球菌只有S型细菌而无R型细菌D.该实验未证明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是由S型细菌的DNA引起的3.(2020河北沧州一中高一月考)艾弗里等人为了弄清转化因子的本质,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如图是他们所做的一组实验,则三个实验中,培养基上只存在一种菌落的是()A.实验一B.实验二C.实验三D.实验一和实验三4.(2020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一月考)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4个实验。

①R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细菌→注射小鼠②S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细菌→注射小鼠③R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细菌的DNA→注射小鼠④S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细菌的DNA→注射小鼠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的情况依次是()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死亡、存活、存活、存活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存活、死亡、存活、死亡5.(2020河南洛阳高二上期中)某同学为研究促使R型肺炎链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链球菌的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组培养皿中只有S型细菌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B.乙组培养皿中有R型细菌菌落及S型细菌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蛋白质C.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细菌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DNAD.该实验能证明肺炎链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6.(2020天津静海一中高一期中)经过许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遗传物质之谜终于被破解,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清单(精品)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清单(精品)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清单(精品)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细孟德尔分离定律1、孟德尔选用豌豆做实验的原因是:豌豆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植物,并且豌豆还有易于区分的_______________。

2、人工异花传粉过程:人工去雄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去雄的目的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文字表示出来的植物的的特征叫_____________,如豌豆的高茎;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叫做一对_____________;两个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只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________________,没有表现出来的叫做________________,杂合子的后代中同时出现两个性状的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__;单个字母叫做______________;字母的组合叫做___________,如纯种高茎用___________表示,纯种矮茎用_____________表示;孟德尔把单个字母叫做_______________。

4、分离定律图解:纯种高茎纯种矮茎P ________ X ________配子________ _________F1 _____________ 自交F2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高:矮=__________:________5、配子其实就是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

6、孟德尔用到的研究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该方法的步骤为: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验证的实验为__________实验,该实验是用________________和F1杂交,结果得到后代的性状比为1:1,则说明F1为________________7、自交可以提高种群_____________的比例,还可以用来鉴定纯合子和杂合子(若不发生性状分离就为纯合子,后代有几种性状的就为杂合子);杂交可以用来判断________________,F1只表现出来的为________________;侧交用来验证________________,测交还可以用来判断_____________若后代出现1:1则为________________,若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为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课后习题参考答案.pptx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课后习题参考答案.pptx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 1 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七)第一小节练习 基 础 题 1.(1)√(2)×(3)×(4)× 2.B 3.D 。 4.(1)① 这个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因为该细胞中出现了四分体。 ② 该细胞有 4 条染色体,8 条染色单体。 ③ 该细胞有 2 对同源染色体。其中染色体A 与 C,A 与 D,B 与 C,B 与 D 是非同源染色体。 ④ 细胞中a 与 a′,b 与 b′,c 与 c′,d 与 d′是姐妹染色单体。 ⑤ 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子细胞中有 2 条染色体。 ⑥参见教科书图 2 2。 (2)① 4 条 。 ② B,D;B,C 。 拓展题 提示:不一定。若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比如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有一对或几对没有分别移向两 极而是集中到一个次级精(卵)母细胞中,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会比正常的多一条 或几条染色体。再如减数分裂过程(无论第一次分裂还是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已移向细胞两极,但因某种原因细胞未分 裂成两个子细胞,这样就可能出现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加倍的现象。 如果上述现象出现,则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就会出现异常,由该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也不正常。由于染色 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生物体的性状又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那么当该个体的遗传物质出现异常时,该个体的性状也会是异 常的。例如,人类的“21 三体综合征”遗传病患者就是由含有 24 条染色体(其中 21 号染色体是 2 条)的精子或卵细胞与 正常的卵细胞或精子结合后发育成的。 (八)第二小节练习 基 础 题 1.(1)√(2)√(3)√ 2.提示:配子形成过程中,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能互换部分遗传物质;中期时,同源染 色体随机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两侧,导致了配子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因此,配子中染色体组成是多样的。受精作用又 是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因此,后代的性状表现是多样的。 由于减数分裂是有规律的正常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这样每个物 种 正常的雌、雄配子都含有该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半的染色体,并且都是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而受精作用时 精卵 结合使受精卵及其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又可以恢复该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性状是由染色体中的遗传物质控制的, 生物前 后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保证了前后代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 拓展题 提示: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两条 21 号染色体没有分离而是进入了 同一个次级精(卵)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就会形成含有 2 条 21 号染色体的精子或卵细胞;如果减数第一次分 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 21 号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形成了 2 条 21 号染色体,但没有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是进入了同 一个精子或卵细胞。这样异常的精子或卵细胞就含有 24 条染色体,其中 21 号染色体是 2 条。当一个正常的精子或卵细胞( 含 23 条非同源染色体,其中只含有 1 条 21 号染色体)与上述异常的卵细胞或精子结合成受精卵,则该受精卵含 47 条染色体, 其中 21 号染色体为 3 条。当该受精卵发育成人时,这个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是 47 条,含有 3 条 21 号染色体。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内容精炼)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内容精炼)

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一、相对性状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别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样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一样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别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别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5、杂交与自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一样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3〕对实验结果进展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dd↓↓F1:高茎豌豆 F1: Dd↓自交↓自交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 F2:DD Dd dd3 : 1 1 :2 :1基因别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别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黄圆×绿皱 P:YYRR×yyrr↓↓F1:黄圆 F1: YyRr↓自交↓自交F2:黄圆绿圆黄皱绿皱 F2:Y--R-- yyR-- Y--rr yyrr9 :3 : 3 : 1 9 : 3 : 3 :1在F2 代中:4 种表现型:两种亲本型:黄圆9/16 绿皱1/16两种重组型:黄皱3/16 绿皱3/169种基因型:纯合子 YYRR yyrr YYrr yyRR 共4种×1/16半纯半杂 YYRr yyRr YyRR Yyrr 共4种×2/16完全杂合子 YyRr 共1种×4/16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别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大全第一章:生物的多样性和进化1. 生物的分类-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核心分类原则- 分类的方法和步骤2. 动物的分类- 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特点- 动物界的主要门类和代表物种- 各门的主要特征和代表物种3. 植物的分类- 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特点- 植物界的主要门类和代表物种- 各门的主要特征和代表物种4. 生物的进化- 进化的基本概念和含义- 进化的证据和基本过程- 进化的驱动力和影响因素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的基本组成- 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功能与特点- 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 细胞的代谢- 氧化还原反应和能量转换- 蛋白质合成和代谢- 膜运输和细胞呼吸3. 细胞的分裂- 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染色体行为与遗传变异第三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 遗传的基本概念- 遗传的起源和发展-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遗传的意义和应用2.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的组成和结构- 基因的功能和作用- 基因的突变和变异3. 遗传的分子基础- DNA的结构和复制- RNA的结构和功能- 蛋白质的合成和调控4. 突变和变异- 突变的原因和类别- 变异的特点和效应- 突变与变异的关系和作用第四章:生物工程与技术1. 生物工程的基本概念- 生物工程的定义和发展- 生物工程的原理和方法- 生物工程的应用和前景2. 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方法- 基因重组技术的基本原理- 基因克隆技术的基本方法- 基因工程在农业和医学中的应用3. 细胞工程的原理和方法- 细胞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 细胞分离和培养的方法- 细胞工程在生物制药和组织工程中的应用4. 生物技术的伦理和安全- 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生物技术的安全问题- 生物技术的监管措施和应对策略以上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的大全,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网络答案:相对显性性状1:2:13:1 配子 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 配子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YyRr YyrryyRR yyRr yyrr 配子 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 非等位基因●重点难点一.概念辨析1.交配方式:①自交:植物自花受粉(如豌豆)和同株异花受粉(如玉米)。

基因型相同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4)归纳综合--揭示规律(分离定律)(现代解释)在形成 的时候, 随着 分开而分离,独立的随遗传给后代。

生物间相互交配。

②杂交:指同种生物不同品种间的交配。

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叫杂交。

③测交:F1与隐性亲本类型相交。

④正交与反交:若甲♀╳ 乙♂为正交方式,则乙♀╳♂甲就为反交。

2.性状表现:①性状: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②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③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叫显性性状,F1没有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叫隐性性状。

④性状分离: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呈现不同性状的现象。

⑤表现型和基因型: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叫表现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基因型。

两者关系:基因型是表现型发育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则表现型也相同。

表现型=基因型(内因)+环境条件(外因)3.基因组成:①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

②成对基因和等位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同性状的两个基因叫成对基因。

成对基因(两个相同基因)控制的个体叫纯合子,成对隐性基因控制的个体叫隐性纯合子,成对显性基因控制的个体叫显性纯合子。

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控制的个体叫杂合子。

③非等位基因:有两种情况,一是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称非等位基因;二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的两个基因也是非等位基因。

如图:Aa是1、2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Dd是3、4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B,a和 B ,是1、2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B和B是成对基因;A和D,A和d,a和D,a和d以及B和D,B和d则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二.问题理解1.遗传定律的实质及适用范围遗传学的两个基本定律都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两个基本定律所揭示的是亲代细胞核染色体上的基因通过有性生殖随配子遗传给子代的规律,所以,原核生物的遗传、细胞质遗传都不符合该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揭示的是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的传递行为。

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发生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揭示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传递行为。

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导致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自由组合。

发生的时期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2.孟德尔遗传实验独特的设计思路即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观察事实、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揭示规律3.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自由组合定律主要说明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在等位基因发生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平均分配到配子中去。

也就是说,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各自独立的。

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同源染色体的分开,为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提供了细胞学上的依据。

例如,杂种中有两对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就能产生四种类型的数目均等的配子,这是因为带有这两对等位基因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染色体的组合有两种可能性,并且这种组合是随机的(如下图),这样就会得到下列四种配子:AB、ab、Ab、aB,它们之间的比例是1∶1∶1∶1。

4.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别在于研究的对象不同。

基因分离定律研究存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的分离情况,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分别位于几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情况。

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等位基因仍然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运用基因分离定律进行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计算非常简便。

5.遗传定律的应用:①选种:选显性性状,要连续自交直至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选隐性性状,直接选取即可(隐性性状表达后,其基因型为纯种)②优生:显性遗传病控制生育。

隐性遗传病禁止近亲结婚。

③理论上可解释生物界的多样性。

生物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授精时配子之间随机结合,导致基因的重组。

基因控制性状,基因的重组,必然导致性状的重组。

这样,后代出现了亲代所没有的性状组合,也就是出现了变异。

如黄圆×绿皱,F2代出现了黄皱和绿圆。

高等生物控制性状的基因的数量是极其巨大的,每条染色体上都有多个基因,这些基因很多呈杂合状态,这样,由于基因的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而产生极其多样的基因型的后代。

④杂交育种:每种生物都有很多性状,这些性状有的是优良性状,有的是不良性状,如果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就能帮助我们去掉不良性状,让优良性状集于一身,从而培育出优良品种。

如利用高杆(易倒伏)抗锈病小麦和矮杆(抗倒伏)易染锈病小麦获得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小麦,可以有两种做法。

4.应用基因分离定律解题的一般方法(1)亲代和子代的基因型已知亲代的表现型及后代表现型,通过显隐性状的关系一般可以推出亲代基因型。

如一对正常夫妇生出一个白化病的孩子,就可以直接用遗传图解推出亲代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

(2)概率计算熟练掌握分离定律的有关计算,是进行遗传学概率计算的关键。

计算的关键地方是要能准确地计算出各种类型的配子比例,当然理解了后代分离比1∶2∶1的来源,计算更简便。

①用分离比直接计算:如人类白化病遗传:Aa×Aa→AA∶2Aa∶aa,杂合双亲再生正常孩子的概率是3/4,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1/4。

②用配子的概率计算:先算出亲本产生几种配子,求出每种配子产生的概率,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

如白化病遗传,Aa×Aa→AA∶2Aa∶aa。

父方产生A、a配子的概率各是1/2,母方产生A、a配子的概率也各是1/2,因此再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1/2×1/2=1/4。

三.重点归纳自由组合定律以分离定律为基础,因而可以用分离定律的知识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

况且,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例较简单,因而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显得简单易行。

(1)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

常用“单独分析、彼此相乘”法来解决自由组合的复杂问题。

所谓“单独分析、彼此相乘”法,就是将多对性状,分解为单一的相对性状然后按基因的分离规律来单独分析,最后将各对相对性状的分析结果相乘。

其理论依据是概率理论中的乘法定理。

乘法定理:如某一事件的发生,不影响另一事件发生,则这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它们单独发生的概率的乘积。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涉及的多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因此依据概率理论中的乘法定理,多对基因共同遗传的表现就是其中各对基因单独遗传时所表现的乘积。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分解力几个分离定律。

如AaBb×Aabb可分解为如下两个分离定律:Aa×Aa;Bb×bb。

[提示]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六种交配组合及结果是进行遗传判定和运算的基础:①AA×AA→AA 全显性全为纯合子②AA×Aa→AA:Aa=1:1 全显性 1/2纯合,1/2杂合③AA×aa→Aa 全显性 100%杂合[应用]如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一方为显性纯合(AA)④Aa×Aa→AA:Aa:aa=1:2:1 显性:隐性=3:1 ,显性=3/4,隐性=1/4 ,1/2纯合,1/2杂合[应用]如后代显性和隐性的比为3:1,则双亲一定都为杂合子(Aa)。

⑤Aa×aa→Aa:aa=1:1 测交类型显性:隐性=1:1 显性=1/2,隐性=1/2,1/2纯合,1/2杂合[应用]如后代显性和隐性的比为1:1,则双亲为Aa和aa。

⑥aa×aa→aa 全隐性全为纯合子[应用]如后代只有隐性性状,则双亲一定都是隐性纯合子(aa)将上述六种交配组合记忆熟练,分析透彻,解决遗传判定和运算就有了保障。

(2)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的不同类型的问题。

①配子类型的问题: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

解:Aa Bb Cc-2×2×2=8种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结合方式有多少种?解:先求AaBbCc、AaBbCC各自产生多少种配子。

AaBbCc→8种配子AaBbCC→4种配子再求两亲本配子间结合方式。

由于两性配子间结合是随机的,因而AaBbCc与AaBbCC配子间有8×4=32种结合方式。

②基因型类型的问题: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种基因型。

解: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有3种基因型(1 AA:2Aa:laa);Bb×BB→后代有2种基因型(lBB:lBb);Cc×Cc→后代有3种基团型(lCC:2Cc:lcc)。

因而AaBbCc×AaBBCc→后代中有3×2×3=18种基因型③表现型类型的问题:AaBbCc×AabbCc,其杂交后代可能有种表现型。

解:可分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有2种表现型;Bb×bb→后代有2种表现型;Cc×Cc→后代有2种表现型。

所以AaBdcc×AabbCc→后代中有2×2×2=8种表现型3.表现型和基因型与杂交中相对性状的对数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的类型;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的类型,是肉眼看不到(1)亲代和子代的基因型已知亲代的表现型及后代表现型,通过显隐性状的关系一般可以推出亲代基因型。

对于由表现型推导基因型的题目可按以下4个步骤解题:(祥见例题3)①先判断显隐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隐性性状;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个个体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出的性状是隐性性状,亲本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②从隐性性状入手,隐性性状出现一定是纯合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